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教學策略報告多篇

教學策略報告多篇

【第1篇】高中歷史課堂教學合作與交往的調控策略的課題研究報告

(一)課題提出

隨着社會的發展,國際和國內的聯繫愈來愈緊密,當代教育不再是封閉在校園內,而是與整個社會各個領域有着密不可分的聯繫,各國都把基礎教育和人才培養擺在國家未來戰略的高度,以滿足當代社會發展和人才培養的需要。合作和交往意識已成爲新時代人才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可以說在合作雙贏的今天,合作和交往是個人和社會生存的需要。合作學習是目前世界上許多國家都普遍採用的一種富有創意和實效的教學理論與策略體系。由於它在改善課堂內的社會心理氣氛、大面積提高學生的學業成績、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非認知心理品質等方面實效顯著,被人們譽爲“近十幾年來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學改革”。迄今爲止,國際上在這方面的研究已有幾十年的歷史,在具體實踐中各國有一定的差異。

我國關於合作學習的系統研究則始於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中期取得了長足的進展,1999年,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啓動後,各學科制定了相應的新課程的培養目標,培養學生的合作與交往能力成爲新課程轉變學生學習方式的重要目標。《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實驗)》中指出,歷史學科是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闡釋人類歷史發展進程和規律,進一步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歷史意識、文化素質和人文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一門基礎課程。學習歷史也是主動參與、學會學習的過程。養成獨立思考的學習習慣,同時學會認同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見解的人合作學習和交流。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區、各國、各民族的文化傳統,汲取人類創造的優秀文明成果,進一步形成開放的世界意識。確立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塑造健全的人格,培養堅強的意志和團結合作的精神,增強經受挫折、適應生存環境的能力。與課程功能的轉變相適應的是課程評價,遵循既注重結果,也注重過程的基本原則,靈活運用各種科學有效的評價手段,力求改變傳統教學中過分強調甄別與選拔的功能,發揮評價促進學生髮展、教師提高和改進教學實踐的功能。可以說,合作與交往成爲歷史學科最主要學習方式之一。

今年是浙江省全面實施新課程教學的第三年,課程改革取得了不少成績,教育的民主性、“四個學會”

(學會求知、學會做事、學會共處、學會做人)、終身學習、轉變學習方式等新理念都已深入人心,但從課堂教學實踐層面來看,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合作交往的問題仍然存在着“流於形式,忽視實質,缺乏實效”甚至“無效”的現象。主要表現在:第一,教師專業化發展滯後,學習指導經驗不足,對理論吃不透,導致了一些華而不實的做法。比如,有平等合作交往教學的意識,但在實施中往往過於隨意,缺乏持久性和系統性,沒有給自己確定新的合適位置,所以大多數教學設計是預設的,在這樣的教學環境下,學生仍處於被動和服從的地位,學生在課堂活動中的個性差異和全員參與這些真正問題沒有得到教師的關注,導致參與的水平和深度遠遠不夠,同時由於多數學生進行合作和交往的技能和技巧缺乏,課堂合作和交往的實效性更難說了,再加上課時安排和空間限制,大多數仍然是以“教師爲中心”,教師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和領導者,教師嚴格控制着課堂教學進程中的一切;學生間的交往嚴重缺乏,在教學交往中學生處於被動狀態,並且這種交往也只是單向的靜態的溝通,“生之間的、生生之間的交往從本質上說大多仍然是形式的、造作的、老師壟斷的、獨裁的交往”。由此導致教學目標仍以知識與技能爲主,教學評價強調學習的評比和排隊,只重結果不重過程,只關注少數精英而忽視大多數學生,並最終影響到全體學生的共同進步和學生個體的全面發展,這些顯然與新課程的理念相悖。

“有效教學的最終標準是學生成長”(鍾啓泉語),實施教學合作和交往要講究實效性,越是強調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研究性,對教師的指導水平要求越高,抑或說,高水平的學習指導,才能夠帶來高質量的學習。因此,教師作爲教學的組織者,促進者和評價者,如果只憑激情和愛心,而不在教育教學的內容和方式上做一些調整和研究,恐怕很難收到預期的實際效果。作爲新課程背景下的教師,最明顯的角色就是教學的促進者,除了把人類文明的知識成果傳授給學生,而且要培養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教師要成爲學生學習的激發者、各種良好能力和積極個性的培養者,要把教學的重心放在如何促進學生的“學”上,讓學生成爲自主發展的主人。

