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做好當前輿論監督工作心得

目錄

做好當前輿論監督工作心得
第一篇:做好當前輿論監督工作心得第二篇:做好當前輿論監督工作心得第三篇:關於輿論監督工作的實施規定第四篇:關於網絡輿論監督的個人學習心得第五篇:加強改進新聞輿論工作 搞好輿論監督更多相關範文

正文

第一篇:做好當前輿論監督工作心得

做好當前輿論監督工作心得輿論監督,是人民羣衆依法通過媒體將政府機構等公共權力部門和社會經濟生活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反映出來,進行公正恰當有力的批評,以輿論的力量達到約束和監督的目的,具有時效性快、輻射面廣、透明度高、震懾力大的特點。近年來,中央領導高度重視輿論監督,讓媒體從業人員深受鼓舞。2014年4月26日,中國共產黨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在主持中國共產黨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體學習時指出:“要進一步加強各項監督制度建設,把黨內監督、專門機關監督、羣衆監督和輿論監督緊密結合起來,保證把人民賦予的權力真正用來爲人民謀利益。”,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今年召開的十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也指出:“進一步擴大公民、社會和新聞輿論對政府及其部門的監督。”最近,各級又召開會議,對進一步加強和改進輿論監督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可見,輿論監督已成爲黨和政府以及社會各界關注與思考的熱點。筆者對如何做好輿論監督工作談幾點粗淺的認識和看法。第一,要明確輿論監督的重點與對象。這是增強輿論監督實效性的重要前提。在黨的十六大報告中就明確指出,要發揮輿論監督在推行政務公開中的作用。這說明,輿論監督的重點領域是政府行政管理部門,對象是掌握公共權力的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當前我們的輿論監督,應從黨和政府明令禁止和人民羣衆深惡痛絕的二者“結合點”上展開。一是要將貪贓枉法、失職瀆職、濫用權力、消極腐敗以及侵害羣衆切身利益的現象和行爲,作爲輿論監督的重點,進行大膽揭露和批評,維護黨和政府立黨爲公、執政爲民的良好形象。二是要對社會醜惡現象、不道德行爲和不良風氣,也同樣要進行輿論監督,以揭露和批評,弘揚社會正氣。我們要通過切實的輿論監督,以更好地促進行政管理部門依法行政、依法辦事,提高公民的道德水準。第二,要提高輿論監督工作者的政治意識。新聞媒體的編輯記者擔負着輿論監督的光榮使命,新聞媒體尤其是黨報黨刊實施輿論監督,絕不是爲了“一曝爲快”,求得轟動效應,而是一種對黨、對人民、對事業負責的監督。因此,新聞工作者要加強學習,切實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責任意識,正確理解和運用輿論監督的權力,準確把握輿論監督的方法和形式,以改進工作、解決問題、增進團結、維護穩定爲出發點,出於公心,客觀公正,確保輿論監督的準確性,增強輿論監督的公信力和影響力,使新聞輿論監督達到增進黨和政府的威信、推動羣衆切身問題解決的良好社會效果。第三,要把握輿論監督的時空緯度。輿論監督首先要堅持黨性原則,牢牢把握正確的輿論導向;同時也要講究藝術和策略。要從選題取材、角度時機、政策分寸、力度大小、甚至遣詞造句等方面進行認真分析研究,審時度勢,形成輿論監督的最佳方案。如對因失職瀆職、濫用權力、消極腐敗等造成的失範現象,經過輿論監督可以解決的,就要適時進行監督報道,以促成問題的解決;而對一些現實條件下無法解決或公開報道無助於解決的問題,就應等待時機成熟後再進行監督報道。同時,還要注重與剛性的行政監督、法律監督的接力,通過與這些監督機制的協調運行,使輿論監督發揮出更大的作用,不斷增強輿論監督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第四,要推進輿論監督的制度化。胡錦濤總書記在談到制度建設時特別強調,制度是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和長期性的問題。輿論監督作爲一項事關黨和人民利益的大事,應有制度上的保證,否則就很難正常開展、健康發展。做好輿論監督的關鍵,是要依據我國憲法的有關規定,借鑑發達國家的文明成果,結合我國的具體實際,通過加強制度建設,對輿論監督的地位作用、工作原則、監督重點等作出明確的規定,逐步推進和實現輿論監督的制度化、規範化、程序化,最終達到法治化。這是確保輿論監督得以順利進行的充要條件。