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國小四年級數學精品教案(精品多篇)

國小四年級數學精品教案(精品多篇)

國小四年級數學教案 篇一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掌握能被3整除的數的特徵。

2、技能目標:能運用被3整除的數的特徵判斷一個數能否被3整除。

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自主探索的能力,合作學習的。品質,讓學生感受生活中蘊藏着豐富的數學知識。

教學過程:

一、引入的開放(創設情景)

1、遊戲入手,請學生說出幾個任意多位數,老師不用計算就能很快地說出它是否能被3整除。

2、師生共同驗證老師的判斷,認爲無誤後,學生嘗試。

3、思考:老師是用什麼方法這麼快就斷定一個數能否被3整除的?

設計意圖:採用遊戲的形式,引入猜數活動,創設教學情景。使學生帶着歡快、帶着激情,在和諧、寬鬆、活躍的開放氛圍中,立刻引起好奇性,他們會主動地向老師提出問題:您是用什麼方法這麼快就能斷定一個數能否被3整除的?以致激發了學生強烈的學習情感,使學生興趣盎然地投入到對知識的探索之中。

二、展開的開放

1、探求知識

①請學生說出能被2、5整除的數的特徵,然後讓學生大膽猜想:你認爲能被3整除的數的特徵與個位上的數字有關嗎?

(學生各自發表自己的觀點)

②讓學生說出一些能被3整除的兩位數:(按照學生的口答板書)

12、15、18、21、24、27、30、33、36、39、42

議:這些數的個位上數字有特徵嗎?

(個位上的數字是0、1、2、3每個數字都有)

思考:能被3整除的數的特徵,從一個數的個位上的數字來考慮,有可能嗎?

③任意寫出一個能被3整除的數,如:162

讓學生變換數字的位置,問:你發現了什麼?

再把黑板上所列的兩位數也調換一下數字,想一想,能不能被3整除?

(被3整除的數,交換數字的排列順序,仍然能被3整除。)

2、形成共識

①引導:能被3整除的數,與各個數位上數字的和、差、積、商有否關係?

②分組交流,發表觀點:

(初步認識能被3整除的數的特徵與一個數的各位上數字的和有關)

③用上面的方法判斷下面的數能不能被3整除。

54372454837

(判斷後,通過演算驗證)

④學生看書釋疑

議:書上用什麼方法推導的?怎樣記憶能被3整除的數的特徵?

設計意圖:因勢利導,開放了教學思路,充分重視教師導的作用和學生學的體驗。這一階段以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爲學生主要的學習方式,讓學生通過猜想--驗證的探索過程來發現知識,獲得結論,並感悟方法,安排了以下三個層次的教學活動:1、通過學生猜想、舉例嘗試,使學生產生兩次認知衝突;接着通過交換數字的位置,使學生有模糊的認識,但仍然沒能發現特徵,產生第三次認知衝突。2、通過計算各數位上的數的和、差、積、商,使結論逐漸顯露。3、通過交流,教師點拔,學生自我釋疑,形成能被3整除的數的特徵。

三、應用的開放:

1、應用知識:(學生獨立完成)

①下面哪些數能被3整除,爲什麼?

4551111201437

②寫出幾個能被3整除的多位數

2、開放提升:

①在下面每個數中的□裏填上一個數字,使這個數有約數3。

23□5127□3□6□5□□0

②你能寫出幾個能同時被2、5、3整除的數嗎?想一想,有何特徵?

③你能去找到能被7、11、13、4、9等數整除的特徵嗎?

設計意圖:練習是對知識的鞏固與延伸,直接關係到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這一階段安排了兩個層次:

1、主要是爲了關注學困生,要求學生運用所學知識,方法及已掌握的規律,解決實際問題,達到鞏固知識,形成技能的目的。

2、設計了一些開放性的題目,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知識水平去完成,特別在互相啓發下,使學生思維敏捷,思路開闊,增強了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得到了明顯的提高。

國小四年級數學優秀教案 篇二

教學內容:

神奇的計算工具

教學目標:

1、認識並會使用計算器

2、從身邊算起,鞏固計算器的使用方法。

3、適當進行環保教育

教學重點:

認識並熟練使用計算器。

教學難點:

熟練運用計算器。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同學們,你們知道遠古時代,都有哪些計數或計算的工具麼?

