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工作總結 > 調研報告

古代宗祠調研情況報告

【概述】

古代宗祠調研情況報告

結合當前工作需要,本站的會員“longzhiwen1980”爲你整理了這篇古代宗祠調研情況報告範文,希望能給你的學習、工作帶來參考借鑑作用。

【正文】

開展自然村落歷史人文普查是省委、省政府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的重大舉措,是保護和搶救嶺南歷史文化遺產的迫切需要。自2015年底開始,新會區在上級的統一部署下,現已完成了轄區內1090個自然村落得歷史人文普查工作。爲了做好普查成果轉化工作,我辦對新會轄區內自然村落中普遍存在的古代宗祠進行系統分析和思考,以發揮宗祠在新時代的歷史文化作用,助力各鎮村的鄉村振興,促進新會的經濟發展。

一、宗祠基本情況

(一)宗祠源流

宗祠,俗稱祠堂,是古代祭祀祖宗的場所,一般建在宗族聚居地,由宗族共同致祭。宗祠源於先秦時期的宗廟,先後歷經石室、居室、家廟等階段。明嘉靖十五年(1536),朝廷准許官僚士大夫立廟祀祖,庶民之家可立家廟,從此遷到居家之外獨立祭祀祖先,清代的家廟沿用“宗祠”之名。明清時期,宗族制度發展成熟,祭祀作爲宗族的重要活動受到重視,宗祠成爲家族凝聚力的主要象徵,得到大量普及。民國時期,基本沿用古代的宗祠。當前社會中,古代保存下來的宗祠已沒有了宗族的性質,成爲了村民聯絡鄉情和文化休閒的場所。

圖1:張將軍家廟(來源:新會區檔案館)

(二)新會宗祠

新會歷史上的祠堂,主要分爲先賢祠堂和宗族祠堂兩大類。新會歷史上有多位名人爲地方做了很大的貢獻,深受政府認同和百姓愛戴,由官府牽頭興建紀念祠堂祭祀以示敬意,如紀念宋末君臣的大忠祠、慈元廟、忠義壇等崖山祠廟。歷史上的先賢祠基本爲明、清兩朝所建,所祭的大多爲受人愛戴的賢人、知縣等,如陳白沙祠。先賢祠堂不在自然村落普查統計之列,不作調研分析。

本文着眼於新會區轄區內的自然村落,統計調研的是祠堂中的宗族祠堂(宗祠),佔祠堂數量的絕大部分。宗祠,包括家廟、宗祠、祖祠等,民間一般都稱爲祠堂,主要用於祭祀祖先,將本家族的始祖和重要的祖先供奉起來祭祀。在清代,每條大村都建有村內各姓的宗祠,如雙水富美村十八姓各有宗祠,古井鎮霞路村曾有30多間宗祠。古代許多著名的宗祠已滅失,如何文懿家廟(祭明尚書何熊祥)、莫家祠、劉氏家廟(劉家祠)等,現存有羅坑鎮的林氏家廟、雙水鎮的張將軍家廟、古井鎮的宋宗室親臣趙公祠、三江鎮的趙建安郡王祠、崖門鎮的蘋崗鍾氏宗祠、大澤鎮的廖氏家廟、圭峯會城(以下簡稱會城)的天馬陳氏宗祠等。

圖2:1933年的何文懿家廟(來源:新會區檔案館)

(三)收錄登記

本次自然村落歷史人文普查中,宗祠是重要的普查內容。《廣東省自然村落歷史人文普查表》第二部分設有“現存宗祠”一欄,是必填項目。目前正編輯出版《全粵村情·江門市新會區卷》,每村內容的第九部分爲傳統建築、楹聯、匾額,傳統建築中宗祠是主要代表。

根據普查統計數據,新會區收錄分佈在自然村落中的宗祠合計439座,掌握了其名稱、年代、佔地面積、建築特色、用途等基本情況。精選其中代表性宗祠分列如下:

1.石咀林氏家廟

石咀林氏家廟,位於新會區羅坑鎮石咀村東頭裏,始建清代雍正十一年(1733年),乾隆三年(1738年)竣工。現存三路四進,通面闊23米,通面深64米,建築面積爲1472平方米。西廊鑲有4塊清代古碑。2012年,公佈爲第七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2.張將軍家廟

