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科技創新工作總結及2021年工作思路

【概述】

科技創新工作總結及2021年工作思路

結合當前工作需要,本站的會員“hhtgrth”爲你整理了這篇科技創新工作總結及2021年工作思路範文,希望能給你的學習、工作帶來參考借鑑作用。

【正文】

2020年,泰興市科技局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爲指導,積極踐行新發展理念,緊扣全年目標,狠抓工作落實,在強化組織推進、發展高新產業、集聚高端要素、優化創新生態等方面取得明顯成效,科技創新正成爲引領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動力。

一、2020年工作情況

1.創新生態持續優化。一是組織領導不斷強化。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多次專題調研部署科技創新工作,加強科技創新市級層面的頂層設計;9月8日,市委深改委專題研究科技工作,推進科技體制機制改革創新;10月17日,市委市政府專題召開全市科技創新大會,市四套班子負責人、機關部門和鄉鎮園區主要負責人、規上工業企業和企業研發機構主要負責人約1000人蔘加會議,會議規格和規模創泰興科技歷史新高。二是創新政策集成優化。制定出臺了《泰興市企業科技創新積分管理辦法》《關於提升創新驅動能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等激勵政策,擴大支持範圍,加大支持力度,進一步完善了鼓勵和支持科技創新的政策體系。三是惠企政策落地落實。圍繞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今年兌現科技創新券628.34萬元,帶動61家企業投入研發費用1.24億元,財政資金槓桿撬動作用明顯;及時足額發放高企培育資金930萬元;市本級發放2019年度創新發展先導區獎補資金5861.21萬元;科技企業2019年度所得稅減免6.29億元,科技企業獲得感明顯增強。

2.創新能力明顯提升。一是科技研發投入持續增長。注重發揮財政資金引導作用,促進科技研發投入持續增長。2019年度全社會研發經費佔GDP的比重達2.65%,列泰州第2。二是創新主體培育成效顯著。全年新認定國家高企86家,有效期內國家高企達227家,列泰州第1;新認定科技型中小微企業297家,列泰州第1;新增省級高新技術培育後備入庫企業71家。三是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加快。全市完成高新技術產業產值550億元,佔規上工業產值比重46.8%,總量和佔比均居泰州前列。科技進步進一步加快,友誠數控通過2020年度省科學技術獎二等獎綜合評審。

3.創新平臺提質增效。一是企業研發機構建設量質並進。泰豐化工獲批省院士工作站,泰特爾新材料、長虹三傑等2家企業獲批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兆勝空調、亞太泵閥等2家企業獲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績效考評優秀。二是重大研發載體建設穩步推進。江蘇泰興精細化工產業研究院(新材料研究中心)實體化運行,引進博士以上高層次人才16人,其中國家級重大人才1人,已入院孵化新材料創新項目3項。東聖生物與江南大學簽訂合作共建協議,正式啓動聯合研究院建設。全市實現省級開發園區重大研發載體全覆蓋,研發團隊和管理團隊“雙到位”。三是科技孵化平臺建設加速推進。興盛軍民融創科技企業孵化器新認定爲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圍繞高端裝備製造、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等領域新招引科技項目入駐15個,其中海外博士創業項目1個、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項目5個。

4.創新成果轉化加快。一是科技合作有序推進。分領域組織企業赴蘇州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貴州大學等高校院所開展企業院校行活動。邀請大連理工大學、吉林大學、南京工業大學、江蘇大學等專家來我市實地走訪調研企業,爲企業開展技術巡診。全年開展產學研對接活動40場,簽訂科技合作協議101份,共建校企聯盟41個。二是科技項目加快實施。組織企業申報省、市各類科技計劃項目102個,其中濟川藥業集團有限公司的“呼吸系統兒科特色中藥品質提升創新技術研發及產業化”項目獲批省成果轉化專項資金項目計劃,獲省財政資金扶持1000萬元;宏大特鋼、晟楠電子等2家企業獲批泰州市重大科技成果轉化項目。三是科技人才引培有力。今年,聚焦產才融合發展,發揮園區主陣地和企業主力軍作用,加快集聚創新創業人才,新引進國家級人才19名,入選省雙創人才4名。組織121名科技特派員進行覈實再登記,擇優新推薦34名科技特派員。

5.科技服務拓展優化。一是科技宣傳力度加大。在新華日報、中國江蘇網、泰州日報等省市級新聞媒體用稿40餘篇,通過專題講座、政策培訓,擴大政策知曉面,激發了企業科技創新動力。二是科技金融深度融合。全年開展科技金融進孵化器活動4場,爲15家企業發放“蘇科貸”貸款7840萬元,同比增長29.8%。三是科技服務不斷優化。制定完善局負責人掛鉤聯繫鄉鎮園區和重點企業制度,全年走訪鄉鎮(園區)、重點企業100餘家次,解決企業難題42個。常態化開展創新政策解讀、科技項目對接、協同創新懇談等活動,爲企業提供“點單式”“定製式”上門服務、

