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論文 > 畢業論文

探析張愛玲《半生緣》中顧曼楨的婚戀悲劇

摘要:《半生緣》是張愛玲的第一部小說,以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的上海爲故事背景,描寫了顧曼楨和沈世均的婚戀悲劇,細膩的人物刻畫、跌宕的故事情節、深刻的社會意義都使得這部小說堪稱張愛玲寫女性筆墨之最。作爲《半生緣》中的主人公,顧曼楨一生唯美,追求獨立結局而又十分的悽慘悲愴,人物形象獨特而又豐滿。人物悲劇命運的背後揭示了一個壓抑黑暗的社會環境,沉鬱的筆觸下滿是對黑暗社會的控訴。

探析張愛玲《半生緣》中顧曼楨的婚戀悲劇

關鍵詞:半生緣顧曼楨獨立女性 婚戀悲劇

張愛玲是我國傑出的女作家,也是20世紀中國最有影響力的女作家之一。張愛玲文筆老道,詞裏行間不乏對於社會的思考之筆。其文風多受到個人遭遇影響,有一定的時代鋒芒。因爲張愛玲個人身世坎坷,命運多舛,遭遇婚戀不幸。其寫作的帶有自傳性質的小說《半生緣》不僅僅寫出了顧曼楨敢於追求愛情,追求獨立的女性美麗,也讀到了昏暗社會的壓抑,從此書也表達出作者對於舊中國的扭曲人性損害人格的社會現實的否定。從《半生緣》中我們更多的讀到的是一種悲天憫人的生命意識,也可以說是女性的悲劇意識。現在,我們就從《半生緣》的文本出發,以《半生緣》中顧曼楨的婚戀悲劇爲探索點,更深刻解讀當時中國女性婚戀悲劇的社會根源。

一、《半生緣》的內容以及創作背景

1.《半生緣》的內容

《半生緣》最初名爲《十八春》,以上世紀30、40年代的上海爲背景入手着墨,以沉鬱而任性、感傷而婉諷的風格,精確視破與把握人性深處,描繪出了上世紀30、40年代上海的種種人和事。可以說,《半生緣》是寫女性的巔峯之作。《半生緣》中,張愛玲以獨特的女性生命體驗塑造了顧曼楨、顧曼璐這兩個女性代表人物,顧曼璐愛慕虛榮,追求奢靡生活,卻因家貧只能賣身爲舞女以贍養一家老小。[1]她的妹妹顧曼楨是新女性的代表,純潔獨立敢於追求自我,具有抗爭精神。特別是顧曼楨敢於突破舊時婚姻觀念,追求自由的愛情,其與同事沈世鈞相戀,二人是新式愛情的代表,雖然不夠現代社會的羅曼蒂克,但是互相欽慕,互相理解。但是二人的愛情最終是失敗的,其原因有二。一是由於顧曼璐的嫉妒陷害,顧曼楨爲姐夫祝鴻才姦污失身。二是由於沈世鈞家庭的百般阻撓,由於沈世鈞的軟弱,最終二人愛情的火焰熄滅了。

2.顧曼楨的婚戀悲劇透視

其實,這部《半生緣》是有着一定的自傳性質的。結合張愛玲的有關人物傳記的文字,我們可以看出在《半生緣》的文字間寄寓着一個新女性渴望唯美婚戀失敗後的絮絮傾訴,亦包含着一個思想深邃的作家對社會的反思與批判。我們都知道張愛玲與胡蘭成之間有一段失敗的婚戀糾葛,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半生緣》不僅僅是一部女性婚戀悲劇的小說,更是宣揚新思想的檄文。[3]在那個婚姻就是一個可以合法出賣自己的許可證的年代,張愛玲追求愛情甘願和漢奸胡蘭成在一起的做法可以說是違背天理。但是,張愛玲的進步思想無疑是閃着智慧光芒的思想之舉,她對時代女性不僅意味着照耀,更意味着進步。

我們在讀《半生緣》這部小說的時候,內心是無比沉重的,似乎看到了真實生活情境中的張愛玲,更看到了張愛玲的思想火燭,那麼明亮鮮豔。其實,中國女性的社會悲劇,就像《圍城》中的女性渴望衝進城,但是她們也有衝出城外的顧慮,由着自己內心的擔憂和害怕。我們最害怕的就是像《半生緣》中顧曼璐那樣是一個任由男人玩弄主宰的悲劇角色。由此意義上看,《半生緣》真正寫透了人生由命運與性格交織而成的悲劇性。

