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論文 > 論文精選

建築賞析論文範例(新版多篇)

建築賞析論文範例(新版多篇)

三人行,必有我師也。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該頁是美麗的編輯給家人們找到的建築賞析論文範例(最新6篇),僅供借鑑,希望對大家有一些參考價值。

建築藝術與賞析論文 篇一

風景園林學以空間營造理論爲核心基礎,包括風景園林學規劃理論和風景園林學設計理論。(1)風景園林學規劃理論風景園林學規劃理論包括表述模型、評價模型、過程模型、變化模型、決策模型和影響模型等,是風景園林建築設計的進行施工前的參照基礎。(2)風景園林學設計理論風景園林學設計理論包括:範圍和目標的確定、數據的收集和分析、經濟文化背景分析、完成調研報告、概念設計和施工設計等,是風景園林建築設計的基礎。3.風景園林學在風景園林建築中的應用(1)對風景園林建築進行規劃與設計:通過對園林建築地的分析,進行功能整合,對相關的社會經濟文化因素進行研究,對園林景觀進行整體性設計。(2)在園林中對植物的應用:研究城市園林植物的多樣性,對城市園林樹種進行規劃,實現園林植物是配置和設計。

二、植物在風景園林建築設計中的應用

1.植物在風景園林中的配置原則

風景園林的景觀建築設計必須要有科學性和藝術性,把科學性和藝術性進行高度統一,既滿足植物和環境的生態相適應,又要符合藝術構圖的原理,把植物的個體和羣體美展現給觀衆,並讓觀衆在欣賞的時候感受到意境美。所以風景園林的植物景觀設計也要符合繪畫藝術和造園藝術“統一、調和、均衡和韻律”等原則,實行協調對比,體現植物在風景園林設計中的作用。

2.植物顏色的配置設計

風景園林在進行景觀建築設計時,對植物也有特殊的要求,例如植物的類別、顏色等,這些都要根據風景園林建築設計的要求進行選擇。大部分植物的顏色都是綠色,因爲時間、地點和條件的不同會產生不同的變化和景觀效果,所以在進行植物配置設計的時候,要根據植物顏色的不同進行。一般的植物配置可以根據植物顏色的不同,進行色度的對比,色度級差別大的配置在一起,例如銀杏和檜柏顏色對比明顯,可以配置在一起;如果色彩比較相近,從顏色配置上來說,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例如大葉黃楊和海桐,顏色相近,而且形狀相似,不適合搭配在一起。所以,在進行風景園林建築設計的時候,應該把植物色彩和不同顏色的背景建築或者植物進行配置設計,實現最佳的觀賞效果。3.植物在風景園林中的作用在風景園林建築設計中,植物一般都具備表現季節變化、可以作爲觀賞景觀和能夠襯托其它景觀的作用。風景園林景觀的建築設計一定要符合園林植物的配置原則,體現植物的個體美和羣體美,充分發揮作爲園林景觀的觀賞特徵,吸引觀衆的興趣,實現園林建築的目的。

三、山石在風景園林建築設計中的應用

1.山石在風景園林中的佈置

景石在風景園林中的佈置營造,應該遵循“源於自然,而高於自然”的原則。認真進行景石的選材和山石景觀的造型,創造山石的意境,體現石材自身自然和個性的優點。在對風景園林建築設計進行置石和山石景觀的藝術創作過程中,保證山石的自然性,注意整體景區的構造,保證山石的自然特徵和環境協調關係。根據風景園林的不同建築要求和景區的不同特徵,對山石景觀進行不同的藝術構造。

2.山石景觀的分類

風景園林景觀的建築設計中,對山石景觀的構造分爲:自然地貌式山石景觀、藝術造型式山石景觀、意境式山石景觀和抽象式山石景觀。風景園林自然地貌山石景觀的構造,應該根據巖性和地質構造不同,進行景觀構造,使觀衆感受自然的美好;對自然山石景觀進行概括和重組,通過誇張和變形等藝術手段對山石景觀進行處理,體現山石景觀的藝術性;用抽象的意境進行山石景觀的構造,引發觀者的聯想;運用抽象的藝術表現手法,山水造型進行抽象處理和構造,,表現風景區園林景觀建築設計的內在意境。

3.進行山石構造的方法

建築藝術欣賞論文 篇二

艾倫•卡爾鬆(AllenCarlson)的環境美學有一個從自然環境美學到人類環境美學的轉變過程,建築美學既是其人類環境美學研究的具體起點,也是其整個人類環境美學思想的發源地。卡爾鬆關於人類環境美學的一些重要思想都在其對建築的討論中獲得、確立。抓住了卡爾鬆建築美學的核心觀念,也就抓住了卡爾鬆人類環境美學思想之根本。本文欲對卡爾鬆最初的建築美學思想成果略作介紹與評述,以便爲以後的研究提供必要基礎。

一、對傳統建築觀念的反思

卡爾鬆在其自然美學、環境美學的理論建構期,即開始了對人類環境的關注,建築則是此種關注的最初着力點。1986年,卡爾鬆發表了一篇以建築美學爲主題的論文———《建築美學再思考》(ReconsideringtheAestheticsofArchitecture),標誌着卡爾鬆的環境美學出現了新興趣、新領域。更重要者,卡爾鬆對建築的初步涉獵即爲建築美學帶來了革命性的新觀念。該文之開篇,即對傳統建築觀念提出戰略性質疑:依傳統,建築美學一直被視爲藝術美學之一部分,建築本身經常被當作一種低級的,然而又在統一的藝術美學中必有其適當位置的藝術。那些用於分析精緻藝術或純藝術的美學觀念、理論已被用於分析建築。因此,建築美學一直集中關注那些與藝術作品相較而言,可被視爲“建築作品”,並帶有那些我們在藝術品中所發現的審美興趣和審美愉悅特性的獨特結構。建築美學的焦點被集中於孤立、獨特的結構,這些結構爲建築師作爲藝術家而精心設計和創造。如果它們在某種意義上說是藝術品,或者特別地是雕塑之類的東西,這便更好。簡言之,建築美學的重心已被集中於單個的巨型建築物———藝術家的一種作品①。在此,卡爾鬆對傳統的建築美學觀念提出雙重質疑:首先是將建築視爲藝術品的觀念,即在藝術範疇下觀照和闡釋建築的觀念;其次,在此基礎上,將建築美學視爲藝術美學分支的觀念。依傳統,並非所有的建築物,而是建築物中極少數經作爲藝術家的建築師們精緻設計與建築工人們精心建造後,最終在外形上精緻如雕塑的單個建築物,纔會榮幸地成爲“建築作品”,即類似於藝術,具體地,類似於“美的藝術”的建築,特別是類似於雕塑藝術的建築,纔會引起人們的審美關注。確實,在西方,自從近代“藝術”,特別是“美的藝術”(fineart)觀念確立之後,建築就被列入藝術體系,成爲空間藝術的基本形態之一,黑格爾的《美學》即將建築與繪畫、雕刻、音樂和詩歌相併列。此後,整個近現代西方美學,對作爲藝術的建築觀念,鮮有存疑者。但是,卡爾鬆一進入建築領域,即對此種傳統建築觀念提出了深刻懷疑,因爲他獲得了觀照建築的新視野。傳統的作爲藝術的建築觀念之下,建築的一些基本事實被長期遮蔽,人們長期對此視而不見。在此新視野下,卡爾鬆將它們呈現出來:作爲建築物,它們具有許多功能,因此,它們與人以及使用者的文化內在地相關,作爲建築物,它們亦與其他建築物相關。它們不只在功能上與那些有相似用途的建築物相關,並且在結構上相關於那些有着類似設計與構造的建築物,甚至在物質上和與之相近的建築物相關。再者,作爲建築,它們被建造於某處,因此它們也就不止與鄰近的物理建築物,也與存在於其間的都市風景和景觀密切相關。基於此相互聯繫之網,抽象的“建築作品”概念就很難有牢固基礎。挑出特殊的“建築作品”在人們眼裏就開始變成一種武斷的過程。簡言之,一旦我們開始觀察和思考建築,便會意識到:建築很難與類似於我們所鍾情的藝術品觀念相適應,那是一種獨特、非功能,且通常是指審美欣賞便當對象的觀念。①卡爾鬆在這裏揭示了爲傳統建築觀念———作爲藝術的建築觀念所遮蔽的兩項基本事實:其一,建築是被人們用來居住和使用的,是一種“功能性”對象。根據這一最爲重要的基本事實,建築就不應當被視爲藝術,特別是旨在超越現實經驗物質功利目的的“美的藝術”。如果說雕塑是近代藝術及美的藝術觀念的典型代表,那麼,建築恰恰處於其反面。任何一座雕塑作品都只能用於非物質功利性的純粹觀照;但是建築如房屋、辦公樓、橋樑等,則首先是用來服務於人們的物質實用目的。就此事實而言,我們不得不承認:近現代西方美學將建築列入藝術,實質是對建築十分嚴重的方向性誤解。其二,建築物並不同於作爲藝術的“建築作品”,它不是一種孤立的單個存在物,相反,它是一種關係性存在,它處於與其他事物“相互聯繫之網”中。在此方面,它再一次處於雕塑的反面。雕塑作品可以獨立欣賞,在很大程度上,它可以獨立於環境,可以被安置於不同的美術館或廣場欣賞;建築則不行,建築是一種環境性對象,一座建築物一旦與其相關對象、環境及其所使用者相脫離,它就會在很大程度上喪其原初功能,也就會失去其作爲特定建築物的本質。如果說,一件從歐洲誕生地被運往美洲博物館進行展出的雕塑精品仍不失爲雕塑傑作的話,一座離開了河流的橋樑,一座不再有宗教崇拜活動的教堂,一棟無人居住的公寓,就會如在現代化浪潮衝擊下被徹底遺棄、荒廢了的百年農場一樣,成了一片蕭瑟驚人的“鬼城”。建築一旦獲得獨立,也就失去其靈魂或本質,就不再有引人的審美價值。

