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寫作的興趣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寫作的興趣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寫作的興趣

摘要:從事作文教學的老師,有一部分走偏了路。片面追求升學率而無視作文規律,無視育人的規律,急於事功。其結果因小失大,欲速不達。可以說,“應試教育”將作文教學引入了死衚衕,要回歸本真,必須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寫作,本是一件厚積薄發的事情。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會立竿見影,必須經過一個長期的積累,不斷的磨練的過程。一個人的寫作能力也不是與生俱來的,他的文學素養、文字功底與他所處的文學氛圍和所接受的文學教育是息息相關的。

關鍵字:興趣先放後收輕鬆大膽寫

教育家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陶行知說:“學生有了興味,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學與樂不可分。”而作文教學更需要學生的興趣做保證,只有學生產生了強烈的表達願望,才能形成一種內心的自我追求,達到理想的作文教學效果。教育家贊科夫說:“只有在學生情緒高漲,不斷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獨有的想法表達出來的氣氛下,才能產生出兒童作文豐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詞語。”因此,注重培養學生的作文興趣,是教師在作文教學中首要解決的問題。

語文教師究竟該如何點燃學生對寫作的熱情呢?我想以下幾各方面可作爲嘗試。

一、作文教學要“先放後收”,讓學生體會成功的喜悅

作文絕不是千古事,文章乃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抱持這樣莊嚴的使命來教作文、學作文,對教師、學生來說,未免太高太玄,負擔太重了。學生作文的目的,坦白來說,應該只是怎樣更靈活運用手中的一枝筆而已。因此教學時,怎樣讓學生喜愛自己的筆,並利用筆豐富他們的生活,表達他們的情意,是首先必須達成成的目標。我們不必要求,也不可能要求我們的學生都變成大作家。因此,我們的

教育,就不必像古人一樣,含有太濃厚的“科舉”色彩,揹負著不合時宜的“歷史”任務

作文教學不是道德教育,過去作文教育常淪爲運動的僕人,爲政令宣傳脫離了既定的教學進度,這是不應該的。我們的想法是應該讓作文自由滑行在作文的航道上,外在因素,最好不要污染作文的天空──尤其中學作文純真的世界。

首先鼓勵學生大膽的寫,的有了一定基礎,在要求精練嚴謹。我 們熟知的唐宋八大家,好幾位都談過自己這種經歷,也表示過這樣的主張。以這樣的觀點,來看今日的作文教學,我們是應該先重視內容的充實,在講求形式的美好。其次提到大膽的寫,宋朝謝枋得所寫的“文章規範”曾將書中選讀的文章分爲兩大部分,前半叫“放膽文”後半叫“小心文”他在書裏“放膽文”的前邊,曾寫了這樣幾句引言:“凡學文初要大膽,終要小心——由粗入細,由俗入雅,由繁入簡,由豪蕩入純粹……他的意見給我們的啓發是: 作文既然不可避免需要由“不成熟”到“成熟”,指導學生寫作時,刪掉工作就應該格外小心謹慎,千萬不要因爲“殺傷”太重,使學生信心與興趣全失,一輩子不敢拿起筆來。

心理學告訴我們:一個人只要體驗一次成功的喜悅,便會激起無休止的追求成功的力量。沒有什麼東西比成功更能增強滿足的感覺,也沒有什麼東西比成功更能進一步鼓起追求成功的勇氣。善於發現閃光點,及時肯定鼓勵。俗話說:“樂此不彼”。

作文是孩子的勞動成果,教師要善於用一雙慧眼發現學生作文中的閃光點。哪怕是一句形象的語句,一個生動的詞語,甚至一個準確的標點,都應以充滿激情和希望的評價肯定他們的成績,增強他們不懈努力的信心。尤其是有些畏懼寫作的孩子,老師要努力找出其寫話中的閃光點,讓他們也能體驗成功。所以在作文教學中,老師應儘可能地創造機會,讓各種不同水平的學生都能獲得寫作成功的體驗,享受成功的喜悅,這樣就更加能激發學生寫作的興趣

二、 通過閱讀引發創作激情,通過閱讀積累素材

語文教材匯聚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文章精華,久經歲月磨練,歷來膾炙人口,融自然美、生活美、藝術美、語言美、情操美於一體,是一個璀璨奪目的美的世界。語文教學首先要感知文章的情感美。“綴文者情動而辭發”,名篇佳作之所以傳誦不衰,常讀常新,就是因爲它飽含了作家的思想感情,甚至凝聚了作家心血和生命。所以語文教材無不飽含着作者濃烈的情感,有的託物言志,有的借景抒情;有的因事緣情,有的直抒胸臆。

