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教學資源 > 教學設計

羚羊木雕精品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羚羊木雕精品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羚羊木雕教學設計 篇一

教學目標:

1、讀懂課文,理解文中所表達的思想傾向

2、學會正確看待友誼與禮物的關係

3、學會從文中的語句分析人物形象

教學課型及課時

1、討論課

2、一課時

媒體設計

多媒體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這裏有兩樣東西:一樣是一堆金錢,一樣是幾個窮朋友。假如讓你選擇其中你需要的東西,你選什麼好呢?(窮朋友)爲什麼這樣選擇?(朋友珍貴,友情珍貴。友情是用金錢換不來的)沒有人認爲金錢貴重,金錢萬能嗎?(搖頭)的確。最珍貴的東西是友情。愛因斯坦說:“世間最美好的東西,莫過於有幾個頭腦和心地都很正直的真正的朋友。”希羅多德說:“世界上沒有比一個既真誠又聰明的朋友更可貴的了。”斯托貝說:“財富不是朋友,而朋友卻是財富。”然而,在現實生活中,有不少人重錢輕情義,尤其是大人們,他們的這種重財輕義的思想往往給孩子們幼小的心靈帶來了不利的影響。一件由羚羊木雕引起的故事就說明了這一點。今天我們要共同地學習一下張之路的文章——《羚羊木雕》。

二、明確教學目標

三、整體感知:要求學生根據自讀提示初讀課文

四、探究思考:

在這場矛盾衝突中,誰是誰非?如果父母市正確的,子女應如何對待?如果父母是錯誤的,在子女又該如何對待?你碰到過類似的情況嗎?你如何處理的?

再讀課文,理解文章的思想傾向,點撥關鍵處:

1、文章開頭就寫“媽媽突然問我”,我感到“突然”,可見的“驚嚇”,耶可見媽媽的“驚慌”,氣氛一下子就很緊張。

2、第一部分是媽媽爸爸同“我”先後對話的描寫,這段描寫中,作者的思想傾向是怎樣的?

明確:作者是同情爸爸把貴重的羚羊木雕“送給”女兒,可見對女兒的寵愛。父母寵愛女兒,可是絲毫不尊重女兒所珍視的友情。“我”本來並不知道羚羊木雕的貴重,以爲既然是爸爸送給我的,自己當然可以作主。“我”把自己心愛的東西送給最好的朋友,可見他是很重友情的。作者褒貶的思想是很明顯的。

傾向表現的最明顯的地方有兩處:一處是女兒說明萬芳“是我最好的朋友”,媽媽根本不考慮女兒的友誼,立逼女兒去要回來,預期的“堅定”,正是固執生硬的表現。另一處是爸爸的話:“是的,這是爸爸送給你的,可並沒有允許你拿去送人啊。”這個話有點自相矛盾,實質上批評了“爸爸”的不是。

再從對話的神態、語氣、心理描寫上也可以看出,作者是同情孩子的。在父母一邊,是“突然問”“目光緊緊盯着”“十分嚴厲”“堅定的說”“帶着一種不可抗拒的力量”。在孩子一邊,是“心怦怦地跳起來”“小聲的說”“站在那兒一動也不動,低着頭不敢看他”“聲音有些發抖”“哭着喊了起來”“心裏難過極了”。可見父母爲了木雕怎樣傷害了孩子的心。

3、第二部分插敘“我”和萬芳的真摯感情。在孩子的小天地裏,彼此都是真誠無私的友愛。這一部分,又涉及兩個孩子家長的情節,不要忽視。一處是,我0不小心,褲子被樹杈劃了一道長長的口子。坐在樹底下偷偷的抹眼淚。爲甚麼呢?因爲“又心痛褲子,回家挨說”。這就可見父母平日的爲人了,只要損害了財務,也不管原因,對孩子就沒有好態度,否則孩子怎麼會“怕”呢?另一處寫萬芳媽媽,不但不誇獎萬芳的仗義,反而“讓他對着牆站了一個小時”。萬芳也深知“我”的媽媽的脾氣,“要是再換過來,你還得再站兩個鐘頭”。這些都是批評的筆觸。

4、第三部分爲什麼寫奶奶呢?

