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工作總結 > 調查報告

社區警務建設經驗問題及對策(精選多篇)

第一篇:社區警務建設經驗問題及對策

社區警務建設經驗問題及對策(精選多篇)

派出所民警:

社區警務是依託社區而建立起來的新型警務機制,是公安基層基礎工作的一個重要內容。近年來,隨着社會經濟的不斷髮展,城市社區建設步伐不斷加快,格局日趨完善,新的形勢要求公安機關必須建立與社區發展相適應的警務運行機制,做到警力沉到社區,警務移到社區,密切聯繫羣衆,服務羣衆,發動羣衆,充分依託社區加強社會治安的預防、控制、管理和服務工作,實現靜態管理向動態管理的轉變,被動打擊向主動防範的轉變,單一治標向綜合治理的轉變,管理爲重向服務爲主的轉變,真正建立起打、防、控一體化的治安管理長效機制,實現社區長治久安,羣衆安居樂業,三個文明建設健康、和諧、蓬勃發展。

我所在實施社區警務戰略中,以創建“平安和諧社區”爲目標,以鞏固社區警務平臺爲手段,通過建立社區警務運行機制,狠抓警務室軟硬件建設,以規範工作制度,整合防控資源等一系列舉措,有力推動了社區警務工作深入開展,有效發揮了社區警務室在維護治安、服務羣衆、打擊犯罪的前沿陣地作用,爲公安機關牢牢掌握駕馭治安主動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一、社區警務情況及成效

我所現有民警8人,管理面積平方公里,轄區共15個村委會,戶,人,建立了2個警務室,每個警務室落實了1名專職社區民警,警務室在建設上做到了四個統一:一是警務室外觀標誌標識規範統一;二是警務室警務公開內容規範統一;三是警務室各項規章制度、職責規範統一;四是警務室各種軟硬件基礎設施和標準統一。警務室投入運作以來,很快便收到了明顯成效。一是得到了村委會的擁護,村幹部普遍反映有有民警在一起配合工作,底氣足了,腰桿壯了;二是得到了社區羣衆的讚揚,羣衆紛紛說警察常在身邊轉,我們辦事方便了,安全感增強了;三是得到了社區單位、行業的肯定,警察巡邏、防範、檢查、管理的密度增加,使社區矛盾糾紛少了,案件降了,治安秩序好了。

二、我所抓社區警務建設的主要做法

一是積極爭取黨委政府、區公安局和村委會的重視和支持,保證了人力、物力、財力的投入。我所認真制定了實施社區警務戰略的方案、措施、專題向分局黨委、鄉黨委、政府做了專題彙報。

二是按照“簡明、規範、合理、實效”的原則狠抓社區警務室軟硬件建設,使其真正爲派出所的“前沿陣地”和“服務平臺”。

三是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社區警務目標量化考覈辦法,對各項社區警務工作形成量化指標,實行月考、季考、半年考、年終考相結合,嚴格與社區民警的政治、經濟待遇掛鉤、促使其紮根社區,積極主動耕耘“責任田”。

四是建立了一套綜合、全面的社區警務運行機制,進一步定職明責,規範了社區民警的警務運作。

五是要求社區民警沉下社區組織開展巡、防、管、控,積極開展社區羣防羣治,嚴格落實各項安全防範措施。由社區民警組織帶領村幹部、村義務巡迴隊,採取“內巡與外巡”、“重點時段、路段與全面巡邏”相結合的方式,開展社區治安巡邏。緊盯社區暫口、重口等工作對象加強基本信息採集力度,嚴格落實管控措施,充分利用警務室全會陣地作用,加大社區防範宣傳力度,統一設立“警情通報欄”,堅持每週發佈一期“警情公告”和“破案公告”防範警示宣傳,讓羣衆知曉治安環境,提高自防意識和能力。同時實行社區民警主動上門尋計問策,廣泛徵求轄區單位和行業場所的意見和建議,形成共建平安社區的良好局面。

三、當前社區警務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是警務實建設資金緊缺,黨委政府投入有限,導致警務室基礎設施不配套,功能不健全,辦公、交通、通訊等條件落後,難以保證靈敏高效運轉。

二是社區警務室警力單薄,沒有協勤輔警,民警工作繁重,壓力較大,加之政治、經濟待遇較低,致使民警工作積極性、主動性不高。

三是派出所總警力不足,處置突發事件、調處矛盾糾紛維穩工作艱鉅繁重,各類政治、經濟、文化安全保衛活動頻繁,各種專項行動不斷開展,大量治安、刑事案件查處偵破、各種案件紛繁複雜等等常常使派出所首尾難顧,警力捉襟見肘,不得不經常抽調社區民警突擊應付,致使設區民警無法真正沉到社區安心工作,防、管、控、工作難以落實。

四是社區部分治保、調解組織有名無實,難以真正發揮作用。一些單位片面注重經濟效益、工作成績,而對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卻是領導掛在口上,名單寫在紙上,制度掛在牆上,卻不真抓實管,發現問題不報告,遇到矛盾就推諉,沒有真正看好自己的門,管好自己的人,治保、調解等羣防組織”鬆、軟、散、癱”現象較爲突出。

五是部分社區民警綜合素質不高,羣衆工作能力較差,缺乏深入細緻的作風和吃苦耐勞的精神,沒有真正融入日常勤務工作中。在工作方法上,簡單、僵化,流於粗表,不會密切聯繫羣衆。在工作內容上,要求羣衆做的多,主動熱情爲羣衆分憂解難少。在工作態度上,走馬觀花,敷衍了事,不認真負責,任勞任怨,致使對社區基本情況底數不清,情報信息不靈,工作對象管理失控,發揮不了哨兵和偵察兵的作用。

四、深入推進社區警務的對策

一是要努力爭取黨委、政府的重視和支持,建立良好的警務保障機制,加大對社區警務的人、財、物投入力度,大力改善警務室各種工作條件,招聘保安或居委會幹部作爲專職協勤充實到警務室,強化社區警務力量,落實好民警,協勤的政治經濟待遇,營造拴心留人的幹事環境。

二是要充實加強派出所警力,保證派出所社區民警能真正沉到社區,專心致志工作。

三是要狠抓社區民警的培訓,紮實煉就社區警務工作的基本功,培養做好羣衆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四是要進一步改進社區警務運行機制和績效考覈機制。社區民警不應參加派出所值班,不應參加本社區之外的警務活動,集中精力扎進社區搞工作,同時建立一系列社區警務工作規章制度,使社區各項警務工作有章可循,有制可依。同時,要建立科學的績效考覈機制,充分調動社區民警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使打擊破案與基礎工作、專業工作與羣衆工作做到綜合運作,均衡發展。

五是要充分發掘社區資源,構建社區防範體系。一方面,要增強社區居民的義務輔警意識,加強專職聯防隊員和義務巡邏隊員的正規化管理;另一方面對轄區內的企事業單位,要全面落實人防、物防、技防措施,並要以街道、門面、行業、場所建立縱橫的聯防、聯管、聯護的防範網絡,充分挖掘社區資源,建立起靈敏高效的立體社區治安防控體系。

第二篇:社區警務建設經驗問題及對策

文章標題:社區警務建設經驗問題及對策

xxxx派出所民警:

社區警務是依託社區而建立起來的新型警務機制,是公安基層基礎的一個重要內容。近年來,隨着社會經濟的不斷髮展,城市社區建設步伐不斷加快,格局日趨完善,新的形勢要求公安機關必須建立與社區發展相適應的警務運行機制,做到警力沉到社區,警務移到社區,密切聯繫羣衆,服務羣衆,發動羣衆,充分依託社區加強社會治安的預防、控制、管理和服務,實現靜態管理向動態管理的轉變,被動打擊向主動防範的轉變,單一治標向綜合治理的轉變,管理爲重向服務爲主的轉變,真正建立起打、防、控一體化的治安管理長效機制,實現社區長治久安,羣衆安居樂業,三個文明建設健康、和諧、蓬勃發展。