我們期望通過《普高歷史課堂教學合作與交往的調控策略及其評價研究》這個課題的研究,能夠立足本市實際,準確理解課堂教學合作與交往的理念,正確掌握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合作學習策略,適時調控,併科學地使用激勵性評價機制,構建全新的民主、平等、合作的師生關係,把新課程的教學理念轉化成教師的實際行爲,進而推廣變爲全體教師長期的自覺的行動,提高教學質量。

(二)概念界定與研究理論依據

1.概念界定:

本課題研究的是圍繞着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核心問題,針對近幾年普高歷史課堂教學中實施教學合作和交往出現的一些問題,運用心理學、教育學、社會學理論等知識,積極探索與研究調控教學合作和交往的策略的方式和方法及其效果評價等方面的問題,爲普高歷史學科進行教學合作和交往提供可借鑑的實踐模型。

關於合作的概念定義,我國學者有以下幾種表述:

“合作”:綜合世界各國的合作學習研究與實踐,我們認爲,合作學習是以學習小組爲基本組織形式,系統利用教學動態因素之間的互動來促進學習,以團體成績爲評價標準,共同達成教學目標的活動。

——劉宏武《選擇適合的學習方式》

“合作”指學生爲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合作學習鼓勵學生爲集體的利益和個人的利益而一起工作,在完成共同任務的過程中實現自己的理想。

——鍾啓泉《〈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解讀》

“合作學習是一種旨在促進學生在異質小組中互助合作,達成共同的學習目標,並以小組的總體成績爲獎勵依據的教學策略體系。” ——王坦《合作學習的理念與實施》

三位教育學者均認爲合作學習具有異質分組、積極互助、分工合作、獎勵體系、資源共享的特徵,主要對象是學生。合作學習並非僅僅是讓學生們圍坐在課桌帝,邊做作業邊說話,真正的合作學習不僅要求學生們在身體上接近別的學生,而且還要求他們共同進行討論,彼此幫助,相互依賴,小組成員有均等的成功機會。

“交往”:典型的表述當屬哈貝馬斯的交往行動理論。理論認爲教學是一種交往與溝通活動,是“對話”關係,即教師與學生之間(主一一主)通過教學內容(客體)中介的“雙向理解”的交往關係。在這種交往模式中,“教學過程不再是單一主體和客體的兩極擺動,而是教師和學生以共同的客體爲中介的交往過程,它生成的是多重主體際關係,包括師生之間的主體際關係、教師間的主體際關係、學生間的主體際關係等。這種多重主體關係實質上體現了師生的交互主體性關係,即教師與學生都是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學交往就是這種交互主體性的現實表現。反過來,藉助於這種交互主體性,教學才能成爲一種合作、互動的社會交往過程。

綜上所述,教學合作與交往的範疇包含了學生間關係、師生間的關係及教師間的關係,本課題主要方向就學生間、師生間的合作與交往進行研究。

“調控策略及其評價”:指的是在課堂教學的合作與交往中,教師承擔好促進者的角色,不但要做好充分準備,設計、組織、參與,並對課堂教學出現的不確定的、不可預知的因素,有着高度反應並適時做好調整和控制,以保證教學活動的有效性,同時對調控策略的實施效果進行多元化評價。

2.研究理論依據:

(1)維果茨基的社會互動論(social interaction theory)

社會互動指社會交往活動,主要是人的心理交感和行爲交往過程。社會學的互動理論認爲:“社會是由互動的個人組成,他們的行爲不只是反應,而且還是領悟、解釋、行動與創造。個人不是一組確定的態度,而是有活力的並不斷變化着的行動者,一直處在生長中但不會徹底完成。社會環境不是某種靜態的東西,它一直在影響和塑造着我們,但這本質上也是互動的過程,因爲環境正是互動的產物。人有內心活動,同時又是一個自我,自我並非一心理實體,而是社會互動過程的一個方面。互動過程首先是一個符號過程,符號被行動者賦予了意義。這種我們與他人共享的意義,關於社會世界的定義以及對現實的感知和反應,均產生於互動過程。”這些觀點告訴我們,合作與交往伴隨着人的成長,合作與交往與我們息息相關,師生間、學生間的合作既促進學生髮展,又能提高教師教育教學能力,達到合作共贏的效果。

