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論文 > 經濟論文

供應鏈金融

在國內,平安銀行最早涉足該領域,於21 世紀初期提出“1+N”的供應鏈金融概念,其中“1”代表核心企業,“N”代表爲產業鏈上下游衆多中小企業,之後推出供應鏈金融服務。以商業銀行爲主導模式,核心企業爲信用載體,真實交易爲前提,把核心企業和與之相關的配套企業看作一個整體,銀行可利用核心企業把控風險,批量開發其上下游客羣,可深入挖掘傳統信用體系下無法合作的客戶。該模式已成爲開發供應鏈金融業務的標準範式,本文稱爲傳統模式。

供應鏈金融

平安銀行於2012 年 12 月提出把傳統的線下“1+N”模式搬到線上,衆多信息通過虛擬平臺的傳遞、收集和整合,實現“物流”、“商流”、“資金流”、“信息流”的結合。這一模式商業銀行不再佔據絕對主體,核心企業、物流企業、線上交易平臺、信息化服務商等紛紛成立或加強與商業保理、融資租賃、小貸公司等企業合作參與到供應鏈金融的發展中來。

供應鏈金融將來的發展走向爲大平臺趨勢,將“互聯網+產業鏈+金融”緊密融合,搭建依託產業的跨地域、跨行業、跨平臺、跨資金來源的金融生態圈,形成“N+1+N”模式,其中“1”代表服務於供應鏈的綜合服務平臺,2個“N”代表上下游衆多中小企業,突破單個供應鏈的限制,實現對產業鏈的全面滲透。 國內具有代表性的銀行主要供應鏈金融業務:

平安銀行作爲國內在供應鏈金融方面最具代表的行業標杆,其前身深發展銀行的供應鏈產品已形成了16 個系列,並提出“池融資”概念,制定了 5個貿易融資解決方案。產品覆蓋了供應鏈各環節,包含了國內、國際、離岸貿易領域。此外,專門針對供應鏈金融研發了信用評級辦法和授信管理辦法。分別按條線構建了相關的營銷體系和風控體系。建立了國內第一個貿易融資信息管理平臺,通過電子化流程規範管理。2014 年,重磅打造的“橙 e”平臺上線,通過整合、集成全面的金融資源,聯合信息平臺爲客戶提供電商服務,以企業的交易過程爲核心,以現金流爲基礎,圍繞中小企業自身交易的“N+N”模式,合縱連橫打造的產業鏈金融生態圈。2015 年,“橙 e”平臺已有註冊用戶 163 萬,全年網絡融資發放額超過 210 億元。同時,物聯網金融揚帆起航,業內首家推出物聯網金融動產融資系列產品,賦予流通中的商品以金融的屬性,推動傳統供應鏈金融的變革。

如圖2.1所示。

平安銀行貿易融資餘額逐年穩步增長,且佔據整個公司貸款的半壁江山,在一定程度上反應了供應鏈金融業務發展勢態良好。同時,貿易融資不良率較公司貸款不良率低出一半上的具體體現也是供應鏈金融業務風險可控的優勢呈現出的卓越成效。平安銀行在該領域深耕細作,不斷創新優化,發展至今,其供應鏈金融產品體系、渠道搭建或與第三方平臺合作、風險控制管理等各方面均處於國內領先地位,已形成品牌效應。

工商銀行:憑藉在規模、結算、以及和衆多大型企業密切合作的優勢,對客戶進行批量篩選,尋找適合供應鏈金融業務的集羣,把傳統單個客戶轉變成批量客戶模式。2010 年 7 月,網上供應鏈融資服務正式上線,核心在於電子平臺將自身現金流分析系統和客戶供應鏈系統連接,及時掌握核心企業、融資企業的經營、銷售、物流、現金流等實時信息。對信息數據的採集和分析,有效的把控融資風險。同時,操作上應用客戶自助申請、系統自動化處理相結合的模式,突破了時間、空間、人員的限制,有效提高業務效率。

招商銀行:結合自身在電子銀行方面的領先優勢,構建供應鏈“大數據”信息平臺,於 2013 年 9 月上線“智慧供應鏈金融平臺”,彙集銀行、企業、物流等信息資源,通過在線自動處理技術實時推送,自動整合和分析,爲企業提供專業、精準的“一站式”在線綜合金融服務。高效率的流程全面電子化管理,在降低成本、跨越速度的同時,實現了中小企業融資門檻的突破,真正解決了中小企業融資難題。

中信銀行:依靠“三大平臺”,構建了“四大增值鏈”,根據自身科技優勢和創新能力,2014 年 5 月,推出“新一代電子供應鏈金融”。依託全新的電子化網絡系統,從供應鏈全流程、前後端出發,以電子化、自動化的上下融通模式,爲企業提供綜合性服務。

北京銀行:藉助互聯網之力,2013 年 11 月發佈網絡供應鏈品牌“網絡鏈”,同時上海分行網絡供應鏈中心成立,並與快錢等簽署戰略合作協議;2014 年5 月推出線下與線上服務齊發展的線上融資業務模式“網速貸”,包括科技鏈、在線保理融資、在線流動資金貸款等一系列產品,其中在線流動資金貸款,通過全流程在線辦理及自動化處理實現企業的快速融資,爲企業提供高效便捷的供應鏈服務,有效地降低企業財務成本。

國內在供應鏈金融業務領域發展較快的商業銀行基本具備以下特徵:第一,有豐富的產品種類,覆蓋行業廣,並在此基礎上不斷創新豐富產品功能;第二,信息管理平臺成熟,對信息流的掌控能力強;第三,流程、操作趨於電子化、自動化,業務效率高;第四,風險管理能力強。

