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論文 > 論文精選

供應鏈管理論文(精品多篇)

供應鏈管理論文(精品多篇)

供應鏈管理的論文 篇一

供應鏈辦理的觀點與危險以及對策上了一學期的課,對供應鏈辦理也有了一些觀點與知道。()供應鏈上企業之間的協作,會由於信息不對稱、信息扭曲、商場不確定性以及其他政治、經濟、法令等要素的變化,而導致各種危險的存在。供應鏈辦理作爲一種新的辦理形式與辦法,在新的競賽環境下,在給企業帶來價值與競賽力的一起也添加了供應鏈上企業的危險。因而,對供應鏈危險辦理的研討在新形勢下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什麼是供應鏈辦理

所謂供應鏈,其實就是由供貨商、製造商、倉庫、配送中心和途徑商等構成的物流網絡。它包括原材料出產、零部件加工、產品安裝、分銷、零售到終究消費等進程。供應鏈是一個環繞中心企業的供貨商、供貨商的供貨商、分銷商、零售商、終究客戶組成的網鏈結構。每一個企業都在整個供應鏈中扮演着不同的人物,都是有着一個或幾個固定的特色。比如,在某個供應鏈中,同一企業或許既在製造商、倉庫節點,又在配送中心節點等佔有方位。供應鏈辦理是用於有效集成供貨商、製造商、倉庫與商店的一系列辦法,經過這些辦法,使出產出來的產品能以恰當的數量,在恰當的時間,被送往恰當的地址,然後完成在滿意服務水平要求的一起使體系的本錢最小化。它是一種先進的理念和主意,經過履行供應鏈中從供貨商到終究用戶的物流的計劃和操控等功能。從某一個的企業角度來看,是指企業經過統籌改進和促進整條供應鏈聯繫,整合和優化供應鏈中的信息流、物流、資金流 ,以取得企業的競賽優勢。供應鏈辦理經過優化企業在戰略和戰術上對企業整個作業流程而對企業的有效性辦理。供應鏈辦理整兼併優化了供貨商、製造商、零售商的事務功率,使產品以正確的數量、正確的品質、在正確的地址、以正確的時間、最佳的本錢進行出產和銷售。而供應鏈的特徵有一下幾點:1雜亂性2動態性3面向用戶需求4交叉性

二、什麼是供應鏈危險

企業運營中存在許多的比如需求不確定、信息不對稱以及供貨商不安穩等要素,並且供應鏈網絡上的企業之間是相互依賴的,任何企業出現問題都有或許波及和影響其他企業,影響整個供應鏈的正常運轉,甚而導致供應鏈的決裂和失利。因而,供應鏈危險由於這些不確定要素應運而生。供應鏈危險是一種潛在的影響,它會利用供應鏈體系的軟弱性對供應鏈體系形成破壞,給上下流企業以及整個供應鏈帶來危害和丟失。供應鏈危險辦理是經過辨認、估計供應鏈危險,並在這個基礎上有效操控供應鏈危險,經過用最經濟合理的辦法來統籌處理供應鏈危險,並對供應鏈危險的處理樹立監控與反應機制的一整套體系而科學的辦理辦法,其方針包含丟失前的辦理方針和丟失後的辦理方針。丟失前的辦理方針是防止或縮小丟失的發作;丟失後的辦理方針則是及時恢復到丟失前的狀況,兩者結合在一起,就構成了供應鏈危險辦理的完好方針。

三、關於供應鏈危險辨認

危險辨認是危險辦理的首要環節,供應鏈危險辨認是有效進行供應鏈危險辦理的首要階段。危險辨認是發現隱藏危險,剖析供應鏈的每個環節、一切參與主體及其所處在的環境,找出或許影響供應鏈的危險要素,把握危險特徵,確定危險來源及其相互聯繫的進程。

供應鏈危險的表現形式很多,任何對供應鏈的運轉有潛在影響的要素都可以看做其表現。從一般的供應鏈運作的危險動身,供應鏈危險首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榜首,供應鏈體系的信息傳輸過錯。這是由於人爲或其他客觀要素導致的危險,如IT技能的缺點、網絡傳輸速度、服務器的安穩性和運轉速度、軟件設計中的缺點以及信息傳遞方面的問題。隨着信息技能的日益成熟,互聯網規劃越漸擴展,供應鏈已成爲廣大企業的運作形式,而不再是具有強壯資金實力的少數大型企業的專利。並且供應鏈規劃越大,結構越趨雜亂,供應鏈上發作信息過錯的機會也就越多。

第二,供應鏈成員的自私性和利益分配的不確定性。供應鏈體系作爲一個巨大的利益共同體,每個成員企業都有其共同的佈景與各自所要謀求的利益,都有尋求本身利益最大化的本能;各企業在技能水平、辦理水平、人員素質等方面或多或少的存在着差異,這些或多或少的差異在不同程度上決議着各個協作企業可以獲利多少,這中心的平衡影響着供應鏈的安穩與否。各成員的互相和諧才幹樹立抱負的供應鏈,各成員之間彼此信賴才幹完成共同盈利。但由於各個企業的優勢是獨立的,它們沒有從屬聯繫,有的企業不得不依賴某個或某些共同的企業,因而實踐的運轉並不是如此,企業在運作中會都極力保證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因而這種軟弱的協作的聯繫隨時會被打破。供應鏈全體贏利是以各企業贏利爲基礎的,在全體贏利一定條件下,各企業都想取得最大的利益,這就導致了各企業贏利分配的此消彼長。某個優勢水平弱的企業獲利水平較小就會導致其要麼回絕協作,要麼消極協作,而這些都影響甚至不利於供應鏈的高效運轉。例如,供應鏈上某一壟斷企業改變了出產辦法,獨自決議本企業的運轉,使得從前的約好和合同失效,商洽機制破壞,這樣就會對整個供應鏈的運作發作巨大的“蝴蝶效應”,一旦出現該情況,整條供應鏈就會潰散。