(2)社會建構主義理論

社會建構主義認爲:人在和他人的相互作用中,構建自己的認識與知識,即知識與理解是由認識主體構建的。這種知識的建構活動是在社會文化背景之中,作爲個人的認識活動與社會文化情境的交互作用的結果形成的。在建構主義看來,學習者在進行學習時,腦袋決不是一個空着的、準備裝知識的容器,也不是一塊白板,而是他們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豐富經驗已經構成一種認知的預結構。所以,教師不能無視這種預結構和先經驗,而必須看到這種預結構。學習活動中的知識是不能通過教師“導向”學生的,知識來自於學習者個體內部通過新舊經驗的作用而建構,但這種內部建構不是封閉的,而是在學習羣體中,通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進行合作學習協調完成的。面對某一知識,某個體從不同的角度切入,又因爲學習共同體中的學習者擁有不同思維水平,所以要進行經驗的分享,達成理解的豐富性和合理化。因此,要重視課堂上建立學習共同體,鼓勵大家進行合作、協商。社會建構主義召喚我們在課堂上要進行全方位地有效互動,要重視學生構建自己知識的結構。

(3)多爾的後現代主義理論

現代課程觀認爲知識是預設的、可確定的,教師只是知識的傳遞者;多爾認爲後現代課程具有

【第2篇】新課程有效教學行動策略研究課題開題報告

新課程有效教學行動策略研究課題開題報告

一、課題研究的背景分析

要落實新一輪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培養目標,教學是關鍵。教學的有效性決定着新課程實施的有效性,它對課程改革的成敗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長期以來,我校一直非常重視教學改革工作,在“十五”期間,我們重點進行了“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中的教學改革研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新的課程理念正在深入地影響着廣大教師,教師的教育觀念和教學行爲也正悄然發生着變化。如:絕大多數教師能根據學科課程標準的要求和基礎性發展目標確定學科教學目標,課堂教學能做到平等對話、相互尊重、彼此評判、共享知識,

尤其是學生學習方式逐步向主動參與、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轉變。

(一)問題的提出

通過新課程實驗六年的探索使我們認識到:教學改革是課程改革中非常關鍵的一環,教學改革的成功不應該只是教學理念的轉變,教學內容的革新,教學形式的變化,而應該主要體現爲教學的實際效果。然而通過調查和觀察,我們卻發由於教學策略不當,新課程教學無效和低效仍然存在,其表現和成因主要有:

1、三維目標的割裂。有些教師雖然知道要落實三維目標和基礎性發展目標,但在教學時不能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合理有效的教學目標,不能正確把握三維目標之間的關係,在浮華中迷失了方向:遊離於知識與技能之外的過程與方法,爲活動而活動;貼標籤式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空洞無力;過於關注知識的授受和技能的訓練。諸如此類情況導致課堂教學出現不同程度的偏差,學生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弱化,而新課程新的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的目標並未完全在絕大多數學生身上建立起來。

2、教學內容缺乏整合。“教教材”的現象仍然存在,不少教師缺乏創造性使用教材的策略,不能將靜態的教材與動態的學生學習過程相整合,教學實踐中,仍然習慣於統一的課程體制,過分拘泥於教科書,難以脫離“以本爲本”的現象;學科與學科之間、年級與年級之間教材內容出現交叉、重複,國小與中學之間出現脫節,強調學科本位,學校普遍沒有進行跨學科跨年級的課程整合。

3、教學層次低下。一是在促進學習方面,不能很好地組織教學過程和選擇使用適宜的教學方法、材料。如“自主”學習缺乏教師有針對性地指導,“合作”學習缺乏深層次的交流和碰撞,“探究學習”形式化和機械化,課堂一放開就“收不攏”;預設過度,生成過多;教學中不能有效利用現有的教學資源,不會恰當地根據情境的變化靈活地使用各種教學資源。二是在促進發展方面,缺乏針對學生最近發展區的高層次教學,教學滯後於學生的發展水平和學習潛力,有的甚至花很長時間解決學生能獨立解決的問題,學生的思維和情感沒有被激活。

