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教學資源 > 教學設計

人的認識從何而來教學設計

人的認識從何而來教學設計

人的認識從何而來教學設計一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通過命題判定、概念再判斷等方式,能夠理解實踐概念、特徵以及實踐與認識的關係;能夠全面深刻地把握實踐對認識的決定作用,初步利用“實踐觀”來分析現實生活。

2.過程與方法:通過對命題的是非判定,思考實踐與認識的辯證關係;通過對實踐概念的再判斷,深化對實踐本身的認識和理解;通過知行關係的討論來昇華對實踐的認識。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本課的學習,加深了對實踐的理解,感受到實踐的價值,在生活中能注重實踐,努力形成知行合一的生活態度。

二、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理解實踐的概念,全面掌握實踐和認識的關係

2.教學難點:理解實踐的概念和特徵

三、教學策略

高二學生在生活中對於“實踐”已具有一定的認識和了解,但還沒有上升到哲學層面,同時本課的標題爲《人的認識從何而來》,所以教師可以直接引入“實踐”,來學習“人的認識從實踐中來”,最後迴歸實踐概念本身,讓學生在已有哲學基礎上來理解實踐概念。

四、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教師引入:同學們好,今天我們的課題是“人的認識從何而來”。每組有兩張任務卡,這就是我們這節課要完成的任務。

首先,第一個任務就是我們仿照江蘇衛視綜藝節目《非常了得》,即選手給出信息,由嘉賓來判斷是真是假。

我們的六組同學就是今天的嘉賓,請打開手中的任務卡1,要求是給大家三分鐘的時間,小組一起來判斷下面五個命題哪個是真哪個是假,最後由小組代表來回答,同時還要告訴大家你的判斷是怎麼得到的。

教師展示五個命題:

1.蘋果的肩部(花梗凹陷部)最甜

2.在月球上讓羽毛與鐵球從同一高度同時由靜止釋放,羽毛和鐵球同時落到月球表面

3.醬油吃多了皮膚會變黑

4.北京地鐵價格上調之後,坐地鐵的人會減少

5.食品中使用食品添加劑不利於身體健康

(副板書:判斷從哪兒獲得)

學生活動:小組討論,並彙總答案

教師講解:蘋果到底哪裏最甜,羽毛與鐵球是否同時落地,醬油吃多了會不會變黑,地鐵價格會不會影響人們乘坐,食品添加劑是否有害健康,對於這些認識的判斷是從哪兒來的,到底怎麼回事,我們來深入分析一下。

1.蘋果的頂部是不是最甜。同學們的回答是可以通過吃一口嘗一嘗來做出判斷。我們的偉人毛澤東在《實踐論》中說道“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變革梨子,親口吃一吃”,大家與偉人的想法不謀而合。而吃蘋果這件事就屬於哲學意義上的實踐活動。

我們親口吃一吃判斷哪個部分最甜,那我們吃一個就能得出結論嗎?吃幾個?怎麼吃?

學生回答:吃幾個肯定不行,最好是通過科學實驗來檢驗。

教師展示資料:科學家們利用糖度計這一認識工具來進行測試實踐,我們對蘋果哪個部位最甜的認識就更清晰,更全面了,原來是蘋果的頂部最甜。

(主板書:實踐是認識的來源)

教師設問:2.關於羽毛和鐵球同時落地的認識,我們不是親身實踐,而是從別人那裏來判斷真假。所以,實踐還是認識的來源嗎?

學生回答:還是別人的實踐來獲得認識。

教師總結:從親自嘗一嘗蘋果獲得直接經驗,到他人的實驗獲得間接經驗,歸根結底都來自實踐。

教師設問:3.吃醬油皮膚會變黑是非常有趣的話題,同學們都認爲不可能,所以判斷就是錯的嗎?因爲91%的人說吃醬油皮膚不會變黑,所以“吃醬油皮膚會變黑”就是錯誤的嗎?因爲權威人士說吃醬油和皮膚顏色之間沒有必然關係,所以“吃醬油皮膚會變黑”是不對的嗎?

學生回答:不應該由權威或者多數人來判斷真假,還是要看看科學實驗結果。

教師展示資料:科學實驗發現醬油食用後會轉化成氨基酸、碳水化合物、無機鹽、水等能被人體吸收的物質,並不具備增加光敏感的功能。醬油中的色素物質不會直接轉移到皮膚中,對黑色素細胞的合成並不起作用。

教師總結:我們判斷認識的正確與否,不以人數多少爲標準,也不用權威來判定,而是通過實踐活動來檢驗。

(主板書:實踐是檢驗認識正確與否的唯一標準)

教師過渡:所以在追求正確認識的過程中,“不唯上,不唯書,只唯實”。

教師設問:4.關於地鐵票價與需求之間的關係,藉助我們經濟生活書中的需求法則來判斷正誤,那是否與剛纔提到的“不唯書”相違背?

