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論文 > 論文精選

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內容的相關毛概論文(精品多篇)

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內容的相關毛概論文(精品多篇)

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的相關毛概論文:《“四個全面”戰略思想的哲學分析》 篇一

[摘要]“四個全面”的戰略佈局,蘊含系統思維、辯證思維、科學思維和底線思維的哲學思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要積極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全面深化改革要堅定不移有方向有原則,全面依法治國要禮法並舉有共產主義信仰,全面從嚴治黨要強調居安思危扎牢制度籠子。要以總攬全局的戰略眼光,發揚釘釘子精神,將好的藍圖一干到底。

[關鍵詞]四個全面;系統思維;辯證思維;科學思維;底線思維

一、“四個全面”戰略思想的提出

“四個全面”戰略思想的提出有一個漸進過程。2012年11月,黨的提出確保到2020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2013年11月,十八屆三中全會做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戰略部署;2014年10月,十八屆四中全會強調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同年10月,在黨的羣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總結大會上提出“全面推進從嚴治黨”的重大要求;2014年12月,在江蘇考察調研時第一次提出“四個全面”的重要思想,強調“要協調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推動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邁上新臺階”[1];2015年2月2日,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研討班開班式上,對“四個全面”進行了集中闡述,標誌着以同志爲的黨中央治國理政的戰略佈局基本形成。

二、“四個全面”戰略思想的哲學分析

1.“四個全面”戰略的系統思維。系統思維堅持整體觀,指把對象作爲整體,從系統和要素、要素和要素、系統和環境的相互聯繫、相互作用中綜合地考察對象的一種思維方法。

“四個全面”是一個大系統。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到2020年必須實現的奮鬥目標,全面深化改革是根本動力,全面依法治國是基本方略,全面從嚴治黨是重要保障,它們有機統一於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事業中。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要求、新發展。黨的提到“全面建設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2]p19,並提出了以經濟建設爲中心,堅持經濟、政治、文化全面發展的系統觀。2000年,我國邁進了小康社會的門檻。但我們達到的小康是不全面,發展不平衡的小康,地區之間、城鄉之間存在着明顯的差距。“故而2012年黨的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是億萬人民自己的事業,是爲了人民、造福人民的事業,改革發展的成果必須惠及全體中國人民,特別是廣大農村地區和老少邊窮地區,是當前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須重點解決和關注的問題。

“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注重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強調:如果各領域改革不配套,各方面改革措施相互牽扯,全面深化改革就很難推進下去,即使勉強推進,效果也會大打折扣。改革不僅涉及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等領域,還要求協調推進黨的建設、國防軍隊建設等的改革。

“全面依法治國”,提出要建設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還要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系統地將依法治國從命題提升到基本方略的高度。

“全面從嚴治黨”,就要堅持協同作戰,系統反腐成新常態,致力於打造風清氣正、崇廉尚實、幹事創業、遵紀守法的良好政治生態:從嚴治標,“蒼蠅老虎一起打”;依規治黨,黨紀嚴於國法;跨境治腐,追贓追逃;依託網絡平臺,“開門反腐”;權力公開透明,剷除濫權尋租土壤,構建“既管才德,又管財產”的黨內監管網絡和誠信體系。

2.“四個全面”戰略的辯證思維。辯證思維,就是承認矛盾、分析矛盾、解決矛盾,善於抓住核心、找準重點,洞察事物發展規律。“四個全面”處處體現着唯物辯證的思維。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指導方針。全面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色。指出,中國改革經過30多年,可以說,容易的、皆大歡喜的改革已經完成了,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難啃的硬骨頭。改革要深化,首先要加強宏觀思考和頂層設計,同時也要繼續鼓勵大膽試驗、大膽突破。“看不見的手”和“看得見的手”要協同發揮作用,既要講“市場的決定性作用”,也要講“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我們要講如何分好“蛋糕”,更要講如何做大“蛋糕”。

指出,全面貫徹實施憲法,是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首要任務和基礎性工作[3]p138。法治本身就包括維穩和維權兩個方面,維權是維穩的基礎,維穩的實質是維權。反腐倡廉要努力做到幹部清正、政府清廉和政治清明。

嚴厲懲治和嚴防腐敗是全面從嚴治黨的現實要求。對於黨的領導幹部而言,自身必須嚴於律己、杜微防漸、警鐘長鳴,必須始終堅持一切爲了人民,堅持黨性與人民性的統一。

3.“四個全面”戰略的科學思維。科學思維,也叫科學邏輯,即形成並運用於科學認識活動、對感性認識材料進行加工處理的方式與途徑的理論體系。它是真理在認識的統一過程中對各種科學的思維方法的有機整合,它是人類實踐活動的產物。科學思維必須遵守三個基本原則:一是邏輯性原則,要求嚴密的邏輯性,達到歸納與演繹的統一;二是方法論原則,要求辯證的分析與綜合相結合;三是歷史性原則,實現邏輯與歷史的一致,達到理論與實踐的歷史性統一。

全球化背景下,中國經濟實現了持續30多年的高速增長,綜合國力得到顯著提升,老百姓生活有了根本性改變。但粗放式發展付出了環境惡化、生活質量下降、生命受污染的威脅等的沉重代價,加上資源配置效率低下、收入差距過大等問題,這種舊常態難以爲繼。中央全面總結髮展經驗,科學分析當前形勢和未來走勢,做出“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戰略判斷。

我國改革開放首先是從“摸着石頭過河”開始的,摸着石頭過河就是摸規律,從實踐中獲得真知,然後對之進行理論總結,最後把理論和實踐成果上升到國家層面的制度來確定。

全面依法治國的形成過程就是科學思維的過程。憲法是依法治國的根本。我國現行憲法是在總結社會主義建設正反兩方面經驗,深刻吸取““””的沉痛教訓,借鑑世界社會主義的成敗得失,適應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而制定出來的。同時它不斷吸納新經驗、確認新成果,於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等,全國人大對我國憲法個別條款和部分內容作了必要的修正。

從嚴治黨也體現了歷史與現實相統一的科學思維。圍繞以嚴治黨的反腐倡廉,指出,研究我國反腐倡廉歷史,瞭解我國古代廉政文化,考察我國曆史上反腐倡廉的成敗得失,可以給人深刻啓迪,有利於我們運用歷史智慧推進反腐倡廉建設。