二、顧曼楨婚戀悲劇的社會意義解讀

張愛玲筆下的《半生緣》不僅僅是一部小說,更是一幕悲劇,筆端的一個個人物被摧毀,被無情的毀滅,值得人感嘆。[4]《半生緣》籠罩着濃郁的悲劇氣息,小說不僅僅是顧曼楨個人的婚戀悲劇,而是社會性的,書中閃過的女性幾乎都是一個悲劇人物。

在小說中,以顧曼楨爲代表的女性的悲劇式婚戀的始終,讓我們感受到了社會的冷酷無情,感受到男權社會裏,女性微弱的社會地位。其實,這就是《半生緣》的社會性意義,從《半生緣》中我們更多地讀到的是對於昏暗社會的鞭撻和批判,是對女性的同情和人性的拷問。從張愛玲對於顧曼楨再回頭已百年身的婚戀悲劇的渺茫感嘆之中,我們不僅僅看到了痛恨,也看到了社會這個釀造無數女性悲劇的根。[5]

三、顧曼楨的婚戀悲劇的原因探析

1.壓抑的時代環境

《半生緣》如一柄鋒利的手術刀,比最精密的科學儀器更準確地剖析到人性的最深處,給了中國現代文學一抹悽迷的氣質,一種卓異的風格,一種獨特的女性書寫品格。小說當中,給我們製造出了一派壓抑的生活環境,讓人幾乎無法呼吸,幾乎喘不過氣來。[6]那個時代之下,女性沒有社會地位,只是男人們的工具。哪怕,有一部分覺醒的女性,她們明亮的火焰最後也會被社會無情的撲滅。

《半生緣》中以顧曼璐和顧曼楨兩個女性爲代表,一箇舊式女性,一個接受過新思想的女性,最終都沒有擺脫悲劇的結局。特別是顧曼楨,她讀過書,接受過新思想,但是最後還是被時代撕毀了。因而《半生緣》中顧曼楨是無奈的,顧曼楨是一個外表柔弱,內心堅強且具有強烈自尊心的女性,在她與世鈞的愛情當中,彼此都深愛着對方,但是他們的性格里都有着隱忍不發、委曲求全、溝通不良的一面,這也是後來兩人誤會越來越深,最終無法挽回的主要原因。在壓抑的時代環境中,社會的重壓之下,世鈞最後完全喪失了自我,這也是多年之後顧曼楨和世鈞再次重逢時候,他們再也沒有可能在一起了的原因。

2.重壓下的女性嫉妒

可以說,顧曼楨的婚戀悲劇顧曼璐的嫉妒是一個重要的原因。我們都知道,顧曼楨是被自己的親姐姐顧曼璐設計被祝鴻才強姦的,曼璐曾經也是一個花季少女,她也曾有着自己深愛的男子,但是爲了解決家庭的生活窘境,中學還未畢業的曼璐便出來做了舞女,從此走上不歸路再難回頭,對於她,張愛玲這樣描述道:

“她穿着一件蘋果綠軟緞長旗袍,倒有八成新,只是腰際有一個黑隱隱的手印,那是跳舞的時候人家手汗印上去的。……頭髮亂蓬蓬的還沒梳過,臉上卻已經是全部舞臺化妝,紅的鮮紅,黑的墨黑,眼圈上抹着藍色的油膏,遠看固然是美麗的,近看便覺得面目猙獰。”①

這一系列的細節描述無不體現了曼璐人生的悽慘與無奈,那一個個“黑隱隱的手印”讓她的生活裏永遠都籠罩着一層烏雲無法散去。這樣的曼璐讓人同情,讓人心疼。[7]曼璐嫁給祝鴻才,原本打定主意跟定他了,只想做個平平常常的家庭主婦,然而年大色衰的曼璐則落下一身病,不能生育,備受奚落冷落。“有諷刺,也有幽默。開始讀時有輕鬆之感,然而愈越下去心頭就會一點一點沉重起來。可是,仍然有美,即使這美有點病態,也仍然不能不使你炫惑。”①《半生緣》中的以顧曼璐爲代表的女性雖然處於近現代社會,但是她們還不具有現代主體意識,從跟本上她們並沒有掙脫女權對男權的依附。她們仍很迷茫,找不到自己的家。無家可歸感和失落感仍困擾着她們,她們還是沒有得到徹底的解放。

