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黨課輔導提綱(精選多篇)

第一篇: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黨課輔導提綱

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黨課輔導提綱(精選多篇)

文章標題: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黨課輔導提綱

着力自主創新、建設創新型國家,是黨中央統攬全局、深謀遠慮做出的重大戰略決策和部署,是對科學發展觀的進一步落實和發展,是順應時代潮流、應對全球挑戰、面向我國經濟社會當前和長遠發展需求做出的戰略抉擇。我們必須從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和戰略高度深刻認識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大意義,堅決

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爲發展科學技術的戰略基點,作爲調整產業結構、轉變增長方式的中心環節,作爲國家戰略,貫穿到現代化建設各個方面,激發全民族創新精神,培養高水平創新人才,以不斷鞏固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文祕114網文章-文祕114網幫您找文章]

一、着力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世界上衆多國家在努力尋求實現工業化和現代化的道路中,大致可分爲三種類型,即“資源型”、“依附型”和“創新型”。所謂創新型國家,就是指以科技創新爲發展之本,依靠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形成強大的競爭優勢的國家。目前世界上公認的創新型國家有20個左右,包括美國、日本、芬蘭、韓國等。它們的共同特徵:一是國家的研發投入佔gdp的比例一般在2以上;二是科技進步在經濟增長中的貢獻率在70以上;三是國家對外技術依存度通常在30以下;四是創新產出高。我國之所以要着力建設創新型國家,其重要性和緊迫性主要有以下幾點:

第一,建設創新型國家是推進結構調整和轉變增長方式的中心環節。改革開放以來的20多年間,我國經濟保持快速增長的發展勢頭,但我們爲此付出的成本、代價很大,在相當程度上也是以環境的損耗爲代價的。

第二,建設創新型國家是實現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的根本途徑。按照黨的十六大要求,到2014年我國實現全面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時,人均gdp將達到3000美元。但如果沒有技術進步的支撐,是難以實現的。所以,建設創新型國家,加快實現經濟增長方式從要素驅動型向創新驅動型的根本轉變;最終依靠制度創新和科技創新實現經濟社會持續協調發展,纔是實現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唯一安全可靠之路。

第三,建設創新型國家是提升國家競爭力,實現自主發展的需要。當前,世界經濟和科技正在走向全球化,科學技術發展和應用的速度加快,產品開發週期縮短,世界市場競爭激烈,社會變動快速而不穩定。我國要順利地實現發展的戰略目標,要將發展的機遇和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中,只有加強國家的核心競爭能力,而自主創新能力就是國家最重要的核心競爭力。

我們強調自主創新絕不是排斥對外開放。相反,只有堅持自主創新才能更加主動地進行對外開放活動。

二、建設創新型國家我們擁有的科技基礎和麪臨的挑戰

1、我國具有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基礎

第一,我國擁有完整的科學技術體系。

第二,我國有充足的科技人力資源。

第三,我國已具備了比較強的科技實力。

第四,中華民族重視教育、辯證思維、集體主義精神和豐厚的文化積累,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寶貴財富。

2、建設創新型國家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取得的科技成就有力地促進了經濟社會的發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但我國的科技水平尤其是自主創新能力,與我國發展需要相比,與世界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明顯差距。存在的主要問題:二是創新能力不強。我國發明專利授權量,只相當於美國和日本的三十分之一,韓國的四十分之一。

三是對自主創新認識不深。引進技術與消化吸收的經費投入比例,我國爲1:0.08,韓國和日本分別爲1:5和1:8。

三、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核心和靈魂

1、正確理解和把握自主創新的內涵

何謂自主創新?自主創新包括三個層面的涵義:一是原始創新,二是集成創新,三是在消化吸收國外先進技術的基礎上再創新。所謂自主創新,就是通過原始創新,努力獲得更多的科學發現和技術發明;通過集成創新,把各種相關技術加以融合形成具有市場競爭力的產品和產業;在引進的基礎上消化吸收後再創新。這三者是一個完整有機的組成部分,不可厚此薄彼。

總之,自主創新不等於“純國產”,核心技術並不都是源自本國的技術發明,也可以是引進技術的集成創新,也可以是引進技術經過消化吸收後的再創新。在國力和科技實力有限的情況下,我們應在優勢領域進行原始創新,在追趕領域進行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不斷提高自主創新的實力和能力。

2、努力提高我國的自主創新能力第一,要建立以企業爲主體,以市場爲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自主創新體系。