3 、城商行供應鏈金融業務同業分析

3.2 重慶銀行供應鏈金融業務概況

3.2.1 發展狀況

重慶銀行銀行供應鏈金融業務開展於2008 年,起步於貿易背景下的票據貼現業務、以貼現利差盈利,由最初的單一以鋼鐵行業爲主逐步擴展到汽摩、白酒、糧油、醫藥、能源、電力等行業。隨後基於“1+N”的傳統業務模式,推出了“倉儲通”、“廠商銀”、應收賬款質押等一系列產品,以發展批量客戶帶動存貸款和利潤規模增長。目前在積累一定的業務經驗基礎上,結合自身特點、區域優勢,加強與第三方平臺合作探索新的產品和模式,成效初步顯現。現已推出與國稅聯手爲中小企業客戶打造的純信用信貸產品“好企貸”、針對藥品交易所賣方會員在藥品交易所電子交易平臺交易形成的應收賬款,開發的“醫藥惠”應收賬款池質押授信品種等。但目前僅實現部分產品線上化,未來還需藉助信息技術和渠道實現供應鏈金融全面線上化發展,打造供應鏈金融的綜合服務平臺。

重慶銀行銀行供應鏈金融業務開展以來,經過幾年的跨越式發展,業務量大幅增加,在2013 年達到峯值,但也僅佔到公司貸款業務的十分之一。與同業上市銀行相比(見圖 2.1),差距甚大。這一塊可以說是 重慶銀行銀行的薄弱環節。特別是在2014 年、2015 年,重慶銀行銀行發展戰略導向逐步退出敏感性行業、產能過剩行業後,其供應鏈業務量急劇下降。但供應鏈金融風險可控方面還是頗具優勢,不良率一直維持在較低水平,大大低於公司貸款不良率。具體數據如圖所示。

面對龐大的供應鏈金融市場規模,針對重慶銀行銀行這部分業務急劇萎縮的現狀,2015 年總行成立貿易金融部,下設供應鏈金融中心:負責本行供應鏈金融產品體系的建設及管理,包括市場調研、產品規劃與研發、產品管理與維護、培訓及推廣等;負責本行供應鏈金融營銷體系建設及營銷推動管理,負責本行供應鏈金融核心客戶羣的拓展和維護,包括:指導分支機構營銷拓展工作,負責客戶沙盤的建設及管理,擬定並推行全行供應鏈金融業務發展長遠規劃和短期計劃;負責本行供應鏈金融產品經理隊伍建設與治理,包括:負責制定業務培訓計劃,業務人力資源沙盤的建設及管理;負責對供應鏈金融業務出具營銷意見;負責本中心職責範圍內合作平臺及渠道的搭建與維護。 重慶銀行銀行公司業務組織管理架構及供應鏈金融總分支三級架構營銷體系如圖

3.2.2 產品體系

重慶銀行銀行基於供應鏈全過程,以預付賬款、存貨、應收賬款等流動性較差的資產爲融資切入點,爲各方需求企業提供不同的金融解決方式。主要產品系列如下:

(1)動產質押類

倉儲通系列產品,是指需求方將合法具有的在未來產生現金流的貨物、動產等質押,我行依託倉儲監管合作方對質押物進行儲存、監管,覈准一定融資額度給予授信申請人的業務。常用的有先款後貨、倉貨(單)質押等業務品種。

倉儲通業務的特點:質押物所有權不發生變化;動產質押可以用於短期融資,不僅僅是貸款也可以使用票據、信用證等融資業務;融資期限與還款可以靈活設計;上下游企業均可使用,盤活企業存貨;通常情況下質押物需易變現、易儲存、不易貶值、不易損壞。

(2)廠商銀

廠商銀顧名思義,是參與機構爲廠家、銷售商、銀行的三方合作模式。銀行把控產品的提貨權,委託核心企業管理貨物並承擔連帶擔保責任或回購擔保責任,爲其經銷商融資的產品。具體指以核心廠家與經銷商的真實供銷背景爲前提,我行爲買方授信,專項用於墊付貨款給賣方,再按買方的銷售回款進度通知賣方逐步發貨的我行對買方的授信業務模式。

廠商銀業務的特點:緩解資金流動難題,加快推動鏈條循環;加強經銷商銷售能力,通過淡季存貨,旺季銷售方式提高企業利潤;解決核心企業銷售渠道,拓展市場份額;核心企業減少應收賬款佔用。

(3)應收賬款質押類

簡單來說,這種模式是銀行以企業賒銷所產生的應收賬款爲切入點,爲賣方提供融資便利,企業以所屬的合法應收賬款質押,提前獲取銷售資金的同時,還可以獲得代理收款等附加服務。具體品種可分爲單筆應收賬款靜態質押和循環性應收賬款池動態質押“醫藥惠”模式。 應收賬款質押的特點:賣方可以提前取得銷售資金,使資金高效運作產生更高效益;企業可根據自身情況選擇流貸、銀行承兌、信用證等多種使用途徑;應收賬款的回籠必須按事先約定返回企業在本行指定的賬戶;應收賬款池融資主要適用於買方衆多,賬款分散,單筆金額較小,週轉頻率高,賣方與買方合作關係持續、穩定,且池內餘額相對穩定的客戶。

