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全省農村社區黨的建設現場經驗交流會發言

目錄

全省農村社區黨的建設現場經驗交流會發言
第一篇:全省農村社區黨的建設現場經驗交流會發言第二篇:全省農村社區黨的建設現場經驗交流會發言第三篇:在全縣農村黨的建設“三級聯創”現場經驗交流會上的講話 同志們:第四篇:在全縣農村黨的建設“三級聯創”現場經驗交流會上的講話第五篇:在全縣農村黨的建設“三級聯創”現場經驗交流會上的講話更多相關範文

正文

第一篇:全省農村社區黨的建設現場經驗交流會發言

全省農村社區黨的建設現場經驗交流會發言

近年來,我省蘇南地區各級黨組織主動順應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新變化,積極探索農村社區黨的建設新路子,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核心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在動員組織羣衆、整合社會資源、促進農村發展、維護社會穩定、鞏固基層組織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體現了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的與時俱進。現將張家港市委

、江陰市委以及中央黨校兩位專家在全省農村社區黨的建設現場經驗交流會上的發言摘要刊登,希望能對基層黨組織先進性建設與黨建工作創新有所啓迪。

切實加強農村社區黨的建設在推進城鄉和諧發展中體現先進性中共張家港市委

近年來,我市認真貫徹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與時俱進弘揚張家港精神,主動適應農村城市化的新形勢,創新思路,積極探索,紮實推進農村社區黨的建設。

一、順時應勢,積極探索農村社區建設新路子,爲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注入新動力

1、統籌佈局,科學規劃,拉開農村社區建設大框架。科學制訂城鄉規劃,構築了各具特色的“一城四片區”城鄉格局,並通過大力度調整行政區劃,全市建制鎮由26個減至8個,行政村從原來的436個減至182個,2014年城市化率達到了60.2。在城區整合組建了27個社區,在農村集鎮所在地建立了39個集鎮社區,在各行政村建立了182個村級社區,初步形成了覆蓋全市的農村社區大框架。

2、政策引導,集約整合,推動農民向社區有序集中。專門編制了《全市鎮村佈局規劃方案》,計劃用15年左右的時間,使5023個農村自然村莊逐步調減爲380個農村集中居住區,預計可節約宅基地面積8.2萬畝。原創:全市已先後建成了金港元豐小區、中德中南新村、錦豐小區等10多個農民集中居住小區,有6.3萬戶農民進入鎮區和農村集中居住區的公寓房或聯體房,共計節約宅基地面積達3.2萬畝。

3、深化改革,加快發展,奠定農村社區建設堅實基礎。在農村全面推行了“三大合作”改革(農村社區股份合作改革、農村土地股份合作改革、農村專業經濟組織合作改革),全市各類合作經濟組織已達106家,計劃用三年時間全面完成社區股份合作制改革任務。目前,全市村平均年可用財力超過了200萬元,其中超千萬元的村5個,最多的村達5500萬元。對年可用財力低於50萬元的40個經濟薄弱村,由市財政補貼4000多萬元,扶持建造標準型廠房,增強村級經濟的內生功能。

二、與時俱進,構建農村社區黨建新體系,充分體現黨的先進性

1、在強化領導上突出超前謀劃,落實責任。把加強黨的建設作爲農村社區建設的重要保證,納入市委工作規劃。市主要領導多次現場辦公,先後召開了經驗交流會和現場會等多個專題性會議,對全市城鄉社區黨的建設進行了總體佈局和具體部署。建立了黨員幹部包片聯繫社區制度對社區黨建和社區建設進行具體指導。

2、在管理體制上突出完善網絡,營造合力。在鎮級社區全面建立了黨組織,去年初又在全市開展了村級黨組織設置改革工作,80以上的村級黨組織由支部“升格”爲總支或黨委,並在農村社區建立了黨支部,基本實現了“一社區一支部”。成立了由社區黨組織及駐社區單位黨組織共同參與的社區黨建聯席會。

3、在隊伍建設上突出配優建強,激發活力。通過公開招聘、民主選舉等辦法,一批有文化、有活力、有創新意識的年輕同志被推上社區工作崗位,70以上的社區黨支部書記達到大專以上文化程度。今年,又從市級機關挑選了30名年輕幹部到社區掛職。建立了社區工作者考覈機制,落實了報酬待遇,先後舉辦了10多期社區工作者專業培訓班。

三、以人爲本,拓展農村社區黨建新途徑,

真正讓農民得實惠、素質得提高

1、注重硬件投入,完善設施,讓農民享受到與市民同樣的人居環境。從2014年起,市鎮兩級財政投入42億元,用5年時間實施農村10項實事工程。全市公路網全面貫通,所有鎮村基本實現15分鐘上高速或一級公路,農民15分鐘可到達中心鎮,村村實現了通公交車。新建小城鎮綠地250餘萬平方米,完成了600多個村莊庭園綠化,形成了“社區在園中、園在社區中”的生態景觀。

2、注重教育引導,提高素質,讓農民享受到與市民同樣的文明薰陶。深入開展“現代人、現代城市、現代生活”的市民意識大討論,積極實施以“樹正確的就業觀念、樹健康的生活方式、樹文明的行爲習慣”爲主題的農民教育活動。各農村社區黨組織普遍開展了“千家藏書”、“萬人讀書”等活動。培育了4萬多“三入戶”(科技入戶、文化入戶、衛生入戶)特色家庭。建成了城鄉統一的勞動力市場信息網,對農民特別是被徵地農民實行免費培訓制度和就業扶持政策。

3、注重優化服務,滿足需求,讓農民享受到與市民同樣的生活質量。一是社會保障網絡。全市形

成了養老、醫療、生育、失業、工傷“五保合一”的社會保險體系,累計參加城鎮養老保險22.4萬人,參保率99;農村養老保險參保15.8萬人,參保率98,參加新型合作醫療51.45萬人,參加率98.5。二是求助服務網絡。我們利用110社區求助服務聯動體系,開通了“1890”社區求助熱線和求助網站,依託街道、城鎮和村級社區的服務網點,全方

位開展社區求助服務。目前全市已形成十大系列60多個服務項目。三是扶持幫困網絡。我們全面實施了農村老年居民養老補貼制度,近9.9萬老年農村居民每月可領取80元的養老補貼。全市每年要拿出2億多資金用於弱勢羣體的各項補貼。

創新黨建模式構建和諧農村中共江陰市委

近年來,隨着沿江開發、“三集中”戰略的實施以及城鎮化步伐的加快,農村社區這一新的社會組織應運而生。我們以創建“社區堡壘黨(總)支部”活動爲載體,積極探索農村社區黨建工作的模式和路子,不斷增強社區黨組織的凝聚力、戰鬥力和影響力,有力地促進了和諧新農村的建設。

一、學習華西,創新理念,把加強社區黨建作爲構建和諧新農村的戰略舉措

一是統籌城鄉發展的理念。通過大力推進農業向規模經營和農業園區集中、工業向開發區和工業區集中、農民居住向城鎮和農村新型社區集中,集約利用土地資源,突破發展空間瓶頸,堅持城鄉社區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提高,以加快農民居住向城鎮和新型社區集中爲重點,配套基礎設施,完善社區服務。全市行政村由原來的526個撤併成305個,明年將撤併成200個左右,目前的集中居住人口已達63.99萬,集中率達到54.69。沿江地區和其他部分鄉鎮將逐步實現“無村鎮”。

二是服務羣衆的理念。積極引導社區黨組織和黨員,強化服務意識。大力整合社區資源,最大限度地實現社區資源的共有、共享,努力營造共駐社區、共建社區的良好氛圍,讓更多的農民享受改革發展和現代文明的成果。

三是改革創新的理念。打破以行政村爲主管理的舊模式,建立起以農村社區爲主管理的新模式,積極推動基層黨組織由管理型向服務型轉變,推動社會公共資源向農村社區傾斜,城市公共服務向農村社區覆蓋,形成一套適應新形勢、貼近新實際、服務新農民的農村社區黨建工作新機制。

二、落實措施,永葆先進,把加強社區黨建作爲構建和諧新農村的重要保證

1、加強組織領導,構建網絡化體系。市委成立社區工作領導小組,具體負責對全市農村社區工作的協調指導。結合社區換屆選舉,將19個農村社區黨支部升格爲社區黨總支,全市社區黨組織組建率達100,形成了以街道(鄉鎮或開發區辦事處)黨委爲核心,社區黨(總)支部爲基礎、社區黨員爲主體、各基層黨組織共同參與的社區黨建工作組織網絡。抓住社區領導班子建設這一關鍵,從市、鎮機關、街道選派了一批素質好、會做羣衆工作的年輕幹部擔任社區黨支部書記,數次面向社會擇優招聘社區工作者。加強對社區幹部教育培訓。

2、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多元化保障。市、鎮兩級財政爲每個社區年撥工作經費15萬元,每個新建社區給予一次性補助開辦費10萬元。社區工作者的報酬待遇、社區辦公經費等,由市鎮兩級財政和村居合一的行政村保障支付。在沿江鄉鎮和農村“三集中”試點鎮,重點解決社區規模、選址、資產處置、人員安置、配套設施等實際問題,確保每個農村社區辦公活動用房2014平方米以上。每新建一個農村社區投入500萬至800萬元,普遍建立起了社區黨員服務中心、社區求助中心、醫療衛生中心、文化娛樂中心等。

3、健全規章制度,促進規範化建設。先後下發了《關於加強社區黨建工作的意見》、《關於全面推進社區建設的意見》、《江陰市社區黨組織工作細則》、《江陰市社區堡壘黨支部考覈細則》等10個文件。市級機關73個黨組織和232個駐區單位黨組織分別與社區黨組織結對共建,使社區黨建工作資源得以充分整合和利用。

三、發揮優勢,打造特色,把加強社區黨建作爲構建和諧新農村的龍頭工程

1、強化社區服務,促進人際和諧。全市已建有社區服務求助中心(站)、醫療衛生、文體教育等各類服務設施600多個。各農村社區服務中心都設立了100平方米左右的敞開式服務受理大廳,爲農村社區居民提供水電維修、就業援助、法律諮詢、民事調解、組織關係接轉等一站式人性化服務,24小時受理服務,服務項目有15個系列130餘項。深入開展“聯繫千戶家庭,幫扶萬名羣衆”、“三走進三服務”、“一助一”結對幫困等活動。

2、營造社區文化,促進文化和諧。開展創建文明社區、文明樓幢、文明家庭等活動,依託社區市民學校、社區黨校、黨員活動室、老年活動室等陣地,對農民羣衆開展普及科技文化知識、公民道德教育和法律法規教育,舉辦文化節、學習節、讀書節、藝術沙龍、體育比賽等,豐富社區居民的文化生活。

3、維護社區穩定,促進利益和諧。建立城鄉勞動力統籌就業管理制度,完善城鄉一體的社會保障體系,近12萬老年農民享受到農民基本養老保險,近20萬被徵地農民納入基本生活保障,近94萬人參加了農村大病醫療保險,併爲農村男年滿60週歲、女年滿55週歲的年老人員發放每月80元的生活保障費。開展村級集體經濟股份制改革試點工作,成立了30個村(組)級股份經濟合作社,使農民真正成爲資產的所有者和受益者。建立社區羣防羣治網絡,促進社區穩定。

農村社區實踐是黨領導建設和諧公民社會的成功範例中央黨校黨建教研部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王長江