4、對學習方式缺乏整合。表現爲:一是不能合理安排學習方式;二是不能整合各學習方式的優勢,實現新型學習方式與接受式學習方式的有機結合;三是不能很好地處理點與面、有序與有效、教學活動與學生髮展之間的關係。

5、部分學生未能掌握有效的學習策略,未形成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學習效率低下。學生思維惰性化,沒有養成良好的深層次的思維習慣,依賴他人,缺乏學習的主動性,部分學生的學習習慣比較差。

6、教學評價華而不實,缺乏操作性強的利於師生髮展的評價方法。升學考試注重的是知識性的分數線,而人才綜合素質的評價較模糊。綜合上述問題,我們覺得探索新課程有效教學策略勢在必行。

(二)國內外研究述評

有效教學的理念起源於上世紀上半葉西方的教學科學化運動,尤其是受美國實用主義哲學和行爲主義心理學的影響。國內外有識之士普遍認爲,教學不僅僅是藝術,更是科學;以課堂教學爲中心的有效教學主要研究環境變量、過程變量和結果變量等。近五十年國外研究者圍繞教學策略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從理論研究來看,大都是從大而全的角度來闡述教師教學策略的結構及輪廓;從實證研究來看,主要是對特定教學活動、教學環節中教學策略的研究,影響教師教學策略選擇和運用影響因素的研究,有關教學策略使用效果的研究,特定學生羣體的研究等。這些研究大都停留在理論水平上,忽視了教學策略在教學一線的實際應用研究,或者多偏重於解決具體教學問題的策略研究,忽視學生的學習,只從教師的角度看待教學策略。而歷史表明,有效教學策略是一個動態發展的概念,其內涵一直隨着教學價值觀、教學的理論基礎以及教學研究的範式變化而不斷擴展、變化。

(三)研究的意義價值

1、進一步發展我校課題的研究成果,目標直指教學的核心問題——教學行動策略的有效性,有利於豐富和發展現有的有效教學策略理論。

2、本課題研究有助於實現各學科課程目標和學生基礎性發展目標,提高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效率與效益,減輕學生負擔,推進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全面主動和諧的發展;

3、本課題是當前我省中國小課題研究中的重要內容,能有效解決當前新課程教學中出現的新問題,全面提升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也是提高我校教師的整體素質,從而提升我校教育整體水平和辦學品位,有利於推動新課程實驗向更縱深方向發展。

(四)課題研究的可行性

本課題主要研究人員教學素質良好,研究經驗豐富,組成結構合理。其中有教育碩士12名,45位高級教師,學校現有省、市、區各級各類學科帶頭人、課改標兵10餘人,年齡結構也比較均衡。

本課題的主要參與者在教學研究、教育科研管理、學校管理與教育教學實踐經驗豐富,專業研究人員的專長涵蓋新課程的所有學科領域,在各學科教學研究和教育理論、課程開發、教育評價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理論積澱。完成課題的保障條件充分。

組織保障:該課題由吉林省教育科學研究領導小組統一管理,長春市第七十八中學負責組織實施。成立了由校長任組長、領導班子、骨幹教師組成的《新課程有效教學行動策略研究》課題研究工作小組。

制度保障:建立課題相關的培訓、研討、激勵制度,提高課題研究人員的理論修養,既分工又協作,保證各項階段和最終成果的完成。

經費保障:在向上級主管部門申請課題經費資助的同時,校內還將自籌一定的課題經費,保證課題順利進行。

二、課題的概念界定

“有效”,是指通過教師在一段時間的教學之後,學生所獲得的具體的進步或發展。“教學”,是指教師引起、維持或促進學生學習的所有行爲。“有效教學”是指教師遵循一定的教育、教學規律,以儘可能少的時間、精力、教學設施的投入,取得儘可能多的教學效果。

教學的有效性包含有三重含義:

1、有效果:教學活動結果與預期教學目標相當吻合;

2、有效率:是對單位時間內學生的學習結果與學習過程綜合考慮的結果;