二、建築美學的生態學方法

將建築從傳統的藝術觀念中解放出來後,卡爾鬆要將建築置於何處?他鄭重地向我們提出了欣賞建築的一種新思路、新視野———“建築美學的生態學方法”(anecologicalapproachtotheaes-theticsofarchitecture):生態學方法要求我們在最廣泛意義上將建築感知爲我們自己自然的人類環境,即感知爲我們自己創造的景觀、城市風景,以及與相互制約的生態系統相類似的建築物和結構。要將功能適應作爲欣賞人類自身創造物,及其發展、可持續生存的指導性觀念。①卡爾鬆的“建築美學的生態學方法”要義有二:首先,將建築從傳統的藝術觀念中解放出來後,將建築在本質上理解爲一種環境性的存在,具體地,理解爲人類環境中的存在物,理解爲人類環境對象,或構成此環境之一部分。如此一來,建築審美欣賞的觀照視野大變:從微觀的單個對象欣賞,轉變爲在特定整體環境背景下欣賞建築。生態學方法給我們的主要教導是:在人類環境中,如同自然環境,沒有任何東西可被孤立而又完善地欣賞。每座建築,每種城市風景或景觀,我們都必須根據存在於建築物內部,以及該建築物與其更大環境之間的功能適應關係欣賞,不能做到這一點,便會失去許多審美趣味與價值。②這便是建築審美欣賞重心的變化。不再是特定建築物的形式、形狀或結構,而是關係,特別是功能性關係成爲我們建築審美欣賞新的重心。在“建築生態學方法”的新觀念之下,卡爾鬆概括了建築審美欣賞的三個要點:建築物與其環境,不同建築物之間的關係,以及建築物與其居民之間的關係。作爲環境性存在的建築,審美欣賞到底要欣賞什麼?就是要欣賞建築的“功能適應”,即建築物因各相關要素間的相互適應而使建築整體具備特定的價值利用功能,欣賞的正是這種因相關適應而實現了其預先設計的特定功能。在其他美學家從建築中發現了形式美時,卡爾鬆卻從中發現了其實用功能。“功能適應”就是一種功利主義觀念,它正處於傳統建築美學以及整個傳統美學之反面,它爲建築美學帶來革命性的變化。在很多情況下,一片景觀或城市風景,甚至一處特殊的建築物,隨時間的流逝,已自然地生長爲一種有機物,它適應了人類的需求、興趣和關注。於是,它有了一種並不需要有意設計的適應功能,人類的需求鑄造了它,因此,要素間的適應便自然發生了。③在這裏,由於觀照視野發生了由微觀而宏觀的變化,建築欣賞的內涵也發生了質的變化。所謂“功能適應”,卡爾鬆在這裏所欲強調者,並非建築師在單個建築物設計中其預定功能目的的實現,即建築師作爲藝術家,其藝術創造行爲———精心設計的特定建築功能目標的實現。恰恰相反,它指的是一組處於人類環境中,或作爲人類環境的建築物,在其長期的服務人類生活、實現人類生活價值目標的歷史過程中,“無意識地”相互適應、配合,最終因相互適應與合作而“自然地”成長爲一片爲人類生活價值而存在,因而實現了其對於人類的文化功能的人文景觀。確實,作爲人類生活整體環境或景觀而存在的一羣建築物的功能適應效果並非任何一位建築師在特定時間內有意設計的結果,而是許多建築物在漫長的歷史時段內前後相續、自然磨合的結果。其審美價值也是一種羣體效應,而非任何單個建築物的魅力。由於卡爾鬆將建築欣賞的重點確定在欣賞一片建築物長期磨合、相互適應,“自然的”歷史過程上,於是,傳統的建築欣賞之背後主人———作爲藝術創造活動的建築師對單個建築精品的精心設計,在此便漸漸淡出建築審美欣賞的視野,作爲藝術家的建築師之藝術創造才能應用、情感表達及其獨特的藝術觀念等,這些傳統建築欣賞中的決定性因素便都失去其往日的審美價值。代之而起,進入建築審美欣賞中心地帶的,是如自然生態形成過程般的建築整體適應、功能實現效應。由於這種整體效果顯然超越了任何一位建築師的努力,它是所有相關建築物前後相續、長期磨合的結果,雖然其中的每座特定建築物仍然是特定建築師精心設計的結果,但是,由於我們所關注者是作爲環境與景觀而存在的建築集團,而非其中任何一座單個的特定建築物,所以,在這樣的作爲環境的審美欣賞中,我們不得不承認:其“功能適應”是一種“自然”過程,它似乎與自然環境中所發生的一切同樣“自然”。

