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教學資源 > 教學設計

《窮人》教學設計

【摘要】《窮人》教學設計共含3篇,由本站的會員投稿推薦,小編希望以下多篇範文對你的學習工作能帶來參考借鑑作用。

《窮人》教學設計

第1篇:《窮人》教學設計

《窮人》教學設計怎麼寫?以下是我們給你的範文格式參考。

教學要求

1、理解課文內容,瞭解沙俄時代窮人的悲慘生活和他們的美好心靈。

2、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理解重點詞句。

3、展開合理的想象,續編《窮人》的故事。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1、從桑娜的行動和思想活動中體會窮人的美好心靈。

2、續編故事,展開想象。

教具準備

1、生字生詞卡片。

2、教學掛圖。

教學時間

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學習生字詞,理清課文順序,給課文分段。

教學過程:

一、複習舊課

1、聽寫詞語。

搖籃 圍裙 烤鵝 凍僵 火焰 薄紗 櫥窗

灌進來 暖烘烘 聖誕樹 明晃晃 眨眼睛

2、同座互相批改。

二、檢查預習

1、《窮人》這篇課文的作者是誰?(是俄國著名作家列夫?托爾斯泰。)我們讀過他寫的什麼文章?讀過他寫的《跳水)

2、《窮人》這篇課文講了一個什麼故事?誰能用兩三句話把這個故事的主要內容說一說?(請兩三個學生說說,大概意思正確就行。)

3、用生字生詞卡片檢查生字讀音。(提醒注意”濺、填、怨”都是前鼻音。)

三、理清課文的敘述順序

1、開火車朗讀課文(按座位順序每人朗讀一段)。大家邊聽邊想,這篇課文先講什麼,再講什麼,最後講什麼,可以分成哪幾個部分。

2、這篇課文可以分爲幾段?每段講的是什麼?(可以分爲三段。第一、二自然段是第一段是講漁夫的妻子桑娜在海風呼嘯的夜晚,焦急地等待丈夫出海歸來。從第三自然段到第十一自然段是第二段,講桑娜出門去看丈夫是否回來,順便去看生病的鄰居西蒙,發現西蒙已死,便抱回西蒙的兩個孩子。從第十二自然段到結束是第三段,講漁夫回來,聽說西蒙死了,主動提出把西蒙的孩子抱回來撫養。)

四、按分成的三段朗讀課文

1、同座互相練習朗讀。

2、指名分段朗讀。

五、識記生字。書寫生字詞

每個字寫兩遍,能組成詞的組成詞寫。

六、佈置作業

根據課後“思考?練習”第一、二題,進一步自學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抓住重點語句閱讀理解課文第一~三段。練習概括中心思想。

教學過程:

一、引導抓住重點語句閱讀理解

1、經過上一節課的學習,我們已經瞭解了《窮人》這篇課文的故事情節毛要想深入地理解課文,還要抓住重點語句來閱讀思考。同學們在預習的時候,畫出了哪些重點語句?還有哪些不懂的語句?請提出來。

2、學生提出重點語句和不懂的語句,大家在這些地方做上記號。

二、指導理解第一段

1、指名朗讀第一段。

2、從第一段中可以看出,桑娜家的生活怎樣?

怎麼看出來的?

3、桑娜家的生活很艱難,課文中爲什麼說“這間漁家的小屋裏卻溫暖而舒適”呢?

(從兩個方面來體會:首先,“溫暖而舒適”是對照屋外的寒風呼嘯來說的;第二,這個“溫暖而舒適”是靠漁夫冒着生命危險和桑娜的`勤勞能幹來維持的。)

三、指導理解第二段

1、指名朗讀第二段。

2、桑娜在把兩個孩子抱回家的時候是怎麼想的?(她沒有怎麼想)你從哪兒看出來的?(從“她的心跳得很厲害,自己也不知道爲什麼要這樣做,但是覺得非這樣做不可”這個句子中看出來的。)

3、從“非這樣做不可”這幾個字中,你們體會到了什麼?(“非這樣做不可”,就是應該這樣做,必須這樣做。桑娜抱回兩個孩子的時候,想也沒想,只是覺得“非這樣做不可”,這充分表現了桑娜善良和樂於幫助別人的美好品質。)

