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案精品多篇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案精品多篇

國小一年級下冊數學教案 篇一

一、教學內容

人教版一年級數學下冊P43。

二、教學目標

1、通過具體的情境讓學生感知100以內數的多少,會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描述兩個數之間的大小關係。

2、培養學生觀察、分析、比較等多種能力,培養數感。

3、能在具體情境中把握數的相對大小關係,用自己的語言描述數之間的相對大小關係。

4、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聯繫。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結合生活實際,理解“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等詞語的含義並能運用詞語表述。

難點:弄清“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詞語間的差別。

四、教學過程

(一)遊戲導入

老師在紙上寫一個數字,由一個學生當小老師點幾個學生的學號來回答老師問題,由學生與老師之間的回答來引入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 、少得多表示數的大小程度的詞語。

(二)講授新課

1、說一說,對比感悟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寫字嗎?今天動物王國裏面有幾個小動物也在寫字(分別是小青蛙、小老鼠),看看他們有什麼問題要我們解決的。

小青蛙寫了14個字,小老鼠寫了12個字,誰寫的多?誰寫的少?你知道他們之間的數量關係是怎麼樣的嗎?(在這裏引出多一些、少一些的知識點)

小青蛇看見他們在寫字也加入他們的隊伍,它寫了72個字,那現在小青蛇和小青蛙、小老鼠他們之間的數量關係又是怎麼樣的呢?

(在這裏引出多得多、少得多的知識點)

2、通過引導學生分析、比較、交流,加深瞭解

動物王國裏面的國王看見他們那麼愛好學習,於是給他們頒發了獎品(彩筆),獎品設爲一等獎、二等獎和三等獎,讓學生根據提示來說出答案,理解詞語(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的意思。

(三)舉一反三,鞏固應用

1、出示課本43頁做一做

2、課本45頁第4題

(四)闖關(運用知識)

咱們班的小朋友真聰明,老師看見你們表現很棒,給你們設了兩個個難關,你們相信自己能闖關嗎?

第一關 比較時間

第二關 比較價格

(五)做一做課本45頁 數學遊戲

(六)這節課你學會了什麼新知識?你能用今天的知識說一說身邊的事物嗎?

五、板書設計

( )比( )多一些 ( )比( )少一些

( )比( )多得多 ( )比( )少得多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案 篇二

教學目標:

1、在計數物品數量的活動中,初步瞭解學生對數數的理解情況,使學生初步學會數數的基本方法。

2、幫助學生了解學校的生活,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繫,激發學習興趣。

3、對學生滲透思想品德教育,並逐步養成仔細觀察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

初步掌握數數的方法。

教學難點:

能正確數出圖中事物的個數。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情境圖、實物。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教師:同學們,現在你們已經是國小生了。在今後的日子裏你們要和老師一起學習很多的數學知識。數學知識能幫我們解決生活中的好多問題呢!大家有信心學好數學嗎?

教師:學習數學首先要會數數,你會數數嗎?那你能從1數到10嗎?數數看。

二、探索新知

1、激發觀察興趣

教師(多媒體課件顯示):這是一所漂亮的國小校。今天是開學的第一天,小朋友們高高興興地上學來了。大家來看看這裏都有一些什麼呢?自己先看一看。

教師:把你看到的和你的同桌說一說。

教師:誰來說一說這幅圖上都有些什麼?還有什麼?

2、引導學生逐一數出數量是1~10的人和物

教師:大家都會數啊!真不錯!我們能不能按照一定的順序,先數數目比較小的,再數數目比較大的?