明確:奶奶直到“我”淌眼淚,才憋不住“突然說:算了,這樣多不好。”奶奶很體貼孩子的感情。反襯之下,顯得爸爸媽媽只知道東西名貴,卻全然不顧孩子傷心,這樣多不好。起初,奶奶“定想說什麼,可是,他沒有說”。奶奶是長輩,說話還有顧忌,因爲他知道兒子媳婦的爲人,左右爲難。可見,寫奶奶也是爲了批評爸爸媽媽的不是。)

5、讀最後部分,要注意“我”被逼無賴的痛苦心情,作者把這種心情描寫得很細膩,思想傾向也是很明顯的。特別是結尾,作者同情的寫道:“我呆呆的望着他,止不住流下了眼淚。我覺得我是世界上最傷心的人?因爲我對朋友反悔了。我做了一就件多麼不光彩的事呀!”“可是,這能全怪我嗎?”當然主要是怪父母。

總結語:總起來說,課文展示了兩種生活,兩種內心世界。一面,我們看到了一個少年世界,少年朋友之間的友愛,少年的內心世界。他們如此充滿友情,如此珍惜友情。萬芳見“我”褲子撕破後心裏難受,把自己身上的褲子換給“我”穿,即使被家長責備也心甘情願。“我”見萬芳特別喜歡羚羊木雕,就把羚羊木雕送給萬芳。父母逼他反悔,使他失去了一個最好的朋友,他感到莫大的痛苦,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傷心的人”。

另一面,在成人的世界裏,卻是重財輕義。他們對子女的態度,走了兩個極端,“爸爸”捨得把名貴的羚羊木雕“送”給孩子,可是使孩子最傷心的也是他們。他們並不重視子女的友誼,不懂的孩子最渴望最珍惜友情,他們疼愛子女卻不尊重子女的人格感情。

五、課堂拓展

問題:從課文看,這兩個孩子都沒有所謂“價值觀念”,你看,他們那一次交換的禮物,是名貴的羚羊木雕和一把彎彎的小藏刀,這種感情純潔是純潔,可是這種做法畢竟不對,這樣確實給父母出了難題。討論討論,生活中應該怎樣處理這類事情?怎樣預防這類事情?要從課文中找插敘戶根據。

明確:鼓勵學生從多方面考慮:例如,“爸爸”鬆齡楊木雕給孩子的時候,應該介紹一點有關這件工藝品的知識,讓孩子知道他的珍貴,注意保管。小朋友之間送東西,要徵求大人的意見。如果想課文寫的那樣,已經成爲既成事實,處理的方式也大可以婉轉一些,要注意保護小朋友之間的感情。“我的父母”可以向萬芳的媽媽暗示一下,萬法方媽媽也不是佔小便宜的人,不會同意自己孩子收受這麼珍貴的東西的,重要得倒是叫 萬芳媽媽不要責備孩子。

佈置作業:

請同學們結合自己的日常生活,寫出學習本文的感受,題目自擬,課下交流。

課後記:在本課中學生們討論比較熱烈,但是抓不到問題的關鍵。應該在平時加強對學生這一方面的引導,幫助學生掌握科學機敏進行辯論的方法。

羚羊木雕教學設計 篇二

教學目標:

1.積累“逮、攥、怦怦、寒顫、形影不離”等詞語;

2.體會並評價人物的思想感情;

3.學會與父母溝通;

4.教育學生學習“我”與萬芳珍惜友情的可貴品質。

教學重點:

1.朗讀表演;

2.體會與評價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1.學會與父母溝通;

2.學習珍惜友情的可貴品質。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及其步驟:

(一)組織教學:鼓勵學生,調動情緒。

(二)激趣導入:巧用唱歌,創設情境。

借用歌曲《朋友》(周華健)創設情境:這首歌表達了朋友間無比珍貴的友情。我想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知心朋友。那我問大家,你們送過什麼禮物給朋友嗎?請說說。

今天,我也想送一份珍貴的禮物給在座的每一份朋友,那就是——羚羊木雕。(噓,在哪兒呢?)對了,這不是一件具體的事物,而是當代作家張之路的一篇文章《羚羊木雕》,爲什麼我要把它當作一件珍貴的禮物送給大家呢?因爲它裏面包含着一種特珍貴的感情,這是什麼呢?現在就請大家和我一起走進張之路的《羚羊木雕》,好嗎?

