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論文 > 論文精選

數學國中論文【多篇】

數學國中論文【多篇】

數學國中論文範文 篇一

論文關鍵詞:國中數學,創新能力

創新意識是指對創新的態度,是一個人對於創新活動所具有的比較穩定的積極的心理傾向。而數學創新意識則主要表現爲對數學創新的態度和認識,是在後天的環境與數學教育影響下形成並發展起來的一種穩定的心理傾向。對於學生而言,數學創新更多的是指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探索精神,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掌握數學思想方法的強烈願望以及運用所學知識創造性地解決數學問題或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可以說這在很大程度上主要表現爲一種創新意識。在2000年初(高)中數學教學標準中對數學創新意識有更爲明確而具體的闡述:數學創新意識主要是指對自然界和社會中的數學現象具有好奇心,不斷追求新知、獨立思考,會從數學的角度發現和提出問題,並用數學方法加以探索、研究和解決。它至少包括數學創新慾望、數學創新情感、數學創新觀念。

一、數學教師的創新意識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首要條件

教育本身就是一個創新的過程,教師必須具有創新意識,改變以知識傳授爲中心的教學思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爲目標,從教學思想到教學方式上,大膽突破,確立創新性教學原則。(一)克服對創新認識上的偏差。一提到創新教育,往往想到的是脫離教材的活動,如小製作、小發明等等,或者是藉助問題,讓學生任意去想去說,說得離奇,便是創新,走入了另一個極端。其實,每一個合乎情理的新發現,別出心裁的觀察角度等等都是創新。一個人對於某一問題的解決是否有創新性,不在於這一問題及其解決是否別人提過,而關鍵在於這一問題及其解決對於這個人來說是否新穎。學生也可以創新,也必須有創新的能力。教師完全能夠通過挖掘教材,高效地駕馭教材,把與時展相適應的新知識、新問題引入課堂國中數學論文國中數學論文,與教材內容有機結合,引導學生再去主動探究。讓學生掌握更多的方法,瞭解更多的知識,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二)數學教師應當充分地鼓勵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討論問題、解決問題,通過質疑、解疑,讓學生具備創新思維、創新個性、創新能力。(三)數學教師運用有深度的語言,創設情境,激勵學生打破自己的思維定勢,從獨特的角度提出疑問。培養學生對複雜問題的判斷能力,在課堂教學中隨時體現。

二、激活學生的數學創新慾望 創新慾望是人類與生俱來的一種本能。蘇霍姆林斯基說,“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國中學生的數學創新慾望最初只是一種朦朧的、潛藏的、無意識的本能,它沒有明確的、穩定的指向,它需要教師在教學中來激活它,可以說,學生的數學創新慾望在很大程度上是數學教育的產物。它的強弱完全取決於後天所受的教育和薰陶中國。通過教師的正確引導和有效誘發,學生的數學創新慾望會得到強化,創新本能會被逐漸激活,學生的數學創新活動的行爲指向也會更爲鮮明、穩定,其行爲目的也更加確定突出。在強烈的數學創新慾望的支配下,纔會有積極的創造性思維和堅定的創造性實踐。從數學創新慾望的激活到強化的過程,我們不難發現,數學教育在其中起着決定性的作用。作爲數學教育,應將學生創新慾望的激活作爲培育創新意識的第一要義,在教學中要很好的保護並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求知慾、好奇心及學習數學的興趣,鼓勵學生獨立思考,不斷追求新知,發現,提出,分析並創造性地解決問題,使數學學習成爲再發現、再創造的過程。2000年秋季開始使用的中學數學新教材中,在必學

摘要求。通過實習作業和探究性活動,積極引導學生將所學知識應用於實際,從數學角度對某些日常生活、生產和其他學科中出現的問題進行研究,或者對某些數學問題進行深入探討,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充分體現學生的自主性,使他們的創造潛能與稟賦得到展現,創新慾望和創新意識不斷得到強化。在實施創新教育的過程中,不能從“爲應試而教”轉變到“爲創新而教”,缺乏民主,師生之間是一種不平等的人格關係,師生不能平等進行交流,過分強調師道尊嚴,教師權威,其結果只能是壓抑學生的創新慾望,最終埋沒學生的創造天性。因此,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學生渴求未知的、力所能及的問題”的好勝的心理、數學中圖形的美、數學中的歷史人物、典故、數學家的童年趣事、某個結論的產生等等激發學生的創新興趣。

