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淺談如何指導國小生寫好作文

淺談如何指導學生寫好作文

淺談如何指導國小生寫好作文

作文是語文學習中一種創造性的練習,是學生認知水平和文字表達能力的綜合體現,是字、詞、句、篇的綜合訓練。然而有的學校由於條件的限制,有的學生的寫作水平提高不快。“作文難,難作文”,一到上作文課,許多同學常常是咬着筆頭,看着天花板,一臉痛苦狀,作文課成了“作難課”。要培養學生的作文能力,讓學生易於動筆,樂於表達,我認爲,教師應該立足於學生的知識狀況和生活見聞,融合教學內容,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先看後說,由說到寫。

從教育學、心理學的觀點來看,國小兒童書面言語發展的一般趨勢是:書面言語落後於口頭語言,書面語言趕上口頭語言,書面言語超過了口頭言語。很多時候,學生能夠講清,但很難寫清。所以,國小起步作文可從寫話入手,讓學生先說後寫。心裏怎麼想就怎麼說,怎麼說就怎麼寫。然而,由於有的學校的學生見識少、信息閉塞、接觸面窄,難以讀到課外讀物,學生寫起作文來仍是無從着手,沒話可說,沒話可寫,很容易漸漸地失去作文的興趣。因此,國小作文最好貼近學生實際。作文課上可組織各種活動,學生現場觀察,教師現場指導。例如:我在上“記一次有意義的活動”這個作文題時,在講明寫作要求之後,我就地取材,先組織了一次“拔河比賽”,由於有明確有目標,學生觀察得很仔細,到討論該如何作文時,絕大部分同學都能夠按事情發展的順序將這次活動講清楚,甚至有的同學還能將一些隊員的動作啦,表情啦,現場的氣氛啦等等準確的描述出來。這樣,通過觀察、討論,學生對這次作文的思路,要表達的主題都很清楚了,寫起作文也就得心應手,有話可寫了。當學生遲遲打不開思路時,還可以利用圖片、幻燈、錄像、課件等現代教學技術創設情境,充分激發學生的作文情感。

二、創設情境,仿寫爲輔,獨立作文。

閱讀教學與作文教學有着密切的聯繫,教科書中有的可作學生的範文,所以每教完一篇有特色的課文,我就要求同學們進行仿寫,運用所學到的寫作方法進行練習。例如,學了《我家的貓》一課,就寫《我家的小狗》,仍要求先交待動物的外貌特點,仍按剛滿月小狗的特點和自己喜愛的原因的順序來寫。有的沒有現成的,在預習課就先佈置學生推薦一篇與該次習作相近的範文。作文課上,引導學生直接分析多篇範文,領悟作文要求,之後,學生寫作限時40分鐘,學生動筆,教師計時,既是練筆,又是比賽。寫作時,主張即興作文,一氣呵成,寫好就交,交在前面的同學,老師隨即在黑板上標明時間,字數,看誰寫得又快又好。限時作文逼得學生全身心投入到寫作的意境中去,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寫作情緒,在講究速度的同時,寫出的文章真切而自然。

三、及時批閱,平等交流。

許多語文老師苦於作文批改,大疊大疊的作文本讓他們頗費氣力,既要改病句,錯別字,又要寫評語。老師拿着紅筆,就像醫生拿着手術刀,對學生的文章大動干戈,把自己改得頭昏眼花,把作文改得讓學生興趣全無。學生拿到改得面目全非的作文,他們的心情會是快樂的嗎?他們能體會到寫作的美好與成功嗎?所以說,這種“精批細改”的做法,是吃力不討好,新的《語文課程標準》提出:“對學生作文評價結果的呈現方式,可以是書面的,可以是口頭的,可以用等級表示,也可以用評語表示,還可綜合採用多種形式評價。”這是一種軟化的寬鬆的評估要求,它使師生雙方從批改的陰影中走出來。批改本身就帶有一種居高臨下的審視態度,它着眼於學生的不是,不利於培養學生的自信,不符合新課程平等對話、民主交往的精神。所以,我認爲,改革作文的評估方式,應把“批改”變爲“交流”。教

師就作文和學生平等交流,從學習的態度,發現的眼光,欣賞的心情對待學生的作文,並在充分交流的基礎上,給出自己的建議式、商量式的評估結果。學生的作文交上來後,教師要迅速瀏覽,做好記錄,選幾篇朗讀,教師要多給學生鼓勵,千萬不要吝嗇分數,只要達到要求就給80分以上,稍好的90分,甚至100分,讓學生有成就感。在評作文時,我們也可採取集體評和個人評相結合的方法。首先是集體評,教師先把選好的典型作文交給學生,讓他大聲朗讀,其他同學邊聽邊記,這篇作文好在哪裏,不好又在哪裏,該怎樣寫纔好。讀完後,集體評議,從作文的內容、中心、語言、構思到停頓、用詞、表達方式、修辭手法等各個角度進行具體評價,讀作文的同學記下別人評議的內容,全班學生都來評說,集體評議後,學生互評作文,單獨批閱。批閱作文時,教師要明確提出要求。

在作文評論中,教師不是不改學生作文,而是“多就少改”,以正面引導、鼓勵爲主。對不同程度的學生,特別是後進生,都應該熱情地肯定他們作文中不同程度的進步。這樣學生就會產生將文章改好的願望。一次,全班寫記敘文《她變了》。批改後,有位成績一般的學生“奇蹟”般地得了八十分。我在評語中寫道:“本文立意新穎、事蹟感人,若能認真修改,不失爲一篇佳作。希望你以此爲成功的起點,爭取更大的進步。”這段批語給了這個學生很大鼓舞。從此,她愛上了寫作,再不視作文爲苦差,寫作自然進步很快。

當然,這只是用文字跟學生交流,我們還應跟學生用心靈交流。文章不是無情物,即使是國小生的作文,那也是他們情感的表達。儘管有時幼稚,不成熟。但卻有成人無法企及的天真和曼妙,獨特和創意。教師必須用真心去感受,用童心去理解,用孩子的角度去觀察,去分析,才能走進他們的世界。學生纔會和教師真誠地對話,而不是編故事,迎合教師。我曾經在生氣的時候叫學生寫作文《假如我是教

師》,有學生這樣寫:“假如我是教師,我決不對學生髮火,那意味着我無能;我也決不讓學生抄課文;我不會讓他們對着99分的試卷哭泣。”這段話對我觸動很大。我反思良久,爲學生的坦率震動,於是我找到他跟他當面交流:“老師謝謝你的真情告白,謝謝你的提醒,假如我做學生,我也會喜歡你這樣的老師的。”學生聽後,高興地笑了。

總之,國小作文,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根據生活的實際來寫。讓學生懂得作文從觀察中來,從生活中來。讓學生多看、多寫,懂得“多看思路廣,多寫筆生花”的道理。對學生的作文,教師應採取寬鬆的,多樣化的評估手段,蹲下來看學生的作品,平等地交流,這樣才能激起學生的作文興趣,纔會誘導他們多寫、樂寫、善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