(三)我來自查:檢查預習情況。

1.字詞教學

①給加點字選擇正確的讀音

犄角( ) 怦怦( ) 寒顫( ) 樹杈( )

攥着( ) 臉頰( ) 反悔( ) 無可挽回( )

②根據詞義寫出詞語

像身體和影子一樣不可分離,形容關係密切。( )

不跟別人商量,按自己的見解決定。( )

對以前答應的事後悔或不承認。( )

2.整體感知,思考作答。

①文中的這隻羚羊是怎樣的一件東西?

(明確:爸爸從非洲帶回來 的,黑色硬木雕成的,貴重的)

②文中主要涉及到了哪些人?

(明確:爸爸、媽媽、我、萬芳)

③圍繞“羚羊木雕”,這些人之間各發生了什麼事?

(明確:略)

④從這些事情中可以看出,爸媽、我、萬芳分別是怎樣的人?

爸媽:重財輕義;“我”:珍惜友情;萬芳:仗義明理。

(四)我來表演:分角色朗讀表演,加深對文章內容的理解。

1.準備活動

①四人一組,一個人做聽衆,三個人分角色朗讀(爸、媽、我);

②注意每人的神態語氣心理性格(應怎樣說,爲什麼這樣說);

③注意人物出場先後順序,該怎樣安排?

④要用上什麼道具,請準備簡易道具。

2.實踐活動:我來表演,你來評。

①注意人物的個性;

②注意人物的神態語言(重音語速語氣);

③評出誰是“最佳演員”。

(五)我來研討:分組,逐一討論作答,要求同學們暢所欲言。

這究竟怪誰呢?我們來看看直接與羚羊木雕有關的人:

①爸媽有錯嗎?

②“我”呢?

③萬芳就沒錯嗎?

(六)我來體驗:希望同學們都能踊躍地各抒己見。

1.我會這樣處理:

①如果你是文中的“我”,你會怎樣處理這件事更合適呢?會去要回來嗎?爲什麼?

②你遇到過類似的煩心事嗎?請說說。

2.我會這樣分析: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發生矛盾的雙方往往各有各的理由,又不能洞悉自己的不足,你能幫文中的“我”及父母分析分析各自的理由和不足嗎?

(七)我來小結。

1.剛纔我們認真分析了課文,知道了文中人物是如何處理這件事,也闡述了我們自己怎樣處理這樣的事。現在回過頭來看看作者是怎樣的態度傾向?傾向於誰不對呢?這樣寫的目的意義是什麼?

(明確:傾向於父母不對;讚美了小朋友們真誠無私的友愛,含蓄地批評了父母重財輕義的行爲,告誡父母親要理解孩子的心,尊重他們純真的感情。總之,一句話,作者是在呼喚真誠,呼喚友情!)

2.你從文中學到了什麼?請說說。

(八)我來創作:課外作業。

續寫片斷:文中結尾寫到“我”已經把羚羊木雕要回來了,此時父母又會有怎樣的反應呢?注意人物的語言、動作和神態描寫,請同學們寫一個二三百字的片斷文字。

(九)送歌一曲:《永遠是朋友》。

送話一句:童心結朋友,人間見真情——讓我們成爲永遠的朋友

《羚羊木雕》教學反思

這是一堂開放的、生動的、以學生爲主的、令人回味的語文課。

整個課堂非常活躍,超出了我的想象。我認爲這與“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是分不開的。

