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街道2020年工作總結以及2021年、十四五的工作展望

【概述】

街道2020年工作總結以及2021年、十四五的工作展望

結合當前工作需要,本站的會員“夭夭”爲你整理了這篇街道2020年工作總結以及2021年、十四五的工作展望範文,希望能給你的學習、工作帶來參考借鑑作用。

【正文】

街道2020年工作總結以及2021年、十四五的工作展望

(一)2020年工作總結

2020年是實施“十三五”規劃、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也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更是河瀝溪街道融入主城區的奮進之年。今年,在寧國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河瀝溪街道緊握機遇,凝心聚力,奮力追趕,較好地完成了全年目標任務,保持了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

抓組織、強政治,黨建引領作用持續加強。紮實開展黨工委理論中心組學習活動,做實黨支部“三會一課”。組建街道至村民組微信羣,轉發街道“築夢新河瀝”微信公衆號、微博發佈的正能量信息,牢牢抓住網絡宣傳陣地。疫情防控重要時期,探索建立“街道大工委-社區大黨委-網格黨支部-小區黨小組”四級組織體系,共成立了臨時黨支部22個,黨員先鋒隊16支,明確樓道(棟、片)長286人。文明創建期間,在疫情四級組織體系基礎上,進一步完善了六級組織治理體系,成立了街道“大工委”,橋東、橋西、嵩合社區“大黨委”,組建15個小區黨支部,明確樓道(片、巷)長356人,434名黨員幹部與住戶結對聯繫。全面落實街道班子成員擔任村、社區黨建指導員制度,擇優選拔8名同志擔任非公企業黨建指導員。

抓服務、強保障,做好項目服務幫扶引領。按照“一個項目、一位班子、一抓到底”的要求,明確10箇中小企業開展班子成員“一對一”定向幫扶企業活動,開展5次已落戶企業回訪工作。街道全年對接招商項目5個,簽約2個,實際到位資金0.2億元,佔任務的三分之一,完成1846萬元財稅任務,佔年度任務的118.7%,總部稅源稅收穩步增長。截止到目前,河瀝溪片區房屋徵遷已完成408戶/65004.37㎡、土地徵收191.47畝,幫助被徵遷戶選訂延福花園安置房源293套,南山保障房源及河瀝新城安置房源20餘套。

抓民生、強福祉,羣衆幸福指數不斷提升。多方徵詢民意,力解停車“痛點”,在老畈村大樓附近、新河路、天橋北巷邊等處,利用閒置土地建設了7個停車場,增加了約350個停車位。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改善羣衆居住環境,完成老舊小區改造5個、清清亮亮工程35個,小區環境得到顯著提升。改善市場經營環境,開展東津農貿市場文明創建集中整治攻堅,並完善常態化管理機制。組建蔬菜社區退役軍人志願服務隊特色品牌,開展貼近百姓、貼近生活的志願服務活動(如爲大學聯考讓路、八一主題教育、東津河築梗、濱河花園築牆等活動)。以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爲載體,精準對接羣衆需求,開展迎春花藝術團文藝匯演,舉旗幟、送理論、講金課系列宣講等羣衆喜聞樂見的活動。2020年河瀝溪街道1人被評爲安徽好人(熊楚英),1人被評爲宣城好人,1戶被評爲寧國市文明家庭,6人被評爲寧國好人。嚴格落實強農惠農和減輕農民負擔政策,截至目前共完成農村危房改造9戶12.4萬元,完成涉農補貼發放107.1379萬元,368戶458人納入低保。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7632人。教育、文化、衛計等工作均按計劃開展。

抓改革、強基礎,農業農村工作穩步推進。鼓勵農旅融合,支持長虹劉村高端民宿建設;探索農村閒置建設用地入市交易,指導長虹村股份經濟合作社7.5畝閒置建設土地入市交易,成爲寧國首例農村集體資源入市樣板。全面推進美好鄉村建設,完成長虹村荊山村市級中心村建設,完成4個最美自然村(長虹村官家灣、長虹村荊山村、畈村村洪和村、平興村張村)及1條最美鄉村道路(G233)提升工作,完成省級中心村(平興村)管護工作,建設完成“生態美超市”;全面完成2020年農村道路擴面延伸工程3.035公里,農村道路安全防護工程4.5公里;建成廁所糞污清掏維修服務站,完成農村改廁任務313戶;持續推進農民創業,新增家庭農場5家,完成了益農信息社村級全覆蓋。