那麼,卡爾鬆爲何能提出這種關於建築美學的新觀念呢?對任何農業景觀而言,這意味着作爲功能性景觀欣賞之。在一處總體的功能性景觀中,人們創造它和爲之鑄型,是爲了實現人類的目的。這種景觀典型地經過精心設計,用於實現其必要功能,達到相對重要的目標。①卡爾鬆在一篇關於農業景觀欣賞的文章中就使用了“功能”這一概念。農業景觀與建築不同,它不是典型的人類文化環境,而是處於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之中間地帶。但是,農業景觀中,農場各類建築、設備與其所服務的各種農作物、農田,以及農業生產與農民生活須相互配合,“功能適應”,在這一點上二者當彼此相同。因此,卡爾鬆是從農業景觀這種不太典型的人文環境中爲建築這種典型的人類環境對象提煉出“功能”這一核心概念。可是,他在農業景觀欣賞中使用的“功能”概念又從何而來?我也對自然環境美學感興趣,認爲自然環境美學裏有建築美學可資利用的資源。②我們需首先注意:自然環境由相互制約的生態系統構成,它有我稱之爲“功能適應”(func-tionalfit)的特徵。每一生態系統自身必須與各種其他系統適應,同樣,任一系統內要素間又必須相互適應。③“自然”在卡爾鬆的建築美學中並非一個形容詞,一個隱喻。卡爾鬆關於建築審美欣賞的核心觀念———“功能適應”,若對其思想過程追本溯源,實得之於自然領域,而非人文領域;得之於自然環境美學,而非人類環境美學;得之於自然,而非得之於建築。經卡爾鬆考察,“功能適應”首先是一種在自然環境、自然生態系統中行之有效的自然法則、自然智慧,然後纔可以被理解爲一種建築審美欣賞的建築原則與人文理念。卡爾鬆雖然沒有明確地提出“道法自然”或“師從自然”的理論命題,但是,這實際上正是其建築美學核心理念提出的真實邏輯脈絡,是他所積極擁護的。正因如此,我們纔可以理解,卡爾鬆爲何將自己關於建築美學的核心觀念———建築審美欣賞的獨特方法命名爲“生態學方法”。這意味着:雖然我們可以在建築創造與審美欣賞中大力提倡“功能適應”觀念;但是,若對“功能適應”這一原理做認真的知識根源、現實背景的考察,我們不得不承認:它首先是一種生態法則。大自然生態系統早已據此而產生與維持,這是大自然生態系統得以生生不息之根本祕密。人類環境中的建築,只不過是在效仿與應用自然智慧、自然原理而已:我在此強調生態因素,僅就如此認識而言:建築作品並非一種藝術品的類似物,而是人類生態系統的有機部分,就像組成自然環境生態系統的那些要素一樣。④以自然環境中的生態學法則重新闡釋作爲人文環境對象、人類文化創造成果之建築,乃卡爾鬆建築美學的根本特色、核心祕密。但問題是,卡爾鬆爲何能在建築美學領域提出這樣的新觀念,其建築美學思想爲何會如此獨具特色呢?我們不應忘記:卡爾鬆首先是一個自然環境美學家,然後纔是一個建築美學的討論者,自然美學是卡爾鬆環境美學的學術起點。卡爾鬆的環境美學之路可以追溯到10年之前的20世紀70年代。此文發表的20世紀80年代,正是卡爾鬆自然美學及自然環境美學的積極建構期,卡爾鬆在本時期成功地建構起其獨具特色的自然美學及環境美學理論———“科學認知主義”(ScientificCognitivism),對自然對象及環境的思考是其本時期的學術重心。卡爾鬆首先在自然美學、自然環境美學領域卓有建樹,對自然對象與環境有了深入的考察與理解,然後才進入到人文領域,進入到對建築的關注。這也就從根本上解釋了爲何他一進入建築美學領域即可有所建樹,並用自然智慧、“生態學方法”來解讀人類建築了。

在上述對建築傳統觀念的反思中,卡爾鬆着力指出:不應當把建築理解爲像雕塑那樣的孤立存在的單個對象,而應當將建築放在與其他建築物、其所存在的整體環境,以及使用這些建築的人的文化與生活價值相互關聯的“網絡”中欣賞建築。他爲何能提出這樣的反思?我們只要重溫一下卡爾鬆關於自然環境欣賞的某種核心觀念就可恍然大悟。先看他對傳統自然審美欣賞模式———“景觀模式”(LandscapeModel)的反思:這一模式要求我們將環境視爲一幅靜態畫面,這種畫面實質上是“兩維的”。它要求將環境簡化爲風景或視角。但我們必須意識到:環境並不是一幅風景,不是畫面,不是靜態的,也不是兩維的。問題在於:這種模式要求我們欣賞環境,並不依環境之本然與特性,而是依據某種自身並非如此,並無此特性的東西來欣賞。①再看他所極力推許的新的自然審美欣賞方法———“環境模式”(EnvironmentalModel):它強調自然是一種環境,它是這樣一種我們生存於其中,每天用我們全部的感官體驗它,將它視爲極平常生活背景的居所。②在討論自然審美欣賞時,卡爾鬆極力強調不能把自然當孤立的對象欣賞,而要把它理解爲包圍着我們,我們正生活於其中的整體環境。以環境觀念代替對象觀念,以宏觀視野取代微觀視野,這正是卡爾鬆在其自然環境美學領域中已經取得的重要成果。意識到這一點,那麼,當我們考察其建築美學時,發現他極力地要把建築從孤立的藝術作品中解放出來,並將建築重置於人類生活環境,又用“功能適應”關係解讀建築的核心審美價值,也就一點也不奇怪了。在此意義上,即強調建築的環境性存在、建築欣賞的整體性視野上,我們似乎也可以將卡爾鬆的“建築美學的生態學方法”理解爲“建築的環境模式”(EnvironmentalModelforArchitecture)。

三、建築美學生態學方法的意義

如何認識卡爾鬆在反思傳統建築觀念基礎上所推出的“建築美學生態學方法”的意義,如果我們接受了卡爾鬆所推舉的建築欣賞新方法,建築審美領域將會發生怎樣的變化?准此,建築美學領域將會發生一場深刻的、全方位的革命。

首先,它強調所有建築物,而非只是巨大、獨特的設計。生態系統的功能適應賦予整個系統中每一組成部分以重要意義。因此,根據生態學方法,建築構造,諸如加油站、購物中心及工廠,都是自然人類環境中的有機組成部分,就像那些經典的建築作品一樣,它們都是建築審美欣賞可行的候選對象。③這是建築審美欣賞範圍的擴大。從此,並非極小部分建築藝術傑作是審美欣賞的合法對象,而是所有那些成功地爲我們的生活提供了服務的功能性建築都是可欣賞的。建築審美欣賞的範圍甚至可以擴大到非建築:與此結果相關者,是對非建築物———自然的人類環境中的其他構造、對象,以及環境本身給予同等重視。橋樑、高速公路、電線,都成了欣賞對象,就像它們所穿過的景觀一樣,都得到欣賞。①至此,建築審美欣賞的對象已擴容至其量的極限:傳統建築觀念下,建築審美欣賞只是欣賞衆多建築物中極少數經建築師精緻設計,並最終在外形上有精緻如雕塑那樣的形式美造型效果的單個建築作品,現在,卡爾鬆將建築審美欣賞的對象先拓展到所有建築物,繼而又拓展到所有服務於人類生活價值的所有人造不動結構物。

基於功能適應的意義,我們人類環境的複雜性,一如自然環境生態系統,成爲審美欣賞中心,而不是強調這一棟或那一棟建築物。審美欣賞轉移至諸如商業中心、金融街區、左鄰右舍,甚至郊區。這些區域之內或之間的功能適應,再加上其周圍氛圍、環境和感受,共同呈現出更大的審美價值。②對生態學方法而言,建築物如何反應、體現和表達人類及其文化的問題,便有了新的重要性。這一問題並非審美欣賞之新奇邊緣,而是欣賞的本質。③這便是建築審美欣賞內涵在本質上的變化。依傳統的建築觀念,單個建築物的獨特造型,設計特定建築物的建築師獨特藝術趣味、審美觀念、思想情感的表達,是建築審美欣賞的主要內容。但現在,建築審美欣賞的視野有了重大變化:建築審美欣賞的主旨不再是特定單個建築物的獨特造型、審美特性及其建築師的才能與觀念;建築審美欣賞將焦聚於建築網絡或建築關係:特定建築物內部各要素間、特定建築物與其環境,特定建築物之間,以及特定建築物與其使用者的需要、文化價值觀念間的關係。這些關係統稱爲“功能適應”關係,實爲建築服務於人類生活的價值關係,這是卡爾鬆新方法爲建築美學帶來的新內容。我們當如何理解在新的“生態學方法”下質與量都發生了鉅變的新的建築審美欣賞觀念,以此新方法爲核心內容的新的建築美學究竟要走向哪裏?依傳統建築觀念,只有極少數設計精巧如美的藝術的建築物,特別是具有像雕塑那樣形式美的建築物,方可被視爲藝術品而得到審美欣賞。可是,一旦我們訴諸新的標準,功能適應觀念、情形有了戲劇性改觀,因爲幾乎所有的建築都被用來滿足某種功能,建築依其本質,是一種功能性對象。這樣,所有的建築物都走進了我們審美欣賞的視野,因爲幾乎所有的建築都很好地爲我們提供了服務。這樣,卡爾鬆新的建築美學首先將建築從藝術範疇中解放出來,而將它置於一個全新的語境———人的現實生活。其建築審美欣賞的最大邊界實際上已與人的現實生活範圍重疊。