二、存在的短板和不足

從2020年科技創新工作實績看,縱向比有成效,橫向比有位次,但對照省市科技創新工作部署要求,對照周邊市區競相創新發展態勢,我們在個別工作和少數指標上還存在一定差距,補短板強弱項的任務十分緊迫。主要表現在:全社會研發投入仍顯不足。近年來,我市全社會研發投入逐年增加,但與周邊縣市和先進地區相比,我市並不具有規模優勢和強度優勢。高企發展速度後勁不足。橫向上與泰州其他市(區)相比,我市高企總量不低,但縱向上增長速度有所放緩,近三年我市高企總數的年平均增長率爲26.56%,低於興化市的39.73%和靖江市的32.29%。

三、2021年工作思路

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我們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爲指導,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紮實推進科技創新工作三年行動計劃,銳意進取、苦幹實幹,爲我市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科技引領和支撐。

1.開展梯次培育,在高新技術企業培育上再上新臺階。一是擺上重要位置。堅持從更大範圍內系統全面辯證地來研判高企培育形勢、謀劃高企申報工作,爭取將高企培育工作納入各鄉鎮、園區績效考覈體系,並適當加大考覈權重。二是提高組織程度。全面構建市、園區鄉鎮、企業三級培育網絡,將工作任務落實到各園區鄉鎮、各培育企業、各申報批次,積極開展跟蹤服務,高質量快節奏推進。全年新增高企50家,有效期內高企超260家。三是加強源頭培育。建立不少於150家的高企後備培育庫,分類分級建立培育臺帳,夯實高企發展基礎。探索建立高新技術企業培育雲平臺,有針對性提前規劃佈局,精準落實培育措施,並通過常年受理、集中申報等方式,進一步提升高企培育成功率。

2.集聚創新要素,在科技平臺載體建設上再邁新步伐。一是持續推進重大研發載體建設。通過政策集成支持、啓動資金扶持、行政措施促進、物理空間供給、公共設施完善等措施推進重大研發載體建設。指導江蘇泰興精細化工產業研究院(新材料研究中心)加快實驗平臺建設,確保2021年正式投入使用並能同時滿足10-15個創業項目的需求。指導東聖生物與江南大學共建聯合研究院,2021年設立產業基金,爲項目孵化提供資金支持。指導食品工業研究院建設,2021年圍繞食品加工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招引3-5個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項目入駐研發。二持續推進科技孵化平臺建設。着力調優項目招引政策,明確招引方向,強化專業隊伍建設等,真正招引和集聚一批具有示範引領作用的高新技術項目、高層次人才團隊,通過多途徑培育孵化,有效促進高價值創新成果在我市落地產業化。全市科技企業孵化器新招引科技孵化項目50個以上。三是持續推動企業研發機構提檔升級。積極引導和支持企業建設省級重點實驗室、院士工作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企業研發機構。全年新增市級以上企業研發機構10家以上。通過實施聯動機制、引導機制和績效機制,提升企業研發機構建設發展水平。支持企業研發機構針對技術瓶頸集中力量開展攻關,着力突破一批重大關鍵技術,研發一批覈心裝備,搶佔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制高點。

3.堅持協同高效,在重大科研成果轉化上再打新勝仗。一是持續深化政產學研合作。以企業爲主體、項目爲紐帶,多頻次、小分隊、分領域、分地區赴科技創新資源豐富、高層次人才集中地區,開展科技人才對接活動。全年開展高質量產學研對接活動20場以上,簽訂高質量科技合作協議60項。二是加快完善科技服務中介服務體系。打造“線上+線下”科技公共服務模式,完善第三方機構服務機制,組建科技服務“幫辦員”隊伍,爲各類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提供政策諮詢、項目申報、融資對接、科技查新、業務辦理等一站式代辦幫辦服務。三是不斷推進產學研協同創新。堅持以形成產業核心競爭力爲目標,切實加強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建設,指導促進已建聯盟開展技術攻關、培養科技人才,突破產業發展的技術瓶頸,實現高質量發展。

4.強化統籌推進,在創新特區建設打造上再啓新徵程。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強化統籌推進意識。積極主動與泰興高新區對接會商工作推進措施,推動各類創新資源向高新區集聚,在組織保障、政策傾斜、資金支持、項目扶持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全力支持高新區創新特區建設取得實效。二是注重科技招商,強勢推進項目招引。在日常科技招商過程中,圍繞新材料、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等重點領域,主動“走出去”,到“北上廣深”等科技資源豐富的重點區域,鎖定北大、清華、中科院等國家級科研院所和雙一流院校成果項目,切實提高科技招商針對性和實效性。三是精心組織策劃,辦實辦好項目路演。牽頭人才辦、發改委、工信局、市場監督管理局、地方金融監管局等部門、各鄉鎮(街道)及園區結合主導產業方向,常態化組織開展新技術成果發佈、高校院所項目路演、產業資本對接、產業高峯論壇等活動,全年不少於24期。

標籤:工作思路 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