隨着科學技術的發展,現在我們可以用哪些計算工具來進行計算?

2、問:在日常生活中,你在哪見過計算器?

3、小結:可見,在日常生活中計算器已經被廣泛的使用了,那麼,這節課我們就來了解一下計算器這個神奇的計算工具,並利用它解決一些生活中的問題。 板題:神奇的計算工具。

二、展開。

1、認識計算器

同學們每人都帶來了計算器,各種品牌的計算器,大小、功能都不太一樣,我們來看一看,這個計算器的功能比較複雜,而這一個比較簡單。今天我們就來認識數字區、加減乘除符號區和開關鍵、歸零鍵這些基本的按鍵,其它按鍵以後再學習。今天我就想請你以推銷員的身份來介紹你的計算器。試想,如果你是這個品牌計算器的推銷員,你應如何介紹這個計算器的基本按鍵和使用方法,使用方法可以舉一個例子計算演示。

比一比誰是秀的推銷員,優秀推銷員的標準爲

(1)聲音洪亮,語言能夠表述清楚

(2)能夠有條理的進行介紹,兩人一小組試推銷,互相取長補短。

2、比賽

作爲一個優秀的銷售人員不但要有非常棒的口才,還要有良好的計算功底,接下來我們將進行一場計算比賽,請聽清要求,女生先用口算進行計算,男生用計算器進行計算,請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老師指定的題目,並把答案記錄在口算卡上,算完後馬上起立,比一比口算速度快,還是計算器的速度快?

出示

第一組:15+23= 82-62= 1000×5 =

第二組:7861+3492= 35×21= 6300-2145=

師問:那麼,什麼樣的計算用口算比較快,什麼樣的計算用計算器比較快呢?

總結:並不是所有的計算都用計算器比較快,對於比較簡單的算式來說用口算更方便、更準確

請你用合適的計算方式來計算下題: 1002-63 4698+1836 0.5×60 1596÷38

彙報:每道題分別用哪種計算方式來算的?結果是多少?

不要所有題都依賴於計算器,同學們還是要勤于思考,善於動腦,這樣大腦才能越來越靈活。3.環保問題。

在我們身邊存在着許多數學問題,這些問題的數據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

出示:“據統計,一個沒有關緊的水龍頭,每天大約浪費16千克的水。照這樣計算一年(按365天計算),要浪費多少千克的水?”

現在我們把這些水利用起來:“把這些水裝在飲水桶中(每桶水約重20千克),大約能裝多少桶?”

你家每月要喝幾桶水?

“算算這些水夠你家喝幾個月?合多少年?”

合作要求

(1)先想一想,再在本上試着進行計算

(2)如果有困難,四個人可以進行討論,最後由一人進行彙報。

看到這個數字你有什麼感想?

教師:看似不經意的一滴滴水,積累起來就夠一家子喝上幾年的。通過這組數據的計算,你有什麼感想嗎?

小結:有句宣傳詞這麼說:“當世界上只剩下最後一滴水的時候,那就是自己的眼淚!”想想,那將是多麼可怕的事。通過計算器的計算,使我們懂得了要保護好人類賴以生存的水資源。

3、身邊算起。

那麼你最想用它來算算身邊的什麼呢?

課前以同桌四人爲一組,調查了一些數據。現在就來彙報一下你們最想算什麼。(彙報)

四人一組,用計算器來算一算你最想知道的數據吧!

問:哪一組願意來說一說你們計算的情況?

一人說題目,一人彙報,一人補充。

4、發展性練習

棋盤題

世界上的許多事物都是看着不起眼,但積少成多就是個驚人的數字了。這裏就有這樣的一個故事,你們想聽嗎?