其次,傳統建築審美欣賞的核心是單個建築的審美特性,卡爾鬆的建築審美欣賞的焦點則是關係,其單位不再是單個建築物,而是建築物集團。這種審美欣賞視野、規模的變化可總結爲從建築對象到建築環境,從對象視野到關係視野。這種建築審美欣賞視野的變化實可比之於其自然審美欣賞領域中欣賞視野、模式的變化———從“對象模式”到“環境模式”,前者是孤立對象視野,以對象特性爲核心;後者是環境視野,以對象集團爲單元,以對象間關係爲核心。卡爾鬆建築審美欣賞新方法促成了建築美學的視野、形態轉型———從建築對象美學(即傳統的將單個建築物視爲“建築作品”的建築美學)到建築環境美學(即將建築物還原到其現實環境,或以建築物間關係整體把握爲核心的建築美學)的轉型,此正可與其自然環境美學的核心理念相匹配。

最後,如上所述:建築網絡、關係欣賞的核心內容,乃是欣賞建築在此種關係中的“功能適應”狀態,即建築物對於其使用者———人類生活價值的服務情形,建築功能被界定爲對人類生活價值的滿足。最美的建築乃是那種最大限度、完善地實現了其對於人類生活價值服務功能的建築。現在,我們發現建築同樣處於傳統建築觀念之反面:依傳統,美的建築乃是如藝術,特別是雕塑那樣的建築,建築審美特性乃是指那種遠遠超越了其日常生活經驗中物質功利性訴求,那種超功利性的,僅只用以賞心悅目的功能。現在,建築審美價值的內涵發生了180度的轉變:我們在建築中要欣賞的,正是其完善地服務於使用者各種生活價值的功能。在這裏,建築之美與建築之善完全重合了。該怎樣描述這種從量、質與視野三個方面均發生了重大轉折之後的建築美學呢?將建築美學從兩個密切相關的傳統觀念中拯救出來:將建築作品在本質上視爲藝術作品的觀念,以及將建築美學視爲藝術美學分支的觀念。相反,我們提倡一種補充性的建築觀念。

首先是日常生活建築的觀念,其次,將日常生活建築美學理解爲日常生活美學分支的觀念。①《建築美學再思考》是一個信息量極爲豐富的典範文本,其中的新觀念具有廣泛、深刻的學術意義,它爲整個建築美學帶來了質(內涵)、量(範圍)與視野(欣賞方法)三方面的革命。卡爾鬆將建築從傳統的藝術觀念中解放出來後,置於人類現實生活環境的廣闊領域。他從量上將建築審美欣賞的範圍擴大到所有服務於人類生活價值的人造結構物,從質上將建築美的內涵界定爲服務於人類生活價值的功能適應,從視野上將宏觀、整體性建築關係欣賞確定爲建築欣賞的基本方法。以服務人類生活爲建築之宗旨,建築審美欣賞的領域、價值觀念和觀照視野與人類現實生活環境高度重合,這就爲建築美學向“人類環境美學”,或曰“日常生活美學”的演化鋪平了道路,卡爾鬆對此高度自覺。卡爾鬆在這裏所提出的有關建築的一系列基本觀念,在很大程度上同時也對於其人類環境美學有效。從某種意義上說,我們可將卡爾鬆在這裏所討論的建築視爲其人類環境美學之原型,因而其“建築美學的生態學方法”也就對整個人類環境有效,這篇《建築美學再思考》也就成了卡爾鬆關於人類環境美學的一份宣言。確實,他本人有關人類環境美學的系列論文表明:其人類環境美學基本觀念正由本文奠定,卡爾鬆日後關於人類環境美學的諸多言論,本質上只是對本文核心觀念的發揮與應用。

衆所周知,近現代西方美學從現實經驗與審美經驗的區別開始,“非功利”觀念乃其核心,藝術乃其典範對象。卡爾鬆從對傳統美學的獨特審美欣賞對象———建築反思入手,解放了建築,爲建築美學、人類環境美學,乃至日常生活美學開闢出新境界,其實,他也極大地撼動了整個美學。整個近現代美學走的是美善區別之路,卡爾鬆則反其道而行之,走的是引善入美,以善爲美的思路,這也正是當代環境美學、生活美學的基本路線。正是這種處理美善關係根本思路上的不同,讓我們準確地把握住了西方近現代美學與20世紀後當代美學時代審美觀念的本質區別。

四、三點質疑

在結束對卡爾鬆此文的討論前,我想對卡爾鬆上述觀念提出三點質疑。

首先,建築的所屬領域。卡爾鬆將建築從傳統的藝術範疇中解放出來,盡歸之於人類環境、日常生活。如此,則“作爲藝術的建築”觀念便沒有了合法性,於是,將建築作爲藝術來欣賞的建築審美也就成了一種“不恰當”的審美欣賞。我們的質疑是:當我們整體上將建築理解爲一種日常生活對象、環境的同時,是否仍然可以在具體的審美實踐中保留傳統的建築觀念,是否仍可以爲傳統的對建築的藝術式審美欣賞留有餘地?我們認爲,雖然從原則上說,將建築理解爲藝術與將建築理解爲日常生活功能性結構存在着本質區別,但是,在形而下的審美欣賞語境下,我們仍然不能排除對建築的藝術式欣賞與對建築的功能性觀照兩種方式同時並存的可能。至少,面對一座特定的經過精心設計與建造的建築物,我們完全可以分別地欣賞其精美外觀與完善的生活服務功能。現實生活中,也確實不乏既美觀又實用的建築實例。再者,這種允許對建築的藝術欣賞與功能欣賞二者兼容並存的思路,可能並非壞事,而可能促成對建築的完善、豐富的審美欣賞。相比之下,也許是卡爾鬆的這種二者必居其一的思路,反而限制了建築審美欣賞的可能性,且與建築物本身豐富的價值內涵並不相符。卡爾鬆從新理論建構的角度,採取的是不破不立的思路。我們如果立足於完善、豐富的建築審美欣賞角度考慮問題,則完全可以超越卡爾鬆的思路,在建築審美欣賞模式上,最好是做加法而不是做減法,這樣實際的建築審美欣賞效果會更佳。