學生回答:不違背,書本也是他人實踐經驗的總結。

教師總結:書本知識對於我們來說是來自於實踐的間接經驗,不唯書,不是不信書,而是要站在前人實踐的肩膀上,更高效、更科學的實踐。

教師過渡:5.關於食品添加劑的認識,同學們給出的判斷是猶豫不確定的。到底食品添加劑是否有害健康,我們以食品添加劑中的甜味劑爲例,來判斷一下。

教師展示資料:

1878年糖精在煤焦油衍生物的試驗中被法赫伯格發現,可作爲糖的替代品,滿足了人們對糖的追求而頗受歡迎。隨着糖精的應用逐漸廣泛,人們對其是否安全的擔心也逐漸增加;

1968年,科學研究發現大量餵食老鼠糖精,老鼠癌症發生率增加。人們認爲糖精會增加患癌風險,被禁用;

1998年,運用化學分析方法發現,老鼠患癌是因爲尿液中糖精導致的沉澱物,人類尿液中則沒有,沒有證據證明糖精對人體健康有害,糖精被解禁。

學生活動:閱讀資料,並概述糖精的應用歷史。

教師設問:在1878年、1968年、1998年,通過實驗得出關於糖精的結論爲什麼都不一樣?

學生回答:因爲當時的科學技術水平發展有限,所以對糖精的結論不同。

教師過渡:讓我們從哲學角度對甜味劑的使用是否危害健康認識發展過程進行分析。

在煤焦油衍生物實驗、科學研究、化學分析法等各種實踐活動的驅使下,關於糖精健康與否的認識在不斷深化和發展。所以人們在實踐中推動認識的發展,並用獲得的認識來指導實踐。

(主板書:實踐是認識的動力和認識的目的)

教師小結:通過對於五個命題的判定,我們知道認識與實踐即知與行的關係──認識從何而來,從實踐中來;認識的發展要靠實踐推動;認識的真僞要依靠實踐來檢驗;認識的歸宿是爲了指導實踐。所以實踐是認識的基礎。

(主板書:實踐是認識的基礎)

教師過渡:那爲什麼實踐會成爲認識的來源,目的,動力和檢驗標準? 到底什麼是實踐呢?我們現在深入的分析一下。

學生活動:閱讀教材中關於實踐概念的闡述。

(主板書:人們改造客觀世界的物質性活動)

教師過渡:下面請同學們打開第二張任務卡,任務卡中有六個條目,大家根據已知實踐的含義來按圖索驥,判斷六個條目中哪些屬於實踐活動,並說明理由。

教師展示資料:

1.動物界最高超的紡織工織布鳥正在編制精美的鳥巢

2.爲滿足換乘需求,對地鐵5號線站臺進行了加寬改造

3.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4.天氣預報說2014年10月28日多雲轉晴,最高溫度14度,最低溫度4度

5.2014年10月24日,我國探月工程三期實施從月球軌道返回地球的飛行實驗

6.高二(6)班同學在化學課上學習了化學平衡知識

學生討論並回答:1屬於動物的本能活動,不符合“人”是實踐的主體,4和6屬於人的認識活動。2、3、5符合教材對實踐的定義。

教師歸納:實踐活動具有能動性──有意識,有目的,區別於動物,客觀物質性──主體、手段和客體都是客觀的,並且需要遵循客觀規律,同時實踐還具有社會歷史性的特徵,是處在一定社會關係中的人的行爲,並且在不同的歷史階段具有不同的特點。

(主板書:實踐的特點──能動性,客觀物質性,社會歷史性)

教師小結:實踐之所以是認識的目的、歸宿、動力和檢驗標準,因爲實踐是主觀見之於客觀的橋樑,能夠將觀念的存在變爲現實的存在的直接現實性活動。所以在實踐中能夠獲得認識,能夠檢驗認識,能夠推動認識發展,認識能指導實踐。

教師提升:認識與實踐的關係,實際上就是傳統哲學中的知與行的關係。關於知與行,有人說知難行易,有人說知易行難,請同學們分析這兩句話的合理性。

學生回答

教師總結:獲得認識的實踐不是一次性的,我們需要在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過程中不斷累積,用認識來指導實踐,實踐中會受到自身認知水平,立場,三觀的制約,行動起來沒那麼容易,所以這兩句話都有合理性。