我所在實施社區警務戰略中,以創建“平安和諧社區”爲目標,以鞏固社區警務平臺爲手段,通過建立社區警務運行機制,狠抓警務室軟硬件建設,以規範制度,整合防控資源等一系列舉措,有力推動了社區警務深入開展,有效發揮了社區警務室在維護治安、服務羣衆、打擊犯罪的前沿陣地作用,爲公安機關牢牢掌握駕馭治安主動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一、社區警務情況及成效

我所現有民警8人,管理面積平方公里,轄區共15個村委會,戶,人,建立了2個警務室,每個警務室落實了1名專職社區民警,警務室在建設上做到了四個統一:一是警務室外觀標誌標識規範統一;二是警務室警務公開內容規範統一;三是警務室各項規章制度、職責規範統一;四是警務室各種軟硬件基礎設施和標準統一。警務室投入運作以來,很快便收到了明顯成效。一是得到了村委會的擁護,村幹部普遍反映有有民警在一起配合,底氣足了,腰桿壯了;二是得到了社區羣衆的讚揚,羣衆紛紛說警察常在身邊轉,我們辦事方便了,安全感增強了;三是得到了社區單位、行業的肯定,警察巡邏、防範、檢查、管理的密度增加,使社區矛盾糾紛少了,案件降了,治安秩序好了。

二、我所抓社區警務建設的主要做法

一是積極爭取黨委政府、區公安局和村委會的重視和支持,保證了人力、物力、財力的投入。我所認真制定了實施社區警務戰略的方案、措施、專題向分局黨委、鄉黨委、政府做了專題彙報。

二是按照“簡明、規範、合理、實效”的原則狠抓社區警務室軟硬件建設,使其真正爲派出所的“前沿陣地”和“服務平臺”。

三是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社區警務目標量化考覈辦法,對各項社區警務形成量化指標,實行月考、季考、半年考、年終考相結合,嚴格與社區民警的政治、經濟待遇掛鉤、促使其紮根社區,積極主動耕耘“責任田”。

四是建立了一套綜合、全面的社區警務運行機制,進一步定職明責,規範了社區民警的警務運作。

五是要求社區民警沉下社區組織開展巡、防、管、控,積極開展社區羣防羣治,嚴格落實各項安全防範措施。由社區民警組織帶領村幹部、村義務巡迴隊,採取“內巡與外巡”、“重點時段、路段與全面巡邏”相結合的方式,開展社區治安巡邏。緊盯社區暫口、重口等對象加強基本信息採集力度,嚴格落實管控措施,充分利用警務室全會陣地作用,加大社區防範宣傳力度,統一設立“警情通報欄”,堅持每週發佈一期“警情公告”和“破案公告”防範警示宣傳,讓羣衆知曉治安環境,提高自防意識和能力。同時實行社區民警主動上門尋計問策,廣泛徵求轄區單位和行業場所的意見和建議,形成共建平安社區的良好局面。

三、當前社區警務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是警務實建設資金緊缺,黨委政府投入有限,導致警務室基礎設施不配套,功能不健全,辦公、交通、通訊等條件落後,難以保證靈敏高效運轉。

二是社區警務室警力單薄,沒有協勤輔警,民警繁重,壓力較大,加之政治、經濟待遇較低,致使民警積極性、主動性不高。

三是派出所總警力不足,處置突發事件、調處矛盾糾紛維穩艱鉅繁重,各類政治、經濟、文化安全保衛活動頻繁,各種專項行動不斷開展,大量治安、刑事案件查處偵破、各種案件紛繁複雜等等常常使派出所首尾難顧,警力捉襟見肘,不得不經常抽調社區民警突擊應付,致使設區民警無法真正沉到社區安心,防、管、控、難以落實。

四是社區部分治保、調解組織有名無實,難以真正發揮作用。一些單位片面注重經濟效益、成績,而對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卻是領導掛在口上,名單寫在紙上,制度掛在牆上,卻不真抓實管,發現問題不報告,遇到矛盾就推諉,沒有真正看好自己的門,管好自己的人,治保、調解等羣防組織”鬆、軟、散、癱”現象較爲突出。

五是部分社區民警綜合素質不高,羣衆能力較差,缺乏深入細緻的作風和吃苦耐勞的精神,沒有真正融入日常勤務中。在方法上,簡單、僵化,流於粗表,不會密切聯繫羣衆。在內容

上,要求羣衆做的多,主動熱情爲羣衆分憂解難少。在態度上,走馬觀花,敷衍了事,不認真負責,任勞任怨,致使對社區基本情況底數不清,情報信息不靈,對象管理失控,發揮不了哨兵和偵察兵的作用。

四、深入推進社區警務的對策

一是要努力爭取黨委、政府的重視和支持,建立良好的警務保障機制,加大對社區警務的人、財、物投入力度,大力改善警務室各種條件,招聘保安或居委會幹部作爲專職協勤充實到警務室,強化社區警務力量,落實好民警,協勤的政治經濟待遇,營造拴心留人的幹事環境。

二是要充實加強派出所警力,保證派出所社區民警能真正沉到社區,專心致志。

三是要狠抓社區民警的培訓,紮實煉就社區警務的基本功,培養做好羣衆的能力和水平。

四是要進一步改進社區警務運行機制和績效考覈機制。社區民警不應參加派出所值班,不應參加本社區之外的警務活動,集中精力扎進社區搞,同時建立一系列社區警務規章制度,使社區各項警務有章可循,有制可依。同時,要建立科學的績效考覈機制,充分調動社區民警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使打擊破案與基礎、專業與羣衆做到綜合運作,均衡發展。

五是要充分發掘社區資源,構建社區防範體系。一方面,要增強社區居民的義務輔警意識,加強專職聯防隊員和義務巡邏隊員的正規化管理;另一方面對轄區內的企事業單位,要全面落實人防、物防、技防措施,並要以街道、門面、行業、場所建立縱橫的聯防、聯管、聯護的防範網絡,充分挖掘社區資源,建立起靈敏高效的立體社區治安防控體系。

《社區警務建設經驗問題及對策》來源於網,歡迎閱讀社區警務建設經驗問題及對策。iee

上,要求羣衆做的多,主動熱情爲羣衆分憂解難少。在態度上,走馬觀花,敷衍了事,不認真負責,任勞任怨,致使對社區基本情況底數不清,情報信息不靈,對象管理失控,發揮不了哨兵和偵察兵的作用。

四、深入推進社區警務的對策

一是要努力爭取黨委、政府的重視和支持,建立良好的警務保障機制,加大對社區警務的人、財、物投入力度,大力改善警務室各種條件,招聘保安或居委會幹部作爲專職協勤充實到警務室,強化社區警務力量,落實好民警,協勤的政治經濟待遇,營造拴心留人的幹事環境。

二是要充實加強派出所警力,保證派出所社區民警能真正沉到社區,專心致志。

三是要狠抓社區民警的培訓,紮實煉就社區警務的基本功,培養做好羣衆的能力和水平。

四是要進一步改進社區警務運行機制和績效考覈機制。社區民警不應參加派出所值班,不應參加本社區之外的警務活動,集中精力扎進社區搞,同時建立一系列社區警務規章制度,使社區各項警務有章可循,有制可依。同時,要建立科學的績效考覈機制,充分調動社區民警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使打擊破案與基礎、專業與羣衆做到綜合運作,均衡發展。

五是要充分發掘社區資源,構建社區防範體系。一方面,要增強社區居民的義務輔警意識,加強專職聯防隊員和義務巡邏隊員的正規化管理;另一方面對轄區內的企事業單位,要全面落實人防、物防、技防措施,並要以街道、門面、行業、場所建立縱橫的聯防、聯管、聯護的防範網絡,充分挖掘社區資源,建立起靈敏高效的立體社區治安防控體系。