其次,傳統建築欣賞是對單個建築物的欣賞,卡爾鬆推薦的則是對建築集團、建築關係、建築網絡的欣賞,簡言之,是以關係欣賞代替特性欣賞,以建築欣賞的“環境模式”代替“對象模式”。誠然,這種關係、網絡視野爲建築審美欣賞開闢了新境界;但我們的問題是:關係、環境欣賞是否是建築審美欣賞的唯一視野?卡爾鬆所推薦的這種關係、環境欣賞之外,原來傳統的對單個建築物審美特性的欣賞是否仍有其繼續存在之價值?一方面,從建築的事實層面講,現實的環境建築總由一座座單個建築物組成;另一方面,從對建築的審美欣賞角度講,即使我們選擇了卡爾鬆所推薦的對於建築的新的集團視野、關係視野,但我們仍不能改變現實生活中的建築物總是由一座座單個建築物構成這一基本事實。更重要的是,當我們學會了卡爾鬆的“生態學方法”之後,難道我們就不可以用原來的對象性眼光欣賞建築了嗎?在我們看來,對象性建築欣賞與關係性建築欣賞是兩種不同的建築審美欣賞視野,一爲微觀,一爲宏觀,它們即使在邏輯上相互對立,但在現實的建築審美欣賞實踐中,似仍可並行不悖,而不一定形同水火,未可並存。顯然,卡爾鬆出於建構新理論的目的,在建築審美欣賞立場上極力地要用後者取代前者;但是,我們出於上述同樣理由———爲建築審美欣賞的豐富、完善計,則更傾向於將此二者理解爲性質與功能各不相同,但完全可以共存互補的關係。換言之,對於完善、豐富的審美欣賞而言,在建築審美欣賞的具體實踐中,我們既可以像卡爾鬆所主張的那樣,將特定建築物置於複雜的關係中欣賞,欣賞一組建築羣;同時,也完全可以以傳統視野欣賞單個的特定建築,特別是那些在造型與功能兩方面均做了精心設計,且確實實現了其原定功能者。這兩種視野下,欣賞者所得到的具體審美經驗內涵各不相同。分別地講,兩種視野下,建築各美其美,合而言之,欣賞者當能兼賞其美,而不是二者必居其一,那樣將會得不償失。其實,這樣的問題,同時也存在於卡爾鬆在自然審美欣賞中對“對象模式”與“環境模式”關係的討論中①。

最後,“功能適應”觀念的推行會使建築在量與質兩方面與人類現實功利生活情境高度重合,這會帶來一些卡爾松本人也未能逆料的後果。建築欣賞比之於其他藝術形式的欣賞,必然地具有更廣泛基礎,更少獨特性經驗。建築與整體世界,以及世界的審美、倫理、社會、政治,甚至經濟話題的邊界,並不像其他藝術,比如景觀畫與現實世界的邊界、話題那樣堅硬、遙遠。①當建築審美價值被在本質上界定爲建築對人類生活價值的功能適應,當建築審美欣賞的邊界被擴大爲“所有建築物”甚至“非建築物”,它帶來的理論與實際問題便是:如何從根本性質上界定建築的審美價值與非審美價值,如何在實踐上將那些具有審美價值的建築與沒有審美價值的建築區別開來?如果我們否定了前者,那麼我們怎麼能向別人有力地說明:我們現在正在進行的是對建築的審美欣賞,而非其他欣賞;如果我們沒能爲後者提供必要的參照,那麼,建築審美欣賞就會陷入任何建築都可以,怎麼欣賞都行的局面,而這正是卡爾鬆在自然審美欣賞中極力要避免的局面,是卡爾鬆對阿諾德伯林特的“參與美學”(AestheticsofEngagement)不滿之處。一旦陷入這種侷限,這隻能說明我們的建築美學尚未成熟,美學家尚未建立起恰當建築審美欣賞的必要規範。

建築藝術欣賞論文 篇三

[關鍵詞]校固主題文化;特色高中;學校管理

當前,許多普通高中拆掉了老校舍,修建新校舍;或者易地重建,煥然一新。這些校舍,大多是火柴盒式的建築,形象趨同,缺少特點。教育建築文化迷失,造成了“千校一面”。然而,造成普通高中“千校一面”的不僅僅是建築,更重要的是缺少校園主題文化。一些所謂有特色的、注重校園文化建設的“名校”,名與實不符。許多學校雖然搞了許多文化活動,文化的含量是有的,但因爲缺少整體的構建,只是凌亂的鋪排,缺少學校文化構建的凝聚點,沒有鮮明的、整體的價值取向,也出現了文化方向的迷失。因此。學校文化的迷失,是目前普通高中文化建設的重要特徵。要改變這種現狀,普通高中必須確立自己的“主題文化”,因爲這是特色高中的文化制高點。

一、從學校的歷史文化中提煉出“主題文化”

什麼是學校的“主題文化”?學校的“主題文化”是根據自己的歷史和傳統對學校文化的準確定位,是在學校這個特定的時空裏通過長期的實踐所形成的體現在精神、行爲、校園景觀和制度等方面並被全體成員所認同的共同的羣體意識和羣體行爲規範。沒有主題文化的學校,是不可能成爲特色學校的;沒有主題文化的學校,是缺少個性魅力的學校。學校有了主題文化,就有了生命的底色,就有了教育神韻的凝聚,就有了教育情感的釋放,就有了教育生命的鮮活,就有了鮮明的價值取向。

江蘇省新海高級中學有着80年的建校歷史。從學校辦學傳統來看,歷史悠久,積澱雄厚。新海高中以人文教育見長,在80年的辦學過程中形成了優秀的人文傳統。從普愛中學到新海高中,經過了近80年曆史風雨的洗禮。解放前的普愛中學的師生在抗戰和解放戰爭中拋頭顱,灑熱血。報效祖國,是民族經典文化滋養了他們;解放後新海中學一直重視傳統文化建設,經典文藝作品的排練演出、經典文化學術報告、經典詩文朗誦等活動,以民族文化來凝聚師生員工精神,並初步形成了以傳統文化教育爲重點的辦學特色。所以,以“民族根”文化教育爲重點,有利於繼承和發揚新海高級中學的歷史傳統。

從區域文化來看,連雲港市有山有海,處處掩藏着人類遠古的活動蹤跡。有東方天書的將軍崖巖畫,有昭示東夷部落生活形態的藤(中國論文聯盟整理)花落遺址,有二千年前秦國在此立石的秦東門,有徐福東渡出海的海口。此處,這裏還孕育了中國古代兩部偉大的浪漫主義小說《西遊記》和《鏡花緣》。這些都是厚重的地方文化載體,是構建學校特色的“社會土壤”,是我們進行“民族根”文化教育的好材料。從現狀來看,像我們這樣辦學取得了顯著成績的學校,是不是可以說“特色學校”?或者說以“文化爲特色”的學校,顯然不能。因爲我們始終沒有確立一個“主題文化”,文化建設停留在一般性的“散點”建設上,缺少整合,缺少主題,因而對學校的引領和拉動也遠遠不夠。

通過梳理和分析,我們很好地回顧並總結了新海高級中學80年的辦學經驗和辦學特色,從歷史或辦學傳統中挖掘提煉,分析聚焦學校既有優勢,形成學校特色建設目標定位:培育有民族根的世界公民,進一步促進學校成爲“特色學校”。我們師生員工的行動口號是:“做一個有民族根的世界公民”。所以,學校的主題文化是傳統經典文化。

二、圍繞主題文化提煉學校的教育哲學

通過對學校歷史傳統的回顧和梳理,我們思考學校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的使命、願景和育人目標,提煉出“校訓”“教育理念”“核心理念”“校風”“教風”“學風”,研製“學校形象定位”“管理哲學”“辦學目標”“辦學要略”“科研追求”“發展願景”“學校精神”“教師誓詞”“學校使命”“學校宣言”,並進行闡釋和宣講,用以推進學校文化建設。

爲了適用學校主題文化建設,我們發動師生員工對學校的歷史、現狀和發展前景進行了大討論,重新提煉了學校的教育哲學和教育理念。

我們認爲,一所學校的教育哲學和精神文化最爲重要,因爲它直接影響着這所學校師生員工的思想觀念和行爲方式。爲此,我們首先提煉和明確了校訓:行健。校訓出自《周易·乾卦》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統率了兩方面內涵:剛毅堅卓,奮發圖強;增厚美德,容載萬物。這是辦學理念和育人要求的高度概括,是校風、教風和學風的內核,是人文精神的高度凝練,是學校歷史和文化的積澱,是規範全校師生員工思想作風和行爲的訓律和戒條。我們希望通過這個校訓,能夠爲師生員工打開歷史文化之門提供一把金鑰匙,爲眺望其精神家園打開一扇窗戶。