(4)國內保理

實質上是銀行爲賣方企業提供的應收賬款的綜合性解決方案之一,以應收賬款轉讓爲核心,銀行提供多功能服務。融資企業除了獲得資金外,還享受到貨款代收、賬戶管理、轉嫁風險等綜合性服務。具體操作可按有無追索權、是否公開債權轉讓,靈活組合成多種模式。保理的特點:是一種債權的讓渡,賣方企業將應收賬款債權、風險轉嫁給銀行,獲得資金和更多專業的服務;賣方擁有充足的資金優勢後,可爲買方提供更優惠的條款,吸引客戶。

(5)票據質押融資

銀行對企業持有的商業匯票進行質押融資,包括銀行承兌匯票、商業承兌匯票、商票保貼等多個品種。票據質押的特點:解決企業在貼現利率較高情況下,資金成本造成財務費用增加的問題;參照低風險業務流程,操作速度較快;可質押貸款、開立信用證等;可建立票據池,循環使用。

3.3 重慶銀行銀行供應鏈金融業務存在的問題

推動供應鏈金融業務,重慶銀行銀行還是兼備必然優勢:首先,在戰略方面,總行高度重視供應鏈金融業務的發展,增設了總行貿易金融部,下屬供應鏈金融中心。專業部門的設立有助於逐步完善管理制度、合理崗位分工、制度專門操作指引等。其次,銀行作爲資金提供方,其核心資本率高,資本很充足,客源豐富獲取資金能力強,成本收入比低,管理效率高,爲客戶提供金融服務提供了保證,再次,有專業運作團隊,爲順應互聯網推動銀行業變革的大趨勢,重慶銀行銀行成立互聯網金融部,進一步優化科技力量來保障業務的發展。最後,作爲西部地區的區域性銀行,有一定的資源優勢,我們與當地政府、國有企業、事業單位等密切合作,且更多的是深入的戰略層面合作,對一些園區、核心企業的整個供應鏈提供綜合型支持。但是,重慶銀行銀行在這方面的業務存在的問題也是相當嚴峻的:

(1)規模小且營銷行業過於集中

以2013 年 重慶銀行銀行供應鏈金融業務授信餘額處在峯值時期分析,其授信餘額也未達到66 億元,與同年公司貸款授信餘額相比,僅佔十分之一,融資規模偏小。更不能和行業領先銀行相比,平安銀行 2013 年貿易融資餘額 3706億元,西部地區 306 億元。另外,其投入的行業結構單一,重慶銀行銀行在選擇投入供應鏈金融業務時,重點集中在鋼鐵、有色金屬領域,超過融資客戶、融資金額半數,相對而言,其他行業佔比較小。

近年來受到經濟下行壓力影響,製造業愈發不景氣,特別是強週期性行業壓力更大,不少企業經營困難,失去自我造血功能,甚至可能危及整個產業。重慶銀行銀行也根據政策導向,逐步調整行業准入政策,但在退出敏感性、產能過剩行業的時候,面對的是供應鏈容易發生斷裂導致的違約成本,以及其供應鏈業務量急劇下降的局面。

(2)產品創新動力不足,競爭能力弱

重慶銀行銀行供應鏈業務起步時間晚,其作爲城商行在資產規模、專業化經驗、渠道優勢、風險控制、系統開發和信息技術支撐等各方面,均不能和國有銀行、大型股份制商業銀行同日而語。其供應鏈金融產品基本是“拿來主義”,簡單模仿發展較早、規模較大的行業領先銀行的成熟產品,缺少特色化產品,沒有適配性高的金融服務,競爭能力弱。

(3)議價能力不高,授信額度使用率低

重慶銀行銀行作爲城商行,受制於規模、跨區經營等,與核心企業直接對接的整

體合作較少,多以直接向融資企業開展融資服務,導致“1+N”的產業集羣效應未能充分顯現,同時導致不具備綜合回報議價優勢。回報主要來自銀行承兌匯票保證金和少量回籠貨款,如再遇到貼現利率居高,客戶使用銀行承兌匯票的積極性就會降低,造成派生存款回報率低,授信額度使用率低。

(4)科技支持薄弱,風險管理亟待加強

供應鏈金融異於傳統業務的特徵,要求在流程操作、風險管理等方面的控制點也與傳統業務截然不同。然而,我們的科技對業務支撐方面遠遠落後於先進同業,甚至達不到平均水平。從融資申請、審批、貸後管理各環節均以人工爲主,未實現電子化智能流程和數據信息實時採集,冗長的流程,不但成本高,效率低,還隱藏風險隱患。在貸款“三查”的各個環節衡量和識別風險時,主要還是依靠靜態分析,不能及時全面掌握信息,缺乏供應鏈金

融風險防控機制。

4、案例分析

4.1 銀行傳統供應鏈金融模式分析

產業鏈從採購到最終銷售完成的過程中,各時段、各主體均會有資金需求缺口:在採購階段需要向核心供應商預付貨款、在生產階段積壓存貨佔用大量流動資金、在銷售階段產生大量應收賬款等。基於這一系列資金需求,企業與資金提供方尋求能夠將未來資產變現的途徑,因此,商業銀行最初爲供應鏈提供金融服務源於融資服務。供應鏈金融傳統模式根據供應鏈條上交易環節,按照切入點劃分爲預付賬款融資業務模式、存貨融資業務模式、應收賬款融資業務模式。這三種模式滿足了企業在真實交易中產生的流動資產融資需求,後來實踐中也衍生出各種產品組合。

4.1.1 傳統模式簡析

(1)預付賬款融資業務模式

預付賬款融資一般是發生在採購環節的業務模式,可以看作提前將未來貨權用來融資。以上游核心企業(供應商)承諾回購或退款保證爲條件,融資企業(購貨方)以銀行認定的倉儲地的已確定倉貨(倉單)作爲質押擔保向銀行申請授信,用於預先支付供應商貨款的模式。核心在於銀行控制提貨權。 業務流程 根據參與主體可分爲供應商、購貨方、銀行三方合作模式,和引入倉儲監管合作方的四方合作模式。