近年來,面對改革和發展中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各地黨組織大膽實踐,勇於探索,在改革和完善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推進社會民主和黨內民主等方面,都有很多發展和創新。有越來越多的探索和創新體現了廣大黨組織對執政黨建設深層次問題的思考和解決,爲新的歷史條件下的執政黨建設增添了大量新鮮內容,給了我們很多有益的啓示。江蘇省加強農村社區建設的實踐,就是其中突出的範例。農村社區建設實踐,看上去似乎是一個微觀層面的問題。但實際上,它揭示的是政黨如何處理與公民社會的關係這個意義重大的課題。

公民社會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產物。市場經濟激發了人的利益意識、自主意識和民主意識,導致了相對獨立於國家的公民社會的形成。公民社會不再認可國家的無限權力,而要求國家按照大衆的意願來運作。因此,民主政治就成了和公民社會的發展相適應的政治形態。而客觀上,政黨政治又是現代民主政治最爲普遍的形式。所以,在政黨政治條件下,如何處理好和公民社會的關係,是任何一個政黨都必須面對的問題。

在我國,這一點之所以更加顯而易見,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因爲我們只有共產黨一個執政黨。在西方國家,一個執政黨處理不好與公民社會的關係,別的對這個問題處理得相對好的黨會取代它們。而在我國,如果我們黨不能科學處理這個問題,那就意味着社會和國家要發生矛盾和衝突,意味着兩者之間產生了斷裂,社會的發展和國家的穩定就要受到威脅。二是因爲,我們的市場經濟是在黨和政府的倡導和推動下進行的,發展步子快。在這樣的情況下,發展帶來的問題也相對集中。與公民社會的形成相同步,由地位、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等帶來的變化也在人們之間造成了極大的不平衡,社會與國家之間、社會內部各個羣體、個人之間的矛盾格外突出。這些問題解決不好,必然加劇社會衝突。

毫無疑問,在處理黨和公民社會之間的關係中,最重要的一個方面,是黨和農民的關係。在整個公民社會中,農民的人口最多;在市場化、城市化改革進程中,農民的變化最大;從社會低層變成公民,農民的感受最烈;在貧富差距拉大、基尼係數不斷增大的現實面前,農民受的傷害最重、最容易心理失衡。許多人都有這樣的共識:農業、農村、農民這“三農”問題是當前我國發展中最大的、最應優先解決的問題。所以,要處理好和公民社會的關係,首先就要處理好和農民的關係。

從這個角度看江蘇省的農村社區建設實踐,我認爲,應當對這一實踐的重大意義給予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重視。其中特別突出的有以下方面:一是,江蘇的實踐圍繞如何把農民接納到公民社會中來這一核心問題,大力推進農村社區建設實踐,找到了一條推進農村現代化和公民社會發展的行之有效的途徑。二是,提出“以城市理念建農村,以市民標準育農民”,把提高農民素質作爲一項重要任務來抓。許多地方都建立了農民培訓制度、黨員幹部包片聯繫社區制度。結合建設學習型社會,用各種各樣的學習形式、全面廣博的學習內容和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充實農民的生活。三是,鼓勵廣大農民積極參與社區自治,培養他們的民主意識和民主精神。在農村社區,普遍實行了通過“兩推一選”選舉幹部的方式,努力推行社區政務公開。有的建立了政府承諾公示制,使居民充分行使知情權;有的實行了社區事務聽證,吸引公民參與社區事務的管理和決策;有的進行社區管理體制創新,探索更能體現自治的社區管理形式;等等。四是,把公民組織起來,成立各種志願組織,爲社區居民提供志願服務。這些思想和實踐,都是很有前瞻性的,促進了城鄉經濟社會在更高層次上的協調發展,對推動走向成熟、和諧的公民社會有着重要的意義。

蘇南農村社區黨建的實踐與啓示中央黨校黨建教研部教授、博士生導師高新民

中國從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轉型是全面轉型,由此衍生了農業向工業轉型、農村向城鎮轉型、農民向市民轉型的問題,也由此決定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中國現代化建設的特色之一。

蘇南地區的經濟發展走在全國前列,因此較早地開始了農村向城市化過渡。在這一過程中,黨組織的引領與服務作用體現得十分明顯:一是把農村社區黨建與城鄉統籌、與農村的社會轉型緊密結合起來,比如,城鄉社區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提高,以加快農民居住向城鎮和新型社區集中爲重點,建設新型農村社區,初步形成了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的“以城帶鄉”的機制。二是把農村社區建設與全面深化農村改革結合起來,比如,根據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撤併、改革鄉鎮機構及行政村設置;建立對失地農民的合理補償制度;發展各類專業經濟組織,推行農村社區股份合作改革、農村土地股份合作改革、農村專業經濟組織合作改革等等。三是發展農村公用事業。農村社區的出現,爲發展農村公用事業提供了平臺。比如,普遍實行農村社會保障制度;農民合作醫療覆蓋面遠遠超出全國農村平均水平;村級集體經濟的服務功能逐步加強等等。

黨領導農村社區建設,而農村社區的發展又促使黨組織不斷加強和改善黨的自身建設,提高黨的領導水平與服務水平,使農村社區建設走社會主義新的臺階。蘇南的創新點在於:一是組織設置的創新,比如,依據有利於黨員活動和服務羣衆的原則,在組織設置上出現了靈活、多樣的趨勢。原創:二是把黨組織的活動融入社區工作中,例如把黨的思想教育與社區文化宣傳活動結合在一起,不但形成黨的宣傳、文化功能齊全的活動陣地,而且對提高村民素質,實現從農民到市民的轉變也具有重要意義。三是通過城市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等的具體幫助,提高社區建設水平。

從蘇南地區農村轉型過程中的社區黨建工作中,可以得出幾點有益的啓示:一是黨組織應具有前瞻性戰略思維。農村社區黨建在中國是新鮮事物,蘇南地區的農村社區黨建,其意義在於展示了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中,黨組織能夠站在時代前列,從現代化建設事業的高度,引領時代潮流的發展,在構建新型社會管理體制中體現黨的領導作用。這恰恰是共產黨的先進性的表現之一。二是強化基層黨組織的服務功能。這裏所說的服務是廣義上的服務,既包括通過科學的政策引導經濟社會發展,又包括傳統意義上的爲羣衆辦實事;既包括在上級黨組織與羣衆之間進行溝通,又包括對羣衆進行思想教育、提高羣衆的整體素質等工作。在新的歷史時期,只有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黨的基層組織才能在日益複雜的社會環境中獲得最大多數羣衆的支持。三是以發展爲基礎,把發展與服務結合起來。蘇南農村社區黨建的發展,與其雄厚的物質基礎分不開。一方面,農村社區這一新鮮事物不是人爲催生的,只有經濟建設發展到一定階段,纔會出現農村社區,因此發展是第一位的任務;另一方面,黨領導經濟社會發展的目的是爲了使社會進步的成果爲最廣大人民羣衆所共享,更好地爲人民羣衆服務,這是共產黨執政的根本目的。因此,把發展與服務結合起來,是中國歷史條件下基層黨組織的特有的任務之一。四是繼承與創新相結合。中國共產黨基層組織的傳統優勢是組織嚴密、政治動員力強、行動統一等等。在蘇南農村社區黨建中,一方面,傳統的優勢得以繼承,比如,黨組織在事關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問題上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其組織設置遍佈各個社區,政治動員力也是其他組織不能比擬的;另一方面,在社區黨組織的活動方式、組織運行、工作機制等方面又確有創新,富於創造精神,這正是中國共產黨具有活力的原因所在。

第二篇:全省農村社區黨的建設現場經驗交流會發言

近年來,我省蘇南地區各級黨組織主動順應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新變化,積極探索農村社區黨的建設新路子,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核心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在動員組織羣衆、整合社會資源、促進農村發展、維護社會穩定、鞏固基層組織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體現了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的與時俱進。現將張家港市委、江陰市委以及中央黨校兩位專家在全省農村社區黨的建設現場經驗交流會上的發言摘要刊登,希望能對基層黨組織先進性建設與黨建工作創新有所啓迪。

切實加強農村社區黨的建設在推進城鄉和諧發展中體現先進性中國共產黨張家港市委

近年來,我市認真貫徹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與時俱進弘揚張家港精神,主動適應農村城市化的新形勢,創新思路,積極探索,紮實推進農村社區黨的建設。

一、順時應勢,積極探索農村社區建設新路子,爲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注入新動力

1、統籌佈局,科學規劃,拉開農村社區建設大框架。科學制訂城鄉規劃,構築了各具特色的“一城四片區”城鄉格局,並通過大力度調整行政區劃,全市建制鎮由26個減至8個,行政村從原來的436個減至182個,2014年城市化率達到了60.2%。在城區整合組建了27個社區,在農村集鎮所在地建立了39個集鎮社區,在各行政村建立了182個村級社區,初步形成了覆蓋全市的農村社區大框架。

2、政策引導,集約整合,推動農民向社區有序集中。專門編制了《全市鎮村佈局規劃方案》,計劃用15年左右的時間,使5023個農村自然村莊逐步調減爲380個農村集中居住區,預計可節約宅基地面積8.2萬畝。全市已先後建成了金港元豐小區、中德中南新村、錦豐小區等10多個農民集中居住小區,有6.3萬戶農民進入鎮區和農村集中居住區的公寓房或聯體房,共計節約宅基地面積達3.2萬畝。

3、深化改革,加快發展,奠定農村社區建設堅實基礎。在農村全面推行了“三大合作”改革(農村社區股份合作改革、農村土地股份合作改革、農村專業經濟組織合作改革),全市各類合作經濟組織已達106家,計劃用三年時間全面完成社區股份合作制改革任務。目前,全市村平均年可用財力超過了200萬元,其中超千萬元的村5個,最多的村達5500萬元。對年可用財力低於50萬元的40個經濟薄弱村,由市財政補貼4000多萬元,扶持建造標準型廠房,增強村級經濟的內生功能。

二、與時俱進,構建農村社區黨建新體系,充分體現黨的先進性

1、在強化領導上突出超前謀劃,落實責任。把加強黨的建設作爲農村社區建設的重要保證,納入市委工作規劃。市主要領導多次現場辦公,先後召開了經驗交流會和現場會等多個專題性會議,對全市城鄉社區黨的建設進行了總體佈局和具體部署。建立了黨員幹部包片聯繫社區制度對社區黨建和社區建設進行具體指導。

2、在管理體制上突出完善網絡,營造合力。在鎮級社區全面建立了黨組織,去年初又在全市開展了村級黨組織設置改革工作,80%以上的村級黨組織由支部“升格”爲總支或黨委,並在農村社區建立了黨支部,基本實現了“一社區一支部”。成立了由社區黨組織及駐社區單位黨組織共同參與的社區黨建聯席會。

3、在隊伍建設上突出配優建強,激發活力。通過公開招聘、民主選舉等辦法,一批有文化、有活力、有創新意識的年輕同志被推上社區工作崗位,70%以上的社區黨支部書記達到大專以上文化程度。今年,又從市級機關挑選了30名年輕幹部到社區掛職。建立了社區工作者考覈機制,落實了報酬待遇,先後舉辦了10多期社區工作者專業培訓班。