教師在學生隨意說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按數目從小到大的順序數出圖中的事物個數。

(1)數出數量是“1”的事物。

教師:同學們仔細看看,這裏有幾面國旗?(配合學生回答,課件出示一面國旗圖並加上圈。)

教師:一面國旗,就可以用數字“1”表示。(同時在圖右邊對應貼出數字卡片“1”。)

教師:同學們再找一找,圖中還有什麼也可以用數字“1”來表示?(一位老師、一棟教學樓、一個足球……)

教師根據學生的描述出示相應的圖片,並告訴學生,它們都可以用數字“1”來表示。(注意此時要幫助學生梳理語言,培養學生說完整話的好習慣。)

(2)數出其他數量的事物。

教師:同學們再數數看,數量是“2”的東西都有什麼呢?(配合學生的回答,依次貼出教科書4~5頁上的各圖片及對應的數字卡片。)

數數量是3以上的人或物時,可以讓學生說說是怎麼知道其數量的。學生可能會回答“看出來的”或“數出來的”。教師可以讓數出來的學生到前面給大家數數看。數完後,可以讓全班同學發表意見,說說他數得對不對。

教師:同學們,你們發現這樣數有什麼好處嗎?

教師:如果以後讓你數數,你打算怎麼數?(適時滲透國小生應遵守的行爲規範)

3、認讀1~10各數

(1)教師領讀各數,同桌互相讀一讀。

(2)教師打亂順序出示數字卡片讓學生認讀。(爲了瞭解學生認識這10個數的實際情況,教師還可安排一些遊戲:如接龍數數遊戲、跳數10個數等。)

4、數身邊的數

教師:這幅圖上這麼多事物都能用數來表示,那麼我們周圍或生活中有沒有可以用這些數來表示的事物呢?

學生不會說的話教師啓發:數教室裏的數(如教室裏有幾扇門?幾扇窗?幾盞燈?鉛筆盒裏有幾支鉛筆?一行有幾個課桌……);數自己身上的數(如你有幾隻手?你有幾隻眼睛……)。

5、課後延伸

教師:下課後數一數校園裏的事物,看看有多少。放學後,再數數路上看到的或回家後家裏的一些事物,把你的發現告訴同學、老師或爸爸、媽媽、爺爺、奶奶。

三、全課總結

教師:今天,我們數了漂亮的國小校裏的人呀、花呀、樹呀、鴿子呀等好多東西,還數了教室裏的門和窗等。希望同學們做一個善於觀察的好孩子。

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篇三

本單元教學簡單的方位知識,使學生能夠分辨自己的前後、上下、左右,並會應用這些方位詞描述物體間的相對位置。由於學生在生活中都接觸過這些方位,而且以自己爲中心的前後、上下很容易界定,所以例題及“想想做做”都以辨認左右作爲教學重點,對於上下、前後,教材只是結合具體情境引導學生在使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位置關係的過程中自主獲得認識。教材設計的學習活動有看圖說話、遊戲、操作等。

1、例題的教學內容分三個層次編排。

首先是分辨自己的右手和左手,“要發言的請舉右手”既是對學生的常規教育,也讓學生記住自己的右手。接着以“練習本在數學書的左面”“數學書在練習本的右面”爲例,教學用左、右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然後讓學生看圖說說其他物體間的位置關係,初步學會語言描述。

在教學練習本和數學書的位置關係時要注意三點: 一是讓學生聯繫自己的左手和右手,分辨這兩個物體哪個在左面、哪個在右面;二是指導學生用“×在×的哪面”進行表達;三是兩句話中的任何一句都清楚地表達了練習本與數學書的位置關係,可以這樣說,也可以那樣說,而且從其中的一句話可以推理得出另一句話。要體會這兩句話之間的必然聯繫,但不要求學生同時說兩句話,不要刻意進行這樣的練習。

看圖說一說以左、右關係爲主。圖中的小明、小紅、小剛、小芳四人的朝向與學生是一致的,學生按自己對左、右的感受確定小明在小紅的左邊、小芳在小剛的右邊等位置關係不會有困難,也不會有歧義。如果說出前後或上下關係也是可以的。