對於知行關係,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認爲“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不管知還是行,我們最佳的狀態就是知行合一,希望同學們不管是在學習還是生活中能勇於實踐,敢於探索,來獲得最深刻、最生動的知識,用正確的認識來爲實踐服務,更好的生活和學習。那追求真理從來都是一個充滿挑戰的過程,如何更好地去探求,下節課再揭曉。

人的認識從何而來教學設計二

一、設計理念

新課程標準對高中生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認識論的要求是:列舉現實生活中的實例,闡明實踐是認識的基礎,揭示實踐在發現真理、檢驗真理、發展真理過程中的重要作用,確信追求真理要與時俱進。依據新課標的要求,我的設計理念是:創設恰當的情境,使學生在對實例的分析中,切實感受到實踐對於認識的決定作用。充分發揮學生在教學過程中主體地位,通過學生的自主活動,教師給與適當的引導,讓學生在生生交流、師生交流中,堅定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在現實生活中自覺同唯心主義和有神論做堅決的鬥爭,並樹立科學的實踐觀點。

二、教材分析

《人的認識從何而來》是第六課的第一框題,重點論述馬克思主義哲學認識論中實踐與認識的關係。本框題共分兩目。第一目從實踐的含義入手,引出實踐的特徵;第二目從實踐是認識的來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是檢驗認識真理性的唯一標準、是認識的目的和歸宿四個方面論述了實踐是認識的基礎。

實踐的觀點是馬克思主義首要的和基本的觀點,理解實踐與認識的關係是把握哲學智慧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徑。學好本框題不僅有利於學生從宏觀上把握教材各課的聯繫,而且有利於幫助學生理解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本質特徵。

三、學情分析

學生通過第四課和第五課的學習,初步建立了馬克思主義唯物論的基本觀點,在物質和意識辯證關係的基礎上理解實踐和認識的關係,對於學生來說難度不大。但哲學畢竟是高度抽象的一門學科,對於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要求高。因此,課堂教學應多聯繫現實生活中的事例,以強化學生對於實踐含義以及實踐和認識關係的理解和記憶。

由於學生參加實踐、接觸社會的機會並不多,對實踐的含義和特點,實踐的主體和對象欠缺足夠的認識,所以應充分利用學生已經獲得的生活體驗,將生活化的知識上升到理論的高度,以提高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

四、考情分析

從內容上看,主要是集會考察實踐是認識的基礎這一知識點。從命題形式上看,以選擇題爲主,有時也以主觀題的形式考察,材料取材於和現實生活密切相關的實例和熱點問題,對理論聯繫實際的能力要求高。

五、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識記實踐的含義和特點。

2、理解實踐的基本形式和實踐是認識的基礎。

3、列舉生活實例,依據相關原理,闡明實踐是檢驗認識真理性的唯一標準。

(二)能力目標

通過學習實踐和認識的關係原理,初步確立科學的實踐觀,切實認識到生活、實踐的觀點是馬克思主義認識論首要的和基本的觀點,確立實踐是檢驗認識真理性的唯一標準的觀點,初步具有運用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原理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牢固樹立實踐第一的觀點。一切知識來源於實踐,一切知識都要服務於實踐。

六、教學重難點

重點:實踐和認識的關係

難點:實踐的含義和特點

七、教學方法

利用教材中的各種小欄目、學生熟悉的事例,創設情境,引導學生討論研究,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同時兼用案例教學法、討論教學法和分析比較法等進行教學。

八、學習方法

學生課下通過閱讀毛澤東的《實踐論》,首先產生對實踐的初步印象,同時在課堂上進行合作探究、討論分析,結合實際來理解實踐與認識的關係。

九、教學用時

1課時

十、教學用具

多媒體課件

十一、教學過程

(一)複習提問、溫故知新(教學用時:2分鐘)

1、意識活動的特點有哪些?

2、意識的能動作用表現在幾個方面?

3、怎樣才能做到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

(二)創設情境、導入新課(教學用時:3分鐘)

通過多媒體展示圖片:改革開放前後的深圳、服務人民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修建青藏鐵路、大型收割機收穫農作物、電視機裝配生產線、“神舟五號”飛船發射、北京航天指揮中心、楊利偉乘坐“神舟五號”飛船。

教師提問:1、以上圖片中是誰在從事各種各樣的活動?