4.“四個全面”戰略的底線思維。底線思維,就是客觀地設定最低目標,立足最低點,爭取最大期望值的一種積極思維,就是所謂“從最壞處着眼,爭取最好的可能性”。

惠民生始終是我國經濟工作的根本落腳點。強調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體現了經濟發展新常態下社會政策託底的思路。強調守住底線,既是實現社會公平正義的需要,也是保障社會穩定大局的需要。

同志告誡人們,中國是一個大國,不能出現顛覆性錯誤。改革是有底線的,要有底線思維,哪些能改哪些不能改要有清醒的認識,既不能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能走改旗易幟的邪路。

中國共產黨從1949年執政以來,領導新中國取得了一個又一個重大的勝利,但也面臨着一黨長期執政的內外部困境。從外部看,世界現代化帶來民主化浪潮的全球化,西方的意識形態一直質疑和批判一黨長期執政。從內部環境來看,一黨長期執政易產生腐敗的溫牀:由於長期掌握國家公共權力,絕對的權力導致絕對的腐敗,長期控制國家資源和利益的分配,擁有較大的腐敗機會和便利。在這種內外交困趨勢下,執政黨“全面從嚴治黨”和加強執政能力的訴求是針對這一危機的主動努力,“要求以零容忍態度懲治腐敗,堅決把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進行到底”需要底線思維。

三、“四個全面”戰略思想的實踐方向

1.經濟建設:積極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經濟發展新常態,指我國經濟向形態更高級、分工更復雜、結構更合理的經濟增速換擋階段演化。發展方式從規模速度粗放增長型向質量效益集約增長型轉化;經濟結構從增量擴能爲主轉向調整存量、做優增量並存的深度調整時期。經濟新常態是爲了獲得更大更優的發展動力,發展得更好。

積極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政府要從以搞建設爲主轉變爲以做好服務爲主,爲企業創造更加公平公正的經營環境,爲人民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務。企業以過去靠規模效應獲利,追求上新項目或擴大產能,新常態下必須抓住新技術和產業革命帶來的機遇進行供應側改革,靠轉型創新升級。

2.改革開放:堅定不移,有方向有原則。其一,堅定不移參與經濟全球化,擴大對外開放。中國歷史上有錯失發展機遇的歷史教訓。乾隆末年,中國經濟總量居世界第一位,人口占世界三分之一,對外貿易長期出超。也正是在這一時期,西方發生了工業革命,生產力和科學技術迅猛發展。但是,“當時的清朝統治者卻不看這個世界的大變化,夜郎自大,閉關自守,拒絕學習先進的科學技術。最後,在短短一百多年的時間裏,就大大落後於西方國家,直至在西方列強的堅船利炮面前不堪一擊”[4]p426。全球化時代,只有融入才能脫困。改革開放以來歷次三中全會都研究討論深化改革問題,釋放出重要的信息:我們將堅定不移高舉改革開放的旗幟,堅定不移堅持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

其二,堅持社會主義方向和獨立自主。方向決定道路,道路決定命運。指出,改革開放必須堅持正確方向,沿着正確道路推進。“在方向問題上,我們頭腦必須十分清醒,不斷推動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3]p67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就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獨立自主一是要堅持從我國國情出發搞建設,二是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走獨立自主的發展道路。

3.全面依法治國:禮法並舉,堅定共產主義信仰。依法治國首先要弘揚科學精神,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一種法律經濟、規則經濟,法治思維是規則思維、程序思維、建設性思維,即以憲法法律作爲思考一切問題的出發點、將憲法法律作爲一切行爲的首要準則和方式的一種思維方式。要強化規則意識,倡導契約精神,弘揚公序良俗。

人類生活分爲三個基本層次:終極信仰層次、社會交往層次和個人的心性修養層次。其中終極信仰屬於形而上範疇,社會交往屬於規範範疇,而個人心性修養屬於美德範疇。三個層次中,能被制度化的只有“規範”這一層次。此外,法律、制度是針對人性存在不完善而設計的,法治以維護權利爲目標,以人性惡的一面爲依據,主要以懲戒爲手段。

我們追求的中國夢和幸福社會,不是制度嚴密、執法無情、動輒得咎、處處提防的社會,相反,是人人覺得被別人尊重、相互與人爲善、人們安居樂業的和諧融洽的社會。禮治也尤爲重要。其是以人性善的一面爲依據,主要以教化爲手段,對人性予以正面引導的激勵。

4.全面從嚴治黨:居安思危,扎牢制度籠子。居安思危才能“治大國若烹小鮮”。黨長期執政的和平安逸環境,容易使黨喪失危機意識,產生精神懈怠。居安思危,就是要加強黨的思想建設。革命時代,毛澤東提出非無產階級出身的黨員要思想上入黨。新時期黨的思想建設,除了樹立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還要時刻堅持黨的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思想路線,理論創新跟上實踐發展;以黨的一系列思想理論武裝黨員幹部,提高理論水平;加強黨員的思想政治教育。

扎牢制度籠子,從震懾貪腐到制度約束權力。既打“老虎”,又拍“蒼蠅”,“老虎”“蒼蠅”一起打,是我們黨有力量的表現,也是人民羣衆的共同期待。我們黨歷屆領導集體特別是以爲的黨中央在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中採取的有力措施、樹立的鮮明旗幟,取得了明顯成效。但最重要的不在於出現腐敗之後反腐,要“加強反腐敗國家立法、加強反腐倡廉黨內法規制度建設”[3]p388,形成不敢腐、不易腐的體制機制,用制度約束權力,源頭治理。這是當前黨的建設和治黨的重要內容和艱鉅任務。○

參考文獻:

[1].主動把握和積極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推動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邁上新臺階[N].人民日報,2014-12-15.

[2]中國共產黨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文件彙編[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3]談治國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4]江澤民。論黨的建設[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1.