《社區警務建設經驗問題及對策》來源於網,歡迎閱讀社區警務建設經驗問題及對策。iee

第三篇:當前社區警務運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隨着我市具有綜合性功能的社區的形成、發展和完善,社區警務正以其獨有的社會綜合功能爲城市社區管理防範提供了有力保障,已得到越來越多的羣衆的理解和支持,推動了公安機關與人民羣衆的進一步融合。然而,在社區警務運行的過程中,一些問題也正牽制、阻礙着社區警務的發展,亟待得到有效的解決。本文試就調查中發現的社區警務運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作粗淺的分析。

一、社區警務運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從前期的社區警務運行來看,我市各地的社區警務工作已經正常運作。但影響、制約社區警務工作發展的問題依然存在,主要是:

(一)社區警務的功能發揮不夠。社區警務既是公安工作的一部分,也是社區工作的一部分,特殊的交叉屬性決定了其特有的功能。社區警務是社區羣防工作的組織形式,是羣衆與犯罪作鬥爭的陣地,也是公安機關與人民羣衆進行信息互通的基層中樞。其功能是組織協調羣防羣治工作,而還能簡單地等同於以往的居委會工作。因爲社區的功能更齊全,設置更合理、科學。而現實工作中,民警在社區警務中往往只是應付式的等候、登記、處理,沒有變被動爲主動,沒能將社區的警務工作統籌考慮與合理計劃,而是簡單地按命令執行,特別是在有計劃地組織羣衆進行羣防羣治及其他的綜合工作中,不能充分發揮社區警務的組織引導功能。

民警深入基層廣集信息的同時,最大的工作要求是組織指揮一支防控力量。羣防羣治力量是公安機關的一支重要防控力量,在公安工作中居於十分重要的位置。但這種重要性並未得到充分體現: 首先,思想認識不到位。公安機關內部未將(本文 來自本站)羣防羣治這項工作提高到動員全社會力量,共同做好社會治安的高度來認識,基層派出所對羣防羣治工作沒有明確計劃、目標和落實措施。其次,範圍拓展不廣。派出所只負責對協警、保安隊伍的管理,對其它羣防羣治防控力量,未承擔起管理職責。第三,隊伍運作不力。社區民警牽頭組織協調不夠有力,未將其串聯成有效的防控網絡,導致各種羣防羣治力量的運作無力,未形成有效的防控體系。雖然有了一個警務室,在羣衆看來有了依靠的場所,但是民警還是單兵作戰,缺乏穩固的根基。

(二)社區警務工作沒有形成合力。 社區警務作爲一種新的工作模式,要求地方政府、社區幹部、社區民警等各方參與。現在存在的問題是:一方面是街道黨委、社區幹部,在對社區警務的認識上,及責任歸屬上還沒有真正統一。調查中發現仍有不少社區單位和羣衆認爲社區警務是公安部門的事情。社區中的大部分資金投入,往往是礙於民警的“面子”“交情”,都沒有在思想上真正認識到位。特別是籌建警務用房、資金問題上,使社區民警感覺到人單力薄。另一方面社區民警在爲社區羣衆排憂解難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沒有對社區警務工作作一個比較全面完整的理解。社區民警投身社區的時間不多,與社區羣衆缺乏多方的信息交流,未能使社區羣衆真正認識到控制和減少違法犯罪的關鍵在於社區。在具體工作中社區與社區民警共同分擔維護社區治安秩序的責任意識不強,導致社區民警走不出獨自承擔解決社區違法犯罪問題的怪圈。

(三)社區警務的資源利用不足。社區民警在工作中往往依賴上級機關來解決人財物,習慣於依靠行政手段籌措各種社會資源,不善於動員社會力量,沒有真正形成社區共防範的局面。開挖社區資源的成敗優劣,很大程度上依賴於民警個人的狀況。在相同環境條件下,民警個人素質好、活動能力強,利用社區資源的效果就明顯。

(四)社區警務的考覈機制激勵不夠。考覈是各項工作的指揮棒,科學合理的考覈機制能夠調動和激發民警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反之不僅達不到考覈目的,還會挫傷民警的工作積極性。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因爲社區民警的工作職責是管理、防範和服務,大部分時間精力都花在與羣衆的溝通上,許多工作難以量化考覈。但在制定考覈辦法時,往往突出打擊的職責,將協助破案納入社區民警的考覈內容中並以高分體現,鼓勵社區民警多提供線索協助破案,使原本就有限的羣衆工作時間再壓縮。

二、社區警務運行過程中存在問題的原因

一是各界思想認識欠統一。

二是少數社區民警由於羣衆觀念淡薄,缺乏敬業奉獻的精神,認爲社區工作整天跟老百姓打交道,工作見效慢,受獎立功的機會少,對工作產生“厭戰”情緒。一些社區民警羣衆工作能力不強,一旦下責任區後就感到無所適從,不知道自己到底該做些什麼?怎麼去做?少數責任區民警缺乏銳意進取、開拓創業的精神,存在“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等消極的思想,而在工作中又缺乏有效的監督機制,導致在工作中得過且過,工作方法簡單,態度生硬,極易引起羣衆的不滿甚至反感。

三是民警能力素質欠平衡。從事社區警務工作的民警,因爲個人的學歷、經歷、業務素質參差不齊,所聯繫社區的治安複雜情況各異,工作成效也表現出較大的差距。有的民警簡單地執行任務、完成基礎指標,有的不善於發動羣衆、組織隊伍;有的不適應當前的社區形勢,對各項基礎工作無從下手。在現實中,突出表現爲個人能力素質好的民警社區警務工作開展的就有特色、有亮點、羣衆滿意度就高;個人素質較差的,工作開展中就阻礙多,羣衆的怨言也多。最終導致各社區警務工作發展不協

會穩定、羣衆滿意的社區民警,要給予嘉獎或請功;對責任心不強,年度考覈不稱職或連續幾年不稱職的,要給予待崗處理或予以淘汰。要讓社區民警知道,做羣衆工作照樣能出成績,受獎立功。用科學的考覈機制,指揮引導社區民警,腳踏實地與民警零距離、與社區零距離,使其全身心投入社區警務工作中。

第四篇:南京社區警務工作經驗

——在白下區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七次會議上

副區長、區公安分局局長 朱建國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員:

我受區政府委託,向本次區人大常委會會議報告我區社區警務工作情況,請予審議。

近年來,在區委、區政府和市局的領導下,全區公安機關按照“重心下移、做強基礎、保民平安、促進和諧”的工作思路,把全面推進社區警務戰略作爲事關公安工作全局和穩控社會治安大局的重要突破口,立足區域實際,堅持改革創新,全面加強社區警務基礎建設,充分發揮社區警務在治安防範、打擊犯罪、服務羣衆等方面的基礎作用,初步形成了民警職責明確、工作機制規範、防範網絡嚴密、警民關係融洽的社區警務工作格局,實現了“發案少、秩序好、社會穩定、羣衆滿意”的預期目標,促進了全區和諧穩定,夯實了公安基礎工作,推動了公安工作可持續發展,達到了“安民”與“強基”的雙贏目的。近年來,全區發案逐年同比下降,去年一年又較上年度下降6.7%,全區萬人發案率低於全市平均水平,面廣量大、關係民生的入室盜竊發案在全市同類城區中發案最低。具有白下特色的社區警務工作亮點和羣防羣治品牌在省市乃至全國形成了一定影響,公安部、省、市等領導多次到分局視察調研,對我局積極整合社會資源,創新羣防羣治載體,不斷深化社區警務和勤務機制改革給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

