靈感範文站

一絲甘醇沁心田——國小德育特色教育成果之花

一絲甘醇沁心田

一絲甘醇沁心田——國小德育特色教育成果之花

——蛟鎮國小德育特色教育成果之花

推進學校特色建設,創建特色學校,是新形勢下深入實施素質教育,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的一項重要工作,也是優化學校管理,豐富學校內涵,提升學校品位的重要舉措。爲貫徹《中國教育發展綱要》關於“各中國小要把創辦學校特色提高到戰略高度”的精神,穩步推進“一校一特色、一校一品牌”的特色學校建設的工作目標,我校始終堅持抓養成、打基礎、創特色,以德育爲龍頭、以科研爲重點、以校本課程爲突破口,全面推進素質教育。“辦人民滿意的教育,創家長信賴的學校,做學生喜歡的老師”已成爲我校辦學的奮鬥目標。並圍繞這一目標,開展了各項特色教育活動,取得了一些成績。

特色之一:孝敬教育之花——孝心無價

 “百善孝爲先,孝爲德之本。”孝敬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人生永恆的話題,它如長江之水,源源不絕,流傳了一代又一代。由**市關工委和教體局共同組織的孝敬教育活動,旨在讓廣大青少年用心感受父母養育子女的艱辛,操持家庭的勞苦,逐步形成孝敬長輩的良好品質。我校積極響應上級號召,切實開展孝敬教育,半年來,掀起孝敬教育的高潮,結合我校實際,主要開展了幾個方面的工作,現總結如下:
    一、走富潤,訪百官領導率先垂範求真經
     在全市孝敬教育動員大會召開後的第三天,我們學校就組織行政人員、少先隊輔導員一行在校長的親自帶領下來到富潤中心國小參觀學習。聽取了富潤國小領導關於孝敬教育的經驗介紹,觀看了孝敬教育紀錄片,參觀了孝敬教育陳列室和隊室,欣賞了他們學校富有特色的校園文化佈置。學習之後,我們對富潤國小23年如一日,堅持不懈開展孝敬教育活動從心底發出讚歎之情,對他們學校豐厚的資料積累,特別是看到了那些發黃的報紙、照片時,我們不僅對富潤國小几代輔導員的工作熱忱所深深感動。

二、開大會,發倡議,師生孝敬之情樹心間

學校給班主任分發了孝敬教育教材,翻印了2個學期1700冊《孝敬教育實踐作業本》,要求每班每星期利用班隊活動時間上不少於20分鐘的孝敬教育課,並及時批改作業,教育學生開展孝敬日行孝敬事和實踐“五個一”活動。分兩期組織全校教師學習了孝敬教育的有關文件和領導重要講話;召開了全體師生參加的孝敬教育動員大會,少先隊大隊部對全體隊員發出了孝敬活動倡議;各班收集了一些適合自己班級學生年齡特點的一些孝敬名言警句,對學生進行解釋教育;學唱“感恩的心”、“媽媽的吻”、“我的中國心”等愛國敬親的歌曲;跟家長簽訂了孝敬教育協議書。

學校還花了四千多元錢對校園的一些可利用空間進行了文化渲染。其中孝敬教育方面的內容4塊,達40平方米。校園裏的德育宣傳陣地增加了很多,德育教育氛圍日漸濃厚。

 

三、搭平臺,創活動,各班爭先恐後競優勝
     組織以孝敬教育爲主題的黑板報評比。這次黑板報可謂百花齊放,爭奇鬥豔,各班學生、老師各盡其能,精選內容,精心美化,質量比以前要高出很多。可見大家對活動都非常之重視。

   制定了“十佳孝星”評比方案。根據方案計劃,十二月初,我們組織了“我是小孝星”評比活動。通過活動挖掘身邊的孝敬故事、孝敬之星,以每週一星的形式呈現給大家,讓孝敬榜樣的作用最**的發揮。四(1)班的**佳韻同學是一個孝敬之家,她奶奶癱瘓在牀40多年,爺爺也已經去世10多年了。爸爸、大伯幾十年如一日,悉心照顧奶奶,從無怨言,被當地老百姓傳爲佳話,08年她爸爸被評爲全國孝親敬老之星。受家庭影響,**佳韻同學在家也經常爲奶奶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端茶送水啊,掃地疊被啊,還爲奶奶擦臉洗腳,被鄰居誇爲“小孝星”。同時也當仁不讓地成爲我們學校的第一個“每週一星”;五(2)班的周科瑩同學的爺爺得了老年癡呆症,幫爺爺洗腳已經成爲周科瑩同學每天晚上的“必修課”,她也成爲同學們心中的楷模。每週一星的展示活動被**市關工委領導作爲亮點攝像,作爲**市孝敬教育成果的一部分推介。