2、聯繫自己的身體作出判斷。

一年級學生辨別左右的時候,大多數都要先想一想自己的左手、右手,才能作出判斷,這是學生年齡、心理髮展特徵的表現。“想想做做”第1題遵循這個規律設計遊戲活動,先是握拳頭,記住自己的左手與右手;再拍手,體會左手那邊是左邊,右手那邊是右邊;最後是摸耳,從左手摸右耳,右手摸左耳,感受左右是相對的。這些遊戲要反覆進行,讓學生學會辨別左右。

“想想做做”第2、4、6題涉及左右的時候,要提醒學生先想自己的左手與右手,分清左面與右面,然後回答問題和操作活動。即使發生錯誤,也要聯繫左手和右手認識錯誤,從而改正。

3、在開放的情境中練習。

“想想做做”第3題通過“蘋果上面是雞蛋”引導學生在開放的情境中觀察和表達。教學物體之間的上、下位置關係要注意三點。一是讓學生充分地說。圖中的五種物體放在冰箱的四層裏,每兩層物體的位置都有上、下關係。因此,可說的內容很多。讓學生充分地說,既能調動積極性,又給他們大量的練習機會。二是語言結構不要過分單調、機械。可以像教材示範的那樣說“什麼的上(下)面是什麼”,也可以說“什麼在什麼的上(下)面”。在注意語言準確、完整的同時,鼓勵說法多樣,通過語言的靈活促進思維的靈活,但不要進行說法多樣的訓練。三是收集一些相關的語言,如蘋果的上面是雞蛋,雞蛋的下面是蘋果;麪包的上面是蘋果,麪包的下面是白菜;牛奶在蘋果的下面,牛奶在白菜的上面等,讓學生從中體會位置關係是相對的。

國小一年級下冊數學教案 篇四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結合生活實際,理解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的含義;能在具體情境中把握數的相對大小關係;發展學生的數感。

2、情感、能力目標:培養學生合作交流、勇於發表意見等良好的學習習慣;滲透估計的思想,發展估計意識。

教學重難點:

理解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的含義;在具體情境中把握數的相對大小關係。

教學流程:

一、談話激趣,鋪塹導入。

1、談話激趣。師:小朋友,你們去過養殖場嗎?今天,小灰兔朋友要帶我們去參觀動物王國裏的養殖場,你們想去嗎?

導語:好了!現在我們可以去參觀動物王國裏的養殖場了,大

家請看(師出示課件)。

【設計意圖:本節課通過創設“參觀動物王國裏的養殖場”,旨在激發學生的興趣。但,部分學生對“多得多、多一些、少得多、少一些”理解困難,再加上教材的插圖不夠直觀形象,不能讓學生一目瞭然:“_比_多得多,_比_多一些”。因此,在這裏,通過引導學生解決小灰兔帶來的問題,讓學生直觀形象的感受“多得多……”的含義,讓數學模型經歷從直觀到抽象的過渡,爲新知的探索起到鋪塹的作用。】

二、引導交流,理解新知。

(一)觀察。師:這就是動物王國裏的養殖場,多美麗呀!大家仔細瞧瞧,圖上有什麼?跟同桌的同學說一說。

(二)反饋。學生自由發言,師根據學生的發言並板書:

雞85只 鴨42只 鵝34只

(三)說一說。師:請你們用剛纔的“多得多、多一些、少得多、少一些”在小組裏說一說,誰多誰少?(師巡視指導,幫助個別學習困難的小組。)

(四)想一想。課件師:請大家打開課本觀察“想一想”的內容,羊可能有多少隻?通過看圖,你還知道了什麼?(由學生自由回答,師再板書,讀題後讓學生獨立完成。反饋交流時,讓學生自我評價或評價他人。)

【設計意圖:在上個環節的基礎上,學生較輕鬆地完成“說一說”這部分內容,運用小組交流的形式,描述數量間的關係,進一步發展學生的數感。在反饋交流時,教師引導學生進行自評和他評,有助於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信心。】

三、練習鞏固,紮實新知。

師:小朋友!闖關遊戲開始了,今天要闖三關,大家可要努力哦,比一比,看誰得的紅旗多!