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心得體會 篇二

2月26日,市委中心組舉行2015年第二次集體學習,深入學習經濟發展新常態的內涵和要求。市委書記白玉剛在集體學習結束時作重要講話,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提出的“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從緊從嚴從實抓好當前各項工作,確保全年工作開局良好。

市委副書記、市長廉素,市人大會主任龔毅,市政協主席王建國等四大班子在家領導,市法檢兩院主要領導、市直各部門及人民團體主要負責人,自治區各有關垂直管理部門主要負責人蔘加學習。

本次集體學習利用一天時間,特邀中央黨校研究生院巡視員、博士生導師劉春,著名經濟學家姚景源分別就提出的“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經濟發展新常態的內涵和要求作了專題講座。劉春和姚景源圍繞學習主題,從戰略和全局的高度,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生動活潑、深入淺出,對中央的一系列新理論、新精神、新要求作了全面系統的闡述和解讀,使我市領導幹部對“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和經濟發展新常態有了更加清晰、更加準確的認識和把握,對我市深入學習貫徹中央一系列重要精神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

白玉剛強調,各級領導幹部要以此次中心組集體學習爲契機,全面理解、深刻認識和把握提出的“四個全面”戰略佈局,以實際行動把“四個全面”落實到各項工作中。要圍繞全市發展大局,把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爲鄂爾多斯凝心聚力、轉型發展、創新創業、再鑄輝煌的基本目標,把推進全面深化改革作爲新常態下鄂爾多斯爬坡過坎、攻堅克難的基本方針,把推進全面依法治國作爲新常態下鄂爾多斯轉型發展必須遵循的基本規則,把推進全面從嚴治黨作爲鄂爾多斯凝心聚力、奮力拼搏的基本要求,在思想上要牢固確立“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在行動上要以貫徹落實“四個全面”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工作上要把“四個全面”落實到方方面面中。

白玉剛強調,我市2015年工作任務重、考驗多、要求高、時間緊,各級領導幹部要立即行動起來,全身心投入到各項工作中。要迅速從節日氛圍中收身收心,立即進入工作狀態,按照市委三屆六次全委會議暨全市經濟工作會議和全市“兩會”的部署要求,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從緊、從實、從嚴抓好各項工作。市四大班子和各地區各部門“一把手”要切實把各項工作真正抓在手上,把完成任務作爲最起碼的紀律要求,層層分解任務,明確時限要求,強化紀律意識,加強日常考覈,拿出真辦法、硬措施,真抓實幹、攻堅克難,努力把工作往成做、往好做,確保實現一季度良好開局,爲順利完成全年各項目標任務打好基礎。

白玉剛要求,市四大班子和各地區各部門“一把手”要做貫徹落實“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的表率,在自治區黨委的堅強領導下,以更加高度的自覺自信,團結帶領本地區本單位領導幹部全力完成攻堅克難、轉型發展各項工作任務。要全面落實從嚴治黨系列要求,認真履行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切實管住自己、管好班子、帶好隊伍,努力建設一支靠得住、有能力、會幹事、幹成事的幹部隊伍,充分調動廣大幹部隊伍以更加飽滿的工作激情和幹勁積極投身到推動鄂爾多斯轉型發展的各項工作中,確保圓滿完成各項目標任務。

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心得體會 篇三

黨的以來,站發表了系列重要講話,形成了一系列治國理政的新理念新思路新戰略,講話內涵豐富、思想深邃、博大精深,是一個系統完整的科學理論體系,爲我們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實現新的奮鬥目標提供了基本遵循,是我們開拓創新、迎難奮進,不斷取得新突破,實現新跨越的科學指導,通過深入自學,獲得以下幾點體會:

一、系列重要講話是新的歷史條件下治國理政總方略

“欲知大道,必先爲史”,以史爲鑑,可知興替。從歷史發展脈絡和未來發展趨勢出發,認爲我國正處於經濟社會發展的轉折點和關鍵期,改革開放的深水期和攻堅期,處在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兩個一百年”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決勝階段。以他爲的黨中央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局出發,立足發展實際,堅持問題導向,逐步形成並積極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佈局。“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確立了新的歷史條件下,黨和國家各項工作的戰略目標和戰略舉措,是我們黨在新的形勢下治國理政的總方略,是事關黨和國家長遠發展的總戰略。這是歷史發展的總結,是時代演進的必然。

二、“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符合人民羣衆所願所盼

“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我們黨始終將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作爲根本宗旨,要求把羣衆的所思所盼、所需所願作爲謀事幹事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隨着我國經濟社會日新月異的發展,人民羣衆期盼經濟更有活力,政府更加高效,文化更加繁榮,生活更有保障,社會更加和諧,生態更加優良,權益得到更好維護,這些美好願景的實現,需要我們党進一步強化宗旨意識,深化戰略考量,轉變發展理念,“四個全面”戰略佈局恰恰順應了人民羣衆過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符合廣大人民羣衆的共同願望和根本利益。

三、“四個全面”戰略佈局是具有內在邏輯的有機整體

“四個全面”戰略佈局,言簡意賅、精闢深刻,既有戰略目標又有戰略舉措,相互之間密切聯繫、有機統一,具有緊密的內在邏輯,是一個整體戰略部署的有序展開,共同支撐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局。其中,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重大戰略目標,在“四個全面”戰略佈局中居於引領地位,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是三大戰略舉措,爲如期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重要保障。要深刻認識“四個全面”之間的有機聯繫,將其作爲具有內在理論和實踐邏輯關係的統一體來把握和理解。

四個全面”戰略佈局是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發展

“四個全面”戰略佈局集中體現了對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的自覺運用,落實好這一戰略佈局,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更加自覺地堅持和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增強戰略思維、辯證思維、法治思維、系統思維、底線思維、創新思維,強調以戰略思維謀全局、以辯證思維解憂難、以法治思維圖善治、以系統思維聚合力、以底線思維定邊界、以創新思維增活力。要堅持在科學統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整體上下功夫,使之共榮共通,相互促進,共同推進新形勢下黨的治國理政新實踐。

五、用“四個全面”戰略佈局思維引領規劃工作

(一)“四個全面”戰略佈局要求扭住事業發展中根本性、全局性、緊迫性的重大問題。規劃管理工作是城市發展建設的龍頭,發揮着統籌引領作用,我們必須加強對規劃工作的領導,科學編制規劃,嚴格執行規劃,全面落實規劃,通過規劃,引領經濟社會發展,通過規劃,促進城市功能完善,通過規劃,促進城市面貌日新月異。所以,我們要更加重視本職工作,更加珍視手中權力,忠於職守、履職盡責,踏踏實實在工作崗位上做出成績,取得實效。