首先,要確立企業是科技創新的主體。企業作爲科技創新的決策主體具有其客觀規律性,因爲科技

創新能力不僅在於能產生什麼樣的科研成果,更重要的是在成果轉化、產業化應用和市場開拓方面,企業具有把選擇適合市場的科技成果轉化爲產品的先天優勢,有直接面向市場並瞭解市場需求的靈敏機制,有實現持續的科技創新的條件。

其次,要重視市場在創新中的導向作用。先進的技術不等於市場需求,所以創新成功與否,要最終在市場上體現其價值和效益。

再次,要走產學研相結合的創新之路。多年來,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已經積蓄了深厚的科技力量,不僅是科技人才的集散地,也是科技力量的“中心地帶”。

第二,要充分發揮政府的引導作用,爲企業自主創新創造良好的環境。由於自主創新具有很強的外部推動性,而且部分全局性、戰略性科研課題缺少市場需求,因而政府應當從國家戰略的高度出發或者根據國家利益目標,對企業及其他社會組織的創新活動給予積極鼓勵和引導,不僅非常必要,而且是國際通行的做法。政府的引導作用主要表現在:

一是建立和完善有利於促進技術創新的法規體系,以保護和規範企業的創新行爲。

二是制定一系列鼓勵和支持自主創新的具體政策措施。科技與經濟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兩個輪子。科技與經濟結合,與社會發展的結合更主要的還是要通過政策的協調。

三是加強自主創新基礎設施建設,對涉及產業發展和國家安全的重大自主創新項目進行篩選、整合與投資。

第三,要夯實自主創新的人才基礎。高水平的科技人才和富有創新精神的企業家是科技創新以及企業發展的生命力所在。企業的創新能力源於高素質的人才隊伍,因此,要大力倡導科技人才到企業就業或自行創業,鼓勵企業探索股權、期權等激勵方式吸引科學家和工程師到企業創新創業,不斷壯大技術創新隊伍。從根本上說,夯實自主創新的人才基礎在教育。

第四,要營造良好的創新文化氛圍。創新不僅是一種行動和方法,而且也是一種思想和文化。只有優秀的文化才能引導產業向優秀的方向進化。所以,胡錦濤總書記在全國科技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發展創新文化,努力培育全社會的創新精神”。他強調,一個國家的文化,同科技創新有着相互促進、相互激盪的密切關係。只有在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社會文化氛圍中,才能培養造就一大批知識經濟時代的創新人才。如果對創新過程的每一步過分苛求,就容易壓抑甚至扼殺創新精神。

我們相信,中華民族千百年來的聰明才智和具備了強烈創新覺悟的廣大民衆,在黨和政府強有力的組織推動下,必將逐步構建起更靈活有效的創新機制,在科學發展觀的引領下,一步一個腳印走好自主創新之路,清清細流,必成百川之勢。中國的未來必定更加輝煌。

《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黨課輔導提綱》來源於文祕114網,歡迎閱讀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黨課輔導提綱。

本文章共2頁,當前在第2頁

上一頁

[1]

[2]

第二篇:提高自主創新能力 建設創新型國家黨課輔導提綱

着力自主創新、建設創新型國家,是黨中央統攬全局、深謀遠慮做出的重大戰略決策和部署,是對科學發展觀的進一步落實和發展,是順應時代潮流、應對全球挑戰、面向我國經濟社會當前和長遠發展需求做出的戰略抉擇。我們必須從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和戰略高度深刻認識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大意義,堅決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爲發展科學技術的戰略基點,作爲調整產業結構、轉變增長方式的中心環節,作爲國家戰略,貫穿到現代化建設各個方面,激發全民族創新精神,培養高水平創新人才,以不斷鞏固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

一、着力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世界上衆多國家在努力尋求實現工業化和現代化的道路中,大致可分爲三種類型,即 “資源型”、 “依附型”和 “創新型”。所謂創新型國家,就是指以科技創新爲發展之本,依靠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形成強大的競爭優勢的國家。目前世界上公認的創新型國家有20個左右,包括美國、日本、芬蘭、韓國等。它們的共同特徵:一是國家的研發投入佔gdp的比例一般在2%以上;二是科技進步在經濟增長中的貢獻率在70%以上;三是國家對外技術依存度通常在30%以下;四是創新產出高。我國之所以要着力建設創新型國家,其重要性和緊迫性主要有以下幾點:

第一,建設創新型國家是推進結構調整和轉變增長方式的中心環節。改革開放以來的20多年間,我國經濟保持快速增長的發展勢頭,但我們爲此付出的成本、代價很大,在相當程度上也是以環境的損耗爲代價的。

