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工作總結 > 調查報告

“兩化融合”的新高地--智能製造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加快建設製造強國,加快發展先進製造業,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費、創新引領、綠色低碳、共享經濟、現代供應鏈、人力資本服務等領域培育新增長點、形成新動能。支持傳統產業優化升級,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瞄準國際標準提高水平。促進我國產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級先進製造業集羣。

“兩化融合”的新高地--智能製造

我國還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在繼續完成工業化的任務的道路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把信息化的先進成果和理念融合到工業化中,充分發揮其“提質增效”這一倍增器的作用,對我國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智能製造作爲“兩化融合”的主戰場,未來將會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經濟新常態,產業新動能

“沒有信息化就沒有現代化”,“兩化融合是‘四化’同步發展的引擎”,這是對兩化融合重要性的定論。但是當前社會生產力的發展速度前所未有,信息技術的更新迭代更是日新月異,因此跟幾年前相比,兩化融合的環境和內涵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發展環境日益複雜,發展條件和動力發生深刻變革。

首先,全球產業格局面臨重大調整,圍繞搶佔製造業發展制高點的競爭愈演愈烈,兩化融合發展迎來新空間。爲應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帶來的挑戰和機遇,以美國工業互聯網、德國工業4.0爲代表,發達國家紛紛實施以重振製造業爲核心的“再工業化”戰略,對高端製造業進行再調整再佈局,以打造國家制造業競爭新優勢。

再放眼國內, 產業結構升級和供給結構優化需求迫切,對兩化融合發展提出新需求。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工業發展面臨資源環境約束強化、要素成本上升、投資出口放緩等挑戰,“十三五”時期亟須推動兩化深度融合,優化企業資源配置,提升生產經營效率,改善產品品種結構,提高供給結構適應性和靈活性,形成經濟增長新動力。

於此同時,信息技術高速發展,成爲構建新型製造體系的重要力量,給兩化融合發展帶來新支撐。以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移動互聯網爲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正在向製造業加速滲透融合,工業雲、工業互聯網、智能設備逐步成爲製造業發展新基礎,個性化定製、服務型製造成爲生產方式變革新趨勢,融合創新、系統創新、迭代創新、大衆創新等正在成爲製造業轉型升級新動力。

可見,我國兩化融合工作正進入向縱深發展的新階段。準確把握戰略機遇,有效應對各種風險和挑戰,通過大力推進兩化融合,促進經濟社會轉型發展,顯得尤爲重要和緊迫。

推進兩化融合是一項全局性、系統性工程。需要統籌謀劃、提早佈局,着力加強頂層設計,明確融合路徑,把握髮展方向,實現重點突破。製造業是國民經濟的脊樑,如果沒有製造業的發展,即使其他行業有巨大的發展,對中國這樣一個製造大國來講也是一件危險的事情。從當前的國內外形勢來看,智能製造作爲兩化深度融合的集中體現,業已成爲我國兩化融合工作的最主要抓手和突破口。

正如工業和信息化部苗圩部長所指出的:“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中,各國都在研究如何搶佔新一輪發展的制高點。我們認爲,互聯網和傳統工業行業的融合是要認真重視和搶抓的機遇,這也是所說的制高點問題。還有一個切入點的問題,或者說主攻方向,那就是智能製造。在之前兩化融合的基礎上把智能製造抓在手裏,是解決我國製造業由大變強的根本路徑。”將智能製造作爲推進兩化深度融合的突破口,可以有效帶動創新驅動、綠色低碳和服務化發展,並促進產品和技術結構、產業組織結構、產業空間佈局和製造業內部結構等四個方面的優化升級,能夠逐步實現製造業轉型升級,推動工業持續平穩發展,是中國經濟在發展中升級、在升級中發展並有競爭力的重要保障。

 

後臺支撐、前段裂變

2017年以來,公司組織梳理一批以提升勞動效率、改善作業環境、提升崗位安全本質化爲目標的智能製造技術應用項目。通過樹立創新、協調、綠色的發展理念,以機械化換人爲手段,以提升勞動效率、提升安全本質化水平爲目標,以產線、機組智能製造技術的開發應用爲抓手,着力提升公司智能化製造水平,助力公司轉型升級。

具體推進的領域包括應用圖像識別、遠程監控、光機電一體等技術,開展原料場取料機、皮帶機、焦爐四大車、高爐爐前作業自動化、鍊鋼保護渣加渣自動化、少人化、無人化應用;在諸如取樣測溫、自動標號、自動貼標、包裝等場所,探索機器人替換危險、重負荷重複性勞動崗位。應用可視化交互技術,準確識別設備狀態,形成從單臺設備到產線羣的設備狀態綜合監測診斷能力,實現設備故障預警和預測維修,減少設備故障損失。基於預測控制、專家系統、模糊邏輯等技術,在關鍵工藝參數在線連續檢測基礎上,建立綜合模型,採用自適應智能控制機制,實現設備狀態和製造過程在作業計劃層面的聯動,實現製造過程關鍵變量的過程智能控制等。

智能製造更多的是在管理和生產環節通過企業信息系統與運營系統的融合來達到“提質增效”的目的,從而打破長期以來我國工業依靠資源要素投入、規模擴張的粗放發展模式,是企業的內部行爲,側重後端支撐。但是,要想實現企業轉型升級的大目標,僅僅依靠“後端”的智能製造肯定不夠的。企業在“前端”面對消費者和市場競爭時,還需要輔以新的理念和新的商業模式。這也是爲什麼在提倡推廣智能製造的同時大力推動製造業與互聯網在發展理念、產業體系、生產模式、業務模式等方面全面融合,也就是互聯網+製造。利用“互聯網+”,積極發展衆創、衆包、衆扶、衆籌等新模式,促進生產與需求對接、傳統產業與新興產業融合,有效匯聚資源推進分享經濟成長,從而形成疊加效應和聚合效應,加快新舊發展動能和生產體系轉換,助推“中國製造2025”。

未來在這一塊,公司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還有需要工作要做。新的形勢,新的需求,新的挑戰,兩化融合工作依然任重道遠。協同推動智能製造和“互聯網+製造”,後端和前端同時發力,纔可以更快更有效更健康地重塑競爭新優勢。只有不忘初心、馳而不息,公司才能真正做到依託區域優勢,推進轉型升級,聚焦中高端棒線材,普轉優,優轉特,成爲華南地區最具競爭力的鋼鐵產品及服務供應商,成爲高端棒線材製造基地!

標籤:兩化 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