第三,供應鏈成員企業文明差異方面的不確定性。供應鏈爲了得到高額贏利,供應鏈中的各成員在地理方位上跨度很大,其通常不會侷限於某一區域,它們往往會統籌策劃。供應鏈是一個動態的戰略全體聯盟,其往往差異於某個單個的企業文明,但是其又受到單個企業共同的文明影響,因而這就導致了整個供應鏈上企業的文明具有遲滯性。在企業經營理念和文明制度上和在員工的職業素養和敬業精神等方面都具有着明顯的遲滯性。不同的企業文明會導致對相同問題的不同觀點,然後採納有差異的處理手法,最後發作不同的結果。各企業的辦理理念、價值觀、企業方針、員工素質等各有特色,全球供應鏈還存在區域和文明佈景的差異。這些要素都不利於供應鏈方針的完成,是潛在的危險之一。

第四,信息的不對稱性。在供應鏈中,從上游到下流節點企業數目很多,要使供應鏈可以擔負起對終究用戶需求的快速反應,前提條件是供應鏈有必要樹立起一條貫穿一切節點企業的信息高速公路。每一個企業都應該把與供應鏈運作有關的信息實時傳送到信息高速公路上,並在此基礎上進行信息的總集成,使節點企業在任何狀況下都知曉與自己有關的信息,一起進行快速反應。但實踐供應鏈的節點企業往往從本身利益動身,將相關信息當作商業祕密加以關閉,不肯與上、下流企業同享,結果導致整個供應鏈的信息不能順利流通,信息不對稱與信息流阻塞就會客觀存在,信息危險也會隨之發作。例如,關於供應鏈辦理來說,由於上下流企業信息的不對稱性,上游企業往往存儲比下流企業需求量大的貨物,這樣需求量的逐級擴大就會發作“牛鞭效應”。庫存量的過多是供應鏈的潛在危險之一,也是危險辦理的。

四、應對策略

爲了保證供應鏈的安穩和正常運轉,企業有必要針對供應鏈運作的環境、成員之間的協作聯繫等,剖析和找出或許存在的任何危險,並對各種危險及其特徵及時進行剖析,採納不同的防備策略,保證供應鏈運轉狀況時間處於被有效的監控狀況,防止危險的發作。針對埋伏的危險擬定相應的應對措施,一旦有災難發作,儘量是丟失約束在最小範圍內。

(一)柔性化的防備策略

柔性化策略是消除有外界環境發作的不確定性的一種重要手法。供應鏈協作中需求和供應方面的不確定性是客觀存在的,假如企業或供應鏈成員特別是首要成員選用這種策略,可以將由不確定要素引起的危險約束到最小。首要,經過設備轉移來下降不確定性引起的危險。如,在設計供應鏈時,考慮利用當地的工廠或具有不同優勢的配送中心等,一旦外部環境又不確定性要素髮作,這些具有柔性的工廠或配送中心的利用或放棄,就可以起到很好的屏蔽危險的作用。其次,是產品的轉移。由於柔性化策略使工廠散佈在世界各地,可以根據出產環境將某些本錢高、收益低的產品轉移到本錢和收益有更大優勢的工廠去。

(二)與供應鏈成員樹立戰略協作聯繫

爲了保證供應鏈中供應途徑或產品供應的安穩,企業需要盡力與供貨商結成戰略伙伴聯繫,樹立一種信賴、協作、開放性溝通的供應鏈長時間聯繫,加強與夥伴之間的信息互動和同享,完成利益同享、危險共擔。爲了防備危險,企業還需要發展多種供應辦法、多地域的供應途徑,加強對供貨商的供貨情況進行跟蹤與評價,一旦發現供應鏈途徑出現問題,可及時調整供應鏈戰略,以防備或許發作的危險。

(三)擬定多發時間應急預案

供應鏈是多環節、多通道的雜亂體系,它的危險防備和應急作業也是一項雜亂的作業進程,有必要從多方面、多層次上加以考慮。在平常的供應鏈運作中,企業就需要預先擬定處理突發事件的對策和緊迫處理辦法,關於一些偶發但破壞性大的危險,可預先擬定應變措施,防止臨渴掘井,手忙腳亂,削減甚至防止災難給供應鏈及其成員帶來嚴重後果。這樣,在預警體系宣佈預警後,企業可以對突發事件的發作有所準備,經過預先擬定的策略和步驟來化解危險和削減突發事件形成的丟失。

(四)防備信息危險

防備信息危險需要供應鏈企業間樹立多種信息傳遞途徑,完成供應鏈成員間的實時信息溝通和同享。由於全球化的供應鏈網絡結構以及鏈上成員間的事務聯繫都變得越來越雜亂,這就要求支持信息傳遞的計算機體系、網絡基礎設備和通信手法等,能保證供應鏈上的數據完好、可靠、安全和快速地傳遞,並得到處理;需要有搞可靠性能的供應鏈辦理信息體系來加強各成員間溝通和同享,消除信息的失真,優化決議計劃進程,然後下降不確定性應訴的攪擾,達到下降危險的意圖。

(五)選用外包策略分散危險

將出產事務交於外包商,一起將或許發作的危險也分散開來一樣,選用事務外包的辦法可以下降委託方的經營危險。但這種危險並不是從根本上消除了,而是原封不動地轉移給了外包商,使外包商的危險程度因而而相應添加,他們相同需要去躲避這些危險。