近年來一些省市通過地方立法,明確規定新聞媒體可以運用多種形式開展預防職務犯罪的宣傳活動,對國家工作人員的職務行爲進行輿論監督,任何機關都不得干預。這種輿論監督制度化的做法,具有很好的學習、借鑑和推廣價值。(正文1590字)輿論監督,是人民羣衆依法通過媒體將政府機構等公共權力部門和社會經濟生活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反映出來,進行公正恰當有力的批評,以輿論的力量達到約束和監督的目的,具有時效性快、輻射面廣、透明度高、震懾力大的特點。近年來,中央領導高度重視輿論監督,讓媒體從業人員深受鼓舞。2014年4月26日,中國共產黨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在主持中國共產黨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體學習時指出:“要進一步加強各項監督制度建設,把黨內監督、專門機關監督、羣衆監督和輿論監督緊密結合起來,保證把人民賦予的權力真正用來爲人民謀利益。”,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今年召開的十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也指出:“進一步擴大公民、社會和新聞輿論對政府及其部門的監督。”最近,各級又召開會議,對進一步加強和改進輿論監督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可見,輿論監督已成爲黨和政府以及社會各界關注與思考的熱點。筆者對如何做好輿論監督工作談幾點粗淺的認識和看法。第一,要明確輿論監督的重點與對象。這是增強輿論監督實效性的重要前提。在黨的十六大報告中就明確指出,要發揮輿論監督在推行政務公開中的作用。這說明,輿論監督的重點領域是政府行政管理部門,對象是掌握公共權力的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當前我們的輿論監督,應從黨和政府明令禁止和人民羣衆深惡痛絕的二者“結合點”上展開。一是要將貪贓枉法、失職瀆職、濫用權力、消極腐敗以及侵害羣衆切身利益的現象和行爲,作爲輿論監督的重點,進行大膽揭露和批評,維護黨和政府立黨爲公、執政爲民的良好形象。二是要對社會醜惡現象、不道德行爲和不良風氣,也同樣要進行輿論監督,以揭露和批評,弘揚社會正氣。我們要通過切實的輿論監督,以更好地促進行政管理部門依法行政、依法辦事,提高公民的道德水準。第二,要提高輿論監督工作者的政治意識。新聞媒體的編輯記者擔負着輿論監督的光榮使命,新聞媒體尤其是黨報黨刊實施輿論監督,絕不是爲了“一曝爲快”,求得轟動效應,而是一種對黨、對人民、對事業負責的監督。因此,新聞工作者要加強學習,切實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責任意識,正確理解和運用輿論監督的權力,準確把握輿論監督的方法和形式,以改進工作、解決問題、增進團結、維護穩定爲出發點,出於公心,客觀公正,確保輿論監督的準確性,增強輿論監督的公信力和影響力,使新聞輿論監督達到增進黨和政府的威信、推動羣衆切身問題解決的良好社會效果。第三,要把握輿論監督的時空緯度。輿論監督首先要堅持黨性原則,牢牢把握正確的輿論導向;同時也要講究藝術和策略。要從選題取材、角度時機、政策分寸、力度大小、甚至遣詞造句等方面進行認真分析研究,審時度勢,形成輿論監督的最佳方案。如對因失職瀆職、濫用權力、消極腐敗等造成的失範現象,經過輿論監督可以解決的,就要適時進行監督報道,以促成問題的解決;而對一些現實條件下無法解決或公開報道無助於解決的問題,就應等待時機成熟後再進行監督報道。同時,還要注重與剛性的行政監督、法律監督的接力,通過與這些監督機制的協調運行,使輿論監督發揮出更大的作用,不斷增強輿論監督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第四,要推進輿論監督的制度化。胡錦濤總書記在談到制度建設時特別強調,制度是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和長期性的問題。輿論監督作爲一項事關黨和人民利益的大事,應有制度上的保證,否則就很難正常開展、健康發展。做好輿論監督的關鍵,是要依據我國憲法的有關規定,借鑑發達國家的文明成果,結合我國的具體實際,通過加強制度建設,對輿論監督的地位作用、工作原則、監督重點等作出明確的規定,逐步推進和實現輿論監督的制度化、規範化、程序化,最終達到法治化。這是確保輿論監督得以順利進行的充要條件。近年來一些省市通過地方立法,明確規定新聞媒體可以運用多種形式開展預防職務犯罪的宣傳活動,對國家工作人員的職務行爲進行輿論監督,任何機關都不得干預。這種輿論監督制度化的做法,具有很好的學習、借鑑和推廣價值。

