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水產業發展中心2020年及十三五工作總結和2021年及十四五工作謀劃

【概述】

水產業發展中心2020年及十三五工作總結和2021年及十四五工作謀劃

結合當前工作需要,本站的會員“快樂美意”爲你整理了這篇水產業發展中心2020年及十三五工作總結和2021年及十四五工作謀劃範文,希望能給你的學習、工作帶來參考借鑑作用。

【正文】

“十三五”期間,縣水產業發展中心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上級業務主管部門及全體幹部職工的大力支持下,緊緊圍繞“提質增效、綠色發展、富裕漁民”目標,紮實做好項目建設、漁技推廣、品牌創建,穩步有序推進了東平縣漁業經濟高質量轉型發展,圓滿完成了“十三五”各項目標任務,爲“十四五”規劃的確定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一、2020年工作總結

(一)抓學習,全面提高政治站位。縣水產業發展中心黨組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堅決把貫徹執行中央、省、市、縣委決策部署作爲第一要務,全面落實各項工作任務。充分利用黨組會、黨組理論中心組、週一例會等形式,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爲指導,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以及《關於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若干準則》、黨章黨規等內容,不斷提高中心黨組思想覺悟和理論水平,自覺遵守黨的政治紀律和廉潔紀律。

(二)抓轉型,打造東平湖大水面生態漁業。投資430萬元分別於4月23日—30日、6月17日向東平湖放流1217.28萬尾優質魚苗,擴大東平湖天然魚類種羣規模、改善水質環境、加快漁業資源恢復、促進漁民增收。實施山水林田湖草以草淨水項目,對大湖原網箱網圍底片4萬餘畝區域瘋長的菹草集中打撈,並在騰空水底種植蓮藕、菱角、芡實等水生經濟植物,極大改善了東平湖水生經濟植物品質。投資450萬元,在東平湖周邊實施漁業信息化服務平臺建設項目,建設大數據分析及業務呈現平臺、水質監測系統、視頻監控系統,將東平湖管理從傳統的靠“肉眼”“駕船”模式中解放出來。9月以來,東平縣委縣政府開展東平湖(大清河)流域作業漁船綜合整治,健全完善漁船作業管理制度,嚴厲打擊違法違規漁船進湖作業,實施漁船逐步退出機制,引導漁民轉產轉業,爲大水面生態漁業發展掃清障礙。

(三)抓創新,推動湖周池塘提質增效。以水產良種培育爲抓手建設各種魚苗繁育基地,培育名優特水產品種,目前黃河鯉水產種質資源場、青草鰱鱅魚聯合育種推廣基地、黑鱸繁育基地建設項目正在實施中。其中,黑鱸繁育基地總投資3000萬元,建成後將成爲全國最大反季節鱸魚苗種繁育基地,可年產鱸魚苗水花10億尾,寸片種9000萬尾,成魚100萬斤,年產值達3億元。同時,大力發展標準化生態高效養殖模式,在旭豐家庭農場實施陸基循環水生態養殖項目,建設10棟封閉式循環水養殖車間及配套設施,將周邊水域改造成水源淨化區。投資2000萬元在州城街道打造11250畝現代漁業示範園,帶動了全縣現代漁業、生態循環農業健康發展。目前,山東綠洲田園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東平縣旭豐生態家庭農場獲批國家級水產健康養殖示範場,東平汶河灣漁業有限公司榮獲省級健康養殖示範場。

(四)抓招引,做強特色優勢產業。瞄準先進地區和行業龍頭,引進中林森旅控股有限公司,實施東平湖增殖放流、捕撈生產、水產品交易中心運營管理、品牌建設、市場營銷和供應鏈管理體系建設等爲主要內容的東平湖整體漁業生產試運營,把東平湖打造成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示範,讓一湖秀水造福東平人民。挖深東平縣水產資源優勢,引入山東廣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依託東平湖水生物提煉營養基,構建原材料(菱角、芡實)加工生產基地在東平、品牌營銷和科研在北京的企業運作模式。引進生產臺灣烤腸企業落戶縣經濟開發區,目前該企業主要生產設備安裝完畢,本月即可投入運營。

