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論文 > 教學論文

深度建構——向着普育文化研究的更深處漫溯

 

深度建構——向着普育文化研究的更深處漫溯

深度建構——向着普育文化研究的更深處漫溯

南京市小西湖國小

 

普育堂的悠久歷史就是小西湖國小的文化根基,亦是生成“普育”文化的土壤。小西湖國小正是站在這樣一片教育的沃土上,傳承“普育”,並賦予“普育”以時代意義,逐漸實施學校的文化重構。

如果將學校的“普育”文化比喻成一棵生命樹,那麼“普育”的理念文化可類比爲樹幹,“普育”的管理文化可類比爲樹根,“普育”的環境文化、教師文化和學生文化可類比爲樹枝,“普育”的行爲文化和形象文化可類比爲樹葉,“普育”的傳統文化和本土文化可類比爲樹賴以獲得養分的土壤,“普育”的現代文化和外來文化可類比爲樹賴以獲得能量的陽光。這樣衍生出的以“普育”爲核心的文化體系成爲湖小新的發展戰略思路。

一、力推理念文化,品質提升求發展

隨着“十二五”的開局,湖小的發展規劃也不斷前行,辦學的目標也越來越清晰。根據學校辦學歷史和文化積澱,綜合各方面的意見和建議,學校將校園中的兩幢教學正式命名爲“普育樓”, “普樂樓”。對於這兩幢樓的命名,學校有着自己的解讀。

我們理解的普育是一種普及的教育,它惠及每一個兒童;是一種普適的教育,它適合每一個兒童;是一種普濟的教育,它引領每一個兒童。普育的目標體系可以總結爲:均衡的生活的公民教育;全面的人文的博愛精神;快樂的個性的童真生活。 

我們理解的普樂,它的內涵包括:樂好(培養愛好);樂心(傳遞快樂);樂志(愉悅心智);樂觀(自信向上)。具體解讀爲:普樂的教育,享受美好童年;普樂的教育,豐富心靈世界;普樂的教育,啓迪成長智慧;普育的教育,成就樂觀人生。因此,“普樂”的目標體系可以總結爲這樣兩句話: “樂韻潤童心,心智愉悅,培養學生各種興趣愛好。樂觀以達志,心態良好,塑造學生自信向上信念。”

如果說,“普育”是一種樸素而深摯的教育情懷,那麼“普樂”就是一種幸福而快樂的教育追求。百年湖小,普育化人;湖小百年,普樂潤心。繼承傳統,發展創新,這是歷史的感召,是精神的朝聖,是支撐着湖小站立在現代教育最前沿的精神骨架!

二、力呈管理文化,科學民主求創新

學校管理文化是指將一個學校的全體人員結合在一起的行爲方式、價值取向,大傢俱有認同感並自覺執行的一種管理形態。小西湖國小的管理文化側重於三個層面。

1、第一個層面:制度建設

湖小的學校管理首先是建立在有一套較爲完整的管理制度的基礎上的。一方面學校的校長室、教導處、教科室等各部門職責制度齊全、管理得法;另一方面教代會制度、校務委員會制、民主評議制、財務制度等各種法紀法規制度完備。由校長室牽頭,學校各科室通力合作,對《小西湖國小章程》進行修改,目前已掛在校網上,正在徵集意見中。制度的建立,作爲管理文化的基礎部分,它的意義在於一方面約束人,另一方面也是營造一種團體共識,正確規範學校的教育教學行爲。

其次,深入真實地開展校務公開,提高學校工作的透明度。學校全面推進“一主兩翼”現代學校管理體制建設,加強依法治校、依法治教工作。學校以校長負責製爲主,教職工代表大會、校務委員會爲翼,全面展開各級各類的校務公開工作。第三,嚴格執行收費政策,按章收費。在收費過程中,近年來市教育、財政、物價等部門每學期發佈收費標準和收費範圍,我校一直堅持先參加區教育局組織的培訓,公示相關收費標準和收費範圍,再開展收費工作。學期結束時,將我校收費相關項目報區教育局審計科審計後,再進行退費工作。嚴格執行社會活動實踐費多退少不補的原則,確保學校收費工作不偏離相關政策。