在這種重壓之下,人心變得扭曲,因而顧曼璐纔會對自己的親妹妹下手。其實,這時的顧曼璐一定是無奈的,是怨恨的,那麼卑微不幸的曼璐只能在不安穩中自尋“安穩”了。再加上她的初戀情人豫瑾愛上了曼楨,她徹底崩潰了,她恨曼楨,恨她恨入骨髓。終於,她爲了自己將妹妹推向深淵,把曼楨和世鈞拆散,囚禁曼幀,使着拙劣的手段讓曼楨爲祝鴻才懷上孩子,這樣的曼璐又是可恨的,讓人憎惡的。

3.深刻的社會根源

五四運動後,新思潮迅速發展。不可否認,經過五四運動,婦女有了一定程度的解放,然而也只是形式上的剪剪頭髮,男女同學,女子進學堂等,實質性的問題並沒有解決。使得一般女性對於中國的傳統道德,舊風俗信仰等均感不滿,因而出發了女性對自身在社會、經濟、文化地位上的反思與反叛情緒。[8]

《半生緣》取材舊上海,當時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人間圍城。城內的人們多數安於現狀,思想保守,對於社會的壓制選擇沉默,選擇逆來順受。顧曼璐就是這樣的典型代表,她長相甜美,渴望富貴生活。但是因爲命運,最終只能夠賣身養家。對於丈夫,她逆來順受百依百順,哪怕是犧牲自己的妹妹的幸福,她也沒有覺醒。其實,這就是舊社會思想的毒素已經讓她的心靈變得麻木不仁,變得成了行屍走肉。

《半生緣》中的男人們,以祝鴻才爲代表者因爲封建思想,他視女人爲玩物,爲作樂尋歡的工具。他貪婪,懶惰,荒淫無度,但是最後卻發了財,拋棄了對自己百依百順的顧曼楨。而以沈世鈞爲代表的的男性,雖然接受過新思想,但是骨子裏的軟弱以及封建舊思想的壓力,使得他最終沒有直面自己的愛情,最後只能夠和顧曼楨一錯過就是百年身,給我們留下來無限的遺憾。由此可見,《半生緣》不僅僅寫出了顧曼楨敢於追求愛情,追求獨立的女性美麗,也讓我們清晰地看到了昏暗社會的壓抑,在張愛玲的筆下也表達出作者對於舊中國的扭曲人性損害人格的社會現實的否定。

一部《半生緣》寫盡了女性的悲劇,把社會的黑暗無情展露無餘。其實,《半生緣》最大的價值,就是對女性尊嚴的呼喚。這部自傳性質的小說,以悲劇女性的視角,挖掘了女性悲劇後面的深刻緣由,即在壓抑的時代環境中,社會的重壓之下,人們極其容易完全喪失自我。特別是當時社會背景之下的女性,在她們的身上還不具有現代主體意識,從跟本上來講她們並沒有掙脫女權對男權的依附,她們依然迷茫的籠罩在男人的世界之下,找不到自己的家。《半生緣》其實發出的是對女性主義的呼喚,從結局我們就可以看出,沈世鈞和顧曼楨的再度重逢,卻是以再也沒有可能收場,就可見女性主義的萌芽。這也是《半生緣》這部小說的可貴之處,這也就是現當代小說女權意識的真正要追求價值。

註釋:

①張愛玲.半生緣[M].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2006.凡上文引用出現的張愛玲半生緣著作均出自此書,篇名與頁碼均無單注.

參考文獻:

[1] 陳濤.張愛玲作品中女性悲劇命運探析[J].中州大學學報,2006(04).

[2] 徐杏嫦.淺析《半生緣》的悲涼韻味[J].文學界(理論版),2012(06).

[3] 秦軍,王旭.論《半生緣》小說中的悲劇人生[J].黑河學刊,2012(1).

[4] 陳子善.私語張愛玲[M].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1995.

[5]林丹婭.當代中國女性文學史論[M].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3.158.

[6] 張愛玲.半生緣[M].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2006.

[7] 張延山.評《半生緣》兼析張愛玲小說的審美特徵[J].中共鄭州市委黨校學報,2011(2).

[8] 餘靜芳.試論《半生緣》的人物架構[J].麗水學院學報,2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