(五)抓協同,搭建東平水產發展橋樑。中心發起建立東平縣漁業協會。該協會以“政策引導、行業自律、維護權益、促進發展”爲宗旨,目前已吸收漁業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典型養殖戶共58家入會。在理事單位、全體會員的共同努力下,依託協會平臺,以科學技術推廣普及、促進產業優化品種結構調整、打造精品漁業爲目標,着力提升專業服務能力,積極開展科學技術推廣示範、普及、諮詢、培訓等活動,在引導養殖戶科學養殖、規範標準化生產管理、確保養殖增效漁民增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二、十三五工作總結

水產業各項指標完成情況:十三五時期全縣水產養殖面積平均6.15萬畝,水產品總產量平均達到7.2萬噸,其中養殖產量5.6萬噸,捕撈產量1.6萬噸,漁業總產值實現16億元

一是漁業重點項目建設亮點紛呈。東平湖漁業資源人工增殖放流項目、新湖金岸現代漁業示範區項目、休閒漁業建設項目建設現代漁業發展平臺項目、漁業精準扶貧項目、東平湖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項目、東平湖生態漁業觀光平臺項目、穩步有序推進。

二是東平湖綜合整治成效顯著。2017年初在東平湖綜合整治指揮部領導下,對東平湖及周邊環境進行全方位、無死角、拉網式集中整治,騰空水面12萬畝,拆除網箱6.7萬架、網圍8萬餘畝,調出銷售湖內存魚3000多萬斤,實現“人放天養”“還湖於自然”的目的,全面控制住了投餌養殖,東平湖水質進一步改善。

三是漁業新品種、新技術的推廣應用走在全省前沿。烏鱧河蟹、大青蝦、黃河鯉、甲魚等品種成爲我縣水產養殖主導品種,重點推廣了池塘低碳高效循環水生態養殖技術,引進鱸魚、翹嘴紅鮑、羅非魚、黃河鯉魚等名優品種。省淡水漁業研究院與縣政府於2017年簽訂政產研服用戰略合作書,爲東平水產業發展注入技術活力。

四是漁業品牌意識進一步增強。打響區域優質品牌,鼓勵和引導漁業市場主體加快商標註冊、專利申請、“三品一標”認證等,提高水產品市場競爭力。目前,全縣共認證鯉魚、草魚、鰱魚、鱅魚、烏鱧等無公害水產品8 個,東平湖大青蝦、東平湖鯉魚被登記爲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保護產品,並榮獲第二批、第三批泰安市知名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建成省級高效漁業示範園區6 個,“三品一標”水產品面積認證率達到全縣漁業生產面積的87.7%(無公害產品1.86萬畝,地理標誌25萬畝)。

五是漁業社會化服務體系不斷完善。逐步形成了“省專家顧問團指導一縣鄉漁業科技推廣機構主抓一漁業專業合作組織主推一漁業科技示範戶帶動”的漁業科技服務網絡。目前,全縣水產專業技術人員達50餘人,漁民技術員和科技示範戶600餘人。沿湖鄉鎮漁業生產基地集中區建立了漁用藥物銷售點,飼料加工及飼料營銷網絡遍佈漁業生產區,運銷服務組織逐步規範。

六是水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持續向好。紮實推動水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行動及水產品抗生素、禁用化合物及藥物殘留專項整治活動,組織漁業執法大檢查,對養殖生產單位、養殖場戶進行集中執法檢查。嚴格把關,積極開展水產品質量安全檢測工作,將全縣的養殖典型場戶、標準化養殖基地、漁業專業合作組織等納入省水產品質量檢測數據庫。各級各類水產品質量檢測合格率均爲100%,確保了上市水產品達到國家無公害標準。

七是漁政管理工作更加規範。全面落實禁漁區、禁漁期(4月1日至7月31日)和捕撈許可證制度,深入加強“平安漁業建設”,嚴厲打擊電魚、毒魚、稠網密箔、絞網等違法作業行爲,堅決查處“三無”“三證不齊”漁業船舶,嚴查漁業船舶非法載客載貨貨物行爲。根據《關於東平縣縣級機構改革的實施意見》(東發〔2019〕1號)精神,漁政管理行政職能劃歸縣農業農村局。