(六)加強日常危險辦理

爲了削減危險的發作,企業有必要在日常事務中加強對危險的防備,並鍥而不捨。要樹立有效地危險防備體系,就有必要樹立一套預警評價目標體系,將或許會發作的危險要素都放進該體系中,選用預訂的辦法和手法對他們盡心監控。在危險發作之前,預警體系可以及時、可靠地宣佈預警信號。在正常事務流程運作進程中,假如預警體系中的某項目標違背正常水平並超過特定的“臨界值”,宣佈預警信號,企業則按照預先擬定的防備措施對事件進行處理和補救。

在供應鏈辦理下應該削減以上幾種危險,把危險做到最低,這樣才幹夠把供應鏈辦理做好。現在供應鏈辦理越來越重要,它可以完成最佳事務績效,然後增強整個公司事務的表現。高效的供應鏈設計、供應成員之間的信息分享、庫存的可見性和出產的良好和諧會使庫存水平下降、運送作業更爲有效,並改進訂單完成率及其它一些關鍵的事務功能。所以假如一個企業可以把供應鏈辦理的很好,那麼這個企業就可以使得利益最大化。在供應鏈辦理下應該削減以上幾種危險,把危險做到最低,這樣才幹夠把供應鏈辦理做好。

關於供應鏈管理論文 篇二

關於供應鏈風險管理的研究評述

摘要:供應鏈 管理作爲一種新的管理模式與方法,在新的競爭 環境下,在給 企業 帶來價值與競爭力的同時也增加了供應鏈上企業的風險。因此,對供應鏈風險管理的研究在新形勢下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文從供應鏈風險管理、風險識別、風險估計與評價及供應鏈決策4個方面對國內外相關研究成果進行總結與評價,最後對該問題的研究提出前瞻性的預見。

關鍵詞:供應鏈管理 風險識別 風險估計與評價 供應鏈決策

一、供應鏈風險管理 文獻 綜述

供應鏈管理的論文 篇三

摘要

財務管理績效的提高將更加有利於企業整體價值鏈競爭力的提升,完善供應鏈的財務管理將是提高製造業水平的關鍵。就供應鏈中財務管理的重點及財務管理系統作了一定的探討。

關鍵詞

供應鏈管理;財務管理

1供應鏈及供應鏈管理

供應鏈是指一個企業與其供應商、供應商的供應商,以此向前直到最初的供應商,以及與其銷售商、銷售商的銷售商,按此向後直到最終用戶之間的關係網鏈。供應鏈包含所有加盟的節點企業,從原材料的供應開始,經過鏈中不同企業的製造加工、組裝、分銷等過程直到最終用戶,它不僅是一條物流鏈、信息鏈、資金鍊,而且是一條價值增值鏈,能給相關企業都帶來收益,因此,供應鏈是一個範圍更廣的企業結構模式。

供應鏈管理是市場渠道各層之間的一個聯接,是控制供應鏈中從原材料通過各製造和分銷層,直到最終用戶的一種管理思想和技術。供應鏈管理也是一種新的管理策略,它強調供應鏈上各參與成員及其活動的整體集成。它把不同企業的目標集成起來,以增加整個供應鏈的效率。有效的供應鏈管理不僅可以降低成本,還可以提高整個生產和銷售過程的有效性,同時還可以給客戶增值。

供應鏈管理的目的在於追求效率和整個系統的費用有效性,使系統總成本達到最小,供應鏈管理的重點在於採用系統方法來進行供應鏈管理。供應鏈管理關心的並不僅僅是物料實體在供應鏈中的流動,除了企業內部與企業之間的運輸問題和實物分銷以外,還包括以下問題:供應鏈產品需求預測和計劃;戰略供應商和用戶夥伴關係管理;企業內部與企業之間物料管理、產品設計與製造管理、基於供應鏈的用戶服務、企業間資金管理、內部與交互信息流管理等。

2基於供應鏈的財務管理重點

供應鏈中的財務問題,應該說是以物流爲載體的資金流問題。財務供應鏈與物流供應鏈是同時發生的,不過前者表現爲資金流,後者表現爲物料流動。財務應該涉及在公司控制下的有關資本投資、借款、利潤等方面的決策。人們研究了公司財務計劃優化模型、資產負債優化模型、跨國公司財務規劃模型、金融流量模型等等。基於供應鏈的競爭財務管理是一種與環境變遷相適應的、動態的、戰略的財務管理,它要求企業結合網絡信息經濟發展的現狀,以IT爲基礎選擇適合本企業創新發展的財務競爭戰略,從供應鏈發展的趨勢中把握方向,確立其持久的競爭優勢。

由於財務管理的綜合性、全面性和連續性特徵,規定了它在各種供應鏈中扮演極其重要的角色,如果基於供應鏈思想的企業管理仍沿用傳統的財務管理方法,它將呈現出諸多方面的缺陷和不適,集中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成本形成的重心前移,如製造企業產品的75%的成本因素已在產品研發階段確定,這樣,以事後管理爲主的現行財務管理系統就難以達到優化控制整體供應鏈系統的目的。

(2)現行財務管理系統難以滿足多目標要求,從而使得企業再造(BPR)、增值管理、企業資源規劃(ERP)以及現金流量管理(CashflowManagement)等不能真正落到實處。

(3)現行財務管理系統建立的基準點是“短期的”(1~12個月)。它反映的是企業短期的收益、成本,這種將固定成本簡單作短期化處理,淹沒了大量企業長期性和戰略性的重要信息,使企業各項管理活動績效難以真正體現。