(二)以“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爲指引攻堅克難、化解矛盾、解決問題。面對新形勢新變化,我們必須立足發展實際,以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爲導向,不斷提升工作水平和能力素質,善於以科學思想方法分析問題,以過硬工作本領解決問題,紮紮實實把各項決策部署貫徹好落實好,推動規劃工作上水平,推進經濟社會發展邁上新臺階,取得新進展。

(三)以“四個全面”戰略佈局調動黨員幹部工作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四個全面”戰略佈局是黨和國家的事業,也是人民自己的事業,廣大黨員幹部要正視自己的責任,要善於從人民羣衆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進一步提高規劃的科學性、親民性和務實性,努力把好事辦好,實事辦實,發揮規劃的統籌協調和服務保障作用,通過規劃推進發展建設。

(四)以“四個全面”戰略佈局更加深入的改進黨風、政風、行風。要對照“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的要求,找準工作中的薄弱環節,提出加強和改進的措施。堅決杜絕“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的現象發生。積極轉變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務水平,認真落實我局“十二項服務舉措”,隨時跟進大項目好項目的建設進度,確保早落地、早投產、早見效,真正樹立起規劃部門的良好形象。

四個全面學習心得體會 篇四

按照會議安排,我認真學習了“四個全面”的重要論述,在學習過程中,使我對“四個全面”的重大意義、精神實質和科學內涵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把握,深入貫徹落實“四個全面”的自覺性和堅定性有了新的提高。現將自己的幾點體會彙報如下。

一、對“四個全面”的認識和理解

“四個全面”深化了對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發展規律的認識,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是以同志爲的黨中央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局出發提出的戰略佈局,是黨中央治國理政的總方略,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走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路線圖”。也是對治國理政實踐的新總結、認識的新境界、工作的新要求,是我們全部工作的總遵循、總抓手、總方略。“四個全面”的每個“全面”都有各自豐富的思想內涵,各個“全面”之間又有緊密的內在邏輯聯繫和辯證統一關係。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是戰略目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我們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關鍵一步,另外三個“全面”是重大舉措,其中全面深化改革是強大動力,全面依法治國是重要保障,全面從嚴治黨是根本保證。

二、努力落實好“四個全面”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黨的根據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實際和新的階段性特徵,提出了一些更具明確政策導向、更加針對發展難題、更好順應人民意願的新要求,以確保到2020年全面建成的小康社會,是發展改革成果真正惠及十幾億人口的小康社會,是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全面發展的小康社會,是爲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宏偉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奠定了堅實基礎的小康社會。近年來,我市認真落實中央、自治區的要求,全力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小康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時,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還有不少差距。就城鎮化而言,我市是45%,全國小康目標是城鎮化率60%,我市的城鎮化率到2020年還要提高15個百分點,必須大力推動全市城鎮化。爲此,我市制定了全市推進城鎮化工作的實施意見,出臺了20__年主城區城市建設、規劃、管理工作行動計劃和百姓安居工程行動計劃,主城區實施“兩環、兩橋、__路、__口”等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工程。__市區實施“一街、一路、一鎮、一社區”改造工程,建設實力縣城和風情小鎮。結合實施農村牧區“十個全覆蓋”工程,推進美麗鄉村建設,改善鄉村面貌。

(二)關於全面深化改革

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三次會議上強調,改革要堅持從具體問題抓起,着力提高改革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着眼於解決發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把有利於穩增長、調結構、防風險、惠民生的改革舉措往前排,聚焦、聚神、聚力抓落實,做到緊之又緊、細之又細、實之又實。習開宗明義的這一要求,是真抓實幹、打好全面深化改革這場攻堅戰的又一動員令。目前我市主城區正在進行城市管理事權下劃的改革,理順了管理體制,不少事項已落實到位,必將有力推進城市建設和管理。

(三)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國共產黨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鮮明提出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重大論斷,明確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指導思想、總體目標、基本原則,對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法治隊伍建設以及加強和改進黨的領導作出了全面部署。

我國正處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階段、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堅時期,既是重要戰略機遇期,也是矛盾凸顯期,發展呈現新的階段性特徵,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面對諸多考驗。無論是推動保障科學發展,還是有序推進改革;無論是調節社會利益關係、化解矛盾衝突,還是提高黨的執政能力、鞏固執政地位,都需要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以實現經濟發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會公正、生態良好。

(四)全面推進從嚴治黨

從嚴治黨,首先要嚴格按照黨章辦事。作爲黨員幹部,必須始終牢記入黨誓詞,以焦裕祿、楊善洲等模範人物爲榜樣,對照宗旨檢查言行、修正座標。自覺講黨性、重品行、以實際行動作表率。

從嚴治黨,還必須嚴肅黨紀,堅決懲治腐敗。我們要牢固樹立大局觀念和全局意識,防止和克服地方和部門保護主義、本位主義,不搞“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杜絕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要牢固樹立黨章意識,自覺用黨章規範言行,做到政治信仰不變、政治立場不移、政治方向不偏。改進工作作風,最根本的是要堅持和發揚艱苦奮鬥精神,堅持勤儉辦一切事業,堅決反對講排場比闊氣,堅決抵制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改作風是一項長期而艱鉅的任務,要求我們常抓不懈、常抓常新。歷史已經證明,不受制約的權力,比然會被濫用,必然導致腐敗。作爲一名領導幹部我們要慎用權力,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裏,從自身做起,杜絕腐敗現象的發生。

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心得體會 篇五

深入領會“四個全面”的基本要義。“四個全面”的基本思想,已存在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之中,存在於精神之中。同時,“四個全面”包含着新的重要內涵,也就是把發展目標、發展動力、發展方式、發展保證綜合一體,拎起了全面建設、創新發展的綱,凸顯了開創未來的新視野新高度;以一種新概括表述以來黨中央治國理政的戰略籌劃,描繪了系列重要講話的主要輪廓,展現了統籌全局的新思路新方式。“

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改革開放30多年來黨和國家一以貫之的主題。後,以同志爲的黨中央緊緊扭住這一主題,譜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篇章。兩年多來,依據的戰略部署和全面發展面臨的主要矛盾,努力實現“兩個一百年”和中國夢的奮鬥目標,我們黨牢牢把握“四個全面”,協調推進“四個全面”,也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漸次展開、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展現出治國理政的系統邏輯和主線軌跡。