2、第二個層面:隊伍建立

學校重視對教師業務知識、技能的培養,讓教師具備自我探索、自我研究、自我完善的能力。課程改革、課題研究融入課堂教學之中,教師之間通過互相聽課評課,構建一個互相研究、交流反思的平臺,使學校形成濃厚研究氛圍,從而不斷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學能力。同時注重對骨幹教師的培養、發揮骨幹教師的模範帶頭作用。

3、第三個層面:共同體建構

在秦淮區教育局的領導下,我校和馬道街國小、秦淮實驗國小共同組成了小西湖國小教育共同體。各成員校客觀分析自己現有的文化氣質,進行理念認同與文化分享,進一步明確各成員校的校園文化發展方向,尋求文化內涵的共享,以期形成“各美其美,和而不同”的發展境界。

在共同體的構建與運作中,開展了“教育教學研究”爲側重點的共同體實踐周活動。各校之間共享與創新,堅持追求公平、均衡的教育理想,堅持教師和學生共同成長的發展理念,堅持走內涵發展的道路,在音樂課上,“追求靈動有效的歌唱教學”,讓數學“基於發散性思維的理解與詮釋”,共同體內三所學校共建平臺、共享資源、共同發展。

三、力行環境文化,軟硬並舉求特色

學校的環境文化可理解爲作爲硬件的外部環境文化及作爲軟件的內部環境文化的和諧統一。湖小軟硬並舉、內外兼修的舉措既是長期文化積澱的傳承,同時也是不斷創新的成效。

1、追求良好的校園環境

在區教育局管理中心的支持下,學校重新改建了校內廁所,更換了所有教室和部分辦公室門,修建部分花壇,補種、移栽部分花草樹木,保證校園有一個良好的硬件環境。

此外在區財政局、區教育局技裝辦等單位的大力支持下,學校還增配計算機近三十臺,空調十臺,實物投影十多臺,專業攝像機一臺等三十多萬的設備,有計劃地增添部分現代化教育教學設備。

2、追求多元價值取向的課程與教學文化

課程改革旨在建設適應現代社會發展的新文化,培養促進社會進步的新文化人。課程與教學文化應該成爲學校文化建設的重點,湖小人建設多元價值取向的校本課程,正是在課改實驗的田地裏尋到了屬於自己的天空。

學校教科室紮實開展省級重點資助課題《普育價值建構中教育資源校本開發的研究》的研究工作,完成此課題的結題工作準備。充分發揮子課題組長的組織研究作用,定期召開子課題組會議,並在領導、專家的指導下準備課題結題專著的操作思路,目前專著的三級提綱已定稿,各子課題組開始着手撰寫文稿,計劃暑假前期完成一稿。

2013年4月16日上午,一場關於“思維導圖在國小數學課堂板書中的應用與理解”的市級教研活動在小西湖國小順利開展。本次活動由市教研室朱老師主持,出席的嘉賓有市小培中心的領導和各區縣教研員、省特級教師、兄弟學校骨幹教師代表們。數學組的劉娟和王卉老師分別執教了三年級下冊的兩節研討課:《認識分數》和《乘法複習》。這是湖小老師把思維導圖應用於數學課堂板書中的一次嘗試,兩位老師以不同的課型、不同的風格和不同的形式,詮釋了她們對此課題的理解和應用。曾文蓮主任基於課例研究做了精彩的彙報。思維導圖式板書的研究只是湖小數學組省級規劃課題研究的初始階段,正如湖小老師們所說,“探索就是打破與重塑的過程,面對已有的慣用的傳統教學模式,切實有效的教學研究爲我們提供了打破它的勇氣,也承載着嘗試的動力。”

語文教研組通過前期的研究與思考,申報的課題《親近童話,開發兒童本位的語文綜合性學習》已獲市級立項,目前正在省級立項評比中。課題將“童話”與“兒童本位”相聯繫,其目標指向兒童的自然性發展、自主性發展,社會性發展。更通過綜合性學習,開放語文課堂,關注兒童生活,滿足兒童現實生活需要,其內涵是張揚一種更爲廣闊和深遠的人文關懷精神。

此外,在學校省級重點資助課題“普育價值建構中教育資源校本開發的研究”引領下,其他各個學科圍繞“童樂課堂”開展了不同主題的課堂教學研究: 

