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論文 > 德育論文

國中德育論文【精品多篇】

國中德育論文【精品多篇】

國中德育論文 篇一

xx說:“依法治國,同時也要堅持不懈的加強社會主義道德建設,以德治國。”在改變中學德育狀況,實現中學德育目標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召開的“面向21世紀教育”的國際研討會上,各國專家也一致認爲:應該把道德教育置於突出地位,不然,21世紀人們面臨的將是一個可怕的道德環境,而道德的淪喪又會加劇政治經濟等問題的惡化。在我國現階段,加強恩德教育已到刻不容緩的地步。但在作爲道德教育與品格養成主陣地的學校,卻普遍存在着德育低效的狀況。

中學德育狀況的“三化”問題:

一·德育目標理想化

在德育目標的認識上,不從實際出發,習慣性的把中學德育目標定位在理想化的虛幻的境界中,脫離了學生的道德實際認知水平,學生只能膚淺地唯心地理解它。這就直接導致了德育目標指向的負載過重,過空,過高,進而導致德育內容的大而寬。德育目標貴在切實可行,貴在與生命主體的和諧通融。華而不實,大而寬的德育目標,必然在實踐中失去信度和效度,進而造成德育實踐的空耗,最終影響德育的實效性。

二.育人方法簡單化

長期以來,我們的育人方法過於簡單陳舊,缺乏新意,一味強調教育者單方面的灌輸,忽視了學生的主體性作用。德育,要藉助於與德育內容和德育目標相關的情境,依賴於受教育者對真善美的真實體驗,靠特定情境中的受教育者的反省,自責,自律等深層次的精神搏擊過程,才能形成他的道德理念,進而轉化爲道德行爲。

三.環境影響的消極化

中學德育工作的一大誤區,就是試圖將學校變成道德上的“世外桃源”。而德育系統是一個與外部社會相互影響的而又具有性對穩定性的運行系統。學生生活在複雜的社會環境之中,他們的活動交往,接受的信息和受到的影響是複雜多樣的。在校內受到教師,同學,集體的影響:在校外受到家庭社會環境的影響。如果各方面的教育影響不一致,甚至相互抵消,德育的實效性講大大折扣,得不償失。

中學德育現狀的應對措施。

針對中學德育的現狀,中學德育工作的應對措施是:

1 德育目標要不高不空,具有可操縱性

德育目標“應該是生命內在的要求,而不應該是遊離生命以外的什麼東西。”美國道 德品質教育的目標就具體而實在,他們把青少年道德教育目標建立在“六大支柱”上。即是:

(1) 信賴——誠實,不欺騙,不偷竊,堅持真理,效忠國家和家庭。

(2) 敬重——尊重別人,寬容差異,舉止禮貌,用語文明,用和平方式處理憤

怒和爭執。

(3) 責任——幹好本職工作,自控自律,謹慎,可靠。

(4) 公平——坦率辦事,不存偏見,不推委過失,傾聽他人意見。

(5) 關懷——善良,熱情,寬恕,助人。

(6) 公德——合作,參與,睦鄰,遵紀守法,敬重師長,保護環境。

這些品質教育的目標就不空不高,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和可接受性,值得我們借鑑。

2 改變觀念,培養學生道德主體意識。揚棄傳統的育人模式

中學德育的主體是學生,是鮮活的中學生的個體生命。由於我們忽視甚至無視青少年鮮活生命的生動性,豐富性,多樣性,忽視甚至無視青少年個體生命對生活的獨特體驗,對精神的獨特追求,從而導致了簡單生硬的教條主義灌輸。在改革開放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時期,社會需要大量的創新人才,這就要求我們轉變觀念,衝破傳統的育人方式,樹立現代教育思想。在德育工作中,還要注意培養學生道德主體意識,把學生看作是自身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把教育活動看作是對學生學習和發展的引導與規範,使主體根據自我實踐傳遞信息,及時調節主體自我與非我的影響因素,使自我的思想,觀念與行爲指向有意義的德育目標,從而實現道德的自我完善。

3 重視優化育人環境,建立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全面教育網絡

首先,要大力改善學校教育環境。二十一世紀信息交流的渠道多種多樣,社會開放,我們不應該還把學生關在“世外桃源”中來進行呵護,而應該積極引導學生走向社會,接觸社會,觀察社會,思考現實問題,密切聯繫社會實際,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思想認識。只有把學生放到真實可感的社會生活中去接受教育,才能使其真切地感受到什麼是美,什麼是醜,哪些該做,那些不該做。深切體驗後所受的教育,遠勝於老師苦口婆心的說教。

國中德育論文 篇二

生物教學中的德育教育

摘 要:新課程中提出的三維目標是知識與能力目標,過程與方法目標,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由此可見,新課程更爲學生的自身發展服務,新課程的教育宗旨是“爲學生的終身發展服務”,而在終身發展中德育教育更爲重要。

關鍵詞:德育教育;物質性;發展性

現行的高中生物新課程比起舊課程,更注重對學生的德育教育。人常說:“成才先成人,育人先育德”,一個人,如果沒有好的品德,縱有再淵博的知識也不是一個完整的人。

那麼,在現行的新課程中,體現了哪些德育觀點呢?我們教師應從哪些方面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呢?