學校的核心理念是奠基性的理念,具有理解上的抽象性和影響上的根本性,直接決定學校文化和其他理念的方向和選擇。我們提煉出的教育理念是“爲每一位學生髮展奠基”,核心理念是“生本”,這是在“以人爲本”的社會理念下來思考的結果,“以人爲本”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理念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既是對中華民族“民本”“仁民”優良傳統的合理揚棄,又是我黨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宗旨以及爲人民服務這一社會主義道德核心在新時期的體現。新海高級中學原來的“三風”是在80年代中期特定背景下形成的:“團結進取,文明創新”的校風,“科學嚴謹,高效出新”的教風,“勤學多思。探索求新”,的學風。在進入21世紀後,根據主題文化的定位,學校經過討論重新提煉出新“三風”:校風是“厚德、明志、博學、力行”;教風是“正德、厚生、精業、求是”;學風是“弘毅、篤學、切問、日新”。通過比較可以看出新“三風”融古通今,推陳出新。既有歷史感,又有現代感;既有內斂之力,又有外顯之效。既體現了對傳統文化的傳承,又蘊含了對現代文明的創新。以校風爲例,“厚德”源自《周易·坤卦》中的“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即大地的氣勢厚實和順,君子應增厚美德,容載萬物。厚德載物作爲中華美德的一種概括,這句話歷來成爲志士仁人崇尚的最高道德境界。所以,我們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高尚的道德情操,作風正派、崇尚正義、豁達開朗、心胸坦蕩。“明志”出自諸葛亮的《減子書》中的“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即我們要目標明確,志向高遠。要有“服務國家、服務社會、服務人民”的思想;要善於制定具體的學業規劃,明確自己的奮鬥目標。“博學”語出《中庸》中的“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作爲教師,應學識淵博、造詣精深;作爲學生,應打下厚實的功底,全面提升綜合素質。“力行”出自《補記·中庸》中的“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即努力實踐,竭力而行。

其他的如學校形象定位、管理哲學、辦學目標、辦學要略、科研追求、辦學願景、學校精神、學校使命、學校宣言等都一一提煉和研製,這些關於理念和精神方面的研究,圍繞着“民族根”傳統文化去思考,並提煉和闡釋,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如對管理哲學,我們提煉出八個字:“以人爲本,終極關懷”。所謂“以人爲本”,在這裏可以理解爲:人是一切文化事業之根本。一切文化事業都是由人來開創、推動和發展的,因而都必須依靠人,依靠人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這是其一。其二,人不僅僅只是開創、推動和發展一切文化事業的手段,更重要的是,人本身就是一切文化事業最根本的目的。一切文化事業及其進步和發展都是爲了人,爲了人的一切。所謂“終極關懷”,是指對人的最深切的關懷,也可以理解爲一切文化事業的“終極目的”,即爲了“人的全面發展、自由、解放和幸福”。“以人爲本”和“終極關懷”二者是密切相關的,前者是後者的基礎,後者是前者的昇華。要是沒有“以人爲本”的理念,“終極關懷”便無從談起;反之,要是沒有“終極關懷”的理念,“以人爲本”,便失去了其最深刻的意義。

學校教育哲學和精神文化是學校主題精神之魂,沒有教育哲學和精神文化的普通高中是不可能獲得並擁有屹立於品牌學校之林的精神力量。

三、通過課程來推進主題文化建設

“主題文化”只有通過課程實施纔能有血有肉、立體豐滿,才能成爲提升學校創造力的一種精神動力。學校應通過學科課程來突出主題文化,通過校本課程來拓展主題文化,通過研究性課程彰顯主題文化、學校應通過活動課程來實踐主題文化,通過環境課程來營造主題文化。只有這樣,才能在學校中凝聚成一種精神特質。這裏以學科課程、活動課程和環境課程爲例來說明。

在學科課程實施過程中要強化文化教育,尤其是經典文化教育。詩歌與散文、小說與戲劇、新聞與傳記、語言文字應用、文化論著與專題這五個系列最適合對學生進行經典文化教育。如“詩歌與散文系列”可開設若干選修課程:中國古代詩詞曲選讀、唐詩選讀、宋詞選讀、元曲選讀、唐宋散文選讀等;又如“文化論著與專題”可以開設若干選修課程:中外文化論著選讀、《論語》選讀、《孟子》選讀、姥子》選讀、《=莊子》選讀、《人間詞話》選讀、中華文化尋根、民俗文化專題、社區文化專題等。這是我們進行這方面教育的主渠道。強調閱讀經典名著、優秀詩文,有利於優秀文化的薰陶和對中華文化的體認,增強民族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

高中地理是惟一跨越“人文與社會”和“科學”兩個學習領域的一個科目,人文地理等內容也是進行傳統地理文化教育的重要渠道。政治和歷史屬於“人文與社會”這個學習領域,有利於突出主題文化。在“科學”領域,如“物理”系列I,由兩個模塊組成,側重物理學與社會的相互關聯和相互作用,可以突出物理學的人文色彩。“生物”選修Ⅱ中也有“生物科學與社會”模塊。在“藝術”這個學習領域,經典文化的內容則是相當多的,是突出主題文化的重要領域。

在學科課程中,建立生命化課堂,講究三維目標的統一整合,講究“思維場”“情感場”“交往場”的生態平衡,講究過程的生成性、活動的主體性、評價的人文性。

新海高級中學的主題文化定位在“傳統經典文化”上,圍繞這個視點來設計活動課程,就可以設計“系列”:文學經典讀書報告系列、文化經典讀書報告系列、史學經典讀書報告系列、繪畫藝術經典讀書報告系列、音樂經典讀書報告系列、中國經典建築藝術欣賞系列、中國名山文言遊記系列、中國名水文言遊記系列。又如通過環境課程來營造主題文化,可以發揮《校報》《校刊》的思想與文化傳播作用,尤其是要加強對傳統經典文化和傳統經典文化活動的宣傳;建設好學校的門戶網站,設計好網站設計的公共模塊,搞好校園文化模塊;尤其是要鏈接“中國古曲網”“少兒讀經網”“國學網”“故鄉網”“國學寶典網”“中華古籍網”“中華文史網”“百家講壇”等經典文化網站;進校、離校、課間、午休前等音樂欣賞時間專門播放“中國古典音樂”“民族經典音樂”,如古琴曲《廣陵散》《高山》《流水》《梅花三弄》《醉漁唱晚》《平沙落雁》等,這些古典音樂作爲溝通人們心靈的藝術,對於弘揚傳統文化,陶冶情操,涵養學生中正平和的愉悅積極的性情,有着重要作用。

爲了進一步配合課堂教學,突出主題文化,學校還開闢了主題文化新空間。把辦公樓前東西花園建設改造爲唐詩苑和宋詞軒,目的是增加物化載體。這些苑亭軒由於置放的環境和欣賞對象的特殊性而具有了某種明顯不同的特質。並且,作爲物化了的精神載體,它們積澱着歷史、傳統、文化和社會價值,並集中反映着特定羣體的道德價值和審美取向。因此,這項具有重要文化意義的建設,要從材質、色彩、體量、藝術風貌、表現手法等方面,請園藝專家在調研並論證的基礎上進行精心設計。

構建學校的主題文化,最終形成學校的主題文化形態,包括主題文化意象和主題文化精神。具體地說,主題文化活動系統使主題文化明確化;學校景觀文化系統使學校主題文化視覺化;課程實施系統使主題文化深植化;主題文化闡釋系統使主題文化特色化;制度建設系統使主題文化規範化;學校宣傳系統使主題文化推廣化。