三、教師是保護學生創新能力發展的“監護人”

在數學教學中,學生閃現的創造的火花,稍縱即逝,如果我們教師引導保護不夠,就會扼殺這種創新的動力。所以在國中數學教學中要做到:

(一)分清學生錯誤行爲是有意的,還是思維的結晶。教師在學生探索中,出現這樣或那樣的錯誤不要急於評價,出示結論國中數學論文國中數學論文,對發展中的個體要以辯證的觀點、發展的眼光,實行多元化的發展的評價。從客觀上保護了學生思維的積極性,促使學生以積極的態度投入到學習中去。

(二)多給學生一些鼓勵,一些支持,對學生的正確行爲或好的成績表示讚許。學生時期自我評價能力較低,常常默認教師的評價,而且常以教師的評價衡量自己在羣體中的地位。同時,又常從成人的表情或語言判斷對其的評價,帶有一定片面性。因此,教師應對學生正確行爲表示明確的讚揚,使學生明白教師對他們的評價,增強他們的自信心,使學生看到自己成功的希望。

(三)保護學生的好奇心。國中數學給學生提供了很多好奇的源泉。好奇是學生與生俱來的天性,好奇是思維的源泉,創新的動力。因爲好奇,學生有了創新的願望,努力去揭開事物的神祕面紗,這種慾望就是求知行爲在孩子心靈中點燃的思維的火花,是最可貴的創新性心理品質之一,但隨着年齡的增長,好奇程度呈遞減趨勢,而創造性人才的特點卻是永駐的,用好奇的眼光和心理去審視整個世界,每一個成才的人,必須保持這顆好奇的童心,教師對教學中學生好奇的表現應給予肯定。

在數學教學實踐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是多方位的,既需要教師的主導,也需要學生的主體,只有師生共同的合作,才能教學相長。

數學國中論文範文 篇二

【論文摘要】數學學科的特點更加明顯地體現出兩級分化的嚴重性與可怕性,這種狀況直接影響着數學教學質量的提高。正確分析這種現象產生的原因,採取有效措施改變和杜絕這種現象,對提高數學教學成績,促進教育健康發展有着及其重要的意義。

1國中生數學學習兩級分化的原因

1.1缺乏學習數學的興趣和學習意志薄弱。對於國中學生來說,學習的積極性主要取決於學習興趣和克服學習困難的毅力。學習興趣的淡薄甚至缺乏是造成他們成績差的重要原因。國中數學相對國小而言,難度加深,教學方式變化較大,教師輔導減少,學生學習的獨立性增強。在中國小銜接過程中,學生適應性及學習意志的強弱直接關係到分化的嚴重性與否。

1.2沒有形成較好的數學認知結構。相比而言,國中數學教材結構的邏輯性、系統性更強。首先表現在教材知識的銜接上,其次還表現在掌握數學知識的技能技巧上。因此,如果學生對前面所學的內容達不到規定的要求,不能及時掌握知識,形成技能,就造成了連續學習過程中的薄弱環節,跟不上集體學習的進程,導致學習分化。

1.3思維方式不適應數學學習要求。八年級是數學學習分化最明顯的階段。一個重要原因是國中階段數學課程對學生抽象邏輯思維能力要求有了明顯提高。八年級學生正處於由直觀形象思維爲主向以抽象邏輯思維爲主過渡的又一個關鍵期,沒有形成比較成熟的抽象邏輯思維方式,而且學生個體差異也比較大,因此表現出數學學習接受能力的差異。

1.4雙基不紮實。基本概念、定理模糊不清,不能用數學語言再現概念、公式、定理;不看課本,不能說明概念的體系,概念與概念之間聯繫不起來。

1.5學習態度不端正學習方法不科學。學生自學能力差,課堂缺少解題的積極性,教師佈置的練習、作業,不復習不練習,抄襲應付了事,缺乏學習的主動性,不重視綜合訓練,缺乏競爭意識。