八是漁業安全生產工作持續穩定。深入開展全縣漁業安全生產“大排查、快整治、嚴執法”集中行動、各季度戰役暨“專家查隱患”集中行動,確保全年無安全事故。強化漁業安全生產宣傳教育,強化紅線意識,普及漁業安全知識。

三、“十四五”工作謀劃

(一)基本思路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爲指導,全面貫徹落實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落實高質量發展要求,按照“提質增效、綠色發展、富裕漁民”總體思路,以黨建爲統領,以打造東平湖大水面生態漁業爲着眼點,圍繞“科技推動,示範引領”兩個主線,聚焦“產供銷”三個要素,全力推進生態漁業、品牌漁業、健康漁業和平安漁業建設。

(二)指導原則

1.突出轉方式調結構,促進漁業轉型升級。以建設現代漁業爲目標,加快推進轉方式調結構,鞏固提升產業體系,不斷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實現漁業規模化、標準化、產業化發展,加強漁業資源和環境的保護,努力實現綠色發展、安全發展。

2.突出資源優勢挖潛,拓展發展空間規模。注重發揮資源區位優勢,合理開發宜漁資源,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擴大產業規模,增強優質產品供應能力。

3.突出質量安全管理,構建漁業保障體系。完善制度、加強監管,構建生態安全、質量安全和生產安全保障體系,促進現代漁業發展。

4.突出創新協調發展理念,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實施“科技興漁”戰略,集中優勢,整合力量,突出重點,聯合攻關,針對實際開展專題研究,加大關鍵技術研發力度,加速推進科技成果轉化應用。

(三)目標任務

到2025年,全縣水產養殖面積達到5.6萬畝,水產品總產

量達到7.3萬噸,其中養殖產量5.7萬噸,捕撈產量1.6萬噸,漁業總產值實現17億元。以項目爲着眼點,以推廣先進技術爲重點,培育新型市場主體,培植龍頭企業和品牌,打造水產苗種繁育工程、池塘升級改造工程、資源增殖工程、基礎設施更新改造工程、東平湖魚品牌培樹工程;構建水產品質量安全保障體系、產學研技術支撐體系、現代加工營銷物流體系,壯大富民水產產業。

(四)重點工作

1.實施“人放天養”工程,發展東平湖生態漁業。藉助中林森旅公司的資本、技術、管理、銷售等方面的優勢,在東平湖內進行增殖放流,捕大留小、生態養殖,發展水產品加工業,努力走出一條“用資本激活資源,靠科技點水成金,以產業帶動農戶”的發展路子。

2.實施“池塘精養”工程,壯大湖周水產養殖。一是改造提升池塘。對池塘進行標準化改造,完善池塘道路、電力等基礎設施,規劃建設集中連片、設施配套、環境優美的水產養殖基地,提高池塘生產能力。二是提升裝備水平。加強“三機配套”建設,推廣先進高效的漁業養殖機械、水質監測處理設備和設施應用率,提高養殖效益。三是改良養殖品種。積極對接市場,及時調整品種,大力引進市場俏、效益好的新品種。加強與高校、科研院所的溝通聯繫和技術合作,促進科技成果的轉化和推廣應用。做好名優品種的專養、主養和套養模式的結合推廣,探索新的養殖模式。四是開展股份合作。接納社會資本投資發展水產業,羣衆將池塘水面有序流轉,以資本、要素的形式入股經營,分紅利、拿回報,實現增收。

3.實施“品牌培樹”工程,打響東平湖水產品品牌。堅持“政府搭臺、羣衆唱戲”,叫響“吃黃河鯉魚、品東平刀魚”口號,在高速路口、重要街道投放廣告牌,通過舉辦縣、市、省級美食節,充分利用好手中東平湖大鯉魚、小龍蝦、東平湖烏鱧、東平湖甲魚、東平湖蓮藕等現有資源,鼓勵養殖大戶、合作社等各類組織爭創品牌,加大微信、電商、展銷會等宣傳推介力度,儘快提升漁業品牌知名度,拓展漁業市場,把東平湖水產品牌做大做強。

