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論文 > 論文精選

關於兒童文學論文(新版多篇)

關於兒童文學論文(新版多篇)

兒童文學作品的幽默藝術教育價值研究 篇一

摘要:我國兒童文學作品起步晚,由於時代背景的特殊性及社會環境的影響,很長一段時期內,兒童文學作品都同我國政治命脈密切相關,具有十分濃重的時代特色,因而這也導致我國兒童文學作品的幽默藝術發展緩慢。

但在著名兒童文學作家張天翼所提出的“真實即幽默”理念的影響之下,我國兒童文學創作者開始賦予作品更多的幽默藝術與教育意義。

本文從兒童文學作品出發,解讀了其中所蘊涵的幽默藝術,並就其所具有的深刻教育價值進行了探析。

關鍵詞:兒童文學作品;幽默藝術;教育價值

幽默可以定義在美學範圍內,它是文學作品應當兼具的美學品質之一。

兒童文學屬於中國文學的有機構成部分之一,其中不可缺乏幽默的審美價值觀。

真實是幽默最寶貴的品格,典型代表作有張天翼的小說和童話,它們是中國兒童文學作品的幽默樣本,幽默之中夾帶苦澀與諷刺。

相對其他文學作品而言,兒童文學作品的幽默基礎爲現實的兒童校園生活,幽默依據爲兒童特有的生命感受和真實的內心世界。

既保證了兒童快樂成長的幽默,又滿足了兒童最基本的欲求,同時還存在更深層次的幽默內涵,即作者對兒童教育的思索與探究,充分體現了教育家的深遠智慧。

真正具有高級幽默的兒童文學作品,就形式而言,必須是不虛僞、不造作的幽默,是無修飾、不刻意的幽默。

“能夠使你在一段中,指不出究竟哪句惹你發笑,只是繼續讀下去,啓發心靈,抒發胸懷而已”,這纔是一種渾然天成的幽默。

之所以藉助於文本向孩子們傳達此種幽默,作家的本意在於展現自我幽默的氣質與未泯的童心,樹立其兒童觀及其文學觀,同時,發揮作品應用的幽默藝術與教育價值。

兒童文學的主要內容 篇二

兒童文學內容豐富,廣義上來講,主要包括生活故事、自然故事、童話、傳說、日記等。

語文教學中的兒童文學資源 篇三

一、兒童文學的閱讀教學策略與活動設計

圍繞“閱讀與欣賞”這一教學重點,教師可以採取以下教學策略。

(一)“知人論世”所謂“知人論世”,是要讓學生關注作者與作品的寫作背景。瞭解作者的個性、經歷、創作動機和創作風格,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感受和理解作品。這是常見的作品閱讀導入策略,在整個課堂教學環節中,佔用時間不長,如何用好有限的時間拉近作家和學生的距離呢?對此,教師在課前應該做足“功課”,閱讀作家的背景資料,深入挖掘其中的精華,在導入環節中講好“寫作故事”,而不是四平八穩地展現“作家簡歷”。人教版四年級上冊《語文》中的《去年的樹》是日本作家新美南吉的童話作品,該文以不動聲色的寫法,把鳥兒對諾言的遵守與執着很好地表現出來,使這個悲傷的故事增添了濃濃的愛的溫暖。新美南吉的很多作品都具有這樣的特點———淡淡的敘述,悲傷的基調,美和愛的內核,這與他的性格和人生經歷有關。課前,筆者閱讀了兒童文學作家徐魯的《家鄉的月夜啊,誰在吹笛?》一文。這篇文章用講故事的形式,將新美南吉的一生娓娓道來,也表達了新美南吉的創作初衷與追求。但由於課堂時間有限,不能全部讀給學生聽,筆者設計了“作家聊天室”的形式,將文章的精華語句抽出,改寫成徐魯與新美南吉的對話,將新美南吉作爲“美的尋求者、發現者和愛的頌揚者”的形象和作品中“爲世界送去光明、友善、歡樂和信心”的努力,以平易近人的形式,展現在學生面前。課後,筆者還將徐魯的這篇文章打印出來與學生分享。這些做法,爲學生提供了一把走進新美南吉創作世界的鑰匙。

