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教學資源 > 教學設計

窮人教學設計竇桂梅【精品多篇】

窮人教學設計竇桂梅【精品多篇】

窮人教學設計竇桂梅 篇一

學會本課的生字,理解課文中出現的新詞。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抄寫自己喜歡的詞語和句子。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漁夫夫婦的高尚品質和沙俄時代窮人的窮困和悲慘。根據課文內容,展開合理的想象,學習心理活動的描寫方法。練習續寫課文。

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漁夫夫婦的高尚品質和沙俄時代窮人的窮困和悲慘。根據課文內容,展開合理的想象,學習心理活動的描寫方法。練習續寫課文。

學會本課的10個生字,認識“恩、嘿、哦、喃”4個生字。

能正確理解下列詞語:自作自受、魁梧黧黑、喃喃、忐忑不安。

能夠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理解課文內容,初步感受漁夫夫婦的高尚品質和沙俄時代窮人生活的窮困和悲慘。

通過朗讀課文初步感受漁夫夫婦淳樸、善良的美好品質和沙俄時代窮人的窮困和悲慘。

1、簡介本文作者以及其主要作品。

2、簡介時代背景。

學生讀書後,要求他們提出課文中易讀錯的字音,讀不通的句子以及不理解的詞語。

僅以易讀錯的字音爲例,學生有可能提出以下幾個字:

自作自受魁梧黧黑仍舊模樣勉強傾聽

可採用教師帶讀、輪讀、個別讀等方式練習讀準字音。

教師可引導學生從瞭解本文的主要內容,文章的寫作特色,以及對漁夫夫婦的悲慘生活和優秀品格的初步感受幾個方面談談初讀的收穫。

學生提出的問題先在小組內討論解決,然後再提出小組內決不了的問題,全班交流。學生可能主要提出以下問題:

1、爲什麼以“窮人”爲題,而不以“桑娜和漁夫”爲題?

2、桑娜明明知道自己的五個孩子已經夠丈夫受的了,爲什麼還要把鄰居的孩子抱過來?

3、當桑娜拉開帳子,漁夫看到鄰居的兩個孩子以後會有什麼表現?

4、文章中省略號處桑娜的心理活動是怎樣的?

其中,第一個問題學生較易理解,因此當堂課就可以解決。而後三個問題比較有深度,初讀課文後便回答比較困難。可待到以後深入理解課文時再給予解決。

要求學生自己提出難寫的字,並自己想辦法識記。

伯牙鼓琴教學設計竇桂梅 篇二

1、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準節奏

2、藉助註釋,聯繫上下文理解詞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話講講這個故事。

3、感受朋友之間相互理解、相互欣賞的真摯友情。

理解詞句的意思,讀出自己的感悟,感受朋友之間相互理解的真摯友情,體會音樂藝術的魅力。

體會伯牙爲紀念子期而破琴絕弦的情感。

教學課件,學生收集資料

一、揭題導入

1、人們常說,“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相識滿天下,知音能幾人!”。“知音”這個詞,源於一個千古流傳的故事,那就是今天我們所要學的《伯牙絕弦》。希望通過今天的學習,同學們能進一步瞭解文言文,喜歡文言文。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解題:“伯牙絕弦”是什麼意思?說說你的理解。

二、初讀課文

過渡:伯牙爲什麼要斷絃?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來找尋問題的答案。

1、自由讀文,大聲讀,有讀不通的地方多讀幾遍,注意節奏和停頓。

2、指名讀文,教師注意引導學生感受文言文的節奏和韻味,指導讀好語氣詞“哉、兮”。

3、生齊讀課文

三、再讀釋義

過渡:這是一篇文言文,古文離我們的生活較遠,所以要學習有法,一般是——讀古文,釋字義,連詞句,說大意。

1、默讀課文,藉助註釋或者聯繫上下文理解課文大意。

2、同位之間互相說給對方聽。

3、指名說。教師隨機指導個別字的含義,如“善”的含義等

4、在理解詩意的基礎上,再讀課文。

5、反覆讀文,讀出感情。

四、初解“知音”,

1、“知音”是什麼意思?課文中誰是誰的知音?知音

2、學生說自己對知音的理解,教師根據學生彙報板書:伯牙—子期

3、哪些句子能說明子期是伯牙的知音?學生彙報,師板書:善鼓善聽

4、師生共同讀文,體會知音的含義所念必得之

5、拓展思維:伯牙的琴聲還能描述什麼?想象畫面,課件出示填空:“伯牙鼓琴,志在___,鍾子期曰:善哉,___兮若___;志在___,鍾子期曰:善哉,___若___;……”學生練習說話

6、配樂朗讀課文

五、相遇相知

1、師介紹伯牙與子期相遇的經過

2、在遇到鍾子期前,他會缺少讚美嗎?爲什麼偏偏視鍾子期爲知音?

學生思考回答,師生共同解疑:

當善鼓琴的伯牙,志在高山,沒有人會像子期說---

當伯牙志在流水。沒有人會像子期說——

3、伯牙聽到那些不着邊際的讚美時,什麼心情?在他的內心一定有一種渴望,渴望什麼?

4、知我者,子期也!這時的伯牙與子期,你覺得他們僅僅是一對音樂方面的知音嗎?

六、深悟絕弦

世事難料,子期不幸去世。出示句子,學生讀:“子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

1、面對着子期冰冷的墓碑,伯牙悲痛欲絕,相傳他寫了一首短歌《祭知音》,師配樂讀

憶昔去年春,江邊曾會君。今日重來訪,不見知音人。但見一抔土,慘然傷我心!傷心傷心復傷心,不忍淚珠紛。來歡去何苦,江畔起愁雲。此曲終兮不復彈,三尺瑤琴爲君死!