第二,建設創新型國家是實現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的根本途徑。按照黨的十六大要求,到2014年我國實現全面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時,人均gdp將達到3000美元。但如果沒有技術進步的支撐,是難以實現的。所以,建設創新型國家,加快實現經濟增長方式從要素驅動型向創新驅動型的根本轉變;最終依靠制度創新和科技創新實現經濟社會持續協調發展,纔是實現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唯一安全可靠之路。

第三,建設創新型國家是提升國家競爭力,實現自主發展的需要。當前,世界經濟和科技正在走向全球化,科學技術發展和應用的速度加快,產品開發週期縮短,世界市場競爭激烈,社會變動快速而不穩定。我國要順利地實現發展的戰略目標,要將發展的機遇和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中,只有加強國家的核心競爭能力,而自主創新能力就是國家最重要的核心競爭力。

我們強調自主創新絕不是排斥對外開放。相反,只有堅持自主創新才能更加主動地進行對外開放活動。

二、建設創新型國家我們擁有的科技基礎和麪臨的挑戰

1、我國具有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基礎

第一,我國擁有完整的科學技術體系。

第二,我國有充足的科技人力資源。

第三,我國已具備了比較強的科技實力。

第四,中華民族重視教育、辯證思維、集體主義精神和豐厚的文化積累,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寶貴財富。

2、建設創新型國家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取得的科技成就有力地促進了經濟社會的發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但我國的科技水平尤其是自主創新能力,與我國發展需要相比,與世界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明顯差距。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是投入不足。用於研究與開發的投入強度,我國2014年佔gdp的比重爲1.2%,美國、日本和韓國分別爲2.7%、3.9%和2.9%。

二是創新能力不強。我國發明專利授權量,只相當於美國和日本的三十分之一,韓國的四十分之一。

三是對自主創新認識不深。引進技術與消化吸收的經費投入比例,我國爲1:0.08,韓國和日本分別爲1:5和1:8。

三、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核心和靈魂

1、正確理解和把握自主創新的內涵

何謂自主創新?自主創新包括三個層面的涵義:一是原始創新,二是集成創新,三是在消化吸收國外先進技術的基礎上再創新。所謂自主創新,就是通過原始創新,努力獲得更多的科學發現和技術發明;通過集成創新,把各種相關技術加以融合形成具有市場競爭力的產品和產業;在引進的基礎上消化吸收後再創新。這三者是一個完整有機的組成部分,不可厚此薄彼。

總之,自主創新不等於“純國產”,核心技術並不都是源自本國的技術發明,也可以是引進技術的集成創新,也可以是引進技術經過消化吸收後的再創新。在國力和科技實力有限的情況下,我們應在優勢領域進行原始創新,在追趕領域進行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不斷提高自主創新的實力和能力。

2、努力提高我國的自主創新能力

提高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自主創新能力,是一個涉及到體制、機制、文化、國民素質等諸多方面和層次的複雜問題。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推動和實現自主創新,需要國家、企業和全社會共同努力。

第一,要建立以企業爲主體,以市場爲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自主創新體系。

首先,要確立企業是科技創新的主體。企業作爲科技創新的決策主體具有其客觀規律性,因爲科技創新能力不僅在於能產生什麼樣的科研成果,更重要的是在成果轉化、產業化應用和市場開拓方面,企業具有把選擇適合市場的科技成果轉化爲產品的先天優勢,有直接面向市場並瞭解市場需求的靈敏機制,有實現持續的科技創新的條件。

其次,要重視市場在創新中的導向作用。先進的技術不等於市場需求,所以創新成功與否,要最終在市場上體現其價值和效益。

再次,要走產學研相結合的創新之路。多年來,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已經積蓄了深厚的科技力量,不僅是科技人才的集散地,也是科技力量的“中心地帶”。

第二,要充分發揮政府的引導作用,爲企業自主創新創造良好的環境。 由於自主創新具有很強的外部推動性,而且部分全局性、戰略性科研課題缺少市場需求,因而政府應當從國家戰略的高度出發或者根據國家利益目標,對企業及其他社會組織的創新活動給予積極鼓勵和引導,不僅非常必要,而且是國際通行的做法。政府的引導作用主要表現在:

一是建立和完善有利於促進技術創新的法規體系,以保護和規範企業的創新行爲。

二是制定一系列鼓勵和支持自主創新的具體政策措施。科技與經濟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兩個輪子。科技與經濟結合,與社會發展的結合更主要的還是要通過政策的協調。