張將軍家廟,位於新會區雙水鎮豪山村。建於清光緒十年(1884),光緒帝表彰張其光立軍功賞銀而建。三路三進,建築佔地面積1465平方米。中堂三間三進,前部有月臺。中堂兩側有二層角樓,歇山頂。後堂建有神臺。前院建有石圍欄。2002年,公佈爲第四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3.文樓吳氏宗祠

文樓吳氏宗祠,位於新會區古井鎮文樓村三堂裏。始建於清初,清代光緒二十五年(1899)重建,曾用作爲校舍。三路三進,建築佔地面積1241平方米。中堂稱“祟讓堂”,金柱爲方形坤甸柱,通高達13米,設歷代祖先牌位神龕,牆上有多幅壁畫。後堂懸掛朱熹畫像。2010年,公佈爲第六批江門市文物保護單位。

4.建安郡王祠

建安郡王祠,位於新會區三江鎮新江村虎山。始建於明代,爲當地趙姓後人祭祀先祖建安郡王趙必迎(1225-1289),原爲蠔殼牆,清代改建爲磚牆,近年全面維修。三路三進,通面闊26.6米,通進深38米,建築佔地面積爲1010平方米。中堂稱“祥光堂”,立有建安郡王坐像。後堂奉歷代先祖神龕。2004年,公佈爲第四批新會區文物保護單位(縣級)。

5.宋宗室親臣趙公祠

宋宗室親臣趙公祠,始建於明末,清朝重建,曾用作校舍,現用作文化場所。原爲三路四進,現存建築一路四進,面闊13.7米,進深43.45米,佔地面積597平方米。中堂稱“耿光堂”。後堂神臺正面供奉祖宗牌位,兩側懸掛宋朝歷代皇帝肖像。1995年,公佈爲第三批新會市文物保護單位(縣級)。

6.緣福陳公祠

緣福陳公祠(洪聖始祖館舊址),位於新會區崖門鎮京梅村。建於清朝,道光年間陳享在此始創蔡李佛武術,成立洪聖始祖館,設館傳藝。一路兩進,佔地面積277平方米,兩廊及後堂陳設有陳享公畫像、練武器械等。近年蔡李佛傳人出資維修,恢復武館,傳播武術文化。2010年,公佈爲第六批江門市文物保護單位。

圖3:文樓吳氏宗祠(來源:新會區檔案館)

二、數據分析

(一)地理分佈

新會區收錄入宗祠439座,分佈在全區10個鎮(街),分佈平均,僅大鰲鎮沒有分佈。數量最多的爲雙水鎮123座,佔全區數量28.1%;其次爲司前鎮66座,佔全區數量15.1%;20-50座宗祠,有6個鎮,會城45座(10.2%),古井鎮42座(9.6%),羅坑鎮40座(9.1%),大澤鎮35座(8.0%),沙堆鎮34座(7.8%),崖門鎮26座(5.9%);0-20座有3個鎮,有三江鎮14座(3.2%),睦洲鎮14座(3.2%),大鰲鎮0座。

可見,大部分鎮的宗祠數量在20-50座。雙水鎮面積大,村落多,經濟歷來發達,宗祠數量最多有此原因。而西南部的三江、睦洲、大鰲等3鎮,多爲沙田區、半沙田區,成陸時間短,建村歷史近,沙民的宗族意識較弱,因此宗祠數量少。

圖4:新會各鎮(街)宗祠分佈示意(來源:新會區檔案館)

(二)相對數量

全區共1090個自然村,有439座宗祠,平均約2.5個村有1座宗祠。每個村平均擁有宗祠數量的相對數量,從多到少分別爲古井鎮、雙水鎮、沙堆鎮、崖門鎮、圭峯會城、三江鎮、司前鎮、睦洲鎮、大澤鎮、羅坑鎮、大鰲鎮。其中古井鎮的宗祠相對最多,村村都保存有宗祠;而大鰲鎮19個村沒有1座,村村沒有宗祠。

(三)姓名分佈

按各姓統計全部宗祠,宗祠40座以上有:林姓48座,梁姓47座,李姓45座。宗祠21-30座:黃姓28座,張姓22座,陳姓21座。宗祠11-20座:鍾姓16座,趙姓15座,周姓14座,譚姓12座。宗祠1-10座:9座的有劉、湯等2姓;8座的有鄧、餘、廖等3姓;7座的有楊、何等2姓;6座的有鄭、莫等2姓;5座的有區、凌、關、蘇、吳等5姓,4座的有黎、高、曾、伍、升等5姓;3座的有聶、馮、溫、蔣、胡、潘、薛等7姓;2座的有麥、談、戴、馬、夏、利、方、鄒、巢、袁、陸、朱、許等13姓;1座的有屈、徐、岑、魯、蔡、錢、簡、阮、龍、崔、龔等11姓。