一、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作爲一個公民,具有愛國主義的思想是最基本的思想。在我們的課本中有些小資料:如,世界上第一個人工合成的蛋白質的誕生中,我們知道了世界上第一個人工合成的蛋白質是由我國科學家在1958年研究併合成的;在“人類基因組計劃”資料中,我們知道這項堪與人類登月計劃媲美的工程是由美、英、德、日、法、中六個國家承擔的,而我國是唯一一個發展中國家,這些事實,都應當足以使我們感到驕傲和自豪,同時一定會激發出同學們的愛國熱情。

二、對學生進行科學態度的教育

態度決定成敗,而科學的態度能使事情得到更好的解決。課本中有一些科學家的研究史,如必修I課本的開頭,有主編與鄒承魯教授的一席談話,從中我們知道了對科學的研究要有極大的熱情和很大的勇氣,更要有勇於創新的思維,還要有鍥而不捨的精神。再如科學家們對細胞學說的探究過程中,在前人的基礎上不斷探索的精神,而在“細胞世界探微”一段資料中我們知道研究離不開探索精神,理性思維和技術手段的結合。

三、對學生進行環保教育

環保問題現在已是一個全球性話題。但我們的學生環保意識差,衛生觀念也不強,甚至不知道環保的意義。在我們的課本中從生物與環境,生物的進化這些章節中,我們知道生物都是在一定的環境中經過長期的演變而進化的,生物界的生物之間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通過食物鏈、食物網等營養結構相互聯繫的,地球不單是我們人類的家園,也是其他生物的家園,而其他生物與人類的生存也是密不可分的,我們不敢想象地球上只有人類一個物種的情景。地球這個自然環境是我們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要想在這個環境中長期生存,保護和愛護她是我們的責任和義務。

四、對學生進行辯證唯物主義的教育

1.世界的物質性

在第一冊課本第一、二章中我們知道,沒有哪一種元素是生物界特有的,生物界的元素在無機自然界都可以找到,而這些元素在構成生物界的化合物後,形成了細胞這一重要的結構。細胞是生物的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幾乎整個生物界的生命活動都是在細胞的基礎上來完成的。可見,生物界具有物質性。

2.普遍聯繫的觀點

在我們的課本中,這種觀點幾乎隨處可見。如生物界與非生物界是有統一性的。細胞作爲一個生命的基本單位其各個結構上是有聯繫的而其結構和功能相適應,保證了細胞是一個非常精密的結構。能量對生物是非常重要的,是一切生命活動的動力,但生物界的能量卻根本來自於非生物界,光能由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固定下來進入生物界。

3.局部與整體的關係

整體由各個局部構成,只有保證了給各個局部的正常,才能使整體和諧。如一個多細胞的生物體由各個細胞構成,細胞構成組織,組織構成器官,甚至系統。各個組織、器官、系統各自執行特定的功能,整個生物體的生命活動得以正常維持是在各個組織細胞、器官、系統功能正常的基礎之上完成的。

4.發展變化的觀點

物質是變化的,沒有絕對的,永恆的事物。如生物的進化,新物種的形成,體現了這一觀點。再如科學家們對一些現象的研究和認識,在不斷地變化、補充和完善。

5.對立統一的觀點

在第一冊中我們知道,生物都有新陳代謝這一基本的生命活動,而這一基本的生命活動卻是由同化作用和異化作用這兩個相對獨立的兩面構成的。又如一個物種之所以能長期穩定地存在,是因爲遺傳,而生物得以進化的本質是變異,一個新物種的形成過程中必然有遺傳和變異。再如任何生物都是在一定的環境中被選擇而適應並保留下來的,但生物在環境中生存,必然又會影響環境。

我們的學生多是獨生子女,是被嬌慣的一代,由於家庭的、社會的原因,使他們養成了一些有偏差的價值觀和人生觀。我們作爲教書育人的教師,不但要教給他們知識,還要教會他們做人。那麼我們就可以利用課本中的這些資料對他們加以引導,使他們一方面有了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同時也會激發他們學習生物課的興趣,從而很好地達到情感與態度價值觀這一目標。

國中德育論文 篇三

199x年8月,我離開了大學校園,進入了國中校園,成爲了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199x年9月,我開始擔任班主任職務。我發自內心地喜愛這份工作,正因班主任是橋,是園丁,是雕塑家,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班主任是蠟燭,是春蠶,不求索取,只講奉獻。班主任是扁擔,一頭擔着國家、社會的期望,一頭擔着家長、學生的心願。班主任是天空,是大梅,胸懷坦蕩,包容萬千。因此,我常對自己說:"我是一塊石,一塊磚,要在學生心中把一座頂天立地的豐碑修建。"十幾年來,我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兢兢業業,無私奉獻,爲塑造一顆顆完美的心靈而辛勤耕耘。

從我參加教育工作的第一天起,學生的影子,學生的表現,學生的一切都牽動着我的心。劉志偉有了困難,我鼎力相助;楊曉飛有了疾病,我去問醫求藥;憨厚的"大老實"李明可別讓他吃虧呀;愛耍小性的“嬌嬌女"鄭侃侃是不是又需要開導指點了;臉皮兒薄的"含羞草"顧海秋是否有了思想負擔;屢教不改的"搗蛋鬼"孔慶宇需要誨人不倦。