三、以人爲本,拓展農村社區黨建新途徑,

真正讓農民得實惠、素質得提高

1、注重硬件投入,完善設施,讓農民享受到與市民同樣的人居環境。從2014年起,市鎮兩級財政投入42億元,用5年時間實施農村10項實事工程。全市公路網全面貫通,所有鎮村基本實現15分鐘上高速或一級公路,農民15分鐘可到達中心鎮,村村實現了通公交車。新建小城鎮綠地250餘萬平方米,完成了600多個村莊庭園綠化,形成了“社區在園中、園在社區中”的生態景觀。

2、注重教育引導,提高素質,讓農民享受到與市民同樣的文明薰陶。深入開展“現代人、現代城市、現代生活”的市民意識大討論,積極實施以“樹正確的就業觀念、樹健康的生活方式、樹文明的行爲習慣”爲主題的農民教育活動。各農村社區黨組織普遍開展了“千家藏書”、“萬人讀書”等活動。培育了4萬多“三入戶”(科技入戶、文化入戶、衛生入戶)特色家庭。建成了城鄉統一的勞動力市場信息網,對農民特別是被徵地農民實行免費培訓制度和就業扶持政策。

3、注重優化服務,滿足需求,讓農民享受到與市民同樣的生活質量。一是社會保障網絡。全市形成了養老、醫療、生育、失業、工傷“五保合一”的社會保險體系,累計參加城鎮養老保險22.4萬人,參保率99%;農村養老保險參保15.8萬人,參保率98%,參加新型合作醫療51.45萬人,參加率98.5%。二是求助服務網絡。我們利用110社區求助服務聯動體系,開通了“1890”社區求助熱線和求助網站,依託街道、城鎮和村級社區的服務網點,全方位開展社區求助服務。目前全市已形成十大系列60多個服務項目。三是扶持幫困網絡。我們全面實施了農村老年居民養老補貼制度,近9.9萬老年農村居民每月可領取80元的養老補貼。全市每年要拿出2億多資金用於弱勢羣體的各項補貼。

創新黨建模式構建和諧農村中國共產黨江陰市委

近年來,隨着沿江開發、“三集中”戰略的實施以及城鎮化步伐的加快,農村社區這一新的社會組織應運而生。我們以創建“社區堡壘黨(總)支部”活動爲載體,積極探索農村社區黨建工作的模式和路子,不斷增強社區黨組織的凝聚力、戰鬥力和影響力,有力地促進了和諧新農村的建設。

一、學習華西,創新理念,把加強社區黨建作爲構建和諧新農村的戰略舉措

一是統籌城鄉發展的理念。通過大力推進農業向規模經營和農業園區集中、工業向開發區和工業區集中、農民居住向城鎮和農村新型社區集中,集約利用土地資源,突破發展空間瓶頸,堅持城鄉社區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提高,以加快農民居住向城鎮和新型社區集中爲重點,配套基礎設施,完善社區服務。全市行政村由原來的526個撤併成305個,明年將撤併成200個左右,目前的集中居住人口已達63.99萬,集中率達到54.69%。沿江地區和其他部分鄉鎮將逐步實現“無村鎮”。

二是服務羣衆的理念。積極引導社區黨組織和黨員,強化服務意識。大力整合社區資源,最大限度地實現社區資源的共有、共享,努力營造共駐社區、共建社區的良好氛圍,讓更多的農民享受改革發展和現代文明的成果。

三是改革創新的理念。打破以行政村爲主管理的舊模式,建立起以農村社區爲主管理的新模式,積極推動基層黨組織由管理型向服務型轉變,推動社會公共資源向農村社區傾斜,城市公共服務向農村社區覆蓋,形成一套適應新形勢、貼近新實際、服務新農民的農村社區黨建工作新機制。

二、落實措施,永葆先進,把加強社區黨建作爲構建和諧新農村的重要保證

1、加強組織領導,構建網絡化體系。市委成立社區工作領導小組,具體負責對全市農村社區工作的協調指導。結合社區換屆選舉,將19個農村社區黨支部升格爲社區黨總支,全市社區黨組織組建率達100%,形成了以街道(鄉鎮或開發區辦事處)黨委爲核心,社區黨(總)支部爲基礎、社區黨員爲主體、各基層黨組織共同參與的社區黨建工作組織網絡。抓住社區領導班子建設這一關鍵,從市、鎮機關、街道選派了一批素質好、會做羣衆工作的年輕幹部擔任社區黨支部書記,數次面向社會擇優招聘社區工作者。加強對社區幹部教育培訓。

2、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多元化保障。市、鎮兩級財政爲每個社區年撥工作經費15萬元,每個新建社區給予一次性補助開辦費10萬元。社區工作者的報酬待遇、社區辦公經費等,由市鎮兩級財政和村居合一的行政村保障支付。在沿江鄉鎮和農村“三集中”試點鎮,重點解決社區規模、選址、資產處置、人員安置、配套設施等實際問題,確保每個農村社區辦公活動用房2014平方米以上。每新建一個農村社區投入500萬至800萬元,普遍建立起了社區黨員服務中心、社區求助中心、醫療衛生中心、文化娛樂中心等。

3、健全規章制度,促進規範化建設。先後下發了《關於加強社區黨建工作的意見》、《關於全面推進社區建設的意見》、《江陰市社區黨組織工作細則》、《江陰市社區堡壘黨支部考覈細則》等10個文件。市級機關73個黨組織和232個駐區單位黨組織分別與社區黨組織結對共建,使社區黨建工作資源得以充分整合和利用。

三、發揮優勢,打造特色,把加強社區黨建作爲構建和諧新農村的龍頭工程

1、強化社區服務,促進人際和諧。全市已建有社區服務求助中心(站)、醫療衛生、文體教育等各類服務設施600多個。各農村社區服務中心都設立了100平方米左右的敞開式服務受理大廳,爲農村社區居民提供水電維修、就業援助、法律諮詢、民事調解、組織關係接轉等一站式人性化服務,24小時受理服務,服務項目有15個系列130餘項。深入開展“聯繫千戶家庭,幫扶萬名羣衆”、“三走進三服務”、“一助一”結對幫困等活動。

2、營造社區文化,促進文化和諧。開展創建文明社區、文明樓幢、文明家庭等活動,依託社區市民學校、社區黨校、黨員活動室、老年活動室等陣地,對農民羣衆開展普及科技文化知識、公民道德教育和法律法規教育,舉辦文化節、學習節、讀書節、藝術沙龍、體育比賽等,豐富社區居民的文化生活。

3、維護社區穩定,促進利益和諧。建立城鄉勞動力統籌就業管理制度,完善城鄉一體的社會保障體系,近12萬老年農民享受到農民基本養老保險,近20萬被徵地農民納入基本生活保障,近94萬人參加了農村大病醫療保險,併爲農村男年滿60週歲、女年滿55週歲的年老人員發放每月80元的生活保障費。開展村級集體經濟股份制改革試點工作,成立了30個村(組)級股份經濟合作社,使農民真正成爲資產的所有者和受益者。建立社區羣防羣治網絡,促進社區穩定。

農村社區實踐是黨領導建設和諧公民社會的成功範例中央黨校黨建教研部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王長江

近年來,面對改革和發展中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各地黨組織大膽實踐,勇於探索,在改革和完善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推進社會民主和黨內民主等方面,都有很多發展和創新。有越來越多的探索和創新體現了廣大黨組織對執政黨建設深層次問題的思考和解決,爲新的歷史條件下的執政黨建設增添了大量新鮮內容,給了我們很多有益的啓示。江蘇省加強農村社區建設的實踐,就是其中突出的範例。農村社區建設實踐,看上去似乎是一個微觀層面的問題。但實際上,它揭示的是政黨如何處理與公民社會的關係這個意義重大的課題。

公民社會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產物。市場經濟激發了人的利益意識、自主意識和民主意識,導致了相對獨立於國家的公民社會的形成。公民社會不再認可國家的無限權力,而要求國家按照大衆的意願來運作。因此,民主政治就成了和公民社會的發展相適應的政治形態。而客觀上,政黨政治又是現代民主政治最爲普遍的形式。

第三篇:在全縣農村黨的建設“三級聯創”現場經驗交流會上的講話 同志們:

同志們:縣委召開這次黨的建設“三級聯創”現場經驗交流會,主要是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精神,分析我縣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研究制定進一步加強我縣農村黨的建設,深入推進“三級聯創”活動的具體辦法和措施。昨天,與會同志現場參觀了**個先進典型;剛纔,又聽取了**的經驗介紹;凡仁同志對今年的工作進行了認真回顧總結,並對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特別是市委組織部對我們這次會議十分重視,**同志參加和指導會議,並作了一個很有針對性和指導性的講話。希望大家認真學習領會,抓好落實。下面,我講幾點意見。一、認清形勢,把握大局,進一步增強開展“三級聯創”活動、推進農村黨的建設的使命感和緊迫感近年來,我縣農村基層黨組織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深入學習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在縣委的領導下,按照省委和市委的安排部署,認真開展“三級聯創”活動,在推進黨的思想、組織和作風建設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取得了明顯成效。一是堅持用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指導“三級聯創”活動,較好地解決了黨建工作中的實際問題,提高了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鬥力。實施了具有我縣特色的“四學四比五帶頭,四聯四包五創樹”爲內容的黨建旗幟工程,涌現出了高柏鄉曹家莊舍飼養羊、丹州鎮幹部白金成投身棚栽業建設等先進典型。積極推進農村黨員、基層幹部“素質教育”和“黨羣共富”工程,從抓學習、抓培訓、抓管理入手,對全縣農村基層幹部和廣大黨員進行了政治理論、法律法規、市場經濟知識和農村實用技術培訓,共培訓基層幹部328名,農村黨員1069名,羣衆5萬餘人次。狠抓黨員發展和教育管理工作,全縣發展黨員160名,培養入黨積極分子786名。二是以加強領導班子建設爲重點,把創建工作與班子考察、幹部考覈工作相掛鉤,激發了各級黨組織的內在活力。認真組織開展了“轉變作風,讓人民滿意”活動,積極探索轉變職能、爲“三農”服務的模式與途徑,對幹部力量進行重新整合,創新工作機制,把幹部從繁雜的事務中解脫出來,提高了工作效率。按照“一創二提三整頓”原則,狠抓後進村整建工作,抽調61名幹部,對全縣17個後進村進行集中整頓,調整村支部書記8人、村委會主任1人,清理了農村帳務,解決了事關羣衆切身利益的突出問題。建立和完善了村務公開、民主決策、財務管理、民主生活會、民主評議黨員幹部及“三會一課”等制度。加強農村黨員學習教育陣地建設,新建黨員活動室26個,全縣高標準黨員活動室達到127個。確定了214個黨員電化教育播放點,徵訂《陝西黨員電教》光碟100套,捐贈科教類光碟500餘盤,改進了培訓方法,增強了培訓效果。三是堅持以經濟建設爲中心,大力調整和優化農村產業結構,促進了農民收入的穩步增長。加快蘋果產業和畜牧業的發展,圍繞經濟抓黨建,避免就黨建抓黨建的片面做法,使黨建工作與經濟工作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理順了村兩委關係,明確了工作重點和思路,充分發揮村黨支部的領導核心作用,制定了切實可行的任期目標,引導廣大基層黨員幹部放手發展經濟,立足當地資源優勢定思路、謀辦法、強措施、抓落實,把縣委、政府確定的農村三大產業做大做強。到目前爲止,全縣蘋果面積達到23萬畝,舍飼養羊達到2.1萬隻,大棚達到2549座,農民人均純收入從2014年的1004元增加到2014年1212元。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還應清醒地看到,在基層黨組織建設中仍存在着一些亟待解決的矛盾和問題。農村黨的建設、“三級聯創”活動整體發展不平衡;個別鄉鎮、村組創建工作辦法不多,成效不大;一些基層黨組織依然存在着對黨的自身建設不重視、不熟悉的問題,工作缺乏緊迫感和責任感;部分基層幹部整體素質不高,缺乏嚴格的黨內生活和艱苦環境的鍛鍊,不懂規矩、方法簡單;少數基層黨組織工作缺少計劃性、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在貫徹上級要求和結合本地實際方面思路不清,落實不力;鄉村集體經濟薄弱,陣地建設有待於進一步加強;個別黨員甚至是黨員領導幹部思想墮落、紀律渙散、工作消極,在羣衆中造成不良影響,敗壞了黨的形象和聲譽。這些問題,還需要我們在今後的工作中,採取有效措施,認真加以解決。當前,要加快農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步伐,關鍵在於按照“三個代表”的要求,抓好農村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全縣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幹部一定要站在全局和戰略的高度,充分認識深入開展農村黨的建設“三級聯創”活動的重要意義,增強責任感、使命感和緊迫感,下更大的決心,花更多的精力,夯實黨在農村的“基石”,切實把新一輪“三級聯創”活動抓緊抓實,抓出成效。(一)充分認識深入開展農村黨的建設“三級聯創”活動是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的重大舉措。深入開展農村黨的建設“三級聯創”活動,從本質上體現了怎樣建設黨和建設一個什麼樣的黨的根本要求,是創新基層黨建工作方式方法,解決基層黨組織建設的薄弱環節,增強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鬥力,提高黨員隊伍整體素質,更好地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的重要活動;是加強黨的自身建設和執政能力建設,增強黨的階級基礎,提高黨的社會影響力和領導能力,擴大黨的羣衆基礎,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的重大舉措;是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新形勢,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鬥目標的迫切要求。(二)充分認識深入開展農村黨的建設“三級聯創”活動是加快我縣發展的迫切需要。縣委十五次黨代會以來,我縣經濟社會發展勢頭強勁。但也應清醒地看到,我們的基礎還很薄弱,困難和問題還很突出,一些矛盾還很尖銳。在機遇和壓力同在、優勢與困難並存的情況下,要切實完成圍繞農民增收抓農業,圍繞石油開發抓工業,圍繞旅遊抓三產,圍繞項目帶動抓投資,圍繞可持續發展抓教育、抓計生的各項任務,保證縣委提出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鬥目標的順利實現,核心在黨,基礎在人,關鍵在各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只有把各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建設好,把黨的基層組織和黨員隊伍建設好,才能爲全縣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組織保證。(三)充分認識深入開展農村黨的建設“三級聯創”活動是維護人民羣衆利益的根本要求。人心向背是決定事業成敗的關鍵因素。我們的全部工作,只有順民意、謀民利,才能得到人民羣衆的支持和擁護。深入開展農村黨的建設“三級聯創”活動,不僅要求各級黨組織做到領導班子好、隊伍素質好、制度建設好、工作業績好、羣衆反映好,而且要求廣大黨員要帶頭學習講政治,帶頭幹事謀發展。只有這樣,才能將立黨爲公、執政爲民的理念化作爲羣衆服務的具體行動,真正維護好、實現好、發展好人民的根本利益,改善黨羣、幹羣關係,形成全縣人民共謀發展,團結奮鬥的良好局面。二、求真務實,開拓創新,切實加強以執政能力爲重點的農村黨的建設搞好農村黨的建設,核心是要求真務實,開拓創新,提高黨的執政能力,不斷增強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必須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方針,紮實開展“三級聯創”活動,全面加強和改進農村黨的思想、組織、作風和制度建設,不斷加快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步伐。(一)切實增強農村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鬥力。黨的基層組織是黨的力量增長的主要源泉,是黨一切工作的最終落實者。作爲黨的最小細胞,細胞活躍,能力強,肌體就健康;細胞病變,肌體就會跨掉。基層、基礎工作薄弱,班子渙散,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搞不好,就會有崩潰的危險。所以,加強黨的建設,必須從基層基礎工作抓起。“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基層興則全局興,基礎穩則全局穩。只有把目光放在基層,把工作重點放在增強基層班子的凝聚力和戰鬥力上,形成一心一意謀發展,聚精會神抓落實的工作局面,才能不斷擴大黨的工作的覆蓋面。要切實按照集體領導、民主集中、個別醞釀、會議決定的原則,完善並嚴格執行黨委內部的議事規則和決策程序,保持協調高效運轉,增強整體合力。要採取“一創二提三整頓”的辦法,通過“抓兩頭、促中間”,力爭三年內消滅三類支部,全面加強村級班子建設。要建立健全黨支部議事規則和決策程序,紮實開展民主評議黨員工作,提高基層黨組織和黨員目標管理水平。積極推行副科級以上黨員領導幹部爲基層上黨課制度,按照有場所、有載體、有規劃、有實效的要求抓好支部黨員活動。要認真研究村兩委班子在新形勢下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強化村黨支部領導核心作用,加強村兩委工作規範建設,建立健全黨支部領導下的村民自治運行機制,依法明確村兩委工作職責,理順工作關係。要逐步建立和完善村兩委聯繫會議、村委會定期向黨支部彙報工作、重大事項提前向村黨支部請示報告和規範財務管理等制度,逐步健全村兩委工作監督體系,不斷擴大民主監督範圍,增強村務決策、管理和監督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不斷提高支部工作規範化、村民自治法制化、民主監督程序化水平。必須牢固樹立羣衆觀點和執政爲民意識,堅持貫徹黨的羣衆路線,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着力推動農村工作上水平、上臺階。(二)認真抓好黨員和幹部隊伍建設。堅持德才兼備、注重實績、羣衆公認,堅持任人唯賢、公道正派,把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風上過得硬的幹部選拔到農村基層黨組織中來,真正使那些有事業心和責任感、政治強、思想好、懂經濟、善開拓、有闖勁的年輕幹部發揮專長,有所作爲。不斷加強村級後備幹部隊伍建設,通過就地培養、能人回請、跨村任職、機關下派等多種辦法和方式,及時把那些致富能力強、羣衆基礎好、熱心集體事務的人選配到村級幹部隊伍中來,解決好有人理事的問題。全力實施“雙培”工程,把農村黨員培養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培養成黨員,通過一些有效措施,使每個村都有3—5名後備幹部人選。突出抓好鄉村幹部規範化教育培訓工作,認真組織開展以執政能力建設爲中心內容的鄉村幹部任職培訓和任期培訓。進一步完善培訓工作分級負責制,充分發揮縣、鄉黨校的作用,制定培訓計劃,對鄉鎮幹部、村黨支部書記、村委員會主任、農村黨員和其他基層幹部進行集中培訓,全面增強基層黨員幹部運用市場經濟規律指導農業農村工作的能力、帶領羣衆脫貧致富奔小康的能力、善於做新時期農民思想工作的能力、處理複雜矛盾和問題的能力以及依法辦事的能力,提高執政爲民的本領。要深入開展“城鄉支部手拉手”、“黨員示範崗”、“黨員責任區競賽”、“八個一”、“雙聯”等活動,引導廣大黨員充分發揮先鋒模範作用。認真實施“三培養兩帶動”工程,努力形成黨員做給羣衆看,羣衆跟着黨員乾的良好局面,真正發揮廣大農村黨員、幹部在發展經濟、調整結構、增加收入方面的示範帶動作用。要以改善結構爲重點,進一步做好黨員發展和教育管理工作。加強入黨積極分子隊伍建設,重點在青年、婦女、生產一線農民中發展具有較高文化素質的黨員。切實加強對黨員的管理,健全黨的組織生活制度,不斷豐富“三會一課”的活動內容,改進活動方式,增強教育效果。堅持“建、管、用”結合,兩年內使全縣村村建起高標準黨員活動室,並能規範管理,合理使用,充分發揮黨員活動室在農民、黨員、幹部教育培訓上的主陣地作用。(三)繼續深入開展“三級聯創”活動。要以創建“五個好”村黨組織、“五個好”鄉鎮黨委和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先進縣活動爲載體,以聯創促黨建,以黨建促發展,建立幹部經常受教育、農民長期得實惠的有效機制。重點做好四項工作。一是抓班子。“三級聯創”的根本在班子,關鍵在“人”。各鄉鎮黨委要把近年有關村級決策、民主管理、村務公開、資產處置等方面的規章制度全面梳理一遍,靠完善的制度管好乾部。同時,要立足實際,通過財政支持、村級創收、內部挖潛等方式,探索農村幹部工資待遇多元化的投入機制,落實好乾部待遇,爲穩定幹部隊伍、調動幹部積極性提供物質保障。二是抓難點。後進村是“三級聯創”的難點所在。只有把後進村的問題解決了,爭創先進縣纔有保障。必須把主要精力放在後進村上,採取得力措施,力促轉化提高。要繼續堅持部門包扶和下派任職雙管齊下的方法,對後進村進行標本兼治。各包村單位要繼續加大投入,幫助各村強班子、促發展、聚民心,做好創建工作。三是抓質量。“三級聯創”需要有一定的形式,但是絕不能唯形式而形式,搞一些脫離實際、勞民傷財的花架子,引發基層羣衆的反感。要堅持對上負責與對下負責相統一,通過實實在在的工作,提高基層黨建水平,努力把各級黨組織鍛造成爲帶領羣衆脫貧致富的堅強堡壘。四是抓督查。組織部門要制定詳細的“三級聯創”考覈辦法,嚴格依據考覈評分標準,加強督查,指導各單位逐項查漏補缺,不斷改進提高。對出現的苗頭性和傾向性問題,要及時溝通反饋,予以解決,確保創建活動順利進行。(四)突出抓好經濟社會發展和農民增收。作爲農村基層黨組織,當前,最能體現的宗旨意識、政治意識就是要爲羣衆謀利,爲社會造福;最應該體現出的執政能力,就是促進經濟快速健康發展。關鍵是要抓好三件事,一是要認真研究分析,發揮優勢、突顯特色、正確定位,切實找到一條真正適合自身發展的路子。要按照市場規律,幫助農民理清思路,制定出切實可行的發展規劃(請你繼續關注本站:),增加農民收入,爲廣大羣衆脫貧致富奔小康奠定紮實的基礎。二是要以市場爲導向,推動農業實現跨越式發展。要抓住沿黃扶貧開發的良好機遇,集中力量抓好水、電、路、氣、房等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改善農民的生產生活條件。要積極推進農村經濟結構調整,堅持以科技爲依託、以農業產業化經營爲主線、以“龍頭企業+基地+農戶”爲主要形式,大力發展特色農業、質量農業和效益農業;進一步調整佈局,加快農村城鎮化步伐,大力發展以促進流通、服務農村等爲主的第三產業,誘導更多農民向非農產業轉移。要積極探索和解決村級集體經濟“空殼”、薄弱的問題,努力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爲農村黨組織發揮領導作用創造必要的經濟基礎。三是要綜合考慮本地資源配置,科學規劃,統籌城鄉發展,破解農民增收的難題,尤其是要堅持“多予、少取、放活”的原則,着力抓好縣鄉機構改革、撤鄉並村、減輕農民負擔等工作,切實降低行政成本。(五)不斷創新工作機制。要切實解決農村基層黨組織“老辦法不管用,新辦法不會用”的問題,建立與新形勢相適應的工作機制。一是建立起富有活力的鄉鎮工作體制。鼓勵農村基層幹部大膽闖、大膽試、大膽幹,充分保護和調動他們工作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努力解決對鄉鎮“統得過多、管得過死”的問題,做到責權利相結合,強化鄉鎮的職能。二是建立科學決策和民主監督的機制。要高度重視建立深入瞭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廣泛集中民智、切實珍惜民力的決策機制,規範民主決策程序,健全議事規則,實行決策論證制和責任制,用制度確保決策的科學性,儘量減少和避免失誤。三是建立村“兩委”良性互動的運行機制。要建立健全村黨支部領導下的“兩委”分工負責制、“兩委”聯席會議,民主評議“兩委”幹部等制度,明確黨支部對村委會實行政治領導、工作指導、思想引導的職能,做到堅持領導不包辦、把握方向不旁觀、保障自治不違法、支持工作不拆臺,村委會在黨支部領導下依法行使職權,工作到位不越位,形成“兩委”協調一致、良性互動的運行機制。(六)進一步加強黨同人民羣衆的血肉聯繫。“三個代表”、“兩個務必”的精髓就是要求黨必須永遠同羣衆保持密切的血肉聯繫。人民羣衆的擁護和支持是我們黨的力量源泉。黨只有一心爲公,立黨才能立得牢;只有一心爲民,執政才能執得好。要牢記羣衆利益無小事,多深入實際,關心民間疾苦、瞭解羣衆呼聲,要把羣衆的冷暖、羣衆的要求最充分地吸收到各項決策中來;要尊重民意和珍惜民力,在做決策時,要充分地考慮羣衆在心理上和能力上的承受程度,而絕不能搞強迫命令,絕不能完全依賴行政手段,更不能爲了所謂的發展和政績,而濫用民力,走向羣衆的對立面。要切實增強執政爲民的意識,把羣衆的呼聲作爲第一信號,把羣衆的需要作爲第一選擇,把羣衆的滿意作爲第一標準,真正做到權爲民所用、利爲民所謀、情爲民所繫,一心一意幫助羣衆致富,想法設法爲羣衆排憂解難。要深入開展“三個代表”、“兩個務必”的教育,真正從思想上解決好“爲羣衆”和“靠羣衆”的問題,切實轉變工作作風,使農村基層幹部在感情上心繫羣衆、行動上深入羣衆,腳踏實地爲羣衆謀利益。要建立服務羣衆的長效機制,繼續堅持和完善領導幹部聯繫點制度,爲羣衆多辦實事,多辦好事;繼續健全和完善政務公開、村務公開、財務公開、依法治村、民主管理等制度,按制度辦事,用制度管人,促進農村工作規範化。三、夯實責任,強化措施,努力推動農村黨的建設再上新臺階深入開展“三級聯創”活動,給各級黨組織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必須以創建爲契機,進一步夯實責任,強化措施,狠抓落實,努力推動農村黨的建設邁上新的臺階。一是要明確職責。組織部門要切實發揮好牽頭協調作用,各鄉鎮和縣直部門、單位要密切配合,把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齊抓共管,整體推進。要加強對創建活動的領導,成立領導小組,認真研究制定創建活動實施方案,周密安排部署,切實做好組織實施、督查指導等工作。要通過各種方式,大力宣傳開展“三級聯創”活動的目的、意義和要求,營造良好的創建氛圍。各鄉鎮黨委書記要切實履行起“直接責任人”的責任,做到思想認識、工作部署、具體指導、督促檢查“四到位”。縣涉農部門、鄉鎮站所主要領導也要切實負起責任,從思想上高度重視,精心組織,周密安排,把縣涉農部門、鄉鎮站所的創建活動與縣、鄉鎮、村的創建活動有機結合,採取有效措施,確保創建活動按期達標。二是要狠抓落實。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和工作作風,決不能陶醉於已有的成績而稍有懈怠,決不能固步自封而止步不前,決不能滿足現狀而不思進取。要以創建爲突破口,不斷加強農村黨的建設,真正做到認識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要加強檢查,改進作風,直接進村入戶,瞭解真實情況,解決實際問題。要建立激勵機制,把抓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工作成效與幹部選拔任用、後備幹部隊伍建設結合起來,充分調動廣大幹部的工作積極性。三是要抓好典型。抓典型的方法,是一個從一般到特殊,再從特殊到一般的工作方法。一個典型就是一面旗幟。抓出一個好的典型,能夠起到“撥亮一盞燈,照亮一大片”的作用。手中有典型、胸中有全局,整個工作推動起來就能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級聯創”必須始終堅持“以點帶面,整體推進”的工作思路,層層都要建點、抓點、樹點,從而推動面上工作,達到帶動全局的目的,真正讓典型具有典型意義,發揮典型作用,從而推動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整體水平的不斷提高。繼續實行縣鄉黨員領導幹部黨建工作聯繫點制度,縣級黨員領導幹部要選擇一個鄉鎮和1至2個矛盾突出、工作難度大的村作爲聯繫點;鄉鎮黨員領導幹部要選擇1至2個矛盾突出、工作難度大的村作爲聯繫點,黨建辦工作人員要選擇1個村作爲聯繫點,並定期深入到點開展工作,努力把聯繫點建成高標準、高質量的示範典型。以帶動和促進全縣黨建工作上臺階、上水平。同志們,深入開展農村黨的建設“三級聯創”活動,增強基層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鬥力,提高黨員隊伍整體素質,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是一項長期而艱鉅的任務。要全面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正確政績觀和馬克思主義羣衆觀,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紮實工作,努力把我縣農村黨建工作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爲我縣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第四篇:在全縣農村黨的建設“三級聯創”現場經驗交流會上的講話