深入領會“四個全面”的實踐基礎。“四個全面”的提出,不是從書本上抄來的,不是頭腦中先驗的構想,而是來自於新形勢下我國發展的實踐要求,依據於當前黨和國家事業發展中必須解決好的主要矛盾。一是要解決好發展不平衡不協調的突出矛盾,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爲目標牽引;二是要解決好發展的深層次矛盾特別是利益固化問題,把全面深化改革作爲動力機制;三是要解決好治理方式不相適應、人治傳統根子很深的現實矛盾,把全面依法治國作爲路徑選擇;四是要解決好“四風”氾濫、腐敗嚴重的緊迫問題,把全面從嚴治黨作爲全局樞紐。這些矛盾總起來說,就是民族復興目標與前進道路障礙的矛盾。“四個全面”的提出,基於矛盾的邏輯、問題的邏輯、實踐的邏輯。清醒認識主要矛盾,纔有“四個全面”戰略部署的集中推出、“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的步步構建。準確把握主要矛盾,就能對“四個全面”的現實根據有充分的理解,從而進一步認識到“四個全面”是新形勢下推進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科學綱領。

深入領會“四個全面”的基本要義。“四個全面”的基本思想,已存在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之中,存在於精神之中。同時,“四個全面”包含着新的重要內涵,也就是把發展目標、發展動力、發展方式、發展保證綜合一體,拎起了全面建設、創新發展的綱,凸顯了開創未來的新視野新高度;以一種新概括表述以來黨中央治國理政的戰略籌劃,描繪了系列重要講話的主要輪廓,展現了統籌全局的新思路新方式。“四個全面”的顯著特徵是全面推進。當代中國發展的系統性耦合性更爲增強,國家總體與各個領域都是如此。因此,每個方面都要注重全面性,“四個全面”的整合又構成了“一個全面”,即全面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發展。“四個全面”的鮮明風格是攻堅克難。無論是全面小康、深化改革,還是依法治國、從嚴治黨,既是重點也是難點,既是關鍵也是瓶頸,必須不迴避、不畏懼,動真格、見實效。要以“四個全面”爲基本線索,深入學習一系列重要論述,掌握包含其中的“四個全面”豐富而深刻的思想內涵,領會“四個全面”蘊含的思想方法、領導藝術和精神風範。

深入領會“四個全面”的系統邏輯。“四個全面”自身構成一個體系,這就是“一個目標系統、三個支撐系統”:全面小康是目標系統,動力系統、治理系統、領導系統是支撐系統。“四個全面”與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系統緊密相連,是總佈局與總方略、社會結構與社會動力、現代化道路與中國道路、制度建設與政黨建設、治黨治國與強軍興軍的有機統一。“四個全面”在系列重要講話中既是組成部分,又是主體框架,起着提綱挈領的作用。“四個全面”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理論與實踐創新,其理論和實踐價值,將隨着思想的深化、實踐的拓展而更加彰顯。“四個全面”是堅持問題導向的成果,不是一個完成的封閉的體系,還會在迴應和解決新的矛盾問題過程中,產生新思想、形成新表述、引領新實踐。

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的相關毛概論文:《試論“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的形成與特徵》 篇六

摘 要:“四個全面”戰略佈局,是以當代中國共產黨人的全局視野和戰略眼光,立足中國實際、總結中國經驗,從我國發展現實需要中提出來的,確立了新形勢下黨和國家各項工作的戰略方向、重點領域和主攻目標。

關鍵詞:四個全面;戰略佈局

2014年12月,在江蘇調研時強調,要“協調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推動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邁上新臺階”,首次提出了“四個全面”這一新的重大戰略思想。

一、“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的形成過程

像任何馬克思主義重大理論成果和我們黨其他重大戰略思想一樣,“四個全面”戰略佈局不是一夜之間憑空產生的,其形成有着多方面的理論和實踐背景,經歷了一個逐步探索發展到飛躍的過程。其中每一個“全面”也都是逐步提出經豐富完善而形成的。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戰略目標的形成

改革開放之後,在謀劃和構思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藍圖時,鄧小平同志首先提出了“小康”目標。在鄧小平戰略構想的基礎上,黨的十二大和十三大形成了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的“三步走”戰略部署:第一步,到1990年實現國民生產總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決人民的溫飽問題;第二步,到20世紀末使國民生產總值比1980年翻兩番,人們生活達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紀中葉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人們生活比較富裕,基本實現現代化。實現“小康”成爲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2002年,黨的提出,“要在本世紀頭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設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把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內涵發展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全面發展”,並形成了社會主義現代化戰略的新“三步走”構想,即:到2020年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到2050年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到本世紀末進入發達國家行列,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2007年,黨的進一步發展了“小康社會”的內涵,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建設納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範疇,要求全黨帶領人民,繼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確保到2020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黨的明確指出,我國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定性階段,進一步豐富了小康社會的內涵,形成了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總佈局。

2014年12月,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党進行整合,提出了“四個全面”這一新的重大戰略思想。2015年2月,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局出發,明確提出“四個全面”的戰略佈局,科學、辨證地對“四個全面”進行了定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戰略目標,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是三大戰略舉措。從改革開放初期提出“小康”理想,經過30多年的理論和實踐發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成爲新時期我們黨領導人民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的戰略目標。

(二)全面深化改革戰略舉措的形成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啓了我國改革開放的偉大征程。此後30多年裏,我國改革從農村向城市,從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體制到黨的建設制度,範圍不斷擴展,層次不斷深化。

1987年,黨的十三大提出了政治體制改革的任務。黨的強調必須堅定不移地推進各方面改革,不僅對多方面經濟體制改革和政治體制改革作出部署,而且提出要深化文化體制改革。黨的強調,要把改革創新精神貫徹到治國理政各個環節。

2012年,黨的進一步提出“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目標。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作出了《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導思想、目標任務和重大原則,描繪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藍圖、新願景、新目標,爲全面深化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文化體制、社會體制、生態文明體制、國防和軍隊改革以及黨的建設制度改革作出全面、系統部署。2015年2月,把全面深化改革作爲三大戰略舉措之一納入“四個全面”的戰略佈局之中。