說故事:古時候,有個聰明的小夥子在一次戰役中,拯救了整個國家,於是國王把他召進宮,要對他行賞。國王說:“小夥子,你要什麼?是金銀財寶還是凌羅綢緞?我什麼都可以給你。”小夥子什麼都沒說,只是叫人拿來一些米和一個象棋的棋盤。他在棋盤的第一格擺了一粒米,在棋盤的第二格擺了2粒米,在第三格擺了4粒米,第四格擺了8粒米。他說:“按這樣的規律擺下去,擺滿整個棋盤的米就送給我吧。”國王哈哈大笑着說:“你就只是要些米而已?”於是,國王請來了幾個大臣,算算一共該給小夥子多少米。可是大臣們都算不個結果來,於是國王又請來了全國的數學家一起算,算了三天三夜也沒算出個結果來。

爲什麼會這樣?我們一起來看看小夥子擺米有什麼規律嗎?(揭示規律)那麼第五格的米該怎樣計算?第六格呢?第七格呢?第72格呢?

這麼多2連乘,難怪他們算不出了。現在,我們有了計算器,讓我們一起來幫國王算算吧。

爲什麼你們都停止計算了?(計算器內的位數不夠了)看來,我們手中的小型計算器還是有侷限性的,也許還有待你們去開發呢,其實有沒有辦法算啊?(大型計算器,電腦)

老師已經在電腦內算出第72格應放多少粒米了。(出示數據:2361183241434822606848)這是個22位數,這個數據幾乎是全世界幾年的糧食總產量。把這些米連接起來可以繞地球赤道約3億圈。僅僅第72格就這麼多米了,更不用說擺滿整個棋盤有多少米了,你說,國王給得起嗎?

5、遊戲。

做了半天題,同學們一定有點累了,現在我給大家變一個魔術,想看嗎?

出示計算器:輸入12345678(做小動作,吹口氣等),按=號,顯示:87654321

想一想:這個小魔術的祕密在哪裏?(事先鍵入99999999-)

師:你們能自己設計一些類似的遊戲嗎?

三、小結

通過今天這節課,你學到了什麼?

四、總結

計算器發展到今天,還有許多不足的地方,老師希望你們讀好今日書,成爲明日之才,去更好的完善計算器的功能。

國小四年級數學優秀教案 篇三

教學目標

1、通過具體的例子,結合實際操作,使學生理解小數乘法的意義。

2、結合小數乘法的意義,使學生能夠計算簡單的小數乘整數。

3、通過探究小數乘整數計算方法的一系列活動,培養學生的類推遷移、聯想轉化等解決問題的策略意識。

教材分析

小數乘法的意義是在學生已經學習過“元、角、分與小數”、“小數的意義”、“小數的加減法”和掌握了“整數乘法的意義”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它是在整數乘法意義的基礎上的進一步擴展。

學情分析

我所抽班級學生有73人。這班孩子從一年級開始就使用北大(版)教材,學生的思維比較活躍。對於列出小數乘法算式以及得出結果,學生不會有任何困難,關鍵在於學生能否聯想到整數乘法的意義,然後用自己的語言來表述出小數乘法的意義。所以針對這一點,我打算利用小數加法的複習題,引導學生觀察,使學生運用類推、遷移的方法來理解小數乘法的意義。

教學過程

一、複習引入

1、小數的意義:0、2 0、05(學生口答)

2、小數加法:0、6+0、6 0、8+0、8 0、2+0、2+0、2 0、4+0、4+0、4 0、1+0、1+0、1+0、1+0、1

(1)學生口算

(2)你發現了什麼?(都是求相同加數的和)

(3)你有什麼想法?(可以用乘法計算)

3、揭示新課:

(1)0、2+0、2+0、2,用乘法怎樣表示?爲什麼這樣列式,你是這樣想的?0、2×3表示什麼意思?

(2)0、6+0、6,用乘法可以怎樣寫?0、6×2表示什麼意思?

(3)剩下的幾道怎樣用乘法表示?分別表示什麼意思?

(4)這些乘法算式與我們前面學的乘法有什麼不同?(是小數乘法)

4、歸納意義:

小數乘整數表示什麼呢?