4.實施“鏈條拉長”工程,提高水產產業化水平。一是建設優勢主導水產品基地。按照“區域化佈局、規模化生產”的原則,各有關鄉鎮應當結合各自實際,突出抓好1-2個主導品種和特色品種,建設特色水產品生產基地。二是培植水產品加工龍頭企業。既可引導扶持現有加工企業改進新工藝,開發新產品,擴大生產規模;還可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引進一批科技含量高、產業鏈條長、增值水平高、輻射帶動面廣、市場開拓能力強的水產品精深加工企業。三是搞活水產品流通。在鞏固現有市場的基礎上,拓寬銷售渠道,完善市場網絡,力爭佔領東平周邊150公里之內的水產品市場。組織水產企業、營銷戶加強與大中城市農產品連鎖配送企業的聯繫,建立良好的供銷合作關係。鼓勵支持營銷大戶在大中城市建立水產營銷窗口,打響水產品牌,讓東平湖水產品走向全國。四是建立水產信息網絡。及時準確地提供水產養殖技術和市場信息服務,逐步實現生產經營信息化。五是發展休閒漁業。結合全縣旅遊業發展和新農村建設,創辦一批環境優良、設施齊全、休閒娛樂、生活體驗的垂釣基地和漁家村莊,大力發展觀賞漁業和旅遊漁業,不斷拓展漁業功能,使之成爲水產業新的經濟增長點。

(五)重點項目

1.東平湖漁業資源增殖放流項目。向東平湖投放優質水產苗種600-1000萬尾。

2.山東省泰安市東平縣聯合育苗生產基地建設項目。新建生產車間2002.38m2,新建繁育池1296 m2,新建玻璃鋼催產孵化設施5套及其配套基礎附屬設施;購置青、草、鰱、鱅魚和黃河鯉親魚各100組。

3.東平縣陸基循環水生態養殖項目。建設封閉式循環水養殖車間10 棟,每棟佔地2000m2,內置陸基圓形池20 個、室內水處理系統2套及配套設施;在東平湖建設東平湖生態修復試驗區,試驗區水域面積約2.6萬畝,用脈衝柵欄和大湖面隔開。

四、2021年工作安排

1.全力推進項目實施

多措並舉,全力推進立項和正實施漁業項目,嚴把資金使用關,確保工程質量,切實發揮財政資金的作用,把項目落到實處,確保羣衆受益。對上爭取新型漁業項目,壯大漁業經濟。

2.繼續堅持漁業新品種、新技術的推廣應用

大力推廣標準化養殖生產,繼續加強水產良種工程建設,加大資金投入,提升水產苗種綜合生產能力。加強與科研單位合作,積極開發和引進漁業新品種、新技術,增強漁業發展後勁,確保漁業增效、漁民增收。

3.積極打造品牌漁業

結合我縣實際,着力培植在我市有一定市場的東平湖大鯉魚、烏鱧、甲魚、刀魚、大青蝦、蓮藕等產品成爲全省知名品牌,要狠抓產品質量,加大包裝和宣傳力度,搞好產品標準化體系建設,全面實施名牌帶動戰略,不斷完善品牌創建機制,努力提高我縣水產品知名度和市場佔有率。

4.以龍頭企業爲支撐,大力推進我縣漁業產業化發展進程

依託中林森旅東平湖合作項目,積極扶持各類水產龍頭企業上規模、上水平,形成一批漁業龍頭企業集羣,創立一批在市場上叫得響、佔有率高的名牌產品,增強龍頭企業帶動農民養殖致富的能力。集中連片打造示範園區,提高養殖場所集聚效應,全面提高漁業生產標準化水平和科技含量,增強水產品市場競爭力。

5.抓好自身隊伍建設,提高業務素質和服務水平

抓好自身隊伍建設,加強政治和業務學習,全面提高工作人員的業務素質和服務水平。加強考覈管理,建立激勵機制,打造一支素質過硬、業務精專、工作精準、作風精幹的漁業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