3、有效益:指教學活動收益、教學活動價值的實現。即指教學目標與特定的社會和個人的教育需求相吻合的程度。

“有效教學行動策略”是學習者在學習活動中有效學習的程序、規則、方法、技巧及調控方式。

“新課程有效教學行動策略”是指教師運用新課程理念在實施新課程中爲實現教學目標或教學意圖、使學生掌握有效學習策略而採用的一系列具體的問題解決行爲方式。

從發展的角度看,我們現在研究的有效教學應該包括無效變有效和低效變高效兩個層次。

它包括合理組織教學過程,選擇具體的教學方法和材料,制定教師與學生所遵守的教學行爲程序,進行發展性教學評價等等。

三、課題的研究目標與研究內容

(一)研究目標

1、建構新課程有效教學行動的策略框架,形成新課程各學科有效課堂教學的分析框架和策略體系。

2、學生掌握有效學習的策略,學會並自覺地在已有的經驗基礎上建構自己的知識框架,學習效果和效率明顯提升,學習負擔得以減輕,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及基礎性發展目標等方面達到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和各科課程標準的基本要求,獲得全面和諧的發展,奠定終身發展的基礎。

3、教師教學的效率與效益得到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普遍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和業務水平得以提升,成爲新課程的有效執行者和積極建設者。產生一批優秀的教師隊伍,提高我鄉教育教學的質量和辦學整體水平。

(二)研究內容

根據我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的情況,本課題主要對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國中語文、數學、外語、物理、化學、政治、歷史、地理、生物、體育、美術、音樂、信息、綜合實踐活動等進行有效教學行動策略的研究。

1、診斷並分析教師教學效率和學生學習效率不高的原因,有針對性地提出改進的措施。

2、開展教師教的策略研究。

(1)開展有效教學的準備策略研究。包括確定教學目標;準備教學材料;開發教學資源;選擇教學行爲與管理行爲;設計教學組織形式;創新教學方案的編寫方法等。

(2)開展有效教學的實施策略研究。包含探討各學科有效教學方式,研究課程整合的方法,核心內容的教學策略,學習動機的培養與激發,重建課堂教學中教學互動的師生關係,對教材內容進行校本化實施,靈活處理教學環節,促進學生參與課堂,進行課堂學習活動的指導策略,探討課堂提問的策略,如何既關注全體又關注個體差異,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中如何有效應用等。

(3)開展有效教學的評價研究。包括學生學業成就的評價等。

活動的評價,探討評價的內容、方法和評價結果的運用,構建各學科有效教學評價指標和評價體系。

3、開展學生學的策略研究。

(1)深入開展“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的研究,促進自主、合作、探究與接受式學習方式的有機結合,使學生形成探究、合作、傾聽等良好的習慣,提高學習效率。

(2)探討學生課堂學習中適用的途徑、方法、技巧、調控方式等學習策略,使學生認識學習的規律,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科學的學習策略,輕鬆愉快地進行學習。

四、課題研究的理論基礎

該課題研究以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和人的全面發展學說、建構主義理論、多元智能理論、現代教學理論爲依據。

(一)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和人的全面發展學說

實踐是認識的基礎,認識又反作用於實踐。認識過程的基本規律是“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只有具備科學的思維方法,才能使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實踐是認識過程質的'飛躍。掌握了科學的學習策略,能迅速提高自己的思維能力和認識能力,從而達到改造世界的目的。從馬克思主義關於人的全面發展的學說出發,我們認識到人的發展實際上是人的全面發展與人的自由發展的統一,是在全面發展基礎上的“個人獨創的和自由的發展”,全面發展的人同時也是具有個性和主體性的個人。因而有效教學策略應遵循學生認識的基本規律,體現個體的主體價值,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建構主義理論

建構主義認爲知識是主體與環境相互作用的結果,強調學習的主動性、社會性和情境性,強調學生對知識的主動探索、主動發現和對所學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因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起組織者、指導者、幫助者和促進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協作、會話等學習環境要素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首創精神,最終達到使學生有效地實現對當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的目的。

(三)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

加德納認爲,每個學生都在不同程度上擁有言語語言智力、邏輯數理智力、視覺空間關係智力、音樂節奏智力倆、身體運動智力、人際交往智力、自我反思智力、自然觀察者智力、存在智力等九種智力,智力之間的不同組合表現出個體間的智力差異。教師應去了解每一個學生的背景、興趣愛好、學習強項等,從而確定最有利於學生學習的教學方法與策略,同時教師在教學及評價時應善於看到學生的智能優勢,努力挖掘學生的潛在智力。

