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論文 > 畢業論文

中青班畢業論文 論海洋漁業在藍色經濟發展中的作用

中青班畢業論文 論海洋漁業在藍色經濟發展中的作用
題    目:論海洋漁業在藍色經濟發展中的作用   
 
二O一一年十月二十七日
 海洋漁業作爲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建設中的一項支柱產業,由於其具有極爲廣闊的發展前景,並且一直保持着旺盛的活力而被譽爲“朝陽產業”,其快速發展不僅改善了人們的食物結構,豐富了城鄉居民的菜藍子,解決了羣衆吃魚難的問題,而且對漁區經濟的繁榮,漁民收入的增加發揮着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已成爲沿海經濟一個新的增長點。但是,海洋漁業在發展的同時,還伴隨着資源衰退、環境惡化、病害頻發等問題,這些問題警示着我們,必須正確處理好經濟增長與環境協調,適用新的機遇與挑戰,牢固樹立開拓創新意識、科技人才意識、轉型升級意識,確立可持續發展的對象與措施,以推動藍色海洋經濟的快速健康持續發展。
 一、海洋漁業發展現狀
(一)海洋資源。即墨市東瀕黃海,擁有183公里海岸線和2517平方公里海域,海域面積是陸地面積的1.5倍。全市擁有鰲山灣、丁字灣、橫門灣、小島灣、栲栳灣、巉山灣、女島灣等7個海灣,總面積344平方公里,其中,鰲山灣是***市第二大、不凍不淤港灣;全市島嶼17個,總面積3.26平方公里;轄6個沿海鎮、1個省級旅遊度假區、92個沿海村莊。各類海洋資源豐富,漁業、港口、旅遊資源得天獨厚。
(二)科研支撐。全市引進了中國海洋大學、中科院海洋所、黃海水產研究所等六家科研院所,匯聚了雷霽霖、趙法箴、唐啓升院士等各層次海洋漁業科研人員200餘人。近年來,成功實施16項科研成果的轉化與推廣,引進推廣新技術20餘項,共培育推廣優質種苗350億單位,培訓沿海漁民1.2萬餘人;集水生動物疫病防治、漁業環境檢測、海洋環境監測功能於一體的即墨市海洋環境檢測中心已建設完成,可爲漁業生產提供優質的服務。
(三)園區建設。***國家海洋科學研究中心水產種苗基地已完成投資38000萬元,完成總建築面積140000平方米。自2006年以來,共已培育“黃海2號”中國對蝦、仙胎魚、斑點鱒鮭、青海湖裸鯉等漁業新品種13個,轉化推廣新技術16項,輻射區養殖面積達到80000餘畝。***市海珍品健康養殖示範基地投資1.8億元,養殖區域供電、供水等基礎設施全部完工。95個佔地面積3200畝的高標準養殖池完成對外租賃、投產。在該基地的帶動下,2010年,全市蝦池改造養海蔘面積突破1.5萬畝,發展主養海蔘、對蝦的無公害水產品基地11家,認證面積過萬畝。另外,還在全市支持建設了魚類工廠化養殖示範園、池塘高效漁業養殖示範園、對蝦工廠化養殖示範基地等6個標準化生產示範基地(園區),有力的帶動了當地漁業的發展。
(四)漁業經濟發展。幾年來,我市海洋漁業經濟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以2010年爲例,全市水產品養殖產量22.8萬噸。規劃建設了國家級中國對蝦良種場、國家級刺蔘良種場,全市年育苗總量達60億單位,實現產值4.3億元。引進5個海洋漁業項目,其中,大管島獨立電站項目完成投資200萬元,綜合實驗樓完工,太陽能、潮汐能、風力發電等設備進入試運行階段。全年共放流梭子蟹、日本對蝦、海蜇等優質水產苗種1.26億單位,爲全市151戶養殖戶申請6840萬元漁業貼息貸款。
(五)安全生產保持穩定。幾年來,我們一直把漁業安全生產工作做爲一項重點工作來抓,爲沿海地區漁業發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僅2010年,就投資49.5萬元,爲全市132艘60馬力以上漁船配備AIS防碰撞系統,爲9個重點漁村配備90—C漁用對講機9臺,爲2107名出海漁民辦理互助保險44247份,共發放漁船燃油補貼1517.2萬元;建立起市、鎮、村、漁船四級安全生產管理體系,漁船動態管理、漁船編隊生產等制度得到較好落實;2010年共開展海上執法檢查200餘航次,查出違規漁船67艘(次)。組織海上搶險救助8次,救助涉險漁民74人。組織開展了水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活動,查處各類違規案件20起。