英語學科: “課內外閱讀研討”和“新課標 新教材”校本教研;科學學科:“讓學生擁有更多的思考時間——國小科學教師提問行爲研究;藝術組:“課堂提問如何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不同的主題在不同的大教研組內進行:集體備課、上研究課、沙龍研討……經過了反覆試教,精心準備,集中了全組教師的集體智慧,從而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也獲得同行的好評,充分展示了我校各教研組的整體實力水平。在這些課堂中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的展現與培養,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組際互動,環境互動,在有限的時間內,每一位學生都得到了較爲充分的鍛鍊和表現的機會。教室中再沒有陰暗冰冷的“死角”,課堂上充滿着流動的陽光,平等、和諧與交流共存,發現、挑戰與深思同在。思維的活躍,頻動的閃光點,讓學生成爲課堂上真正的主人,讓課堂真正成爲“童樂課堂”。

本學期,學校教導處繼續加強“有效課堂教學”活動力度。仍然採用推門聽課與掛牌聽課相結合的形式,同時積極參加學科組教師的基本功課堂教學競賽,深入教師課堂瞭解課堂狀態。各位領導均聽課35節以上。通過聽課、評課、研討,促使教師規範教學行爲、提高課堂實效,幫助青年教師儘快站穩講臺。

本學期學校加強校內質量視導,完善激勵機制,認真推進新課改,促進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提高。在第十週教學部門進行了校內階段質量視導。通過校內出卷、檢測、流水閱卷,質量分析等,及時進行階段檢查。

在各級隨機視導和督導中,我校要求課堂教學A課率要大於40%;教師教案書寫優秀率大於50%;學生作業優秀率大於40%,不合格率不得超過5%。

正是這一項項紮實有效的工作,使得學校的教學質量穩步提升。

四、力促教師文化,專業發展成梯隊

近年來,小西湖國小以“普育文化”的發展爲主線,將教師隊伍建設納入到校園文化建設的總體框架中,力求使文化深入人心,落實到每個教師的實際行動,將教師隊伍建設提升到一個新的境界。

1、以師德建設的新理念提升師德。

本學期,在學校黨支部的帶領下,繼續完善師德建設工作制度。制定學校師德建設工作的目標與措施,加大師德工作在學校績效考覈中的力度,不斷完善師德實踐機制,以豐富多彩的形式積極開展師德師風教育活動,樹立“身邊的好教師”師德典型。  

本學期中,組織廣大黨員教師開展“弘揚雷鋒精神 扮靚最美校園”活動,活動中,年近半百的黨員教師帶頭行動,入黨不久的青年黨員緊跟其上。就連幸福的黨員準媽媽也參加了這次活動,爲大家分發環保垃圾袋。老師們用實際行動踐行着雷鋒精神,爲扮靚最美校園貢獻自己的力量。

“建設美麗校園”源起於黨的十八大提出的“建設美麗中國”的口號,學校黨支部召開了以“美於境,美於行,美於心——共建湖小美麗家園”爲題的學習。各黨小組以“心中的最美校園”爲主題進行影像交流。《聆聽綠色的旋律》展現了生機勃勃的校園,《校園風情,美麗無限》將校園早晨的美麗、中午的熱烈、傍晚的含蓄一覽無餘,微電影“雙手扮靚最美校園”回顧了熱鬧的勞動場景……老黨員王老師更欣然作詩一首《校園春意》,讚美湖小美麗的風景,美麗的人。伴着優美的音樂,和着激情的詩歌、抒情的散文,賞心悅目的照片,看着錄影中整潔美麗的校園,每一位老師都由衷地覺得湖小就是我們的家!我們每一個人都要用自己的行動,愛護我們的家。

6月5號,團員教師召開主題爲“致永不褪色的青春”的適齡團員老師的退團活動。即將退團的幾位老師展現了他們對青春的懷念,對團組織的不捨,更讓大家看到她們在團組織帶領下的茁壯成長。其中,劉佳老師作爲團員代表做了發言,表達了“退團不褪色,離團不離心”的堅定信念。對於他們來說,青春的歲月可能已經逝去,但他們對青春的熱愛之情卻從未失去,他們的青春也永不會褪色,依然閃閃發光。這一份激情也感染了在座的所有團員,大家深深感受到只要心中永遠懷揣夢想和希望,就會永遠充滿青春與朝氣!

