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互聯網+政務服務”存在問題及對策的探討

“互聯網+政務服務”存在問題及對策的探討

“互聯網+政務服務”存在問題及對策的探討

21世紀,互聯網以其開放、互通、高效等優勢成爲新型政府的改革手段。將互聯網與傳統行業進行深度融合,能夠充分發揮互聯網在社會資源配置中的優化和集成作用,能夠顯著提高生產力水平,且能夠促進社會結構發生巨大變革。“互聯網+政務服務”就以簡政放權、創新監管、提升服務爲核心,以政府權力清單爲基礎,以信息化技術爲支撐,創新實踐“互聯網+”思維,開啓了從“羣衆跑腿”到互聯網“數據跑腿”的服務管理新模式。五華縣爲解決在政務服務方面存在的效率不高,服務內容流程繁瑣、服務渠道單一等問題,大力推進“一門式一網式”政務服務改革,目前初見成效。

一、五華縣“互聯網+政務服務”的現狀

(一)五華縣“互聯網+政務服務”的意義

1“互聯網+政務服務”是政府職能轉變的重要突破

政治民主、以人爲本是構建服務型政府的基本要求。通過利用“互聯網+政務服務”使得政務信息更加公開,政府工作更加透明化,保障了五華縣羣衆的知情權,提高了羣衆參與政治生活的積極性,同時能夠使五華縣羣衆獲取需要的政務信息資源,促進以人爲本的政府服務原則實現。政務服務的有序推進,是黨中央“放管”理念的體現,是實現五華縣政府向服務型政府轉型至關重要的一步。

2、“互聯網+政務服務”有效地提高政府社會治理能力

國務院印發的《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指出,大數據已成爲“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新途徑”。“互聯網+政務服務”是在網上政務服務平臺的基礎上,運用大數據,以數據集中和共享爲途徑,將政府與羣衆連接起來以提供系統化、高效化的公共服務,優化政府辦事流程,構建智能化、便捷化、透明化的政府治理與運行模式,向社會提供新模式、新治理結構下的管理和政務服務產品,以實現政務信息的全民共享。“互聯網+政務服務”是五華縣政府社會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有力推手,有利於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

3、“互聯網+政務服務”能夠爲羣衆提供更爲優質便捷的服務

當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爲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羣衆對政府服務的需求大大增加,同時對於其質量的要求也逐步提高。“互聯網+政務服務”充分運用了網絡化、智能化、數字化的技術,促進部門間數據共享,做到政務信息的共享。用“一站”“一網”式服務切實解決羣衆辦事難、辦證難、流程複雜的問題,讓羣衆少跑腿、好辦事,爲羣衆提供更加優質便捷的政務服務。

(二)五華縣正在完善“互聯網+政務服務” 軟硬件建設

1、抓好“互聯網+政務服務”硬件建設

2016年8月以來,五華縣深入貫徹落實省、市工作部署,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建成“1個縣公共服務中心+29個鎮(片區)公共服務中心+446個村(居)服務站”;建立統一標準,規範行政許可審批行爲,將556個行政許可事項和199個公共服務事項進行標準化編制;建立了“前臺綜合受理、後臺分類審批、統一窗口出件”的審批模式;建立了“各鎮、片區服務中心——縣流轉中心——縣各職能單位”雙向互聯互通的物料流轉模式。

2、抓好“互聯網+政務服務”軟件建設

按照“一門在基層、服務在網上”的工作思路,五華縣全面應用統一申辦受理平臺進行審批和業務流轉,將所有行政審批和公共服務事項整合到一張“網”(即統一申辦受理平臺)上來辦理,變多網受理爲一網受理,實行“一網通辦”;簡政放權,將縣衛計局、社保基金局、公安局、殘聯等12個縣直業務部門的99項業務量大、與羣衆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業務下放到各鎮(片區)公共服務中心,進行一站式辦理。

二、五華縣“互聯網+政務服務”存在的問題

目前,五華縣推行“互聯網+政務服務”尚處於起步階段,面臨很多阻礙,具體來說:

(一)思想觀念存在制約因素

1、縣直部門事權下放力度不夠

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對深化行政體制改革提出了明確的要求,以“壯士斷腕”的決心打造“服務型政府”。五華縣在推行“互聯網+政務服務”改革過程中,縣直各部門的簡政放權的力度還不夠,下放到鎮、片區公共服務中心辦理的業務還不夠多,離縣委縣政府的要求和羣衆的期盼還存在較大的差距。辦事材料、辦事流程精簡的力度不夠大,跨層級、跨部門業務協同化水平偏低,審批流程還是基於面向部門內部的行政思想設計運行,沒有從方便企業羣衆辦事角度進行“主題式”優化,導致辦事“來回跑”“多頭跑”的現象仍然較多。

3、基層政府重視程度不高,事權承接不夠到位

鄉鎮政府作爲我國最基層的行政機構,一頭連着上級黨委,一頭連着農村羣衆,它是黨和政府聯繫人民羣衆的紐帶。五華縣在推行“互聯網+政務服務”改革過程中,部分鎮黨委、政府對改革工作依然不夠重視,對縣委縣政府的改革思路沒有進行專題學習。有些領導幹部的思想還停留在舊的模式,對政務服務工作在新形勢下的新要求認識不深,導致思路不清,業務不熟,工作被動應付,對縣直部門下放的事權難以承接。

(二)數據壁壘和“信息孤島”存在制約因素

1、“信息孤島”仍然是制約全流程網上審批的重要障礙

政府機關之間需要信息互聯互通、資源共享,最終實現網上政務協同,使人民羣衆真正享受到一站式辦公服務;另外,政府與羣衆之間也極需加強信息溝通,社會信息資源需要公開,政府公共信息需要透明。當前擺在人們面前的任務是解決信息化初級階段產生的信息孤島問題。五華縣在推行“互聯網+政務服務”改革中發現,包括工商、住房公積金、公安、國土、發改、社保等多部門建有自己業務辦理的專用系統,這些系統或獨立運行,或與上級部門聯通,但大多未與政務服務平臺聯通,由於部門間網絡不能互通、數據不能共享,政府部門之間數據信息互聯共享難度較大,實際上形成了“信息孤島”,不利於五華縣政務改革的縱深發展。

2、數據壁壘實際存在,各類基礎庫建設推進緩慢

隨着大數據、雲計算以及移動互聯網等新興信息技術的不斷成熟,大數據不斷被應用到政府日常管理和各種惠民、便民服務中。通過大數據分析,可以正在提高公共服務質量,提高政府的服務水平。然而,一些部門以數據涉密或上級部門不同意接入等多種理由拒絕將部門數據向政務服務平臺共享或推送,導致政務服務平臺中如人口與法人庫、電子證照庫等基礎支撐庫建設速度緩慢,基礎支撐數據不全,信息共享困難。

(三)缺乏統一的標準和規範

黨中央和國務院推進改革的勇氣和力度是空前的,但地方政府在實際推進的過程中普遍缺乏統一的標準和規範。

1、權力事項和服務事項缺乏統一的標準

推進事權標準化是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建設服務型政府的重要舉措。加快推進行政審批服務標準化建設,對於提高行政審批質量、提高行政審批服務效能、完善權力 監督機制、優化發展環境、創建廉潔高效政府,有着重要的現實意義。然而,五華縣公共服務事項和便民服務事項缺乏統一的標準,導致同一市區內各縣事項的、辦理要件、辦理流程、辦理時限等各個環節不統一,造成事項名稱五花八門,受理要件千差萬別,不利於同一地區內的互聯互通及後續和國家平臺的互聯互通和信息共享。