二、海洋漁業當前存在的問題
儘管我市的海洋漁業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但我們也應清醒的認識到,海洋漁業的發展還存在着諸多困難和問題。
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違法用海情況嚴重。非法築池等違法用海行爲屢禁不止,海監執法隊伍力量薄弱,執法裝備落後;
二是漁業發展後勁不足。水產養殖空間趨於飽和,不少水產養殖區域爲涉海項目落戶讓路,養殖業空間被進一步壓縮;近海漁業資源的衰退、漁船整體水平偏低等因素嚴重影響到捕撈業的發展,遠洋漁業發展尚是空白;
三是現代漁業投入不足,產業化程度不高。資金短缺仍然是制約現代漁業發展的主要因素。漁業良種培育業、水產養殖業的集約化、規模化程度、海水良種覆蓋率還較低,漁業產業結構有待進一步優化;
四是漁業安全生產工作還存在薄弱環節。漁民安全生產意識淡薄、生產及安全設備陳舊等問題給安全生產工作帶來隱患。
五是苗種生產管理不規範。在苗種的流通過程中,由於沒有設立專門的管理機構,對苗種生產、引進缺乏監控與指導,對不良苗種和病害侵襲沒有建立完善的預警系統,特別是對育苗場的管理乏力,導致不健康苗種流入到生產環節中,同時也增加了新品種、新技術引進的風險性。
三、加快海洋漁業發展的對策和措施
當前,海洋漁業發展的困難和問題告訴我們,在資源和市場的雙重因素制約下,產業結構應有規模擴張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今後一個時期,抓住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建設上升爲國家戰略的重大機遇,按照 “加快建設全省藍色經濟發展先行區和***市藍色產業的核心區”的總體要求,以科學發展觀爲統領,以實現海洋漁業經濟健康持續發展爲目標,立足於產業化、集約化、科技化、國際化,緊盯國內外海洋經濟發展新趨勢、新特點,突出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率先發展這個主題,加快結構調整、產業升級這個步伐,改造膨脹基礎產業,優化提升優勢產業,培植壯大新興產業,強力推進科技創新、產業轉型升級,實現質量、效益、速度、後勁協調統一。
(一)以科技爲第一生產力,優化結構,提高質量。
以***在水產科技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爲依託,將海水漁業的增長方式轉變爲依靠科技進步上來,加快創新步伐。地方政府加快引進國內外科研院所,培養產業發展的人才資源,尤其是高層次人才。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建立技術中心,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同時,鼓勵與科研機構結合,加強產學研聯合,創辦各類示範基地或實體,在貸款,稅收方面給予優惠,爲企業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加速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的轉化。
探索實施“休耕”制度,有步驟的對養殖海灘輪流“休耕”,維護海域資源可持續利用。在養殖品種上,致力於珍品養殖,提高養殖業總體質量,突出發展鮑魚、海蔘、優質魚、蟹類等海珍品養殖,並根據不同的養殖品種在生態系統中的互補性,合理搭配品種,推廣多品種混養、間養、不斷提高人工繁育技術和人工養殖技術、以便使更多的海珍品能夠通過養殖走上大衆餐桌。同時,還要重視優良新品種的引進工作,尤其要引進那些生長週期短,肉質優良,價格高的精品,進行培育推廣,從而形成更適宜的養殖容量,更佳的養殖品種組合,更健康的產業發展模式,推動海水養殖業向低投入、低消耗、高產出、高質量、高效益方向發展,不斷提高經濟和社會效益。
(二)深化體制改革,建立多元化投入機制,推進產業化經營。
