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國小六年級數學教案【精品多篇】

國小六年級數學教案【精品多篇】

國小六年級數學教案 篇一

教學目標:

1、通過動手操作、合作交流,初步理解連加、連減的含義。掌握連加、連減的計算方法。

2、能有條理地表述思考和解決問題的過程。

教學重點:

學生聯繫實際情境,體會連加、連減的意義和理解運用順序。

教學難點:

理解圖意列出算式。

教學過程:

修改補充欄:

一、創設情境,初步體會

1、算式接龍。(小組學生互相合作,每人出一道題)

甲:4+2=6;乙:6+1=7;甲:7+2=9;乙:9+1=10。或者甲:10—2=8;乙:8—3=5;甲:5—1=4;乙:4—4=0。

2、學生彙報,說說你們組的題目和想法。

邀請兩個學生到講臺前表演。

講述:第一個算式的得數正好是第二題開拓的這個數,第三體開拓的數正好是第二題的結果像這樣的幾道有聯繫的算式寫出來像什麼?

我們把這個遊戲叫做算式接龍。

二、主動探索,體會領悟

1、教學例1。

貼出例1主題圖。

學生根據圖意分小組討論交流,編故事,表演動作。

講述:星期天,小紅和弟弟去郊外的奶奶家玩,看見奶奶摘下了一些又大又紅的南瓜。小紅想,我長這麼大了,應該幫奶奶做一些家務活。

於是,她找來一輛手推車,把奶奶摘下的南瓜雲回家。第一次運來4個,第二次有運來2個,還剩下一個最大的沒有運。

奶奶一共摘下幾個南瓜呢?怎樣計算?(4+2=6,6+1=7,奶奶一共摘下7個南瓜。)

提問:其他組有不同的方法嗎?(4+2+1=7)

追問:爲什麼這樣列式?你是怎樣算的?

你能給這樣的算式取個名嗎?(連加法)

講述:這個名字取得真好,今後我們看見一個算式裏有兩個以上的+,就叫它連加。(板書課題)

2、教學例2。

講述:這時,弟弟在大聲喊:姐姐,快來看,奶奶家還種了一些絲瓜。出示例2主題圖。

提問:你們能看着這幅圖編個故事嗎?

學生分小組討論交流,形成如下的表述:

絲瓜架上原來有8根絲瓜,弟弟第一次摘下3根,第二次又摘下1根,還剩幾根?

討論怎樣列式,怎樣計算,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算式,並讓學生把書上的算式填寫完整。

引導學生小結:8—3—1=4連續減了兩次,我們把它叫做連減。

3、師生共同小結:今天我們學了什麼新的內容?在計算的時候應先算什麼,再算什麼呢?

三、鞏固深化,應用拓展

修改補充欄:

1、想想做做第1題。讓學生在幻燈機前演示連加、連減的計算過程。

2、想想做做第2題。讓學生仔細觀察圖意,表述圖意,再填寫算式。

3、想想做做第3題。學生列出的算式可以不同,可以是9—2—4=3,表示9只鴨子游走2只,再遊走4只,還剩3只;也可以是9—2—3=4

表示河裏有9只鴨子,先上岸2只,又上岸3只,河裏會議4只。

4、想想做做第4題。讓學生做在課堂作業本上。

四、總結評價,點撥學法

今天我們學到哪些知識?回家後出題給爸爸、媽媽做,好嗎?

六年級數學教案 篇二

一、教學內容

化簡比。(教材第50~51頁例1)

二、教學目標

1、能運用比的基本性質化簡比。

2、理解求比值和化簡比的區別。

3、理解知識間的內在聯繫,滲透類比思想。

三、重點難點

重點:掌握化簡比的方法。

難點:理解化簡比與求比值的區別。

教學過程

一、複習引入

1、把下面的分數化爲最簡分數。(課件出示題目)

4/8 6/30 12/18 14/56

點名學生回答,並說一說什麼是最簡分數。

2、六二班共有學生50人,今天出勤人數爲46,總人數與出勤人數的比是多少?(課件出示題目,點名學生回答)

3、師:比的基本性質是什麼?

4、引出新課。

師:爲了使數量間的關係更明確,我們經常要應用比的基本性質,把比化成最簡單的整數比。這就是這節課我們要一起學習的內容。

二、學習新課

1、認識最簡單的整數比。

師:誰知道什麼樣的比可以稱作最簡單的整數比?