1、建立和完善社區警務工作運行新機制,着力提升社區警務工作的整體水平。

深化城鄉社區警務戰略,是公安工作的重要指導思想和戰略要求。如何使警務工作更好地服務於鞏固基層政權,切實履行公安機關三大政治和社會責任是公安機關不斷探索的重大課題。早在2014年,分局在全市率先推行派出所“三隊兩室”警務機制改革的基礎上,爲切實加強社區警務工作就先後進行多次調研,專門研究下發《關於進一步加強社區警務工作的決定》以及《社區民警工作規範》等規範性文件,全面明確了社區民警的組織結構、職責分工、勤務方式、工作目標、考覈評估以及社區警務室規範化建設等。使民警工作有章可循、有據可依,能夠真正撲下身子、沉入社區,全身心抓好社區警務主業。在力量配備上,對全區57個社區按照社會經濟、人口數量、治安複雜程度等因素,確定劃分爲75個社區警務責任區,根據“一區一警”或“一區二警”的配置模式,將經驗豐富、業務素質高、會做羣衆工作、文化程度在大專以上的75名社區民警配備到57個社區。同時,每年投入30萬元用於專職社區保安和流動人口協管員。在勤務方式上,要求社區民警實行彈性工作制,每週五天及週六上午要在社區開展工作,其中週二及週四上午在社區警務室接待羣衆,爲羣衆提供戶籍、法律諮詢、案件受理和調解糾紛服務。使社區民警真正從事社區警務工作的時間得到有效保證。同時,明確社區民警在工作中必須統一着裝,佩帶電臺、警棍和工作包等裝備,主動接受羣衆報警求助,提供便民服務,着力提高民警管事率、社區見警率和羣衆滿意率。在職責界定上,一是落實治安管理職責。組織社區民警把入戶調查與情報信息蒐集、實有人口管理、校園110及安全檢查等工作相結合,主動了解掌握社情民意,摸排轄區不穩定、不安定因素及重點人員動態情況,及時發現治安漏洞,消除各類不安全隱患。從今年來看,全區社區民警收集情報信息1963條,其中穩定類信息840餘條。信息的超前掌握,把握了維穩工作的主動權。今年新登記暫住人口35415人、出租戶2532戶,同比分別增加110%、138%。二是落實打擊犯罪職責。將現代科技手段與傳統基礎工作相結合,利用公安網絡、布建信息員等方式,跟蹤掌握高危人羣、工作對象等重點人員的“吃住行銷樂”活動軌跡,從中發現犯罪線索,開展立線立案調查,主動打擊違法犯罪。幾年來,我局社區民警通過基礎工作抓獲網上逃犯213名,繳獲被盜贓車976輛。前不久,其它區發生的“4.22”持刀入室搶劫殺人案,就是我局通過紮實的社區基礎工作,獲取重要線索,而直接導致破案。三是落實服務羣衆職責。組織社區民警主動爲轄區羣衆送平安、送服務、送溫暖,推出了“調解糾紛走上門、辦理證件走上門、排憂解難走上門、法制宣傳走上門、徵求意見走上門”的“五上門”服務,通過零距離爲羣衆排憂解難,在便民利民的同時,樹立了公安機關“和諧使者、平安衛士”的良好形象,促進了社區的和諧與穩定。幾年以來,全區社區民警共調解各類糾紛11760餘起,幫助羣衆解決戶籍等困難813件,社區小區入室盜竊,盜竊摩托車、自行車等影響居民安全感的刑事案件發案平均下降85%,其中65%的小區實現了“零發案”。在配套推進上,從完善培

訓、考覈機制入手,強化目標激勵,最大限度地調動社區民警的工作積極性,推進社區警務工作長效、規範運作。從崗位需求、信息化應用及法律法規、羣衆工作等方面,對社區民警按照“三懂四會”要求,開展練兵培訓,打牢從事人口管理、治安防控、羣防羣治等工作的基本功。在考覈上,堅持把社區警務室開門率、情報信息蒐集反饋錄入率等10項主要指標納入民警考覈內容,由分局考覈辦以暗訪爲主,每週檢查一次社區警務工作,發現問題及時督促整改。同時每月對社區民警工作情況進行一次抽查,抽查結果作爲重要依據納入社區民警的績效考覈。通過強化考覈激勵,有效地激發了民警紮根社區、紮實工作的熱情。

2、以規範社區警務室建設爲突破口,堅持科學佈防,着力提升社區警務工作的實際效能。一是全面加強和規範社區警務室建設。按照“六有”原則,在各街道和社區的支持下,不斷規範警務室建設。確保每個社區建成一個有統一標識,有民警接待時間、有轄區防範網絡圖、有警務公開欄、有警情(破案)公告欄、有必備辦公和服務設施的“六有”警務室。目前,全區57個社區中有55個社區落實了警務辦公用房,其中37個達到了“六有”標準。在全區各主要路口設置了114塊含有社區警務室方向、社區民警照片、聯繫電話等內容的社區警務室方位指示牌,方便了羣衆與社區民警聯繫。同時,在20個重點社區警務室配備了雨傘、藥箱、打氣筒等40套便民器具,爲到警務室求助的羣衆提供方便。二是堅持“科學佈防、精確設防”的思路,全面加強社區巡防。實施社區“三色佈防”,推進專業化社區防範,按照“分類設防”的思路,將全區57個社區劃分爲23個重點設防區、16個一般設防區和18個平安放心區,根據“重點設防區域集中整治、一般設防區域局部設防、平安放心區常規設防”的原則,組織民警因地制宜做好人防、物防、技防工作。做到重點設防區域和時段重兵把守,一般設防區正常巡邏,平安放心區羣衆協防,有效提高了防範的針對性和精準度,進一步提升社區的治安防範能力。去年一年,分局民警現行抓獲違法犯罪嫌疑人464名,摧毀犯罪團伙17個。全區盜竊自行車、盜竊汽車等街面多發性案件發案同比分別下降19%和71%。月牙湖派出所社區民警錢定才立足社區崗位 ,三年時間先後揪出贓車126輛。去年7月分局組織開展的打盜車行動中,錢定才一人就查獲被盜助力車14輛、電動車2輛、自行車1輛,還創下了連續8天每天查一輛贓車的記錄,三是實施“千幢樓設防”工程,推進科技化社區防範。通過自籌或動員社會籌資,在全區760個小區院落、4080幢住宅樓中,選擇防範設施不足的老舊樓宇,建成有監控、聯網報警器、門磁報警器、防爬刺等技防設施覆蓋的小區130個、樓幢1800餘幢,城市聯網報警器覆蓋用戶1300餘家。此外,還動員居民出小錢安裝簡易報警器3800餘戶。“千幢樓設防”工程的推廣,有效壓降了轄區入室盜竊案發案,技防建設覆蓋樓幢發案同比下降27.3%。同時,分局還組織社區民警利用信息化手段創新社區警務,通過在互聯網成立業主社區,以虛擬“社區民警”身份在網上發佈防範預警信息。10個基層所、5個勤務大隊以及分局看守所統一開設電子信箱,通過網上交流的方式,在線解答居民諮詢、求助,接受報警、開展安全防範宣傳,開闢了警民溝通新途徑。

