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深度學習走向核心素養》讀後感

讀後感2.04W

觸及心靈的教學

《深度學習走向核心素養》讀後感

——《深度學習走向核心素養》讀後感

假期閱讀了《深度學習走向核心素養》這本書讓我受益匪淺。知道了爲什麼要推進深度學習,在理論認識上明確了深度學習的基本概念、基本特徵、意義和價值(什麼是深度學習),在實踐操作上給出了基本框架和操作指南(怎樣實現深度學習),提供了典型的教學案例,爲教師開展深度學習教學改進項目實踐提供了參考。瞭解國小數學深度學習的內涵和意義,學習到了深度學習理念指導下的教學設計方法和策略,五個個教學案例讓人耳目一新。

一、爲什麼要推進深度學習

深度學習是我國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核心素養的重要路徑,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深化的必然選擇,所有深度的教學都必須建立在促進學生有深度的學習的基礎上。要讓教師科學認知教與學的過程,明確教學過程的核心要素和關鍵環節及其基本定位。深度學習是"基於核心素養”教學改革的實現機制,是落實立德樹人的智慧之旅。深度學習是信息時代教學變革的必然選擇,它的推進是時代發展的必然需求,是教育的主動應對。

二、國小數學深度學習的內涵和意義

深度學習指的是在教師的引領下,學生圍繞着有挑戰性的學習主題,全身心積極參與、體驗成功、獲得發展的有意義的學習過程。國小數學深度學習的內涵是在教師引領下,學生圍繞着具有挑戰性的學習主題,身心積極參與、體驗成功、獲得發展的有意義數學學習過程,開展以從具體到抽象、運算與推理、幾何直觀、數據分析和問題解決等爲重點的思維活動,獲得數學核心知識,把握數學的本質和思想方法、提高思維能力,發展核心素養,形成積極的情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逐漸形成極具獨立性、批判性、創造性又有合作精神的學習者。深度學習的教學設計重點在於精心設計問題情境和學習任務,引發學生認知衝突,組織深度學習的學習活動,關注對學生的持續性評價。

三、怎麼實現深度學習

1.國小深度學習的教學設計

我覺得深度學習四個環節中最重要的是設計單元學習活動環節,開展單元學習有四個重要的要素:確定單元學習主題、確定單元學習目標、設計單元學習活動、開展持續性評價。

單元學習主題是國小數學核心內容中最有探究價值的核心內容,對學生的學習具有挑戰性,對理解一類數學內容具有代表性蘊含這重要的學科思想,有助於學生核心素養的形成。國小數學深度學習基於核心內容本質理解的學習主題進行設計,不是完全打破原有學科課程內容與教材的邏輯框架,也不是刻意超越數學學科知識前後的認知順序,而是基於對數學核心內容的整體分析,確定單元學習主題,並通過調整內容呈現的順序、形式、拓展和補充學習資源等途徑,將教材呈現的內容設計成滿足學生深度學習的素材。

單元學習目標指期望學生獲得的學習結果,是基於單元內容整體分析確定的,在進行教學內容分析和設計時,需要全面分析學習內容,深入挖掘教材,靈活的整合教材,使內容具有彈性化和框架時的特徵,將孤立的知識要素連接起來,引導學生將知識以整合的方式儲存於記憶當中。

單元學習活動,回答“如何學”才能達成深度學習的目標,是以理解爲基礎的實踐性學習活動,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通過解釋、舉例、分析、總結等解決不同情境中的問題,在已有知識基礎上的建構性活動。