二、探究算法

1、請大家想辦法算出0、2×3的積。

(1)學生獨立思考並計算。

(2)同桌交流算法。

(3)全班交流:

A、連加法:0、2+0、2+0、2=0、6

b、聯想、轉化:0、2元=2角2角×3=6角=0、6元

c、畫圖法:你是怎樣畫的?爲什麼要畫3個0、2?

d、推算:因爲2×3=6,所以0、2×3=0、6

e、還有不同的嗎?(略)

2、小結:只要適合自己,就是的!

三、鞏固拓展

1、填一填

2、算一算

3、文具店裏的數學問題:

(1)買4塊橡皮多少元?

(2)買3支鉛筆多少元?

(3)買2把尺子多少元?

(4)任選一種文具,你還能提出一步計算的乘法問題嗎?

四、閱讀質疑

(1)閱讀教材38~39,把書中內容補充完整。

(2)還有不懂的問題嗎?

五、全課小結:你有哪些收穫?

國小四年級數學教案 篇四

教學要求:

1、會根據統計的要求,收集、整理數據,並能製作統計表。

2、能根據統計表作出分析、預測或判斷和決策。

3、培養學生統計的意識,並能應用統計的方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4、讓學生體驗統計的過程,感悟統計的方法。

重點:學會收集、整理數據,並學會製作簡單的統計表。

難點:怎樣去實際收集數據,能根據統計表作出預測或決策。

教學過程:

一、統計本班學生雙休日最喜歡的活動情況。

1、同學們,雙休日你最喜歡的活動是什麼?

根據學生回答,教師整理並板書:體育運動、玩電腦、學音樂、看書學習、出去旅遊。

2、怎麼知道大家雙休日最喜歡的活動是什麼呢?(生:要進行調查和統計)

(板書課題:簡單的統計)

3、怎樣進行統計呢?(討論得出:可以劃正字,或舉手數一數等)

4、請小組統計員統計每種情況的人數。(各組當堂推選出統計員,要求進行統計)

5、師總結:剛纔統計員通過舉手數出了每種情況的人數,這個過程叫收集數據,爲了科學準確,要做到不重複,不遺漏。(板書:收集數據,不重複,不遺漏)

6、請大統計員把每種情況的人數進行分類整理,把各種情況的人數加起來(指定全班統計員整理併合計)。這個過程叫整理數據(板書:整理數據)

7、把統計出來的數據整理到一張表格裏去,這張表格叫做統計表,叫什麼統計表呢?(XX班星期天最喜歡做什麼的情況統計表)。學生回答每種情況的人數,教師填好統計表,並填好合計人數。是什麼時間製作的?(註上製表時間)。這個過程叫做製作統計表。

8、看了這張統計表,你發現什麼?想到什麼?

剛纔我們對這張統計表進行了分析,並做出了判斷、預測和決策。(板書:進行分析,判斷、預測和決策)

9、你統計了我們一個班的情況,得到的信息是否就很準確呢?還要統計什麼?(還要統計其他班級的情況)。統計的數據越多,我們得到的情況就越準確。

【評析:統計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學生已有了一定的生活經驗,教者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選取學生最感興趣的話題雙休日最喜歡的活動作爲切入口,使學生感到統計就在自己的身邊,激發學生學習的動機。通過對情況的真實分析,引發學生的真情流露,學生想說敢說,非常投入。教師注意把統計的過程隨教學過程充分展示出來,滲透自然,學生樂於接受。對統計表的分析注意了開放性,讓學生扮演統計員的角色,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動性、參與性,學生經歷了知識的產生、形成、發展和再創造的過程,使課堂成了學生主動探究的樂園。】

二、統計聽課老師雙休日最喜歡的活動情況。

今天來了許多聽課老師,老師們在雙休日最喜歡的活動是什麼?你打算怎樣知道聽課老師最喜歡的活動是什麼?(統計)怎樣進行統計呢?

(1)請每小組打開信封,看一遍,要求我們幹什麼?

(2)請每個小組商量一下,怎樣合作統計?

(3)學生彙報打算怎樣調查。怎樣問老師?(提醒學生要有禮貌)

(4)學生到聽課教師中去調查統計,收集數據。

(5)填好手中的統計表,彙報統計情況,你得出什麼預測?

(6)把同學們和老師們星期日裏最喜歡做什麼的兩張統計表能否合在一起。(教師把數據合在一張統計表中)你發現什麼?