3、積極整合社會資源,創新羣防羣治模式,大膽探索市場化羣防羣治的新路徑。2014年以來,爲切實解決羣防羣治工作“觀念轉變難、人員發動難、經費籌集難、防範落實難、警民互動難”的“五難”問題,分局黨委在總結慧園街4號“自治物管”模式成功經驗的基礎上,組織各派出所在工作中大膽實踐,盤活防範資源,開展以“公安專業指導、市場模式運作、有償防範服務”爲內容的市場化、社會化治安防範,通過創建“夕陽紅”義務巡邏隊、“自治物管”、“治安協會”等羣防羣治載體,組織羣衆進行自防自管,構建防範網絡,夯實了平安創建的羣衆基礎,有力地促進了轄區的一方平安,走出了一條市場化羣防羣治的新路,取得了良好的社會綜合效應。《人民公安報》、省綜治委簡報、市委《金陵瞭望》等雜誌專門刊載了分局創新羣防羣治模式的經驗做法。創建治安協會,實行羣衆自防自治的小區管理模式,既整合挖掘了民力,盤活了治安資源,提高了小區治安防控能力,實現了“民辦民管民受益”的目標;又改善了居民關係,促進了小區的和諧發展。另外,在組織社區民警在社區進行巡邏的同時,通過發動社區老黨員、老幹部、治安積極分子組成義務巡邏隊,出資聘請下崗工人、低保人員組成治安羣防隊等方式開展羣防羣治,“紅燈籠”等1850人組成的82支羣衆性治安巡邏隊在居民區及周邊開展全天候巡邏,全區居民區可防性案件發案同比下降15%。省公安廳廳長孫文德專門批示肯定表揚分局組織發動羣衆開展羣防羣治工作的做法,要求在全省公安機關全面推廣。同時,結合整合警力保暢通工作,我們在全區新建69個機動

車保管站、64個交通管理站,劃定4605個汽車泊位,有效解決了街巷和小區停車管理問題,全區盜竊汽車案件發案連續兩年在全市城區中最低。

4、緊緊圍繞人民滿意標準,進一步密切警民之間的聯繫和溝通,着力加強和諧警民關係建設。堅持把居民安全感和滿意度作爲檢驗社區警務工作的重要標準。在社區民警中增強人人是窗口、個個是形象的意識,幾年來,通過開展“大走訪”“春風行動”以及“向社會報告工作”等活動,以爭做“羣衆最身邊的人、百姓最信任的人、居民最貼心的人”爲目標,組織民警主動融入社區、貼近羣衆、服務居民,爲居民做好事、辦實事、解難事,樹立人民羣衆最親、犯罪分子最怕的白下公安形象,讓居民更滿意,讓警民關係更和諧。建立健全“大走訪”工作長效機制,把走訪作爲社區民警的主要工作內容,堅持日常走訪與案後回訪相結合,做到發案後及時上門、破案後迅速告知,加強警民溝通,增進相互理解。進一步深化“春風行動”,抓住春節、端午節、中秋節等特殊節日,抓住生日、升學等特殊時間,經常性、有計劃地上門,爲服刑人員子女和刑釋解教人員送溫暖、送關愛、送知識、送法律、送安全,最大限度地化解此類人員的戒備、反感和敵視情緒,最大限度地減少社會對立面。抓好警民懇談、警民相約警務室、警民零距離、向羣衆報告工作等警民交流活動,增強警民間的互動,聽取羣衆的意見和建議,切實改進公安工作,以真情換真心、以關懷換信任、以服務換支持,增進居民對公安工作的理解與支持。幾年來,先後提供各類服務5萬3千人次,救死扶傷2217件次,向羣衆開展安全防範宣傳568場次,爲5400餘名常駐境外人員和3萬餘名臨時過境住宿的境外人員提供簽證提醒等服務,向困難羣衆和家庭捐助款項60餘萬元。廣大社區民警立足本職,先後爲羣衆換髮居民二代身份證5.4萬張,主動爲行動不便的老人及中、大學聯考考生提供上門辦證服務348人次,得到了社會各界和廣大人民羣衆的充分肯定和褒揚,與轄區居民建立了親密無間的關係。家住止馬營安品街社區的張某,前幾年因交友不慎,染上了毒癮,後被送去勞動教養。後來兒子王某由於沒人管教,不久輟學後也學會了吸毒,愛人孫某早幾年下崗在家,後來又生重病,幾乎是常年臥病在牀。爲了麻痹自己的精神,也吸上了毒,而且一發而不可收拾,一個家庭三人吸毒,眼看就要支離破碎。止馬營派出所社區民警在知道情況後,每天都要走進這個家庭,問寒問暖,並想盡一切辦法爲其兒子辦理了最低生活保障金,找到了一份可以謀生的工作,在社區民警的真情感召和教育下,最終一家人都先後成功戒毒,開始了正常人的生活。社區民警也在紮根社區、服務羣衆的工作實踐中得到成長,先後涌現出全國優秀人民警察、省人大代表和勞動模範的瑞金路所社區民警蔣自有,全市愛民模範月牙派出所社區民警錢定才,全市優秀共產黨員、十大愛民警官止馬營派出所社區民警林化芳等一大批先進典型和模範人物。

二、存在問題

雖然近年來我區社區警務工作得到了有力推進,形成了一些特色亮點,但與當前全區快速發展的需要和廣大人民羣衆的需求期盼相比,與動態社會治安對公安工作提出的新要求相比,特別是結合此次區人大常委會對全區社區警務工作調研中提出的意見和建議,我們感到社區警務工作還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現在下面幾個方面:

一是對社區警務工作的認識還不到位。客觀上說社區警務是一項日積月累、厚積薄發的基礎性工作,工作過程繁雜、瑣碎、工作成效不容易顯現。但部分基層領導和民警在思想認識上還不夠到位,對社區警務戰略的內涵理解不深刻,認爲社區警務改革就是簡單地在社區建一個民警辦公室,同時在警力少,警務工作繁忙的情況下,無法保證民警按時下責任區。

二是社區警務的職能作用還沒有得到充分發揮。由於缺乏對社區警務工作的宣傳,尤其是對社區警務室職能作用的宣傳。不少社區羣衆不知道警務室的存在,或者由於對警務室職能缺乏瞭解,有警情或遇到求助事宜不能就近直接去警務室解決,仍然捨近求遠去派出所,失去了社區警務室第一道防線和服務平臺的作用。導致的結果是:民警在社區警務室直接接處警少,接待羣衆諮詢來訪少,受理各類治安案件少。三是社區民警的工作時間還不能得到有效保證。受繁重警務工作的客觀因素影響,社區民警很難保證按承諾時間到警務室接待羣衆,或者按每週30個小時要求深入社區開展警務工作。一方面派出所值班備勤和接處警工作量大,另一方面因各類案件和糾紛調處等工作佔用時間長,使社區民警處於高度緊張狀態,不能保證社區民警有足夠的時間深入社區開展警務工作,影響了社區警務工作的效果。還有少部分社區民警因工作崗位調整,使社區警務工作不能有計劃、有步驟地穩步發展。同時,少部分社區民警受年齡、身

體等因素影響,履行社區工作職責的能力不強,還有的社區民警在工作任務重、責任大的情況下,產生過重的心理負擔,感到身心疲乏,導致社區警務工作無法得到有效落實。

四是社區警務工作的實效還不夠顯著。受客觀條件影響,有的社區警務室建設推進較慢,另外,一些監控設施也因爲經費等問題,覆蓋面不夠,又不能及時維修更新。對社區警務工作輔助人員和積極分子沒有專項獎勵基金。同時,一些社區警務沒有自身特色、沒有能夠按照社區人口、治安狀況、經濟發展等因素開展有針對性社區警務工作,與社區物業管理、流動人口管理、社區矯正、人民調解等工作有所交叉。社區民警也因爲羣衆工作能力不強等問題,與社區在關係處理上協調配合不到位,導致羣衆滿意度不夠高。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當前,我國正處在社會矛盾凸顯期、刑事犯罪高發期和對敵鬥爭複雜期,社會結構變化加快、社會階層變遷加速、社會組織日益多元、社會矛盾急劇增多,對當前社會管理尤其是對社區警務工作產生了強烈衝擊。目前,全區國保、法輪功等重點人員生活在社區、活動在社區;分局總接處警量從2014年的87912次,上升爲2014年的129807次,羣體性事件從34起972人次上升爲50起1684人次。這些事件相當一部分醞釀於社區、發端於社區;另外,白下區流動、暫住人口就從2014年的13萬人增長爲目前的18萬人。外來人口占全部作案成員比重在50%以上,這些外來人口居住在社區、管控重點在社區;同時,受經濟社會迅猛發展的客觀誘因,全區刑事發案總體平穩,但根據平臺統計,各類案件發案數也由2014年的6984起上升爲2014年的8359起。大量刑事案件主要發生在社區、防範重點和難點也在社區。因此,社區是矛盾糾紛的源頭、羣體性事件的發端、違法犯罪的始末,做好社區警務工作尤爲重要。爲此,分局將緊緊圍繞區委區政府的中心工作,進一步充分發揮社區警務在人口管理、治安防範、收集情報、打擊犯罪、服務羣衆方面的職能作用。重點做到“四個更加註重”:

第一,更加註重抓好資源整合,着力築牢社區防控網絡。目前,全區有57個社區責任區、75名社區民警,平均每個社區民警管轄人口近萬人,有的甚至達到2萬人。社區民警警力不足問題相對突出。但是警力不足是全局的現狀,現在要徹底解決這一問題也不現實。因此,我們將積極爭取上級領導機關的支持,按照適當比例,配備暫住人口專職協管員,並最大限度地整合社區資源,充分運用社區智慧資源、信息資源、人脈資源、技能資源,加強社區防範與管理,提升社區防控效能,實現社區警務工作“無增長改善”。重點要推進“一個工程”、加強“三防建設”、用好“五支隊伍”。推進“一個工程”,就是大力推進羣衆性義務巡防“紅袖標”工程,借鑑“紅燈籠”、“夕陽紅”等義務巡邏隊組建運行的成功經驗,最大限度地發動羣衆,開展羣防羣治。加強“三防”建設,就是把人防、技防、物防有機結合。要抓住羣衆自我安全需求不斷增強的契機,針對不同小區的治安特點和居民特點,因地制宜地開展防範宣傳。要按照文明創建標準要求,解決門衛設置和巡邏人員不到位問題,並動員羣衆安裝單元電控防盜門、斷線報警器、門磁報警器、防爬刺、小電鈴等技防物防設施,達到人防堵疏漏、技防全天候、物防立體化的防範效果,打造時空互補、動態立體的社區防範網絡。用好“五支隊伍”,就是依託社區服務管理工作站,組織發動社區保安(協管員)、社區黨員、治安積極分子、治安信息員、社區義工等五支隊伍,開展巡邏防範、矛盾排查、信息收集等社區警務工作。社區民警既要做社區治安的維護者,也要做維護治安的組織者和宣傳者,通過組織和指導,發揮羣衆性組織在社區管控方面的重要作用,提升社區管理效能。

第二,更加註重做好矛盾化解工作,着力維護社區穩定和諧。當前,徵地拆遷、鄰里爭利等各類矛盾糾紛日益增多,到省進京上訪人數也居高不下,社區民警化解社區矛盾糾紛的任務繁重、責任重大。一要確保涉穩信息掌握到位。要按照“發現在早、處置在早、控制有力”的原則,注意在入戶走訪中洞悉矛盾糾紛,在服務羣衆中掌握矛盾糾紛,在日常交流中察覺矛盾糾紛,在網絡論壇中瞭解矛盾糾紛,在社區巡邏中發現矛盾糾紛,超前掌握矛盾糾紛的苗頭和隱患,把矛盾糾紛化解在萌芽階段,處理在無聲無息之中,防止發生民轉刑案件和羣體性事件。二要確保重點人員管控到位。充分依靠黨委政府,積極配合信訪部門及街道、社區,進一步完善重點人員管控措施,建立重點人員管控長效機制。社區民警要落實重點人員管控責任,根據重點人員訴求類型、現實表現、活動軌跡等情況,對其實行分類別、分層次、動態化管理。對部分部隊退役人員、拆遷戶、涉衆經濟犯罪受害羣衆,要密切關注動態,千方百計做好化解和疏導工作。三要確保矛盾糾紛調處到位。深入推進公調對接,整合信訪、法院、司法等部門以及社區幹部、治安積極

分子、社區黨員、老幹部、樓棟負責人等資源,建立社區矛盾糾紛調解網絡,依託社區警務室和社區工作服務站開展社會化大調解,把矛盾糾紛解決在羣衆的家門口。同時,跟蹤掌握矛盾糾紛調解的後期發展情況,對未解決的矛盾要跟蹤調解,對新出現的矛盾要跟進化解,確保矛盾糾紛不出社區。

第三,更加註重抓好源頭採集,着力提升信息化水平。社區民警身處最基層、身處社會信息的源頭和中心,是源頭信息採集的第一責任人。因此,要圍繞社區的人、事、物等要素,突出抓好社區中的社會人、單位公司、矛盾糾紛、社情反映等信息的採集工作。着力增強社區民警使用信息的意識,把信息化應用作爲提高社區警務工作效能的重要手段。在全面採集社區各類信息,充分掌握社區地理環境、治安特點等信息的基礎上,利用信息化手段,依託警務平臺,依法爲羣衆提供便捷服務,並加強社區重點人口信息的碰撞比對,力爭從中發現逃犯。同時利用信息化手段,科學分析社區發案規律,有的放矢地帶領和組織羣衆開展伏擊守候和巡邏防範工作,壓降社區發案。

第四,更加註重服務破案打擊,着力提升社區警務效能。打擊和預防犯罪是公安機關各警種的基本職能,社區民警概莫能外,這是衡量社區民警工作水準和業務水平的重要指數。因此,我們將把社區民警提線破案、可防性案件發案等指數納入考覈,重點提高“三率”。一是着力提高犯罪現行抓獲率。努力建好物防、技防設施,保證設施全天候正常運行,組織好社區巡邏,保證人員全天候在崗在位,加強人員培訓和模擬演練,確保技防第一時間發現違法犯罪嫌疑人,巡邏力量第一時間響應圍捕嫌疑人,不斷提高現行抓獲率。二是着力提高主動提供線索精確打擊率。組織社區民警深入社區的每一個角落,細心發現每一處異常,尤其是把違法犯罪高危人羣和出租屋作爲重點入戶走訪對象,通過入戶調查、仔細觀察發現違法犯罪的蛛絲馬跡。在社區重點人口、暫住人口、治安積極分子中廣泛物建信息員,全面蒐集違法犯罪線索,切實提高精確破案打擊能力。三是着力提高可防性案件控制率。針對入室盜竊、入室搶劫、盜竊機動車等可防性案件,在開展羣防羣治、加強技防物防建設的同時,通過上門檢查安全隱患、發放警方提示、召開社區防範會議、開展案例剖析、小喇叭宣傳等方式,加強防範宣傳,進一步增強羣衆自防意識,堵塞防範漏洞,壓降可防性案件。

社區是最基礎的社會單元,社區民警是社區治安的責任主體,擔負着維護社會穩定和治安平穩的重要任務,責任重大,責無旁貸。我們全區公安機關將進一步認清形勢,明確要求,落實責任,從重點人頭穩控、矛盾糾紛化解、社區治安防範等最基礎的工作抓起,把各項措施落實到位,爲推動全區社區警務工作再上臺階,維護全區穩定與平安和諧作出不懈努力和新的貢獻。