爲了改變學困生成績不理想的狀況,我多次利用週六、週日休息時刻和午後放學時刻爲他們義務補習功課,所補課時無法計算。同時在數學課教學過程中,我儘可能爲學困生帶給展示自我的機會。當他們回答對一個問題時,就會得到我和同學們的一陣鼓勵的掌聲。從笑容中能夠看出孩子們獲得了一種成功感。學困生的家長十分感激我,給學校黨支部寫來了多封表揚信,其中一封信中充滿激情地寫道:“脹老師師德高尚,奉獻敬業,我們的孩子能在張老師的教育下學習成長是一種幸福,我們感到一百個放心。"

我所帶班級共有學雷鋒服務點23個:有敬老院,有烈士的母親,有孤寡老人,有離退休教師,有部隊。學生們定期去那裏慰問服務,獲得了良好的社會聲譽,僅199x。199x兩年共收到表揚信43封,做好事87件,我的學生孫萌夕拾到現金1100元主動交還失主,被全校師生傳爲佳話。我所帶班級的團支部書記張哲同學從電視中看到山村小朋友紀偉因翻車造成內臟嚴重

損傷,每一天要支付幾百元藥費,當醫大二院的醫生和紀偉的父母向社會發出求救時,張哲主動和幾名同學把平時節省下來的731元錢捐給了素不相識的紀偉。他們還在信封上寫下了"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完美的人間",這是所有善良人的心願。當紀偉的母親用跪拜的形式向同學們致謝時,在場的同學們都落了淚,這件事對他們的感觸實在太深了,以致連續幾天他們都在議論這個話題。他們感到自己在助人爲樂活動中淨化了自己的靈魂。

班主任工作是一門科學,更是一種藝術。在班級管理工作中,我經常對班千部進行考查,然後啓用有正義感、潛質強、進步明顯、成績突出的學生擔任班級幹部,並透過召開班會、聯歡會,利用早、午檢工作總結等機會來培養他們的語言表達潛質,工作潛質和組織潛質。一旦他們在工作中出現偏差,不是求全責備而是主動承擔職責,樹立他們的信心,使他們得到進一步的鍛鍊和提高。有一次,在學校籃球比賽中我所帶的班級失敗了,有的同學埋怨班長王瑩抽了四號籤,有的同學責備體委曲波水平不高,兩位千部在同學們的起鬨下,難過得流下了眼淚。我應對此情此景,站起來說:“俄十分明白大家,我的情緒和大家是一樣的,但我們的幹部的確花了很多時刻和精力,失敗的原因有多種,最主要的原因是我這個班主任缺少體育細胞。"我誠懇的自我批評使得同學們的起鬨聲立刻安靜下來,當同學們瞭解到王瑩和曲波自費請校外體育教師來指導後,大家都很感動,接下來的拔河比賽,我所帶的班級以全勝戰績獲得了全校冠軍,班幹部的威信得到了維護,從此他們的工作更用心、主動和有創造性。

組織培養班羣衆是班主任的中心工作,在班羣衆建設中實行學生的民主、自主管理是素質教育的要求,是依據教育目標和學生身心發展的需要所進行的創造性管理活動。199x年,我在班級中採取了"值日班長制"的教育形式。具體的做法是:把一個班級的學生按座位順序或學號順序,每一天安排幾人擔任當天的“值日班長",負責檢查當天各小組到校學習狀況,督促做好"兩操",檢查衛生,處理偶發事件,記載好人好事等。到週末,在我的指導下,分析總結各個小組狀況,指出傾向性問題,提出班羣衆發奮方向,評尋禮貌小組",從而到達學生的自主管理,培養良好班羣衆的目的。班級在短時刻內出現了比、學、趕、幫、超的良好氛圍。多年的學子與教育生涯使我深切休會到豐富的育人形式是培養優才生的重要途徑。班會是其中一種很好的教育形式。班會的題目要具備必須的教育好處,還要適應學生的特點,以及學生所處的時期。我認爲,七年級入學時,題目可定爲"請你認識我",在班會上由每位學生進行自我說,包括學生的姓名、愛好、特長等等,使班主任瞭解學生,也使學生了解班主任,加強師生之間的相互瞭解。還能夠適時召開題目爲“理想與實現理想"、“某班,我愛你"、"畢業相聚某一天"等主題班會,爲學生樹立遠大的志向,培養學生羣衆榮譽感。

國中德育論文 篇四

摘要:隨着我國素質教育改革發展進程的不斷加快,當前國中教育的主流仍然是應試教育模式,而國中德育,對青少年學生個體的生命體驗與內在精神關注不夠,德育的痕跡過深,德育活動的功利色彩太濃。本文分析了當前國中生思想道德和學校德育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了國中德育教育的創新教學方法,以供參考。

關鍵詞:國中;德育教育;創新;教學方法

前言:

德育內容的泛化、德育對象的物化和德育方法的非生理化,使我們的教育者自覺或不自覺的、理性或非理性的在以非道德的方式實施着道德教育。原本應極具生命活力的道德活動蛻變爲盲目的對規範與守則的遵從與機械呆板的行爲操練,學生中普遍出現了道德人格的雙重性與大量道德行爲的兩面性,導致國中德育的低效甚至無效。

1當前國中生思想道德和學校德育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

1.1未成年人產生了道德價值觀念的困惑和衝突:

我們面對一個充滿挑戰、困惑與機會的世界,伴隨着社會發展與市場經濟體制的運行,其觀念的變化對既有的道德價值觀產生了衝擊,一部分人日益感到精神上的失落和道德上的無助,進而導致行爲上的失範。在成人中出現的精神與思想危機通過種種形式又影響到相對封閉的校園,影響到未成年人的心靈世界,並演變爲嚴重的社會問題。通過大量的觀察和體驗,國中學生髮現了成年人的言行不一致,發現了書本上寫的跟人們做的有很大的差異,包括家長和教師。這種觀察和體驗,這種差異的發現,使國中生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發生了變化。使國中生在信仰上產生了困惑與衝突,因此國中德育的實效性逐漸變差的原因就在於此。

