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角的初步認識》教案【新版多篇】

《角的初步認識》教案【新版多篇】

認識角的各部分名稱, 篇一

師:我們請的小客人哪裏去了呢?原來,調皮的角就藏在這裏(教師出示課件),小朋友,你能把它從這幅圖裏找出來嗎?誰來說說,你從哪裏找到了角?

學生描述圖片上的場景:正在踢足球的學生,拿着三角板的老師和修剪花木的老爺爺。還有教學樓和鐘樓等等,指出相應的角的位置。教師操作媒體,把相關角標誌出來。並對學生的發言予以鼓勵。

師:小朋友,你們真聰明!把角都找到了,在我們周圍,還有很多“角”,老師這裏也有幾個物品,他們也有角,你能幫老師說一說嗎?(出示課件)

師:老師把這些角,畫了下來,你們想知道老師是怎麼畫的嗎?我們一起來看看好嗎?(教師演示角的畫法)

1、小朋友,老師剛纔是怎麼畫的呢?誰來說一說(先畫一個點,再畫兩條直直的線)

2、我們把這個點叫做“頂點”,把從頂點發出的線叫做“邊”? (教師板書:頂點和邊)小朋友,一個角有幾個頂點?幾個邊呢?(角有一個頂點和兩條邊)

3、你能像老師一樣自己畫一個角,並標出它的頂點和邊嗎?(學生動手操作)

4、展示畫的角,並說一說自己是怎麼畫的?

5、下面的圖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學生髮言後,教師將角的特點再總結一次。)

《角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 篇二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課程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二年級上冊第三單元。

教學目標

1、初步認識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稱;會初步比較角的大小;會用尺子畫 角。

2、通過讓學生觀察、操作分析、比較,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發展學生獨立學習能力和創造意識。並對學生進行事物的運動發展變化的辨證唯物主義觀點的啓蒙教育。

3、創設平等和諧、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培養學生互相協作的精神,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

教學重點 難點

重點是讓學生形成角的正確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初步學會用直尺畫角。

難點是引導學生畫角的方法,使學生通過直觀感知理解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無關。

教學設計

〖活動一〗 引入

從複習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老師這有四根一樣長的小棒,你們可以用這四根小棒擺一個我們已經學過的圖形嗎?

生:可以擺一個正方形。

【請學生上臺演示】

師:做的很好,如果去掉一根小棒,又可以擺成一個什麼圖形?

生:可以擺一個三角行

【學生繼續演示】

師:如果從三角形中拿走一根小棒,又是一個什麼圖形呢? 【師邊說邊拿走一根小棒】

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認識的新圖形―――角

【設計意圖 對於正方形 三角形,學生們在一年級就有了初步的認識,這裏設計意在喚起對已有知識的回顧,爲認識新的幾何圖形做遷移鋪墊。同時,由學生自己動手上臺演示,激發了興趣,調動了情緒,有活躍了學習氣氛】

〖活動二 〗感知

從實物中抽象出角

課件出示實物

鐘面 紅領巾 剪刀 吸管

師: 這些物體中都隱含着我們今天要認識的角,讓我們給這些角脫去漂亮的外衣,就變成這樣, 【課件演示 從實物抽象出角來,聲光提示】

師: 你能在自己身邊找出角嗎?找到角後摸一摸,角是什麼樣的 ?

生1: 角尖尖的

生2: 角兩邊直直的

【設計意圖 角與實際生活有着密切的聯繫,周圍許多物體上都有角 ,這裏從學生熟悉的生活實物中引出角,並從中抽象出所學的角,使學生經歷數學知識抽象的過程,感受到數學知識的現實性,學會從數學的角度去觀察分析現實問題,從而激發起探索數學的興趣。】

〖活動三〗 創造

師: 同學們,我們要做一個角的模型,要選擇哪些學具,試着做一下。 【生從學具袋中選兩根帶孔的小棒做成一個角】 通過剛纔做活動角,你發現,一個角由幾部分組成?

生1: 我覺得有兩部分組成 , 兩根小棒就行了。

生2: 我也覺得是兩部分。

師: 如果沒有帶孔的點連接,會是一個什麼樣子呢?

生1: 不能把兩根小棒連起來。

生2: 不能組成一個角。

生3: 組成一個角,這個孔不能少。

師: 是的,通過剛纔做活動角,發現角是有三個部分組成的,我們把兩根小棒叫做角的“邊”,這兩根小棒相交的地方就是有孔的位置叫做角的“頂點”。說一說 ,你們做的活動角的頂點和邊在哪?

【設計意圖 教學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而國小生往往缺乏感性經驗,只有通過親自操作,獲得直接經驗,而這節教學通過學生動手做活動角,讓學生自主去發現角的三部分。】

〖活動四〗探索

師: 同學們,你們能讓自己做的角變大嗎? 怎麼變?

生1: 我把兩根小棒往外一拉,角就變大了。

生2: 我拿住一邊,把另一邊一拉就變大了。

師: 你們能讓角變小嗎?