【評析:本環節教師注意讓學生親身體驗統計的過程,在統計活動中,感悟統計的價值。(1)讓學生把學到的統計方法應用到實際統計活動之中,隨學隨用,每個學生都興趣盎然地投入到活動中去,學生真切地感受到數學就在自己身邊,做到了數學問題生活化,生活實際數學化。(2)以小組合作交流的形式探討統計的方法,學生暢所欲言。統計的辦法是學生想出來的,數據是學生自己動手收集出來的,發揮了學生的主動參與性,培養了合作意識和合作精神。(3)對學生雙休日活動情況統計表與教師雙休日活動統計表進行對比分析,並把二者合二爲一,學生預測的準確、分析的透徹,培養了學生分析判斷和推理能力。】

三、實際上統計在日常生活中應用非常的多。(分別出示多張統計表)

i。南京造地鐵,選擇顏色一張調查統計表。你發現什麼?

ii。第十四屆亞運會前四名獲金牌情況統計表。你發現什麼,想到什麼?

iii。選舉班長情況統計表,引導學生做出分析

iv。近幾年來南京旅遊的人數情況統計表。

【評析:選取的幾個例子切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是剛剛發生的事情,是發生在自己身邊的事情,學生分析的饒有興致,既具有開放性,培養了發散思維能力,又增強了學生的愛國精神、民主意識等。】

四、自學課本(100頁101頁)

a)出示思考提綱

i。原始數據表與數據統計表有什麼不同?

ii。書上的三個小問題。

(1)觀察統計表,說出喜歡每種球類活動的各有多少人?

(2)估計一下,在這個班級裏組織什麼球類比賽最受歡迎?

(3)你還能想到什麼?

iii。製作統計表要注意什麼?

b)學生合作交流上述問題。

c)學生彙報並補充。

【評析:教學過程不是教教材,而是在用教材教,在這裏得到了很好的體現。教者不囿於教材,讓教材煥發出生命的活力,特別是對原始記錄表與統計表有什麼不同這一問題的討論,鞏固了統計的過程,在比較原始記錄表與數據統計表有什麼不同時,孕伏了任何兩種方法不存在對錯之分,各有各的優越性,我們在實際使用時誰的最方便就最好。】

五、統計公路上汽車通過情況。(電腦出示馬路過往車輛情況的場景)

i。這是車輛通過的情況,現在請大家進行統計,(學生統計失敗)爲什麼無法統計?你有什麼感覺?(太快),

ii。如果要你統計車輛通過的情況,該怎麼辦?

①需要去分類。(弄清要統計哪幾種車輛)。②怎樣收集數據?③怎樣整理數據。④怎樣畫統計表?⑤分析一下結果。

iii。討論一下怎樣才能很快的統計出來?(如何分工)

iv。彙報你們分工的情況。通過活動你有什麼想法?

v。從統計表中想到什麼?知道什麼?(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注意空氣的污染情況等)

【評析:這一環節讓學生想辦法解決怎樣統計動態的物體的問題,又一次讓小組交流,發揮了團隊的力量。通過虛擬的道路交通場景,學生嘗試了統計的失敗,又在教師分小組交流一下的話語點撥下,尋求出解決問題的辦法,獲得了統計的成功。教學中,教師尊重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原有的認知水平,相信學生有解決問題的能力,有意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真正地發揮了參與者、組織者、引導者的作用。】

六、用統計的方法解決身邊的問題。

【評析:讓學生自己舉例,聯想到用學過的統計知識如何解決身邊的事情,學生髮言踊躍,培養了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七、作業:完成101頁做一做,練習十二第1題。

【評析:在培養能力的同時,還重視了雙基的落實。】

【總評:本節課從學生的現實生活出發,極力選取學生身邊的事例,使生活素材貫串於整個教學的始終。注意將數學與學生生活緊密相連,遵循了數學源於生活、寓於生活、用於生活的理念。通過數學教學,實現了數學的應用價值。