(4)現行財務管理系統與現代管理觀念相牴觸,比如與“零缺陷”的管理潮流相牴觸等。

(5)供應鏈各節點的財務信息不準確。

(6)供應鏈診斷和改進缺乏有效的財務管理方法的支持。

供應鏈管理所提出的要求使現行財務管理系統面臨挑戰和機遇,迫切需要重構財務管理體系,即藉助於信息技術(IT)、電子數據交換(EDI)、產品數據交換(PDI)、Internet、Intranet的應用發展,創建以培育和發展企業核心競爭力,獲取競爭優勢的財務管理體系。

3基於供應鏈管理的財務管理系統

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循環雖然是各自獨立的循環系統,但它們又是密不可分的。物流循環和資金流循環相互配比,信息流的前期形成基礎來源於物流和資金流,這“三流”保持者互動促進和互動修正的關係。基於供應鏈的財務管理系統在開發設計階段就應該充分考慮這“三流”循環的成分,以增強企業的市場適應能力和競爭能力。

企業要把這樣複雜的信息流、物流、資金流及時準確地集成起來,光靠使用傳統的管理手段是很難做到的。資金佔用不明,成本構成不清,消耗定額不準,考覈、決策無依據等問題,使原有的財務管理系統無法滿足企業實施供應鏈管理的要求。面向供應鏈的財務管理系統,應以基於Web平臺的文本信息處理手段爲依託,從企業的日常業務入手,面向未來,面向控制,從而實現基於價值的管理。

供應鏈架構下的財務管理系統,主要包括財務會計系統、管理會計系統、企業控制系統和信息決策系統。

3.1財務會計系統

企業財務會計系統借鑑現代企業管理理念,嚴格遵循會計制度的規定,採用科學、快捷的處理技術和手段,在企業信息化過程中,強調面向業務流程的財務信息的收集、分析和控制。使財務會計系統能支持重組後的業務流程,系統內部的各模塊充分集成,並與供應

鏈和生產製造等系統形成無縫集成。從而使企業各項經營業務的財務信息能及時準確地得到反饋,加強對資金流的全局管理和控制。企業財務會計系統包括總賬系統、現金管理系統、工資管理系統、資產管理系統、應收款管理系統、應付款管理系統、報表系統、財務分析系統等。其中,現金管理系統、工資管理系統和資產管理系統分別用以處理企業的現金、存款、票據管理、薪資管理、固定資產的核算與折舊等業務,並生成憑證,這些憑證與總賬管理系統相集成,可以直接在總賬中進行查詢。應付/收款管理系統對業務、結算、壞賬、合同、分析等業務進行管理。報表系統對總賬管理系統中的數據進行分類調整、彙總,按照一定的表格形式編制會計報表,集中、概括地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爲有關方面進行管理和決策提供所需的會計信息。財務分析系統對會計報表所提供的歷史數據進行分析、比較、評價和解釋,揭示報表數字與數字之間的關係,並指出它們的變動趨勢與金額,從而提高報表信息的決策相關性。

管理會計系統是企業財務管理系統信息化解決方案的重要組成部分,它針對企業性質運用管理會計的方法,對企業進行內部管理與控制,它主要有決策和控制兩部分組成,其中決策包括銷售預測、銷售定價、產品生產、成本和投資決策,控制包括全面預算、存貨控制和成本控制。管理會計系統通過責任中心的定義,根據財務會計系統提供的基礎數據,確立預算方案,制訂預算審批流程,明確責任預算編制內容,進行責任預算的編制、審覈、審批。實現對責任中心的控制、分析和績效考覈。此係統以企業的經營目標爲出發點以銷售預算爲主導,進而延伸到生產成本和現金收支等其他方面的預算,最後編制預計財務報表。在此係統中,預算的每一部分都緊密圍繞企業的目標利潤來制定,從而保證目標利潤得以實現,同時提高企業在預算期內經營的經濟效益。企業管理會計系統中的銷售預算在整個系統中起着決定性的作用,它直接關係到企業生產預算、現金收支預算和各種財務預計報表中的有關數據。生產預算則爲材料供應、人力支出、製造費用和現金收支預算及各種財務預計報表提供依據。最後,各項預算的數據經過處理編製成各種財務預計報表,爲企業決策和控制提供強有力的依據。

3.2企業控制系統

企業控制系統是指採取人工和自動化相結合的措施,保護財務管理系統,確保資料的準確可靠和系統的正常運行。此係統把管理軟件和Internet有機地連接起來,充分利用先進的網絡技術實現異地數據實時快速傳遞,是企業總部和分支機構及分支機構之間信息交換的橋樑,爲企業實現數字化管理提供有力的工具。同時,它採取網絡安全保護性措施,防止傳輸數據外漏。控制系統中傳輸的數據可以是整個數據庫,也可以明細到具體的業務憑證,這樣,總部可以很方便地對企業內部進行監督和指導,保證數據的一致性,並實現各部門往來業務的自動抵消和分類管理。

3.3企業信息決策系統

供應鏈中信息的作用和價值,直接對於供應鏈績效產生作用。信息作用和價值主要問題是成本和效益優化分析。信息決策系統是一種建立在集成了先進的計算機技術、信息處理技術和信息管理技術之上的信息處理和決策系統,它以管理科學、運籌學、控制論和行爲科學爲基礎;以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仿真技術和信息技術爲手段,面對複雜的決策問題,輔助中高層決策者決定活動的,具有一定智能行爲的人機交互系統。近年來,微機的普及和應用使我們的工作和生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特別是在信息存儲、查詢、數據處理等領域發揮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網絡的發展更是以極低的消耗,完成了以往需要付出成倍的代價才能完成的工作。企業的領導階層在做出短期計劃和長遠規劃時,必須對現有的及以往的企業發展狀況做一番全面的瞭解。企業信息決策系統的作用就是對各種報表和那些看似整齊但卻不能及時反映實際狀況的數據進行整理、加工,使其成爲對決策起決定性作用的重要依據。同時,信息決策系統還要滿足領導階層無論何時何地都能瞭解企業的發展動態的需求。