抓創新、強治理,社會穩定大局有效保持。進一步構建“五維共治”基層治理新模式,發揮基層協商民主力量,延伸協商觸角,全面拓寬協商領域,推動協商成果的轉化運用。通過民主協商會議的形式,成功解決金橋灣環境整治、商貿街A-B區老舊小區改造項目;繼續探索民情直通車、陽光議事廳全覆蓋,積極運用民主協商機制和“共建、共治、共享”理念,妥善解決了外來務工人員救助、鄰里糾紛等矛盾問題。深入推進“技防入戶”工程,開展雪亮工程建設,在轄區3個村、3個農村社區安裝監控攝像頭200個,通過政府+企業+家庭的三方共建共享模式,實現視頻實時聯網、監控實時查看、闖入立即預警功能,共同打造安全和諧的治安環境。嚴格落實安全生產“黨政同責、一崗雙責”,以工貿企業、危險化學品、建築工地、農村道路交通、養老機構、消防安全等領域爲重點,嚴格落實屬地責任,深入開展專項行動,確保不發生重特大安全生產事故。

抓教育、強紀律,幹部整體作風得到改進。認真開展黨風廉政教育活動,嚴格落實黨風廉政“兩個責任”,進一步完善紀檢第三協作區建設,召開中央脫貧攻堅專項巡視“回頭看”整改暨深化“三個以案”警示教育專題民主生活會,查擺問題10個,全面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建立完善督查工作機制,行政效能得以提升。2020年紀工委強化監督執紀,推進有關案件查辦,開展立案4件,黨紀處分4人、黨內警告3人,開除黨籍1人。依託“互聯網+政務服務”實施154項便民服務,全年公開政務信息537條,辦理市長熱線、政民互動等129件。

(二)2021年及“十四五”工作計劃

“十四五”是我國開啓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的第一個五年,河瀝溪街道辦事處將積極適應新常態,以建設“四新”(建設交通新樞紐、教育新高地、社會事業新高度、農業新示範)爲目標,聚焦“五業”發展,一件一件抓落實,一年接着一年幹,讓人民羣衆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一)聚焦工業高質量發展,做好企業招引服務。

一是注重“內培”,加強項目服務。繼續實行班子成員領銜包保和定期走訪,按照抓實體實現穩增長的要求,加大企業幫扶力度,按照“抓大活小、分類指導”的總體思路,有針對性地幫助轄區企業解決生產經營和項目建設中的實際困難,提高企業幫扶實效性。二是聚焦“外引”,全力招商引資。繼續實施主要領導每月一招商、班子成員每季度一招商工作機制,在新產業上主動研究、主動作爲、主動招引,努力打造新的產業鏈條。三是強化“內在”,提高園區承載力。主動對接經開區、融入經開區、服務經開區,着力強化產業對接、規劃銜接、基礎設施聯接,降低企業生產成本,配合完成污水管網配套設施建設,加快推動河瀝園區整體營商環境提升,做大新平臺,提升承載力。

(二)聚焦農業產業化建設,帶動全域鄉村振興。

一是開展農田整合,提高農田使用率。加快完成現代農業示範園遺留問題處理,結合省級農業產業示範園實際,通過農田小改大、塊改片的方式整合示範園土地300畝,提高農業產業機械化程度,降低生產成本;對省級農業示範園排灌體系進行整體提升建設,降低自然災害風險;引進有實力的客商整體式、高品位、市場化建設運營示範園。二是挖掘農業文化,推動農旅深度結合。以省級農業示範園爲載體,建成農業示範園、展示園,挖掘農耕文化內涵,建設農民生產(農耕文化)教育基地,形成集觀賞、遊覽、休閒、餐飲爲一體的農業生產觀光園;提升長虹村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爲劉村正在建設的柏逸悅蝶生態農業觀光體驗旅遊度假區完善基礎設施;依託塢村堤防工程,將沿線省級公益林建設成東津河親水長廊。三是打造重要節點,推動美好鄉村建設。以寧國至長虹線爲主線,尋求湖南村發展新路徑,建設網紅打卡新熱點;選取沿線重要節點位置,融合自然、人文、歷史等要素,打造景觀節點,展示寧國東大門的良好形象;以一箇中心村爲重點,挖掘本村文化,圍繞“一約四會”、鄉風文明、家風家訓等,打造村莊小品,讓人記得住歷史,留得住鄉愁。