1、P31第1題。引導學生看清題意,再讓生獨立解答,最後集中交流,進行評價。

2、P31第2題。幫助理解題意,讓生認真思考後做答,交流評價。

3、P31第3題。指名生說明題意,再獨立思考做答。(反饋時,可能會出現兩個答案,只要理由正確,可以加以肯定。)

4、遊戲。

(1)師:恭喜小朋友闖完這三關,現在我們來玩個數學遊戲,好不好呀?嗯,請大家注意了:

老師在紙上寫了一個兩位數,你們猜一猜,是多少?(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用“多得多、多一些、少得多、少一些”加以提示。)

(2)30頁,兔子有多少隻?

三、總結。

師:今天玩得開心嗎?你學會了什麼?

調查家裏成員的年齡,並用“多得多,多一些,少得多,少一些”說一說。

國小一年級下冊數學教案 篇五

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實際、理解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和差不多的含義。

2、能在具體情境中描述數的相對大小關係。

養成教育訓練點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理解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和差不多的含義。

教學難點

正確描述情境中的數的相對大小關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教師出示3杯飲料,量的多少不同,讓學生從視覺上直觀體驗“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這四個詞的含義。

教師出示小小養殖場的情境圖,讓學生觀察。你從圖中看到了什麼?

二、學習新知

1、學生交流看到了什麼?

2、請學生用“誰多誰少”說一說。

自己說,同桌說,全班說。

通過全班說讓學生正確建立誰比誰怎麼多啊,多得多,多一些。誰比誰怎麼少啊,少一些,少得多。

還有差不多等概念。通過舉例子讓學生明白“差不多”的概念。

如:一(6)班男生有38個,女生有36個,我們就可以說他們班男生和女生的人數差不多。

3、想一想:初步運用所學知識。

跑步的有86人,跳遠的比跑步的少得多,跳繩的比跑步的少一些。

跳遠的可能有多少人?跳繩的可能有多少人?學生選擇後畫圈,並說明白爲什麼這樣選。

88人( )、12人( )、76人( )。

三、鞏固反饋

1、小紅跳了38下,小男孩比小紅多一些。小女孩比小紅多得多。

男孩可能跳了多少下?(畫鉤) 女孩可能跳多少下?(畫鉤)

35 42 85 42 8 85

( )( ) ( ) ( ) ( ) ( )

2、第2和3題,引導學生看清題意,認真思考後,再獨立選擇答案。選擇後全班交流,並說說自己選擇的道理。

3、數學遊戲。

猜數。

同桌合作,

方法:一人猜數,另一人語言提示。

例如:

甲:我想了一個兩位數。

乙:是20嗎?

甲:不是,比20多得多。

乙:是70吧。

甲:比70少一些。

……

四、課堂總結

這堂課上,你感覺最快樂的是什麼地方?爲什麼?

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篇六

教學目標

1、通過具體操作,掌握分類的方法,體會分類的標準不同分類結果也不同。

2、嘗試運用自己的方式把整理數據的結果記錄下來,感受圖表的簡潔。

3、體會分類的目的和作用。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通過操作讓學生明白各種圖形的特點。

教學難點:能夠根據各自的特點進行簡單區分與判斷。

教學工具

多媒體課件,手工剪紙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

第一次給你們上課,老師帶了一些禮物給你們,快看看一共有幾件禮物?

出示畫面:

師:你是怎麼知道的?

師:都是解決同樣的問題,方法爲什麼不一樣?

生答略

通過學生的回答,引出“分類”。

師:生活中你還在哪兒看到過“分類”的情景。

生舉例

師:同學們說的真好,超市分類可以讓我們更容易的找到商品,房間物品分類可以讓房間更整齊,今天我們就來一起學習“分類整理”。

板書課題:

分類與整理

二、新授

(一)分類整理

1、描述感知分類的標準。

出示:氣球圖片

問:你能把這些氣球分分類嗎?可以怎麼分?