第二篇:做好當前輿論監督工作心得

做好當前~監督工作心得~監督,是人民羣衆依法通過媒體將政府機構等公共權力部門和社會經濟生活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反映出來,進行公正恰當有力的批評,以~的力量達到約束和監督的目的,具有時效性快、輻射面廣、透明度高、震懾力大的特點。近年來,中央領導高度重視~監督,讓媒體從業人員深受鼓舞。~年4月26日,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體學習時指出:“要進一步加強各項監督制度建設,把黨內監督、專門機關監督、羣衆監督和~監督緊密結合起來,保證把人民賦予的權力真正用來爲人民謀利益。”,xx總理溫家寶在今年召開的十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也指出:“進一步擴大公民、社會和新聞~對政府及其部門的監督。” 最近,各級又召開會議,對進一步加強和改進~監督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可見,~監督已成爲黨和政府以及社會各界關注與思考的熱點。 筆者對如何做好~監督工作談幾點粗淺的認識和看法。第一,要明確~監督的重點與對象。這是增強~監督實效性的重要前提。在黨的十六大報告中就明確指出,要發揮~監督在推行政務公開中的作用。這說明,~監督的重點領域是政府行政管理部門,對象是掌握公共權力的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當前我們的~監督,應從黨和政府明令禁止和人民羣衆深惡痛絕的二者“結合點”上展開。一是要將貪贓枉法、失職瀆職、濫用權力、消極~以及侵害羣衆切身利益的現象和行爲,作爲~監督的重點,進行大膽揭露和批評,維護黨和政府立黨爲公、執政爲民的良好形象。二是要對社會醜惡現象、不道德行爲和不良風氣,也同樣要進行~監督,以揭露和批評,弘揚社會正氣。我們要通過切實的~監督,以更好地促進行政管理部門依法行政、依法辦事,提高公民的道德水準。第二,要提高~監督工作者的政治意識。新聞媒體的編輯記者擔負着~監督的光榮使命,新聞媒體尤其是黨報黨刊實施~監督,絕不是爲了“一曝爲快”,求得轟動效應,而是一種對黨、對人民、對事業負責的監督。因此,新聞工作者要加強學習,切實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責任意識,正確理解和運用~監督的權力,準確把握~監督的方法和形式,以改進工作、解決問題、增進團結、維護穩定爲出發點,出於公心,客觀公正,確保~監督的準確性,增強~監督的公信力和影響力,使新聞~監督達到增進黨和政府的威信、推動羣衆切身問題解決的良好社會效果。第三,要把握~監督的時空緯度。~監督首先要堅持黨性原則,牢牢把握正確的~導向;同時也要講究藝術和策略。要從選題取材、角度時機、政策分寸、力度大小、甚至遣詞造句等方面進行認真分析研究,審時度勢,形成~監督的最佳方案。如對因失職瀆職、濫用權力、消極~等造成的失範現象,經過~監督可以解決的,就要適時進行監督報道,以促成問題的解決;而對一些現實條件下無法解決或公開報道無助於解決的問題,就應等待時機成熟後再進行監督報道。同時,還要注重與剛性的行政監督、法律監督的接力,通過與這些監督機制的協調運行,使~監督發揮出更大的作用,不斷增強~監督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第四,要推進~監督的制度化。胡錦濤總書記在談到制度建設時特別強調,制度是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和長期性的問題。~監督作爲一項事關黨和人民利益的大事,應有制度上的保證,否則就很難正常開展、健康發展。做好~監督的關鍵,是要依據我國憲法的有關規定,借鑑發達國家的文明成果,結合我國的具體實際,通過加強制度建設,對~監督的地位作用、工作原則、監督重點等作出明確的規定,逐步推進和實現~監督的制度化、規範化、程序化,最終達到法治化。這是確保~監督得以順利進行的充要條件。近年來一些省市通過地方立法,明確規定新聞媒體可以運用多種形式開展預防職務犯罪的宣傳活動,對國家工作人員的職務行爲進行~監督,任何機關都不得干預。這種~監督制度化的做法,具有很好的學習、借鑑和推廣價值。(正文1590字)~監督,是人民羣衆依法通過媒體將政府機構等公共權力部門和社會經濟生活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反映出來,進行公正恰當有力的批評,以~的力量達到約束和監督的目的,具有時效性快、輻射面廣、透明度高、震懾力大的特點。近年來,中央領導高度重視~監督,讓媒體從業人員深受鼓舞。~年4月26日,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體學習時指出:“要進一步加強各項監督制度建設,把黨內監督、專門機關監督、羣衆監督和~監督緊密結合起來,保證把人民賦予的權力真正用來爲人民謀利益。”,xx總理溫家寶在今年召開的十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也指出:“進一步擴大公民、社會和新聞~對政府及其部門的監督。” 最近,各級又召開會議,對進一步加強和改進~監督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可見,~監督已成爲黨和政府以及社會各界關注與思考的熱點。 筆者對如何做好~監督工作談幾點粗淺的認識和看法。第一,要明確~監督的重點與對象。這是增強~監督實效性的重要前提。在黨的十六大報告中就明確指出,要發揮~監督在推行政務公開中的作用。這說明,~監督的重點領域是政府行政管理部門,對象是掌握公共權力的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當前我們的~監督,應從黨和政府明令禁止和人民羣衆深惡痛絕的二者“結合點”上展開。一是要將貪贓枉法、失職瀆職、濫用權力、消極~以及侵害羣衆切身利益的現象和行爲,作爲~監督的重點,進行大膽揭露和批評,維護黨和政府立黨爲公、執政爲民的良好形象。二是要對社會醜惡現象、不道德行爲和不良風氣,也同樣要進行~監督,以揭露和批評,弘揚社會正氣。我們要通過切實的~監督,以更好地促進行政管理部門依法行政、依法辦事,提高公民的道德水準。第二,要提高~監督工作者的政治意識。新聞媒體的編輯記者擔負着~監督的光榮使命,新聞媒體尤其是黨報黨刊實施~監督,絕不是爲了“一曝爲快”,求得轟動效應,而是一種對黨、對人民、對事業負責的監督。因此,新聞工作者要加強學習,切實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責任意識,正確理解和運用~監督的權力,準確把握~監督的方法和形式,以改進