2、這些活動的對象是什麼?是在認識世界還是改造世界?

3、這些活動是不是純主觀的思維活動?

學生活動:四人一組進行討論,時間爲2分鐘,最後派出代表陳述本組的觀點。

設計意圖:提高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引起學生學習哲學理論的興趣。

教師總結:以上看到的圖片都是人們改造客觀世界的實踐活動,人們每天都離不開實踐,都從事着這樣或那樣的實踐活動,那麼,究竟什麼是實踐,實踐有什麼特點,實踐和認識的關係又是怎樣的,帶着這些問題我們一起走進今天的新課:《人的認識從何而來》。

(三)合作探究、精講點撥(教學用時:33分鐘)

1、實踐的含義和特點

多媒體展示實踐的含義:實踐是人們改造客觀世界的物質性活動。

學生活動:在教材中勾畫出實踐的含義。

設計意圖:以教材爲準,強化學生記憶知識點的意識。

教師總結:要準確的把握實踐的含義,必須從兩方面入手。第一,抓住實踐的主體和對象,凡是以人爲主體,以客觀世界爲對象的物質性活動都是實踐;第二,實踐是一種直接現實性的活動,實踐可以將觀念中的存在轉變爲現實中的存在。

多媒體再次展示人類實踐活動的一系列圖片。

教師提問:通過觀察圖片,並聯系所學的知識,同學們試着將實踐活動進行分類,大致能分爲幾類呢?

學生思考後回答。

教師總結:人類的實踐活動有三種:一是改造自然的生產實踐,即人們的物質生產活動,如:農民種地、三峽大壩、建設鐵路和公路等;二是變革社會的實踐,如改革和革命,國家方針政策的制定,法律制度的建設和實施等;三是科學實驗活動,如:探月工程等。

教師過渡:不管是改造自然的生產實踐、變革社會的實踐還是科學實驗活動,人類的實踐活動都有共同的特點。

多媒體展示實踐的三個特點。

(1) 客觀物質性

教師講解:理解實踐的第一個特點---客觀物質性,我們必須從兩個方面來把握。第一從實踐的構成要素看:實踐的主體是人,人是客觀物質性的,實踐的對象是客觀世界,實踐的手段也是物質性的,所以整個實踐活動就是客觀物質的。第二,從實踐的過程和結果看,實踐的過程是物質性的要素相互作用的過程,這個過程和結果受客觀事物和客觀規律的制約,因此從這個角度看實踐也是客觀物質的。

(2) 主觀能動性

教師講解:在實踐活動中,無論是改造自然界還是改造人類社會,還是進行科學實驗,實踐都是在人的意識的指導下進行的有目的的活動,與動物的本能活動有着本質的區別,如:我們能創造出自然界原來沒有的事物,轉基因食品就是實踐具有主觀能動性的證明。

(3) 社會歷史性

多媒體展示楊利偉乘坐神舟五號飛船登上月球的圖片。

教師提問:楊利偉是中國航天第一人,他的飛行成功是其單個人的活動嗎?

學生活動:通過同桌合作探究,討論問答問題。

設計意圖:通過創設情境,小組合作探究,使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並通過組內的分工討論,提高學生的合作、溝通意識。

教師小結:楊利偉的飛行活動不是其單個人的活動,從神舟五號飛船的開發研製,到最後的升空發射,背後有很多人的勞動和支持。因爲人是生活在一定社會關係中的人,人的本質就在於社會性。既然人具有社會性,那麼以人爲主體的實踐也具有社會性。

學生活動:小組討論並舉例說明人的實踐活動具有社會性。

多媒體展示不同時期農業耕種的圖片。

教師提問:同樣是農業生產,爲什麼不同時期其耕作方式卻不一樣?

學生活動: 聯繫所學的歷史知識進行分析比較。

設計意圖:通過與歷史學科的交叉聯繫,整合不同的教學資源,提高學生分析比較的能力和對不同學科知識進行融會貫通的能力。

教師小結:不同歷史時期的經濟發展水平是不一樣的,經濟是基礎,經濟的差異直接導致了不同時期的實踐在內容、形式、規模和水平上是各不相同的,都受到一定歷史條件的制約,是一定歷史條件的產物。所以,實踐還具有歷史性。如:90年代以前,青年人進行購物的方式主要是實體購物,90年代以後隨着計算機的普及和發展,青年人進行購物的方式主要是網絡購物。

教師過渡:我們知道了實踐的含義和特點,明白實踐活動需要認識的指導,那麼實踐對認識又有什麼作用呢?