三是加強自主創新基礎設施建設,對涉及產業發展和國家安全的重大自主創新項目進行篩選、整合與投資。

第三,要夯實自主創新的人才基礎。高水平的科技人才和富有創新精神的企業家是科技創新以及企業發展的生命力所在。企業的創新能力源於高素質的人才隊伍,因此,要大力倡導科技人才到企業就業或自行創業,鼓勵企業探索股權、期權等激勵方式吸引科學家和工程師到企業創新創業,不斷壯大技術創新隊伍。從根本上說,夯實自主創新的人才基礎在教育。

第四,要營造良好的創新文化氛圍。創新不僅是一種行動和方法,而且也是一種思想和文化。只有優秀的文化才能引導產業向優秀的方向進化。所以,胡錦濤總書記在全國科技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發展創新文化,努力培育全社會的創新精神”。他強調,一個國家的文化,同科技創新有着相互促進、相互激盪的密切關係。只有在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社會文化氛圍中,才能培養造就一大批知識經濟時代的創新人才。如果對創新過程的每一步過分苛求,就容易壓抑甚至扼殺創新精神。

我們相信,中華民族千百年來的聰明才智和具備了強烈創新覺悟的廣大民衆,在黨和政府強有力的組織推動下,必將逐步構建起更靈活有效的創新機制,在科學發展觀的引領下,一步一個腳印走好自主創新之路,清清細流,必成百川之勢。中國的未來必定更加輝煌。

第三篇:提高自主創新能力 建設創新型國家(研討版)

提高自主創新能力 建設創新型國家

【熱點綜述】

1. 2014年12月5日至7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會議提出,明年經濟工作要更加註重推進改革開放和自主創新、增強經濟增長活力和動力。

2. 2014年12月26日,武廣鐵路客運專線正式通車。武廣高鐵的建成,是我國鐵路建設的又一重大成就和自主創新成果的又一次集中展現,不僅是中國鐵路建設史上的里程碑,也是世界鐵路建設史上的里程碑,標誌着我國高速鐵路技術躋身世界先進水平行列,正式步入高速鐵路時代。

3. 2014年1月1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在北京隆重舉行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溫家寶指出:最終戰勝危機、實現經濟復甦要靠科技的力量。科技創新不僅是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強大武器,也是經濟持久繁榮的不竭動力。我們要始終堅持把自主創新作爲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的中心環節。

【理論分析】

一、 從《經濟生活》角度看

1. 爲什麼要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

(1) 必要性:①我國經濟增長方式仍處於粗放型,資源環境約束日益強化;我國自主創新能力弱已成爲制約中國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瓶頸。②這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客觀要求。

(2) 重要性:

①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是國家發展戰略的核心,是提高綜合國力的關鍵。

②(從國家的角度看)有利於能源節約和生態環境保護,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增強我國可持續發展能力;有利於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有利於增強我國的獨立自主、自力更生能力,更好地發展對外經濟關係。

③(從企業的角度看)有利於提高企業的個別勞動生產率,形成自己的競爭優勢。

④(從社會的角度看)有利於充分利用有限的資源創造更多的社會財富,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實現社會主義的生產目的。

2. 結合所學《經濟生活》知識,談談如何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

(1) 充分發揮市場對資源配置的基礎性作用。以市場爲導向,引導企業成爲自主創新的主體。

(2) 加強和改善國家的宏觀調控。國家應深化體制改革,爲自主創新創造良好的體制環境;綜合運用各種手段促進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

(3) 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在新世紀新階段,我們必須創新利用外資方式、優化利用外資結構,發揮利用外資在推動自主創新方面的積極作用以增強我國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

二、 從《政治生活》角度看

1. 爲什麼要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

(1) 我國的國家性質決定的。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人民是國家的主人。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關係到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我國的長遠發展。

(2)當前國際競爭的實質是以經濟和科技爲基礎的綜合國力的競爭。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是提高我國的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的需要。

2. 我們黨應如何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

(1) 堅持黨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地位和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宗旨,保護知識產權,發

展高新技術產業。

(2) 堅持科學執政、民主執政和依法執政,提高駕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能力,解放思想,努力探索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工作方法。

(3) 實現黨對國家的政治領導、思想領導和組織領導,爲建設創新型國家制定出正確的方針、政策,並從思想上、組織上確保貫徹之。

3. 政府應如何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

(1) 政府應履行經濟建設職能,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促進生產力提高,促進經濟發展。

(2) 政府應履行文化建設職能,提高全民族的科學文化素質,採用高新技術,促進經濟發展。

(3) 政府堅持對人民負責的原則。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是政府堅持對人民負責的必然要求。

三、 從《文化生活》角度看

1. 爲什麼要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

(1) 文化與經濟、政治相互交融。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有利於充分發揮科學技術、教育、人才、提高勞動者素質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促進我國經濟的又好又快發展。只有不斷提高我國的自主創新能力,才能增強我國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才能抵制西方敵對勢西化、分化的圖謀。