(四)現代教學論的研究強調教學的生活性、教學的發展性以及教學的生命意義。

現代教學論把教學看作是學生在教師引導下進行的反思性的、批判性的、探究性的實踐活動。其最基本的活動方式是探究,而不是接受。把教學看作是以理解爲基礎的體驗生活和建構生活的過程,教學是學生生活的主要時空。教學目標的確定、師生關係的建構、教學方法、組織形式的設計,都與學生髮展具有內在聯繫。教學成爲學生以理解、體驗、感悟爲基礎的生活方式的重建活動。把教學看作是師生互動的交往活動,是教師和學生在特定的時空內,圍繞一定的主題所進行的多向的交往活動,從而提高教與學的有效性。

五、課題的研究方法與實施步驟

(一)研究方法

1、行動研究法:教師作爲研究者,着重在自然狀態下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作現場研究,不以事前想好的理論或強加的結構來限制研究者,從事實本身尋找其意義。通過行動研究法不斷髮現問題,改進教學方法和策略。

2、調查法:主要調查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態度、策略與效果,掌握教學活動的基本狀況,以不斷調整教學與管理行爲,在實驗的開始、進行和結題時,均進行單項或綜合的抽樣調查,調查對象包括教師、學生。

3、觀察法:觀察教師的教學、學生的學習活動,進行課堂教學質量監控,從而獲取相關信息,促進和改進教學策略。

4、個案研究法:選取典型課例、典型實驗對象進行研究。對收集到的各種個案進行細心的整理和分析,作出合理判斷進一步提出建議。

5、經驗總結法:教師通過學習、實驗、總結教學實踐中的成功經驗,形成本學科的教學策略和模式,撰寫論文。

6、文獻法:學習有效教學的理論,以正確的理論來指導實踐;

跟蹤當前教育發展趨勢,瞭解我國當前教育現狀,吸納成功的經驗,爲我所用。

(二)研究步驟及主要工作

1、實驗準備階段(2009年3月—2009年9月)

主要工作:

(1)制定《實驗方案》、《選擇課題》。

(2)確實實驗學科以及負責人。

(3)召開課題開題報告會,組織開題,培訓實驗課題成員。

2、實驗實施階段:(2009年10月—2011年12月)

3、主要工作有:

(1)全面實施課題研究。

(2)價實驗效益,總結階段性研究成果。

(3)寫階段性實驗報告。

4、實驗總結階段(2011年12月—2012年7月)

六、課題研究主要內容。

1、授課語言有效性研究

2、課堂教學評價語言時效性研究

3、有效創設教學情境的策略研究

4、課堂導入技能有效性研究

5、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策略研究

6、課堂學法指導的有效性研究

7、培養學生觀察能力的研究

8、教師集體備課模式的研究

9、課堂教學提問策略研究

10、課前有效預習策略的研究

11、有效的集體備課模式的研究

12、課堂教學小結的有效性研究

13、教師的個人備課策略研究

14、小組合作學習時效性策略研究

15、習題設計有效性研究

【第3篇】《課堂教學中有效提問的策略研究》結題報告

《課堂教學中有效提問的策略研究》結題報告

一、問題的提出

課堂提問是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巧妙的提問,能活躍課堂氣氛,促進學生思維發展,還能及時反饋學生學習信息,發現學生學習中碰到的困難和不足,便於教師引導學生深入探究,從而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但是,如果教師提問不當,會使學生情緒受抑,思維受阻,造成課堂“冷場”。國外一位教育家曾說過“中國小教師若不諳熟發問技術,他的教學是不易成功的。”因此,優化課堂提問,提高課堂提問的有效性在課堂中顯得尤爲重要。

二、國內外同類課題研究狀況綜述

關於課堂提問,國內外已有豐富而深入的研究,這些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有的已形成了一定的理論。比如劉顯國的《課堂提問藝術 》、王俊《課堂提問的“肥”與“瘦”》等論著,對課堂提問的藝術及策略都作出了較爲詳盡的論述。在課題研究領域,也有許多教育研究者就不同的學科課堂提問的有效性進行了一系列的研究。

西華師範大學王雪梅在《課堂提問的有效性及其策略研究》中,通過對課堂教學的觀察以及對授課教師的訪談,從有效性的角度來了解和分析課堂教學中教師提問的實然狀態,以及教師對於提問的理解,尤其是教師對有效提問的理解和反思,從中發現課堂教學中關於有效提問存在什麼問題,進而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提出有效提問的相應策略。