新課改標準所倡導的自主探究就是要求給予學生更廣闊的自由空間,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很好的把握全文,不僅僅是要求教師更新觀念、轉變思想,更主要的是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從而改變以往教師“要我學”爲“我要學”,提高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在自主探究時,教師的作用主要在於給學生提供所需的資料及提示相關信息,起着活動的輔助者和組織者的作用。自主學習是基礎,如果沒有學習的熱情和學習的興趣,是無法做到的。所以,我在教學中盡力調動每個學生的學習熱情與積極性,使每個學生都有濃厚的學習興趣,做到樂學、愛學、會學。合作探究也是實現有效學習的重要方式。通過在自學、自悟基礎上的各種有效的合作學習,可以引導學生互相啓發、共同探究,在合作中學習,發掘學生潛能,學生從中不僅能夠發現一個個美麗奇妙的世界,還能發現一個個世界中所蘊藏的真諦。

教師更要尊重學生,要給學生更多的自主權,要給學生表達的權利、選擇學習方式及學習夥伴的權利。比如,學生在回答問題時,我從不同的角度給予了肯定,沒有打擊學生的積極性,也沒有死死的固定一個答案;在選擇合作伙伴時,都是讓他們自由組合。

另外,教學時藉助情境的創設再現課文所描繪的生活畫面,使學生如臨其境,能激起他們的學習興趣,引起他們的高度注意。在分角色朗讀時,讓學生演一演,把語言文字直接變成活生生的生活,展現在學生面前。那種場面真是精彩極了,學生不僅理解了課文的內容,體會角色的思想,還能生動形象的表演出來,課堂上不僅師生對話,學生對話,還和文本作者對話。這樣就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把學語文,變成了一件帶有樂趣的一件很輕鬆的事情。

當然,我這堂課也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在“品一品”這個環節應多花些時間讓學生去體會,更好的理解人物。

什麼是設計 篇三

教學設計(Teaching design)是爲了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對象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劃,包括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時間分配等環節。

羚羊木雕教學設計 篇四

1、整體感知課文,分角色朗讀,體會人物思想感情。

2、聯繫生活,學會與父母、他人溝通,獲得有意的啓示。

一、導入

二、整體把握

[“我”把羚羊木雕送給了我最要好的朋友萬芳,被父母發覺了,逼“我”去要回來,“我”被逼無奈,只得硬着頭皮開口,讓萬芳把羚羊還我,“我”很傷心。]

要感知課文內容,就要朗讀,朗讀有助於體會。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自由發表自己對文章的初步感受。教師鼓勵學生對課文有主動的、獨特的感受,隨時加以肯定。

[教師小結]

《羚羊木雕》這篇文章把孩子與父母的矛盾衝突展示在我們面前,矛盾尖銳集中。文章一開頭氣氛就很緊張,緊緊抓住了我們的注意力,媽媽、爸爸、奶奶先後出場,人物的語言很有特色。這樣巧妙的情節,精彩的語言,同學們一定要精讀揣摩

精讀賞析

師生合作分角色有感情朗讀課文。請其他同學邊聽邊思考。聽讀後進行評價。

教師用大屏幕投影問題組:

① 品味揣摩人物個性化語言

② 文章結構順序能否調整

(過渡)從大家的掌聲和眼神裏可以看出,同學們已被文章深深地感染了。哪裏有興趣哪裏就有發現、有感悟,進而有創作。小組討論誰讀得好,好在那裏,如果朗讀中有不足,有什麼不足?然後全班討論。

全班討論對人物的理解,其他同學補充或糾正。

①品味揣摩人物個性化語言

分別對“我”、“媽媽”、“爸爸”、“奶奶”、“萬芳”的語言進行揣摩、品味,並由此分析人物性格。

②文章結構順序

調整後不好。在敘述這場家庭糾紛的時候插敘了我和萬芳的友誼。這樣寫是對故事情節作必要的交待,能夠吸引人,使故事懸念迭起,情節起伏跌宕。

體驗反思

(過渡):同學們在悄悄地長大,在生活中你可能不得不面對與父母的分歧,也許是“剪不斷,理還亂”,也許是唱出和諧的主旋律。

大屏幕投影出示問題

① 如果你遇到類似“我”那樣的傷心事,會怎樣處理?