生答略

2、操作體會分類過程,嘗試記錄分類結果

老師給每個同學都準備了跟氣球一樣的圖片,下面就請同學們先按照形狀分一分,看看每種氣球各有幾個,把你分的。結果記錄在紙上。(可以擺一擺,寫一寫)

①展示先分再數的方法,

師:你分了幾類?每類有幾個?

②展示象形統計圖的方法。

師:剛纔的同學分成一堆一堆的,你爲什麼要排成一列呢?

生:整齊、清楚

師:你能看出誰最多嗎?

師:你怎麼知道的?

生:這一排最長

師:看來這一行他是來記錄葫蘆形狀的氣球,我們在下面畫上一個葫蘆形,表示這一行記錄的項目。有一個葫蘆形氣球就畫一個。另外兩行是記錄心形和圓形的氣球,我們也在下面表示出來。

③展示表格記錄數據的方法

師:這個同學記錄方式你能看明白嗎?

師:桃心形狀的氣球有幾個?

師:他用一個數據來表示這一列的數量。(和圖對應)

3表示什麼?你怎麼知道的?

師:爲了更加清楚整齊,我把同學們記錄的畫上線。

上面一行都是形狀,下面一行都是個數,每一列又都表示這個形狀的氣球有幾個,這樣記錄真清楚。

④展示其它記錄方法,讓學生評價。

小結:同學們不僅能夠按照形狀把這些氣球分爲3類,而且自己設計圖表把分類的結果表示出來,你們可真棒!

3、初步感受“一類”和“一個”的區別

師:如果增加一個“心”的氣球,這個表應該怎樣改變?

如果增加一個小兔子形狀的氣球呢?

師:都是增加一個氣球,怎麼表格的改變不一樣呢?

引導學生髮現第一次是桃心的增加一個,並沒有增加種類,所以在桃心那列數上加1就可以了,而第二次增加的是一個新的形狀,也就是增加了一類,所以在表格上要再添一列。

(二)感受不同情境下不同分類標準的選擇。

1、嘗試用圖表記錄分類結果

師:春天是出遊的好季節,看很多小朋友和家長都來到了公園門口,你能把他們分分類嗎?

生答略。(要說清按什麼標準分)

師:那我們就選擇其中的兩種分類標準整理一下。

2、展示畫圖的方法

展示學生的不同畫法,讓學生交流看法。

師:看來,只要我們在這一列的下面確定好了是男的還是女的,那麼不管我們用什麼樣的符號來表示,都能表示這一類的人數。

3、對比體會分類的標準

師:觀察這兩個表,都是在分這些人,爲什麼分得的結果不一樣?

生:因爲兩次分的標準不同,第一次是按大人孩子分,第二次是按男女分的。

師:那有什麼是相同的呢?

生:總數不變。

小結:看來分類的時候,分類的標準不同,分類的結果也不同。但是不論怎麼分,最後的總數都應該一樣。

三、練習

如果把咱們班的同學分爲兩類,可以怎樣分呢?

四、小結

今天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

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篇七

教材內容:

本節課教學教科書第19的內容和20頁做一做。

教材分析:

教材例3用一幅公園的情景圖提供了許多數學信息,藉助情景讓學生理解意義進行計算,最後由學生自己收集背景材料中的數學信息,自己根據信息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教材目的:

1、知識與能力:初步會從現實情境中收集數學信息,並能自己根據數學信息提出數學問題,解決簡單的問題。發展觀察、想像、抽象概括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模仿、聯想等學習方式,經歷遊戲過程,並從中收集數學信息,提出問題。通過同伴的爭議和評論形成初步的收集信息的能力,確定解決問題的策略。

3、情感、態度、價值觀:從活動中感受數學知識的真實性和普遍性,激發學生參與數學學習活動的積極性,對數學產生好奇心和求知慾,願意親近數學,嘗試用數學的眼光看身邊的事物。

重點難點:

能夠根據已知的條件,提出數學問題。

教學方法:三疑三探教學模式。

教具準備:

情境圖

教學過程:

一、設疑自探(9分鐘)

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出示捉迷藏遊戲。通過觀看情境圖,傾聽發佈的信息,產生聯想,並由聯想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板書課題(用數學)

看了課題,你想提出什麼問題?