宗祠最多的爲林、樑、李、黃、張、陳等6姓,這基本與轄區內的人口數量前列的李、樑、黃、陳、林、趙等是基本對應。人口越多,經濟文化越興盛,宗祠建得越多,保存越多。人口數量少的姓,自然宗祠數量就少。

(四)歷史年代

新會現存宗祠的年代,最早爲明朝,以清朝爲主。明朝的宗祠2座,佔總數0.5%,分別爲三江鎮新江村的光所趙公祠和雙水鎮衙前村的樂天樑公祠(宋集賢學士樑公祠)。清朝389座,數量最多,佔總數88.6%,成爲宗祠的主流。其中清初的宗祠建築特點多保存有明末的建築風格。民國16座,佔總數3.6%,形制沿用清朝。現代32座,佔總數7.2%,均爲以現代的材料和式樣重建,沒有做好“修舊如舊”。很多宗祠始建於明朝,在清朝或現代已重建,沒有明朝形制,在此按現存建築的年代統計。

(五)建築規模

建築規模中,一路兩進的宗祠有334座,數量最多,佔比爲98.5%。,這是小型宗祠的標準規模。在中型宗祠中,一路三進39座,佔比爲8.9%。三路宗祠屬大型宗祠,共有24座,佔比5.4%,其中三路兩進12座,三路三進10座,三路四進2座。其中羅坑鎮石咀村的林氏家廟和雙水鎮上凌村的譚氏宗祠規模最大,爲三路四進,加後樓。

在傳統規格之外,一路一進31座,佔比7%,應爲一路兩進、一路三進宗祠殘損形成,或者重建爲一進的二層建築物。兩路一進、兩路二進、兩路三進等兩路建有10座,佔2.3%,應爲三路宗祠殘損形成。此外,大澤文化的潭塾鍾氏宗祠爲兩進的並列五路,部分建築殘損。

圖5:林氏家廟及平面圖(來源:新會區檔案館)

(六)保護情況

1.從維修工程來看,近年已維修的宗祠有177座,重建的有43座,沒有維修的219座,整體維修率(含重建)爲50%。這說明宗祠的維修保護得到地方各地的重視,村民積極捐款維修村內的宗祠,宗祠本體得到安全保障。分析各鎮維修率,古井鎮95%最高,其次是三江鎮的93%,睦洲鎮(78%)、沙堆鎮(68%)、崖門鎮(50%)等超過50%,而會城(44%)、雙水(42%)、司前(35%)、羅坑(35%)、大澤(29%)的維修率偏低。可見新會東南部各鎮的維修率偏高,西北部各鎮偏低。

圖6:本厚堂趙公祠維修前後對比(來源:新會區檔案館)

圖7:宋忠尚書徐公祠維修前後對比(來源:新會區檔案館)

2.從文物保護方面看,共有66座宗祠公佈爲各級別的不可移動文物,佔總數的15%。其中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1處,爲羅坑鎮石咀村的林氏家廟;江門市文物保護單位有古井鎮的文樓吳氏宗祠、本厚堂趙公祠、宏仁堂薛氏祖祠及崖門鎮的緣福陳公祠(洪聖始祖館),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有三江鎮的建安郡王祠;一般的不可移動文物60座。從各鎮宗祠公佈文物的比例來看,崖門鎮(53%)最高,其次20%-10%的有會城(24%)、古井鎮(24%)、三江鎮(21%)、司前鎮(18%)、羅坑鎮(14%)、睦洲鎮(14%)、大澤鎮(11%),而低於10%的有沙堆鎮(9%)、雙水鎮(8%)。

圖8:正在維修的司前鎮雲步李氏宗祠(來源:新會區檔案館)

(七)利用情況

宗祠的用途主要有文化、辦公(隊址)、工商(出租)等3種使用情況,合計有288宗祠得到使用,平均利用率爲65%。

1.宗祠較好的用途是作爲村落的文化場所,有223座,佔總數51%,其中三江鎮(92%)、睦洲鎮(86%)、古井鎮(71%)、會城(57%)等比例超過一半,雙水鎮(46%)、崖門鎮(46%)、司前鎮(38%)、羅坑鎮(35%)、大澤鎮(29%)低於一半。

