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自然資源局“十三五”及2020年總結和2021年工作謀劃

XX縣自然資源局“十三五”及2020年總結和2021年工作謀劃

自然資源局“十三五”及2020年總結和2021年工作謀劃

一、“十三五”總結

(一)城市規劃體系更加健全

按照各類規劃統籌協調原則,從耕地保護、城市建設、地質環境等多個層面對國土空間進行佈局。編制完成《XX縣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06-2020年)調整方案》《XX縣城鎮低效用地再開發專項規劃(2018-2020年)》《XX縣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規劃(2018-2028)》和《XX縣第三輪礦產資源規劃(2016-2020年)》(送審稿)。啓動《XX縣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工作。完成了新一輪約260平方公里全縣規劃建設用地範圍的1:1000數字化地形圖航測工作。圍繞中心城區“四心兩軸一帶六片區”的功能佈局,編制完成了老城區、XX新區、南溪新區、縣經濟技術開發區片區、政務文化新區、城東新區六個片區控制性詳細規劃的編制,實現縣城控制性詳細規劃全覆蓋。

(二)耕地保護責任全面落實

落實耕地保護責任,每年縣政府與鄉鎮、鄉鎮與村簽訂耕地保護責任書,下達耕地保護目標。截止2020年末,全縣耕地保有量保護數60923.23公頃,超出市政府下達目標數332.9公頃。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發展目標,推進農村土地整治。五年來,共分解落實全縣土地整治任務44365畝,其中實施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項目23565畝,新增耕地項目16500畝,工礦廢棄地4300畝。實施完成18.02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任務,爭取省級項目資金14510萬元。通過實施各類土地整理項目,實現土地指標市場價值超百億元。開展城市周邊永久基本農田、全域永久基本農田和永久基本農田儲備區劃定工作,其中劃定全域永久基本農田49853.33公頃,保護率81.28%;永久基本農田儲備區劃定面積1429.5593公頃。

(三)土地要素保障充分有力

立足用地要素支撐,加強向省市的溝通、彙報和爭取,共完成30458.44畝建設用地組捲上報,獲批土地面積27994.19畝。按照“招拍掛”規定,所有經營性土地、工業用地進入縣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平臺公開交易。“十三五”期間,全縣供應土地26345畝,成交土地出讓金166.45億元,劃撥土地12730.51畝。盤活並優化使用存量土地,完成XX食品、在水一方、XX投資以及XX經濟開發區南聚工投、博亞照明、金澤信環保公司等9家企業收購,總收購款2.8億元。

(四)節約集約用地水平逐步提高

依託土地動態監測系統加大閒置土地的處置力度,對6宗未嚴格履行建設進度的建設項目,通過催告書、約談投資方等途徑督促項目建設,區分不同情況逐宗研究制定了整改方案。引導工業項目標準化廠房建設,探索以投資商爲主體進行整體開發並運作經營,政府提供土地和優惠政策模式,激勵工業企業向“空中挺進”。目前,XX開發區南聚產業園以及縣經濟開發區五金產業園等項目的建築容積率均超過規範標準(勝利精密容積率1.77、英力1.4、南聚1.43)。2017年,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對2017年落實有關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實幹成效明顯地方予以表揚激勵的通報(國辦發〔2017〕34號),依據落實國家重大政策措施、土地利用計劃執行、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水平,我縣被國務院大督查列爲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成效較好、閒置土地較少的縣,獲得1000畝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獎勵。

(五)改革試點成效顯著

開展全省地質災害防治網格化管理試點縣,自2017年3月以來,逐步建立完善了以地質災害易發鄉鎮爲網格單元,鄉鎮、國土資源所、專業技術隊伍、村的“四位一體”地質災害防治網格化管理體系。確定網格管理人員237人,其中責任人13人、管理員13人、協管員5人、專管員72人、監測信息員134人。全縣連續19年實現地質災害“零傷亡”。全縣地質災害隱患點由2017年134處覈減至2020年100處(其中核查待覈銷地質災害隱患點19個)。先後實施XX衛生院不穩定斜坡、XX鎮中心學校滑坡、XX鄉劉院村船倉組滑坡、XX鎮大嶺村毛園組崩塌、XX部隊倉庫山體邊坡、XX鎮XX街道溫泉大道滑坡等20餘個省級和XX中學滑坡1個縣級地質災害工程治理項目,投入建設資金約3000萬元,受地質災害威脅人口1200餘人隱患得到消除。