(三)聚焦旅遊業提速發展,升溫河瀝溪旅遊品牌

一是保護與開發相結合,力展百年老街新面貌。“十四五”時期,圍繞河瀝溪老街,在保護原有風貌肌理基礎上,以兩條正街爲重點,進行修舊如舊,植入百年商埠歷史元素及傳統手藝匠人文化等,同時保留部分原住居民,保留老街應有的煙火氣。二是突出項目帶動,加快旅遊項目建設進度。按照“分類推進、聯動發展”的要求,確保“十四五”期間,櫳翠谷建設完成,同時堅持在保護中加快推進河瀝溪老街等項目招商。三是利用河瀝好山好水,試點康養小鎮建設。河瀝溪街道集城區便利和鄉村風光優美雙重優勢,同時又有較好的養老事業基礎,計劃在轄區選取試點村,打造康養小鎮,承接滬蘇浙城市人口養老業務,既減少當地城市管理壓力,又帶動街道經濟旅遊發展。四充分挖掘轄區文化要素,打造各色文化產業園。結合平興高速出口處雕塑項目,建設渡口、水建組美好村莊雕塑廣場,聯合中國美院,打造寫生基地,並定期開展雕刻品展覽會,推進雕刻文化交流,形成一處標誌性亮點;結合南五臺佛教寺廟,繼續推進宗杲大師紀念館、佛教文化藝術展示館、佛教藝術成列館等建設。

(四)聚焦社會事業穩定發展,提高河瀝溪人民獲得感

一是利用閒置資產,全面補植街道教育宣傳陣地。對老畈村鄉大樓進行改建,建設河瀝溪黨校、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河瀝印象館爲一體的羣衆教育宣傳基地。二整合教育資源,全面升級河瀝溪教育水平。全力做好環境保障,確保城北幼兒園落戶河瀝;積極謀劃河瀝中學、河瀝國小(八里國小)、東津國小教育整合提升,通過引進民間教育集團力量,力爭建設河瀝溪九年義務教育一貫制學校;結合新時代廣大羣衆教育需求,謀劃建設涵蓋體育、文化、藝術等內容的課外特色教育基地。三是挖掘醫療資源,全面提升河瀝二院醫療水平。以河瀝溪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牙科爲特色,打造特色專業科室,支持社區衛生中心探索發展醫養結合項目,推進醫療硬件設施提升。四是實施供水一體化,提高村民飲水“放心度”。推進城鄉一體化飲水工程建設,力爭在“十四五”期間將平興村、畈村村、長虹村納入城市自來水管網,在全轄區實現“農村供水城市化、城鄉供水一體化”。五是多方謀劃防汛舉措,推動相應水利工程建設。因河瀝溪街道位於東津河與中津河交匯處,每到汛期,水流量大、流速快,存在較大防汛隱患。積極對上爭取“十四五”期間修建分水道,分流河水流量,或拆除、改建永福橋,減少阻力,提高河水流速;實施“大喇叭”入村到組,及時通報汛情,提高應急處置效率。六是實施社會治理,建設平安河瀝。創新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以“五維共治”、“六級組織治理體系”、“黨建+三治(自治、法治、德治)”爲抓手,全覆蓋實施“民情直通車”、“陽光議事廳”,深化平安河瀝、法治河瀝建設,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新格局。

(五)聚焦城市設施建設發展,增強河瀝溪人民幸福感

一是科學增設城市社區,推進城市精細化管理。河瀝溪街道畈村村共有87個村民組,戶籍人口9323人,範圍大、人口多,前期因徵地拆遷多數居民已搬離原村民組,主要集中居住在紅檀樹、燕子山、三裏亭安置區,村民組之間交叉居住,管理不便,建議在“十四五”期間,將東城大道與“二改一”線之間區域,單獨設立城市社區,進行精細化管理。二是外環道路與城內道路分流,消除城市內部交通安全隱患。河瀝溪街道城市範圍內部國道329穿境而過,該處道路車流量大、重型貨車較多,存在較大安全隱患。力爭在“十四五”期間建設東北外環道路(汪河路)直接連接G233(宜黃線),避免核心區範圍有大型車輛通行。三是完善城市內部交通路網,進一步提升城市配套水平。全力推進東津路基礎設施改造提升,完成沿線各類地下管網建設;謀劃推動公共交通一體化建設,延伸公交車網絡至長虹村、畈村村、平興村;打通嵩合路、鳳凰路,分別連接至G233(宜黃線)、寧城南路,待皖贛鐵路遷址後,連接張村路,將新中醫院、新寧中、奧萊小鎮、河瀝溪老街連成一片,力爭在“十四五”期間呈現一個嶄新河瀝城區-東部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