爲達到上述目的,現階段企業的信息決策系統大多分爲兩個層次:一是內層的核心信息系統,一是圍繞在其外部的數據庫。內層信息系統是整個系統的核心,它主要記錄企業中所有與資源流動有關的信息資料,提供企業管理中必不可少的基本會計信息資料。外層數據庫的主要服務對象是企業中各層管理人員,它可以由這些管理者根據需求自行安排信息種類,其範圍可以隨着各層管理人員的不同需求而擴大或縮小,使其能夠更好的適應企業管理者的要求。

參考文獻

orne,owiczJr.財務管理基礎[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1

2馮巧根。財務範式新論[M]。上海:立信會計出版社,2000

3馬士華。供應鏈管理[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0

關於供應鏈管理論文 篇四

供應鏈管理

摘要:從供應鏈的合作伙伴選擇入手,探討了供應庫存管理和供應鏈成本管理的策略方法,論述了信息技術爲供應鏈有效管理的必要條件。

關鍵詞:供應鏈管理庫存管理 成本管理 準時採購

1供應鏈的合作伙伴選擇

供應鏈管理的核心在於構建靈活有效的供應鏈,實現物流企業與供應商之間的雙贏,其中最爲關鍵的就是物流企業要尋找到能夠長期合作的夥伴。因爲一個理想的供應商不僅可以幫助物流企業降低物料成本、購買成本、運輸成本、生產成本以及存貨成本,還能減少產品抵達市場的時間、提高產品質量、增加顧客滿意度。

2供應鏈庫存管理

供應商管理庫存(Vendor Managed Inventory,簡稱VMI)系統,是指供應商在客戶的允許下來管理客戶的庫存,由供應商決定每種產品的庫存水平和維持這些庫存水平的策略。在採用VMI的情況下,雖然零售商的商品庫存決策主導由供應商把握,但其他方面的決策仍由零售商自己主導。

經研究可知,VMI作爲一種建立在零售商—供應商夥伴關係基礎上的供應鏈庫存管理方法,不僅可以降低供應鏈的庫存水平、減少成本,還能爲客戶提供更高水平的服務,加速資金和物資週轉,使供需雙方能共享利益,實現多贏。其特點是:一方面信息共享,零售商幫助供應商更有效地做出計劃,供應商從零售商處獲得銷售活動;另一方面供應商完全管理和擁有庫存,直到零售商將其售出爲止,但是零售商對庫存有看管義務,並對庫存物品的損壞負責。

聯合庫存管理是一種風險分擔的庫存管理模式。它着重強調雙方共同制定庫存控制計劃,使庫存管理成爲供需雙方連接的紐帶和橋樑。

總之,實行聯合庫存管理,構建一體化的物流系統不僅能使經銷商的庫存更低,使整個供應鏈的庫存更低,而且還能快速響應客戶需求,更有效地運輸物品。這是因爲經銷商比製造商更接近客戶,能更好地對客戶要求作出更快地響應,併爲購買產品安排融資和提供良好的售後服務,從而使製造商能集中精力,搞好生產,提高產品質量。

3供應鏈成本管理

在供應鏈管理模式下,物流企業的競爭已不再是單個企業之間的競爭,而是各企業所在供應鏈之間的競爭。由於供應鏈成本流的特性會直接影響到供應鏈管理的盈利能力,故而最有競爭力的供應鏈不僅要提供最優的服務,還要使產品以最合理的成本進入市場。供應鏈成本管理正是物流企業通過整合外部資源,降低運營成本、提高反應能力、改善服務質量的有效措施。

顯然,通過實施供應鏈成本管理,物流企業可以有效地減少成員之間不必要的重複工作,建立共享的電子數據交換系統。這樣就能減少庫存量和資金佔用,讓庫存成本大大降低。並且,供應鏈通過各物流企業的優化組合,成爲最快速、最敏捷的流通渠道。它除去中間不必要的環節,有效地減少了流通費用,使供應鏈的流程簡單化、高效化和低成本華。

4信息技術:供應鏈有效管理的必要條件

4.1信息技術是供應鏈管理的有力保證

當今世界已經進入了以計算機和信息爲特徵的知識信息時代。爲了在市場中獲得更有利的競爭地位,物流企業必須重視信息在物流生產經營中的巨大作用。物流企業是一個多層次系統的有機結構,爲了實現物流發展的目標,物流企業必須通過信息的不斷傳遞,一方面進行縱向的上下級信息傳遞,把不同層次的經濟行爲協調起來:另一方面進行橫向的信息傳遞,把各部門、各崗位的經濟行爲協調起來,通過信息技術處理人、財、物和產、供、銷之間的複雜關係。尤其是在當今這個由網絡信息系統組成的知識信息社會裏,物流企業還需通過網絡,捕捉最能創造價值的經營方式、方法和技術,創建網絡化的物流運作模式。

4.2通過信息共享減小需求放大效應

減小需求放大效應的有效方法是在供應鏈內部爲每一個成員企業提供有關客戶實際需求的全部資料,供應鏈的每個成員便可以使用客戶的實際需求數據來進行更加準確的預測,而不是僅僅依據相鄰下游企業發出的訂單來預測。

4.3通過信息集成改進生產計劃和控制

藉助信息技術,供應鏈成員企業可將生產計劃和實時的生產進度信息傳遞給全體合作伙伴共享,以此改善物流生產的計劃和控制。

顯然,通過供應鏈合作伙伴的信息共享,供應鏈上游企業便可清晰瞭解下游企業的生產和調撥物資,實現準時供應:而下游企業就可避免不必要的庫存,同時柔性調節自己的生產計劃。