生1: 把兩條邊合攏一下,就變小了。

生2: 剛纔,我們既能把角變大,又能把角變小,那角的大小與什麼有關?

生: 與角的邊有關。

師追問 : 與邊的什麼有關,長短嗎?

生1: 不是 剛纔邊沒有變長。

生2: 不是 兩條邊張開的大 ,角就變大,張開的小,角就變。

師小結

【設計意圖 這段教學,通過拔動活動角,去體驗角的大小與什麼有關係,在具體的操作中,學生才能得以充分的感知,增強了認識效果,可以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

〖活動五〗 畫角

深化角的認識

師: 我們認識了角, 現在在自己的練習本上任意畫一個角。【學生畫 師巡視】 說一說 , 你是怎樣畫的。

生1: 我是照着三角板畫的

生2: 我是先畫兩條邊,再畫頂點。

生3: 我是先畫頂點,再畫的邊。

師: 很好,通常我們常用生3的方法畫角,請同學們看看【課件畫角】,請同學們在自己的本子上按這樣的方法再畫一個角,看誰畫的好。 【指名學生黑板上演示。】

【設計意圖 畫角是這次課的教學重點,在教學是把學生的主動權交給學生,通過學生的自主探索,和相互交流活動,尋求解決問題的策略。】

〖六,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學會了什麼知識 還有什麼問題嗎 你覺得誰表現最好 (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師生共同歸納。)

1、認識了一種新的圖形——角。

2、學會了畫角。

3、知道了角是由一個頂點,兩條邊組成的。

《角的初步認識》教案 篇三

學習內容:

教科書p40

學習目標:

1、使學生在動手操作中感知直角的特點,並能從生活中找到直角。

2、通過探索、嘗試掌握直角的畫法。

3、培養學生的教學猜測意識。

學習重難點:

重點:認識直角

難點:畫直角

學習準備:直角三角形、活動角、一些紙

學習過程:

一、複習導入

同學們,我們已經認識了角。誰能來說一說角。拿出昨天我們製作的活動角。一個完整的角有幾部分組成?同桌互相比較兩個角的大小。在拉活動角中我們的能着到一個特殊的角,它不大也不小。現在老師來用活動角來比劃比劃,你們來看看。

你能拉個和老師這個活動角一樣大的角嘛?

有點難是嗎,其實用任意形狀的紙片我們都能製作出這樣一個角。對了,它的名字叫直角。板書課題。

二、探索新知

1、做直角

跟着老師一起來做一個直角。拿出一張紙,任意折一折。再沿着摺痕對摺。看,這兩條邊所夾的角就是直角。

用手摸一摸,感覺直角的大小。和同桌說說你的感受。

你覺得直角是什麼樣的,和大家說一說。(彙報)

2、找直角

其實直角就藏在我們的周圍,很多地方都能找到它。現在請同學們在教室裏找一找。並和小組的同學互相說一說。

彙報:

如果學生出現課桌是直角,請學生具體說明,請他對自己的語言進行調整。

學生回答時請其餘學生進行互評。在評價中鞏固直角的概念。

小結:在我們的生活中很多地方都有直角,但由於它的實際用途,象課桌,爲了防止小朋友們碰傷並把課桌磨成圓角,那麼我們可以說他們像直角。

3、判斷

老師也找來了一些直角,小朋友們幫老師判斷哪些是真正的直角?

爲什麼?

4、畫直角

小朋友都認識了直角,現在我們要來畫一個直角,你有什麼好辦法?怎樣才能使我們的直角畫得標準?引導學生尋找合適的工具。

s:我可以沿着直角的邊畫直角

t:那你用什麼畫呢?你真聰明。很多工程師和你有同樣的方法。讓我們一起來試試。

先看老師來畫一畫,先畫一條直直的線。把三角板直角中的一邊和它重合,倚着另一條邊再畫一條線,你看。這就是我畫的直角。你也來試一試。

比一比,誰畫的直角最標準。

學生試畫,教師巡視指導。展臺展示個別作品,請學生判斷。再說注意點。

延伸問題:老師在黑板上的直角比你畫的直角要大,對嘛?

三、總結:

這節課我們認識了一位角王國中的特殊的朋友,它的名字叫?你能來介紹你這位朋友嗎?現在如果老師想讓你們用活動角再來擺一個直角,你有什麼方法?