同志們:

縣委召開這次黨的建設“三級聯創”現場經驗交流會,主要是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精神,分析我縣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研究制定進一步加強我縣農村黨的建設,深入推進“三級聯創”活動的具體辦法和措施。昨天,與會同志現場參觀了**個先進典型;剛纔,又聽取了**的經驗介紹;凡仁同志對今年的工作進行了認真回顧總結,並對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特別是市委組織部對我們這次會議十分重視,**同志參加和指導會議,並作了一個很有針對性和指導性的講話。希望大家認真學習領會,抓好落實。下面,我講幾點意見。

一、認清形勢,把握大局,進一步增強開展“三級聯創”活動、推進農村黨的建設的使命感和緊迫感

近年來,我縣農村基層黨組織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深入學習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在縣委的領導下,按照省委和市委的安排部署,認真開展“三級聯創”活動,在推進黨的思想、組織和作風建設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取得了明顯成效。

一是堅持用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指導“三級聯創”活動,較好地解決了黨建工作中的實際問題,提高了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鬥力。實施了具有我縣特色的“四學四比五帶頭,四聯四包五創樹”爲內容的黨建旗幟工程,涌現出了高柏鄉曹家莊舍飼養羊、丹州鎮幹部白金成投身棚栽業建設等先進典型。積極推進農村黨員、基層幹部“素質教育”和“黨羣共富”工程,從抓學習、抓培訓、抓管理入手,對全縣農村基層幹部和廣大黨員進行了政治理論、法律法規、市場經濟知識和農村實用技術培訓,共培訓基層幹部328名,農村黨員1069名,羣衆5萬餘人次。狠抓黨員發展和教育管理工作,全縣發展黨員160名,培養入黨積極分子786名。

二是以加強領導班子建設爲重點,把創建工作與班子考察、幹部考覈工作相掛鉤,激發了各級黨組織的內在活力。認真組織開展了“轉變作風,讓人民滿意”活動,積極探索轉變職能、爲“三農”服務的模式與途徑,對幹部力量進行重新整合,創新工作機制,把幹部從繁雜的事務中解脫出來,提高了工作效率。按照“一創二提三整頓”原則,狠抓後進村整建工作,抽調61名幹部,對全縣17個後進村進行集中整頓,調整村支部書記8人、村委會主任1人,清理了農村帳務,解決了事關羣衆切身利益的突出問題。建立和完善了村務公開、民主決策、財務管理、民主生活會、民主評議黨員幹部及“三會一課”等制度。加強農村黨員學習教育陣地建設,新建黨員活動室26個,全縣高標準黨員活動室達到127個。確定了214個黨員電化教育播放點,徵訂《陝西黨員電教》光碟100套,捐贈科教類光碟500餘盤,改進了培訓方法,增強了培訓效果。

三是堅持以經濟建設爲中心,大力調整和優化農村產業結構,促進了農民收入的穩步增長。加快蘋果產業和畜牧業的發展,圍繞經濟抓黨建,避免就黨建抓黨建的片面做法,使黨建工作與經濟工作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理順了村兩委關係,明確了工作重點和思路,充分發揮村黨支部的領導核心作用,制定了切實可行的任期目標,引導廣大基層黨員幹部放手發展經濟,立足當地資源優勢定思路、謀辦法、強措施、抓落實,把縣委、政府確定的農村三大產業做大做強。到目前爲止,全縣蘋果面積達到23萬畝,舍飼養羊達到2.1萬隻,大棚達到2549座,農民人均純收入從2014年的1004元增加到2014年1212元。

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還應清醒地看到,在基層黨組織建設中仍存在着一些亟待解決的矛盾和問題。農村黨的建設、“三級聯創”活動整體發展不平衡;個別鄉鎮、村組創建工作辦法不多,成效不大;一些基層黨組織依然存在着對黨的自身建設不重視、不熟悉的問題,工作缺乏緊迫感和責任感;部分基層幹部整體素質不高,缺乏嚴格的黨內生活和艱苦環境的鍛鍊,不懂規矩、方法簡單;少數基層黨組織工作缺少計劃性、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在貫徹上級要求和結合本地實際方面思路不清,落實不力;鄉村集體經濟薄弱,陣地建設有待於進一步加強;個別黨員甚至是黨員領導幹部思想墮落、紀律渙散、工作消極,在羣衆中造成不良影響,敗壞了黨的形象和聲譽。這些問題,還需要我們在今後的工作中,採取有效措施,認真加以解決。

當前,要加快農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步伐,關鍵在於按照“三個代表”的要求,抓好農村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全縣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幹部一定要站在全局和戰略的高度,充分認識深入開展農村黨的建設“三級聯創”活動的重要意義,增強責任感、使命感和緊迫感,下更大的決心,花更多的精力,夯實黨在農村的“基石”,切實把新一輪“三級聯創”活動抓緊抓實,抓出成效。

(一)充分認識深入開展農村黨的建設“三級聯創”活動是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的重大舉措。深入開展農村黨的建設“三級聯創”活動,從本質上體現了怎樣建設黨和建設一個什麼樣的黨的根本要求,是創新基層黨建工作方式方法,解決基層黨組織建設的薄弱環節,增強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鬥力,提高黨員隊伍整體素質,更好地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的重要活動;是加強黨的自身建設和執政能力建設,增強黨的階級基礎,提高黨的社會影響力和領導能力,擴大黨的羣衆基礎,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的重大舉措;是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新形勢,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鬥目標的迫切要求。