(2) 文化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鑄在民族的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爲綜合國力的重要標誌。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要想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必須優先發展教育和科技,爲經濟建設提供正確的方向保證、不竭的精神動力和強大的智力支持。

(3) 文化創新的意義。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文化創新可以推動社會實踐的發展:提高我國的自主創新能力可以推動社會實踐的發展,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文化創新能夠促進民族文化的繁榮:提高我國的自主創新能力可以增強中華民族的生命力和凝聚力。

2. 從文化生活角度談談如何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

(1) 大力發展教育事業,提高全民族的科學文化素養。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必須大力實施科教興國戰略。教育是發展科學技術和培養人才的基礎,在現代化建設中具有基礎性、先導性、全局性的作用,必須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

(2) 加強中外文化交流。文化創新的過程,是一個借鑑、汲取人類一切優秀文化成果的過程。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必須以世界優秀文化爲營養,充分吸收外國文化的有益成果。

四、 從《生活與哲學》角度看

1. 自主創新的哲學依據:

(1) 物質決定意識,要求我們想問題、辦事情做到一切從實際出發。在全球性的科技革命給各國帶來的機遇和挑戰面前,最重要的是提高自主創新能力。

(2)認識具有反覆性、無限性、上升性,要求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在實踐中認識和發現真理,在實踐中檢驗和發展真理。

(3) 事物是變化發展的,這就要求我們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要有創新精神,促進新事物的成長。

(4) 辯證的否定觀要求我們,必須樹立創新意識,做到不唯上,不唯書,只唯實。辯證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具有創新意識。

(5) 複雜事物在發展過程中包含着多種矛盾,其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要求我們想問題辦事情要抓住重點,集中主要力量解決主要矛盾。自主創新是提升科技水平和經濟競爭力的關鍵,也是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經

濟增長方式的中心環節。

2. 青年學生應該怎樣提高自己的創新能力?

(1) 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培養科學的思維方法。

(2) 自覺投身社會實踐,在實踐中不斷深化、擴展和向前推移自己的認識,培養創新能力。

(3) 在尊重規律的基礎上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將高度的革命熱情同嚴謹踏實的科學態度結合起來,實現解放思想與實事求是的統一。

【創新訓練】

一、 單選題

1. 我國是一個以煤爲主的能源生產和消費大國,溫室氣體排放總量已位居世界第二,發展以低能耗、低污染爲基礎的經濟既是長久的大計,也是當前的大事。爲此,企業應該 ()

①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努力擴大生產 ②承擔社會責任和環境責任,實現可持續發展 ③加強科技開發與應用,成爲技術創新的主體 ④以盈利爲企業生產經營的根本出發點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2. 製造一個“芭比娃娃”,只分得2%的利潤;由外國演藝公司聯繫的中國節目出國演出,只拿到相當於票房幾十分之一的演出費??由於缺乏自主品牌,只好爲國外做代工、做貼牌,或者出口一些“零件”、“素材”,導致產品附加值低,企業收益率低。爲此,我國應該()

①落實人才強國戰略,積極培養創新型人才 ②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 ③鼓勵企業技術創新,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 ④提高出口商品價格,爭取更多的企業利潤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3. 要在當代國際競爭中掌握主動權,我國必須()

a. 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

b. 與世界各國開展綜合國力的較量

c. 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

d. 推動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

4. 黨和國家高度重視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是因爲:()

①中國共產黨是我國的執政黨,是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 ②我國政府具有組織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文化建設的職能 ③科學執政是中國共產黨的基本執政方式 ④當今國際競爭的實質是以經濟和科技爲基礎的綜合國力的競爭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5. 在許多情況下,人們面對的阻力並非來自未知事物,而是已有的經驗。所以,應該()

①跳出自我,解放思想 ②一分爲二,統籌兼顧 ③發揮能動性,預見未來 ④把認識看作一個發展的過程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6. 2014年1月1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在北京隆重舉行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中國科學院院士谷超

豪、中國科學院院士孫家棟獲得2014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要創新就必須()

①深入學習和研究前人已有的知識,把握已知規律 ②解放思想,認識、運用和創造規律 ③善於把想象力和創造性思維結合起來 ④以科學理論爲指導,面對實際,敢於提出新問題,解決新問題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二、 簡析題

7. 日前,2014年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代表大會及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陸續閉幕。盤點各地“兩會”可以看出,知識產權成爲各地政府工作報告中頻頻提及的內容。各地紛紛對2014年知識產權工作做出了部署,加快實施知識產權戰略的步伐,積極推進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科技成果產業化發展等。