工作、解決問題、增進團結、維護穩定爲出發點,出於公心,客觀公正,確保~監督的準確性,增強~監督的公信力和影響力,使新聞~監督達到增進黨和政府的威信、推動羣衆切身問題解決的良好社會效果。第三,要把握~監督的時空緯度。~監督首先要堅持黨性原則,牢牢把握正確的~導向;同時也要講究藝術和策略。要從選題取材、角度時機、政策分寸、力度大小、甚至遣詞造句等方面進行認真分析研究,審時度勢,形成~監督的最佳方案。如對因失職瀆職、濫用權力、消極~等造成的失範現象,經過~監督可以解決的,就要適時進行監督報道,以促成問題的解決;而對一些現實條件下無法解決或公開報道無助於解決的問題,就應等待時機成熟後再進行監督報道。同時,還要注重與剛性的行政監督、法律監督的接力,通過與這些監督機制的協調運行,使~監督發揮出更大的作用,不斷增強~監督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第四,要推進~監督的制度化。胡錦濤總書記在談到制度建設時特別強調,制度是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和長期性的問題。~監督作爲一項事關黨和人民利益的大事,應有制度上的保證,否則就很難正常開展、健康發展。做好~監督的關鍵,是要依據我國憲法的有關規定,借鑑發達國家的文明成果,結合我國的具體實際,通過加強制度建設,對~監督的地位作用、工作原則、監督重點等作出明確的規定,逐步推進和實現~監督的制度化、規範化、程序化,最終達到法治化。這是確保~監督得以順利進行的充要條件。近年來一些省市通過地方立法,明確規定新聞媒體可以運用多種形式開展預防職務犯罪的宣傳活動,對國家工作人員的職務行爲進行~監督,任何機關都不得干預。這種~監督制度化的做法,具有很好的學習、借鑑和推廣價值。

第三篇:關於輿論監督工作的實施規定

關於輿論監督工作的實施規定

編號:好範文版權所有

頒佈日期:2014-12-31

實施日期:2014-12-31

頒佈單位:中共海南省委

第一條爲加強對輿論監督工作的領導,支持和規範輿論監督工作,保證輿論監督工作的正確導向,維護新聞媒體和新聞工作者的正當權益,提高輿論監督工作水平和實效,充分

發揮輿論監督在黨內監督中的作用,根據《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試行)》和其他有關規定,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本規定所稱的輿論監督,是指省內新聞媒體在黨委領導下,按照有關規定和程序,通過內部反映或者公開報道的方式,對黨的各級組織、共產黨員特別是黨和國家機關的黨員領導幹部行使權力、履行職責和勤政廉政等方面存在的問題,進行(小編推薦你關注好範文 網)揭露並促使其解決的活動。

第三條開展輿論監督工作應當堅持以下原則:

(一)堅持黨管媒體,把握輿論監督的正確導向,注重輿論監督的社會效果;

(二)遵守國家法律、新聞紀律和職業道德;

(三)維護黨和政府形象,維護人民羣衆根本利益,維護改革發展穩定大局;

(四)忠於事實,準確報道,堅持真理,明辨是非。

第四條輿論監督工作在黨委統一領導下進行,新聞宣傳主管部門負責協調指導,各新聞媒體嚴格自我把關,各地方和各部門積極支持和配合,人民羣衆廣泛參與。

第五條各級黨政機關及其領導幹部,必須重視和支持新聞媒體開展輿論監督,善於運用輿論監督改進和推動工作。

各級黨政機關應當主動配合新聞媒體開展輿論監督,建立和完善政務信息公開、新聞發言人和重大突發事件新聞報道制度,方便新聞媒體開展輿論監督工作。

第六條新聞宣傳主管部門、新聞媒體單位要加強對輿論監督工作的領導,主要領導直接負責輿論監督工作;加強新聞工作者隊伍建設,提高新聞工作者的政治素質和業務素質;建立和完善新聞媒體的內部管理制度和責任追究制度,嚴格規範輿論監督工作程序,保證輿論監督職能的正確、有效行使。