2後進生轉化的策略

2.1培養後進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激發他們的學習積極性:①數學是一門具有科學性、嚴密性、抽象性的學科。它的抽象性,是形成後進生的主要原因。教學時,應加強數學的直觀性教學以吸引後進生的注意力。②應加強數學教學語言的藝術應用,讓教學生動、有趣。課堂教學中教師更要特別注意觀察後進生的學習情緒,恰當運用藝術性的教學語言來活躍課堂氣氛,引導每位學生進入積極思維狀態,從而達到教學目的。③注重情感教育。

2.2培養學生自覺學習的良好習慣:①教師在佈置作業時,要注意難易程度,要注意加強對後進生的輔導、轉化,督促他們認真完成佈置的作業。②大部分後進生學習被動,依賴性強。教師在解答問題時,要注意啓發,逐步培養他們獨立完成作業的習慣。③應該用辯證的觀點教育,對後進生要“愛”字當頭,“嚴”字貫其中,督促他們認真學習。

2.3認真把好考試關,注意培養後進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要有意識地出一些較易的題目,讓他們體會成功與被讚賞的快樂,從而培養他們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2.4教會學生學習。教師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正確的數學學習觀念,並在教學過程中加強學法指導和學習心理輔導。

2.5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加強抽象邏輯思維的訓練和培養。針對後進生抽象邏輯思維能力不適應數學學習的問題,從七年級數學教學開始就加強抽象邏輯能力訓練,始終把教學過程設計成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探求知識的過程。

2.6建立和諧的師生關係。心理學認爲,人的情感與認識過程是相聯繫的,任何認識過程都伴隨着情感。國中生對某一學科的學習興趣與學習情感密不可分。和諧的師生關係是保證和促進學習的重要因素

2.7尊重和理解後進生。要相信後進生是可以向好的方向轉化的。他們通過努力而取得的成績,希望得到同學的承認、老師的理解。教師要針對學生不同的特點進行不同方式教育。對後進生工作要有耐心和信心。

3平時教學始終貫徹“抓兩頭帶中間”的原則

3.1注重對尖子的培養。在解題過程中,要求他們儘量走捷徑、有創意,注重嚴密的邏輯推理,力求解題過程的完整與完美。另外,開展課外提高小組,培養解題技巧,提高解題能力,切實發揮他們的尖子生優勢,讓他們在平時學習以及會考中佔有決對的尖子優勢,這與會考成績優分率提高,關係重大。

3.2注重中等學生成績的大幅度提高。這部分學生佔據了學生中的大多數,他們考試成績的好壞直接關係到考試均分的高低,抓好對他們的教與輔,也是數學教學中成績提高的重要一環。他們對知識掌握不太牢固,解題時常丟三拉四,因此,解題時的嚴密與細心成爲他們考取高分的關鍵。一定要訓練他們在能得分處多得分,不能得分處想法得一分。

4優化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4.1教學方法和手段要靈活。儘量採用啓發法、點撥法、討論法、圖表法,比較法等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

4.2要注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訓練學生的創新思維。在平時教學中多給學生教授解題的數學思想和方法,重視他們能力的培養,加強“聯想、想象、轉化”思維訓練。促使學生一開始就進入創新思維狀態中,以探索者的身份去發現問題、總結規律。數學思想、方法作爲數學學科的“一般原理”,在數學學習中是至關重要的。對於中學生“不管他們將來從事什麼業務工作,唯有深深地銘刻於頭腦中的數學的精神、數學的思維方法、研究方法,卻隨時隨地發生作用,使他們受益終生”。

4.3要做到“精”。要做到精選、精講、精析、精練,不搞題海戰術。但不練習、不強化也不行,這就要認真備教材、教法、學法,使之有的放矢,事半功倍,這就要從“精”字作文章。