2、子期死了,伯牙這種無人傾訴的痛苦,最後以一種極端的方式表現了出來: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在這裏,伯牙摔斷的僅僅是琴嗎?他還摔斷了什麼?

3、當你理解了伯牙此時的心情,請再讀這句話。

4、子期一死,伯牙又要回到以前那無人能夠理解的生活中去,那一曲高山流水又彈給何人聽?只有這一段動人的故事千古流傳!學生再次配樂讀文。

5、面對伯牙的痛苦與絕望,該怎樣安慰他?你想對他說些什麼?將你的想法下下來。

七、回味絕弦

伴着那一曲動人的《高山流水》再讀課文,試着背誦

八、作業佈置

蒐集有關知己、朋友之間情誼的名言名句

九、板書設計:

伯牙鼓琴

伯牙(知音)子期

得之喜

失之悲

伯牙鼓琴教學設計竇桂梅 篇三

(播放古箏曲)同學們,我們聽到的這支優美動人的曲子,名字叫作《高山流水》。這支曲子的背後,還流傳着一個感人的故事。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來了解這個故事。(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1、學生自由讀課文,教師巡視指導。

2、師範讀,配樂。

3、自由讀課文,根據自己對文言文的理解注意停頓。(課件出示朗讀節奏劃分)

4、指名讀,學生評議,在初步感知課文內容的基礎上讀好文言文的節奏。

5、齊讀,引導學生感受文言文的節奏和韻味,在讀正確的基礎上讀流暢。

1、師:課文讀得很有古文的韻味了,我們現在就來讀懂其中的意思吧!想想我們以前有哪些理解古文的方法。四人小組合作學習,理解全文的意思。

2、學生藉助註釋和工具書,合作討論,弄懂課文意思,師巡視指導。

3、全班交流課文意思。(課件出示譯文)

(一)何爲“知音”?

1、什麼叫知音?(理解自己心意,有共同語言的人。)從哪裏看出鍾子期是伯牙的知音?在文中畫出相關句子。

2、指名讀。

3、師:伯牙鼓琴,鍾子期聽之。這說明了什麼?(學生自由說一說)

4、伯牙鼓琴。思考:他的琴藝怎麼樣呢?在文中如何表現出來的?(指名答)伯牙能通過琴聲把自己心裏想的東西表達出來。

5、鍾子期聽之。他從伯牙的琴聲中聽到了什麼呢?用“——”在文中畫出相關句子。

課件出示: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善哉乎鼓琴,湯湯乎若流水。

明確:“善哉”是表讚歎之意。(教師指導讀好讚歎的句子)這句話表明,伯牙隱藏在琴聲中的想法,鍾子期能心領神會。

6、如果你是鍾子期,伯牙鼓琴志在高山、志在流水時,你彷彿看到了什麼?(引導學生想象回答:徐徐清風、皎皎明月、依依楊柳……)

7、師:大家一起想象伯牙正在鼓琴,子期正在聽琴的畫面。當伯牙鼓琴志在清風、志在明月,鍾子期會怎樣讚歎?教師引導學生說句子。

示例:“善哉,徐徐兮若清風!”“善哉,皎皎乎若明月!”

8、師小結:只有鍾子期能聽懂伯牙的琴聲,只有他最能明白伯牙內心深處的表白,這就是——知音。知音相聚,是一種怎樣的場面呢?你能用一個詞語來形容嗎?(快樂、激動、興奮……)

9、指導朗讀。(自由讀、分組讀)

師:同學們的朗讀讓我們體會到了真正的知音歡聚時的那一份融洽,那一份歡樂!的確,多麼歡樂的相聚,多麼難忘的時光!無奈世事難料,鍾子期不幸去世。

(二)知音之死。

課件出示:(鍾子期死,伯牙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琴,以爲世無足復爲鼓琴者。)

1、鍾子期死了,伯牙爲什麼會認爲世上再無知音了呢?

2、鍾子期死了,伯牙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琴!在這裏伯牙“絕”的僅僅是“弦”嗎?他在斷絕琴絃的同時也斷絕了什麼?

3、齊讀。(教師指導,要求讀出伯牙此時的心情。)

4、爲何鍾子期死了,伯牙要絕弦呢?好不容易苦練學會的琴技就這樣放棄了?

5、在遇到鍾子期前,有沒有人讚美伯牙呢?那些人會怎樣讚美伯牙?鍾子期又是怎樣讚美的呢?

6、終於有一天,伯牙遇到了自己的知音鍾子期!面對如此善聽的鍾子期,面對這樣難得的知音,伯牙又是一種怎樣的心情?他會對鍾子期說什麼?

1、師:鍾子期死後,伯牙到他的墓前悼念。面對鍾子期的墳墓,伯牙寫下了一首短歌。(出示短歌:伴低沉悲涼的古典音樂,師範讀)

憶昔去年春,江邊曾會君。今日重來訪,不見知音人。但見一抔土,慘然傷我心!傷心傷心復傷心,不忍淚珠紛。來歡去何苦,江畔起愁雲。子期子期兮,你我千金義,歷盡天涯無足語,此曲終兮不復彈,三尺瑤琴爲君死!

2、你可以用什麼詞語來形容伯牙此時的心情?

明確:悲慟欲絕、痛不欲生……

3、鍾子期一死,伯牙又要回到以前那無人理解的生活中去了,那一曲高山流水又彈給何人聽?只有這一段動人的故事千古流傳!教師播放《高山流水》樂曲,指導學生齊讀課文。

自古以來,“良朋易求,知音難覓”。一曲“高山流水”成就了一段流傳千古的知音佳話,至今,仍爲世人津津樂道。這就是“高山流水覓知音,千古知音最難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