建築賞析論文 篇四

關鍵詞:園林設計;景觀建築;技術應用

正文:

爲了進一步滿足城市居民的居住需求,我國的建築單位科學的開展園林景觀設計工作,並在設計作業時實現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的和諧相處。目前,園林工程設計、建設單位在項目建設的過程中加強了對於景觀建築的構建,從而在提升園林景觀豐富性的同時,爲遊人提供休閒娛樂的場所,實現園林工程效益的進一步提升。

一、園林景觀建築的作用

目前,施工單位在園林工程建設作業時,爲了進一步凸出園林景觀的功能性特點,加強了園林建築的構建。事實上,該類建築物在建設、運行的過程中普遍存在觀景、點景特點。對此筆者進行了相關總結,具體內容如下。

1、觀景所謂的觀景,指的是觀賞風景,即設計人員將園林景觀建築設計爲用於景觀觀賞的場所。在該功能性的影響下,建築物往往會成爲園林畫面的主題,並與遊廊相連構建成一觀賞線。在實際的設計過程中,設計人員需要依據觀景的最佳角度、方位進行建築建朝向、位置等因素的合理化設置。

2、點景點景,指的是點綴風景。即設計人員依據自然風景的特色,合理搭配景觀建築,從而實現整個景觀觀賞性的提升,構建精緻的風景圖畫。一般而言,該類建築在設計時往往成爲景觀畫面的重點,而在建築風格的選取方面則需要與園林景觀的整體特色相一致。

3、組織遊覽路線一般而言,園林建築在設計、建設時往往具有較強的起承轉合作用。一般而言,當人民視線接觸到園林建築時,其往往會實現遊覽路線的延伸。在這一過程中,設計人員可以藉助道路的合理化設計,從而實現了一步一景的園林景觀體系的構建,從而由此促進園林動態觀賞效果的提升。

4、限定空間爲了進一步提升園林工程的觀賞性,設計人員在項目建設的過程中往往可以藉助景觀建築的合理化運用,促進景觀層次性、空間性的凸出,從而實現空間變化的巧妙安排,爲人們營造良好的藝術享受空間。一般情況,常見的運用限定空間的景觀建築類型有:庭院、圓洞、花牆、遊廊等。

二、景觀建築在園林設計中的應用

目前,園林施工單位在園林工程建設作業時,往往藉助景觀建築凸出工程項目的功能性。現階段,最爲常見的景觀建築主要有三類:涼亭、橋以及長廊。對此,筆者進行具體的分析,相關內容如下。

1、涼亭佈置作爲園林工程中最爲常見的景觀建築,涼亭的出現不僅能夠爲人們提供休閒、娛樂的場所,其還起到了畫龍點睛,促進景觀觀賞性提升。一般而言,常見的涼亭分爲兩種:傳統涼亭與現代涼亭。在涼亭景觀佈置過程中,工作人員往往需要將其安置在景色秀美的區域,附近有湖泊流水最佳。事實上,這樣的佈置方法能夠在最大程度上確保景觀整體美感的提升。以某市的南湖公園涼亭設計爲例,該景觀建築多設計爲傳統涼亭形制,亭內安置圓柱形緩臺,以便人們觀光休息。此外,該涼亭佈置在湖泊附近,故而能夠爲人們提供良好的景色,達到觀景與體憩作用的同步發揮。

2、橋的設計園林景觀在構建的過程中,往往需要加強對於河流、湖泊等景觀的設計,故而在提升景觀觀賞性的同時,促進局部氣候的調節。在這樣的狀況下,爲了確保景觀完整性的提升,設計人員需要進行橋樑的設計,從而實現了對於自然美景的渲染,促進交通與藝術欣賞的有機融合。此外,橋的合理化運用,能夠實現對於水景的合理化劃分,並由此帶動景觀面積的進一步擴大,提升景區的層次性。在橋的形制方面,設計人員往往採取質樸、精巧的拱橋進行作業,從而實現了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的和諧相處,豐富景觀的效果。關於橋的運用,杭州西湖的斷橋則是典範。該橋的出現不僅實現了對於人文典故白蛇傳的宣傳,其在斷橋的佈置上也花了一點小心思。斷橋設置在西湖之上,故而其能夠與西湖美景遙相呼應,從而實現了自然之美與人文底蘊的和諧統一,促進了人文建築景觀作用的充分發揮,實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

3、廊的設計作爲狹窄的通道,廊的構建往往能夠實現內部建築物與外部空間的聯合。一般而言,廊的構建往往能夠爲人們提供休閒的場所,並實現了交通引流工作的順利開展。作爲過渡性空間,廊的出現往往能夠促使園林景觀的空間性、層次性提升,並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讓遊客在不同季節感受到不同的景觀,並進一步延長遊客的觀賞時間。此外,由於遊廊具有遮雨、遮陽的作用,故而其在園林景觀中的合理化運用,往往能夠實現人文效益的提升。以“院紅跨綠”橋廊建設爲例,該景觀建築在建設的過程中,往往在其其後方各設置五級臺階,並在橋下方安置石拱卷。這一設計方案的構建往往能夠在最大程度上爲遊客在欣賞美景的過程中提供休息的區域,從而爲遊客帶來溫馨的休閒觀賞環境。

結束語:

爲了進一步促進我國園林工程建設質量、效益的提升,有關單位加強了對於景觀建築的構建。本文基於此,着重分析園林景觀建築的作用(觀景、點景、組織遊覽路線、限定空間),並就景觀建築在園林設計中的應用(涼亭佈置、橋的設計、廊的設計)進行論述。筆者認爲,隨着相關措施的落實到位以及技術的發展,我國的園林工程建設項目必將獲得長足的發展,並由此促進各項效益的取得。

參考文獻:

[1]石亮亮。聲景學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應用分析[J/OL].現代園藝,2016(23).195-196.

[2]樑萍萍。低碳理念在城市園林植物景觀設計中的應用分析[J].現代園藝,2016(23).203-204.

[3]林楓,朱葛南,徐磊。談園林景觀建築設計的方法與技巧[J].中華民居(下旬刊),2014,(1):97+99.

[4]田海生,趙文秀。談線形園林景觀建築在園林空間中的應用[J].山西建築,2014,(23):240-241.

建築藝術欣賞論文 篇五

關鍵詞:文化工業;牆體彩繪;審美價值

中圖分類號:J0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5312(2011)30-0030-01

假如說建築是人類文明史中流動的音樂,那麼建築中的裝飾則是這段音樂中最美妙的音符。在建築裝飾中牆飾又佔了很大的比重,作爲最古老的藝術之一,從遠古時期使用動植物的汁液在巖壁上塗繪到現代則使用丙烯等染料,壁畫在技術上經歷了不斷的改進和完善。牆體彩繪作爲純手工繪畫最初具有獨一性和不可複製性,但隨着市場需求擴大也不可避免地進入了“文化工業”的壁壘外圈,在大衆消費和藝術審美中尋找着生存的平衡點。

一、文化工業背景下牆體彩繪的產生

壁畫最早起源於新石器時代的巖刻,之後經過了漢代的畫像磚,唐代華麗的貼金畫,到雕彩結合的清代壁畫,歷史文脈不斷承繼衍變,留下珍貴的藝術遺產。1987我國第七屆國際環境色彩學術研討會上,發表了第一篇關於室內環境裝修色彩的論文“中國建築彩畫藝術”。但它進入尋常百姓家卻是近幾年的事,從工藝角度來看牆體彩繪是傳統壁畫與20世紀末興起的塗鴉充分結合變形產生的,不同於其它傳統木、石、瓷等質料的壁飾,具有價位低、個性化等特點。

藝術是社會歷史的鏡像反映,追溯牆體彩繪最近幾年迅速興起的原因,其出現的社會背景與經濟發展及其價值普適度有關,主觀消費需求角度則與所居環境的和諧來影響人的主觀情緒進而外射實踐的心理效應有關。