掛牌成立縣不動產登記中心,堅持面向羣衆、服務羣衆,以羣衆滿意爲標準,創優營商環境。共受理各類不動產登記245620 條,出具不動產登記信息證明 65849份,繕發各類證書、證明共192774本,其中不動產權證101867 本,不動產權證明90907本。全縣房地一體農村宅基地和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有序開展。完成集體土地所有權確權登記15450宗,面積約274萬畝。大力推進“互聯網+不動產登記”,不動產抵押登記延伸至銀行網點,司法查封、解封延伸至縣法院實時辦理,全縣開發企業線上申請辦理商品房轉移、期轉現、預告預抵押組合登記等業務,實現不見面審批、網上反饋,現場覈驗,一次辦結。

(六)基礎業務全面提升

認真開展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全縣調查區面積210952.46公頃,其中農用地186445.58公頃(佔比:88.3438%),建設用地19897.19公頃(佔比9.43%),未利用地4609.69公頃(佔比2.19%)。形成各地類圖斑共191681個,其中農用地139385個、建設用地48950個、未利用地3346個。截止目前,基本完成XX縣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工作,“三調”初始數據庫及統一時點變更工作成果已通過省及國家三調辦內業覈查。

國有土地收益管理得到加強。公佈實施縣城區、XX、XX鎮土地定級和基準地價以及XX風景區區域新一輪土地指導價予以。以2020年1月1日爲估價期日,制定並通過城區商服用地、商住混合用地、住宅用地、工業用地標定地價結果。按照全省國土系統“一門、一網、一次”改革工作部署,依託省政務服務外網平臺,認領自然資源部門政務服務事項清單100項,編制權責流程清單116項。

發揮礦產資源服務重大項目建設的保障作用,合理採礦權佈局,2017年以來,協議出讓建築石料礦採礦權5宗,收取採礦權價款1.55億元。掛牌出讓建築用砂礦採礦權1宗,成交採礦權價款210萬元。履行安全生產監管職責,協助安監部門開展全縣輪窯企業關閉、復墾治理,關閉輪窯企業14家,復墾治理面積1750畝。加強礦山監管,聯合環保、應急部門開展執法檢查,全面落實礦山邊開採邊治理方案,督查礦山安全生產,杜絕安全事故發生,保障一方平安。

二、二〇二〇年工作完成情況

一是規劃引領打造高質量發展。通過招投標方式確定了《XX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19-2035年)》和城市設計規劃編制單位。持續推進城市防洪排澇、縣域地下空間及人防、5G基礎設施等相關專項規劃編制工作。完成全縣394個村莊分類和鄉鎮村莊規劃評估工作。依據《XX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城鎮開發邊界試劃工作方案》要求,上下聯動統籌劃定我縣城鎮開發邊界,初步劃定成果已上報。全縣第四輪礦產資源總體規劃修編工作全面開展。

二是耕地資源得到有效保護。編報16個鄉鎮水毀耕地復墾項目,爭取省級資金374.29萬元。配合開展全省“三調”耕地資源質量分類調查,完成全縣61個採樣點生物多樣性調查和土壤條件補充調查兩次採集任務。開展廢棄礦山生態修復,投入治理資金450萬元對4家廢棄礦山治理,治理面積29.88公頃。大力推進農村土地整治。分解落實全縣土地整治任務9000畝,其中實施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項目5000畝,新增耕地項目4000畝。增減掛鉤和新增耕地項目分別組捲上報4646.2畝、2428畝。完成XX鄉國家級土地整理項目省級終驗。加強已實施土地整治項目覈查。完成部級反饋110個儲備補充耕地異議舉證、36個批次增減掛鉤項目清理檢查和永久基本農田劃定不實整改工作,促進鄉鎮切實加強項目的後期管護力度。組織開展並完成全縣徵地補償標準調整以及被徵收土地地上附着物及青苗等補償標準成果的匯交工作,新的全省徵地區片綜合地價標準和六安市被徵收集體土地上房屋、其他附着物及青苗補償標準公開發布。