一、從生活經驗導入新課,使數學問題生活化。

心理學研究表明:當學習的內容與學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貼近,學生自覺接納知識的程度就越高。課一開始,教師就從雙休日同學們最喜歡的活動是什麼的話題導入新課,從怎樣知道每種活動有多少人最喜歡來切入主題。這樣做使學生感到所學的內容不再是簡單枯燥的數學,而是非常有趣、富有親近感,他們被濃厚的生活氣息所感動,興致勃勃投入到新課的學習之中。

二、讓學生親身體驗知識的形成和發展的過程。

國小生已經具有了一定的生活經驗,因此教師設計了這樣的情節:怎樣知道星期日最喜歡做什麼各有多少人呢?很自然的說出了要調查統計,那麼怎樣調查和統計呢?接着讓統計員進行統計。教學過程環環相扣,整個統計的經歷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中清晰、充分地展現出來。課堂氣氛活躍,雙基訓練紮實。

三、藉助生活知識,讓學生主動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使學生感到數學的歸宿是應用,使數學問題生活化。

教師在設計教學內容時,把握數學問題的加工度,努力改造數學問題,增加數學的情境性、開放性,注重呈現方式的多樣化。爲了鞏固剛學會的統計方法,教者讓學生去統計聽課老師最喜歡幹什麼這一實踐活動,首先讓學生討論教師人很多,怎樣去統計這一問題,組織學生交流想辦法,得出了一小組統計一排老師比較節省時間的方法,然後讓學生按照想出的辦法去統計。辦法是學生自己想出來的,統計的過程是學生親身經歷的,學生人人蔘與,爭論不斷,效果明顯。

四、引導學生分析討論,提高了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在統計一分鐘內車輛通過情況時,教師又一次讓大家合作交流,學生討論的結果是一小組有4人,1人負責記錄數據,另3人每人統計一種車輛的簡便方法。當學生把統計好的數據整理成統計表時,讓學生分析討論從統計的數據中你發現什麼?想到什麼?,這樣的設計頗具挑戰性和現實意義,挖掘出了許多促使人發展的因素,出現了現在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了,買摩托車、汽車的人很多、汽車多了,要注意安全,要注意保護環境等思想教育的話題,變關注知識爲關注學生情感態度、思維等方面的進步和發展,使知識性目標和發展性目標得到了平衡與和諧的整合。

縱觀整節課,教者注意把數學與生活溝通,使數學教學貼近生活,使學生在知識的獲得中得到發展,在發展過程中習得知識,使課堂充滿生活氣息,生命的活力。

國小四年級數學優秀教案 篇五

教學內容:

小數點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P43P45

教學目標:

1、理解並掌握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規律。

2、能運用小數點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規律進行計算,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3、通過總結規律的過程,培養觀察比較、概括的能力。

教學重點:

發現並掌握小數點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的規律。

教學難點:

理解小數點位置的移動爲什麼會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授

1、複習舊知。

出示題目:比較大小:0.26和0.260 1.500和1.5 1.42和14.2 50.2和5.02。

學生完成後,引導學生進行總結。

在一個小數的末尾添上或去掉O,不改變數的大小,其原因在於沒有移動小數點的位置。而後兩題,因爲小數點的位置發生了移動,所以數的大小也發生了改變。

2、導入新課。

小數點的位置移動了,小數的大小到底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今天我們就來研究小數點移動帶來的小數的大小變化。

板書課題:小數點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

二、探索發現

第一環節 探究規律

教學例1。

1、課件出示教材第43頁情境圖,讓學生根據連環畫的內容,講一講這個故事。

指名回答,老師板書:0.009m、0.09m、0.9m、9m。

引導學生思考:小數點移動與金箍棒的長短有什麼關係?

2、小數點移動後引起小數怎樣的變化?

把0.009m的小數點向右移動一位、兩位、三位小數的大小有什麼變化?

(1)0.009m等於多少毫米?(板書:0.009m= 9mm)

(2)移動0.009m的小數點。

向右移動一位,變爲多少毫米?大小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板書:0. 09m= 90mm,擴大到原來的10倍)

向右移動兩位,原來變爲多少?是多少毫米?大小有什麼變化?

(板書:0. 9m= 900mm,擴大到原來的10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