引導學生聯繫最簡分數的概念,討論什麼叫做最簡單的整數比。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進行歸納:最簡單的整數比要滿足兩個條件,一是比的前項和後項都是整數,二是比的前項和後項的公因數只有1。

指名學生舉出幾個最簡單的整數比。

六年級數學教案 篇三

一、教學內容

運用比解決問題。(教材第54頁例2)

二、教學目標

1、能運用比的意義解決按照一定的比進行分配的實際問題。

2、進一步體會比的意義,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3、掌握按比分配問題的結構特點及解題方法,發展分析、概括能力。

三、重點難點

重點:理解並掌握按比分配問題的特點和解題方法。

難點:根據題中所給的比,掌握各部分量佔總數量的幾分之幾,能熟練地用乘法求各部分量。

教學過程:

一、複習引入

1、師:比的意義是什麼?

引導學生回顧比是什麼。

2、一盒糖果有50顆,平均分給甲、乙兩人,甲、乙兩人各得多少顆糖果?他們所得糖果數的比是多少?(課件出示題目)

點名學生回答,回顧平均分的特點。

3、引出新課。

師:這是一道平均分的問題,生活中,很多問題運用到了平均分,但有時爲了分配合理,往往需要把一個數量分成不等的幾部分,即把一個數量按照一定的比來進行分配。這種方法通常叫按比分配,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比的應用。(板書課題:比的應用)

二、學習新課

教學教材第54頁例2。

(課件出示教材第54頁例2)

最新國小6年級數學教案 篇四

教學目標

1、學生通過觀察算式的特點,引出倒數的意義,並能夠真正的理解和掌握。

2、學習求一個數的倒數的方法,使學生能夠正確地求出一個數的倒數。

3、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概括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1、正確理解倒數的意義及“互爲”的含義。

2、正確地求出一個數的倒數。

教學過程設計

(一)激發興趣,引出概念

1、投影。哪個同學和老師比賽?誰說得快?

師:你們想知道老師爲什麼說得這麼快嗎?這兩個因數之間有什麼聯繫嗎?這節課老師就要把這中間的奧祕告訴你們,相信你們得知後比老師說得還快。這節課我們一起學習倒數的認識。(板書課題)

2、同學認真觀察每個算式,你發現了什麼?同桌互相說一說。指名說。

板書:乘積是1 兩個數

3、你還能很快說出乘積是1的兩個數嗎?你爲什麼說得這麼快,有什麼竅門嗎?

生:兩個數分子、分母顛倒位置就可以了。

師:說得好,因此我們把乘積是1的兩個數叫做互爲倒數。(把板書補充完整)

4、舉例說明,什麼叫互爲倒數?

師:3是倒數這句話對嗎?爲什麼?

你們說得對,誰能說出幾組倒數?

同桌互相說,每人說兩組。(指名說)

問:怎樣判斷他們說得是否正確?

生:看這組數的乘積是否是1。如果乘積是1,這兩個數是互爲倒數;如果乘積不等於1,這兩個數不是互爲倒數。

5、思考:1的倒數是幾?爲什麼?0有倒數嗎?爲什麼?

板書:1的倒數是1。0沒有倒數。

(二)求一個數的倒數

同學們已經掌握了倒數的意義,也能正確地判斷出兩個數是不是互爲倒數。那麼怎樣找出一個數的倒數呢?

1、出示前面的投影,找特點。

觀察互爲倒數的兩個數有什麼特點,把觀察到的結果同前後同學交流一下。

問:誰來說說你發現了什麼?

生:互爲倒數的兩個數,是分子、分母交換了位置。

師:你們觀察得很仔細。根據這一規律,你們試着做一做下面的題。

學生說老師板書:

3、同學們想一想,怎樣求一個數的倒數?前後、左右的同學互相說一說。

誰來給同學們彙報一下?(2~3名)

板書:求一個數( )的倒數,只要把這個數的分子、分母調換位置。

問:老師爲什麼要空出一些地方?

生:0除外。

問:爲什麼要加上0除外?(板書:0除外。)

問:你們現在知道一上課時,老師爲什麼說得那麼快了嗎?奧祕在哪兒?你們已經知道了方法。如果給你一個數,你能很快寫出它的倒數嗎?比一比看。

4、課堂練習。

寫出下面各數的倒數:

35的倒數是怎麼想的?