三是土地要素保障落實落細。在全縣建設用地空間“倒掛”的情況下,通過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用地報批方式上報審批項目用地面積1527.49畝。組捲上報新建XX至XX國家高速公路XX至XX段工程(XX縣段)、XX河治理工程(XX縣段)國家和省重點項目用地2個、面積4805.78畝。與XX縣政府簽訂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節餘指標轉讓協議,購買增減掛鉤指標622.365畝,交易價款21782.775萬元,使XX產業新城建設用地指標不足問題得到解決。

四是土地資源市場平穩有序。全縣供應土地88宗、7648.53畝,出讓價款41.1326億元,其中商業及居住用地13宗、1332.74畝,土地出讓金26.6313億元;工業21宗、1252.23畝,土地出讓金1.0309億元。城投7宗、1034.22畝,土地出讓金13.4704億元;劃撥47宗,4029.34畝。盤活並優化使用存量土地,完成XX在水一方旅遊公司、XX集團公司等2家企業收購,面積88.4畝,收購款3936.42萬元。XX國有土地收購方案的擬定、收購準備等工作正在開展中。

五是地災防治管理成效顯著。認真落實汛前調查、汛中檢查、汛後覈查“三查”工作,2處中型地質災害隱患點、7處新增地質災害隱患點分別通過省、市自然資源主管部門驗收和確認。經汛後覈查待覈銷地質災害隱患點19個。積極開展治理工程。XX街道不穩定斜坡和XX三石寺崩塌治理工程項目完成施工並通過省級驗收,標誌着我縣僅有兩處中型點隱患消除。積極申報省級工程治理和排危除險項目,XX鎮和崗村何家衝組滑坡、XX鄉東港村衝口組滑坡、全縣34處排危除險工程項目和區域性地質災害風險調查項目獲得省級批覆,爭取省級治理資金613萬元。按照政府引導、羣衆自願的原則,對6個鄉鎮7個地質災害隱患點11戶羣衆實施搬遷避讓,爭取省級“以獎代補”資金33萬元。目前涉及搬遷11戶羣衆老宅已全部拆除,通過市局初驗。

六是礦產資源監管責任落實到位。發揮開採動態監測常態化精準化監管作用,促進礦山科學、合理、有序依法開發,全年完成開採動態監測三次,對超層或越界開採行爲的5家石料礦山企業負責人進行約談並下達整改通知。省市縣聯動開展“雙隨機一公開”監督檢查,協助省廳完成XX兄弟採石場採礦權公示信息現場覈實、協助市自然資源局、市應急局對舒磊、兄弟、山邊和新街礦4家礦山開發治理檢查、會同縣應急局對6家礦山開發治理檢查,檢查中發現問題已督促礦山進行整改。全縣9家石料礦採礦權辦理採礦權延續登記。白鶴灘-江蘇±800特高壓直流工程(XX縣段)、500KV金牛輸變電線路路徑以及XX高速、XX高速、XX高速等項目壓覆礦產審查予以落實。

七是自然資源執法監察從嚴管理。嚴格落實巡查制度,推動執法巡查工作關口前移。全年巡查發現並制止違法行爲23件,立案查處3件。通過羣衆舉報、上級交辦、衛片檢查、12336專線舉報等多種渠道,掌握案源並依法查處違法行爲,全年立案查處96件,其中土地53件、面積634.8畝,結案42件,拆除違法建築物1244.79平方米,沒收建築物264347.34平方米,申請法院強制執行34件;礦產違法案件43件,罰(沒)款26.1萬元,結案23件,其中4件因違法開採礦產資源涉嫌犯罪的移送公安機關處理。開展農村亂佔耕地建房摸排工作,結合部、省下發的圖斑覈查,我縣上報省級待複覈複查確認農村亂佔耕地建房問題2499個。抓好認定違建別墅清查整治,完成鳳凰島度假村項目49套別墅、1棟綜合樓拆除整改任務並通過省級驗收。認真做好行政複議和行政應訴案件工作,7個出庭行政訴訟案件全部勝訴。及時辦理信訪事項。受理羣衆來信來訪事項34件,辦結30 件。