(三)重視學生的體驗與領悟文學閱讀特別注重體驗和領悟,作者的匠心和作品的亮點,不能單純依靠教師“分析”,必須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心領神會。如,意大利兒童文學作家羅大里創作了很多頗具童趣且意境優美的兒童詩,常常讓人產生“出乎意料”的閱讀感受。教師可以在課堂導入環節的“作家介紹”中點明這一創作特點。那麼,如何將“出乎意料”的趣味性和美感放大,讓學生印象深刻呢?課堂實錄2:羅大里的兒童詩《需要什麼》做一張桌子,需要木頭;木頭從哪裏來?需要大樹;大樹從哪裏來?需要種子;種子從哪裏來?需要果實;果實從哪裏來?需要花朵;做一張桌子,需要花一朵。乍一看,這首詩非常簡單,但認真分析,這首詩頗具童趣,最後的結論很接近兒童天馬行空的思維,而且充滿審美張力。如果按照一般的教學思路,一開始就把全詩呈現出來,讓學生照着文字吟誦,那麼這首詩一環扣一環的問答以及最後出乎意料的結論,就很難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在課堂呈現的時候,教師可以先展現“做一張桌子,需要木頭;木頭從哪裏來?需要大樹”這幾句,然後,以“你(學生)問,我(教師)答”的形式,將這首詩逐漸“創作”完整,等“果實從哪裏來?需要花朵”完成後,學生很自然地就會繼續提問,教師及時收住,以俏皮的口吻,將最後一句表現出來,這個結論“出乎意料”的趣味,學生一下子就能領會了。隨後,教師啓發學生循着這樣的結論展開想象:“一張桌子是一朵花,這一大一小的對比充滿了張力,讓人過目不忘。我們教室裏有這麼多桌子,不就相當於我們身在鮮花叢中了嗎?”這是一種讓學生參與創作“現場”、填補創作“空白”的教學設計。通過這種方式,羅大里兒童詩“不按常理出牌”的巨大沖擊力和“簡約而不簡單”的審美張力,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四)注重多部作品的關聯與比較課堂上可以就一部作品進行深入細緻的縱向分析,也可以鏈接多部作品,打開學生的閱讀視野。如,展示同一位作者的其他作品,幫助學生深化對作者寫作風格和語言特色的理解;展現與作品主題相近的其他作品,讓學生明瞭同一主題可以有不同的取材角度、敘述手段等。筆者曾借鑑“主題教學”的理論思路,設計了一堂以“陪伴:親子之間”爲主題的作品閱讀課。“陪伴&rdquo();是生命歷程中一個重要的關鍵詞,筆者將反映這一主題的不同體裁的兒童文學作品串聯起來,如兒童詩《流螢》、圖畫故事書《那隻深藍色的鳥是我爸爸》和長篇童話《火鞋與風鞋》選段。《流螢》起了導入的作用,這首詩非常細膩地將親子之間置身大自然、共同發現、共同遊戲的歡樂和溫暖表現出來,營造了其樂融融的氛圍;《那隻深藍色的鳥是我爸爸》講述爸爸爲了幫助孩子解決一道簡單的數學題而一次次“變身”成鳥的故事;《火鞋與風鞋》選段敘述的是爸爸媽媽傾聽孩子心聲,和孩子一同解決心理煩惱的故事。這三部作品層層遞進,展現了“陪伴”的不同層次,使學生對“陪伴”形成立體化的感悟與理解,引發學生心靈深處的感動。

(五)用其他藝術手段深化作品閱讀分角色朗讀,將作品改編成課本劇,鼓勵學生拿起畫筆畫出作品中的想象世界、選擇適當的音樂來傳達作品中的情緒,讓學生觀看由作品改編的電影片段等,這些都能加深學生對作品的理解。例如,情節衝突明顯、角色個性鮮明的故事類作品,可以採取分角色朗讀和微型課本劇表演的教學方式。在分角色朗讀或表演的過程中,學生需要逐字逐句揣摩和理解角色的個性、情緒和思想,這有助於他們感受作品的語言藝術魅力。