(二)充分認識深入開展農村黨的建設“三級聯創”活動是加快我縣發展的迫切需要。縣委十五次黨代會以來,我縣經濟社會發展勢頭強勁。但也應清醒地看到,我們的基礎還很薄弱,困難和問題還很突出,一些矛盾還很尖銳。在機遇和壓力同在、優勢與困難並存的情況下,要切實完成圍繞農民增收抓農業,圍繞石油開發抓工業,圍繞旅遊抓三產,圍繞項目帶動抓投資,圍繞可持續發展抓教育、抓計生的各項任務,保證縣委提出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鬥目標的順利實現,核心在黨,基礎在人,關鍵在各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只有把各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建設好,把黨的基層組織和黨員隊伍建設好,才能爲全縣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組織保證。

(三)充分認識深入開展農村黨的建設“三級聯創”活動是維護人民羣衆利益的根本要求。人心向背是決定事業成敗的關鍵因素。我們的全部工作,只有順民意、謀民利,才能得到人民羣衆的支持和擁護。深入開展農村黨的建設“三級聯創”活動,不僅要求各級黨組織做到領導班子好、隊伍素質好、制度建設好、工作業績好、羣衆反映好,而且要求廣大黨員要帶頭學習講政治,帶頭幹事謀發展。只有這樣,才能將立黨爲公、執政爲民的理念化作爲羣衆服務的具體行動,真正維護好、實現好、發展好人民的根本利益,改善黨羣、幹羣關係,形成全縣人民共謀發展,團結奮鬥的良好局面。

二、求真務實,開拓創新,切實加強以執政能力爲重點的農村黨的建設

搞好農村黨的建設,核心是要求真務實,開拓創新,提高黨的執政能力,不斷增強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必須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方針,紮實開展“三級聯創”活動,全面加強和改進農村黨的思想、組織、作風和制度建設,不斷加快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步伐。

(一)切實增強農村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鬥力。黨的基層組織是黨的力量增長的主要源泉,是黨一切工作的最終落實者。作爲黨的最小細胞,細胞活躍,能力強,肌體就健康;細胞病變,肌體就會跨掉。基層、基礎工作薄弱,班子渙散,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搞不好,就會有崩潰的危險。所以,加強黨的建設,必須從基層基礎工作抓起。“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基層興則全局興,基礎穩則全局穩。只有把目光放在基層,把工作重點放在增強基層班子的凝聚力和戰鬥力上,形成一心一意謀發展,聚精會神抓落實的工作局面,才能不斷擴大黨的工作的覆蓋面。要切實按照集體領導、民主集中、個別醞釀、會議決定的原則,完善並嚴格執行黨委內部的議事規則和決策程序,保持協調高效運轉,增強整體合力。要採取“一創二提三整頓”的辦法,通過“抓兩頭、促中間”,力爭三年內消滅三類支部,全面加強村級班子建設。要建立健全黨支部議事規則和決策程序,紮實開展民主評議黨員工作,提高基層黨組織和黨員目標管理水平。積極推行副科級以上黨員領導幹部爲基層上黨課制度,按照有場所、有載體、有規劃、有實效的要求抓好支部黨員活動。要認真研究村兩委班子在新形勢下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強化村黨支部領導核心作用,加強村兩委工作規範建設,建立健全黨支部領導下的村民自治運行機制,依法明確村兩委工作職責,理順工作關係。要逐步建立和完善村兩委聯繫會議、村委會定期向黨支部彙報工作、重大事項提前向村黨支部請示報告和規範財務管理等制度,逐步健全村兩委工作監督體系,不斷擴大民主監督範圍,增強村務決策、管理和監督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不斷提高支部工作規範化、村民自治法制化、民主監督程序化水平。必須牢固樹立羣衆觀點和執政爲民意識,堅持貫徹黨的羣衆路線,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着力推動農村工作上水平、上臺階。

(二)認真抓好黨員和幹部隊伍建設。堅持德才兼備、注重實績、羣衆公認,堅持任人唯賢、公道正派,把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風上過得硬的幹部選拔到農村基層黨組織中來,真正使那些有事業心和責任感、政治強、思想好、懂經濟、善開拓、有闖勁的年輕幹部發揮專長,有所作爲。不斷加強村級後備幹部隊伍建設,通過就地培養、能人回請、跨村任職、機關下派等多種辦法和方式,及時把那些致富能力強、羣衆基礎好、熱心集體事務的人選配到村級幹部隊伍中來,解決好有人理事的問題。全力實施“雙培”工程,把農村黨員培養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培養成黨員,通過一些有效措施,使每個村都有3—5名後備幹部人選。突出抓好鄉村幹部規範化教育培訓工作,認真組織開展以執政能力建設爲中心內容的鄉村幹部任職培訓和任期培訓。進一步完善培訓工作分級負責制,充分發揮縣、鄉黨校的作用,制定培訓計劃,對鄉鎮幹部、村黨支部書記、村委員會主任、農村黨員和其他基層幹部進行集中培訓,全面增強基層黨員幹部運用市場經濟規律指導農業農村工作的能力、帶領羣衆脫貧致富奔小康的能力、善於做新時期農民思想工作的能力、處理複雜矛盾和問題的能力以及依法辦事的能力,提高執政爲民的本領。要深入開展“城鄉支部手拉手”、“黨員示範崗”、“黨員責任區競賽”、“八個一”、“雙聯”等活動,引導廣大黨員充分發揮先鋒模範作用。認真實施“三培養兩帶動”工程,努力形成黨員做給羣衆看,羣衆跟着黨員乾的良好局面,真正發揮廣大農村黨員、幹部在發展經濟、調整結構、增加收入方面的示範帶動作用。要以改善結構爲重點,進一步做好黨員發展和教育管理工作。加強入黨積極分子隊伍建設,重點在青年、婦女、生產一線農民中發展具有較高文化素質的黨員。切實加強對黨員的管理,健全黨的組織生活制度,不斷豐富“三會一課”的活動內容,改進活動方式,增強教育效果。堅持“建、管、用”結合,兩年內使全縣村村建起高標準黨員活動室,並能規範管理,合理使用,充分發揮黨員活動室在農民、黨員、幹部教育培訓上的主陣地作用。

(三)繼續深入開展“三級聯創”活動。要以創建“五個好”村黨組織、“五個好”鄉鎮黨委和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先進縣活動爲載體,以聯創促黨建,以黨建促發展,建立幹部經常受教育、農民長期得實惠的有效機制。重點做好四項工作。一是抓班子。“三級聯創”的根本在班子,關鍵在“人”。各鄉鎮黨委要把近年有關村級決策、民主管理、村務公開、資產處置等方面的規章制度全面梳理一遍,靠完善的制度管好乾部。同時,要立足實際,通過財政支持、村級創收、內部挖潛等方式,探索農村幹部工資待遇多元化的投入機制,落實好乾部待遇,爲穩定幹部隊伍、調動幹部積極性提供物質保障。二是抓難點。後進村是“三級聯創”的難點所在。只有把後進村的問題解決了,爭創先進縣纔有保障。必須把主要精力放在後進村上,採取得力措施,力促轉化提高。要繼續堅持部門包扶和下派任職雙管齊下的方法,對後進村進行標本兼治。各包村單位要繼續加大投入,幫助各村強班子、促發展、聚民心,做好創建工作。三是抓質量。“三級聯創”需要有一定的形式,但是絕不能唯形式而形式,搞一些脫離實際、勞民傷財的花架子,引發基層羣衆的反感。要堅持對上負責與對下負責相統一,通過實實在在的工作,提高基層黨建水平,努力把各級黨組織鍛造成爲帶領羣衆脫貧致富的堅強堡壘。四是抓督查。組織部門要制定詳細的“三級聯創”考覈辦法,嚴格依據考覈評分標準,加強督查,指導各單位逐項查漏補缺,不斷改進提高。對出現的苗頭性和傾向性問題,要及時溝通反饋,予以解決,確保創建活動順利進行。

(四)突出抓好經濟社會發展和農民增收。作爲農村基層黨組織,當前,最能體現的宗旨意識、政治意識就是要爲羣衆謀利,爲社會造福;最應該體現出的執政能力,就是促進經濟快速健康發展。關鍵是要抓好三件事,一是要認真研究分析,發揮優勢、突顯特色、正確定位,切實找到一條真正適合自身發展的路子。要按照市場規律,幫助農民理清思路,制定出切實可行的發展規劃,增加農民收入,爲廣大羣衆脫貧致富奔小康奠定紮實的基礎。二是要以市場爲導向,推動農業實現跨越式發展。要抓住沿黃扶貧開發的良好機遇,集中力量抓好水、電、路、氣、房等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改善農民的生產生活條件。要積極推進農村經濟結構調整,堅持以科技爲依託、以農業產業化經營爲主線、以“龍頭企業+基地+農戶”爲主要形式,大力發展特色農業、質量農業和效益農業;進一步調整佈局,加快農村城鎮化步伐,大力發展以促進流通、服務農村等爲主的第三產業,誘導更多農民向非農產業轉移。要積極探索和解決村級集體經濟“空殼”、薄弱的問題,努力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爲農村黨組織發揮領導作用創造必要的經濟基礎。三是要綜合考慮本地資源配置,科學規劃,統籌城鄉發展,破解農民增收的難題,尤其是要堅持“多予、少取、放活”的原則,着力抓好縣鄉機構改革、撤鄉並村、減輕農民負擔等工作,切實降低行政成本。

(五)不斷創新工作機制。要切實解決農村基層黨組織“老辦法不管用,新辦法不會用”的問題,建立與新形勢相適應的工作機制。一是建立起富有活力的鄉鎮工作體制。鼓勵農村基層幹部大膽闖、大膽試、大膽幹,充分保護和調動他們工作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努力解決對鄉鎮“統得過多、管得過死”的問題,做到責權利相結合,強化鄉鎮的職能。二是建立科學決策和民主監督的機制。要高度重視建立深入瞭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廣泛集中民智、切實珍惜民力的決策機制,規範民主決策程序,健全議事規則,實行決策論證制和責任制,用制度確保決策的科學性,儘量減少和避免失誤。三是建立村“兩委”良性互動的運行機制。要建立健全村黨支部領導下的“兩委”分工負責制、“兩委”聯席會議,民主評議“兩委”幹部等制度,明確黨支部對村委會實行政治領導、工作指導、思想引導的職能,做到堅持領導不包辦、把握方向不旁觀、保障自治不違法、支持工作不拆臺,村委會在黨支部領導下依法行使職權,工作到位不越位,形成“兩委”協調一致、良性互動的運行機制。

(六)進一步加強黨同人民羣衆的血肉聯繫。“三個代表”、“兩個務必”的精髓就是要求黨必須永遠同羣衆保持密切的血肉聯繫。人民羣衆的擁護和支持是我們黨的力量源泉。黨只有一心爲公,立黨才能立得牢;只有一心爲民,執政才能執得好。要牢記羣衆利益無小事,多深入實際,關心民間疾苦、瞭解羣衆呼聲,要把羣衆的冷暖、羣衆的要求最充分地吸收到各項決策中來;要尊重民意和珍惜民力,在做決策時,要充分地考慮羣衆在心理上和能力上的承受程度,而絕不能搞強迫命令,絕不能完全依賴行政手段,更不能爲了所謂的發展和政績,而濫用民力,走向羣衆的對立面。要切實增強執政爲民的意識,把羣衆的呼聲作爲第一信號,把羣衆的需要作爲第一選擇,把羣衆的滿意作爲第一標準,真正做到權爲民所用、利爲民所謀、情爲民所繫,一心一意幫助羣衆致富,想法設法爲羣衆排憂解難。要深入開展“三個代表”、“兩個務必”的教育,真正從思想上解決好“爲羣衆”和“靠羣衆”的問題,切實轉變工作作風,使農村基層幹部在感情上心繫羣衆、行動上深入羣衆,腳踏實地爲羣衆謀利益。要建立服務羣衆的長效機制,繼續堅持和完善領導幹部聯繫點制度,爲羣衆多辦實事,多辦好事;繼續健全和完善政務公開、村務公開、財務公開、依法治村、民主管理等制度,按制度辦事,用制度管人,促進農村工作規範化。

