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經驗做法:圍繞“三力”完善基層治理

經驗做法:圍繞“三力”完善基層治理

經驗做法:圍繞“三力”完善基層治理

區不斷推進理念思路、體制機制、方法手段創新,圍繞“活力、動力、合力”,完善基層治理,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羣衆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該區五年榮獲省平安建設先進縣區,持續保持省“平安縣區”稱號。

一、“紅色物業”增活力。一是建強“紅色體系”。構建黨建統領下社區、業委會、物業服務企業“三方聯動”機制,健全完善社區黨組織、小區黨組織、業主委員會、物業服務企業、小區志願者等多元參與的“紅色物業”體系。目前,全區現有華源府第等13個紅色物業小區創建示範點,惠及5.3萬餘戶業主。二是錘鍊“紅色隊伍”。在現有的樓道長、片長中推選出一批熱心服務居民羣衆、具備一定物業管理和法律知識的黨員作爲“紅色鄰里代表”,對物業的重大事項、重要問題進行民主協商。落實街道“大工委”、社區“兼職委員”制度,實行社區與物業“雙向進入、交叉任職”,造就一批“紅色管家”。三是推進“紅色服務”。建立“區委指導、街道統籌、社區組織、小區負責、樓棟包乾”五級工作服務體系,豐富多元化服務內容,堅持“民事民提、民事民議、民事民決、民事民評”原則,建立業主點單、中心下單、志願接單、組織督單的“四單模式”,精準對接羣衆訴求,解羣衆之難。近年來,共推動小區各類問題整改3000餘件,處置居民訴求2000餘件。

二、多元聚焦注動力。一是聚焦“治”。構建“黨建引領、羣衆主體、多元參與”的治理聯合體,規範羣衆性自治組織,完善自治機制,豐富羣衆說事、民情懇談等協商形式,健全村(居)規民約建設,強化村(居)務監督管理,推進羣衆自治組織、社會力量等多元共治。全區實現村民理事會全覆蓋,推選出村民理事會成員1萬餘人,204個村、社區完成村規民約、居民公約修訂,並常態推行“月例會”“社區夜話”制度,通過多渠道聽取民意、化解民憂,築牢根基。二是聚焦“解”。整合各類資源,健全矛盾糾紛“一站式多元化解、調解工作室、專業調解、訴調對接、心理疏導服務”等平臺建設,創新推進“1+5+N”矛盾多元化解工作常態化,推動訴源治理向基層下沉,實現矛盾糾紛就近就地化解、源頭治理、多元化解。三是聚焦“快”。推進“快反135”機制向農村延伸,提升應急處突能力。整合多方力量,齊抓共管,竭力做好社會面治安巡邏防控工作,築牢農村片區平安防線。成立應急處突大隊,在9個街道成立應急處突中隊,快速處置突發事件。

三、各方參與聚合力。一是志願帶動。依託“大數據”雲平臺,打造志願者註冊、參與志願活動、量化服務時長、質量評價、排名排位的全鏈條、純線上志願服務模式,一站式精準管理志願服務活動。優化志願服務項目庫,開展特色志願服務,建立“四單”(羣衆點單、中心派單、志願者接單、羣衆評單)工作模式。二是激勵推動。推行“時間銀行”志願服務激勵模式,讓愛心循環,讓居民、企業齊參與,共建共享。出臺志願者星級評定、教育服務、就業擇業、社會保障、金融服務、小小志願者禮遇等系列褒獎辦法,大力弘揚志願服務精神。志願服務時間銀行已在全區常態化運行,帶動更多居民自發參與社區治理。三是“五社”聯動。通過社區建設、社會工作體系建設、社會組織培育、社會公益資源整合、社區志願服務體系建設,逐漸形成社區、社工、社區社會組織、社區志願者和社會公益資源共享,相互聯動、優勢互補,形成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