問:2的倒數是幾? 10的倒數呢?怎樣又對又快地寫出一個自然數的倒數呢?

5、寫出1.5的倒數,怎樣做?

(三)課堂總結

我們學習了哪些知識?倒數的意義是什麼?怎樣判斷兩個數是不是互爲倒數?怎樣求一個數的倒數?還有什麼問題?

下面我們一起做幾道題,檢驗一個我們這節課的知識是否真正掌握了。

(四)鞏固練習

1、投影。

問:怎麼填得這麼快,你是根據什麼填的?

問:①誰能回答?

②你根據什麼填的?

③爲什麼根據倒數的意義填?

看下一組題:

問:怎麼填?根據什麼?與(2)有什麼不同?

師:所以做題時要認真審題,看清符號,千萬不能出審題錯誤。

2、下面哪兩個數互爲倒數?(課本24頁第2題做在書上,用線連接,投影訂正。)

3、判斷下面各題。對的舉“√”,錯的舉“×”,並說明理由。

投影出示:

(1)乘積是1的兩個數互爲倒數。 (√)

(2)2.5和0.4互爲倒數。 (√)

師:你們是怎麼想的?

生:2.5和0.4乘積是1,所以是對的。

(3)因爲1的倒數是1,所以0的倒數是0。 (×)

問:錯在哪裏?

問:錯在何處?

問:這道題錯在哪了?

生:乘積是1的兩個數互爲倒數。這道題是3個數的乘積是1,所以錯了。

4、遊戲。

每個組第一個同學手裏有一塊小黑板,上面都有6個數字。每人寫一個數的倒數,寫完後傳給你後面的同學。如果後面同學發現前面的題做錯了,你可以改,再做下一題再向後傳。最後一名同學做完後迅速把小黑板拿到前面來。哪一組又對又快做完,哪一組就是優勝。

評比表揚優勝,找出誰給前面的同學改了錯。

(五)作業

國小六年級數學教案 篇五

【練習內容】

北師大版六年級上冊第62頁。自主學習天地P55的練習題。

【練習目標】

1、通過練習,進一步認識複式折線統計圖。瞭解折線統計圖的特點。

從統計圖中獲取儘可能多的信息,體會數據的作用。

3、進一步學習製作複試折線統計圖,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分析能力和合作能力。

【練習重點】

進一步練習複式折線圖的意義與統計圖。

【練習難點】

如何根據所提供數據的實際情況(有時並非每月、每年都有數據)來確定水平射線上每天豎線之間的間隔。

【教學設計】

教學過程說明

一.課本練習

談話導入

師:P62中兩個城市平均氣溫統計表,根據表裏的數據,你瞭解了什麼?。

生:

師:同學們很注意觀察事物。這說明要從表裏瞭解和收集數學信息。

回顧舊知

複式折線統計圖有什麼特點?你能說一說一嗎?

小結學習

同學們,現在到小組裏將自己的想法說一說,形成共識。重要的一點是,爲什麼要選擇這種統計方式。

4、集體訂正

二.自主學習天地

P55第1、2題

下面的統計圖是一個什麼統計圖?你從圖中瞭解到了什麼數學信息?

學生回答,集體訂正完成。

2、智慧樹第1題。

實線表示的是什麼?虛線呢?

3、實踐大本營

自主完成,思考一下,有什麼需要一集體解決的。

集體訂正。

三、拓展

生活中有什麼需要用到複式折線統計圖的?

自由敘述。

四、小結:

1、完成自主學習天地P55-56。

2、小結:

與同學們一起說一說,你今天的收穫和你的疑惑。

重點讓學生就解題中的問題進行探討!

數學來源於生活,讓學生注意觀察身邊的數學知識

通過自主交流與探索,比較,進一步明確複式折線統計圖的特點,並會作小結總結自己的收穫與還需要進一步加強的方面。

國小六年級數學教案 篇六

訓練目標:

1、理解解決有關排隊中的數學問題的思維方法,會根據不同的思考方法列式。

2、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良好的思維品質。

訓練重點:通過各種方法理解解決這類問題的方法。

訓練難點:減去重複的,加上遺漏的。

教具學具:課件、1個紅色圓片、10個藍色圓片。

訓練過程:

一、引入課題。

1、出示題目:一排隊伍,從前面數小紅是第5個,從後面數小紅是第6個。這排隊伍共有幾個人?