1.2國中生生理心理髮展的不協調性更加突出:

國中生心理健康和青春期心理問題增加。近年對中學生心理測試發現,存在較嚴重心理問題需要心理治療的學生佔總人數的15。1%。國中學生存在較嚴重心理問題的比例高於高中學生,國中爲16。2%,高中爲14%。對城市和農村存在較嚴重心理問題的國中學生進行比較,城市爲17。5%,農村爲14。9%。少年學生生理上的早熟已是普遍現象。除去物質上的外部刺激因素,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來自外部文化因素的影響,特別是現代社會中影視、各類大量描寫“性知識”的書刊、互聯網中種種色情信息,都對青少年學生生理心理的發展造成了極爲不利的影響。國中生學生不僅對現實社會中既有道德價值觀念產生了懷疑,還對人的生存意義產生了懷疑,過早地思考着生命的根本問題。但這樣沉重的哲學命題,對未成年人來說,是一個何等沉重的精神負擔。因此,學生的心理問題增多,學生自殺、出走的報道多見於媒體。

2國中德育教育的創新教學方法

2.1構建學校德育目標新體系:

道德的發展是一個前後連貫、相互聯繫的歷史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既有過程又有創新。當前的國中德育,已經不適應教育發展的需要,有必要打破僵局,重新構建多層次、多序列的學校德育目標體系。德育目標的多層次,就是在同一目標下確定不同等級學校、不同年段班級、不同年齡學生高低不同的德育要求,形成符合學校、班級、年齡實際的標準。德育目標的多序列,就是把同一目標中的不同層次,按其高低不同的要求,順次形成一個承前啓後的體系。根據青少年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對國中階段學生作出不同層次的德育目標系列要求,認識到單一德育目標體系在現實情景之下的不適,而對已有的學校德育目標體系進行調整以解決學校德育的實效性。中學德育目標的層次序列可以根據年級分別列出“理想信念方面”、“道德品質方面”、“作風素質方面”等。突出學校德育的兩大特點,即內容更加貼近學生生活實際,形式更強調實踐體驗,使青少年學生的道德學習同思維發展結合起來。使德育目標層次清晰,具體明確,認知和實踐相統一,提高針對性和實效性。

2.2讓德育迴歸生活:

生活是教育的需要和源泉。長期以來,學校的德育有遠離生活的傾向,“口頭德育”、“說教德育”喪失了德育的生活性、生動性和實踐性,難以真正把學生德育落到實處,取得實效。所以,我們要構建起以社會現實生活爲基礎,以學生的學校生活、社區生活、家庭生活爲途徑,以學生情感體驗爲中介,以學生日常生活爲內容的德育模式,在引導學生學習生活知識和生活技能,體驗生命的意義,在生活中學習,在學習中生活,成爲熱愛生活、言行一致、有責任感和創新意識的新一代。除此之外還要加強校園文化建設,豐富學生的校園文化生活。

2.3強化德育隊伍建設:

各校都要成立德育工作領導小組,建立德育工作目標責任制。健全德育工作領導組織機構和工作機制,形成校長親自抓,分管校長具體抓,共青團、少先隊組織配合抓,政教(德育)主任、班主任、全體教師共同抓的學校德育工作機制。試行副班主任制度,增加德育隊伍的力量,形成齊抓共管的局面。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建設,開展師德論壇、師德巡迴報告等活動,樹立師德新形象。實踐告訴我們,學生德育數教師的身教最有效,教師是學生的密切接觸者和直接影響者,一言一行都給學生提供了德育信息,所以教師的身正垂範是提高國中生德育有效性最重要的環節。

2.4下功夫做好“問題學生”的教育轉化工作:

要教育轉化“問題學生”,一定要有專人化時間去做這項工作,明確責任、目標和方法。我們提倡國中生實施德育導師制度,讓最需要教育幫助的學生都有一位自己最信得過的老師在思想上得到幫助,行爲上得到指導。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和特長,組織他們參加各種文體、藝術、科技、製作等興趣活動,讓他們重新樹立起學習的信心、消耗在這個年齡必須消耗的能量,實現各自的表現慾望。對他們取得的點滴進步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克服自卑心理,然後引導他們逐步把一部分精力轉移到文化課的學習上來。“問題學生”的轉化雖然很難,但只要學校領導和教師有這個意識,明確教育轉化責任,捨得化時間精力,運用“問題學生”幫教轉化規律,像抓學校的升學率那樣抓“問題學生”的轉化,是完全可以達到目標的。

3結束語

綜上所述,根據目前國中德育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如果再不採取有力措施,我們的下一代就不可能擔當起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歷史重任,黨和國家的長治久安就可能成爲泡影。因此國中生德育教育的創新成爲教育部門和教育工作者迫在眉睫重要任務。