4、把兩個孩子抱回家以後,桑娜是怎麼想的?(她覺得沒法對丈夫說,她怕丈夫不伺意,丈夫可能會揍她。)她爲什麼這樣想?(因爲生活實在太艱難了,丈夫的擔子實在大重了,再增加兩個孩子,這不是鬧着玩的。桑娜這樣想,是爲丈夫擔心。)

5、從“嗯,揍我一頓也好”這句話中,你們體會到了什麼?(桑娜想“揍我一頓也好”,意思就是:只要丈夫同意收留兩個孩子,肩己寧願捱揍。從這裏、我們叉一次體會到了桑娜的善良和樂於助人。)

四、指導理解第三段

1、指名朗讀第三段

2、漁夫聽說西蒙死了是怎麼想的?(他想,孩子和死人呆在一起不行,要趕快把他們抱來。)

3、從“我們總能熬過去的”這句話中,你們體會到了什麼?(這個“熬”字,說明漁夫準備過更艱苦的生活。從“總能熬過去”可以看出,漁夫已經下了決心,不管有多麼大的困難,也要把西蒙的兩個孩子撫養成人。這說明漁夫和桑娜一樣,很善良。樂於幫助別人。)

五、練習概括課文的中心思想

1、提出練習要求:把整篇文章連起來想一想,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情,表達了怎樣的思想?在練習本上,把這篇課文的中心思想寫一寫。

2、學生按要求練習概括中心思想。(課文通過漁夫和桑娜主動收養鄰居西蒙死後留下的兩個孩子這件事,讚揚了漁夫和桑娜勤勞、善良、樂於助人的美好品質。)

3、作者是怎樣一層一層地表達這個中心思想的?(作者先寫了桑娜家生活的艱難,漁夫出海打魚冒着風險,再講桑娜抱回西蒙的兩個孩子的舉動和她的心理活動,最後講漁夫決定撫養西蒙留下的兩個孩子。這樣一層一層講下來,就使我們看到了這兩個窮人都有一顆善良的心,看到了他們勤勞、樂於助人的美好品質。)

六、佈置作業

1、想一想,漁夫和桑娜收留了西蒙的兩個孩子以後會怎麼樣。

2、看看“讀讀寫寫”中的詞語,準備聽寫。

板書設計

窮 人

寧可自己吃苦 桑娜:樸實善良

也要幫助別人 漁夫:樸實善良

第2篇:《窮人》教學設計

這篇《窮人》教學設計範文是我們精心挑選的,但願對你有參考作用。

教學目標:

1、正確認讀“擱板、勉強、蜷縮”等詞語;正確書寫“魁梧”等生字詞。

2、梳理小說中的人物,簡要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3、抓住題目中的“窮”字,從文中找出表現“窮”的相關句子進行品讀,感知桑娜和西蒙兩家窮苦的生活。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1、板書課題,學生解題。(窮人就是生活窮苦的人。)

2、介紹作者及時代背景

本文作者是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我們在以前曾經學過他寫的《七顆鑽石》一課。他是偉大的俄國作家,出身貴族,但同情被剝削被壓迫的農奴。他的作品無情地揭露了封建沙皇制度和資本主義勢力的種種罪惡。我們今天學習的這篇文章是托爾斯泰晚年時把法國著名作家雨果的敘事詩《窮人》改編成的一篇短篇小說。(課件出示圖片,介紹作者)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誦讀課文。

自讀提示:

(1)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

(2)邊讀邊思考:這是一篇短篇小說,小說中必然要有人物,課文中寫到了哪些人物?圍繞這些人物發生了什麼事情?

A、檢查字詞過關情況:(課件出示生字詞)

詞語過關:“讀記寫”

舒適 擱板 勉強 填飽 抱怨 傾聽 掀起 裹住

蜷縮 魁梧 黧黑 撕破 倒黴 嚴肅 憂慮 溼淋淋

寒風呼嘯 洶涌澎湃 心驚肉跳 自言自語 自作自受

根據詞意,選詞填空:

(1)形容健康強壯的身體。( 魁梧 )

(2)形容恐懼不安。( 心驚肉跳 )

(3)形容水勢浩大,不可阻擋,也用來形容人的感情十分激動。(洶涌澎湃 )

(4)自己做錯了事自己承受。( 自作自受 )

(5)形容臉色黑中帶黃。( 黧黑 )

B、本文寫了幾個窮人?寫了窮人的什麼事?