2.出租用作倉庫、香廠、商鋪等不良用途有41座,佔總數9%,其中雙水鎮有21座宗祠用作香廠、倉庫(17%),會城也有8座用作紅木工場、商鋪(18%),而三江和睦洲兩鎮的宗祠完全不作工商用途。

3.從空置情況來看,雙水鎮空置36座宗祠,數量最多;司前鎮空置宗祠44%,比例最高;三江和睦洲兩鎮空置宗祠的數量和比例均爲最低。

圖9:崖門鎮永茂陳公祠佈置的革命展覽(來源:新會區檔案館)

(八)舉例分析

朗坡黃氏大宗祠,位於新會區古井鎮洲朗村委會朗坡村,建於清朝末年,三路三進,面闊31米,進深94米,佔地面積約3000平方米,前廣場立石獅和旗杆石各一對。曾用作中和國小、洲朗國小、洲朗國中校舍,學校撤出後出租作沙發工場。2012年,公佈爲江門市不可移動文物。2015年,村民在新會“民聲熱線”直播中反映情況,沙發工場被工商部門查處後空置,村民開始組織維修,進展緩慢。2019年,被古井鎮列入旅遊精品項目,政府投入20萬元啓動維修工程,村民捐款約100萬元,當年完成一進三座建築的維修工程,在國慶節期作爲燒鵝節(旅遊節)中的分會場投入使用,從此成爲旅遊景點,是新晉的網紅打卡地。2020年3月,黃氏大宗祠被命名爲江門市名建築。

圖10:遊行團參觀朗坡黃氏大宗祠(來源:新會區檔案館)

三、探索宗祠價值,提出宗祠的保護開發利用建議

(一)探索宗祠價值

宗祠作爲中國宗族文化的重要載體,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一部分。祭祀祖先的宗祠,在歷史上讓子孫銘記家庭的血脈關係,強調同姓同族的認同意識。現存宗祠中分屬60個姓,林、樑、李等3姓的宗祠均超過40座,殘損未統計在內的不計其數,可見本地古代宗族文化的興盛。在當代,宗族文化已經相當淡化,每一座祠堂背後凝聚的是世世代代許多人的家鄉情感。農村部分人口已到圩鎮、縣城工作居住,但村裏祠堂是“鄉愁”之一,總能吸引遊子們葉落歸根,回家鄉祠堂坐坐成爲每次回鄉的主要內容。我們現在提倡的良好家風家訓,實則就是祠堂文化的流轉,有效地凝聚人心。

在古代,多數的自然村落都建有宗祠,這是嶺南文化的時代產物,也是中原文化在嶺南的體現。經過數百年的風雨侵蝕和戰亂炮火,新會區現存仍有439座宗祠實屬不易。這些建築物是先人遺留下的文化遺產,本身就是寶貴的古建築類不可移動文物,其建築形制、木雕石雕等裝飾工藝都值得研究,是具有較高的文物價值。66座已公佈爲各級的不可移動文物,其中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座及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6座最具文物價值。

這些宗祠位於村落中的中心或要道,村民常年在此紀念先祖,或舞龍獅藝、戲曲奏樂、書法繪畫、村史展覽、名人展覽等文化活動,或節假日聚會聚餐,或婚慶酒宴,充滿生活的氣息,是農村和諧的一部分。說明宗祠源於民間社會活動,又貼近民衆生活,是自然村落的重要公共建築。

圖11:三江鎮建安郡王祠的“龍鄉游龍”(來源:新會區檔案館)

(二)保養維修宗祠

新會現存的宗祠,有一半在近年進行維修或重建。其餘一半沒有得到日常保養和維修,大部分出現牆體殘損開裂,樑架腐朽,屋面開裂漏水,存在安全問題。據統計,有151座宗祠(35%)處於空置狀況,無人管理使用,雜草叢生,部分還堆放雜物、柴草等易燃物,消防隱患大。

1.要加強宗祠的保護。首先是強調專人管理,將宗祠納入村裏管理的項目,做好日常維護,定期開門通風,掃地除草,清除柴草雜物,留意宗祠安全動態。其次,在條件成熟時發動村民捐款開展宗祠的維修。農民富裕起來,參與首個公益項目多爲維修宗祠,近年維修的177座宗祠基本都是村民自發捐款的。近兩年,古井鎮朗坡村民捐款約100萬元維修黃氏大宗祠一進,管咀村民捐款約70萬元維修隆芳林公祠,沙堆鎮梅閣村民捐款約200萬元維修樂野蔣公祠。