參考文獻

[1]楚營穎。國中德育教育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考試周刊。20xx(72)。

[2]餘清訓。國中德育教育創新研究[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20xx(04)。

國中老師的德育論文 篇五

很多人都說現在的孩子的確難管、難教,在處理班級的突發事件和教育學生的過程中,這個過程真的就是一個鬥智鬥勇的過程。但教育學生絕不是打、罵、訓,尤其是面對七年級的新生。九年級畢業班的學生成熟懂事,而新來的“小朋友”怎樣,對我來說,真是一種責任和挑戰。他們剛從國小升入國中,很多行爲習慣、學習習慣都不同於他們國小六年的所學,所以,我認爲首先要讓學生融入新的教學模式中,即用情境改造學生心態,引導學生快速上路。

什麼是情境改造?情境改造的作用和引導教育的作用是一樣的,都是在積極引導新生儘快適應已經改變的生活、學習習慣,在七年級學習中更早成熟起來,認識到國中學習的重要性,主動學習,爲以後的學習打基礎。

因此,對七年級學生的情境改造教育也很重要,以我班爲例:

首先,營造一種家庭式的和諧班級氛圍挑戰枯燥生活。

“愛是打開學生心靈的鑰匙”,這是徐校長每次班主任例會上都要說的,也是毛校長沒學期期末總結裏談到的,更是每一位班主任都熟知的道理:老師如果愛護和關心每位學生,學生就樂於接受他的教育和管理。新生入學後,我便充分利用各種機會與他們接觸、交流;課間、飯後找他們說話聊天;在他們遇到困難時,指導他們幫助解決;在他們出現思想問題時,坐下來陪他們談心,耐心地說服教育;此外,體育課上、運動會上,爲他們大聲加油、吶喊助威;考試前,陪他們共背共記,同時與他們的家長保持密切聯繫、配合。雖然嗓子會啞、會曬脫皮、會浪費很多個人時間,但師生情感加深了,也使他們感受到新集體的溫暖,從而增強了整個集體的凝聚力。

在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學生很快用新奇和歡樂取代對陌生環境的焦慮和不安,逐漸的喜歡這個集體並能爲這個集體而努力。

其次,制定一套人性化班級管理制度改變古板制度。

班規是對學生不良行爲的約束和糾正,正所謂“沒有規矩,不能成方圓”,於是很多老師會利用通常的強制手段迫使學生遵守校規校紀,但這樣多往往會適得其反,讓調皮的學生反感,讓膽小的學生害怕。應該多鼓勵,少懲治,這樣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學生會爲了彌補自己的錯誤而積極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甚至是額外工作。還有一點,“人無完人”,我們應該允許學生犯點錯,班規不要影響學生的個性發展,不傷害學生的自尊,“鼓勵大部分,批評教育小部分”纔是我們制定班規的初衷。

需要補充一點,班規的制定要在開學初,定下了就不要隨意改變,有了班規就要以規定辦事,這樣對於新班級,開始階段的常規工作就能抓得住、抓得好,也能爲以後的教育打下基礎,班級會積極向上穩步前進。

再者,培養一羣充滿自信的學生羣體挑戰學習困難。

自信,是做好工作的前提,它是對自己能力的清醒估計,是走向成功的起點。要使學生在學習、生活中能認真做好每一件事情,培養樹立他們相應的自信心是必不可少的。

開學初始,很多學生會因爲跟不上進度,出現“拖腿”、“瘸腿”現象,嚴重的還會產生怕學、厭學心理,此時主張學生在自我暗示中培養自信,是有很大幫助的。元旦的時候,我邀請了幾位學習成績優異的畢業生來到班上進行學習經驗交流,介紹他們是怎樣較快適應國中學習生活的,畢業生的現身說法,對新生是大有幫助的,使他們建立信心,相信自己也會走出陰霾,迎來陽光。除了學生學會自我“安慰”外,外來的信心教育也很重要,例如,期末考前每天放學時,我總會帶學生大聲喊出“自強不息,勇爭第一”的口號,很多老師笑我說我們班在搞傳銷,其實這樣做不僅能培養學生的自信心,更是能凝聚班級的集體榮譽感。

一個班級既有紀律,又有信心,還有目標,這樣的班級就是我所要追求的班級。所以情境教育對新生教育和插班生教育作用較大,適合他們的年齡和心理,有助於孩子的成長,班級的形成,更有助於他們心態的成熟。

解決班級難題的方法有很多,我所說的情境改造也是一種摸索,也是一種探求,希望這種方法能給學生帶來好的幫助與作用。如何把班級工作做好,我想方法只是一個方面,更關鍵的是態度。什麼樣的態度決定什麼樣的結果,好的態度會給班級帶來希望,好的態度更會帶來更好的辦法,如果每個班主任都能積極挑戰班級難題,難就能“迎刃而解”。

國中老師的德育論文 篇六

學校工作要以“德育爲首”,“教學爲主”。“德育爲首”要求學校開設的全部課程都有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的任務。本文主要探論在化學教學過程中如何對學生進行辯證唯物主義和愛國主義教育。

中學化學教材蘊含着許多豐富的愛國主義教學內容。古代化學史上,我們的祖先取得了許多輝煌的成就。如造紙術、火藥的發明和運用分別比歐洲早10個世紀和5-6個世紀,造紙術和火藥是我國古代的重要的化學工藝,也是我國成爲文明古國的標誌,兩者的發明和運用推動了世界文明的進程。冶煉和瓷器也是我國古代重要的化學工藝,這些技術也遠遠領先於世界各國。