國中生數學論文 篇三

一、本課題研究的背景和依據

綜觀當 前的教育形勢,舉國上下正在全力推進素質教育,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人才已成爲教育者關注的焦點。德育已得到高度的重視,教育界高舉“德育領先”旗幟;智育在傳統教學中有着深厚的根基,重視程度不言而喻;體育本着全民健身的宗旨,活動有聲有勢;勞動教育或許與生活實踐比較密切,也相應受到越來載多的人的關注;然而,美育?……美育沒有受到相應的重視!此外,我們在談論人文精神的時候,常常把人文精神定位在追求“真、善、美”和人的全面自由的發展之最高層面上,在討論藝術美的理論中,也常常談到“真、善、美”三位一體的問題。懷特海曾經指出,國中數學是真、善、美的辯證統一。一個正確的國中數學理論,反映客觀事物的本質和規律,這就是真;國中數學理論不管離現實多遠,最後總能找到它的實際用途,體現其爲人類服務的價值取向,這是國中數學的善;國中數學理論本身的奇特、微妙、簡潔有力以及建立這些理論時人的創造性思維這就是國中數學的美。而這些觀點在國中數學過程中是否得到充分的體現嗎?沒有!蘇霍姆林斯基曾說:“沒有審美教育就沒有任何教育”。在此,不想誇大美育的作用,但是,作用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未能得到充分重視,確是深感遺憾。值得高興的是,國中數學課程標準(討論稿)已提出了國中數學教育必須注意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特別是“國中數學與文化”這一單元體現了國中數學文化的一個重要功能是在美學方面,這種功能是鼓舞人們對國中數學的追求化爲一種對完善的追求。基於此,提出本課題的研究,或許對中學國中數學教學中加強美育提供有益的啓示。

二、研究目標和內容

1.國中數學美的表現

美,作爲現實事物和現象,物質產品和精神產品,藝術作品等屬性總和,具有勻稱性、比例性、和諧,色彩變幻。鮮明性和新穎性,作爲精神產品的國中數學就具有上述美的特徵。我們知道,國中數學的世界,是一個充滿了美的世界:數的美、式的美、形的美……,在那裏,我們可以感受到和諧、比例、整體和對稱,我們可以感受到佈局的合理,結構的嚴謹、關係的和諧以及形式的簡潔。

國中數學美的表現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從國中數學內容看,有概念之美、公式之美、體系之美等;從國中數學的方法及思維看,有簡約之美、類比之美、抽象之美、無限之美等;從狹義美學意義上看,有對稱之美、和諧之美、奇異之美等。

經通過對國中數學美表現的研究,我們可以肯定的回答,國中數學中含有美的因素,國中數學發展受美育思想的影響,在此,可以藉助古代哲學家、國中數學家普洛克拉斯斷言:“哪裏有數,哪裏就有美。”

2.國中數學美的功能

審美教育的範圍正日益廣泛地滲透到人類社會的各個領域之中。人們不僅通過音樂,藝術,而且通過自然美、社會美、科學美,得到美的

薰陶,美化精神的境界。美育,對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審美創造能力,塑造學生完善的人格,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有着非常重要和積極的作用。

國中數學美的功能,主要體現在下面幾個方面:

(1)國中數學美能夠培養人們創造、發明國中數學的激情。

(2)國中數學美能啓發人們探求真理的思路。

(3)國中數學美感有檢驗真理的作用。

(4)寓美於教,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5)國中數學美感能達到以美啓智,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3.國中數學美之教育途徑

在科學美層次上,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科學和藝術一樣,都有自己的美學特徵,起着陶冶情操,完善思維品質的作用。其中包括:科學發現中的美學感悟,探索科學規律獲得的愉悅,科學思維方法的美妙等諸多方面。科學美的發掘,可以通過種種渠道進行,包括視覺上的美,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驚訝美”,證明技巧運用中的“機智美”,解決生活實際問題時的“實用美”,撰寫小論文時的感受到的“創造美”。在中學國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從中學國中數學教材內容的美,如概念之美、證明之美、體系之美、無限之美、平衡之美等方面加以探討,帶領學生進入國中數學美的樂園,陶冶精神情操,激發他們的學興趣,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培養創造性思維能力。

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教師應當作爲必要的審美示範,引導學生感知,欣賞國中數學美。另一方面,“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只有將美知識應用於實踐,審能教育才有意義,學生的審美能力才能得到進一步提高,因此,國中數學美之教育途徑主要有二:一是展示美,二是應用美。其具體探究途徑如下:

(1)展示隱含的美。

(2)挖掘國中數學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