② 學習這篇課文,你有什麼收穫?

[教師小結]

學生處理矛盾的方法有差異:有的學生非常衝動,甚至以離家出走解決問題;有的則非常理智地考慮如何避免這樣的矛盾出現。教師這時要因勢利導,羚羊木雕就像一架天平,衡量了在不同人心中金錢和友誼的分量。如果在生活中,學會溝通,讓父母、他人理解自己,自己也努力去理解父母、他人,這樣就能儘量避免出現文中的矛盾衝突。

作業 : 確定自己代表的人物——父母、“我”。 準備辯論提綱。

第二課時

辯論。辯論30分鐘,評議10分鐘,評議先由學生髮言,最後教師小結,尤其肯定擺事實講道理,並掌握好說話分寸的同學。

羚羊木雕教學設計 篇五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分角色朗讀,學會從文中的語句分析人物形象。

2、閱讀課文,體會課文中的思想感情,從中獲得對人生有益的啓示。

能力目標:

學習並運用朗讀、討論的方法,培養學生參與語文課堂實踐活動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體會文中所讚美的小朋友之間真誠無私的友情,聯繫生活實際,學會珍惜朋友間的純真感情,學會與父母和他人溝通。

【教學重點】

1、引導學生整體感知課文,體會人物思想感情。

2、學會解決生活中遇到的類似矛盾。

【教學難點】

體會文章所展示的兩種內心世界,正確看待情誼與金錢的關係。

【教學方法】

1、朗讀法:分角色朗讀課文。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與朗讀是相輔相成的,朗讀有助於體會,體會越深刻,朗讀就越有感情。

2、討論法:通過一場辯論會,讓學生探究課文的主題,培養學生的雄辯能力,讓學生在爭論探討中懂得如何與人相處。

3、自主探究法:在今後的生活中,如何避免此類事件的發生。讓學生了解尊重、理解、溝通的重要性。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俗話說“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 斯托貝說:“財富不是朋友,而朋友卻是財富”,可見朋友在人的一生中的重要作用。同學們,你們有沒有知心的朋友呢?有沒有收到過朋友送的禮物呢?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對好朋友,她們卻因爲一件禮物,不僅傷心,而且還傷了感情。這件禮物就是--羚羊木雕。

二、介紹作者(出示圖片)

張之路,曾任中學教師多年,現任中國兒童電影製片廠文學部主任,是我國八九十年代以來國內最有影響的少兒小說作家之一。有電影文學劇本《霹靂貝貝》、童話集《野豬的首領》、小說集《題王》《羚羊木雕》等。

三、出示學習目標(出示圖片)

1、通讀全文,理清事件。2、再讀課文,辯論是非。3、聯繫實際,解決問題。

四、檢查生字詞(出示圖片)

1、讀準下列字音:

怦怦(pēng) 逮着玩(dǎi) 樹杈 (chà) 臉頰 ( jiá)

小藏刀(zàng) 攥着 ( zuàn) 兜裏 (dōu) 抹眼淚(mǒ)

2、理解下列詞語的意義:

仗義:講義氣。仗:拿着,引申爲主持、講求。

形影不離:成語。像物體跟它的影子那樣分不開,形容彼此關係密切。

五、閱讀課文,整體感知(出示圖片)

(一)速讀課文,解讀文意。要求以最快的速度閱讀課文,做到注意力集中,用筆畫出關鍵的字、詞、句,並回答下列問題:

1、本文寫了一隻什麼樣的木雕?