總之,通過及時共享信息,供應鏈的各個環節便能緊密銜接在一起,從而避免供應鏈出現供需脫節的現象,確保供應鏈的整體利益。

4.4通過信息集成實現準時採購

要實現準時採購,供需雙方必須圍繞訂單進行同步運作。當採購部門產生一個訂單時,供應商就應開始着手進行物資的準備工作。而與此同時,採購部門應編制詳細的採購計劃,對方的製造部門也應開始生產的準備工作。這樣,一旦採購部門把詳細的採購訂單提供給供應商時,供應商就能迅速地組織生產。而當客戶需求發生改變時,採購訂單又驅動製造訂單發生改變,這是一種快速的改變過程。

由於採購部門的主要工作事溝通供應與製造部門之間的聯繫,使供應鏈系統得以準時響應客戶的需求,從而降低庫存成本,提高物流的速度和庫存週轉率,所以這種準時化訂單驅動的方式大大簡化了採購工作流程。

參考文獻:

【1】盧燕銘。供應鏈管理的新趨勢【J】創新物流,2008(3)。

【2】高本河,繆新,沐朝。供應鏈管理【M】。深圳:海天出版社,2004.

【3】秦小豔。我國降低存貨持有成本以及物流行政管理成本的途徑【J】中外物流,2006(8)。

【4】張長青。採購供應鏈上的企業物流成本管理研究【J】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學報,2008(1)

【5】(英)馬丁·克里斯托弗。物流與供應鏈管理【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6.

作者簡介:姬楊(1977),女,漢族,吉林建築工程學院管理學院,研究方向:物流與供應鏈管理

供應鏈管理的論文 篇五

在我國如今這個市場經濟的背景之下,企業的物流管理變得越來越重要,甚至成爲了影響企業長遠發展的關鍵之點。因此企業想要繼續生存發展下去,就必須改變原來老舊的物流管理模式,特別是隨着供應鏈系統的引進與應用,這一點顯得更加突出。有不少實例表明,具備完善的供應鏈管理系統的企業,其物流管理能力也是處在行業領先地位。那麼,對於供應鏈系統下的企業物流管理研究就顯得極爲重要了。

一、供應鏈系統的概述

1、供應鏈的含義

供應鏈協會對供應鏈的具體定義表述如下:供應鏈包括了在商品的生產和流通過程中,產品從生產到交付的全部環節和提供服務的所有過程,貫穿了商業活動的全部流程。這種定義經歷了一段不斷髮展和改革的過程,一般情況下,我們可以將其理解爲商品在生產和流通過程中所涉及到的所有供需關係組成的網絡。而這些供需關係的主體則是生產方、批發方以及消費方。

2、供應鏈的特點

供應鏈包括這樣幾個特點:

(1)複雜性。

整個供應鏈上存在多個企業節點,每個節點相連構成了供應鏈。但是每個企業的組織形式各不相同。因此,這使得供應鏈具有複雜性。

(2)完整性。

供應鏈的內部具有一個整體目標,這是整個供應鏈的中心。整個供應鏈也不單是由製造、採購和銷售這些分離模塊而構成的,在供應鏈上的每一個節點都是圍繞着整體目標而運作。這樣密不可分的情況讓供應鏈變成了一個整體。

(3)交叉性。

每個企業的業務所涉及的範圍是不盡相同的。因此,一個企業很可能會在不同的供應鏈上處於不同的節點位置,這樣不同的供應鏈就會形成交叉。這就使得供應鏈具有了交叉性。

(4)動態性。

企業的管理策略不會一直一層不變,反而會爲了適應市場環境的變化而不斷改變。因此,企業作爲節點在供應鏈上的位置也是具有動態性的,需要進行實時的調整。

(5)綜合性。

供應鏈貫穿於企業的所有商業活動之中,會涉及到企業生產中方方面面的信息,甚至投資情況。同時它也讓各個企業,不管是生產企業還是銷售企業的產品都在供應鏈上流轉增值,最終獲取利潤。因此其本身就綜合了增值鏈、信息鏈、物流鏈和資金鍊,具有一定綜合性。

3、供應鏈系統的含義

供應鏈系統指得是從最初的原材料一直到消費者手中的商品這條供應鏈上所有涉及到的企業主要業務過程的集合。同時,還包括提供的售後服務。

4、供應鏈系統的特點

供應鏈系統所包含的特點如下:

(1)整體性。

供應鏈系統的整體性是由供應鏈上各個節點發揮自身的功能之後,將其集合而成供應鏈系統的整體功能。因爲供應鏈上的任何一個企業都只能承擔自己所當任的職能,只有將其全部整合,才能發揮出供應鏈系統的整體性效果。這個功能的集合,可以讓供應鏈上的企業發揮出最大的作用,收穫最大的利益。

(2)目的性。

如上文所提,整個供應鏈系統有着一個目標。其根本目的就是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通過最低的消耗製造出最高質量的產品或服務,以獲得消費者的滿意,使本企業在市場中佔得一席之地,最終獲得收益。

(3)密切性。

供應鏈上個每一個節點都是相連的,由此纔會構成供應鏈系統,併發揮整體功效。而他們的結合就是因爲供需關係所形成的利益相關體,因此,可以看出各個企業之間的聯繫是相當密切的。

(4)適應性。

市場是變化多端的,消費者也是各有所需。因此,企業要想適應市場,就必須有及時捕捉市場信息的能力,通過對市場信息的掌握,不斷地提升本企業的適應能力。而供應鏈系統則可以對市場進行預測,並具備這樣的適應能力。