第七條對於輿論監督報道披露出來的違規、違紀、違法問題,所涉及的單位及其領導幹部必須認真對待,調查覈實並及時處理。上級領導有批示的,要及時報告。

對於被公開監督報道的問題,新聞媒體要跟蹤報道有關問題的整改過程和處理結果,保證輿論監督的實際效果。

對輿論監督報道的事實或者觀點有不同看法的,可向刊播該報道的新聞媒體或者其上級新聞宣傳主管部門反映。

第八條黨和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應當支持和配合新聞媒體依照規定進行的採訪活動。除涉及國家祕密、商業祕密、個人穩私和其他依照法律、法規規定不應當公開的事項外,接受採訪的單位和個人應當及時、如實地向新聞媒體介紹情況。依法負有信息公開義務的單位應當在法定信息公開範圍內及時向新聞媒體公開相關信息,不得隱瞞事實。

第九條建立和完善輿論監督保障機制。行政執法機關、司法機關要切實履行職責,保障新聞工作者的正當採訪報道活動和人身安全。新聞工作者在採訪中遇到圍攻、毆打、被侵犯人身自由及其他合法權益,或者因輿論監督報道受到打擊報復的,有關部門應當依法嚴肅處理。

對於黨和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干擾新聞媒體履行輿論監督職責的行爲,由紀檢監察機關或者主管部門按照黨紀政紀有關規定嚴肅查處。

第十條建立和完善輿論監督工作協調機制。省委新聞宣傳主管部門應當加強對全省輿論監督工作的指導和協調,定期就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熱點問題向新聞媒體提出採訪建議,指導和督促新聞媒體積極、正確地開展輿論監督工作。新聞媒體應當加強與各部門、各單位的協調和溝通,採訪中掌握的重要情況或者問題,要及時向有關黨和國家機關通報。

第十一條新聞媒體開展輿論監督工作,應當以對黨和人民高度負責的態度,深入採訪和調查研究,充分聽取各方面意見包括被監督對象的意見,確保採訪、報道的事實準確無誤、客觀公正。

第十二條新聞媒體開展輿論監督工作,應當把握好時機,掌握好尺度,立足於解決問題,化解矛盾,維護穩定,改進工作,促進發展,不得渲染、炒作。

第十三條新聞媒體開展輿論監督工作,必須堅持黨性原則,嚴格遵守政治紀律、新聞紀律和新聞工作者職業守則,嚴格遵守新聞採訪報道程序,堅持請示和稿件送審制度。

輿論監督稿件刊播前,新聞媒體要嚴格把關,認真核實。依照有關規定不宜公開報道的問題,要通過內參反映;把握不準的問題和敏感性強的問題,要按照規定程序報省新聞宣傳主管部門審定。

第十四條新聞媒體出現報道嚴重失實的,刊播媒體應當及時糾正並公開澄清。給被報道者造成名譽或者其他損失

的,依照有關規定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對在報道中故意歪曲、隱瞞或者捏造事實的,依紀依法追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者的紀律或者法律責任。

新聞工作者在輿論監督報道中有發泄私憤、介入個人糾紛、搞有償新聞、敲詐勒索等違紀違法行爲的,上級新聞宣傳主管部門和有關新聞單位必須嚴肅查處;觸犯刑律的,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其

刑事責任。

第十五條省新聞宣傳主管部門、省內新聞媒體單位可以根據本規定製定開展輿論監督工作的具體實施辦法。

第十六條本規定由省委宣傳部商省紀律檢查委員會解釋。

第十七條本規定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第四篇:關於網絡輿論監督的個人學習心得

關於網絡輿論監督的個人學習心得

—程文霞(20142518)

自老師佈置作業到現在已有一段時間,我是這組的小組長,主要負責督促他們完成工作。我們從選題到一步一步的完成這篇論文花費了不少心力,因此我對於關於網絡輿論監督的學習還頗有一些體會。