第五篇:涉外涉外社區警務建設探析

涉外涉外社區警務建設探析

北京大學某博士撰寫

涉外社區警務是依託社區建設而建立起來的新型警務機制,是公安基層基礎工作的一個重要內容。近年來,隨着社會經濟的不斷髮展,城市社區建設步伐不斷加快,格局日趨完善,新的形勢要求公安機關必須建立與社區發展相適應的警務運行機制,做到警力沉到社區,警務移到社區,密切聯繫外國居民,服務外國居民,發動外國居民,充分依託社區加強社會治安的預防、控制、管理和服務工作,實現靜態管理向動態管理的轉變,被動打擊向主動防範的轉變,單一治標向綜合治理的轉變,管理爲重向服務爲主的轉變,真正建立起打、防、控一體化的治安管理長效機制,實現社區長治久安,外國居民安居樂業,三個文明建設健康、和諧、蓬勃發展。涉外社區警務也是西方第四次警務革命的產物,自上世紀六十年代產生以來,風靡全球警界,對各國警務模式產生深遠的影響。隨着國社區建設的發展,其理念和方式才被國警界和治安工作者所重視並接受,然後在全國由點到面逐步推行開來。然而,近年來,居民社區中外國人越來越多,不少社區成爲涉外社區,涉外社區建設成爲當前涉外社區警務建設的當務之急。本文即將對之做出一定探析

一涉外涉外社區警務與傳統警務的區別

(一)警察職責定位不同。傳統警務認爲,警察是擔負執法任務的政府機構,是治安行政管理部門的代言人,而涉外涉外社區警務則認爲警察是公民,只是受僱專門擔負公民應負責任的人,警察組織是負責提高社區生活質量的衆多政府部門之一。傳統警察主要是對付各種犯罪、治安事件,並對暴力性犯罪作出快速有效的反應,而社區警察主要是解決和幫助解決社區民衆的問題,並消除潛在的違法犯罪隱患,提高社區生活的安全質量,與社區保持密切的聯繫。

(二)警務權力分配不同。涉外涉外社區警務的實行,要求警察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與管理、防範以及社區服務上,警察自主決斷的機會增多,有自由裁量權依法對遇到的具體情況做出處理。同時,警察的管理權力與社區民衆實現共享,警方與社區成爲夥伴關係,社區民衆有權參與警務決策制定,涉外涉外社區警務活動由社區民衆和警察共同商討和決定。傳統警務中警察對管理權實行壟斷,並且逢事彙報,指示下達再辦事,嚴重限制警察工作的積極性,甚至貽誤戰機。

(三)警務運行機制不同。涉外涉外社區警務是一種混合警務,它把社區民衆作爲警務運行的中堅力量,它的成功之處在於分割“治安蛋糕”,並且把最大的一塊給社區民衆。社區民警也真正沉到基層、沉到社區、沉到外國居民中,通過日常與外國居民面對面的交流和

接觸,密切警民關係,最大程度地激活“鄰里守望”制度及“聯防巡邏”制度,最大限度地挖掘社區一定的治安管理資源,實現“警力有限,民力無窮”。這種警務模式的運行,降低管理社會的行政成本,並促進工作效率的提高。而傳統警務在這方面就顯得相形見絀。

(四)警務價值衡量不同。傳統警務衡量警察工作成效的標準較爲狹隘,如快速反應的時間、破案率、逮捕數字等,這些指標幾乎全是圍繞犯罪而制定的,警察的行爲價值目的大部分在於打擊違法犯罪,對其考覈評定也由公安機關內部進行。涉外涉外社區警務中警察的行爲價值目的在於管理、服務、防範,評估價值更注重公衆的滿意程度和安全感,衡量的指標是圍繞公衆的反應制定的。社區警察通過深入到公衆當中進行走訪交流、巡邏、幫助失足青少年、處理家庭糾紛等服務性的日常工作,改善公衆對警察的態度並增強公衆的安全感,對其作出科學的考覈評估需要社會很多部門參與,不簡單是公安機關內部的事情。

(五)警務構建方向不同。一是警務模式構建方面。傳統警務是一種“警察主導型”警務模式,強調決策權威的集中化和統一指揮的原則。這種警務模式以案件爲導向,主要處理髮生的案件,在案發後快速反應,可稱之爲消防救火式警務。涉外涉外社區警務是一種“警察與外國居民共事型”警務模式,它強調通過授權和實行參與式管理來調動社區民衆的積極性。這種警務模式以防範爲導向,與社區公衆共同找出和研究社區中存在的消極因素、容易激化的矛盾以及可能導致犯罪的問題,提前介入,超前進行綜合治理,從而消滅隱患,預防違法犯罪及其他事件的發生,因此可稱之爲預防消化式警務。二是警務價值構建方面。傳統警務重打擊輕防範,重管理輕服務。涉外涉外社區警務則是通過提升社區外國居民對社區安全防範的認知,建立良性的人際互動關係,強化社區的歸屬感,創造社區精神等,來達到警民對社區的共建、共管、共防範的目的。

我們應該清醒地認識到,今天的社區治安是動態的治安,動態治安必須實行動態治理。僅靠涉外涉外社區警務難以適應實際需要。有關專家認爲,現代警務是一種三級警務戰略,涉外涉外社區警務屬於第一級警務戰略佈置,在抑制犯罪和維護治安等多方面,力圖形成警民合作的局面;110、巡警隊、防暴隊等緊急救助與快速反應是第二級警務戰略佈置,專業保安公司爲社會補充力量,在處理突發事件時或臨時性大型活動中大顯神威,成爲涉外涉外社區警務強有力的外部能量補充;刑事偵查是第三級警務戰略佈置,以專門力量爲主,工作中心是發現犯罪、破獲案件、緝捕犯罪嫌疑人,同時從社區中獲得信息並將信息反饋給社區。可見,涉外涉外社區警務不是萬能的,不僅不排斥其他警務模式,反而要藉助其他警務模式的優勢,達到互動互爲,互補互助的整體功效。

二如何建設涉外涉外社區警務

一是積極爭取黨委政府、公安局和社區居委會的重視和支持,保證人力、物力、財力的投入。認真制定實施涉外涉外社區警務戰略的方案、措施,成立分管領導任組長,綜治辦、派出所、居委會負責人爲成員的涉外涉外社區警務建設領導小組,在各居委會落實警務室用房,解決部分辦公基礎設施,解決警務室建設資金,增調警力,保證經費的投入和警力配置。二是按照“簡明、規範、合理、實效”的原則狠抓涉外涉外社區警務室軟硬件建設,使其真正爲派出所的“前沿陣地”和“服務平臺”,同時,積極克服困難,努力改善交通、通訊等條件,配備警用摩托。

三是建立一套完整的涉外涉外社區警務目標量化考覈辦法,對各項涉外社區警務工作形成量化指標,實行月考、季考、半年考、年終考相結合,嚴格與社區民警的政治、經濟待遇掛鉤,促使其紮根社區,積極主動耕耘“責任田”。

四是建立一套綜合、全面的涉外社區警務運行機制,進一步定職明責,規範社區民警的警務運作。 建立民警“3115222”和“622512”工作機制。要求民警每週至少用3天時間下社區工作,考察1個重口;幫教1個違法青少年;登記5個以上暫住人口;走訪20戶外國居民;檢查2個涉爆涉危物品單位;檢查2家消防單位。

必須建好“6本帳”:每日工作流水臺帳、人口管理臺帳、情報信息帳、治安管理臺帳、治安防範臺帳、服務外國居民臺帳。同時,每月要檢查出租房屋,走訪家店、堂、鋪;每月至少要向派出所提供5條有價值的情報信息,提供1條有價值的案件線索。

實行“54444”管理機制。要求社區民警必須搞好“五個一”,處理好“四個關係”,做到“四到四知四做到”。“五個一”即每天要對社區進行一次巡視,每天記一篇工作日記,每週例會彙報一次社區工作情況,每季度寫一篇社區工作小結,每月向社區居委會通報一次情況。協調好“四個關係”,即協調好社區內單位、企業、居委會的關係,協調好社區內各級羣防組織的關係,協調好與社區內外國居民的關係,協調好與暫住人口的關係。做到“四到四知四做到”,即對社區、街道走訪解到,知道各種基本情況,做到對社情“一口清”;對社區調查研究到,知道社區每一個階段的難點、熱點問題,做到能隨時處置一般突發性問題;對社區治安檢查到,知道社區安全工作存在的隱患和薄弱環節,做到及早發現和及時處理安全隱患;對社區家家戶戶聯繫到,知道外國居民意見,聽取外國居民呼聲,真正成爲外國居民的知心人。