2、以校本研訓的新舉措訓練師能。

在加強師德建設的同時,我們也十分重視教師業務能力的提升,近年來,尤其是在校本教研、校本培訓上下大功夫。

本學期學校“普育三壇”分別開展了不同主題的活動,有教學、教研方面專家、學者的名師講壇;有我們教師自己的課題研究者的沙龍論壇;有電教、信息方面的學壇;此外,還有十八大時事、教師師德、詩詞欣賞等內容的講壇、論壇、學壇。“普育三壇”研修模式的運作,爲教師搭建了自我發展的平臺,促進了教師的專業成長,也推動了學校的發展。

3、以豐富多彩的新活動凝聚師心。

活動是一個單位或團體和諧的重要舉措。陽春三月,工會組織教職員工以《擁抱大自然 走進新農村》爲主題到江西婺源進行社會實踐活動,週末組織教師到南京雨花臺《風華千秋雨花韻  忠魂萬世烈士情》健身遊活動。

這些活動的開展即活躍了職工文化娛樂生活,又增強了全體教職工的向心力和集體榮譽感。

五、力挺學生文化,多彩童年尋快樂

本學期,學校繼續通過“童心號”爲少年兒童打造一個自由發展的平臺,在個性化的空間中享受自己多彩的童年。

1、串起童年的幸福時光:“童心號”節日聯盟

童年是五彩繽紛的,每一段經歷就像海邊漂亮的貝殼。而“童心號”節日聯盟穿綴在其中,連接成一串串璀璨的項鍊。

“起航日”上,孩子們與老師一起走上講臺,向大家送祝福、送希望,字裏行間傳遞着濃濃的正能量,爲孩子留下了開學第一天的快樂回憶;“安全日”中,突發性的疏散演練讓師生體驗緊急情況之下的有效逃生,增加了安全自護的意識和技能;“兒童日”中,教師把活動的自主權還給兒童,一段段美妙的歌聲、一陣陣開心暢快的笑聲、一個個精彩紛呈的節目無不展示兒童們那無限的活力與快樂;“感恩日”裏,一段段樸素的表白,一個個滿懷深情地擁抱以及眼角掛着的幸福的淚珠,使家長和孩子感受到彼此的摯愛……

2、引向本真的童年彼岸:“童心號”社團活動

在湖小的校園裏,“童心號”都會響亮地吹響集合的號角,號召孩子們自願、自覺、自主地來到我們的社團。

每天清晨,走近普樂樓,你常常能聽見悅耳的歌聲——是的,這是本學期剛剛成立的“童聲之翼”合唱社團的孩子們在訓練。孩子們在歌唱、訓練的過程中感受到了美,體驗了藝術的魅力。

“古韻秦淮民樂社” 裏總是絲竹之聲不絕。流淌的音韻,彈撥着大家的心絃——梯隊建設,使社團的表現風格更加呈現多樣化;家長沙龍,使家長對民族音樂的學習能有切身的感受和全方位的認識、瞭解;同時,民樂社團參與到各種展示彙報中,如南京市第九屆少兒藝術團隊大賽、南京市民樂活動中心驗收、全區的藝術展演等,促進民樂團逐步向高位發展。

“小超人”籃球社團在體育組教師的指導下艱苦訓練,積極參賽,不斷提高競技水平。

3、在別樣的課堂中成長:童心童德大課堂

德育教育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蘊含滲透在方方面面, “童心童德”大課堂的開放正是在這種大環境下逐步實施的。本學期學校針對不同的年級開展活動,讓孩子們進一步通過這樣的渠道接觸社會、接觸生活,拓展課本以外的知識。

回眸過去,我們行走在學校文化發展的道路上,促進了教師的成長和學校自身的繁榮,獲得了一些榮譽。放眼未來,我們將繼續前行,前行的力量也許源於最初的夢想;也許源於對教育的喜愛,也許源於責任和使命感……但無論這種力量來自於何方,只要它是從我們內心生長起來的,生髮出來的,我們就會像種子一樣,有目標、有力量、有韌性,能克服種種困難,最終擁抱屬於自己的陽光。

用心成品,恆心成專,豐富文化內涵,提升文化品位,讓“文化”領跑學校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