(三)全面依法治國戰略舉措的形成

我國是一個有着幾千年人治傳統的國家,長期以來,人治盛行、法治不彰,影響了社會的公平正義,妨礙了國家的和諧安定,阻礙了民族的發展進步。因此,我們黨一直強調要加強社會主義法治。新中國成立後,我們着手加強社會主義法制建設。改革開放之初,鑑於““””中對法制的踐踏破壞給黨和國家造成巨大損失的沉痛教訓,鄧小平多次強調要加強社會主義法制,並完整提出了我國法制建設的十六字方針,即: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無法必究。

黨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國提到治國方略的高度,還明確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目標。黨的強調要堅持依法治國基本方略。黨的強調要堅持和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實現國家各項工作法治化。

2012年,黨的明確提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要求,強調“法治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要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2014年10月,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在黨的歷史上第一次把法治建設作爲中央全會的專門議題,做出了《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2015年2月,把全面依法治國作爲三大戰略舉措之一納入“四個全面”的戰略佈局之中。

(四)全面從嚴治黨戰略舉措的形成

黨中央歷來重視黨的建設。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黨要管黨、從嚴治黨,成爲加強黨的建設的基本方針和具體實踐。1987年黨的十三大正式提出把從嚴治黨作爲新時期加強黨的建設的基本方針。1992年黨的十四大首次把堅持從嚴治黨載入黨章的總綱,進一步肯定了從嚴治黨方針在黨的建設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2009年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提出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的重要命題和任務。2012年黨的要求,以改革創新精神,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 2014年10月,在黨的羣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總結大會上,對從嚴治党進一步提出要求,對全面、科學推進從嚴治黨作出系統論述和重大部署。

2015年2月,把全面從嚴治黨作爲三大戰略舉措之一納入“四個全面”的戰略佈局之中。

從以上每一個“全面”的提出和發展過程可以看出,從改革開放之初把建設小康社會作爲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的階段性目標,到黨的把“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發展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確立了“一個全面”的戰略目標,到黨的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到十八屆三中全會對全面深化改革作出部署,再到十八屆四中全會對全面依法治國作出部署,直到2014年12月提出協調推進“四個全面”,並在2015年將“四個全面”整合定位爲新時期治國理政的戰略佈局,經歷了一個不斷豐富發展到實現質的飛躍,成爲成熟、定型的戰略思想過程。

二、“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的主要特徵

“四個全面”戰略佈局是以同志爲總書記的黨中央把握大局、審時度勢,提出的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新的重大戰略思想,具有以下主要特徵。

(一)明確的目標指向

在“四個全面”戰略佈局中,“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發揮着明確的目標導向作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不是“初步實現”,也不是“局部實現”,二是全面實現,是“五位一體”的,即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人民民主不斷擴大,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取得重大進展。這樣的小康標準體現了前所未有的廣度和高度。“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都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根本要求,分別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起到提供發展動力、營造有序環境、鞏固領導核心的作用。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也不是終極目標,而只是階段性目標,是實現現代化進程中的關鍵一步,將爲新中國成立一百週年時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宏偉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奠定堅實基礎。因此,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纔是“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的目標所指。

(二)清晰的戰略路徑

黨的以來,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三個方面都已形成了清晰的規劃和佈局。從全面深化改革來說,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決定》,從16個大項、60個小項、336項具體舉措對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系統的部署,關注改革領域的每一個方面、要素和層次,注重各領域改革的關聯性和各項改革舉措的耦合性。從全面依法治國來說,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通過的《決定》,提出了180多項重大改革舉措,勾勒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新願景,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與全面依法治國的內在邏輯關係進行了分析。從全面從嚴治黨來說,在黨的羣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總結大會上,強調全面從嚴治黨的八個要點,爲新形勢下加強作風建設、堅持從嚴治黨作了再動員、再部署,保證了我們黨始終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中發揮好領導核心作用。總之,我們黨關於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和全面從嚴治黨方面的規劃和佈局都是十分清晰的。

(三)深遠的全局思維

“四個全面”是以同志爲總書記的黨中央基於對國內外發展形勢的科學判斷而提出的,體現了深邃的戰略性、全局性思維。

一是有效統籌國內各方面發展。從國內形勢來說,結合對新時期我國經濟發展階段性特徵的人生,從戰略高度作出了我國進入新常態的科學判斷。從“四個全面”的廣度、深度來看,“四個全面”中的每一個方面都是一整套結合實際、繼往開來、勇於創新、獨具特色的系統思想,而“四個全面”整合爲一個戰略佈局,則更加鮮明地閃耀着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理論光輝。

二是有效統籌國際大勢。從世界形勢以及中國與世界的關係來說,在新的國際格局和既有的國際規則框架下更好地與世界合作,有效應對西方鼓譟的我們可能會陷入“修昔底德陷阱”的消極影響,需要我國向世界展示一種新的“世界觀”,努力構建新的世界格局。“四個全面”有助於西方全方位瞭解中國的法治戰略,有助於爲中國延長和抓住法治的歷史機遇期。

三是有效統籌治黨與治國。全面從嚴治黨,才能重塑黨的形象和威信、增強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才能貫徹落實好“四個全面”,才能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提供堅強的領導核心。

(四)強烈的擔當精神

“四個全面”展示了中國共產黨人強烈的政治自信和責任擔當。

一是表現爲對實現民族復興的追求。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中中國共產黨人應該做一些什麼工作,應該肩負起什麼樣的責任,承擔什麼樣的使命,貫穿了“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的每一個方面。

二是表現爲攻堅克難的精神。謀小康之業、揚改革之帆、行法治之道、築執政之基,這是一場艱苦的奮鬥,必然會遇到各種困難和阻力。“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展現了當代共產黨人執政地位和更好爲人民服務的擔當。全面從嚴治黨把黨的建設帶入升級版,堅持以抓作風建設爲切入點,嚴明黨的紀律,規範權力運行,以零容忍態度懲治腐敗,顯示了黨的領導集體敢於直面問題、敢於對歷史負責的精神。

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的相關毛概論文:《“四個全面”的深刻內涵和相互關係》 篇七

摘要:“四個全面”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它是以爲的黨中央,立足以來的現實國情和治國理政的豐富實踐,先後提出的黨的戰略思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戰略目標,全面深化改革是強大動力,全面依法治國是法治保障,全面從嚴治黨是根本政治保證。四個全面是目標與措施的辯證統一,四者不是簡單並列關係,而是有內在邏輯聯繫的相互貫通的頂層設計。