2、實踐是認識的基礎

多媒體展示實踐對認識的作用:實踐是認識的基礎。

(1)實踐是認識的來源

學生活動:閱讀教材44頁:“西紅柿等食用之謎的真相”。

教師活動:朗讀陸游的詩句: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紙上得來終覺淺,緣知此事要躬行。

教師提問:西紅柿等食用之迷是如何揭開的?從中我們能得到什麼啓示?

設計意圖:提高教材的使用效率,培養學生認真看教材、識教材、記教材的能力。

教師總結:西紅柿等食用之謎是通過法國畫家的實踐,即冒險品嚐之後得出來的,而陸游的詩句也在向我們表明,人類的認識來源於實踐,實踐是認識的來源。在實踐活動中,人們藉助一定的工具作爲手段,同客觀物質對象發生關係,使客觀對象發生某種改變,並從中獲得對客觀事物的認識。

(2)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

多媒體展示青藏鐵路遇到的“三大困難”。

教師提問:“三大困難”在什麼情況下出現的,又是怎樣得到解決的?

學生活動:運用案例分析法進行小組探究。

教師總結:人們在實踐中不會一帆風順,會遇到許多問題,這些新問題和新要求的出現,推動着人們去進行新的探索和研究。這一過程可以用公式表示爲:

實踐 新問題 新要求 認識的發展

遇到 產生 推動

多媒體展示太陽系的九大行星。

教師提問:冥王星爲什麼會被降級?

學生活動:聯繫所學的地理學知識分析比較。

設計意圖:利用與地理學科的交叉聯繫,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鞏固已有的知識體系。

教師小結:航天技術的發展,爲人類探索宇宙提供了先進手段和良好條件,尤其宇宙探測器這一數字化認識工具的運用,科學家發現了比冥王星要大得多的齊那等兩顆行星,認爲它的體積、質量和物質成分等屬性不再滿足大行星的要求。所以, 2006年8月24日,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大會投票決議以多數通過,冥王星被踢出了九大行星行列,降爲“矮行星”。通過這個實例,我們能總結出這樣一個道理:人類實踐的發展爲人們提供了日益完備的認識工具,假如沒有宇宙探測器的出現,人們就不會發現齊那這顆比冥王星體積更大的行星,冥王星也就不會被降級,人的認識也不會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同時得出冥王星是矮行星這一結論也是人的認識能力不斷提高的結果。用公式我們可以表示爲:

實踐的發展 認識工具 認識的發展

提供 促進

實踐 人的認識能力

鍛鍊提高

(3)實踐是檢驗認識的真理性的唯一標準

多媒體展示中學生聶利進行的“蜜蜂不振動翅膀也能發聲”的實驗。

教師提問:這則事例給了我們什麼哲學啓示?

設計意圖:通過與學生生活實際密切相關的事例,更有說服力和感染力。使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更爲容易。

學生活動:小組討論後回答。

教師總結:聶利通過初步的實驗得出蜜蜂不振動翅膀也能發聲的結論,但這只是一種表面直觀的猜測,必須進行深入的實驗研究,找到蜜蜂發聲的真正器官才能說明原先聶利獲得的認識是正確的。這個實例告訴我們檢驗認識真理性的唯一標準只能是實踐。要檢驗一種認識是否正確的反映了客觀事物,不超出認識的範圍,認識本身不能回答,客觀事物自身也不能回答,只有將認識(主觀)與客觀事物(客觀)聯繫起來的橋樑——實踐才能回答。通過實踐,人們可以把自己頭腦中的觀念的存在變成現實的存在。在這一過程中,人們將自己的認識與實踐最後產生的結果加以比照,從而檢驗認識是否正確反映了客觀事物。

(4) 實踐是認識的目的和歸宿

學生活動:閱讀教材46頁海歸博士將養殖奶牛的技術傳給當地牧民的實例。

教師提問:從這個故事當中我們可以得到什麼啓示?

學生討論後回答。

教師小結:認識從實踐中來,但最終還是要回到實踐中去,因爲我們認識世界的目的就是爲了改造世界。人們有了正確的認識,如果脫離實踐,不爲實踐服務,那麼這種認識就失去了它的實際意義。所以,認識的最終目的和歸宿就是實踐。

多媒體展示實踐是認識的基礎四個方面的內容:

實踐是認識的來源

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

實踐是檢驗認識的真理性的唯一標準

實踐是認識的目的和歸宿

標籤:從何而來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