在近、現代化學史上,我國的化學家也爲人類社會的進步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特別是建國後,我國在化學工業上成果顯著。例如:我國的化學家同生物學家合作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有生物活力的牛胰島素。化學科學與化學工業上的成就保證了我國原子彈研製中有關化學材料的部分。我國化學家在世界上首次合成了化學結構與天然物相同的核糖核酸,爲人工合成生命物質邁出了新的一步。

一個人的自我意象一旦形成,就非常難於改變。積極的、成功的自我意象,對於人是一種巨大的潛在動力。

什麼叫自我意象?自我意象是心理學術語,從字面理解就是人潛意識中的自己的形象。潛意識中認爲自己在羣體中應居的位置或所屬的等次。

具有成功的自我意象的人,在任務面前往往有模糊的成功憧憬,在學習或工作中會自發地調動內在的各種積極因素,頑強地向成功的方向努力,一次次地實現預期目標。

少年兒童正是人生形成自我意象的時期,教師要注意塑造學生成功的自我意象。

教師在教育教學中,堅持“肯定成績,恰當鼓勵,具體指導,佈置任務(近臺階任務,即跳一跳可以摘到的果子)”。是一種培養學生成功自我意象的有效辦法。

例如,某學生按教師的佈置做了四個題:第一題對了;第二個題思路還正確,但只做對了前面一部分;第三個題做錯了;第四個題不會做。從這次作業看,該生這次成績屬下等。教師個別輔導時,迴避下等的結論,而以肯定成績、體現鼓勵、具體指導的方法進行。教師說:“很好!第一題你做對了。第二題你的思路是正確的,中間的這一步要這樣……你完全能夠做對。第三題咱們一塊討論,理理思路……你是有能力做出來的,下去你獨立做做。第四題,老師給你講一講……。”最後,教師的結論是“你很有潛力”,並結合這次輔導和學生存在的問題,又佈置了幾個題。這幾個問題有伸手可摘的果子,有踮起腳能夠摘的果子,有跳起來可及的果子。由於輔導是在融洽的氣氛中進行的,學生是在成功的愉快的心理狀態下接受輔導的,學生離開教師後,一般都會按教師的佈置做。

一個優秀的教師口中,應無泄氣的語言。不論在什麼情況下,學生只要跟老師接觸,心理總是愉快的,總能從教師那裏獲得具體指導和進一步學習的動力。

教師應重視塑造學生成功的自我意象,針對不同的學生,巧妙地創造成功情境,使各類學生都能在成功的體驗學習,樹立學習的自信心,鍛鍊學生的毅力,開發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培養學生成功的自我意象。

塑造學生成功的自我意象是教育教學研究中的一大課題。筆者的短文,目的在於引起更多的教師對這一課題的重視和研究,並在教育教學實踐中應用,爲國家培養更多更好的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需要的“四有”新人。

國中老師的德育論文 篇七

我作爲一名年輕教師,既然選擇了教師這個職業,就要懷着一顆對學生無私奉獻的心,帶着對學生全部的愛走上講臺,讓學生在教師愛中快樂學習、健康成長、全面發展。這一信念不僅是促進我不斷成長的內在動力,更是作爲一名教師應具備的一切。

陶行之先生說過:“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由此可見,教師的愛多麼重要啊!教師的愛是一種力量、一種品質,是教育成功的祕訣。可以說,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沒有愛,就沒有學生的一切;沒有愛,教師的工作也就失去了意義和價值。在學校德育工作中,愛是基礎,愛是本質,愛是師德的核心,愛是教師最基本的行爲準則和道德準則。那麼,在德育工作中,如何讓學生在師愛中快樂學習、健康成長、全面發展呢?我認爲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

一、用真誠的愛打動學生

愛是人的一種基本需要,是學生的一種心理寄託,是學生一種內心渴望。教師只要真誠真心的付出愛,不但可以讓學生體會到溫暖之情,而且還很容易打動學生。一旦學生這種心理需求得到滿足,可以增進師生友誼,產生情感共鳴,啓迪學生心靈,喚醒學生理智,就可以達到“親其師、信其師、樂其師”的境界,從而把握成功的教育真諦。

我們知道,在班級裏,無論是學習方面,還是其他方面,都有一些表現好的孩子。在老師和學生的眼裏,他們都是優等生,老師寵着,同學敬着,在他們的周圍只有讚許的目光和激勵的話語。可我覺得,如果這些孩子不受到挫折教育的話,他們將來遇到困難時就不能承受得了了。所以,我在必要的時候,也會適當的批評他們,使他們知道自己也有錯的時候,應極力改正自己的缺點,使自己更完美。

愛可以使好的學生充滿信心,不斷改進、提高,積極向上;愛可以使學生精神得到充實,情操得到陶冶,性格得到優化,思想得到昇華。所以,只有教師用真誠的愛去對待學生,才能打動學生,教育好學生。

二、用無私的愛感化、關愛差生

在德育工作中,教師不僅要愛聰明、漂亮、健康、學習好的學生,而且還要愛反應遲鈍、調皮搗蛋、有不良行爲習慣的學生,杜絕偏愛優生與歧視差生。“植而不修則歪,教而不育則差,育而無方則罔。”在我們的德育工作中,愛要無私!