八是不動產登記等基礎業務不斷夯實。今年以來,不動產登記中心“窗口”共受理各類不動產登記100034 條,出具不動產登記信息證明 10979份,繕發各類證書、證明共47565本,其中不動產權證24306 本,不動產權證明23259本。開展舒城縣房地一體農村宅基地和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預估登記28.6萬宗,截止目前,完成外業權屬調查20.24萬宗,累計完成外業測量(含傾斜攝影)20.66萬宗、出圖20.25萬宗、宗地範圍劃定17.02萬宗、成果公示3540宗。向縣、市數管局申請大數據共享接口20個,目前公安等部門6個接口已打通,實現信息對接。開展解決房地產領域歷史遺留“難辦證”問題專項治理,梳理摸排上報符合“難辦證”專項治理範圍的小區16個、房屋1945套,截止12月9日,實現治理率100%,總髮證率86.17% 。

三、“十四五”謀劃

一是突出規劃引領,促進國土空間佈局優化

按照縣委政府制定的“金三角”“綠三角”長遠發展格局,統籌規劃好城市的空間格局、城市形態和發展方向,推動產業提效、城市提質、民生提檔。在新一輪規劃編制中整體謀劃好國土空間,合理統籌人口分佈、經濟佈局、國土利用、生態環境保護,科學佈局生產空間、生活空間、生態空間,統籌劃定落實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城鎮開發邊界三條控制線,發佈並實施《XX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0-2035年)》,統籌縣域空間資源,實現底圖疊合、指標統合、政策整合,促進縣域空間利用與管控的統一,爲推進舒城高質量發展提供科學的空間規劃依據。加強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建設,結合國土空間規劃編制,逐步構建形成國土資源規劃“一張圖”。

二是構建共同責任機制,促進耕地全面保護

着力構建政府主導、多部門齊抓共管、全社會廣泛參與的耕地保護共同責任機制。通過營造輿論宣傳氛圍,細化耕地保護各項措施,層層落實耕地和基本農田保護責任,把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做實、落細。發揮縣級自然資源運營管理議事機構會商機制,強化土地供給剛性,抑制建設佔用土地過度需求,有序釋放建設用地,爲今後縣域經濟社會建設留足後備資源。按照“規劃引導、政策激勵、多渠籌資、規範管理”的思路,加大農村土地整治項目建設力度,落實耕地佔補平衡,實現以建設促保護,以保護促發展的目標。

三是抓好地質環境保護,促進綠色發展

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部署、省市關於巢湖生態屏障保護工作要求,抓實抓細地質環境保護,打造綠色礦山,督促境內10家探礦權有序退出與生態紅線重疊部分、 綜合生態修復中融入生態、人文景觀保護理念,挖掘鄉土風貌景觀資源價值,實現生態保護與文化傳承的有機結合,改善人居環境條件,還百姓一方碧水藍天,留子孫一片青山沃土。

四是推進全民法治意識,促進自然資源管理秩序持續向好

牢牢把住依法依規用地“紅線”,堅持“零容忍”態度對待土地和礦產違法違規問題。以衛片執法檢查以及耕地保護督察爲抓手,加強土地執法動態巡查,營造輿論宣傳氛圍,暢通舉報途徑,及時有效地發現、制止和查處國土資源違法行爲,落實違法用地整改。繼續強化土地管理共同責任的落實,完善與發改、監察、公安、城管、住建、林業、農業、信訪、供水、供電等部門的執法聯動機制,加強部門協作和聯合執法,以鐵腕手段遏制違法違規用地高發態勢,努力營造良好的自然資源管理秩序。

五是落實最嚴格的用地制度,促進土地節約集約利用

堅持“嚴控總量、做優增量、盤活存量、提高質量”工作思路,綜合評估土地利用效率,嚴格執行用地標準,堅決覈減超標準用地面積,確保項目設計、施工和建設各環節節約集約,實現土地利用效益最大化。與此同時,加大建設用地挖潛力度,積極盤活有效使用“批而未用”的土地資源,加快推進舊城鎮、舊廠區、舊村居“三舊”改造,開展工礦廢棄地整理復墾,提高土地資源利用效益。嚴格執行閒置土地處置政策,積極引導使用空閒地和低效土地,因地制宜採取“加快供地、區位調整、完善手續、清理覈銷、開工盤活、依法收回、強化儲備”等辦法,擠出低效土地“水份”,實現產業向工業園區集聚、土地向規模經營集中工作格局,使有限的土地資源發揮更大的經濟效益。