組織敬老活動,去甘霖鎮**敬老院慰問那裏的老人們。少先隊員步行4公里,來到敬老院,幫老人打掃衛生,送上牛奶和糕點,向老人問寒噓暖,爲老人按摩敲背,最後獻上了精彩的文藝節目,給老人送去了歡樂。這次活動不但贏得了老人們的**稱讚,**敬老院還特意給學校送來了“育德有方、敬老可貴”的錦旗以示謝意,當地老百姓也對我們的少先隊員豎起了大拇指,連聲說這批學生真好,將來一定能成爲有用的人才。活動結束後,大隊部還專門製作了一期“敬老活動剪影”,張貼在櫥窗裏,起到榜樣的作用。

在學期結束時,進行班級孝星評比活動。旨在通過活動,開展競爭,使孝敬教育更有生機,更有活力。家訪中,我們很多班主任老師得到這樣的信息:很多學生通過孝敬教育,比以前懂事了,勤快了,熱愛勞動了,對老人、父母的問寒噓暖更多了。特別是女同學,真正讓父母有了一種貼身小棉襖的感覺。

放寒假了,我們佈置了兩份孝敬教育寒假作業:踐行寒假五個一活動,製作一份孝敬教育主題小報。

 

新學期返校,我們就進行了寒假孝敬教育活動的小結和孝敬教育主題小報的評比,對活動中表現出的先進進行了表彰,所有的“孝敬小報”都張貼在櫥窗裏展示。

三八婦女節,少先隊大隊部對全校少先隊員發出倡議,號召他們向母親、向女教師獻孝心活動。各班精心設計活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意義深遠。二(1)班開展了“感動、感謝、感恩‘三八’”爲主題的教育活動,通過活動,全體學生了解了三八節的來歷,懂得了媽媽的辛苦,母愛的偉大,我們應該愛媽媽、孝敬媽媽。六(2)班開展了一“察”二“聽”三“想”四“做”五“寫”活動,即觀察媽媽從早到晚做了哪些家務;聆聽媽媽、長輩講她們小時候的故事和艱辛;想一想我們應該怎樣去孝敬她們;給媽媽一個緊緊的擁抱,爲媽媽洗一次腳,捶捶背;給媽媽做一張賀卡,寫上幾句感恩的話,或者寫一封感恩書信,抒發自己對母親的愛。六1班的樑瑩同學用自己的壓歲錢爲媽媽買了漂亮的新衣服。俞唯誠同學到田野裏採來了野花,製成花束,送給媽媽;孫袁海同學在媽媽下班之前把一臉盆衣服洗好、晾好,把媽媽激動了好半晌......孝敬之果不勝枚舉。

孝敬特色教育經過全校師生的共同努力,已經在我們學校生根發芽了,我們堅信,我們一定會收穫噴蕊的鮮花、豐碩的果實,孝德一直一定會深深烙在每個蛟鎮國小的少先隊員小小心田裏的。

 

特色之二:心理健康教育之花——融合與發展

隨着經濟的發展,國內人口流動速度和流動範圍逐漸加大,流動人口子女的受教育問題也日漸突出。如何更好的解決插班生的適應性問題,瞭解他們、關心他們,提高他們的心理素質,進而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和學校整體教育的優化是我們面臨的大課題。

一、學校生源分析

近年來,隨着天樂集團天樂音響業的開發,再加上校園周邊其他個私企業較多,經濟的飛速發展導致大批民工子女插班,就讀我校已是不可避免的趨勢。人口流動速度和流動範圍日漸加大,流動人口子女的受教育問題也日漸突出。我們六個年級共有學生800多人,其中外來民工子女就有200多人。佔全校總人數的近三分之一。這些插班生大多來自**、**、**、**、**等經濟發展較緩慢的地區,也有少量是本市的外學區生,年齡大約在7-12歲之間,根據學習基礎和家長需求(不一定是根據年齡)分插在各年段各班級中。他們在文化背景、語言、生活習慣等方面都有着很大差異。插班生因學校環境、學習方式、人際關係等方面的改變,在面對新的環境時,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適應障礙,從而促使了一些心理問題的發生。

隨機抽取40位插班生調查發現,60%以上的外來務工人員子女感到自己因爲是“外地人”而被本地人看不起。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的煩惱也是多元化。比如“父母工作太辛苦、怕父母出意外”、“聽不懂或不會說本地話”、“被本地人用異樣眼光看待”、“受到了本地人歧視和欺負”等。由於自卑心理作祟,孩子們普遍缺乏融入新環境的心理準備。1/4的孩子表示“不想和本地孩子交朋友”。

這些外來插班生成了班級中的弱勢羣體,有老師戲稱“被遺忘的一族”。

二、融合與發展的具體做法

(一)、團體輔導

開學初,心理輔導室給每一位插班生做好心理檔案, 學生心理健康檔案做到嚴格保密。 心理輔導室積極、科學地利用心理健康檔案材料,充分發揮它在輔助甄別心理問題、跟蹤瞭解心理狀況、開展心理健康個案研究和統計研究等方面的作用,學生心理健康檔案一般在學生離校後封存。工作主要分以下兩個大的步驟來做:

1.讓我們更快認識

教導處要求班主任帶領插班生在入學的第一週熟悉學校環境,在班級裏開展“歡迎新同學”的主題班會等;總務處做好插班生相應的後勤保障,服裝的統一安排等。在這個基礎上,心理輔導室人員設計插班生入學時學習習慣、行爲習慣及心理素質等項目的問卷,對每一位插班生進行問卷調查。

2.我們是一家人

對插班生進行四期“適應新環境”團體輔導。開學第一週提升插班生的歸屬感,協助插班生感悟了人際溝通的效能,以便更好的融合到新集體中。開學第二週協助插班生體驗自己的情緒,引導他們關注自己的情緒,提升他們管理自己情緒的能力。開學第三週讓插班生明白合作的重要性,提升他們與人合作的信心和能力,處理好競爭與合作的關係。開學第四周讓插班生體會在團隊執行任務過程中,每位隊員應扮演的角色及團隊創意的產生。 

(二)、個別輔導

根據幾年的實踐,我們發現“談心”式談話更適合對插班生的輔導,我們組織心理輔導老師和班主任一起做好談心工作。

1.培訓班主任和科任教師從心理輔導角度關心插班生

目前在我們的學校心理輔導教師隊伍當中,大部分都是由班主任或科任教師兼任的,心理輔導室指導教師在談話過程中既要主動地聆聽學生的語言表述,也要仔細地觀察學生非語言信息的表達,能從其行爲、語氣中“聽”出他話語中隱含的深層意義;提醒教師在個別輔導中能接納學生、關心學生,自然表露真實的愛心。尊重學生的獨立人格,對學生反映的問題表示關心和接納,使學生排解緊張、懼怕心理,消除自我防衛,使其坦陳心語,直面問題;培訓教師抓住時機,及時提出引導性的問題的能力。

 

2.心理輔導老師做好“插班生適應不良個案研究”

從研究背景、輔導方案、 輔導過程三個方面着手,針對插班生特點做好個案研究。

(三)、關注插班生因“心育”而更精彩

通過觀察和溝通,我們發現插班生有着比普通學生更加普遍的負面心理特徵,主要表現在自卑、孤獨、脾氣暴躁、態度冷漠等這些方面,而這些心理的形成,一個主要的因素就是剛進入新環境的不適應引起的,所以插班生的適應性問題成爲我們首要關注的。

在平時的工作中,教師加強自身的專業知識水平,更多的瞭解自己所任教班級中的插班生,不僅在學習上要多加幫助和關心他們,能夠根據插班生的不同特點制定出相應的成長方案進行輔導,幫助他們順利的度過適應期。

三、階段性成果

(一)、理論成果

1.實施插班生“導師制”功不可沒。

2.運用“同質團體輔導”錦上添花。

(二)、實踐成果

(1)學校確立“心”育理念的肥沃土壤。

(2)教師感悟“心”育過程的專業成長。

(3)學生感受“心”育環境的自我成長。

 

(三)、成果創新

兩年多來的實踐證明:如果說班主任工作是關注插班生融合與發展的基礎,那麼“導師制”的實施就是關注插班生融合與發展的臺階,到最後的關注插班生融合與發展因從“心”開始而更精彩。特別是在運用了“同質團體輔導”以來,那對插班生的全面成長真是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四、研究成效

1.融合效果顯著

插班生能夠接受學校文化,能夠與本地學生正常交往,能夠忘記自己原來的身份,以一個正常的孩子的心態和老師、同學交流,能把自己當做學校的主人。通過兩年多的實踐指導,學生從有原來的自卑、膽怯的心理中走了出來。

2.習慣逐步好轉

適應學校作息時間的同學由原來的38%上升爲100%;能自覺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的同學由前測的46%上升爲100%;能獨立完成作業的人數由前測的62%上升爲後測的100%;寫字時能做到“三個一”的由前測的41.7%上升爲後測的91.7%;用普通話交談、朗讀的由前測的70.8%上升爲後測的98%;能做到講究衛生,不隨地吐痰,不亂丟垃圾的由前測的75%上升爲後測的95.8%;能做到說話有禮貌,會用禮貌用語的人數由前測的70.8%上升爲後測的91.8%。從這些數據的變化,可以看出學生的學習適應性在明顯增強。

3.學習信心增強

學習的決定因素是與學習信心、學習習慣等在內的非智力因素。插班生學習信心的增強,是學習進步的主要前提條件。

4.學習進步明顯

既促進了插班生的全面發展,又帶動了全校學生的發展,插班生給本地學生帶來了壓力,激發了大家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5.特長學生涌現

課題實踐期間,插班生的獲獎情況也令人欣喜。一人次獲**市信息學比賽一等獎;一人次獲**市《愛國主義教育讀本》徵文活動一等獎;一人次在**市雕塑泥製作比賽中獲二等獎;多人次分別在《**晚報》與《今日**》發表了小文章。有的插班生還當選了校大隊委員、校紅領巾廣播電臺的播音員等。

6、教科研獲獎

2010年,由校長陸正良負責,教科室周月平執筆的《國小插班生融合與發展的實踐研究》課題研究獲得**市一等獎和**省三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