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我的教育教學主張

我的教育教學主張

我的教育教學主張

隨着社會的進步和發展,課堂教學發生着很大的變化。如何上好一堂道德與法治課,與師生的關係是密不可分的。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占主導地位,學生佔主體地位,學生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是有效教學的關鍵。這就要求教師對如何實現國中生的主動參與性,提高他們課堂教學參與度進行特殊研究。

我們知道,素質教育要從提高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入手,讓學生成爲課堂教學的主人,從而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從而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我們的課堂充滿活力,才能在原有教學的基礎上有大幅的改進。元代文人喬夢符談到,寫文章有“鳳頭”“豬肚”“豹尾”之喻。我覺得上好一節課和寫文章是一個道理,只有一個地方出彩是不夠的,各方面都應當精雕細琢。下面,我主要從教師的語言、多媒體的使用、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等方面簡單談談自己對如何上好道德與法治課的主張。

一、道德與法治課老師要注重教學語言的藝術

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教師的語言修養在很大程度上決定着學生在課堂上腦力勞動的效率。”教學語言不同於嚴謹的書面語言,也不同於隨意性強的日常用語,教師的語言影響着教學效果,所以教師應該講究語言的藝術。教師的語言應注重精、趣、活、美。我曾經聽過很多教師講課,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凡是幽默、風趣、能渲染氛圍、語言精準的課,學生學習積極主動,課堂氣氛特別好;反之,語言平淡、拖沓冗長、沒有任何感染力的課,教學氛圍明顯不如前者。所以,作爲道德與法治課教師,我們要想使自己的課規範嚴謹、生動有趣,首先要在語言上下工夫。精煉準確的話語,能讓學生正確把握所學內容的重難點;幽默風趣的語言能將書本上的知識化枯燥爲神奇,同時提升教師的人格魅力。道德與法治課有好多內容是講授如何提升學生思想道德品質的,這就需要教師的語言要抑揚頓挫、有節奏、有美感,能渲染氛圍,使學生情到濃時,很自然地昇華爲自身的道德修養。教師的語言還應注重鼓勵方面的話語。我曾用不同的語言方式對兩個班進行了長達三年的觀察。通過對比,我發現長期使用鼓勵性語言的班級,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自信心、師生關係要明顯高於另一個班級。

當然,要想能夠用藝術的語言進行教學,還要進行一系列的訓練,如語音、詞彙、句法的運用,腔調、節奏的高低、快慢的掌握等。同時教學語言還反映教師本人的學識和修養品位。德國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說過,教師“自己受了多大程度的教育和教養,在多大程度上使教育和教養成爲自己的財富,他也就只能在這樣大和這樣多的程度上對別人發生培養和教育的影響,而且必然發生這種影響。”所以,提高教學語言能力,還必須着眼於教師學識修養、整體素質、文化底蘊的提高。

二、道德與法治課老師要巧用多媒體

俗話說: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道德與法治》課堂中,多媒體作爲輔助教學設備,可以說是他山之石,而一堂道德與法治課就是需要雕琢的玉。傳統的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往往是普遍的課堂講授,教師在講解知識點的同時,要求學生在書本上或者是筆記本上記錄重點內容。雖然教學目標能夠順利完成,但是這種教學模式會讓學生感覺枯燥無味,久而久之便喪失了學習興趣,在課堂上疲於應付。如果在課堂上經常使用多媒體,則能夠改善這種課堂枯燥乏味的狀態,並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增強師生和生生之間的互動,從而有利於增強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多媒體的應用猶如一股新鮮的血液注入道德與法治課中。在多媒體的輔助下,學生已經不再侷限於單純地聽講,其中精美的圖片、動聽的音樂、精彩的視頻等的完美結合,使學生時而置身仙境,時而置身戰場,時而歡呼雀躍,時而義憤填膺。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增強、思維得到擴展、知識面更加寬厚,課堂氛圍良好,重難點得到有效解決,確實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例如,在教學《感受生命的意義》時,我利用多媒體在課件中插入圖片和音樂,使學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生活中到處都是美。這也確實應了那句話:問“生”哪得清如許,爲有“媒體”活水來。所以說,將多媒體技術應用到道德與法治課上,在教學方面起到畫龍點睛的效果,在學生學習方面調動了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1.好的課件應該是由多個課件整合而成。不管是網上搜集還是資源庫中下載的課件,或多或少都有不太適合的地方。教師應該從多個課件中選取一個較好的課件備用,再從其他課件中挑選出符合學情和教學內容的知識點,通過複製粘貼等操作進行整理,最終整合成一個精品課件。