2、排隊遊戲。

3、引入課題。

二、訓練準備。

1、課件出示:☆☆☆☆☆☆☆☆☆

2、討論:兩種數法主要不同在哪兒?

3、畫一畫。

課件出示題目,學生在練習紙上畫一畫。

⑴△△△△▲

從右往左數,▲是第5個,請你把蓋住的△畫出來。

⑵ ▲ △△

從左往右數,▲是第4個,從右往左數,▲是第7個,請你把蓋住的△畫出來。

4、畫完後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

三、操作與思考。

1、學生拿學具操作,指名一生用磁鐵在黑板上擺一擺。

數一數共有幾個圓片?應怎樣列式?說說算式中每個數字各表示什麼。

2、小結:像剛纔那樣,已知1個物體,1個圖形或1個人在排列中的前後順序數,計算總數時要注意減去重複的,加上遺漏的。

四、練習。

1、填空:

① ○

從前面數,○是第9個,從後面數,○是第8個,這一排共有( )個圖形。

② 一排圖形,從上面數□是第4個,從下面數□是第8個,這排圖形共有( )個。

2、先畫一畫,再填一填。

①從左往右數,小花排在第8個,從右往左數,小花也排在第8個,這排小朋友共有( )個小朋友。

②一隊動物去參加運動會,小兔的前面有3只動物,小兔的後面有10只動物,這隊動物共有( )只。

3、列式計算:

一隊動物去觀看演出,它們排隊進場,小熊前面有2只動物,小豬後面3只動物,小熊和小豬之間排着4只動物,這一隊的小動物共有幾隻?

4、思考題:

⑴有16個同學排隊出操,從前面數小剛是第10個,從後面數,小剛是第( )個。

⑵18個小朋友排成一排,從左到右數明明排在第8個,從右往左數,紅紅排在第3個,明明和紅紅之間有幾個小朋友?

國小六年級數學教案 篇七

教學內容:

比較正數和負數的大小。

教學目的:

1、藉助數軸初步學會比較正數、0和負數之間的大小。

2、初步體會數軸上數的順序,完成對數的結構的初步構建。

教學重、難點:負數與負數的`比較。

教學過程:

一、複習:

1、讀數,指出哪些是正數,哪些是負數?

-8 5.6 +0.9 - + 0 -82

2、如果+20%表示增加20%,那麼-6%表示 。

二、新授:

(一)教學例3:

1、怎樣在數軸上表示數?(1、2、3、4、5、6、7)

2、出示例3:

(1)提問你能在一條直線上表示他們運動後的情況嗎?

(2)讓學生確定好起點(原點)、方向和單位長度。學生畫完交流。

(3)教師在黑板上話好直線,在相應的點上用小圖片代表大樹和學生,在問怎樣用數表示這些學生和大樹的相對位置關係?(讓學生把直線上的點和正負數對應起來。

(4)學生回答,教師在相應點的下方標出對應的數,再讓學生說說直線上其他幾個點代表的數,讓學生對數軸上的點表示的正負數形成相對完整的認識。

(5)總結:我們可以像這樣在直線上表示出正數、0和負數,像這樣的直線我們叫數軸。

(6)引導學生觀察:

A、從0起往右依次是?從0起往左依次是?你發現什麼規律?

B、在數軸上除可以表示整數外,還可以表示分數和小數。請學生在數軸上分別找到1.5和-1.5對應的點。如果從起點分別到1.5和-1.5處,應如何運動?

(7)練習:做一做的第1、2題。

(二)教學例4:

1、出示未來一週的天氣情況,讓學生把未來一週每天的最低氣溫在數軸上表示出來,並比較他們的大小。

2、學生交流比較的方法。

3、通過小精靈的話,引出利用數軸比較數的大小規定:在數軸上,從左到右的順序就是數從小到大的順序。

4、再讓學生進行比較,利用學生的具體比較來說明“-8在-6的左邊,所以-8〈-6”

5、再通過讓另一學生比較“8〉6,但是-8〈-6”,使學生初步體會兩負數比較大小時,絕對值大的負數反而小。

6、總結:負數比0小,所有的負數都在0的左邊,也就是負數都比0小,而正數比0大,負數比正數小。

7、練習:做一做第3題。

三、鞏固練習

1、練習一第4、5題。

2、練習一第6題。

3、某日傍晚,黃山的氣溫由上午的零上2攝氏度下降7攝氏度,這天傍晚黃山的氣溫是 攝氏度。

四、全課總結

(1)在數軸上,從左到右的順序就是數從小到大的順序。

(2)負數比0小,正數比0大,負數比正數小。

第二課教學反思:

許多教師認爲“負數”這個單元的內容很簡單,不需要花過多精力學生就能基本能掌握。可如果深入鑽研教材,其實會發現還有不少值得挖掘的內容可以向學生補充介紹。

例3——兩個不同層面的拓展:

1、在數軸上表示數要求的拓展。

數軸除可以表示整數,還可以表示小數和分數。教材例3只表示出正、負整數,最後一個自然段要求學生表示出—1.5。建議此處教師補充要求學生表示出“+1.5”的位置,因爲這樣便於對比發現兩個數離原點的距離相等,只不過分別在0的左右兩端,滲透+1.5和—1.5絕對值相等。

同時,還應補充在數軸上表示分數,如—1/3、—3/2等,提升學生數形結合能力,爲例4的教學打下夯實的基礎。

2、滲透負數加減法

教材中所呈現的數軸可以充分加以應用,如可補充提問:在“—2”位置的同學如果接着向西走1米,將會到達數軸什麼位置?如果是向東走1米呢?如果他從“—2”的位置要走到“—4”,應該如何運動?如果他想從“—2”的位置到達“+3”,又該如何運動?其實,這些問題就是解決—2—1;2+1;—4—(—2);3—(—2)等於幾,這樣的設計對於學生國中進一步學習代數知識是極爲有利的。

例4——薄書讀厚、厚書讀薄。

薄書讀厚——負數大小比較的三種類型(正數和負數、0和負數、負數和負數)

例4教材只提出一個大的問題“比較它們的大小”,這些數的大小比較可以分爲幾類?每類比較又有什麼方法,教材則沒有明確標明。所以教學中,當學生明確數軸從左到右的順序就是數從小到大的順序基礎上,我還挖掘三種不同類型,一一請學生介紹比較方法,將薄書讀厚。

將厚書讀薄——無論哪種類型,比較方法萬變不離其宗。

國小六年級數學教案 篇八

【教學目標】

使學生進一步認識用字母表示及其作用,能正確的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數量及數量關係。

【重點難點】

能正確的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數量及數量關係、計算公式等。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實物投影。

【談話導入】

1、看到這些字母,你能立刻想到什麼?

課件出示:

BTVsoskgNBA……

同學們能很快的說出這些字母或字母組合表示的意義嗎?說明字母在生活有一定的地位和作用。

2、揭示課題: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式與方程。(板書課題)

【複習講授】

複習字母表示數

1、結合談話導入說說用字母表示數有什麼優越性?

教師:用字母能簡明的表達數量關係、運算定律和計算公式,爲研究和解決問題帶來很多方便。

2、請同學們完成下面的練習。

(1)填空。(課件出示)指名板演,其餘學生寫在練習本上。

①用s表示路程,v表示速度,t表示時間,那麼s=()。

②b乘5、6可以寫作(),還可以寫作();a乘h可以寫作(),還可以寫作()。

③a、b、c、d表示非0自然數,那麼分數乘法的計算方法可以用字母表示()。

(2)訂正後提問:在寫含有字母的式子時需要注意什麼問題?

3、師生共同總結在寫含有字母的式子時應注意的問題:

(1)在含有字母的式子裏,數和字母中間的乘號可以記作“?”也可以省略不寫。

(2)省略乘號時,應當把數字寫在字母的前面。

(3)數與數之間的乘號不能省略。加號、減號、除號都不能省略。

4、鞏固練習。

(1)完成教材第81頁的第一個“做一做”。

(2)根據題意寫出各式表示的意思。

一種滾筒式洗衣機,單價a元,商城第一天賣出m臺,第二天賣出9臺。

m-9表示()m+9表示()

ma表示()9a表示()

(m+9)a表示()(m-9)>a表示()

答案:

(1)

(2)第一天比第二天多賣出的臺數

第一天和第二天一共賣的臺數

第一天賣的錢數

第二天賣的錢數

兩天一共賣的錢數

第一天比第二天多賣的錢數(或第二天比第一天少賣的錢數)

【課堂作業】

教材第82頁練習十六第1、2題。

學生獨立完成,教師要求學生自己檢驗。

【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穫?