(5)層次性。

供應鏈系統是不同於單個的企業的,它是一個整體性的管理系統。因此,這個整體性的供應鏈系統必然具有不同層次的主體,層次性就成了供應鏈系統的另一特點。

二、供應鏈系統在企業物流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物流管理理念和方式落後

目前,我國企業的物流管理仍然是傳統的經營方式佔主體,主要還是“供銷一體化、倉儲一條龍”這樣缺乏個性化的服務。這就體現出,我國社會分工還是有點不完善,沒有對物流活動中的採購、倉儲和運送等職能進行有效的整合。這是無法適應現在日益變化的物流市場需求的。隨着經濟的不斷髮展,顧客對物流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如果企業還是無法對物流管理進行有效的統籌,那麼就只能被市場所淘汰。

2、物流設備和技術落後

要意識到的是,物流設備是物流活動的硬件基礎,信息化技術是物流活動的技術基礎。但是,我國企業如今的物流管理現狀則是設備和技術都比較落後。先進的物流設備和信息化技術是保障物流服務的根本,如果存在缺陷,那麼就會導致物流信息不準確、物流速度緩慢的等情況出現。顯然,這些情況的出現會嚴重製約企業的發展,使本企業在供應鏈上發揮的作用效率降低,從而降低整個供應鏈系統的效率,最終使供應鏈上的企業都無法取得最大收益。

3、物流管理流程不穩定

因爲我國供應鏈系統發展速度較爲緩慢,且發展時間也比較短,因此,供應鏈上的每個節點之間存在不確定性,這種不確定性會導致整個供應鏈系統管理流程存在風險。這種不安定的風險,會使得密切相連的各企業所形成的供應鏈系統出現破裂。

4、現代化物流管理人才缺乏

在現如今這個環境中,所有的競爭最後歸根到底都是人才的競爭。優秀的物流管理人才可以促進企業發展。然而,我國的現實情況卻不容樂觀。因爲物流管理髮展較晚,供應鏈系統存在諸多不足之處,因此無法爲市場提供複合型的物流管理人才。同時,也因爲很多企業並不重視物流管理人才的培養,造成供應鏈系統下的企業物流管理一直髮展較爲緩慢。

三、供應鏈系統下的企業物流管理的改進措施

1、重視現代化物流管理

企業應當重視現代化物流管理,明白現代化物流管理對企業長遠發展有着重要意義,將供應鏈系統下的企業物流管理提升到企業戰略的地步。同時,企業還應當積極尋求戰略合作伙伴,組建物流戰略同盟,建造一個堅固的供應鏈系統。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出供應鏈系統的優勢,從而提升本企業的競爭力。

2、建立現代化物流管理理念

企業需要明白的是供應鏈系統下的企業物流管理是一種以滿足顧客的需求爲目的的服務行爲,整個供應鏈系統的運作都是爲了達到這一目的。但是,顧客的需求是多樣化的,企業的物流管理必須做到去適應這些多樣化。因此,企業需要以顧客需求爲導向的去運作企業的物流服務。同時,物流服務過程中,其服務方式也要與時俱進,做到能與顧客進行實時溝通,方便服務顧客。

3、培養現代化物流管理人才

現代化物流人才短缺一直是制約我國企業物流管理髮展的重要因素。針對這種情況,可以看出,現代化物流管理人才的培養刻不容緩。因此,企業可以通過加強與諮詢公司相合作的途徑,來培養出優秀的物流管理人才。與此同時,企業自身也要建立一個完善的用人制度,讓有物流管理才能的員工可以進入到企業的物流管理之中。另外,企業也可以和學校建立起校企合作,可提供給學校一些機會,比如校外實踐或者頂崗實習的方式給予學生們一次真實的崗位學習模擬,事實上這種利用學校的優質人才資源爲自己培養物流管理人才,並能最後準確對接這些人才,不失爲一個好辦法。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供應鏈系統下的企業物流管理是適應時代潮流發展的產物。但是我國企業的物流管理存在不少問題,正視這些問題,努力改進這些問題,儘早建立起一個堅固完善的供應鏈系統是每個企業的責任。無論是爲了企業的自身利益,還是爲了我國物流管理的發展,這都是義不容辭的。

供應鏈管理的論文 篇六

摘要:

有效的供應鏈管理要求對供應鏈管理的發展趨勢有較清楚的認識,本文認爲供應鏈管理在過去數年間發生了五方面重大變化,即從注重企業內部功能的協調到注重企業間資源的協調,由注重有形成本到注重市場媒介成本,由關注供應到關注需求,從信息保留到信息共享,從“大量供應”到“大批量定製”供應等。

關鍵詞:

供應鏈管理轉變

供應鏈是相互間通過原材料、零部件、產品、技術、服務的廠家、供應商、零售商等構成的價值網絡。所謂供應鏈管理,是指對包括從最初的原材料開始,經過若干環節直至最終使用者手中的全過程的貨物的流動、轉化和相關的信息流的整合,通過改善供應鏈關係來取得可持續的競爭優勢。但供應鏈管理並非固定不變的,伴隨着市場營銷觀念的發展,信息系統基礎的完善,戰略管理思想的深化,供應鏈管理在其觀念、管理方式等方面都出現了新的變化。經濟全球化使得衆多的中國企業成爲全球供應鏈中的成員,中國企業必須與時俱進,充分認識供應鏈管理的發展趨勢,以便對企業未來的發展戰略作出明智的判斷和選擇。