(一)廠商銀:即供應商、購貨方、銀行三方合作模式。基於核心企業(供應商)與下游融資企業(購貨方)的供銷關係,下游融資企業通過向銀行申請授信,將獲得的資金提前支付貨款給指定供應商,銀行再按融資企業的銷售回款進度通知供應商發貨的業務模式。供應商、購貨方、銀行需簽訂三方合作協議,同時,供應商對授信承擔連帶保證責任或差額退款責任,並配合銀行對貨物實行監控。具體業務流程如圖。

(二)先款後貨:銀行爲了控制貨物運輸和監管,防止供應商與購貨方合謀給金融機構造成風險,引入第三方監管合作(多以倉庫方監管)的四方合作模式較爲普遍,需簽訂四方合作協議。具體業務流程如圖。

②風險要點

預付賬款融資模式發生在覈心企業回購的基礎上,如果授信到期時,融資企業中的保證金餘額不足值,核心企業對不足額部分的金額對應的貨物又不履行回購約定,銀行將面臨授信敞口不能正常回收的風險隱患。因此,貸前簽訂協議時,需明確規定核心企業的回購或連帶保證責任,以及違約責任。預付賬款融資模式是銀行以控制提貨權爲條件的融資,貨物是否入庫以及提貨時流程是否規範均能對銀行造成巨大的風險。因此,銀行強化對監管方的監督和管理,保證對融資項下對應的貨物實現控制是重中之重。另外,預付賬款融資是建立在整個供應鏈正常運營的前提下,涉及多個供應鏈節點主體,一般融資企業處於供應鏈下游,操作風險也是銀行需要面對的風險隱患。因此,銀行要採取現金流封閉式運作,在授信資金髮放給企業後,要動態監督企業的運營情況,以及鏈條上的交易全流程,以確保資金流的安全。同時,增強對客戶運營、財務、資信多層次信息的關注和收集,降低信息不對稱帶來的欺詐風險,並實時關注質物的價格走勢,約定價格跌價補償機制,及時採取相應措施減少銀行損失。

(2)存貨質押融資業務模式

存貨融資是發生在生產運營階段的業務模式。融資企業將自己的存貨向銀行進行質押,藉助第三方物流或倉儲公司對其監管,銀行向融資企業提供支持的融資模式。

①業務流程

存貨質押業務是指銀行以融資企業所屬貨物爲質押品,存放於指定倉儲地,並委託倉儲監管方對質物實施全程監管,銀行向融資企業提供融資。存貨質押根據能否置換貨物又分爲靜態和動態,靜態質押要求融資企業必須用保證金贖回,不能更換貨物,不便於日常交易。動態質押是銀行要設置融資企業質物最低控制價值,超過部分融資企業可自行提貨,並且融資企業可以根據需求置換質物。具體業務流程如圖。

②風險要點

存貨融資模式以存貨作爲質押物獲取貸款,其風險主要存在於存貨的監管和控制,在貸款期間要嚴防監管不到位導致存貨丟失、挪用、損壞對銀行造成風險隱患。首先,注重合作方信用。制定嚴格的准入,良好的信用至關重要,防止欺詐風險。監管方要具備嚴格的內部管理制度,具體的監管計劃和方案,有承擔質押物監管的能力以及對貸款損失具備足夠的清償能力。準確規範出質方、監管方的權利和義務,重視存貨數量、質量、入庫、出貨、置換、解押等緊要步驟的監控。其次,慎選質物、審覈權屬。對存貨所有權進行嚴格的確認,並全面評估存貨質量,對質押率、最低控制價值合理確定。建立實時市場監測機制,及時準確反饋市場情況、價格波動存貨未來的市場銷售等,當市場價格突破最低控制價格時,要及時補充保證金或存貨。最後,完善監管措施。在法律合規控制方面,對質押存貨的相應權利進行認定,在工商辦理抵押登記避免重複抵押,在操作風險控制方面,要加強運營管理和操作規範管理,降低銀行信貸資金風險。

(3)應收賬款融資業務模式

應收賬款融資是發生在銷售環節的業務模式,賒銷目前是企業間交易的主流方式,賒銷行爲爲供應鏈中上游企業帶來很大的流動性壓力,可以說賒銷的存在催生了這種模式的出現。賣方通過賒銷貨物產生的應收賬款申請授信,將應收賬款質押給銀行,賒欠貨款的核心企業爲供應商提供擔保,如若資金獲得者到期不能正常歸還款項,核心企業具有負責歸還這筆債務的責任。

①業務流程

應收賬款融資根據是否轉移債權可分爲質押和保理。

(一)應收賬款質押。這種模式在國內應用得最爲廣泛,賣方企業將應收賬款質押給銀行申請授信,獲得資金補充並委託銀行收款。同時買方需確認並按時支付應收賬款,如到期時,融資企業未正常歸還貸款,將由買方支付債務。

具體品種可細化爲應收賬款靜態質押和應收賬款池動態質押。靜態質押是指每筆融資對應單獨的應收賬款,適合於獨立的應收賬款金額較高的企業。應收賬款池動態質押是指賣方向多個買方銷售產品或向單個買方多次供貨,期間形成體量相對穩定的應收賬款池,用於歸集貨款回籠等資產,賣方將池內歸集的資產質押給銀行獲取資金支持。適用於買方衆多,賬款分散,單筆金額較小,週轉頻率高,賣方與買方合作關係持續、穩定,且池內餘額相對穩定的客戶。應收賬款池質押對銀行風控能力要求更高。具體業務流程如圖:

(一)應收賬款保理。該模式是銀行爲賣方企業提供的應收賬款的綜合性解決方案之一。企業將應收賬款讓渡爲核心,是一種債權的轉移,將風險商業銀行轉讓給銀行,銀行兼具融資、代收、管理多層次功能服務。遵循有無向買方企業公開告知債權讓渡行爲,可分成明保和暗保。明保需要就融資項下對應的應收賬款明細及其已轉讓的行爲向買方覈實,並得到買方蓋章確認,同時和買方約定,在授信期間應收賬款需回籠到指定的唯一賬戶上。暗保因買方並不知曉債權的讓渡,銀行承擔的風險較大。需在審查時覈實交易背景的真實性和應收賬款之前有無質押等關鍵信息。到期時,如若債務人未正常歸還款項,銀行是否有權向供應商反轉讓應收賬款、並要求其回購,分爲有追索權保理和無追索權保理。無追索權保理如若出現風險將由銀行承擔壞賬。保理可自由組合成多種模式。操作流程大致相同。具體業務流程如圖。

②風險要點

應收賬款融資建立在真實的貿易交易上,如虛假交易,就不存在應收賬款,銀行信貸資金將面臨風險隱患。加強貸前盡調,特別注意以下幾點:審覈供應商和核心企業之間交易背景有無虛假至關重要。關注賬齡是否符合正常貿易情況。審視合同價格是否正常合理,貨物應有明確驗收標準、交割標準、準確付款依據,避免價格虛高的風險。確定來源是否真實合法,杜絕一切欺詐方式。細化合同,約定防範措施。銀行嚴格執行相關規章和操作流程在人民銀行徵信中心的動產融資統一登記系統內登記,避免重複質押,在合同中明確約定風險防範措施。完善貸後管理,建立風險預警制度。銀行要關注出質人、債務人經營狀況、財務狀況,應定期、不定期與企業進行對賬,確認核心企業付款應轉入銀行方監管的專用賬戶。

這幾類供應鏈金融的傳統融資模式,基本可涵蓋產業鏈“供——產——銷”全流程,爲鏈條上各節點主體提供金融方案,針對不同節點企業在交易過程中的特點和需求,可選擇適合自己的模式,並且可以就基本模式組合爲更復雜的整體綜合方案。

4.1.3 傳統模式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思路

重慶銀行開展供應鏈金融優勢在於:具有穩定、低成本、大規模獲取資金的能力,積累的客戶資源豐富;具備一定的風險管理經驗和風險把控能力;擁有衆多專業金融人才,專業性的金融服務能力確保了其可以輻射到較爲深入的各產業鏈底層。

銀行開展供應鏈金融業務也面臨一些侷限性:首先,可供選擇的供應鏈較少。在當前經濟新常態背景下,供給側改革進一步深化,對於以前佔據本行供應鏈金融業務半壁江山的鋼鐵行業,規模在逐步縮小。週期性強的行業其核心企業對上下游企業掌控權隨週期性減弱後,可供選擇的鏈條也隨之減少。加上跨區經營受限的先天缺陷,使得重慶銀行銀行和很多優質的全國性大型集團失之交臂。其次,信息不對稱。銀行對供應鏈本身沒有實際掌控力,不能實時並主動掌握產業鏈交易中核心的信息資源。由於數據獲取比較被動,缺乏有效的數據信息平臺,本身沒有能夠成爲供應鏈金融的核心。再次,銀行基於風險控制要求,通常希望產業標準化更強,但產業鏈上的中小企業數量衆多,需求分歧明顯,商業銀行往往不能滿足個性化需要。最後,商業銀行審批流程長、效率較低,產品創新的速度有限,銀行相對於許多中小企業來說准入門檻依然較高。

因此,要大力發展供應鏈金融,就要借力日新月異的信息科技,依靠於互聯網、大數據平臺等技術優勢,打牢科技信息安全基礎,提升科技對業務的支撐,構建綜合服務平臺,解決信息不對稱問題,實現金融與科技的有機結合,實現多種金融工具的組合運營,不斷提升資本回報率和綜合盈利能力。

4.2 “互聯網+”供應鏈金融的創新模式分析

4.2.1 創新模式簡析

在“互聯網+”、大數據平臺、雲計算、物聯網、區塊鏈等新型技術的驅動下,迎來了互聯網金融時代,傳統供應鏈金融從服務模式到風險控制都面臨巨大變革和創新,也將依託於“互聯網+”獲得發展契機。 “互聯網+”是指以互聯網平臺爲基礎,利用信息通信技術與各行業的跨界融合,推動產業轉型升級,並不斷創造出新產品、新業務與新模式,構建連接一切的新生態。“+”是指融合信息通信技術、大數據、雲計算、安全雲庫等形成合力,爲產業升級、提高效能服務。也是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物聯網、區塊鏈等與傳統產業的融合,通過互聯網反哺傳統行業,成功轉型,實現持續發展。