(板書:桑娜 五個孩子 漁夫 西蒙 兩個孩子)

師:這些人物中主要人物是誰?

生答,師板書:桑娜 漁夫

C、理清人物關係,概括主要內容:這些人物之間發生了什麼事。(指名二三個學生答)

師小結:你們看,如果我們把幾個人物先找到,想一想這幾個人物之間發生了什麼事,就可以嘗試着歸納出課文的主要內容。

2、理清文章的脈絡:這件事的起因、經過、結果是怎樣的?

一(1、2):講漁夫的妻子桑娜在海風呼嘯的夜晚,焦急地等待丈夫出海歸來。

二(3—1):講桑娜出門去看丈夫是否回來,順便去看生病的鄰居西蒙,發現西蒙已死,便抱回西蒙的兩個孩子。

三(12—27):講漁夫回來,聽說西蒙死了,主動提出把西蒙的孩子抱來撫養。

師板書寫作順序:等待丈夫——抱回孩子——催促桑娜

(三)品讀課文,學文悟“窮”

過渡: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的課文是——《窮人》(生接)。不過老師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那就是全文除了題目之外,文中沒有一個“窮”字,那麼作者又是怎樣把“窮人”的“窮”給寫出來的呢?你又是從哪裏感受到他們的“窮”呢?請細讀全文,用橫線畫出相關的句子。(課件出示問題)

1、學生自讀課文,畫出句子。

2、指名彙報,師生共同歸納(課件出示歸納要點),完成填空練習:

課件出示:

桑娜和漁夫從早到晚地幹活,還只能(勉強填飽肚子)。孩子們沒有(鞋穿),不論(冬夏)都(光着腳)跑來跑去;吃的是(黑麪包),菜(只有)魚。

(師:桑娜一家吃的食物差,穿的衣服破,桑娜和丈夫拼命地幹活才得以勉強填飽肚子。)

孩子雖然不算多———只有(兩個),可是(全靠)她一個人張羅,如今又加上病。唉,寡婦的日子真(難過)啊!

屋子裏沒有(生爐子),又(潮溼)又(陰冷)。

一隻蒼白僵硬的手像要抓住什麼似的,從(稻草鋪上)垂下來。

母親在臨死的時候,拿(自己的衣服)蓋在他們身上,還用(舊頭巾)包住他們的小腳。

3、播放哀怨的音樂,渲染氣氛,學生讀這些語句,感受文中人物生活的貧窮。

4、師小結:他們屋內的裝飾,他們的吃穿,他們沒日沒夜地忙碌於生活,都讓我們感受到了窮人生活的艱難和困苦。這也正是文學巨匠寫作手法的精妙所在,不見一個“窮”字,可是“窮”又無處不在。其實課文只寫了他們的“窮”嗎?還寫了什麼呢?我們下節課繼續學習。

板書設計:

窮人

列夫·托爾斯泰(俄國文學泰斗)

等待丈夫

桑娜 抱回孩子 漁夫

催促桑娜

生活:艱難困苦

第3篇:《窮人》教學設計

下面由本站的作者爲你提供《窮人》教學設計的寫法。

教學目標:

1、在文本的整體聯繫中學習小說中環境描寫對錶現人物特點和文本主旨起的作用:襯托與照應;

2、在文本整體聯繫中學習人物心理描寫對錶現人物、突出主體所起的作用。

3、深入體會漁夫夫婦雖窮卻能救人於危難的善良品質。

教學思路:

一、讀書,對課文主要內容進行概括。

針對學生概括中出現的“忽略文章環境背景特徵”的問題,通過“概括後表達出來的內容是否讓聽者感動”的討論,感悟環境所寫的“窮”的特點對文本主旨表達所起的作用。

二、用刪改對比的方式,體會環境描寫的作用。

1、體會第一二自然段的作用。

討論:刪掉第一二自然段,直接從“睡覺還早,桑娜……”切入寫這篇小說,是否可以。

學生認真閱讀刪掉的內容,認識這兩段話所寫出來的“窮”的特點,結合課文整體,結合文章要表達的主旨,講“窮”與桑娜和漁夫善良品質表現所起的作用——突出了漁夫和桑娜的善良,使讀者在對比和聯繫中能更加受到感動。