我認爲教師在對待“差生”問題上要以全部心血傾注在他們身上,全心全意,耐心細緻地進行轉化教育工作,不僅不嫌棄、不歧視,而且多加愛護,對他們常常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持之以恆。善於發掘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多表揚,少批評。不傷害他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只有這樣,轉化差生就不再是“老大難”的問題了。

愛是一種純潔的感情,它不是靠強制,更不是靠利誘培養起來的。只要我們愛差生與愛優生一樣,並給予差生更多一點的關愛,也可以使最差的學生也能看到自己的成功,並體驗到成功的自豪感和對學習、生活的信心,就能成功感化他們的心靈,從而真正轉化差生。

三、寬嚴相濟,顯露真愛

寬容與嚴格是矛盾的統一體。寬容是另一種意義的嚴格。這裏說的寬容是一種教育藝術,是指教師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過程中的一種策略。它的前提是對學生嚴格要求,目的是使學生有效的接受真理,承認和改正缺點、錯誤。教師要對差生“嚴中有愛”,對優生要“愛中有嚴”。

孩子畢竟是孩子,總會犯這樣或那樣的錯誤,不能只用嚴厲的批評、叫家長、寫保證書等簡單、粗暴的辦法來壓服那些屢教不改的學生,這樣往往會適得其反。只要我們捧着一顆寬容的愛心對待他們,他們也會在愛的力量下變聰明,會進步的。推心置腹,以誠相見,充分尊重相信學生,是師愛的表現。所謂“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就是這個道理。

學生不是完人,更不是超人,犯錯誤是學生的特權,是他們成長過程中必然會出現的正常現象。我們只有對他們“嚴中有愛,嚴中有愛;嚴而有度,愛而有方”,就會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實現教育的目標。

四、將心比心,以愛換愛

美國學者戈爾曼說過:“不能識別他人的情緒是情商的重大缺陷,也是人性的悲哀。”因此,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應做個有心人,用“將心比心”這一方法,去實現“以愛換愛”的目的。

師生之間的溝通,教師要以情爲重。教師的一言一行都要顧及到學生的感情。這樣才能引起師生雙方情感上的共鳴,無疑利於師生雙方的有效溝通。

教師用“將心比心”的方法,實現了學生“以愛換愛”的目的,對我們今後的德育工作起到了指導性的作用。

綜上所述,說明了教育的本質是愛。在德育工作中,教師只有懂得愛自己的學生,纔能有巨大的熱情去愛事業,進而在事業上取得成功。德育工作是一項充滿挑戰性又具有愛心的工作,教師要不斷地完善自己。同時還要不斷致力於自我教育,才能教育好別人。我作爲一名年輕教師,既然選擇了教師這個職業,就要懷着一顆爲學生無私奉獻的心,帶着對學生全部的愛走上講臺,讓學生在師愛中快樂學習、健康成長、全面發展。這一信念不僅是促進我不斷成長的內在動力,更是作爲一名教師應當時刻謹記不能丟棄的精神支柱。

國中德育論文 篇八

1、營造一種家庭式的和諧班級氛圍,讓班級充滿氣息和活力

師愛是一種高尚的情感,在教育中發揮着重要的作用。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是打開學生心靈的鑰匙",這是每一位班主任都熟知的道理。“親其師,信其道”,班主任愛護和關心每位學生,學生就樂於接受他的教育和管理。爲了儘快地使自己對新生產生真誠的師愛,我充分利用各種機會與他們接觸、交往。課間、飯後找他們聊天、說笑;在他們遇到困難時,想辦法幫助解決;在他們出現思想問題時,找他們談心,耐心細緻地說服教育。同時與他們的家長保持聯繫,取得家長的密切配合。

在我們共同努力下,學生對陌生環境的焦慮和不安很快被新奇和歡樂所取代,逐漸的喜歡這個集體並安心開始學習。班主任還要積極參與學生的各種活動,既做組織者,又做普通一員,讓學生感到班主任不但"可敬"而且"可親"。在軍訓期間,我和學生頂着烈日,共同進退,短短四天的共同生活,很快縮短了師生間的距離。在他們入校後的第一次運動會,我和同學們一起寫標語、做小旗,爲運動員們吶喊助威,雖然嗓子啞了、曬脫皮了,但師生情感加深了,也使他們感受到新集體的溫暖,增強了新集體的凝聚力。

2、制定一套人性化班級管理制度,讓班級管理充滿“人情味”

俗語說得好:“沒有規矩,不能成方圓”,“班風正,學風盛”,班規是對學生不良行爲的約束和糾正。利用通常的強制手段迫使學生遵守往往會適得其反,多設獎勵機制,減少懲治手段,如班級量化考覈中多加分少扣分,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學生往往會爲了彌補自己的扣分而積極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甚至是額外工作。另外,“人無完人”,我們應該允許學生犯錯,班規的制定不需面面俱到,但要不影響學生的個性發展,不傷害學生的自尊。學生犯錯後不要馬上處罰,可先提醒、後警告,或罰以娛樂節目等等。對於新班級,開始階段的常規工作抓得好,就能爲以後的深入教育打下基礎,班級會出現積極向上穩步前進的局面。班集體的凝聚力增強了,同學們的集體榮譽感增強了,班級的綜合評比也就會有很大的進步,每月一次的流動紅旗既是見證更是進一步前進的動力。