2.要積極向文物部門申報,通過提升文物級別可以更好的保護宗祠。如:根據宗祠的價值和現狀,雙水鎮的上凌譚氏宗祠及仲羽張公祠、古井鎮的朗坡黃氏大宗祠、三江鎮的光所趙公祠、崖門鎮的蘋崗鍾氏宗祠等保存較好的大宗祠可以升級爲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會城的大滘宋忠尚書徐公祠、羅坑鎮羅坑村的光裕祠及報德祠、雙水鎮的嘉寮利氏宗祠、司前雲步李氏宗祠等可以公佈爲不可移動文物。

圖12:雙水鎮的利氏宗祠(來源:新會區檔案館)

(三)開發利用宗祠

歷史上的宗祠,本質就是宗族的標誌。在新時代裏開展宗祠的利用,應弘揚的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強調鄉情親情,注意拋棄狹窄的封建宗族思想。目前,區內的宗祠主要用作文化用途(50%),如農家書屋、獅藝龍藝、老人活動、村史展覽、革命展覽等,這是宗祠利用的主流。如崖門鎮旺衝村的永茂陳公祠(公佈文物),原設有農家書屋、乒乓球室,現新佈置《旺衝革命老區展覽》,並將周邊擴建爲革命紀念公園。京梅村的緣福陳公祠,又是蔡李佛洪聖始祖館舊址(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是當地開展國家級非遺項目蔡李佛武術文化的主要陣地,京梅村於2019年被評爲“廣東省文化和旅遊特色村”。

圖13:崖門鎮緣福陳公祠前的學生活動(來源:新會區檔案館)

今後,宗祠的開發利用方面應是對羣衆開放的公共文化活動陣地,建設高標準的“文化祠堂”。去年,江門市開展開展文化祠堂的建設工程,強調以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爲根本,以農村宗祠爲依託,要求按“六有”標準建設:有姓氏文化、村史村情、鄉風民俗、鄉賢榜、核心價值觀、鄉村美景。目前,新會區已在古井、崖門、司前等3鎮開始試點工作,按“六有”標準建設文化祠堂15座,按統一形樣佈置歷史文化展示,今後陸續建設更多文化祠堂。

近年,國家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農業農村建設突飛突出。宗祠作爲自然村落的公共建築,已在新會各鎮村的美麗鄉村建設、鄉村遊中發揮大作用。近年古井鎮在國慶節期間舉辦的燒鵝節(旅遊節)主會場是在霞路村的敬堂趙公祠和黃氏大宗祠,成爲旅遊節新亮點;崖門鎮南合村在鄉村遊時維修鍾氏宗祠,將秫莊鍾公祠建成南合村史館,將亨吾鍾公祠建成鍾念祖紀念館,成爲南合鄉村遊的主要內容。

已出租作商鋪、香廠、紅木工場的宗祠,實際上消防隱患極大。村裏應該正視此安全問題,儘快將其收回,拿回安全生產的主動權,不能爲了少量租金罔顧安全,亦爲下一步維修和利用工作做先期準備。

圖14:司前鎮岡主凌公祠的文化祠堂展示(來源:新會區檔案館)

(四)研究宗祠文化

儘管新會的宗祠衆多,但簡介資料散見於各村史專刊和維修資料,目前還沒有部門或學者的專著、專刊、論文。建議地方的相關部門進行本地宗祠進行進行綜合整理和系統研究,撰寫調研報告、專業論文等,編著學術專著和民俗刊物,加深對宗祠興建沿革、歷史文化、建築藝術的研究,探索宗祠開發利用的方向。

結 語

宗祠,作爲傳統中國人心中的聖殿,反映了一個地方的鄉風民俗和建築特色,實屬難得的文化遺存。新會區在開展自然村落普查中,廣泛分佈農村的衆多宗祠得到了重視,進行有效的統計。統計分析其數量、規格、年代、保護、用途等基本情況後,認爲宗祠在當今社會仍具有文物價值和現實意義,其發展的方向應以公共文化陣地建設爲主,建設文化祠堂,積極融入廣大農村的文化、旅遊事業,以深厚的歷史沉澱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標籤:宗祠 調研 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