我們學習的第一步是理論知識的學習:主要的理論依據是一些民主政治的學習、馬克思、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等的一些語錄的學習和與網絡輿論監督有關的一些法律法規的學習。從這些學習中我充分體會到要加強我們對網絡輿論監督的認識,特別是對其特點、意義及作用的充分了解,並加強網絡道德規範體系的建設。通過加強網絡道德規範體系建設,使網民在通過網絡進行輿論監督時,能夠注意調整心態,以理性思維代替“情緒表達”,而不是隻按照自己的意願發佈信息、不考慮信息的真僞、不考慮社會公衆的反應。網絡世界不是哪一個人的,它是屬於大家共有的虛擬空間。所以,當我們享受網絡帶來的好處時,應關心他人的權利和感受,關心網絡的健康發展,共同努力遵守網絡道德,增強網絡監督的責任意識。要通過規範網絡輿論監督,爭取讓它最大限度地發揮作用,讓它在複雜的社會運行當中起到應有的促進作用,以此來推動社會健康、快速地向前發展。

網絡輿論監督的意義就是民意得到了真實、充分的表達。正義存在於最廣大人民羣衆之中。法律是一定形態的社會物質生產和生活的體現,人民羣衆是社會生產與生活的主體,因而法律必須代表最大多數民衆的意志,司法又必須在人民的監督下公開、公正進行。如果法律拋開最廣大人民的利益和意志,只是部分“權威”強加給人民的信條;如果司法活動不受人民的監督而失去公正,那末法律就將失去在民衆中的權威。民不可欺——無論什麼人,打着“權威”旗號也罷、打出“人權”招牌也罷、還是玩弄什麼其他花樣,他都不能逾越人民的意志。一方面在法律範疇給予人們很多啓示,譬如法律如何代表最廣大人民意志;如何保證司法公正與權威;如何看待死刑等。更重要的是網絡輿論監督引起了大家的極大關注。網上暢所欲言體現了民衆對權威機構的一種評判,在網絡上對司法機關的評判則從某一方面體現一種社會的聲音。網絡在極大地拓展人們交互空間的同時,又極大地便捷了人們之間的認識與交流,它將成爲今後人民自我教育和行使民主監督權利的最有效手段之一。那末,人民可以通過網絡監督司法活動,可以把這個手段擴展到其他領域,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社會安全??等等所有領域,都應當接受人民的監督,都應當爲人民羣衆提供網絡輿論監督的廣闊平臺。然後第二步是關於調查部分,在做這一部分是我們走了彎路,開始我認爲我既然是學習關於網絡的那麼我們的調查

就容易啦!只要在網上下載一些就可以啦!後來在老師的教導下,我們做了一些實際的調查(問卷調查法)通過實際的調查我們發現了一些問題從近年來的情況看,以網絡爲代表的新聞媒體作爲社會公器,比較好地承擔起了代表公衆對腐敗問題進行監督的社會責任。媒體以調查、報道和評論等輿論形式批評公權力運行中的“該作爲不作爲”、“不該作爲亂作爲”,已成爲遏制官僚主義、形式主義以及以權謀私等腐敗現象滋生蔓延的有力武器10月17日,清華大學國際傳播研究中心研究員、公共外交研究室主任周慶安教授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肯定了網絡的作用,進而指出:“輿論監督能夠給反腐敗提供非常多的信息基礎,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反腐敗線索,首先是通過輿論監督體現出來的,這說明我們的反腐倡廉活動,不是某一個部門的活動,而是全社會的共同參與。”通過這些我也明白正是網絡的率先曝光及媒體的及時介入,才使得有關職能部門啓動調查和問責程序,最終背後的違法行政、貪污腐敗、失職瀆職等醜惡現象大白於天下,涉案人員相繼受到法律或黨紀政紀的制裁。假如沒有網絡輿論監督,一些事件的真相可能被繼續掩蓋,一些問題官員可能仍舊身居高位,百姓的合理訴求找不到快速有效解決的渠道。 網絡輿論監督向人們展示了從未有過的力量。公衆發表的意見在網絡中集合,進而形成無法忽視的社會輿論壓力。這種壓力延伸到現實生活中,引起政府高層對腐敗問題的關注,從而對政治民主的發展起到推動作用。今年3月,新聞出版總署署長、國家版權局局長柳斌杰在新華網與網民在線交流時表示,網絡是表達社情民意的很好平臺,它在社會監督方面也發揮着重要作用,應提倡利用網絡這種先進的傳播工具加強社會輿論監督。