落實“21111”服務機制。要求社區民警要時時刻刻把外國居民的安危冷暖繫於民警的心中,切實開展各種便民利民措施,深化警民“漁水”關係。社區民警每兩月要在社區召開一次安全防範宣傳教育會;每年向社區各單位、店、堂、鋪簽訂一份治安管理責任書;發放一張警民聯繫卡;幫扶一戶特困戶;適時發放一份治安預防警報。並要結合工作實際,採取“延時服務”、“上門服務”、“急事隨叫隨辦”、“電話預約服務”等措施,不斷拓展服務領域,

踐行執法爲民理念,真正將涉外社區警務室建成服務外國居民的平臺。

五是要求社區民警沉下社區組織開展巡、防、管、控,積極開展社區羣防羣治,嚴格落實各項安全防範措施。由社區民警組織帶領社區幹部、內保組織、保安員、社區義務巡邏隊,採取“內巡與外巡”、“重點時段、路段與全面巡邏”相結合的方式,開展社區治安巡邏。緊盯社區暫口、重口等工作對象,加強基本信息採集力度,嚴格落實管控措施,充分利用警務室宣傳陣地作用,加大社區防範宣傳力度,統一設立“警情通報欄”,堅持每週發佈一期“警情公告”和“破案公告”防範警示宣傳,讓外國居民知曉治安環境,提高自防意識和能力。同時實行社區民警主動上門尋計問策,廣泛徵求轄區單位和行業場所的意見和建議,公佈派出所報警服務熱線和民警聯繫電話,將轄區商業網點和企事業單位納入涉外社區警務重點保衛單位,在轄區的商業網點和銀行張貼民警提示牌,發展建立保安隊伍和商業聯防組織,從而充分調動企事業單位、商業網點、金融單位參與治安防範的意識和熱情,形成齊抓共管、共建平安社區的良好局面。

三當前涉外社區警務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是語言交流問題。例如,北京市公安局目前制定了《民警外語培訓七年規劃》, 打破年齡限制和職務限制的民警外語培訓工作也已。警方全員外語培訓提出的目標是:北京市四十歲以下的公安民警必須通過國家或北京市外語口語初級考試,掌握六百餘個單詞,並具備一定的聽、說、讀、寫能力。北京市公安系統還將有六千餘名外語骨幹要通過北京市外語口語中級考試,熟練掌握一千五百個以上的單詞。另外,三百名英語精英還將要通過北京市英語口語高級考試,熟練掌握三千個以上的單詞。與此同時,北京市公安局還要求二百名小語種外語人才分別通過法、俄、日、阿拉伯等外語高級水平考試,並要求其基本適應涉外警務處置口語翻譯工作需要。據統計,北京市公安局五十三個單位中,已有五十二個單位制定了外語培訓計劃。其中,四十三個單位已建立民警外語學習檔案。今年年底以前,北京市計劃培訓在職民警將達到八千四百餘人。

二是涉外社區警務室警力單薄,沒有協勤輔警,民警工作繁重,壓力較大,加之政治、經濟待遇較低,難於落實,致使民警工作積極性、主動性不高。

三是派出所總警力不足,處置突發事件,調處矛盾糾紛等維穩工作艱鉅繁重,各類政治、經濟、文化安全保衛活動頻繁,各種專項行動不斷開展,大量治安、刑事案件查處偵破、各種軟件紛繁複雜等等常常使派出所首尾難顧,警力捉襟見襯,不得不經常抽調社區民警突擊應付,致使社區民警無法真正沉到社區安心工作,防、管、控工作難於真正落實。

四是社區部分治保、調解組織有名無實,難於真正發揮作用。一些單位片面注重經濟效益、工作政績,而對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卻是領導掛在口上,名單寫在紙上,制度掛在牆上,卻不真抓實管,發現問題不報告,遇到矛盾就推諉,沒有真正看好自己的門,管好自己的人,治保、調解等羣防組織“鬆、軟、散、癱”現象較爲突出。

五是部分社區民警綜合素質不高,居民工作能力較差,缺乏深入細緻的作風和吃苦耐勞的精神,沒有真正融入日常勤務工作中。居委會幹部和 普遍感到民警下段時間少,有事

找不到民警。在工作方法上,簡單、僵化,流於粗表,不會密切聯繫外國居民。在工作內容上,要求外國居民做得多,主動熱情爲民分憂解難少。在工作態度上,走馬觀花,敷衍事,不認真負責,任勞任怨,致使對社區基本情況底數不清,情報信息不靈,工作對象管理失控,發揮不“哨兵”和“偵察兵”的作用。

五警務室建設資金緊缺,黨委政府投入有限,導致警務室基礎設施不配套,功能不健全,辦公、交通、通訊等條件落後,難以保證靈敏高效運轉。

六 文化差異問題

四深入推進涉外社區警務的對策

一是要努力爭取黨委、政府的重視和支持,建立良好的警務保障機制,加大對涉外社區警務的人、財、物投入力度,大力改善警務室各種工作條件,招聘保安或居委會幹部作爲專職協勤充實到警務室,強化涉外社區警務力量,要落實好民警、協勤的政治經濟待遇,營造拴心留人的幹事環境。

二是要充實加強派出所警力,保證派出所社區民警能真正沉到社區,專心致至工作。三是要狠抓社區民警的培訓,紮實練就涉外社區警務工作的基本功,培養做好外國居民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四是要進一步改進涉外社區警務運行機制和績效考覈機制。要實行警務室24小時警務運作制度,做到白天有警察開門,夜晚警務室亮燈,社區民警不應參加派出所值班,不應參加本社區之外的重大警務活動,集中精力扎進社區搞工作,同時要建立一系列涉外社區警務工作規章制度,使社區各項警務工作有章可循,有制可依。同時,要建立科學的績效考覈機制,充分調動社區民警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使打擊破案與基礎工作、專業工作與外國居民工作做到綜合運作,均衡發展。

五是要充分發掘社區資源,構建社區立體防範體系。一方面,要增強外國居民的義務輔警意識,鞏固、發展現有的治保、聯防、調解等羣防羣治隊伍;另一方面,隨着社區建設的發展和財力的增長,可逐步實行保安統籌的辦法,在社區建立或聘用職業化的保安隊伍輔助社區民警,加強社區的巡邏和防範管理。對家屬樓、商品房公寓要根據特點落實守護責任制,實行“公寓式”管理、“庭院式”管理、“單元式”管理;對轄區內的企事業單位,要全面落實人防、物防、技防措施,並要以街道、門面、行業、場所建立縱橫的聯防、聯管、聯護的防範網絡,充分挖掘社區資源,建立起靈敏高效的立體社區治安防控體系。

六 警方應該以“夯實基礎、規範管理、優化服務”爲目標,成立一支多語種、全天候服務的綜合翻譯隊伍,開設英語、阿拉伯語、韓語等多語種110接警服務,在主城區設立了外國人申報點,開通針對從事緊急商務活動、急需外出求學、探望危重病人等申請人的“綠色辦證通道”,實行預約服務、延時服務及首問責任、一次告知、非法居留預警提醒等制度。同時,警方不放鬆對境外人員的依法管理。出入境管理局通過推行“五核六問”工作法,嚴把證件辦理、審批關,嚴查非法居留、非法就業、非法入境等違法犯罪活動,使停留的外國

人自覺遵守中國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