關鍵詞:四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深化改革;依法治國;從嚴治黨

2014年12月,在江蘇省調研考察時指出,要“協調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推動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邁上新臺階。基於11月福建考察調研時提出的“三個全面”思想,增加了“全面從嚴治黨”,標誌着新一屆領導核心全面總結我們黨領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踐經驗教訓、深刻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規律和黨的執政規律形成的新時期治國理政的重大戰略佈局,是把馬克思主義與當前中國實際相結合的最新理論成果。準確理解和把握“四個全面”戰略思想,對於進一步學習和領會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推進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思想創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具有重要意義。

一、“四個全面”的深刻內涵

1.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小康”這個概念,是鄧小平同志最早提出來的。1979年12月,鄧小平在見到日本首相大平正芳的時候,第一次用“小康”來描述中國式的現代化。後來,“小康”成了我們黨制定的“三步走”發展戰略前兩步的目標。隨着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逐步推進,我們對“小康”的內涵的認識不斷深化和拓展。從“總體小康”到“全面小康”。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四位一體”到“五位一體”,從以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到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尤其是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到新常態階段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論述,使我們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有了深刻的認識。

提出,我們要建成的全面小康,是“破除城鄉二元結構,建設農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園”的全面小康,是“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環境”的小康,“孩子們能成長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從而賦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以新內涵。

2.全面深化改革。我們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中,現代化和工業化同時進行,工業化和信息化同步發展,加上經濟轉型和社會轉軌的因素,遇到的矛盾和困難世所罕見,面臨的挑戰和風險前所未有。一些西方發達國家在歷經工業化、現代化的上百年乃至幾百年中漸次出現的矛盾和問題,集中出現在我們的現階段。如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經濟社會之間、城鄉之間、地區之間發展不平衡,自然資源緊缺、環境污染嚴重以及消極腐敗現象多發等問題接踵而來。特別是這些矛盾和問題,往往錯綜複雜、新舊交織、盤根錯節,使得我們處於“兩難”的選擇。中國必須要深化改革來解決這些問題。四項基本原則是立國之本,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30多年來,改革開放一直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主旋律。改革是我們黨、國家和人民的面貌發生歷史性變化的根本原因。全面深化改革是我們解決當前面臨的矛盾和問題的根本途徑。如果說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的最強音,那麼全面深化改革就是黨的以來最鮮明的特徵。全面深化改革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3.全面依法治國。法律是治國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無不以法治爲框架、用法治作支撐、由法治來貫穿。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黨中央治國理政的基本方略。用法治手段來鞏固改革成果,引導改革創新,推動改革深化,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新目標和新要求無論哪一條都離不開社會主義法治來提供保障。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將依法治國作爲會議的主題,會議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是我國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綱領性文件。它提出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4.全面從嚴治黨。中國共產黨是新中國的締造者,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領導核心。要踐行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要有一個堅強的領導核心。“打鐵還需自身硬”。中國共產黨人只有自身過硬、能力過人,纔會有“主軸”的支撐力和“核心”的凝聚力。正因爲如此,中國共產黨歷來都高度重視自身建設。從西柏坡的“兩個務必”,到黨要管黨;從我們黨要始終做到“三個代表”,到繼續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無不圍繞着要把黨自身建設好這個主題。

黨的以來,首先是中央頒佈八項規定,然後以作風建設爲突破口,以黨的羣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爲載體,以反腐倡廉爲抓手,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思想在實踐中不斷落實。全面從嚴治黨,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羣衆的血肉聯繫,始終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確保黨始終成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

二、“四個全面”的相互關係

“四個全面&()rdquo;是一個完整的理論體系,它作爲黨治國理政的總綱領,是一個辯證統一的有機整體。深入領會貫徹落實“四個全面”戰略佈局,不僅要準確把握“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的精神實質、豐富內涵,還要深刻理解其內在的相互關係。根據對“四個全面”的重要論述,可以看出,“四個全面”戰略佈局是目標與舉措的辯證統一,“四個全面”之間具有內在緊密關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奮鬥目標。全面深化改革是進一步推進我國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全面依法治國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保障,全面從嚴治黨是保證黨作爲堅強領導核心的必然要求,三者共同構成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鬥目標的重要舉措。 首先,把握好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戰略目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戰略目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指向,也就是說黨和國家一切工作的目的都是爲了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這一目標。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則是實現目標的戰略舉措;全面深化改革是“關鍵一招”,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注入強大動力;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根本保障,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保駕護航;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如鳥之兩翼、車之雙輪,推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如期實現;全面從嚴治黨確保黨始終成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是新常態下波瀾不驚、破浪前行的壓艙石。

其次,充分發揮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三個戰略舉措作用。全面深化改革是強大動力,全面依法治國是基本方略,全面從嚴治黨是重要保障。作爲三大戰略舉措,都要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服務,也要體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進程中。三大舉措實施得不好,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進程就要受到影響,目標就不能保證實現。三大戰略舉措之間,也有密切的聯繫,必須相互配合、相互協調,互相滲透,共同推進。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法治保障,全面依法治國也需要繼續深化改革;依法治國首先要依規治黨,依規治黨才能依法治國,全面依法治國與全面從嚴治黨是辯證統一的。

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階段,改革、法治與黨的領導等各個方面的關聯性和互動性進一步增強,每一個方面的進展都會對其他方面產生重要影響,每一個方面又都需要其他方面協同配合。中國改革發展穩定的這種整體性特徵,決定了我們的各項決策部署,必須更加註重“四個全面”的相互促進、良性互動、協同配合,不着眼全局、統籌兼顧,不相互配套、相互促進,很多單項突破就很難完成。因此,要把握好“四個全面”內在邏輯關係,就要求我們講戰略、謀全局,思路上想全,方法上抓齊,統籌協調運作,兼顧方方面面,注重加強各方面工作的配套與銜接。

總之,認真研究“四個全面”的內涵實質,準確把握“四個全面”相互關係,深入落實“四個全面”基本要求,積極探索有效推進的方法路徑,是落實“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的必然要求,是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面發展的客觀需要。只要正確認識、深刻理解每一項戰略舉措的重大意義,把“四個全面”總要求貫穿於工作的全過程、各環節,始終堅守敢於擔當的責任、發揚敢於開拓的精神、增強善於作爲的能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一定能實現。