機械製造的壁紙效果模式化、同質化現象比較嚴重,而牆體彩繪可以隨居住空間任意搭配不同風格的圖案色彩,在裝修中適用的範圍也越來越廣,如從客廳的影視牆、臥室的壁頂再到室內的每個空間,或簡單或複雜的彩繪圖案都可以起到環境點綴美化的作用。

二、牆體彩繪的大衆審美文化價值

隨着工業技術的發展,社會進入了讀圖時代,人們需要大量的視覺刺激來滿足精神需求,室內牆壁的圖像對人視覺產生刺激影響人的心理,進而影響人們的生活和工作的態度,通過室內彩繪建構個性化詩意棲居空間以用來建構自我的審美心理。

色彩可以創造情緒意境,從其對人的生理和心理影響角度來講,顏色是情緒的最主要誘因,對人的情緒起着重要的作用。人類實踐的社會環境與人類文明發展的相似性,決定了共同的色彩心理認知,比如紅色讓人聯想到鮮血,使人興奮;黃色容易讓人想到太陽,創造一種明快的環境,促進食慾等。但是不同的生活環境和年齡階段的人對色彩的心理感知又是不同的,有人感受藍綠色是最安靜的色彩,有人認爲天藍色最讓人心情放鬆。因此大衆可以不受傳統消費產品的意識奴役,根據色彩的心理定勢自由選擇。在不改變建築空間的前提下,通過色彩的冷暖和線條的處理,使得人們在心理感知上出現審美的情緒。

牆體彩繪形式的自由性也是每個人都能在其中實現審美自主性的重要方面。黑格爾說“和諧一方面見出本質上的差異面的整體,另一方面也消除了這些差異面的獨立,互相依存和內在聯繫就顯出整體性的協調一致”。牆體彩繪形式自由選擇可以讓人產生和諧的空間歸屬感,比如影視牆選擇對稱均衡的抽象圖形構成的穩定、平衡讓人感受到簡潔安靜,而模仿自然的圖形如荷花、梅花等可以讓人進入到“神思”意境,放鬆城市空間緊迫感下的疲憊心情。繆勒。萊亞曾證明上下兩根線段長度相等,但在人們的視覺中線段兩端箭頭向外擴張比收縮顯得長。

三、牆體彩繪的未來價值取向

隨着市場需求的增多,牆體彩繪受到了兩個方面的衝擊,第一是替代品的出現,液體壁紙的大批覆制以更低的價格以及自由組合圖案的形式引起了更廣泛的接受。應該說當今社會的大衆審美選擇就有一種時尚快捷,更替較快的特點,而壁紙無疑在這方面比起手繪來講具有其不可比擬的優勢。但對於牆體彩繪來講大批量的複製同樣會使其失去藝術的靈韻和原真性。

另一方面是因爲牆體彩繪操作的簡便性及門坎較低使得很多具有繪畫基礎的人因爲利益誘導進入了市場,但大部分主要是模仿而不是原創設計,真正有價值的審美必須服從於房間風格造型與主觀的審美心理,而不能脫離環境自成體系。

在社會經濟背景與人們主體覺醒意識的雙重背景下,這種具有人文價值的審美藝術正日漸成爲人們日常消費的一部分,讓藝術文化跳出少數人的圈囿成爲大衆審美消費的產物,牆體彩繪通過藝術與商品之間的契合點,實現了其存在的雙重價值――既是大衆消費的,又是藝術審美的。

參考文獻:

建築鑑賞論文 篇六

關鍵詞:美術鑑賞 情感 文化情境 多元思維

高中美術鑑賞教學,是幫助學生通過對美術作品進行分析歸類,從而達到能夠體味感受、欣賞美術作品。下面就我平時的教學過程中的感想總結出來,以供同行討論。

一、美術鑑賞過程中學生情感因素的調動

美術新課標提出“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概念,目的是強調通過學生的親身經歷來體驗和感受美術作品,形成自己的藝術價值觀念。美術鑑賞本身就是一種最直接的審美活動,需要通過自己的思維活動來感悟美術作品,這種活動強調個人的審美感受和情感體驗,情感是審美活動的基礎。比如站在天安門前面,人們會自覺產生一種民族自豪感;欣賞羅中立的《父親》讓我們感受到一種強烈的親情和感傷的鄉土情懷;而看到達利《內戰的預感》則會讓人感受到戰爭給人類所造成的無可估量和無法彌補的傷害。因此,情感因素是鑑賞作品的關鍵,學生在鑑賞作品時體味到了某種情感,他的情緒就會激動,就會表現出濃厚的學習興趣。在美術鑑賞教學中,如果忽視學生的心理感受和情感的參與,那就根本談不上真正的鑑賞。然而,問題在於中學生由於知識基礎和生活閱歷的限制,很難體味到這一點。這就要求教師教學中要對學生進行一定的引導與啓發,幫助學生分析體味美術作品的精神內涵,尤其是作品最精彩的部分。通過生動恰當的語言描述來激發學生的興趣,比如,委拉斯凱茲的《教皇英諾森十世》陰險狡詐狠毒的神情等。

二、在美術鑑賞中體味文化情境

新課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要在廣泛的文化情境中認識美術”。任何美術作品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是在一定的文化環境中創作出來的,不可避免地受到所在環境的影響,這就是美術作品的地域性特徵。所以,在美術鑑賞教學過程中,首先要把美術作品放在一定的地域文化環境和時代背景中去學習。如鑑賞達芬奇的《蒙娜麗莎》,就必須讓學生了解文藝復興運動的歷史及其所倡導的人文主義精神;鑑賞米開朗基羅的《大衛》,要讓學生了解米開朗基羅創作這件作品的時代背景及大衛的歷史史料;如達維特的《馬拉之死》,如果不了法國大革命時期的歷史和作爲資產階級雅各賓黨領導人的馬拉真實資料,就無法理解這一作品所表現的內容精神及爲什麼要這樣畫。這些,一方面老師要能夠爛熟於心,在教學中做到信手拈來,更要巧妙的穿插到對作品的鑑賞過程中,不能生硬的告訴學生。當然,最好是讓學生課前自己進行蒐集瞭解,帶到課堂與同學們分享。其次,在鑑賞過程中要營造教學情境,以幫助學生形成豐富的鑑賞體驗。在鑑賞蔣兆和的《流民圖》時,我讓學生觀看一些抗戰時期中國民衆的苦難生活的影片片段,讓學生有如親身體驗日本侵略者給中華民族帶來的深重災難,才能感受到當時中國人民的苦難生活,也才能真正感受到作品本身的悲劇性給人的巨大震撼;在鑑賞蒙德里安的《百老匯的爵士樂》時,播放一段爵士樂,讓學生在聆聽爵士音樂的同時體味作品的內涵。

藝術源於生活。在美術鑑賞教學時,我讓課堂內外相結合,課堂與生活相結合,以擴大學生視野,增強他們的感性認識,創造一個更爲廣闊的文化情境。爲此,我建議學校利用教學樓走廊、櫥窗等場所展示學生或教師作品,既美化校園,營造藝術氛圍,也給學生提供一個藝術環境,有助於提高學生鑑賞、評述美術作品的能力;在鑑賞現代建築藝術時,直接讓學生到校園、湖心公園中走走,要求他們自己分析、評論校園和公園建築的佈局和特色。爲了讓學生對當地的人文和鄉土文化有深入瞭解,我帶學生參觀了當地的美術館、博物館,文化遺產,如清真大寺、中山公園以及南門、玉皇閣等古建築。

美術鑑賞涵蓋了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滲透了各門學科的知識,所以一定要在廣泛的文化情境中去鑑賞美術作品。

三、強調學生多元化思維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