2.課件力求精和實用。教師在設計多媒體課件時,首先要重點考慮學生的適應能力和知識結構,而不是考慮如何用好多媒體的技能技法,因爲多媒體技術只是輔助教學的一種教學手段,僅僅是一種教學工具而已。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本末倒置,要爲學生的學習服務,課件不在於多,而在於精和實用。

3.課件裏的字體要大,背景不能太突出。在教學中,教師要考慮全班學生,字體太小,坐在後面的學生看不清;背景太暗或太花哨,也會影響教學效果。例如,在一次公開課上,課件背景是動態的人物和花,學生把注意力全放在移動的小人和收放自如的花上面,根本沒有心思去聽講。

總之,隨着經濟水平和國家對教育事業的重視,多媒體已經成爲課堂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道風景。在《道德與法治》課堂中運用多媒體也是教育發展的必然。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平時的教學實踐中,要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採用契合國中學生身心特點的教學方式,將多媒體技術巧妙融入道德與法治課堂,巧妙突破難點,激活學生的學習潛能,從而最大化地提升《道德與法治》課堂的教學實效。

三、培養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意識

新的課程理念倡導教師必須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教育教學中不僅向學生傳授新知,更在點滴之間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尤其要將自主能力和探究水平的培養滲透在平時的教學中。基於此,教師在課堂上要創新教學模式,積極構建合作教學模式,注重提升學生的團隊意識和協作本領。古語說:“授人以魚,僅供一飯之需;教人以漁,則終生受用無窮。”這句話說明教師不僅要教給學生知識,還要教給學生學習方法。課堂上教師講得慷慨激昂,多媒體課件圖文並茂,學生如果不能真正地參與進來,教學效果可想而知。所以,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預習,預習時要學會圈點一些重要的內容,同時引導學生在學習時經常思考,在此基礎上提出一些相關的問題,對書本上的內容能發表自己的看法,同時在課後能與同學、教師進行交流,敢於質疑,提出自己的見解。教師對學生的這種做法要及時鼓勵,並指導他們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這種學習方式將會終生受用。合作學習即學生通過分工合作共同達到學習目標的一種學習方式。例如,我將班級按照科學的方法分成9個學習小組,每組6人,正好前後相鄰兩排組成一組。在授課過程中,如果簡單的問題,單個人能解決的,就由學生自行解決;如果單個人解決不了,就需要小組合作解決。這種合作學習有很多好處,它不但調動了學生的自覺性、主動性,還提升了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培養了他們的創新合作意識。當然,小組合作探究也有不足的地方,如:有的小組熱鬧有餘,討論不出有見地的內容;有的小組氣氛不活躍,主動參與的意識不強等等。

總之,作爲道德與法治課教師,我們要提高自身綜合教學能力,爲學生營造自主學習的環境,搭建合作探究的舞臺,培養他們的自主合作意識,讓他們真正成爲課堂教學的主人,從而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相信有了教師的努力付出,再加上對教育事業的熱愛,一定會使道德與法治課節節精彩,課課回味無窮。只有提高課堂學生的參與度,才能讓教學效果得到保證,而且要遵循以人爲本的教學理念。

標籤:教學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