“觀文者披文以入情”,在教學中準確而充分地理解作品內涵,把握作者情感跳動的脈搏,並把作者創作時那種激奮的情感表現出來,讓學生感受到課文中表現出的豐富、優美的情感,激起學生心中美好的情感,從而產生思想感情上的共鳴,學生在強烈的情感體驗中,理解了課文的美。把課文當作例子,當作優美的範文,讓學生在一種美的、愉悅的情緒當中,感受優秀作品的魔力,從而激發其創作的慾望。

古人云:“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

俗話說:“蠶不吃桑吐不出絲。,蜜蜂不採百花釀不出蜜”。

閱讀是寫作的基礎,在語文教學中讀與寫是平行發展的,讀書多、閱讀能力強的人,他們的文章往往也寫得很精彩。讀書少的人肯定不會寫文章。相反如果寫幾句話都覺得爲難的人,他讀的書又會多到哪裏呢?同樣寫得好的人,他們讀的書往往比一般人要多,他們閱讀文章的能力一定也非一般人可及。司馬遷通讀古籍,寫出了被魯迅譽爲“古今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史記》。李白,杜甫,王維等這些在文學上有非凡造詣的人,他們讀書何止上萬卷!錢鍾書博覽羣書,學貫中西,其著作精彩絕倫,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無不說明讀與寫的關係。

要培養學生摘錄、積累的習慣。大文豪蘇軾主張“博對而約取,厚積而薄發。”要學生養成摘錄、積累的習慣,就是爲學生的“正確模仿”做好準備。魯迅先生說過:“必須如蜜蜂一樣,採過許多花,這才能釀出蜜來,倘若叮在一出,所得就非常有限。”這都說明積累

對作文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有的學生提筆作文,左右逢源,信手拈來,一氣呵成,大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之勢。究其原因,便是在積累上下功夫,在閱讀是有意識地收集整理閱讀材料中的詞語、句式、名人名言等,材料儲備豐富。不少學生寫作苦於無言,只好“望題輕嘆”其根本原因是缺乏素材,腹中空空。倉庫儲存的素材多寡,直接關係到作文的質量,因此應培養學生積累素材的良好習慣。有了源頭活水,就有了學生的創作慾望。

三、語文教師自己要成爲文學愛好者、寫作愛好者。

“教師的嘴,就是一個源泉,從哪裏發出知識的溪流”。教師的富有感染力的詩一般的語言從何來呢?來自他對語文、對藝術、對自然、對生活的熱愛。所以,教師不能做“教書匠”,要“海納百川”地吸收優秀文學作品中的豐富營養以提高自己的文學素養。訂閱一些與語文學習、研究相關的報刊,並堅持認真閱讀,撰寫讀書筆記教育教學論文,並在平時擠時間閱讀了大量名著,以此來薰陶自己,用你的儒雅的魅力,從而感染你的學生,打動他們。

作文教學不是一般教學:作文教學急需專業素養,。想一想,改 錯別字是需通曉文字學,才能改得透澈仔細;“文章賞析”是不是要有修辭的技巧,才能析賞精到得法;講議論的方法,是不是需藉助邏輯學辯證學的知識、,才能建立法則、觸類旁通;而要使學生的思想理念更高遠,是否本身也需擁有有哲學、禪學的修養?所以作文教學,絕不是任何略識中國文字的人可以勝任的。作文教學不是表面功夫:教作文、改作文絕不是基於行政的要求,而是對語文教育的一種責任與奉獻。傳統式的作文批改,只會讓學生感到失望。尤其打圈護文,只是把卷面弄花而已,騙人偏己,無益教學。我們應做的是如何讓愛心,像自來水汩汩地流瀉在字裏行間;讓墨色淋漓的芬芳感動學生,使學生更樂意接近作文。作文教學不是速食文化的一部分:作文教學是無法立竿見影的,它是長時間的心靈競技,我們既然投身此一行列,必須具有任重道遠的情懷,以做一個作文教學的老兵自許。教師個人的風采展示的卻是文學的魅力,學生在喜歡你的同時,不知不覺的會

愛上了文學。

要學好一種東西,興趣是至關重要的。它是獲得知識進行創造性創作的一種自覺動機,是鼓舞和推動學生創作的內在動力,也是提高寫作水平的重要途徑。因此,在作文教學中鼓勵學生創作,培養創作的興趣。讓學生變被動爲主動,這是我們教學的重點。

參考文獻

《淺談習作起步階段的生活積累》宋娟芬

《生活小練筆 習作敲門磚》趙杏芳

《習作個性發展》錢瓊簫

《中國小心理健康教育》

《培養作文興趣要把好“三關”》 朱健華

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第1期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3期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年第1期 廣東教育出版社2010年第1期 湖北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