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心得體會 篇八

3月18日,省長、省政府黨組書記李學勇主持召開省政府黨組會,認真學習貫徹關於“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的重要論述,要求緊緊圍繞“四個全面”,貫徹新要求,適應新常態,展現新作爲,堅定不移朝着“邁上新臺階、建設新江蘇”目標奮進。

會議指出,“四個全面”是以同志爲的黨中央確立的新形勢下黨和國家各項工作的戰略方向、重點領域、主攻目標,是我們黨治國理政方略與時俱進的新創造、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新飛躍,爲我們推進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指明瞭前進方向,增添了強大動力。省政府黨組各位成員要深刻理解“四個全面”的理論創新,準確把握“四個全面”的實踐特色、理論特色、民族特色、時代特色,以高度的政治自覺和理論自信協調推進“四個全面”。要深刻把握“四個全面”的戰略佈局,以科學理念指導全面小康建設,以更大力度全面深化改革,以務實舉措全面推進法治建設,以堅決態度全面從嚴治黨,爲譜寫好中國夢江蘇篇章打下堅實基礎、提供根本保障。要深刻領會“四個全面”的內在聯繫,把每一項戰略舉措都放在總體佈局中來把握,既堅持整體推進又注重重點突破,在協調推進“四個全面”中開創各項工作新局面。要深刻認識“四個全面”的現實意義,注重研究解決當前面臨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問題,拓展思路舉措,探索發展新路,紮紮實實地把“新江蘇”建設推向前進。

會議強調,學習貫徹關於“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的重要論述,最根本的是要落實到各項工作中去,體現到具體工作成效上來。要堅持從“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出發部署推進各項工作,切實把“四個全面”貫徹落實到“邁上新臺階、建設新江蘇”的具體實踐中。一要抓好第一要務,在全面小康建設上取得新成效。緊緊圍繞“邁上新臺階、建設新江蘇”的發展定位,腳踏實地做好各項工作,以經濟強夯實全面小康基礎,以百姓富共享全面小康成果,以環境美提升全面小康質量,以社會文明程度高深化全面小康內涵。二要堅持問題導向,在改革攻堅上取得新成效。按照“努力走在前列”的要求,進一步強化責任意識、問題意識、攻堅意識,完善改革推進機制,抓好改革任務統籌協調,把改革開放紮實推向縱深,促進全面深化改革在關鍵之年有關鍵作爲。三要樹立法治思維,在推進依法行政上取得新成效。堅持把法治思維貫穿於政府工作全過程,依法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完善依法民主決策機制,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強化行政權力監督制約,把政府工作全面納入法治軌道,不斷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的能力。四要落實從嚴治黨,在加強自身建設上取得新成效。認真踐行“打鐵還需自身硬”的要求,牢固確立宗旨意識,着力強化愛黨、憂黨、興黨、護黨的政治擔當,堅決履行從嚴治黨的政治責任,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切實做到政治上過硬、能力上過硬、作風上過硬,切實做到爲民務實清廉。

四個全面學習心得體會 篇九

今天的中國,正式進入20__“兩會時間”。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和全國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的召開,寓意着中國共產黨的主張,將通過法定程序轉化爲國家意志和人民行動。眼下,解讀20__年中國兩會的維度很多,正如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3月1日所言:受訪學者認爲,“四個全面”將成爲貫徹今年兩會政策討論的主線,而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在討論政府工作報告的過程中,有可能將“四個全面”的戰略內涵提升到新高度。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新年伊始,“四個全面”戰略走向前臺。

小康社會、深化改革、依法治國、從嚴治黨,讓人耳聰目明,體會深刻,尤其人民日報刊發系列文章,正式拉開了引領民族偉大復興時代戰略佈局的大幕。今年的兩會,既是深入研讀認識“四個全面”的重要場合,也是凝聚力量推動落實“四個全面”的寬廣平臺。尤其加上“全面”兩個字,意義深遠,不僅意味着中央領導集體治國理政的總體框架更加完整,日臻成熟,而其重要性在於,它鮮亮地勾繪了民族復興的深刻邏輯,從而成爲暢想中國願景、登高望遠,民族偉大復興新的切入點和着眼點。

“四個全面”從去年12月在江蘇調研時第一次提出後,開始引人注目。在全國政協新年茶話會上、在黨校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專題研討班上、在中央政治局會議和集體學習中、在春節團拜會上……一而再、再而三地不斷強調,讓“四個全面”成爲備受關注的“新提法”。

“四個全面”之所以引起人們的重視,在於實際上概括了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推動中國現代化、推動改革開放的四個關鍵問題,抓住了中國發展的“牛鼻子”。勾畫出“全面深化改革關鍵之年”“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開局之年”,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壯麗畫卷,也將從這一年更加波瀾壯闊地展開。

今年兩會的重要性,與20__年在歷史發展中的作用有直接關係。這一年,中國處在內外環境深刻複雜變化之中,增長、轉型、改革等融合在一起,短期、中期和長期問題交織在一起。這就決定相當多的重大問題需要在今年加以討論、達成共識、形成合力。中國的改革發展,在過去兩年取得了多方面的突破,但還有相當多的領域面臨攻堅挑戰,有的需要克服較大困難。

全面依法治國是2014年提出的重大命題,20__年是開局之年,人代會將審議立法法修正案草案,如何做實依法治國,各方極爲關注。20__年也是“十二五”收官之年,以什麼態勢收官,爲“十三五”奠定一個什麼樣的基礎,同樣備受矚目。2014年見證中共“打虎拍蠅”力度不斷升級,如何進一步推進從嚴治黨是百姓的強烈期待。

今年兩會的一系列熱點,包括政府工作的整體部署,從經濟發展的“雙引擎”“雙中高”到全面深改和擴大開放,從簡政放權到結構優化,從創新創業到社會民生,乃至國防和外交,都將在“四個全面”中得到統一。

中國的發展,需要“天人合一”的舉國智慧,需要“以和爲貴”的包容氣象,需要高屋建瓴的全面戰略,需要激發經濟活力,需要落實十八屆四中全會的改革精神。因此說“四個全面”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相得益彰。

“中國怎麼變,兩會內外見。”“四個全面”戰略,既是中國發展道路的新指引;也是指明方向、協調步伐、全面科學思維的新要求。今天的中國,需要在“四個全面”戰略指引下,從民族復興大業出發,融匯古今中西、把握時代脈搏,共築民族復興的偉大中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