第三步是對於網絡輿論監督的現狀分析:隨着網絡輿論監督的不斷髮展壯大,網絡輿論監督已成爲現代新聞傳媒中不可忽視的一支重要力量,人們對於網絡輿論監督也越來越重視,這主要體現在我國幾代領導人對於網絡輿論監督的重視上。網絡的盈利機制可能對網絡輿論監督帶來傷害一些不負責任的網站爲了牟取利潤,贏取點擊率,置正確輿論導向於不顧,將道聽途說的消息編髮上網,轉發或引用虛假和有害信息誤導公衆、混淆視聽,藉助互聯網開放、自由、簡易、海量等特徵,迅速傳播,甚至發酵、放大、變形,增加其影響效應。這對網絡輿論監督將會是致命的。目前,絕大多數成功的網絡輿論監督案例,都是網友通過人氣較高的全國性的商業網絡論壇或者博客平臺發佈信息,引發較大關注實現的。也就是說,首先,由於相關落實制度的缺失,絕大多數花大力氣建設的各級各類政府網站及其網上舉報、投訴平臺實際中作用甚微。其次,地方網絡論壇在網絡輿論監督中的作用十分微弱。人民網輿情監測室統計的2014年77件重大公共突發事件中,23件率先在網絡論壇上曝光的事件,沒有一個是出自地方網絡論壇。而地方網絡論壇立足本地,容易形成利益共識,本應成爲輿論監督的排頭兵,在網絡輿論監督的鏈條中起到更積極的作用,成爲疏導民意的最短路徑。而且很多時候,地方網絡

論壇上往往彙集的只是一些輿情信息,尚未形成輿論,只要及時解決,就能化解輿論的產生。但現實中,往往是很多監督信息在地方網絡論壇曝光後得不到及時有效的處理,網民只好再借助於全國性的網站平臺,這就佔用了更多的社會公共資源和網民個人資源。而從權威性、便捷性上來說,政府網站和地方網絡論壇本應該成爲網絡輿論監督的主要陣地。

第四步是關於如何解決現狀問題:和諧社會建設的任務是,要彌補前段時期經濟高速發展帶來的社會問題,這就爲輿論監督節目進一步拓展報道空間提供了新思路。如前所述,當前中國的社會問題在社會觀念和社會心理層面的表現也是比較突出的,這兩個層面的問題如再不被重視和解決,對下一階段的改革會帶來根本性的影響。而“新聞縱橫”前一階段的報道,對這兩個領域關注較少。從當前的社會現狀看,輿論監督類報道在這兩個領域還是大有作爲的:一、新阿媒體要對社會倫理道德領域的失序現象進行監督。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改革開放以來,生產力的發展、社會關係的變化,必然作用於觀念領域,要求社會觀念領域適應社會經濟結構的變化。而相對於社會結構層面的變化,觀念領域的變化往往相對滯後,這就形成了這樣一種社會狀態:社會原有的價值觀念、行爲模式和規範體系因不適應新的經濟基礎,而被普遍懷疑、否定,或嚴重破壞,逐漸失去對社會成員的影響力和約束力,而新的價值觀念、行爲模式和規範體系又尚未形成,或尚未被普遍接受,從而引發社會成員發生價值意義危機,出現某種明顯的價值混亂或茫然,人們普遍感到心裏失落而又無所適從。一方面要建立相應的自律機制或體系,實現監督約束。但僅有自律是不夠的。一方面要加強對媒介的社會監督。新聞輿論監督對於社會公衆監督要有一個正確的態度。應該時刻保持自身傾向性不被監督對象的表象所迷惑.始終明確自身所承擔的對社會、國家和社會公衆的責任及義務。總之.新聞輿論監督是我國監督體系中一個很重要的監督形式。在和諧社會建設中,充分發揮新聞輿論監督的作用.有利於引導社會朝着良性、健康、和諧的方向發展。同時。也要避免“權力越位”現象的發生。總的說來網絡輿論的形成主要通過網站以多種形式集中報道,以及網民通過新聞跟貼、論壇上貼等手段來實現的,而主流新聞媒體的適時介入,將會使網絡輿論的影響進一步擴大。2014年網絡輿論在一系列社會重大事件表現出的巨大的威力,2014年其勢頭依舊不減。不管是當事的政府部門,還是當事的社會名人,在今天都已經強烈感受到了來自互聯網上的輿論壓力。年內最有代表性的例子是深圳“妞妞事件”。10月26日,深圳市一位國中生家長在天涯、凱迪等論壇公佈了一封學校給家長的信,信中披露深圳市五部門聯合下發文件,要求國中學生安排在上課時間,自費購票觀看電影《時差七小時》,從而拉開了網上揭批深圳“妞妞(本名李倩妮)

事件”的序幕。網友在論壇中不僅將其有關身份、背景和內幕揭個“底兒掉”,而且對目前官場中的“潛規則”猛烈抨擊。衆多新聞媒體隨後也跟進報道,一時形成強大的輿論壓力。11月6日身爲李倩妮父親的深圳市委副書記、祕書長李意珍通過媒體進行了“道歉表態”。11月11日,深圳市委舉行三屆十次全體會議,專門就這一事件的調查和處理意見進行了通報,主要領導表示黨的幹部應接受網絡輿論監督。