運用經濟生活知識,說明政府應怎樣保護知識產權,提升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

8. 2014年12月26日8時55分,武廣高鐵客運新幹線首列“和諧號”列車從新落成的武漢火車站啓動前往廣州,武廣高鐵通車儀式開始,標誌着我國步入高速鐵路新時代。在短短4年施工建設的過程中,設計建設者們突破了一系列世界性工程技術難題。他們通過超前預報、加強監控量測等多種措施,確保施工安全,並針對複雜地段的施工方案、工藝等,組織各方專家數次現場探勘,確保施工質量。武廣高鐵採用本線時速350公里高速列車與跨線時速250公里列車共線運行方案,這一運輸模式在國外還沒有先例。

武廣高鐵的成功運營給我們哪些哲學啓示?

【參考答案】

1. b 2. c 3. c 4. a5. b 6. c

7. ① 完善現階段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和分配製度,促進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促進技術等生產要素參與分配,調動所有社(請關注)會成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② 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加快建立以企業爲主體、市場爲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努力提高我國企業的國際競爭力。

③ 加強國家的宏觀調控。切實加強社會信用建設,建立健全社會信用體系,尤其是加快建立信用監督和失信懲戒制度。

④ 充分發揮國家財政的作用,加大對自主創新的投入,形成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良好局面。

8. ① 物質決定意識,要求我們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武廣高鐵的建設者組織各方專家數次現場探勘,全面掌握複雜地段的實際。

② 規律具有客觀性,要求我們在尊重規律的基礎上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武廣高鐵的建設者在尊重規律的基礎上採取一系列措施確保施工的質量。

③ 立足實踐,培養創新精神,樹立辯證法的革命批判精神。武廣高鐵的建設者創造性採用在國外還沒有先例的運輸模式。

第四篇:提高自主創新能力與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關係

提高自主創新能力與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關係

隨着地球村的逐漸形成,世界科技革命蓬勃發展,高新技術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越來越快,科學技術已成爲各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決定性力量,誰具有自主創新能力,誰就掌握了未來發展的主動權。作爲一個發展中的大國,我國科技自主創新能力薄弱、核心技術缺乏已成不爭事實,這已成爲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瓶頸。而建設創新型國家是我國實現共產主義道路上關鍵的一步,自主創新能力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是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

切實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依靠科技進步加快改造傳統產業和開闢新的科技產業,使經濟增長建立在提高人的素質;充分發揮科技進步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巨大推動作用,才能爲保持經濟長期平穩較快發展提供重要支撐;高效利用資源,減少環境污染,注重質量效益的基礎哂納感,才能爲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提供重要支撐;增強自主開發能力,掌握自主知識產權,突破發達國家及其跨國公司的技術壟斷,爭取更爲有利的貿易地位和競爭優勢,才能爲提高我國的國際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提供重要支撐。

從定義上來說,創新型國家是指以技術創新爲經濟社會發展核心驅動力的國家。對於創新型國家來說,整個社會對創新活動的投入較高,重要產業的國際技術競爭力較強,投入產出的績效較高,科技進步和技術創新在產業發展和國家的財富增長中起重要作用。作爲創新型國家,創新投入高,國家的研發投入研究與開發支出佔gdp的比例一般在2%以上;科技進步貢獻率達70%以上; 自主創新能力強國家的對外技術依存度指標通常在30%以下;創新產出高。一方面,以傳統制造業爲主導的我國經濟發展迅速,另一方面,“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模式,只一味熱忠搞招商引資的發展思路,使我們受制於人,爲他人“做嫁衣”。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爲國家戰略已經擺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突出位置。

對於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來說,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必須增強自主創新意識,積極推進體制創新和機制創新,營造自主創新的優良環境。自主創新關鍵在於自主,核心在創新。科技是創新能力的重要基礎和科技競爭力的源泉,也是一個民族對人類文明進步做出貢獻的重要體現。自主創新避免了高價引進技術的昂貴代價,長遠看意義深遠。與此同時,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我們還必須把引進、消化、吸收國外先進技術與再創新緊密結合起來,提高引進、消化、吸收、創新的能力。

