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從設計“學”出發變革“教”

一、話題背景

從設計“學”出發變革“教”

“教”是爲“學”服務的,不能引發“學”的“教”是無意義的。

學生是教學的主體,學習是學習者的活動,其他任何人都無法替代。

學生的語文素養不是教師講出來的,而是要讓學生在積極的聽說讀寫實踐中,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中逐漸形成的。

(一) 生本理念的呼喚——“讓學”的重要性

1.學生在語文素養不是教師講出來的,而是要讓學生在積極的聽說讀寫實踐中,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中逐漸形成的。

高中課程標準:語言建構與運用+思維發展與提升+審美鑑賞與創造+文化傳承與理解。

汪潮教授:態度素養+語言素養

統編教材:語文知識+語文能力+學習策略和習慣。

2.語文核心素養的形成需要學習者的學習實踐。

(二)二次課改的推進——“讓學”的可行性

1.“學爲中心”的課堂建設

以生爲本,以學定教,先學後教,順學而導,還學於生

2.語文教學原理的再認識

語文不是學課文內容,而是用課文學閱讀、學表達。

語文重點不在學知識,而在學習語言文字運用。

語文能力不是教師講會的,而是在實踐中獲得的。

教教材——用教材教

教科文——教閱讀

教語文——學語文

二、教師怎樣“讓學”

1.讓出地位——凸顯學生的“學”

課堂讓兒童在場

教師應有的姿態——名主、平等

教師應有的品格——成兒童之美,發現,引導

2.讓出時間——保證學生的“學”

教師少講——騰出時間給學生多學

教師精教——騰出時間給學生多練

3.讓出空間——拓寬學生的“學”

拓寬學習空間——讓每個孩子都經歷“學”

拓寬學習路徑——讓每個孩子都能夠“學”

三、設計怎樣的“學”

教育教學一切爲了學生髮展,課堂教學以學生爲中心,課堂上應該努力調動學,學生的積極性,這些都已經成爲新課程背景下教學設計理念的共識。

有價值的學習活動:目標指向明、任務有挑戰、思維可視化、指導有實踐

學習基礎——學情如何(起點、難點、差異點)

學的目標——到哪裏去?

學的方式——過程怎樣展開?

學的指導——困難在哪裏?

(一)基於學生的學習起點設計“學”

教師要了解學生自己能夠學懂什麼?還有什麼是不懂的?

1.前置性學習的設計與運用(設計與運用的結合和對接)

2.課前預學調查的梳理與運用(生字和長句的難點調查)

(二)基於學生的語言實踐設計“學”

語文課要讓學生動起來,教師講再多都沒用

1. 以學習單爲載體(科里亞的木匣、呼風喚雨的世紀)

《呼風喚雨的世紀》

整體感知,理解發現與發明

聚焦語用,辨析發現與發明

聚焦寫法,寫寫發現與發明

2. 以學生問題爲主線

《花的勇氣》兩組問題——兩個學習活動

《鄉下人家》

《金色的魚鉤》

3. 以讀的方式《麥哨》、《太陽》

4. 以比較的方式《媽媽的賬單》

(三)基於學生的學習過程設計“學”

學生自己能學懂的,老師可以不用教,但要給學生展示的機會。

1.小組學習的合作過程要充分展開

《皇冠》培養提問的能力

2.個體學習的思維過程要努力展現

閱讀——思考——批註——表達,實現“思維外顯”

《科里亞的木匣》

劃一劃、圈一圈、排一排、演一演、說一說、讀一讀、想一想

《小猴子下山》

圈動詞,與老師對照修正,發現個別字有提手旁,掰有沒有手?做做動作,其他動詞能做一做嗎?讀詞語:掰玉米、扛玉米、

3.目標達成的實施過程要力求合理。

認知——理解——遷移——運用,實現“用教材教”

五、教師怎樣設計“教”

(一)教師在何處激疑

——學生容易忽略處、誤解處、爭議處

(二)教師在何處示範

——學生容易困難處、無法理解處

(三)教師在何處退讓

——學生自己合作能學懂處

標籤: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