2、服務缺乏統一的規範

“ 形成權責一致、分工合理、決策科學、執行順暢、監督有力的行政管理體制 ” 。通過建立規範、科學、系統、完整的行政服務標準化體系,形成審批服務的制度和機制,突出行政審批服務的系統性、唯一性和權威性,推動政府明確職責、提高效能,這是推動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建設服務型政府的着力點。深化“放管服”改革的目的是要讓企業和羣衆共享改革發展紅利,讓羣衆辦事更方便,這就需要在政務服務中提供無差別服務。但實際情況是在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改革的建設中,缺乏統一的行業標準和規範,各地的建設標準不一致,服務標準不一致。

三、解決五華縣“互聯網+政務服務”問題的策略

(一)正確認識“互聯網+政務服務”

首先廣大領導幹部要正確認識“互聯網+政務服務”,領會新時期縣委縣政府對“互聯網+政務服務”的改革思路,在運用互聯網信息技術的同時,注重“用戶至上”理念在政務服務中的體現。明確“互聯網+政務服務”的目的在於爲羣衆提供更加便捷優質的政務服務,解決民衆辦事難、辦證難、流程複雜的問題,讓羣衆少跑腿、好辦事。

其次轉變“以政府爲中心”的傳統治理理念,建立“以人爲本”服務型政府的新型理念。體察最廣大人民羣衆的根本利益,從人民羣衆最關心、最直接、最切身的利益入手,需要充分了解羣衆在政務服務方面的需求,根據不同羣衆的需要,爲其提供針對性的政務服務。

最後是深化“共享”思維,樹立政務數據“公有”的理念。在大數據時代,政務數據不再是部門的“專屬品”,需要破除政務數據“部門私有”的舊觀念,大力強調其“公共品”的屬性。打破地區、部門之間的思想束縛,更好地運用“互聯網+政務服務”實現信息資源的開放與共享,爲羣衆提供更加便利化的服務。

(二)整合政務信息資源

由於政務服務各職能部門之間業務系統無法互聯互通,難以實現政務信息的共享,只有將政務信息進行整合起來,才能打破“各自爲政、條塊分割、煙囪林立、信息孤島”的狀態。

首先加快推進政務信息資源整合共享。貫徹落實國務院《政務信息資源共享管理暫行辦法》,應全面梳理域內各部門原有的業務系統,協調推進各原有業務系統與政務服務平臺的對接融合,建立有效的支撐庫,爲政務服務提供必要的數據支撐,從根本上破除數據壁壘和“信息孤島”,推進政務信息資源跨部門互聯互通和協同共享。

其次持續推進政務服務平臺優化升級。以打造“審批最快、效率最高、服務最優”全國一流政務服務平臺爲目標,根據深化“放管服”改革的持續推進,不斷優化政務服務平臺功能,解決網上審批難題,在政務信息互認共享的基礎上,推進網上流轉和材料共享,開展“減證便民”專項行動,不斷完善投資項目並聯審批機制,切實提升政務服務水平和效率。

(三)完善政務服務管理機制

首先建立督查問效和倒逼機制。通過建立過程監控和督查問效的有效平臺和制度,通過系統分發、辦件提醒、督促辦理、超時問責等機制,倒逼工作人員落實政務服務承諾,提升政務服務效率,提升羣衆滿意度。通過督查找差距、找原因、找對策,以督查行動倒逼政務服務責任落實,用剛性的紀律爲政務工作保駕護航,真正使“互聯網+政務服務”改革措施取得實效。

其次加強培訓和學習教育,持續轉變作風。不斷加強思想和業務學習培訓,將深化“放管服”改革和建設服務型政府要求納入幹部培訓計劃,持續解放思想、持續轉變作風,用有效的幹部考覈監督促進服務、監管的同步提升。

“互聯網+政務服務”不僅是五華縣縣委縣政府創新社會治理方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羣衆享受便捷優質的政務服務的基本利益訴求。在互聯網信息技術迅速發展下,政務服務與“互聯網+”的結合是符合時代發展潮流的產物。只有正確地認識“互聯網+”政務服務,準確把握其限制性因素,纔能有效地推動政務服務進一步完善,實現政府轉變職能,創新社會治理方式,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