四、作業:尋找身邊的直角。

角的初步認識教案 篇四

教材分析

“角的初步認識”這節內容是第三冊“角和直角”的起始課,是在學生已經初步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角作爲幾何形體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特點和各部分名稱以及角的畫法是學習的重點,通過直觀感知抽象出角的圖形,角的大小比較是這節內容的難點。另外,學習這部分知識,也是爲今後高年級學習角的分類打下基礎。所以,在角的認識的起始課上充分幫助學生建立角的表象,同時在這一過程中激發學生學習集合知識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

學情分析

“兒童的智力活動是與他對周圍物體的作用密切聯繫在一起的,也就是說,兒童的理解來自他們作用與物體的活動。”角普遍存在於學生的生活中。教學時,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一因素引導學生認識角。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使學生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能直觀地認識角有大有小,會畫角。

2、過程與方法:通過動手摺角和做角的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操作能力。

3、情感、態度:通過學生找角和課件演示,使學生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激發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和難點

1、初步認識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稱。

2、能辨認角。

3、初步學會用尺畫角。

教學步驟: 篇五

一、創設情境,引出新課

師:同學們,這裏有一個紅領巾,一本童話書和一個五角星,(閃現這些圖形的一個角),抽象出角:同學們,你們認識這種圖形嗎?今天我們就來一起認識這種新的圖形—角。

板書課題:角的初步認識

師:同學們,讓我們來看上面這些圖形中各有幾個角,你們能找出來嗎?

二、實物操作,探究新知

(一)找角

1、學生找身邊,周圍和生活中的角(分小組找,指名回答)

2、師小結:(叉開手指,讓學生觀察,這是角嗎?又彎曲肘關節,這又是角嗎?)可見,我們的身體,身邊,周圍角處處可見。

(二)折角

1、請學生拿出準備好的一張紙,折出一個角(以小組折,組內學生互相幫助,老師個別指導)

2、請同學們摸一摸自己折出的角(同時老師示範:先摸角的頂點,再摸角的兩條邊)問:你們發現了什麼?

得出:有一個尖尖的地方,有點刺手,兩邊平平的,直直的,

(三)認識角

1、抽象出角的概念

師引導:同學們,你們折出的角有什麼共同的特相同的地方(都有一個)?尖尖的點和兩條直直的邊

顯示:角的頂點,讓學生說出還有兩條直線。

得出:角尖尖的地方叫做頂點,角的兩條直直的線叫做角的邊,兩條邊所夾的部分就是角。

師展示角,讓學生指出角的各部分名稱。指名回答。

出示:下面哪些圖形是角?

三、比較角的大小

1、剛纔通過學習我們已經認識了角,下面我們來考考你的。眼力!出示:誰能判斷出這兩個角中哪個角大,哪個角小?說說爲什麼?

演示:把角重合,讓學生探究比角的大小與什麼有關?

強調:角的大小與兩邊叉開的大小有關,叉開的越大,角就越大,叉開的越小,角就越小。

2、演示:增加角的兩邊長度,讓學生判斷角的大小是否改變?

得出: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沒有關係。

3、比較剛纔折出的角,同桌合作,看誰折的角大,誰折的角小。

四、規範角的畫法

師邊說邊示範:用直尺畫出一個角,具體畫法:

1、從一個點起,用尺子向任意方向畫一條線。

2、再從這個點向不同方向畫一條線。

3、兩條線中間所夾的部分就是角。

五、板書設計

六、課堂小結:今天咱們認識了一位新朋友——角,課後同學們可以去查有關資料,瞭解角的有關知識,咱們下節課再繼續交流。

教學過程 篇六

一、情景導入:

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個新朋友,它的名字叫做‘角’,這個新朋友呀,很害羞,總是喜歡躲起來。讓我們先來認識“角”和它做朋友好嗎?

《角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 篇七

在教科院張老師和學校領導老師的幫助下,我執教了《角的初步認識》這節課,自我感覺較以前的。數學課堂提高了一大截。現自評一下。

縱觀整節課,感覺優點有三:

一、能夠做到環節緊湊,思路清晰,從而形成一個較好的教學框架:首先是創設情境,導入新課;其次是放手學生,探究新知;最後是歸納總結,拓展延伸。其中第二大環節又包括5個小環節,即找角、抽象出角的特徵、畫角、做角及研究角的大小與什麼有關。

二、能夠在導入新課中把問題的切入點拋給學生,如:你們最想知道角的哪些知識?從學生感興趣的問題入手,主動進入到學習的情境中去。而不是讓老師牽着鼻子被動前行。

三、在突破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無關這一知識難點時,能夠利用電腦多媒體的優勢,巧妙突破。尤其是利用兒童化的語言,讓學生化難爲簡。

但不足之處也有幾點:

一、只備教材,而對學生卻備得不夠。

比如:在找角的特徵時,老師意在引着學生用自己的話說出尖、線等,從而再轉到數學中的語言:角、邊等。但孩子的認知前提卻不同,有的心中空白,一直說不到點上,只說成折、橫,他們的回答讓老師也無所適從。而有的學生則無所不知,直截了當地說出了角的各部分名稱。讓老師又覺得心中不甘,意猶未盡。

二、在教學過程中,語言不夠簡煉。尤其是對一些數學術語把握得不夠。導致學生對角的認識不是很清晰,從而在數角時走了許多彎路。

通過這次研討課,我感覺自己受益非淺,並由衷地慶幸自己能獲得這次難得的機會,並時時提醒自己,在以後的教學中,努力進取,從而逐步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標籤:教案 多篇 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