六是堅持以人爲本,促進自然資源基礎工作向好發展

抓實抓牢土地徵收報批、地災防治、土地糾紛調處、不動產登記等社會關注的自然資源重點工作,切實做好徵地補償安置工作,爲失地農民提供就業、住房、社保等多元化安置補償,堅決制止和糾正違法違規強制徵地拆遷行爲、違法批地行爲。以抓好汛期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爲重點,完善地質災害羣策羣防體系建設,加強對全縣地質災害隱患點的監測和治理,切實消除地質災害隱患,確保人民羣衆生命財產安全。堅持信訪突出問題領導幹部包案和定期接訪制度,加大排查、預警與調處工作力度,落實各項穩控措施,努力把矛盾化解在基層、消除在萌芽狀態。加大保障性住房用地供應,發揮土地政策對房地產市場的調控作用,促進房地產業健康有序發展。按照統一部署,認真落實不動產統一登記的各項要求,全面推進不動產登記規範化、信息化建設提質增效,營造服務一流營商環境,促進辦事羣衆滿意度與獲得感“雙提升”。

四、2021年工作計劃

一是加快構建國土空間規劃體系。統籌劃定落實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城鎮開發邊界三條控制線。完成《XX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0-2035年)》《XX縣土地徵收成片開發方案(2021-2025年)》編制和報批工作,圍繞政務中心、廣電中心、“一場三館”、飛龍湖、水木清華等重點工程建設,進一步加強政務文化新區規劃建設服務。完成XX鎮汪灣村、XX鎮缸窯村開展“多規合一”試點實用性村莊規劃報批工作。

二是提升土地要素保障效能。充分利用政策、規劃空間,挖掘建設用地供應潛力。大力實施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項目、工礦廢建設用地開發復墾項目,消化舊賬,擴大新的用地增量;堅持節約集約用地,根據新一輪縣城規劃,盤活閒置和低效使用的土地,緩解用地瓶頸制約。嚴格土地利用計劃管理和礦產資源保護規劃的執行,確保重點項目落地、礦業經濟可持續發展。按照部成片開發(試行)要求,組織相關單位編報土地徵收成片開發方案,並報省政府備案,使得符合用地報批條件的用地儘快獲得省政府批覆。

二是牢牢守住耕地保護紅線。層層落實耕地和基本農田保護責任,把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做實、落細,確保全縣耕地和基本農田數量不減少、質量不下降。強化土地供給的剛性的同時,加大農村土地整治項目建設力度,落實耕地佔補平衡,留足後備資源,實現以建設促保護,以保護促發展的目標。完成已組捲上報增減掛鉤項目和新增耕地市級驗收任務,摸底排序並下達鄉鎮新的土地整治任務。

三是落實最嚴格的節約集約用地制度。在建設用地規模空間不足的情況下,堅持“嚴控總量、做優增量、盤活存量、提高質量”工作思路,發揮資源節約集約在促發展、轉方式、調結構中的作用,實現產業向工業園區集聚、土地向規模經營集中工作格局,使有限的土地資源發揮更大的經濟效益。實施並完成《XX縣低效土地利用三年規劃》年度任務。

四是着力維護自然資源管理秩序。強化自然資源管理共同責任落實,完善與發改、監察、公安、城管、住建、林業、農業、信訪、供水、供電等部門的執法聯動機制,加強部門協作和聯合執法,牢牢把住依法依規用地“紅線”,以鐵腕手段遏制違法違規用地、非法採礦頻發態勢,努力營造良好的自然資源管理秩序。完成農村亂佔耕地建房清理整治後續階段工作。

五是保民生促社會和諧。對照執行新發布《《XX省人民政府關於公佈全省徵地區片綜合地價標準的通知》《XX市被徵收集體土地上房屋、其他附着物及青苗補償標準的通知》,切實做好徵地補償安置,堅決制止和糾正違法違規強制徵地拆遷行爲、違法批地行爲。不斷完善地質災害羣策羣防體系建設,消除地質災害隱患,確保人民羣衆生命財產安全。認真落實不動產統一登記的各項要求,有效解決房產領域歷史遺留“難辦證”問題,加快信息化建設,營造服務一流營商環境,促進辦事羣衆滿意度與獲得感“雙提升”。

六是夯牢基礎提升服務水平。強化數據支撐,以“一張圖”建設爲核心,推進國土資源基礎數據庫建設,努力構建科學、規範、高效的網絡化自然資源管理流程,做好系統內部業務技術交流工作。完成年度土地變更調查工作任務,推進“三調”成果共享和運用,爲自然資源管理打好基礎、提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