隨着互聯網技術和信息化的程度不斷深化,線上化成爲各家商業銀行創新戰的藍海。商業銀行傳統供應鏈金融業務逐漸與大數據、互聯網、物聯網等信息技術進行對接,將傳統金融優勢與平臺信息化深度融合,進行數據分析後將更加有針對性的爲客戶提供顧問式的融資、財富管理、資本運作等綜合金融方案。這一模式創新,是“互聯網+”與供應鏈金融的“跨界合作”,將緩解傳統供應鏈金融交易中信息電子化不足導致信用評估缺失的問題,其本質是填補信息盲區,補全信貸缺失環節,將服務覆蓋更多的中小企業,是對傳統供應鏈金融的拓展。該模式不是線下傳統供應鏈金融業務的簡單向線上化轉移,而是利用網絡化平臺,將產業、金融與科技高度融合,打造協同創新的生態系統。

4.2.2 以“醫藥惠”產品爲例分析

(1)創新模式“醫藥惠”

重慶藥品交易所是重慶政府打造的,面向全國開展醫藥綜合交易的千億級要素市場,是爲醫藥企業提供相關醫藥產品交易、結算等服務的第三方綜合性電子服務平臺。具體建立了醫藥公共交易、醫藥電商、醫藥金融結算、醫藥大數據四大業務平臺。業務平臺實行會員制度,賣方會員根據藥品交易所交易規定,在指定銷售界面公告產品類型、定價等信息,待有需求的賣方會員與其達成交易意向後,雙方在電子平臺簽訂合同。按合同約定賣方會員在規定時間內發貨,買方會員在確認收貨或收票後,必須在2 個月內通過醫藥金融結算平臺支付貨款,款項匯入交易所在銀行的專用賬戶。同時買方會員申請出金,交易所將在規定時間內審覈其應收賬款池內資金能否覆蓋授信質押的應收賬款,如能覆蓋,交易所會將其資金作出金處理,款項將匯入買方會員在銀行綁定的結算賬戶。根據規定,融資企業在授信前,需綁定銀行賬戶,作爲授信客戶在藥品交易所平臺的唯一資金回籠賬戶,以便於銀行監管其銷售情況、資金回籠等,以保障授信資金安全。

①業務流程

“醫藥惠”屬於應收賬款池質押業務品種。是 重慶銀行銀行與重慶藥品交易所,針對藥品交易所賣方會員在藥品交易所電子交易平臺交易形成的應收賬款而開發的授信產品。主要模式爲授信申請人是藥品交易所賣方會員,將經藥品交易所鑑證的應收賬款質押給重慶銀行銀行。並由藥品交易所提供全程應收賬款及資金監管,銀行據此給予申請人相應融資支持。該融資主要擔保方式爲應收賬款池動態質押方式,買賣雙方均爲藥品交易所會員,如授信到期時,融資客戶應收賬款池歸集資金不足以覆蓋授信本息,由藥品交易所承擔墊款責任。

重慶銀行銀行需對此服務支付一定服務費。具體業務流程如圖。

②風險要點

本業務模式主要擔保方式爲應收賬款質押,要注意可用於質押的應收賬款應必須符合以下要求:第一,申請人在電子交易平臺所發生的交易記錄應真實、有效;第二,對應交易及應收賬款必須經藥品交易所鑑證;第三,應收賬款未被設定抵押權、質權及其它任何形式的擔保,將審覈合格的部分建立應收賬款池,並在人行動產融資統一登記系統進行質押登記。另外,業務明確規定藥品交易所在授信期間全程對應收賬款及資金進行監管,並在客戶授信到期時應收賬款池歸集資金不足以覆蓋授信本息時承擔墊付責任。因此,在貸後管理方面必須要嚴格把控:一方面,與藥品交易所建立對賬管理制度,以定期和隨機兩種形式對賬,確保應收賬款池有效總額符合要求;另一方面,對應收賬款池的監控,儘管本產品應收賬款池由藥品交易所代爲監管,仍應定期覈查應收賬款池明細,瞭解藥品交易所是否嚴格履行規定義務,是否對應收賬款、支付結算和出金辦理進行了全面、有效的管理。

4.3 創新模式分析總結

銀行與重慶藥品交易所共同打造的“醫藥惠”業務模式,不僅單純侷限在融資,還組合配置多層次服務功能,向財富管理、資本運作等方向延伸,實現多元化的綜合性供應鏈金融服務體系,協助平臺會員客戶獲得低成本信貸服務,無限提升產業流轉效率。據統計藥品交易所賣方會員僅重慶地區就達 300 餘戶,已有近 100 戶與 重慶銀行銀行建立合作關係,融資總額約6 億元。該業務成功運行也給紹興銀行供應鏈金融模式創新升級帶來新的啓示。

(1)供應鏈金融實質不變

供應鏈金融線上化改變了傳統的業務模式,將大數據技術用來彌補信息來源,解決了傳統信息傳遞緩慢、效率低下、透明度低的缺點。通過對鏈條上實時動態的銷售、發貨、開票、確認收貨、應收賬款付款等多個指標數據採集,銀行可以掌控企業真實的交易情況,擴大對供應鏈的瞭解,有利於幫助設計更貼合企業需求的產品,有利於簡化操作流程,提升放貸速度,有利於降低信息不對稱問題以及人爲風險隱患。從根源上,直擊中小企業融資痛

點,有效改善了其融資困境。

(2)打造平臺化供應鏈金融生態化系統

商業銀行在中小企業傳統供應鏈金融融資模式上,因核心企業及供應鏈條選擇有限,在客戶羣的拓展方面存在一定的侷限性。交易平臺實時掌控產業鏈的商流、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能實現客戶信息驗證、商品展示、物流、支付等服務,構建商品交易閉環。供應鏈金融向平臺化發展是必然趨勢,目前整合是關鍵,藉助手握實時數據和海量數據的互聯網平臺,將需求側、供給側各方參與主體放入平臺生態圈,猶如鋪設一張產融結合的“網”,製造更多“節點”,發現“四流”的交叉驗證關係,更高效地控制金融風險,挖掘更多金融服務機會,良性推動生態化發展。