【課後作業】

完成練習冊中本課時的練習。

第8課時式與方程(1)

在寫含有字母的式子時應注意的問題:

1、在含有字母的式子裏,數和字母中間的乘號可以記作“?”,也可以省略不寫。

2、省略乘號時,應當把數字寫在字母前面。

3、數與數之間的乘號不能省略。加號、減號、除號都不能省略。

國小六年級數學教案 篇九

一、【教學內容】

人教版國小美術五年級上冊第三課《美麗的紋樣》。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瞭解適合紋樣的基本知識,掌握其圖案裝飾的一般規律,知道適合紋樣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運用;

2、技能目標:嘗試設計一組美麗的適合紋樣;

3、情感目標:通過欣賞和設計適合紋樣,提高學生的審美、設計能力以及美化生活的能力。

三、【制定依據】

1、內容分析:

《美麗的紋樣》是人教版國小美術五年級第九冊中的一節造型表現及設計應用課程,主要是學習“適合紋樣”的相關知識。在新課程中對於五年級的造型表現及設計應用的教學目標有明確要求:“運用對比與和諧、對稱與均衡、節奏與韻律等組合原理,瞭解一些簡單的創意,設計方法和媒體的加工方法,進行設計和裝飾,美化身邊的環境。”基於以上要求,我將本課的教學重點設計爲:通過欣賞,瞭解什麼是適合紋樣,從而嘗試設計出新穎、美觀的適合紋樣。將本課的教學難點設計爲:學習基本骨架的繪製,掌握適合紋樣的製作方法。

2、學生實際:

學生通過二、三、四年級對“二方連續”、“四方連續”以及“對稱圖案”的學習,在造型表現及設計應用領域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在此基礎上安排“適合紋樣”的學習是十分合理的,符合循序漸進的認知規律。

四、【教學準備】

教具:課件、填圖遊戲稿,示範工具;

學具:直尺、自己喜歡的作畫工具等。

五、【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師:同學們,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些漂亮的圖片,你們邊欣賞邊思考:你看到了什麼?發現了什麼?指名生回答。

2、師:同學們講得很棒,總而言之這些簡單的圖案經過組合以後,就變得非常美麗,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就是《美麗的紋樣》。

(二)探索學習

1、瞭解適合紋樣:剛剛我們欣賞的圖案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去掉了他們的外型以後,裏面的圖案形成的形狀仍然跟外面的形狀一樣,也就是說這些圖案都非常適合他們的外型,我們把這樣的圖案叫做適合紋樣。

2、適合紋樣有多種組織形式,請大家看圖片,看看有哪些形式?(開火車答)

3、師總結:離心式:它的特點是圖案由中心向四周發散,用手勢比劃一下。4、學生嘗試介紹向心式、離心向心結合式、旋轉式、綜合式以及均衡式:

5、師提示:均衡式這種樣式比較特殊,前面幾種形式都是有一定的規律的,而這種形式是不規則的,他在視覺上給人一種平衡的效果。

(三)欣賞啓發

1、早在遠古時代,我們的祖先們就已經將適合紋樣運用於生活中了,請大家欣賞課件中的圖片。

2、請你想一想,適合紋樣在我們的生活中還常常運用在那些地方?(生舉例,師課件展示適合紋樣在生活中運用的圖片若干)

3、欣賞了這麼多精美的圖片,我想大家一定很想知道怎樣來製作這些美麗的紋樣,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適合紋樣的製作方法:師向大家介紹三個步驟:定尺寸、定外框、定基本骨架線。

4、學生思考,並說一說怎樣製作基本骨架線?

師小結:可以用對摺的方法,也能用尺子量中點的辦法定基本骨架線。

(四)嘗試練習:

師:同學們一定很想展示一下自己的身手吧?下面就請你設計一幅適合紋樣。要求:

1、先選好某種外形,再根據外形設計填充圖案;

2、利用前面學過的對比色或鄰近色知識來裝飾適合紋樣。

(五)評價小結

1、學生介紹自己的作品(從圖案、組織形式、色彩等方面來介紹);

學生互相評價。

2、教師點評、小結

同學們的圖案設計得非常精彩,相信你們這些小設計師,以後一定能讓我們的世界變得更美。

(六)拓展延伸

課後請同學們嘗試用電腦繪畫中的畫圖軟件,製作適合紋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