三、夯實責任,強化措施,努力推動農村黨的建設再上新臺階

深入開展“三級聯創”活動,給各級黨組織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必須以創建爲契機,進一步夯實責任,強化措施,狠抓落實,努力推動農村黨的建設邁上新的臺階。

一是要明確職責。組織部門要切實發揮好牽頭協調作用,各鄉鎮和縣直部門、單位要密切配合,把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齊抓共管,整體推進。要加強對創建活動的領導,成立領導小組,認真研究制定創建活動實施方案,周密安排部署,切實做好組織實施、督查指導等工作。要通過各種方式,大力宣傳開展“三級聯創”活動的目的、意義和要求,營造良好的創建氛圍。各鄉鎮黨委書記要切實履行起“直接責任人”的責任,做到思想認識、工作部署、具體指導、督促檢查“四到位”。縣涉農部門、鄉鎮站所主要領導也要切實負起責任,從思想上高度重視,精心組織,周密安排,把縣涉農部門、鄉鎮站所的創建活動與縣、鄉鎮、村的創建活動有機結合,採取有效措施,確保創建活動按期達標。

二是要狠抓落實。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和工作作風,決不能陶醉於已有的成績而稍有懈怠,決不能固步自封而止步不前,決不能滿足現狀而不思進取。要以創建爲突破口,不斷加強農村黨的建設,真正做到認識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要加強檢查,改進作風,直接進村入戶,瞭解真實情況,解決實際問題。要建立激勵機制,把抓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工作成效與幹部選拔任用、後備幹部隊伍建設結合起來,充分調動廣大幹部的工作積極性。

三是要抓好典型。抓典型的方法,是一個從一般到特殊,再從特殊到一般的工作方法。一個典型就是一面旗幟。抓出一個好的典型,能夠起到“撥亮一盞燈,照亮一大片”的作用。手中有典型、胸中有全局,整個工作推動起來就能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級聯創”必須始終堅持“以點帶面,整體推進”的工作思路,層層都要建點、抓點、樹點,從而推動面上工作,達到帶動全局的目的,真正讓典型具有典型意義,發揮典型作用,從而推動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整體水平的不斷提高。繼續實行縣鄉黨員領導幹部黨建工作聯繫點制度,縣級黨員領導幹部要選擇一個鄉鎮和1至2個矛盾突出、工作難度大的村作爲聯繫點;鄉鎮黨員領導幹部要選擇1至2個矛盾突出、工作難度大的村作爲聯繫點,黨建辦工作人員要選擇1個村作爲聯繫點,並定期深入到點開展工作,努力把聯繫點建成高標準、高質量的示範典型。以帶動和促進全縣黨建工作上臺階、上水平。

同志們,深入開展農村黨的建設“三級聯創”活動,增強基層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鬥力,提高黨員隊伍整體素質,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是一項長期而艱鉅的任務。要全面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正確政績觀和馬克思主義羣衆觀,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紮實工作,努力把我縣農村黨建工作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爲我縣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推薦]在全縣農村黨的建設“三級聯創”現場經驗交流會上的講話