自主創新是一個開放的系統,是在對外開放、經濟全球化的客觀大背景下進行的,需要埋頭苦幹、自力更生,但也需要多方面加強與外界交流,主動融入經濟全球化的浪潮中。健全人才激勵機制,努力構建創新文化,倡導尊重人才、鼓勵創新、寬容失敗、保護效益、腳踏實地、不驕不躁的價值觀和創新風尚,弘揚創業精神、團隊精神、合作精神,突出“以人爲本”的戰略思維和社會心理的塑造,努力形成一支德才兼備、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科技人才隊伍,使優秀人才能脫穎而出,施展才華,充分發揮人才在自主創新中的關鍵作用。 作爲重大戰略來推進,堅持走創新創業、富國強民之路,激發全社會的創造活力,動員各方面的創新力量,大力推進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和其他方面的創新,以創新促發展,以創新促和諧,以創新走到世界前列,建立創新型國家。

建設創新型國家,全面提升國民的創新素質是基礎。創新型國家有一個重要的內涵就是國民的創新素質如何。全面實行創造力教育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前提。可眼下我國的創造力環境實在是不敢恭維,學校的“記憶力教育”模式;社會的剽竊、走後門、認人爲親、假冒僞劣、誠信缺失等陋習;傳統文化中的不良影響——中庸之道和師道尊嚴;家長以我爲主的獨裁和溺愛;各電視媒體花樣翻新而且自感良好的“智力節目”,這些現象都是與建設創新型國家的要求是格格不入的。創新型國家所需要的實用創新型人材,需要國家和國民的共同努力。

走創新型國家之路,已成爲世界許多國家政府的共同選擇。我國

建設創新型國家的總體目標是到2014 年,使我國的自主創新能力顯著增強,科技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和保障國家安全的能力顯著增強,基礎科學和前沿技術研究綜合實力顯著增強,取得一批在世界上具有重大影響的科學技術成果,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從而實現由“中國製造”轉向“中國創造”。在世界金融危機後,如果中國依靠低附加值的非核心部件加工和勞動密集型的產品出口之路已越走越難,各種形式的保護主義日益擡頭。以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爲主線,推動創新型國家建設,既是挑戰,更是機遇。在未來五年乃至更長時間裏,堅定走構建創新型國家之路,勢將有助中國經濟社會發展。

總之,提高自主創新能力與建設創新型國家是密不可分的關係,兩者相輔相成,既順應了世界經濟、科技發展趨勢,也體現了我國的基本國情和戰略需求,必須貫穿於我們事業發展的全過程,因此把建設創新型國家作爲面向未來的重大戰略刻不容緩。

第五篇:提高自主創新能力與建設創新型國家

題目:提高自主創新能力與建設創新型國家北 京 工 商 大 學

學生姓名:

專業: 2014年秋季研修班會計學學號: 12014111119

一、基本概念和內容

2014年黨中央、國務院頒佈了《中長期科技規劃綱要》,提出了《關於實施科技規劃綱要、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的決定》。黨的十七大明確指出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是國家發展戰略的核心,是提高綜合國力的關鍵。要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貫徹到現代化建設各個方面。認真落實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加大對自主創新投入,着力突破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技術。加快建設國家創新體系,支持基礎研究、前沿技術研究、社會公益性技術研究。加快建立以企業爲主體、市場爲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引導和支持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促進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深化科技管理體制改革,優化科技資源配置,完善鼓勵技術創新和科技成果產業化的法制保障、政策體系、激勵機制、市場環境。實施知識產權戰略。充分利用國際科技資源。進一步營造鼓勵創新的環境,努力造就世界一流科學家和科技領軍人才,注重培養一線的創新人才,使全社會創新智慧競相迸發、各方面創新人才大量涌現。

二、研究文獻的綜述

隨着我國經濟體制不斷改革完善,在經濟大環境發展的影響下,我國科技創新能力不斷提高,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國家創新體系初步形成。在此前提下,黨中央要求必須堅持“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指導方針,建設強大的原始科學創新能力,在科學技術突飛猛進和科技革命中把握先機並從容應對,從而形成強大的關鍵核心技術創新能力。黨的十七大報告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的全局出發,科學分析我國基本國情和當今發展的需求,結合世界經濟環境發展大趨勢,作出了推進自主創新,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大決策。因此我國必須要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爲指向,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在現代化建設的各個領域實行自主創新。

三、進一步研究的具體問題及現實意義

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是我國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核心,而建設創新型國家又是實現資源優化配置、提高國家外部競爭力的主要途徑。提高自主創新能力要從制度、體系,從政府、企業多方面進行完善和努力。制度是一切政治經濟行爲有序發展的保障,有力的制度執行可以規範現有的創新體系,加大自主創新積極性,同時引導我國在通往創新型國家道路上的良性發展。因此,本次研究主要從政策或制度角度出發,提出了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的舉措。