二、運用兒童文學資源實現“閱讀”“寫作”“口語交際”的有機整合

教師應注重兒童文學在“閱讀”“寫作”“口語交際”這三方面的作用和價值,實現三者在課堂上的融會貫通。在寫作教育實踐中,教師通常遇到三個層面的問題:學生不願寫、不知道寫什麼、不知道怎麼寫。對此,錢理羣指出,讓學生“願意寫”“有內容可寫”,是寫好文章的前提和基礎。兒童文學充沛的趣味、豐富的幻想、出乎意料的情節發展……能夠讓學生不由自主地參與到故事情節的預測、修改和再創造之中。教師應充分利用兒童文學資源來激發學生的想象力、表達欲和創作欲。如,圖畫書《阿羅有枝彩色筆》很適合與國小語文第一學段的“寫話”和“口語交際”結合起來,這個故事中無法預知的場景轉換讓學生一直處在驚喜、期待和愉悅之中,學生紛紛自發地表達“如果我是阿羅,遇到這樣的情況,我會……”。教師鼓勵大家把各自的創意整理起來,就有了一個個全新版本的《阿羅歷險記》。“初小階段(第一學段)的寫作教育,要注重三個原則:一是口頭寫作先於書面寫作,要儘量保留兒童口語中‘小兒的語言’;二是羣體性,要讓寫作教育在學生的七嘴八舌中進行,在集體活動中進行;三是將寫作教育與藝術教育相結合,引導學生邊唱、邊畫、邊跳、邊說、邊寫,在遊戲中學習寫作。”前述的兒童詩賞析課,也在這種遊戲式的集體創造中結出了令人欣喜的果實,學生即興仿寫、接龍創作的作品層出不窮。如,做一個包子,需要麪粉/麪粉從哪裏來?需要小麥/小麥從哪裏來?需要麥田/麥田從哪裏來?需要土地/土地從哪裏來?需要地球/地球從哪裏來?需要宇宙大爆炸/做一個包子,需要一個爆炸的宇宙。也許這首詩在美感上還有所欠缺,但結論的張力頗讓人眼前一亮。可以說,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激發了學生的集體創造熱情,創意的火花點燃了整個課堂,在這樣的寫作課堂上,學生怎麼會不愛表達、不願意表達呢?

三、結語

早在民國時期,葉聖陶先生就明確提出“國文教材普遍的標準,當爲兒童所曾接觸的事物,而表達的方法,又能引起兒童的感情的……文學趣味本是兒童的夙好呢,教師當然要教他們以富有文學趣味的教材了。”教師要注重自身兒童文學素養的提升,形成正確的兒童文學教學理念,設計靈活多變的兒童文學教學活動,讓充滿童真童趣、以善爲美的兒童文學作品切實地點亮語文課堂。

參考文獻: 篇四

冰心。兒童文學選[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3.

兒童文學論文範文二:兒童文學在國小語文教學中的運用 篇五

摘要:當前國小語文教育普遍存在教師無法把握兒童文學的文學及美學特徵、兒童文學素養不高的問題。新教學目標和教材,對國小語文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須把握兒童文學課文的文體特點及美學特質,不斷完善自身的兒童文學素養。本文基於我國國小語文兒童文學教學現狀,分析其中存在的問題並提出應對措施,以期提高國小語文教學效率。

關鍵詞:兒童文學;國小語文教學;現狀;對策

自推行《語文課程標準》後,國小語文教學和兒童文學這兩個話題就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新課程改革在長期的推廣過程中也取得了滿意的成效[1]。但就我國當前國小語文教學狀況來看,仍存在很大的不足,國小語文教學中兒童文學還有很大的不足。本研究從兒童文學在語文課堂教學、國小教師教學現狀兩個方面進行探究,總結解決問題的具體措施,從而更好地指導實踐教學,爲相關研究提供參考意見。

1兒童文學在國小語文教學中的現狀

1.1國小語文課堂教學沒有把握兒童文學的基本特點

1.1.1沒有把握兒童文學的文體特點

兒童文學作品包括多種不同的題材,而國小語文教師對兒童文體基礎知識的瞭解度不夠,經常出現應用固定教學模式對不同題材的文章進行講解的問題。例如:對童話體裁的課文進行講解時,只認識到虛構、誇張及敘事等文體特點,但缺乏對文體知識內涵的分析;在童話題材文章中應用的修辭方式只是做了簡單的闡述,學生不能從其中認識到誇張、幻想手法都是寫作表現方式,彼此相互映襯才能凸顯童話題材課文的涵義[2]。教師不能站在整體角度進行全局性分析,就會影響童話體裁文章的虛幻色彩,使之更加真實化,對學生思維的發散和想象力的培養有極大的阻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