預設問題

(1)什麼是用數學?

(2)爲什麼要學習用數學?

(3)學習用數學這節課在我們身邊哪些地方能用到?

(4)學習這節課能幫助我們解決哪些生活問題?

2、出示自探提示: 出示情境圖讓學生觀察

(1)你能說一說圖上都說了些什麼?

(2)怎樣用數學語言來說呢?

(3)根據這些信息可以怎樣來提問呢?

(4)用加法計算怎樣問呢?

(5)用減法計算又該怎樣提問呢?

學生獨立探究以上幾個問題。

二、解疑合探(19分鐘)

1、再次看圖並回答。剛纔同學們回答的很好,觀察的很仔細!其實在我們生活中還藏着許多的數學問題你能試着提一提嗎?學生自願回答,把有價值的問題寫在黑板上。

2、學生彙報後,師重點強調:在13-6=7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總結出求藏起來的人數的方法用總人數減捉住的人數。

3、出示丟手拍遊戲。通過觀察、傾聽,思考信息組合與問題的提出。組內交流各自的信息組合角度和提出的問題,評論各種組合的'正確性,並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可以從三種不同的角度提出問題:一是求總數;二、三是求部分。

玩丟手絹的有8個女同學,6個男同學。

(1)一共有多少人?8+6=14(人)

(2)女同學比男同學多幾人?8-6=2(人)

4、出示踢球活動。通過觀察和傾聽,初步學習收集背景資料中的數學信息,指名學生說:要有16人來踢球,現在來了9人。獨立地根據信息提出問題,還差幾人沒有到?並完整地解決問題。

5、小組討論、交流。你還能提出什麼問題? 老師注意引導學生既能提出加法問題,也能提出減法問題。

學生口頭解答所提問題。

6、反饋練習

觀察課本p20的熱鬧的小河邊。根據提出的3個問題,獨立觀察、分析和處理信息,解決問題。然後組內交流、評議,也可自主選擇交流夥伴。重點在於讓每一位學生動起來,開展先知幫後知活動,既可讓先學會的學生有展示的舞臺,也可以使弱一點的學生也有理解和思考的時間和空間。

有17只小鳥,飛走了8只。還剩幾隻?列式:17-8=9(只)

草地上有15只小鹿,往山裏跑了9只,還剩幾隻?列式:15-9=6(只)

老師請個別學生板演,其他在練習本上解答。巡視中注意進行個別輔導。

如河裏有13條小魚,遊走了7條,還剩幾條魚?

13-7=6(條)

三、質疑再探(3分鐘)

回顧課前提出的問題是否解決,你又產生了哪些疑問?請提出來。

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師生共同探究解決

預設問題

1、怎樣能正確解答用數學的題目?

2、我們根據數學信息怎樣才能提出數學問題?

3、用加法計算的問題怎樣問呢?

4、用減法計算的問題該怎樣提問呢?

5、根據數學信息,怎樣提出多種問題?

四、運用拓展(9分鐘)

1、我當小老師。

讓學生根據本節所學知識自編題目。

2、猜一猜,算一算。(練習四的第2題)

要求學生獨立完成,列式計算後說一說單位名稱是什麼?

每人寫15個大字,樂樂還要寫6個字,猜猜她寫了幾個?

每人寫15個大字,明明已經寫了7個,還要寫幾個字?

3、想一想,算一算。(練習四的第1題)

老師先出示圖,引導學生觀察,從圖中看到了什麼?