2、圍繞羚羊木雕發生了什麼事情?(請同學們用簡要的語言概括。)

3、主要涉及哪些人物? 他們對此事的態度如何。

學生思考並搶答。明確:

1、用黑色硬木雕成的工藝品,是爸爸從非洲帶回來的,非常貴重。(出示圖片)

2、家庭生活中的一場小糾紛。“我”把爸爸給我的羚羊木雕轉送給我最好的朋友萬芳,可是父母認爲這木雕很貴,不該隨便送人,並要“我”向萬芳討回羚羊木雕。

a、請根據圖片簡單地概括課文內容。全文以羚羊木雕爲線索,寫了三件事:

逼問羚羊木雕; 贈送羚羊木雕;要回羚羊木雕

b、中間一件事在敘述中運用的是什麼記敘順序?有什麼作用?

插敘。補說我贈送木雕的原因。(出示圖片)

3、文中一共提到幾個人?在是否要回羚羊木雕問題上各持什麼態度?(出示圖片)

爸爸:責備我

媽媽:木雕太貴重,查問並逼我去要回。

萬芳媽媽:責備萬芳“怎麼能拿人家這麼貴重的東西”,然後把木雕遞到我手上

奶奶:認爲要回不好

我:認爲友誼重要,不想要回,但又屈於壓力,無可奈何

萬芳:先責備我反悔,後仍肯定”咱倆還是好朋友”

媽媽的態度固執、生硬,爸爸的話語很婉轉,但態度與媽媽實質相同。“我”被逼無奈、委屈、痛苦的心理與父母的態度形成鮮明的對比。兩種態度取決於兩種價值觀,父母重財輕義,孩子重義輕財。

(二)分角色朗讀課文:指導學生注意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讀出不同人物所特有的語氣、語調和情感態度。其他同學當評委。

媽媽:着急、生硬、固執、咄咄咄逼人。 爸爸:聲音雖然很平靜,但帶着一種不可抗拒的力量;

“我”:委屈、無助、痛苦

學生評價時,教師要引導學生抓住人物的神態、語氣評。看是否讀出人物的性格以及對此事的態度。

(三)問題探究:

“我”珍惜友情,把羚羊木雕送給萬芳;父母心中珍視的是羚羊木雕,逼“我”要回來,由此而起衝突。在查問木雕部分,矛盾激化了。一面是“逼”,一面是“無奈”,兩個方面展示在同學們的面前,你是怎樣看待這個問題的呢?到底該不該要回羚羊木雕呢?(出示圖片)

學生分小組進行辯論:

男同學代表父母的觀點,爲正方:應該要回羚羊木雕。

女同學代表“我”的觀點,爲反方:不該要回羚羊木雕。

教師應引導學生注意擺事實講道理,把握好自己的觀點。發言要符合人物的身份;語言表達要簡明,流暢。

教師總結:父母、和“我”各有各的理由,但子女往往處於弱勢地位,只能服從。結果孩子們心靈受到傷害,也影響子女和父母間的感情。最好是避免此類事情的發生。

六、課外延伸

聯繫實際,解決問題:怎麼才能避免此類事情的發生呢?(出示圖片,全班討論)

明確:愛需要理解、溝通,假若爸媽能較早的把木雕的特殊價值告訴我,假若我能在送禮物之前徵求爸媽的意見,或許,這個遺憾是可以彌補的。作爲中學生的我們,一方面,要學會思考,有主見;但另一面,做事情要跟大人商量了再做,自以爲是,自作主張是不對的。推而廣之,遇事多商量,就可以避免許多矛盾。

七、佈置作業(出示圖片)

給文中的小姑娘寫封信,安慰她,開導她,並告訴她你的想法和看法。

八、教師寄語(出示圖片)

父母深愛孩子,把珍貴的羚羊木雕送給孩子;孩子珍視友情,又把羚羊木雕送給最好的朋友。親情、友情都是世間最美好、最珍貴的情感。之所以發生不愉快的事情,是因爲缺乏溝通和理解,遇事考慮不周,如果彼此多些尊重、理解、溝通、寬容、體諒,那麼,這朵友誼之花將永遠鮮豔、燦爛!