第五篇:在全縣農村黨的建設“三級聯創”現場經驗交流會上的講話

在全縣農村黨的建設“三級聯創”現場經驗交流會上的講話是一篇關於會議講話的範文,由中國範文網編輯收集整理!免費提供,希望能夠幫助您。

同志們:縣委召開這次黨的建設“三級聯創”現場經驗交流會,主要是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精神,分析我縣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研究制定進一步加強我縣農村黨的建設,深入推進“三級聯創”活動的具體辦法和措施。昨天,與會同志現場參觀了**個先進典型;剛纔,又聽取了**的經驗介紹;凡仁同志對今年的工作進行了認真回顧總結,並對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特別是市委組織部對我們這次會議十分重視,**同志參加和指導會議,並作了一個很有針對性和指導性的講話。希望大家認真學習領會,抓好落實。下面,我講幾點意見。一、認清形勢,把握大局,進一步增強開展“三級聯創”活動、推進農村黨的建設的使命感和緊迫感近年來,我縣農村基層黨組織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深入學習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在縣委的領導下,按照省委和市委的安排部署,認真開展“三級聯創”活動,在推進黨的思想、組織和作風建設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取得了明顯成效。一是堅持用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指導“三級聯創”活動,較好地解決了黨建工作中的實際問題,提高了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鬥力。實施了具有我縣特色的“四學四比五帶頭,四聯四包五創樹”爲內容的黨建旗幟工程,涌現出了高柏鄉曹家莊舍飼養羊、丹州鎮幹部白金成投身棚栽業建設等先進典型。積極推進農村黨員、基層幹部“素質教育”和“黨羣共富”工程,從抓學習、抓培訓、抓管理入手,對全縣農村基層幹部和廣大黨員進行了政治理論、法律法規、市場經濟知識和農村實用技術培訓,共培訓基層幹部328名,農村黨員1069名,羣衆5萬餘人次。狠抓黨員發展和教育管理工作,全縣發展黨員160名,培養入黨積極分子786名。三是堅持以經濟建設爲中心,大力調整和優化農村產業結構,促進了農民收入的穩步增長。加快蘋果產業和畜牧業的發展,圍繞經濟抓黨建,避免就黨建抓黨建的片面做法,使黨建工作與經濟工作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理順了村兩委關係,明確了工作重點和思路,充分發揮村黨支部的領導核心作用,制定了切實可行的任期目標,引導廣大基層黨員幹部放手發展經濟,立足當地資源優勢定思路、謀辦法、強措施、抓落實,把縣委、政府確定的農村三大產業做大做強。到目前爲止,全縣蘋果面積達到23萬畝,舍飼養羊達到2.1萬隻,大棚達到2549座,農民人均純收入從2014年的1004元增加到2014年1212元。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還應清醒地看到,在基層黨組織建設中仍存在着一些亟待解決的矛盾和問題。農村黨的建設、“三級聯創”活動整體發展不平衡;個別鄉鎮、村組創建工作辦法不多,成效不大;一些基層黨組織依然存在着對黨的自身建設不重視、不熟悉的問題,工作缺乏緊迫感和責任感;部分基層幹部整體素質不高,缺乏嚴格的黨內生活和艱苦環境的鍛鍊,不懂規矩、方法簡單;少數基層黨組織工作缺少計劃性、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在貫徹上級要求和結合本地實際方面思路不清,落實不力;鄉村集體經濟薄弱,陣地建設有待於進一步加強;個別黨員甚至是黨員領導幹部思想墮落、紀律渙散、工作消極,在羣衆中造成不良影響,敗壞了黨的形象和聲譽。這些問題,還需要我們在今後的工作中,採取有效措施,認真加以解決。當前,要加快農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步伐,關鍵在於按照“三個代表”的要求,抓好農村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全縣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幹部一定要站在全局和戰略的高度,充分認識深入開展農村黨的建設“三級聯創”活動的重要意義,增強責任感、使命感和緊迫感,下更大的決心,花更多的精力,夯實黨在農村的“基石”,切實把新一輪“三級聯創”活動抓緊抓實,抓出成效。(一)充分認識深入開展農村黨的建設“三級聯創”活動是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的重大舉措。深入開展農村黨的建設“三級聯創”活動,從本質上體現了怎樣建設黨和建設一個什麼樣的黨的根本要求,是創新基層黨建工作方式方法,解決基層黨組織建設的薄弱環節,增強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鬥力,提高黨員隊伍整體素質,更好地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的重要活動;是加強黨的自身建設和執政能力建設,增強黨的階級基礎,提高黨的社會影響力和領導能力,擴大黨的羣衆基礎,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的重大舉措;是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新形勢,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鬥目標的迫切要求。(二)充分認識深入開展農村黨的建設“三級聯創”活動是加快我縣發展的迫切需要。縣委十五次黨代會以來,我縣經濟社會發展勢頭強勁。但也應清醒地看到,我們的基礎還很薄弱,困難和問題還很突出,一些矛盾還很尖銳。在機遇和壓力同在、優勢與困難並存的情況下,要切實完成圍繞農民增收抓農業,圍繞石油開發抓工業,圍繞旅遊抓三產,圍繞項目帶動抓投資,圍繞可持續發展抓教育、抓計生的各項任務,保證縣委提出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鬥目標的順利實現,核心在黨,基礎在人,關鍵在各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只有把各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建設好,把黨的基層組織和黨員隊伍建設好,才能爲全縣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組織保證。(三)充分認識深入開展農村黨的建設“三級聯創”活動是維護人民羣衆利益的根本要求。人心向背是決定事業成敗的關鍵因素。我們的全部工作,只有順民意、謀民利,才能得到人民羣衆的支持和擁護。深入開展農村黨的建設“三級聯創”活動,不僅要求各級黨組織做到領導班子好、隊伍素質好、制度建設好、工作業績好、羣衆反映好,而且要求廣大黨員要帶頭學習講政治,帶頭幹事謀發展。只有這樣,才能將立黨爲公、執政爲民的理念化作爲羣衆服務的具體行動,真正維護好、實現好、發展好人民的根本利益,改善黨羣、幹羣關係,形成全縣人民共謀發展,團結奮鬥的良好局面。二、求真務實,開拓創新,切實加強以執政能力爲重點的農村黨的建設搞好農村黨的建設,核心是要求真務實,開拓創新,提高黨的執政能力,不斷增強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必須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方針,紮實開展“三級聯創”活動,全面加強和改進農村黨的思想、組織、作風和制度建設,不斷加快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步伐。(一)切實增強農村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鬥力。黨的基層組織是黨的力量增長的主要源泉,是黨一切工作的最終落實者。作爲黨的最小細胞,細胞活躍,能力強,肌體就健康;細胞病變,肌體就會跨掉。基層、基礎工作薄弱,班子渙散,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搞不好,就會有崩潰的危險。所以,加強黨的建設,必須從基層基礎工作抓起。“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基層興則全局興,基礎穩則全局穩。只有把目光放在基層,把工作重點放在增強基層班子的凝聚力和戰鬥力上,形成一心一意謀發展,聚精會神抓落實的工作局面,才能不斷擴大黨的工作的覆蓋面。要切實按照集體領導、民主集中、個別醞釀、會議決定的原則,完善並嚴格執行黨委內部的議事規則和決策程序,保持協調高效運轉,增強整體合力。要採取“一創二提三整頓”的辦法,通過“抓兩頭、促中間”,力爭三年內消滅三類支部,全面加強村級班子建設。要建立健全黨支部議事規則和決策程序,紮實開展民主評議黨員工作,提高基層黨組織和黨員目標管理水平。積極推行副科級以上黨員領導幹部爲基層上黨課制度,按照有場所、有載體、有規劃、有實效的要求抓好支部黨員活動。要認真研究村兩委班子在新形勢下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強化村黨支部領導核心作用,加強村兩委工作規範建設,建立健全黨支部領導下的村民自治運行機制,依法明確村兩委工作職責,理順工作關係。要逐步建立和完善村兩委聯繫會議、村委會定期向黨支部彙報工作、重大事項提前向村黨支部請示報告和規範財務管理等制度,逐步健全村兩委工作監督體系,不斷擴大民主監督範圍,增強村務決策、管理和監督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不斷提高支部工作規範化、村民自治法制化、民主監督程序化水平。必須牢固樹立羣衆觀點和執政爲民意識,堅持貫徹黨的羣衆路線,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着力推動農村工作上水平、上臺階。(二)認真抓好黨員和幹部隊伍建設。堅持德才兼備、注重實績、羣衆公認,堅持任人唯賢、公道正派,把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風上過得硬的幹部選拔到農村基層黨組織中來,真正使那些有事業心和責任感、政治強、思想好、懂經濟、善開拓、有闖勁的年輕幹部發揮專長,有所作爲。不斷加強村級後備幹部隊伍建設,通過就地培養、能人回請、跨村任職、機關下派等多種辦法和方式,及時把那些致富能力強、羣衆基礎好、熱心集體事務的人選配到村級幹部隊伍中來,解決好有人理事的問題。全力實施“雙培”工程,把農村黨員培養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培養成黨員,通過一些有效措施,使每個村都有3—5名後備幹部人選。突出抓好鄉村幹部規範化教育培訓工作,認真組織開展以執政能力建設爲中心內容的鄉村幹部任職培訓和任期培訓。進一步完善培訓工作分級負責制,充分發揮縣、鄉黨校的作用,制定培訓計劃,對鄉鎮幹部、村黨支部書記、村委員會主任、農村黨員和其他基層幹部進行集中培訓,全面增強基層黨員幹部運用市場經濟規律指導農業農村工作的能力、帶領羣衆脫貧致富奔小康的能力、善於做新時期農民思想工作的能力、處理複雜矛盾和問題的能力以及依法辦事的能力,提高執政爲民的本領。要深入開展“城鄉支部手拉手”、“黨員示範崗”、“黨員責任區競賽”、“八個一”、“雙聯”等活動,引導廣大黨員充分發揮先鋒模範作用。認真實施“三培養兩帶動”工程,努力形成黨員做給羣衆看,羣衆跟着黨員乾的良好局面,真正發揮廣大農村黨員、幹部在發展經濟、調整結構、增加收入方面的示範帶動作用。要以改善結構爲重點,進一步做好黨員發展和教育管理工作。加強入黨積極分子隊伍建設,重點在青年、婦女、生產一線農民中發展具有較高文化素質的黨員。切實加強對黨員的管理,健全黨的組織生活制度,不斷豐富“三會一課”的活動內容,改進活動方式,增強教育效果。堅持“建、管、用”結合,兩年內使全縣村村建起高標準黨員活動室,並能規範管理,合理使用,充分發揮黨員活動室在農民、黨員、幹部教育培訓上的主陣地作用。(三)繼續深入開展“三級聯創”活動。要以創建“五個好”村黨組織、“五個好”鄉鎮黨委和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先進縣活動爲載體,以聯創促黨建,以黨建促發展,建立幹部經常受教育、農民長期得實惠的有效機制。重點做好四項工作。一是抓班子。“三級聯創”的根本在班子,關鍵在“人”。各鄉鎮黨委要把近年有關村級決策、民主管理、村務公開、資產處置等方面的規章制度全面梳理一遍,靠完善的制度管好乾部。同時,要立足實際,通過財政支持、村級創收、內部挖潛等方式,探索農村幹部工資待遇多元化的投入機制,落實好乾部待遇,爲穩定幹部隊伍、調動幹部積極性提供物質保障。二是抓難點。後進村是“三級聯創”的難點所在。只有把後進村的問題解決了,爭創先進縣纔有保障。必須把主要精力放在後進村上,採取得力措施,力促轉化提高。要繼續堅持部門包扶和下派任職雙管齊下的方法,對後進村進行標本兼治。各包村單位要繼續加大投入,幫助各村強班子、促發展、聚民心,做好創建工作。三是抓質量。“三級聯創”需要有一定的形式,但是絕不能唯形式而形式,搞一些脫離實際、勞民傷財的花架子,引發基層羣衆的反感。要堅持對上負責與對下負責相統一,通過實實在在的工作,提高基層黨建水平,努力把各級黨組織鍛造成爲帶領羣衆脫貧致富的堅強堡壘。四是抓督查。組織部門要制定詳細的“三級聯創”考覈辦法,嚴格依據考覈評分標準,加強督查,指導各單位逐項查漏補缺,不斷改進提高。對出現的苗頭性和傾向性問題,要及時溝通反饋,予以解決,確保創建活動順利進行。(四)突出抓好經濟社會發展和農民增收。作爲農村基層黨組織,當前,最能體現的宗旨意識、政治意識就是要爲羣衆謀利,爲社會造福;最應該體現出的執政能力,就是促進經濟快速健康發展。關鍵是要抓好三件事,一是要認真研究分析,發揮優勢、突顯特色、正確定位,切實找到一條真正適合自身發展的路子。要按照市場規律,幫助農民理清思路,制定出切實可行的發展規劃,增加農民收入,爲廣大羣衆脫貧致富奔小康奠定紮實的基礎。二是要以市場爲導向,推動農業實現跨越式發展。要抓住沿黃扶貧開發的良好機遇,集中力量抓好水、電、路、氣、房等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改善農民的生產生活條件。要積極推進農村經濟結構調整,堅持以科技爲依託、以農業產業化經營爲主線、以“龍頭企業+基地+農戶”爲主要形式,大力發展特色農業、質量農業和效益農業;進一步調整佈局,加快農村城鎮化步伐,大力發展以促進流通、服務農村等爲主的第三產業,誘導更多農民向非農產業轉移。要積極探索和解決村級集體經濟“空殼”、薄弱的問題,努力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爲農村黨組織發揮領導作用創造必要的經濟基礎。三是要綜合考慮本地資源配置,科學規劃,統籌城鄉發展,破解農民增收的難題,尤其是要堅持“多予、少取、放活”的原則,着力抓好縣鄉機構改革、撤鄉並村、減輕農民負擔等工作,切實降低行政成本。(五)不斷創新工作機制。要切實解決農村基層黨組織“老辦法不管用,新辦法不會用”的問題,建立與新形勢相適應的工作機制。一是建立起富有活力的鄉鎮工作體制。鼓勵農村基層幹部大膽闖、大膽試、大膽幹,充分保護和調動他們工作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努力解決對鄉鎮“統得過多、管得過死”的問題,做到責權利相結合,強化鄉鎮的職能。二是建立科學決策和民主監督的機制。要高度重視建立深入瞭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廣泛集中民智、切實珍惜民力的決策機制,規範民主決策程序,健全議事規則,實行決策論證制和責任制,用制度確保決策的科學性,儘量減少和避免失誤。三是建立村“兩委”良性互動的運行機制。要建立健全村黨支部領導下的“兩委”分工負責制、“兩委”聯席會議,民主評議“兩委”幹部等制度,明確黨支部對村委會實行政治領導、工作指導、思想引導的職能,做到堅持領導不包辦、把握方向不旁觀、保障自治不違法、支持工作不拆臺,村委會在黨支部領導下依法行使職權,工作到位不越位,形成“兩委”協調一致、良性互動的運行機制。(六)進一步加強黨同人民羣衆的血肉聯繫。“三個代表”、“兩個務必”的精髓就是要求黨必須永遠同羣衆保持密切的血肉聯繫。人民羣衆的擁護和支持是我們黨的力量源泉。黨只有一心爲公,立黨才能立得牢;只有一心爲民,執政才能執得好。要牢記羣衆利益無小事,多深入實際,關心民間疾苦、瞭解羣衆呼聲,要把羣衆的冷暖、羣衆的要求最充分地吸收到各項決策中來;要尊重民意和珍惜民力,在做決策時,要充分地考慮羣衆在心理上和能力上的承受程度,而絕不能搞強迫命令,絕不能完全依賴行政手段,更不能爲了所謂的發展和政績,而濫用民力,走向羣衆的對立面。要切實增強執政爲民的意識,把羣衆的呼聲作爲第一信號,把羣衆的需要作爲第一選擇,把羣衆的滿意作爲第一標準,真正做到權爲民所用、利爲民所謀、情爲民所繫,一心一意幫助羣衆致富,想法設法爲羣衆排憂解難。要深入開展“三個代表”、“兩個務必”的教育,真正從思想上解決好“爲羣衆”和“靠羣衆”的問題,切實轉變工作作風,使農村基層幹部在感情上心繫羣衆、行動上深入羣衆,腳踏實地爲羣衆謀利益。要建立服務羣衆的長效機制,繼續堅持和完善領導幹部聯繫點制度,爲羣衆多辦實事,多辦好事;繼續健全和完善政務公開、村務公開、財務公開、依法治村、民主管理等制度,按制度辦事,用制度管人,促進農村工作規範化。三、夯實責任,強化措施,努力推動農村黨的建設再上新臺階深入開展“三級聯創”活動,給各級黨組織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必須以創建爲契機,進一步夯實責任,強化措施,狠抓落實,努力推動農村黨的建設邁上新的臺階。一是要明確職責。組織部門要切實發揮好牽頭協調作用,各鄉鎮和縣直部門、單位要密切配合,把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齊抓共管,整體推進。要加強對創建活動的領導,成立領導小組,認真研究制定創建活動實施方案,周密安排部署,切實做好組織實施、督查指導等工作。要通過各種方式,大力宣傳開展“三級聯創”活動的目的、意義和要求,營造良好的創建氛圍。各鄉鎮黨委書記要切實履行起“直接責任人”的責任,做到思想認識、工作部署、具體指導、督促檢查“四到位”。縣涉農部門、鄉鎮站所主要領導也要切實負起責任,從思想上高度重視,精心組織,周密安排,把縣涉農部門、鄉鎮站所的創建活動與縣、鄉鎮、村的創建活動有機結合,採取有效措施,確保創建活動按期達標。二是要狠抓落實。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和工作作風,決不能陶醉於已有的成績而稍有懈怠,決不能固步自封而止步不前,決不能滿足現狀而不思進取。要以創建爲突破口,不斷加強農村黨的建設,真正做到認識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要加強檢查,改進作風,直接進村入戶,瞭解真實情況,解決實際問題。要建立激勵機制,把抓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工作成效與幹部選拔任用、後備幹部隊伍建設結合起來,充分調動廣大幹部的工作積極性。同志們,深入開展農村黨的建設“三級聯創”活動,增強基層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鬥力,提高黨員隊伍整體素質,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是一項長期而艱鉅的任務。要全面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正確政績觀和馬克思主義羣衆觀,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紮實工作,努力把我縣農村黨建工作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爲我縣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推薦]在全縣農村黨的建設“三級聯創”現場經驗交流會上的講話

本站範文網【】

本網向您推薦更多精彩範文:

在全縣農村黨的建設“三級聯創”現場經驗交流會上的講話

在全縣農村黨的建設“三級聯創”現場經驗交流會上的講話

陣地建設經驗交流會發言

品牌建設現場經驗交流會典型材料

農村公路養護經驗交流會發言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