左邊有7只兔,右邊有8只兔;黑兔6只,白兔9只;一共有15只兔。

再引導學生選擇兩個相關的已知條件,提出一個問題。

學生分組合作,完成後彙報、交流。

4、全課總結。

(1)學生談學習收穫

師:本節課你最大的收穫是什麼?請說出來和大家共同分享。

(2)教師歸納總結

學生充分發表意見後教師再進行強調總結,引導對本節內容進行歸納整理,形成系統的認識。

板書設計:

用數學

1、玩丟手絹的有8個女同學,6個男同學。

(1)一共有多少人?

8+6=14(人)

答:一共有14人。

(2)女同學比男同學多幾人?(人)

答:女同學比男同學多2人。

2、13個同學玩捉米藏,這裏有6個人,藏起來幾人?

13-6=7(人)

答:藏起來7人。

3、要有16人來踢球,現在來了9人。還有幾人沒來?

16-9=7(人)

答:還有7人沒來。

國小一年級下冊數學教案 篇八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交流中經歷比較100以內兩個數大小的多種方法。

2、歸納並掌握比較100以內兩個數大小的一般方法。

3、能正確運用“>”“<”“=”比較兩個數的大小。

教學重難點:

重點:掌握比較100以內兩個數大小的一般方法,能正確應用“>”“<”“=”。

難點:理解並掌握比較100以內兩個數大小的一般方法。

教法與學法:引導與探究法。

教學準備:課件,計數器。

教學過程:

一。複習舊知,導入新課。

5○7 20○12 15○15(學生思考,交流)

再大一些的數,會比較大小嗎?這節課老師與大家一起學習100以內兩個數的大小比較。(板書課題)

二。新知探究。

1、出示情景問題,比較十位數字不同的兩位數。

(1)大家當裁判:誰贏了?

小紅和小明跳跳繩,小紅跳了42下,小明跳了37下。誰跳得多?用什麼符號連接?

(學生獨立思考)

(2)交流比較的方法。

預設:

①根據數的順序來比較。42在37的後面,所以42>37。

②42根小棒比37根小棒多,所以42>37

③根據數的組成來比較。42由4個十和2個一組成,37由3個十和7個一組成。4個十比3個十多,所以42>37。

出示小棒圖,一對一對應擺放,發現42夠4個十,37夠3個十,第4個十就不夠了,4個十比3個十多,所以42>37。

小結:十位數字大的這個數就大,誰的十多誰就大。

④42夠減37,所以42>37.

42>37,換個說法什麼?(37<42)。

2、比較十位相同,個位不同的兩位數。

如果老師把42改成32,32和37哪個數大?

學生獨立思考,全班交流。

預設:

(1)32<37,因爲2小,7大。所以32<37。

爲什麼直接比較個位數字?

(十位數字相同)

小結:十位數上的數相同,就比較個位上的數,個位上的數大的,這個數就大,個位上的數小的,這個數就小。

(2)按順序,37排在32大後面,所以32<37。

(3)用計數器,十位上珠子一樣多,個位上珠子多的數就大。

用計數器,怎樣比較42和37?

數學上規定:滿十進一,42十位上有4顆珠子,37十位上只有3顆珠子,所以32<37。

3、歸納比較的一般方法。

同學們,剛纔大家比較數位上的數是比較大小常用的方法。齊聲朗讀。

比較數的大小,一般先比較十位上的數,十位數字大的這個數就大;如果十位數字的數相同,就比較個位上的數,個位數字大的,這個數就大,個位數字小的,這個數就小。

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篇九

教材內容:新課程第二冊教科書P93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體驗數據的收集、、描述的過程,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數據;

(2)使學生初步認識條形統計圖和簡單的統計表,能根據統計圖中的數據提出並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

(3)藉助生動形象的情境,激發學生參與統計活動的興趣;

(4)培養學生初步的統計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具、學具準備:多媒體課件、練習紙、彩筆、水果圖片

教學預設:

一、創設情境,原始數據

大家喜歡看動畫片嗎?老師這兒有一段非常有趣的動畫片,你們想不想看?