(3)延伸傳統模式,提供綜合金融服務

供應鏈金融產品創新主要從“寬度”和“深度”來延展,“寬度”創新是爲更多客戶提供金融服務。通過深挖鏈條,切入場景中去拓展客羣,擴大原有存量對象,提升客戶流量,製造集羣效應。“深度”創新是指多類別業務的組合配置和多種金融工具組合,提供多樣化的優質產品。通過技術改進、流程優化、平臺數據、整合關鍵指標,瞄準客戶痛點,快速迭代研發出根據客戶需求定製針對性強、適配性高的綜合性供應鏈金融產品和業務模式,由過去單一的信貸經營向全產業鏈綜合服務轉變。從融資、結算、諮詢、管理全方位切入,將資產、負債和中間業務結合起來,爲企業提供覆蓋全貿易流程服務,讓客戶擁有高效化體驗,增強客戶黏性,達到“捆綁”客戶的效果。

5 紹興銀行發展創新供應鏈金融業務的對策

建議在信息科技無限提升效率的助推下,供應鏈金融呈現出新的格局、新的生態。新技術、新模式是支撐供應鏈金融持續發展的驅動力。就銀行而言,必須以快速的行動力和足夠強的執行力主動擁抱並強化建設。本章針對供應鏈金融發展創新業務的產品體系、渠道搭建、平臺建設、風險管理、數據系統方面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

5.1 紹興銀行發展創新供應鏈金融業務的建議

5.1.1 供應鏈金融創新的必要性

傳統的供應鏈金融當前面臨的形勢是:在供給側調結構深化改革推動下,紹興部分傳統企業(如紡織業)產能過剩,已到了僅能勉強維持的地步,伴隨而來的是風險加速暴露,曾經參與供應鏈金融的主流行業被迫萎縮,甚至退出舞臺。傳統重工業面臨衰退,其核心客戶經營困難,自身資信下降,對其產業鏈上的中小企業信用緩釋作用瓦解,過去針對核心客戶及其上下游中小客戶配套的產品適用度降低。互聯網深度嵌入產業,使經營、銷售、物流等交易方式發生變革,傳統產品不再具有優勢,不能完全滿足客戶不斷增長的需求。各類“互聯網+金融”、“產業+金融”新業態、新模式、新產品層出不窮,市場競爭愈演愈烈。

走勢分化,既帶來了“掉隊”的風險,又提供了趕超的機會。面對新形勢,一方面要持續鞏固傳統供應鏈優勢業務。另一方面,要以創新驅動發展,發展創新供應鏈金融業務的對策建議敢於創新突破,在專業化、綜合化、互聯網金融化方面做文章,順應新趨勢,藉助“互聯網+”的勢頭茁壯發展,形成一個可持續、健康的金融業態。 

5.1.2 紹興銀行供應鏈金融創新的發展方向

(1)線上線下相結合,打造差異化拳頭產品

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區塊鏈等技術的深度嵌入,助推供應鏈金融發展風馳電掣。利用這些“黑科技”建立“線上”服務平臺已逐漸呈現出供應鏈金融的發展必然走向。目前國內發展較快的金融機構均已建立了線上體系,並推出相應產品和服務模式。新形勢下銀行間面臨嚴重的同質化競爭,在業務類型、客戶羣體,甚至戰略方向都大體類似,低水平重複發展、低端產品過度競爭的狀況很明顯。因此,加速變革,堅定走差異化、特色化、互聯網金融化發展是突出重圍的重要路徑。利用大數據分析技術,銀行獲取信息範圍更廣、便利性更強、成本更低,且獲得的各種信息真實性更高。開發線上供應鏈金融產品能體現金融與科技有機結合,提高金融供給的質量和效率,實現產品場景化的跨越式發展。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互聯網化發展不是將線上電子化看作是將線下供應鏈金融傳統業務模式的遷移、實現電子化運作流程化而已,是將供應鏈各環節的行爲信息和相關數據高度融合後,深挖市場,通過創新的產品創造新的供給。

(2)細分市場渠道搭建,加快佈局形成規模優先

在“互聯網+”浪潮下,同業、異業競爭加劇,銀行作爲資金提供方已經不再佔據絕對優勢,當務之急是要細分市場,搭建渠道,加快合理佈局,鎖定與核心企業、第三方平臺等信息優勢主體的合作關係,迅速拓展上下游優質的企業,佔據規模,定製批量客羣的整體大規模、分戶小額度的結構產品,利用規模效應降低客戶成本,吸引客羣,做到先將手伸進鏈條中去,再通過提供融資、結算、甚至供應鏈管理全方位的綜合性業務滲透全鏈條,從而將客戶牢牢捆綁。中小銀行唯有依靠本土地緣人緣,在細分市場、特定領域、產業集羣和類別客戶中精耕細作,爭取在錯位發展中不斷提升質效,贏得一席之地。

供應鏈金融具有行業屬性,每個行業都有自身特徵和屬性,或者行業屬性天然的形成聚集形態,這也促進了供應鏈金融的垂直化和細分化發展。市場有限、細分無限,商業銀行要依據行業特徵、核心層緊密程度等細分市場,結合政策優勢、區域經濟特色,因地制宜的探尋和滲透好的產業鏈。在這方面,紹興銀行所在區域具有一定的區域經濟特色:在當前的紹興地區形勢下,應着重打造芯片製造業、半導體、文化產業、醫藥行業、紡織服裝、電商等細分市場的供應鏈金融業務。具體計劃如下:

1、在產業鏈中,龍頭企業和從屬企業呈金字塔形勢佈局,這爲發展供應鏈金融提供了基礎。首先鎖定目標客戶羣,利用龍頭企業、行業協會、市場管委會等把手伸進產業鏈,對整個產業鏈進行貫穿梳理,集合中小客戶,根據成員企業的需求和意見,爲客戶定製專屬的供應鏈金融解決方案。

2、龍頭企業和從屬企業分別制定,甚至可以做到“一戶一策”。在搶佔市場高地,佔據規模優先後,再通過提升全方位服務,捆綁客戶,逐步實行金融對產業鏈的融合和掌控,進一步提高議價能力和綜合回報水平。

3、與第三方平臺“跨界”合作,共建互聯網金融生態圈 傳統模式,銀行圍繞核心企業“1”,爲其上下游中小客戶“N”提供以融資爲主的金融服務。這種模式相對以服務單一的融資爲主,核心企業提供信用支撐,話語權強,對上下游企業的資金佔用較多,上下游中小企業地位被動。隨着產融結合與技術升級的變革,供應鏈金融創新模式變爲“N+1+N”生態圈。這個“1”不再侷限爲核心企業,它可以是一個供應鏈綜合服務平臺,有真實全面的交易數據作信用支撐,不再需要核心企業爲其上下游中小企業提供信用擔保,突破了單個供應鏈的限制,形成以中小企業在平臺上的真實交易數據爲核心的多鏈條的生態圈模式。

4、優化操作流程,規範操作環節

供應鏈金融的特點之一就是操作環節多,並且是可以通過操作流程對交易、回款的監管,構建自償性交易的還款來源。故對操作風險的防範應擺在首當其衝的位置。一方面,要加強對操作人員的管理,在操作過程中嚴防道德底線、安全底線。另一方面,銀行應全面瞭解客戶情況,深入挖掘客戶需求,幫助客戶分析評估融資信息,針對中小企業,要制定審批路徑短、操作靈活的標準業務流程。根據經營年限、在供應鏈中地位、資產規模、資信情況、動產質量等作爲參考指標,通過系統對採集到的數據進行量化分析和評估,初步形成是否准入、最高額度以及利率水平的核定,有效提高業務效率。同時,嚴格把關風險點,重點關注貿易背景真實性、資金流向、經營狀況等,從點到面把控風險,確保銀行資金安全運行。

5、健全風險全程管理,提升風險防控水平

銀行應充分利用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等技術的優勢,獲取供應鏈運營各環節信息流,並結合線下企業實際經營狀況,從多角度、多維度交叉驗證,動態掌控客戶的經營活動,緩釋信息不對稱問題,實現供應鏈金融業務的風險全流程管理。在風險控制上,不僅體現在審批環節,各環節共同發揮作用,對業務週期進行全程、多維度的監控和測評纔能有效把控風險,提升風險防控水平。

①貸前全面風險評估

應明確調查重點和手段,優化內部流程,制定相應模板協助調查。對客戶信用等級、行業地位、經營狀況、財務狀況、還款能力等多維度設置參數,全面、客觀的評價,提高風險意識,準確衡量和識別風險點,避免潛在風險在產業鏈中流傳。

②貸中設計風險控制措施

充分揭示融資企業的風險,針對風險點,做好風險控制措施設計,具體措施要有可操作性,運用封閉運行、額度控制、分期還款、經營者控制、價格控制、自有資金控制等手段把控風險點。

③貸後建立全面風險預警體系

建立完善的風險預警體系,是有效防範供應鏈金融風險的必要手段之一,通過數據收集監測建立風險指標數據庫,並採用定量分析法進行分析評估,如指標偏離正常範圍必須發出風險預警,啓動風險應急處理措施,確保供應鏈金融健康可持續發展。

6總結與展望

金融領域的創新圍繞資金、業務、風控、實現模式四個維度展開。供應鏈金融的創新在於利用互聯網、大數據在業務模式和風險控制實現了金融的重構。這種基於科技支撐的改變和影響才拉開帷幕,假以時日,必將給現有金融格局帶來更大的變化。這對於銀行,是挑戰,也是機遇。回顧本文,總結出以下結論:

(1)供應鏈金融對於銀行而言,不僅是產品和服務的上檔升級,更是戰略選擇。加上藉助互聯網之勢,它能突破城商行地域、網點等自身侷限,去開拓更大的市場。是銀行利用低成本、高質量的綜合服務去拓展中小企業長尾客戶、鎖定客羣、創造利潤、打造差異化競爭力的重要突破口。

(2)供應鏈金融模式創新,是通過渠道打造綜合性金融服務,形成“N+1+N”的生態圈,利用平臺交易數據爲核心增大和企業間的協調度,在業務、風控等方面轉變理念,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服務。這種創新不僅是平臺化、電子化的創新,更應該是渠道+產品的雙創新,藉助互聯網技術,定製差異化產品,抓住產業鏈痛點,實現金融對產業鏈的融合,打造生態化可持續發展,達到多方共贏的格局。

(3)創新模式在風險控制方面具有天然優勢,但創新必然帶來經營上的風險。雖說銀行的本質就是經營風險,但風險定價能力體現了核心競爭力,資產質量就是命脈。因此,發展創新和風險防控必須同步發力,要做好全方位保障措施,用可控的成本控制不可控的風險,提升資產質量。同時,創新業務對互聯網技術的依賴更強,提升信息化水平是創新的支持保障。

標籤:供應鏈 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