3、建立一支優良的班幹部隊伍,使班級“分權”、“分層”合作

國小的孩子較爲單純,有着強烈的表現慾望,都希望在參與班級管理時大展身手。如果權力過於集中在幾個同學手中,既不利於培養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又不利於營造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良好氛圍,並且會大大減弱班級自身的教育力和感染力。實行班級工作“分權”,班幹部、課代表、小組長、各級各類管理員以及班主任“小密探”都應當各司其職、分工協作、相互制約,力爭做到事事有人管、事事有人做能使班級工作更加有序。當然,選出的這些班級幹部畢竟不是完人,對他們不能過分苛求、指責,特別是在工作出現失誤的時候。定期對班幹部的工作能力進行培訓指導,給他們講解各部分的工作要點,組織他們學會指定計劃及具體措施,定期召開班幹部會議,檢查落實情況,總結得失,並加以糾正。同時必須嚴厲批評班幹部在班級中的不良行爲,鼓勵他們以身作則並帶動其他同學,促進整個班級樹立良好班風。

4、培養一班充滿自信的學生羣體,儘快適應緊張的國中學習生活

心理學家發現,一個人能否成功有三條:自信、專注、條件。自信,是做好任何工作的前提,它建築在對自己能力的清醒估計上,並能認清自己潛在的能力,相信今天辦不到的事,經過努力明天一定能辦到。由此可見,自信是成功的起點。要使學生在學習、生活中能認真做好每一件事情,培養樹立他們相應的自信心是必不可少的。特別是開學初,很多學生會因爲跟不上進度,出現“消化不良”或“欠債”的現象,嚴重的還會產生厭學心理,導致惡性循環。我主張學生在自我暗示中培養自信,自我暗示有一種神奇的威力,它能控制並指導人的行爲,使之按預想的目標活動,最終達到目的。

例如,當一個人心情沮喪時,反覆在心裏默唸:“我精神抖擻,心情愉快。”很快就能幫助人從不良情緒中擺脫出來。所以,經常讓學生在心裏鄭重其事地默唸一些暗示語,比如“我一定能學好英語”,“我的語文成績越來越好”,考前默唸“這次考試一定能考好”等,不僅對學生能力的提高,而且對學生自信心的培養,都會產生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有了自信,面對繁重的學習任務,就能引導學生採取相應的對策。開學初,我就邀請了幾位學習成績優異的老生來到班上進行學習經驗交流,介紹他們是怎樣較快適應中專學習生活的,一方面請他們從整體講他們的學習經驗體會,另一方面講學好各科的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

老生的現身說法,對新生是大有幫助的,使他們建立信心,提高學習興趣。同時我還經常與任課老師保持聯繫,請任課老師進行各科學習的具體指導,包括聽課習慣、作業要求、學法指導等,引導學生改進學習方法,真正地學會學習。對一些學習較差的同學,加強個別指導,幫助學生分析問題所在,有針對性提出改進措施。“萬事開頭難”,班主任工作任重而道遠,但一個班級的管理如果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這位班主任在管理這個班級時就已經成功了一半。

國中德育論文 篇九

一、德高爲範,樹立教師道德標杆

首先,作爲一名國中政治老師,必須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不吸菸、不酗酒、不賭博……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學生;其次,政治老師應加強自身道德修養、熱愛祖國、熱愛學校、熱愛集體……做一個合格公民;最後,政治老師要關愛學生,以生爲本,給學生以子女般的關愛和呵護,讓學生“親其師而信其道”,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行爲習慣。

二、深入挖掘教材,滲透道德教育

國中政治是一門思想性、教育性很強的學科,其教育目標就包括培養學生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質。教師應具備敏銳的洞察力,及時發現並挖掘教學中的德育因子,不失時機地促成德育薰陶,將德育滲透於無形之中。如在教學“祖國養育了世代兒女”這一部分的內容時,筆者爲了激發學生的民族情感,對教材內容進行挖掘與拓展,從政治上分析了社會主義中國的和諧民主,從經濟上分析了國家的富饒和強大,從文化上分析了祖國的悠久與燦爛……在講“祖國的治亂興衰關係個人的安危榮辱”這一部分內容時,我通過前後對比的方法,用歷史和現實的事例讓學生明白祖國的繁榮昌盛是我們個人存在和發展的前提,教育學生永遠將祖國的利益擺在首位。於是學生便在這樣的氣氛中,牢固地掌握了知識點及相關的資料,鍛鍊了思考判斷能力,同時對祖國的感情也得到了確認和昇華。教材是基本的教育資源,政治教師必須充分挖掘國中政治教材中那些具有較強道德教育的素材和例子,爲國中德育擴充有效資源。

三、拓展第二課堂,注重德育實踐

在國中政治教學中,我們不僅要注重課堂45分鐘的思想品德教育,更要充分利用其課外時間,充分鼓勵學生開展德育實踐,在具體的實踐中讓學生得到道德的體驗和內化。因而,筆者認爲可以大力拓展學生的第二課堂,讓學生走進社會、接受教育、薰陶情感、內化知識,不斷提高學生的思想品德素質。國中政治教師可以聯繫課堂教學內容,佈置給學生探究實踐活動,這種德育實踐是學生親身經歷的,學生的感觸更加深刻,知識的內化和形成也更加直接,德育效果也是立竿見影的,這比教師苦口婆心的道德教育要更加有效。同時,在合作探究的社會實踐活動中,學生們彼此合作、一起分享、相互學習,團結協作的意識和集體主義觀念也得到了強化,有利於德育的有效進行。

總之,國中政治課堂是中學德育的主要陣地,政治教師應該樹立起“大德育”觀,以身作則,爲學生樹立道德典範,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子,同時在廣闊的第二課堂中注重對學生的德育滲透,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素養,讓學生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使德育之花開滿政治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