一、從注重企業內部功能的協調到注重企業間資源的。協調

傳統的供應鏈管理中企業總是試圖最大限度地協調企業內部資源,通過對企業內部現有的信息、物流和資金流進行設計、規劃和控制,從而增強產品競爭力。隨着生產的社會化與專業化,企業逐漸認識到不能僅靠自身而必須聯合行業中其他上下游企業,建立一條經濟利益相連、業務關係緊密的行業供應鏈,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資源來適應新的競爭環境,外伸企業、虛擬企業的出現使得企業內部供應鏈管理延伸和發展爲面向全行業的產業鏈管理,管理的資源從企業內部擴展到了外部。把多個企業納入一個整體的管理下實現協作經營和協調運作後,大大增強該供應鏈大市場環境中的整體優勢,同時也使每個企業均可實現以最小的個別成本和轉換成本來獲得成本優勢。企業集成從原來的內部業務流程重組上升到企業間的協作,這是一種更高級別的企業集成模式。這種模式不是固定的,可以是供應商——生產商——分銷商——零售商的傳統模式,也可能是生產商——零售商或是其他模式,模式的決定取決於如何才能更大程度地發揮核心競爭力及取得最大的競爭優勢。必須重點指出的是,除少數壟斷性大公司外,大部分企業不可能擁有獨一無二的供應鏈企業間合作模式,在相同模式下,競爭力仍然差別很大,關鍵在於必須選擇合適的合作伙伴(相同的企業價值觀、戰略思想、互相信任,有各自可利用的核心競爭優勢等)以及對矛盾與衝突的及時協調。

二、供應鏈成本管理由注重有形成本到注重市場媒介成本

有形成本指在具體產品的供應中產生的成本包括製造、運輸和儲存成本。市場媒介成本指使供應能夠在數量和種類上滿足需求而產生的成本,包括設計、安全庫存、減價、價格保護、銷售退回、服務等等。在需求相對可預測的行業中,有形成本是主要的,在變化發展很快的行業和需求不能預測的行業中,市場媒介成本佔了主要地位。供應鏈管理要求企業必須在上述兩個方面都加強管理,但越來越多的企業越來越注重對市場媒介成本的管理,原因有:有形成本更容易被管理者看見;有形成本相對來講更容易在行業內部得到統一;很多創新型的企業在創新初期往往只注重技術創新而忽略把產品推向市場的成本。隨着科學技術的進步和市場競爭的加劇,生產成本在企業產品成本的比重呈下降趨勢,而與產品相關的設計、銷售、服務等引起的成本不斷上升,其數額甚至超過生產成本,企業對市場媒介成本的關注正是對這一趨勢的反映。供應鏈管理從關注供應到關注需求

傳統供應鏈中的主導者是製造商,但隨着市場營銷觀念的深入人心,企業營銷部門已把需求作爲供應鏈管理的重要內容。關注需求要求企業致力於需求信息的獲得和反饋,需求數據的取得應當儘可能在靠近消費的時間和地點,如在零售業中,消費點就是POS機掃描貨物條形碼的地方。醫療衛生業的消費點,不應是倉庫而應是診室或手術室,唯此才能獲得真正的需求信息,並能夠以此爲據迅速調整供應的品種、質量、數量以更好的滿足市場需要,降低“牛鞭效應”,在這裏,需求預測的技術與水平至關重要,直接影響到企業的庫存投資成本和客戶服務水平。關注需求還要求企業必須加強需求管理,相應的需求管理工具(如價格政策)應與供應鏈管理很好結合起來,關注需求並不意味着企業無條件地滿足市場需求,而是可以包括通過價格改變來刺激需求或改變需求,尤其是對於那些剛剛問世不久尚無法預測其銷量的高技術產品,這種方法被戴爾公司稱爲“賣你有的東西”。

三、供應鏈管理從信息保留到信息共享

隨着企業競爭形態演變爲供應鏈之間的競爭,信息保留已不再適應時代要求,信息流動、信息共享越來越受到重視。雖然供應鏈企業間信息共享仍存在一些障礙如部分企業內部的信息工作基礎薄弱,數據不完整,信息安全問題、相關產品構架及互操作標準的欠完善等。但藉助計算機網絡及信息技術,溝通企業內外部信息聯繫,實現信息共享,是提高企業競爭力的最有力手段。在某種程度上說,信息共享的水平決定了供應鏈的競爭力水平。企業應切實推進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建立網上協同作業體系。此外,傳統的面對面的交流,雖然漸漸被人們遺忘,但它仍是供應鏈信息共享的一條重要途徑,只有將傳統的方式與現代技術相融合才能得到完整、有效的信息系統。

四、從“大量供應”到“大批量定製”式的供應

“大量供應”強調規模經濟以降低單位產品負擔的固定成本,增加收入。“大批量定製”式供應強調滿足衆多不同顧客個性化需求,它適應了當今市場需求多樣化和個性化的變化趨勢,在強調收入增長的同時,注重培養顧客忠誠,大批量定製方式最關鍵的是要能建成一個敏捷供應鏈系統,敏捷供應鏈系統的關鍵是貫穿供應鏈全過程的信息流、物流、資金流、價值流及業務流的協調與同步化問題。供應鏈各環節的協調錶現在訂單管理,計劃管理、質量管理、營銷管理、供貨管理、庫存管理等各個方面,對企業資源計劃(ERP)、供應鏈管理(SCM)、客戶關係管理(CRM)的整合能有效地解決這一問題。至於同步化方面,可以採取:儘量使零部件標準化;採用並行工程的產品開發過程;採取延遲差異化策略等措施來解決。

參考文獻:

1、廖春良,程發新。《供應鏈企業間戰略合作關係探討》。經濟管理,2002(24)

2、王鳳彬,張秀萍。《供應鏈信息共享問題研究》。經濟管理,2004(2)

3、馬士華,林勇,陳志祥。《供應鏈管理》。機械工業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