電腦出示配樂動畫:

(畫外音)在一個美麗的大森林,住着一直叫聰聰的猴子。明天就是它的生日,有許多的好朋友來爲它祝賀生日,你們想認識它們嗎?

二、探索收集、數據的方法

1、提問:聰聰的好朋友都是誰?它們各有幾隻?

2、(沒看清)電腦再放動畫片

3、提問

A、五種動物各有幾隻?誰同時數出來了?

B、沒有數出來(大家數的只數不一樣),看來光靠數還不行,還要用筆記一記,我再放一遍,但你們要想出一個又簡便又好記的記錄方法把小動物的只數記下來,行不行?小組討論一下,比比看,哪個小組想出的方法最好。

4、報告數據的方法。

誰來說說你們組想用什麼方法記錄?

A、同學們真愛動腦筋,想出了這麼多記錄的方法,你認爲哪一種方法好記就用哪種方法,好嗎?

B、下面就用你最喜歡的方法記下小動物的只數,開始!

5、電腦再放動畫片。

6、展示數據的方法。

A、請你說一說,你是用什麼方法記錄的?你能把自己記錄的結果說聽聽嗎?

B、大家同意嗎?

C、還有不同的記錄方法嗎?

同學們真棒!想出了用各種符號記錄每一種動物的只數。大家知道嗎?這些方法,就是數學中的“統計”!(出示課題)

8、比較。同樣是用符號來統計,哪種統計方法更簡便?爲什麼?

三、用統計圖表表示數據

1、出示統計表。

2、提問。

A、這個同學統計出的每種動物各幾隻?學生說教師在表中填出數:6、3、7、2、3

B、聰聰的朋友各有幾隻?這個同學統計得對嗎?你能來說一說嗎?

3、這樣一張用來統計各種數據的表格我們就叫統計表。

四、用條形統計圖表示數據

1、根據這五種小動物的只數,請你在這幅圖上塗上顏色表示出來。比一比,看誰塗得又對又快。

2、學生根據數據用水彩筆在條形統計圖上塗色。

3、展示條形統計圖,集體訂正。

A、你塗了幾個格子?爲什麼這樣塗?

B、他塗得對嗎?

C、我這兒還有幾個同學的作品,請看!

D、他們塗得又對又漂亮!你們塗對了嗎?

4、剛纔這樣的表格叫統計表,那麼這張圖叫什麼呢?觀察這幅統計圖,你能發現些什麼?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五、練習應用

1、明天就是聰聰的生日了,老師也調查了我們班小朋友的生日是在哪個月份,並製成了一張統計圖。從統計圖上,你發現了什麼?

2、學生說說自己的。發現。

3、大家幫了聰聰這麼多忙,聰聰非常高興,它想請小朋友們也去爲它祝賀生日,你們願意嗎?

電腦播放聰聰的話:小朋友,很高興你們也能來我家做客。我想去買一些大家喜歡的水果來招待你們,可是我又不知道你們喜歡吃哪些水果,你們能幫幫我的忙嗎?

4、學生填調查表,在自己喜歡的水果下面做上記號。

5、老師讀數據,學生用自己的方法填出統計表中的數量。再根據各類水果的數量,在統計圖中用塗色的方法表示出來。

6、展示、

(1)誰願意跟聰聰說說我們班小朋友喜歡吃哪些水果?

(2)看着圖,你能提出哪些問題?

六、

1、電腦繼續放動畫片

小猴聰聰:謝謝小朋友的幫助,我今天有好多的收穫。小朋友,你們有什麼收穫嗎?

2、生活中,我們有很多地方需要用到統計的知識,你發現了嗎?

3、別急,小猴聰聰還有話要說呢!(小朋友,你們可真厲害啊,今天就學會了這麼多,還善於發現生活中的數學。謝謝大家幫了我的忙,同時也歡迎你們明天到我家來過生日。再見,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