2、認識這是環境描寫。

作者寫出來的環境包括:

室外自然環境、家庭生活環境、室內環境、實踐環境

認識這些環境與窮的關係。

3、修改自然環境描寫、家庭環境描寫

(1)一個月明星稀的晚上,微風吹拂着窗戶紙,海上風平浪靜……

與原文環境對比討論:這樣修改行不行?

引導學生認識到:這樣修改不行,惡劣的環境下漁夫還出海打漁,能夠更加突出桑娜一家的窮困特點。從而體會到:環境描寫是與文本要表達的住址相聯繫的,要能夠增進表達效果。

(2)修改家庭環境:

五個孩子在屋內睡着,其中,兩個孩子在不斷的咳嗽,大概患上了肺炎,但是家裏沒錢醫治,不知道孩子是否能夠活下去。

討論:這樣修改行不行。

引導學生認識:這樣修改不行,聯繫全文來看,如果桑娜家庭是這樣的,她首先應關注的是自己的孩子,而不是其他人,如果這樣的環境,她還關注別人的孩子,收養別人的孩子,就不夠真實了。

體會:環境描寫,應該讀表現人物,尤其是真實的表現人物,起到作用,要合情合理才行。

4、在全文的聯繫中體會“室內溫暖”描寫所起的作用。

(1)提出“室內溫暖”部分,讓學生讀書,體會:這段描寫,讓讀者體會到了什麼。

桑拿勤勞、對生活熱愛,充滿希望。

(2)討論:作者寫桑娜勤勞,對於表現夫妻善良,有什麼作用呢?不寫行不行?

引導學生找到文章後半部分漁夫的話“我們總能熬過去的”,讓學生體會“抱回兩個孩子後,他們會怎樣熬?”

講桑娜的勤勞與“熬”建立起聯繫,體會到:桑娜和漁夫的勤勞,與將孩子抱回來是有關係的,是能夠抱回來並且能夠講他們撫養大的前提。“室內溫暖”——桑娜勤勞,是前提,後面的“總能熬過去”是照應——他們需要進一步克服艱難,過更加艱辛的日子,付出更多勤勞來養活七個孩子。這就是窮人善良的品質所在。

5、引導學生總結環境描寫的所用:

三、體會心理描寫的作用。

提出課文中桑娜抱回孩子後的心理描寫,體會在這篇文章中,心理描寫的作用。

1、讓學生自讀課文第9自然段,體會心理描寫內容。

體會具體心理過程與“忐忑不安”的關係,體會當時桑娜的複雜心理過程。

2、用刪改對比的方法,研讀心理描寫的作用

討論:如果刪掉着一個自然段,課文情節不受影響,可以不可以呢?

引導學生體會:不行。與前文家庭的窮相聯繫,尤其是不瞭解丈夫如何看待這件事情的情況下,這樣的心理描寫,使人物表現更加真實,前面寫了窮,這裏的忐忑,就非常真實。如果不寫,後面就不會出現 “不約而同”的驚喜,讀起來,也就沒什麼味道了——由於寫了桑娜矛盾的心裏,寫了對丈夫的擔憂,讀者也會跟他一起擔憂,結尾“不約而同”了,讀者讀到這裏也會暢快的鬆一口氣。

四、體會結尾表達的感情。

閱讀課文最後三個自然段,要求學生朗讀“他們在這裏了”,體會文本結尾給人帶來的“鬆了一口氣”的感覺

比較強調“在”和強調“這裏”的兩種不同讀法,體會:那種讀法更符合桑拿當時的態度變化。然後,聯繫一起朗讀。

五、彈性作業:

安排一個情節,請學生爲情節補寫一段環境描寫,聯繫用環境描寫來增強文章的表達效果。

本站的小編希望你能喜歡以上3篇《窮人》教學設計範文,你還可以點擊這裏查找更多《窮人》教學設計範文。

標籤:窮人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