2014年被稱爲中國的“網絡輿論年”,孫志剛案、劉涌案等事件的出現等反映了網絡媒體引導的網絡輿論的力量,也迫使人們不得不開始審視這一新興的力量。最近的“蘇丹紅事件”、“網民簽名反對日本‘入常’”等事件更是體現了網絡輿論的影響力之大。如今,網絡輿論已經成爲社會輿論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開始對政府的決策發揮作用,早在2014年胡錦濤總書記對一位參與防治“非典”的醫生說:“你的建議非常好,我在網上已經看到了。”2014年4月26日,溫家寶總理在北大學生宿舍考察工作時說:“我看到同學們在網上寫的一些話,我挺感動。就在前不久的兩會期間,溫家寶總理在記者招待會的開始講到:“昨天我瀏覽了一下新華網,他們知道我今天開記者招待會,竟然給我提出了幾百個問題。我覺得他們對國事的關心,深深感動了我。他們許多建議和意見是值得我和我們政府認真考慮的。”網絡媒體表現出的影響力、社會地位、政治認可度、對重大事件的報道能力都清楚地證明,它們已經成爲中國的主流媒體之一。

然而網絡輿論本身也是一把雙刃劍,因爲網絡本身是虛擬的,網民在網上的活動具有匿名性,再加上信息服務提供商管理的不足,這些都容易導致網絡輿論的呈現一種混亂和非理性的狀態。

目前很普遍的就是網上充滿着謾罵與人身攻擊,不僅一些論壇裏存在這種情形,而在很多熱點文章後面的評論裏也充滿着謾罵與人身攻擊。以近期的北大教授陳瑞華爲例,其因發表了羞辱自考生的言論而引起公憤,大家羣起而攻之。本來對這樣一件事進行探討很有社會意義,我們也需要公開去討論大學的教育應該是精英教育還是平民教育這個問題,網絡媒體在提出這樣一個具有社會意義的問題上發揮了傳統媒體不具有的優勢,然而也凸顯了其自身的弱點,其使得正當的討論被鋪天蓋地的謾罵聲所淹沒。因此有人就說“互聯網是人類唯一可以隨意大小便的地方”,此言雖不完全準確,但也確實反映了網絡輿論存在的一些問題。

除此之外,在某種程度上而言,互聯網還是謠言的發源地。網上發言不需實名驗證,因此謠言的產生在所難免,而且關鍵的是經過網絡這種極其迅捷的媒體的傳播,以訛傳訛,謠

言被無限放大,而且令人難以辨別真僞。網絡謠言的產生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媒體的報道不準確造成網民理解有誤進而形成謠言;二是通過網絡信息的留言或者bbs上的一些道聽途說改編之後形成新的謠言。

以上是我個人關於網絡輿論監督的一些體會。

第五篇:加強改進新聞輿論工作 搞好輿論監督

中央提出加強改進新聞輿論工作 搞好輿論監督

2014年10月25日23:46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10月25日電 中共十七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今日公佈。《決定》指出,輿論導向正確是黨和人民之福,輿論導向錯誤是黨和人民之禍,要加強和改進新聞輿論工作。對此,《決定》提出以下幾方面要求:

——要堅持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牢牢把握正確導向,堅持團結穩定鼓勁、正面宣傳爲主,壯大主流輿論,提高輿論引導的及時性、權威性和公信力、影響力,發揮宣傳黨的主張、弘揚社會正氣、通達社情民意、引導社會熱點、疏導公衆情緒、搞好輿論監督的重要作用,保障人民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

——以黨報黨刊、通訊社、電臺電視臺爲主,整合都市類媒體、網絡媒體等宣傳資源,構建統籌協調、責任明確、功能互補、覆蓋廣泛、富有效率的輿論引導格局。

——加強和改進正面宣傳,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宣傳,加強輿情分析研判,加強社會熱點難點問題引導,從羣衆關注點入手,科學解疑釋惑,有效凝聚共識。

——做好重大突發事件新聞報道,完善新聞發佈制度,健全應急報道和輿論引導機制,提高時效性,增加透明度。

——加強和改進輿論監督,推動解決黨和政府高度重視、羣衆反映強烈的實際問題,維護人民利益,密切黨羣關係,促進社會和諧。

——新聞媒體和新聞工作者要秉持社會責任和職業道德,真實準確傳播新聞信息,自覺抵制錯誤觀點,堅決杜絕虛假新聞。

本網推薦更多文章:

輿論監督

公正審判與新聞輿論監督的關係(三大建設心得)

網絡輿論監督的特點

媒體的輿論監督作用

我國輿論監督的現狀

標籤:輿論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