陝西省寧陝縣師訓教研中心的陳自羣在《國小語文課堂教學中有效提問的策略研究》中,更深入地看到現今國小語文課堂上教師提問的低效、無效,並對其進行分析,全面歸納總結國小課堂提問普遍存在的問題;探索提高國小課堂提問有效性的策略與技巧,提煉出一套規範語文有效性提問的語文課堂教學模式及課堂教學評價體系,從而探索教師課堂有效提問的方法與策略,將這種理論貫徹到實踐中去,指導實踐,做到“從理論中來,到實踐中去”。通過這一研究,培養教師教學反思能力,促使教師優化問題設計,提高教師的提問技巧和效率,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通過有效提問,使學生與教師、與文本、與同學間有立體互動、有實質內容、有人文內涵、有知識深度,幫助學生構建既有共性又個性的閱讀體驗,最終促進學生知識結構重組的最優化。 通過教師高效率的提問,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體驗學習的成功與快樂,提高課堂的學習效率,實現真正的有效教學。努力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積極性,通過教師的提問,引導學生掌握有效回答問題的策略,讓每一個學生在規定的時間裏,都能完成預設的學業目標。 但是,我們學校對於這方面的研究還比較少,教師課堂提問比較隨意,欠缺站在學生的角度來設計問題,沒有給學生留足夠的思考與質疑的時間與空間無效提問現象比較明顯。因此,基於地區的差異、學校的現狀、學生的特點等因素,我們很有必要整理、借鑑他們的策略方法,根據本校實際研究藝術化的、有效性的課堂提問策略,使有效的課堂提問成爲學生創造能力培養的橋樑、火種與催化劑,促使課堂效率的提高。

三、研究目的

1、通過研究不但教師觀念轉變並認識到位,而且促進教師課堂提效率及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2、通過調查課堂提存在的題,探索出教師有效數學課堂提的策略,形成一套有效提的設計方法技巧及策略。

3、通過教師各種途徑的培養,提高國小生的數學課堂提問能力。

4、形成各種成果材料,爲成果的推廣提供案例。

四、研究的基本內容

1、國小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提問的現狀調查及其分析。

作爲一名教師,我們應該深刻認識到國小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提問存在着很大的隨意性。只有通過深入課堂進行調查,我們纔能有針對性地對課堂中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才能爲我們更深入的研究提供依據,指明方向。

2、有效性提問與教師教育觀念的相關性研究。

有效的課堂提問可以創造和諧的學習氛圍,啓發學生的思維,促進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並能增強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然而在我國當前的課堂教學中,教師的課堂提問行爲卻存在很多不足,其原因之一就是教師的教學觀念存在誤區。所以我們將通過對教師觀念的'相關性研究,提高數學教師課堂提問的實效性,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3、教師課堂提問方法以及策略的研究。

在教學活動中,師生交流的雙邊互動過程,也是教師引導學生積極思維的教學基本環節。課堂提問設計的恰當與否將直接影響到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能力的提高及創新意識的培養。一個經過精心設計,恰當而富有吸引力的問題,往往能撥動學生的思維之弦,奏出一曲耐人尋味,甚至波瀾起伏的動人之曲。所以我們希望通過教師課堂提問方法以及策略的研究提高教師的提問藝術。

4、國小生提問能力培養的研究。

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在國小數學教學活動中,要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他們在自主探索中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識和技能,需要教師在教學中鼓勵學生積極思維,學會提出疑問,充分體現“讓學生自主探索,成爲學習主人”這一新課標的理念。在以往的數學課堂教學中,雖然教師也提出問題,但學生總是被動接受思考。反之,如果讓學生也有機會成爲“問”的主體,那麼,學生的自主意識和學習積極性將大大激發。所以我們課題組將對國小生提問能力的培養作更進一步的研究。

五、課題研究的依據

1、中國傳統中“啓發式”的教育理論

我國古代著名的教育、思想孔子的教育思想中,關於教學過程中最有代表性的主張是“學思結合”,孔子精闢地指出:“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怎樣使“學”的過程成爲“思”的過程呢?這就是孔子的“啓發誘導”的教學思想。學習離不開啓發誘導,提在課堂教學諸因素中有着舉足輕重的作用。