針對目前我市海水養殖業部分存在“弱”和“散”的現象,必須深化水產體制改革,優化運行機制,逐步增加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在漁業經濟中的份額,規範漁業合作社的組織形式,按照互利原則,吸收漁民通過資金、勞力、技術等入股,並參加利潤分配,結成利益共同體。進一步拓寬融資渠道,建立以國家投資爲導向,生產經營者投資爲主體,信貸投資爲支柱,利用外資和其他資金爲補充的多元化投入機制。確立生產經營者的投資主體地位,加大內引外聯力度,按照“誰投資,誰經營,誰收益”的原則,鼓勵單位和個人跨鄉鎮,跨行業、跨所有制形式投資。通過體制改革和多元化投資機制的建立來促進養殖業產業化經營步伐 ,把分散的小生產與大市場結合起來,把養殖加工流通結合起來,推動水產業向商品化、專業化方向轉變,重點實施四大帶動戰略。
——依託產業園,大力培育特色產業戰略。通過提高科技含量,提高知名度,增強市場競爭力,着力培養一批海水養殖特色產業,以產業優勢佔領市場,帶動海洋漁業的發展。
——主導產業轉移與產業升級戰略。沿海鄉鎮要因地制宜,發揮優勢,引導海洋產業轉移與升級,培育當地的主導產業,圍繞主導產業形成實現產業鏈聚集。
——大項目帶動戰略。重點扶持漁業養殖、加工、銷售龍頭企業自主開發項目上規模、上效益、上水平,輻射帶動養殖業發展。加快引進國內外大項目,達到引來一個項目,帶來一批配套;建設一個項目,帶動一個產業的效果。
——規模化基地帶動戰略。積極開發養殖示範基地,健全市、鎮、村三級示範網絡,加強新技術新品種推廣力度,真正做到幹給羣衆看、帶着羣衆幹、領着羣衆富,發揮好基地在科技成果轉化中的帶頭作用。
(三)延長產業鏈條,完善市場體系、保證養殖業產品流通渠道暢通。
海水養殖業要保持持續快速發展和較高的經濟效益,不能只孤立的發展養殖,應延長產業鏈條,拓展市場,向產前、產中、產後各領域延伸。
一是強化苗種繁殖體系。以水產種苗產業化基地、***市海珍品健康養殖示範基地爲依託,對現有的育苗基地進行技術改造,新建一批技術水平高、專業化程度高、規模較大的海珍品育苗基地。加快與駐青海洋科研單位合作,運用先進的育苗技術,培育高產、優質、抗逆、無特種病原的優良品種,提高良種覆蓋率,保證本地養殖生產需求。
二是加強水產加工體系。對現有水產加工業進行調整,從提高技術、產品質量和創立名牌產品入手,通過對養殖品種的深加工和綜合利用,增加產品附加值,提高效益。以海昌、立達、恆生源、即墨外貿等水產品加工企業爲龍頭,通過增加海蔘、魁蚶、文蛤、西施舌等海珍品加工項目,通過已註冊的“田橫牌”、“千里巖牌”等商標,建立我們自己的無公害“綠色海產品”品牌,提高市場知名度和產品附加值。
三是完善市場體系。加強市場建設,通過市場機制來調動生產經營者的積極性保證養殖水產品流通渠道暢通。以東部環海公路爲動脈,以大型漁業碼頭爲樞紐,建立一處活鮮水產品批發市場,搞活六處沿海鄉鎮中心集市水產品集貿市場,加強與市場雙向互動,完善營銷網絡,對產品進行集中採購,直接銷售,積極與大超市及國際市場相對接,爲水產品加工提供載體,帶動沿海地區加快產、供、銷一體化進程,實現養殖海產品在較大範圍內流通,以帶動海水養殖的持續發展。
四是加強政府宏觀調控力度,搞好社會化服務。在海洋漁業的發展過程,政府的宏觀管理至關重要,要明確各部門的職責,發揮好宏觀管理職能和服務職能。一要制訂規劃,對於海水養殖業的佈局、規模及進度等方面進行全面的規劃,實施宏觀調控。二要加強海水養殖業的法制建設,監督養殖過程中的藥物使用,沿岸工業用水及生活用水的排放,減少海水污染,提高養殖質量。三要健全服務保障體系,加強市鎮兩級的漁業技術推廣機構建設,保證人員經費,提高工作職能,以加強對育苗、養殖等生產環節的管理,以便及時、快捷、全面的掌握疫情、災情,採取及時的應對措施。四要加強行業監督管理,發動羣衆人人蔘與,對破壞資源和環境的行爲,以獎勵的形式鼓勵舉報,保護正常的養殖秩序。
海洋漁業的興衰對於我市藍色經濟的發展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其發展的速度和質量直接影響着漁民的增收、漁村的穩定、全市藍色經濟發展的大局。因此,我們要進一步提高認識,動員全社會的力量,把各項措施落到實處,爲推動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建設、實現海洋漁業經濟又好又快發展作出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