羚羊木雕教學設計 篇六

教學目標:

1、掌握“讀一讀、寫一寫”中的詞語,學習圈點勾畫的精讀方法。

2、把握人物個性化語言,體會人物的心理感受。

3、學會正確的理性的處理好家庭、親情及友情的關係。

教學重點:

1、分角色朗讀課文,把握人物個性化語言。

2、體會文中的情感,樹立正確的父母觀和子女觀,建立理解和信任的關係。

教學難點:

學會正確看待友誼與禮物的關係,明辨是非。學會與父母、他人溝通。

教法學法:

1、自主、合作、探究;勾畫圈點法、朗讀法、辯論法;

2、第一課時側重於“讀”;第二課時側重於“論”

教學時數: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情導入

課前播放無印良品的歌曲《朋友》。

白鬱金香是一朵代表友誼的花。友誼是冬日裏的一縷陽光,讓飢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間的溫暖;友誼是沙漠中的一泓清泉,讓瀕臨絕境的人看到生活的希望;友誼是一首飄蕩在夜空的歌謠,使孤苦無依的人獲得心靈的慰藉。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個由友誼引發的故事——《羚羊木雕》

二、檢查預習

抹淚攥着逮着玩怦怦樹杈寒顫臉頰

三、學習新課

1、速讀概括

速讀課文,文章圍繞羚羊木雕講了一個什麼故事?

2、資料助讀了解“羚羊木雕”

羚羊木雕是非洲藝術家用一種黑色硬木雕刻成的羚羊形狀的工藝品。非洲木雕是非洲大陸具有代表的全世界都享有盛譽的工藝品,其文化、藝術價值很高。非洲很多國家元首出訪或歡迎來訪的客人大多喜歡送木雕。

(從這段話中,我們知道了羚羊木雕是十分珍貴的。)

3、分角色朗讀課文。

下面我們分角色朗讀追問木雕、要(收回)木雕兩部分。

思考文中的人物在這件事中表現了怎樣的性格特徵,據此揣摩人物的語氣,先試模擬不同角色朗讀。(旁白、爸爸、媽媽、奶奶、我、萬芳、萬芳媽)

4、評價朗讀

注意把握好人物的語氣。

5、分析人物態度、性格

細讀課文,找出每個人物所說的話,從個性化語言體會人物態度、性格。

6、合作探究。

有感情地齊讀文章最後三段,思考下列問題;

(1)寫“月亮出來了,冷冷的”有什麼作用?

(2)“可是,這能全怪我嗎”的含義是什麼?

7、拓展延伸

如果我們有做錯的事或做得不好的事,而且跟父母起了衝突,我們該怎樣做?

第二課時

1、分角色朗讀

小組展示分角色朗讀。

2、辯論

在這場家庭矛盾中,誰是誰非,你是怎麼認爲的?我們將自己的感情融入到故事中來,進行一場以“羚羊木雕是否應該要回來”爲主題的辯論賽吧!

辯論的規則、方法:將學生分爲兩大陣營,一方代表父母,主要觀點爲“應該要回羚羊木雕”,一方代表“我”,主要觀點爲“不應該要回羚羊木雕”。

辯論要求:注意觀點明確,擺事實,講道理。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問題,根據自己代表的人物身份,掌握好說話的分寸。

3、深入探究

(1)在被逼無奈的情況下,我要回了羚羊木雕。我認爲自己做了一件不光彩的事。那麼,這件事究竟怪誰呢?(我們看問題要一分爲二,可以採用換位思考的方式考慮這個問題。)

(2)你覺得怎樣處理會更好?

(3)怎樣才能避免這一類不愉快的事情發生?或我們應該汲取什麼教訓?

4、小結

生活如大海,一個小小的矛盾也會激起層層**,使家的港灣不再寧靜。所以,在現實生活中,當我們呼籲父母理解的同時也應努力地去理解父母,唯有這樣,在風浪中漂泊的滿載着理想與希望的那葉方舟才能順利地到達溫馨的港灣。

5、佈置作業

相信你也有過類似的經歷和遭遇吧,現在請你寫一寫自己在家庭中遇到的類似的傷心事。

板書設計:

羚羊木雕

張之路

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