持續性評價,回答“是否達成了既定目標”,是指依據深度學習目標,爲學生的深度學習活動持續的提供反饋,幫助學生改進和發展。

2.國小數學深度學習的實施策略

指向深度學習的化學教學實施,關鍵在於實現學生的充分實踐體驗,讓學生親歷問題解決過程;需要充分的預設與生成;需要實現深度互動;需要指導與講解到位。

1.創設學習情境使學生沉浸於數學學習中

一方面,要想使學生沉浸在數學的深度學習中,創設合理的數學學習情境是一種切實可行的辦法。例如,在數學教學中創設競賽的情境就是進行深度學習的有效學習情境。在競賽的情境中,勝負關係是必然存在的,而求勝心理是每個人都有的,把數學學習放置於競賽的情境之中,在求勝慾望的刺激之下,學生的專注度和投入程度必然會更高,他們會更加積極主動地去調動自己的知識儲備,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取得比賽的勝利。在高度投入的狀態之下,實現沉浸式的學習。尤其是一年級的孩子們,爲了取得勝利,爲了獲得表揚,只要提出要求他們就會很認真的去對待。例如在每天口算訓練中,孩子會覺得枯燥乏味,但是以比賽的形式進行孩子的就會熱情高漲,計算的速度快了,準確率也高了。所以在很多教學的過程中,我們不能是爲了創設情境而設置情境,要考慮到學生的心理特徵以及學生的學習過程,創設的情境要契合於學生的認知方式,不能流於表面形式,這樣的情境創設是無效的,起不到促進學生深度學習。

2.提高學生的數學理解形成深度學習

所謂的數學理解就是指學生對於數學知識的價值以及意義的領會,從更深的層面上說就是學生的心理結構和數學的邏輯結構相匹配。缺少了數學理解,學生就無法形成深度的數學思維,在數學學習中也就無法進行深度學習。所以,實現深度學習,就必須想辦法提升學生的數學理解。四年級下冊的《平均數》一節課中,不僅僅是引導學生學會怎樣計算平均數,還要讓學生真正讀懂平均數的內涵,認識它的特點及應用價值。在學生歸納出算法以後,通過出示動態的統計圖演示求平均數就是“移多補少”的過程,所以平均數是一個“不大不小”的數。用學生的語言總結平均數的特點。課堂上爲了便於理解,老師還把數據形象地比作“山峯,山谷”。只有學生真正的理解了平均數,纔會進一步發的探究平均數的特徵,纔會進行深度學習。只有解決了真問題的學習纔是有價值的學習,是深度的學習。對於一年級的孩子來說,思維更具形象性,一些知識看似簡單,但對於他們來說卻很難,儘量用教具、多媒體等工具幫助學生理解,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例如在認識立體圖形、認識時間時,爲了幫助學生理解知識點,我們就給學生看一些有關的繪本故事,生動的語言、形象的圖畫,幫助學生理解有關知識點,化難爲易,從而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3.提高數學知識聯結能力

數學知識之間是存在內在聯繫的,提高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的知識聯結能力是實現深度學習的體現。在教學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在數學原理、概念以及法則之間組織起有效的認識結構,從而形成知識網絡。深度學習要求教師在教學中牽線搭橋把不同的知識片段和模塊聯結起來,形成完善的數學知識結構和完整的數學知識體系,從而使學生對於數學知識的掌握更加系統化。例如,在學習圓柱的相關知識,教師就應該充分發揮知識聯結的作用,培養學生的知識聯結能力,讓學生認識到圓柱通過切、拼等操作可以得到長方體,進而在計算體積的時候,學生可以通過求長方體的體積得到圓柱的體積,從圓柱的相關知識出發,把長方體、正方體、圓柱、棱柱、圓臺等相關聯繫起來,形成和圖形有關的知識網絡。在學習中,經過歸納和求同,找出共同的規律,使學生對於數學知識的理解得到再認識和再昇華,從而形成不同的類別、形態以及性質的知識結構。

國小數學的知識就像一片枝繁葉茂的森林,想讓學生了解森林的美,就要駐足仔細觀察,只有讓孩子們進行深度學習,才能真正領略數學的魅力。深度學習不是超標學習,不是超前學習,不識解難題,而是在知識的生成、獲取上下功夫,是培養核心素養的教學。要精心備課,確定好每個單元的主題,制定符合每個主題的學習目標,用心設計每堂課,活動爲主體,不斷鑽研,創新教學方法,創新學習方法,每節課都有新內容,每節課都有新形成,讓孩子們充滿智慧的學習和生活,這將會是我今後不懈努力的方向。

最後用約翰·杜威的一句話結束我今天的交流“如果我們仍用昨天的教育培養今天的兒童,那麼我們就是在剝奪他們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