四、研究的基本思路

1、闡明提高自主創新,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要性

(1)建設創新型國家是當今世界經濟科技發展的必然趨勢

創新型國家是指那些將科技創新作爲基本戰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創新能力,形成日益強大競爭優勢的國家。目前,全世界公認的創新型國家已經有20多個,包括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日本、丹麥、芬蘭、瑞典、新加坡等。2014年以來,我國r&d(科學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支出以年均23%的速度增長。2014年r&d經費投入強度,即r&d經費支出與gdp之比,達到1.7%,創歷史新高。儘管從數據上來看我國的科技創新水平與自身相比有所提高,但我國科技的總體水平同世界先進水平相比仍有較大的差距,同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還有許多不適應的地方。因此,必須深化科技改革,大力推進科技進步和科技創新,推動我國經濟增長方式轉爲創新驅動型,以適應世界經濟和科技發展的趨勢。

(2)建設創新型國家是完善資源配置、提高我國國際競爭力的客觀需要

我國自然地理條件複雜,資源種類齊全,但資源質量不高,自然生產力低。且資源分佈與生產力佈局不協調,人均資源佔有率低下,衆多人口對有限資源的需求壓力越來越大。面對如此現狀,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提高自主創

新能力是根本出路。科技創新能力不斷提高,科技水平不斷髮展將大大增強科技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能力,提高資源使用效率,完善資源利用配置。同時提升資源在生產過程中分配方式的合理性,達到有限資源使用最大化。

當今時代,科技競爭是綜合國力競爭的核心。擁有自主核心技術,可以避免在生產技術上依賴於他人,在產品銷售上受制於他人。擁有創新優勢,可以在發展上掌握主動,站穩市場,獲得與外來產品對抗的能力。要想提高國際競爭力,在複雜的國際市場上爭得一席之位,就必須把科學技術置於優先地位,大力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努力建設創新型國家。

2、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在政策或制度方面的舉措

(1)加大稅收優惠力度,提供資金籌集簡便途徑,提高企業自主創新積極性

企業是市場經濟的主體。建立創新型國家最後的落腳點還是在企業的執行上。因此,充分調動企業自身創新積極性對於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立創新型國家至關重要。從制度上要給企業寬鬆的環境進行自主創新,同時引導並鼓勵企業在技術創新上有所突破。可從稅收及融資制度上加以改變。稅收方面可對高新技術等企業可在現有基礎上降低其研發稅負;重新整理規範自主創新領域與行業,對不同類別的創新技術有重點地實行不同稅收優惠政策,吸引企業進行自主創新。企業如果願意幫助學校或者其它研究機構進行科學研究,政府可以適當對其給予減稅,增加企業投入到科技領域的積極性。融資方面需簡化企業研發技術融資的審批手續及流程,提供多種融資方式,尤其對於小型技術企業可提供專項技術研發基金。同時制定出合理的還款方式,可按不同還款比例分期償還,以便加速企業科技成果的轉化,實現投入資金變爲技術產出、技術更新帶來的經濟效益重新轉化爲資金、資金的再投入轉化爲更高層次技術研發的良性循環。

(2)堅持人才培養,爲自主創新提供人才保障

企業要創新,國家要創新,必須要有一定的人力資源來支撐。培養創新型人才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另一關鍵。發展優秀科技人才隊伍不在一朝一夕,需要持續不斷地執行相應制度措施,從基礎做起,有計劃地實施人才強國戰略。首先,從教育體制上就要有所保障。培養大批技術型人才要從娃娃抓起,堅決推行素質

教育,提高師資水平,在城市教育水平不斷提高的同時加大制度執行力度保證鄉鎮等地的教育水平。將技術研發與技術實踐相結合,培養人才全面發展。其次,完善制度以提倡創新精神,營造集體創新氛圍。政府要和企業相互配合培養創新人才團結協作、鑽研科學的精神;要具備相關政策保護科技人員的創新成果,同時支持鼓勵科技人員勇於創新。再次,吸引創新型人才,擴大隊伍,保證人才不對外流失。可有計劃地提高科技人員的待遇水平,完善職稱和人員選拔制度,使專業技術人才術業有專攻,有更好的空間施展其才華。

綜上所述,爲了提高我國的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政府已經在財政政策、研發投充、物質獎勵等多方面作出努力,鼓勵企業及全社會加大研發力度、加強自主創新,書關政策已經取得了一定成╈,我國的自主創新程度在近幾年也得到了突飛猛進的增長。但對於我國來說,未來的創新型國家建設之路還很長,需要政府和企業互相配合,在體制、機制、文化、國民素質等方面進行探索和研究,共同打造出一個協調的創新環境,激發社會各界對於自主勑碌哪讜詼ΑⅫ/p>

參考文獻

[1]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n] . 新華網,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