2、課堂教學論

課堂提是組織課堂教學的中心環節,對學生掌握創造方法具有決定作用。課堂教學論中指出設計課堂提必須以認識論爲基礎,以教學大綱和教材的知識體系爲依據,針對教材中的重點、難點和關鍵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在思維的關鍵點上提出題。

3、“有效問題”的心理學分析

有效性題有助於擺脫思維的滯澀和定勢,促使思維從“前反省狀態”進入“後反省狀態”,有效性題的解決帶來“頂峯”的體驗,從而激勵再發現和再創新,有效性題有時深藏在潛意識或下意識中,“頓悟”由此而生。

六、課題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1、研究方法

本課題研究主要採用行動研究法、調查法、經驗總結法、獻法等方法進行。

(1)行動研究法。根據本校實際情況,在低、中、高年級各選部分班級,在數學學科進行實驗。

(2)調查法。在實驗前期、中期、後期採用卷、觀察等方法進行調查,爲研究提供依據。

(3)經驗總結法。廣泛總結實驗教師以及學生先進的教學經驗和學習經驗。

(4)文獻法。蒐集利用國內外有關資料,不斷完善本課題的研究。

2、研究思路

(1)我們將從心理學角度分析當前教師課堂提中存在的錯誤觀念及其產生原因,澄清教師的教學觀念,來改變教師的課堂提行爲。

(2)我們將以課堂爲載體從教師行爲,學生行爲,師生共同行爲三方面研究國小數學題情境創設的一般操作模式,總結國小數學課堂提問的類型及途徑,構建一套國小數學問題情境創設的策略。

(3)我們將爲學生提供提的平臺,從三大方面來培養學生提能力。第一,提供有“生命”的材料激活學生的數學問題意識。第二,增強學生質疑能力提高學生的數學問題意識。第三,培養學生的數學多元認知,發展學生的問題意識。

(4)我們將從國小數學課堂提問的類型、國小數學課堂提問的特點、國小數學課堂提問的過程、國小數學課堂提問的要求等方面總結國小數學教師課堂提的方法技巧以及策略。

七、課題的研究原則

1、課堂中心性原則:不管哪一教學層面的研究,都要以課堂爲立足點和歸宿,通過課堂教學過程的逐步優化,推動課題研究的全方位開展。

2、全體參與性原則:面向全體學生,開發每一個學生的潛能,爲每一個學生創造力的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提供有效的途徑。

3、主體性原則: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重視激發學生潛在的學習動機,保持學生對數學的濃厚興趣,讓學生成爲學習的主人。

4、啓發探索性原則:在學習過程中,教師是引導者,基本任務是啓發誘導;學生是探索者,主要任務是通過自己的探索發現新事物。教師的啓發,目的在於引起(而不是代替)學生探索。

5、求異擇優性原則:引導學生從儘可能多的角度分析題、解決題,提出儘可能與衆不同的新觀念、新思想和新方法,並能從“異”中擇“優”。

6、民主性原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要平等對話,相互尊重,相互啓發,建立民主、和諧的師生關係,保證學生有良好的心境和愉悅的情緒。

7、評價激勵性原則:尊重學生個性,關注學生情感,對學生創新學習的態度、方法和成果,多肯定,多表揚,多鼓勵,幫助學生不斷獲得成功體驗,提高學習和應用數學的信心。

八、課題的研究步驟及措施

本課題將進行爲期1年的實驗

1、準備階段(2014年10月---2014年11月),

主要工作:

(1)組建課題組,確定實驗班,制定課題方案及實施計劃。

(2)召開課題組會議,學習討論研究方案,明確研究思路,落實研究任務。

(3)查看搜索相關獻資料,把握研究現狀與發展趨勢。

(4)調查教師課堂提現狀及分析(前測)

◆階段成果:形成課題方案。

2、實施階段(2014年12月---2015年7月)

主要工作

(1)課題組教師按實施計劃進行實驗。

(2)課題組成員理論學習,召開課題組成員會議。

(3)召開課題研討會,進行教學設計,教學案例,教學論比賽。

◆階段成果:課題小結,中期報告。

3、總結階段(2015年8月---2015年12月)

主要工作

(1)調查教師課堂提現狀及分析(後測)

(2)撰寫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