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金屬的化學性質》教案(新版多篇)

《金屬的化學性質》教案(新版多篇)

《金屬的化學性質》教案 篇一

教學目標

知道鐵、鋁、銅等常見金屬與氧氣的反應,初步認識常見金屬與鹽酸、硫酸的置換反應以及與化合物的溶液的反應。

通過對金屬活動性順序的學習,能對有關的置換反應進行簡單的判斷,並能用金屬活動性順序解釋一些與日常生活有關的化學問題。

通過活動與探究,培養學生細緻觀察實驗現象的良好行爲習慣、從細微實驗現象差別分析得出實驗結論的能力,形成科學、嚴謹的治學精神。

重點和難點

金屬與氧氣反應;金屬活動性順序;置換反應的判斷

實驗準備

教師:鎂條、鋅片、鐵片、銅片、稀鹽酸、稀硫酸、鋁絲、鐵絲、硫酸銅溶液、硝酸銀溶液和多媒體課件。

學生:鑷子、試管夾、試管架、試管、砂紙、火柴、酒精燈、小木條。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設計

教學過程

點評

第 一 課 時

創設情境引入

多媒體展示下列實物照片:黃金項鍊、銀戒指、鐵匠鋪剛打製出的鐮刀、鎂條。

從學生熟悉的裝飾品入手,有力地激發了學生尋求“金屬爲什麼會變色”的慾望。

問題

是否爲各種金屬的本質顏色?

不是本質顏色的原因是什麼?

學生活動

①學生討論並填寫下列表格並交流:(任選兩種)

物質 本色 觀察到的顏色 是否

變色 原因

(猜想)

②猜想鎂條、鐮刀變色的原因。

③鏈接民間諺語:“真金不怕火煉”的具體含義是什麼?

學生討論、小結:有的金屬能與氧氣發生反應,有的不能。如(化學方程式):

3Fe+2O2Fe3O4。

從生活中的普通現象得到金屬能與酸反應這一性質,無生硬感和灌輸感,可謂水到渠成。

銜接生活小知識

綠豆在鐵鍋中煮熟後爲何會變黑?

在生活中有這樣一個現象:綠豆在鐵鍋中煮了以後會變黑;蘋果、梨子用鐵刀切了以後,表面也會變黑。請同學們想一想這是爲什麼呢?

教師講解:這是因爲綠豆、蘋果、梨子與多種水果的細胞裏,都含有鞣酸,鞣酸能和鐵反應,生成黑色的鞣酸鐵。綠豆在鐵鍋裏煮,會生成一些黑色的鞣酸鐵,所以會變黑。

問題: 從剛纔的生活小常識中你有什麼啓示?

過渡自然。

由生活常識創設情境,激起學生強烈的好奇心,比平淡的言語過渡更具“挑逗性”,學生也覺得“學習化學真有用”。

學生猜想:金屬與酸可能會發生反應。

活動與探究:探究金屬能否與酸反應。(從以下幾方面進行觀察)

金屬

是否有氣體產生

速度

用燃着的木條放在

試管中,有何現象

學生完成表格,討論、交流。

通過學生自己提出問題→猜想→探究→交流→分析歸納→小結,使學生覺得金屬活動性順序好像是自己剛發現的,既有所獲,又體驗了成功感。

知識情景再現

①觀察漫畫。

②補充素材:多媒體展示銀戒指、鉛、白金戒指與硫酸反應的現象。

問題:從你的探究和情景素材中你有何發現或有哪些收穫?

學生回答:

①不是所有的金屬都可與酸發生反應。

②金屬種類不同,與酸反應的劇烈程度不一樣。

③產生的氣體能燃燒,經檢驗是氫氣。

學生書寫上述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板演)(教師指導)

①Mg+2HCl=MgCl2+H2↑

②Zn+2HCl=ZnCl2+H2↑

③Fe+2HCl=FeCl2+H2↑

問題1:根據與酸反應的快慢或劇烈程度,能否判斷出上述金屬中哪種最易與酸反應,即它們的金屬活動性如何?

問題2:①上述反應是否是我們學過的化合反應、分解反應?②上述幾個反應有何共同點?

藉助教學的輔助手段,讓知識再現,有利於突破難點,掃清障礙。

學生討論、歸納

反思小結:

①Mg、Fe、Zn、Cu的金屬活動性依次減弱。

②置換反應的定義。

聯想與運用:

1.多媒體展示:下列反應是否都是置換反應?

+CuO=Cu+CO2

+CuSO4=FeSO4+Cu

4HCO3=NH3↑+CO2↑+H2O↑

2.活動與探究:黃金飾品中的假貨常常魚目混珠,社會上有些不法分子常以黃銅冒充黃金,進行詐騙活動。因爲單純從顏色、外形上看,黃銅(銅鋅合金)與黃金極爲相似,所以很難區分。現請你設計兩種實驗方案鑑別真假黃金,要求寫出實驗方法、現象和結論。

反思小結

①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知道了金屬的哪些化學性質?

②你還有哪些收穫或疑惑不解的地方?

鞏固與練習

①課本P14 1、3、4。

②課後小實驗:Sn、Pb、Ag與稀鹽酸反應。

看似練習,實爲伏筆,爲下節課進一步得出金屬活動性順序搭臺階。

第 二 課 時

複習鞏固

你知道了金屬的哪些化學性質,並寫出有關的化學方程式。

①能與O2反應:4Al+3O2=2Al2O3。

②能與稀鹽酸(或稀硫酸)反應:

Mg+2HCl=MgCl2+H2↑

Fe+H2SO4=FeSO4+H2↑

質疑激趣(小故事)

奇怪的天平:趣味化學小組的張同學,從實驗室借來一臺天平,在天平兩端秤盤裏各放兩隻大小和重量都相等的燒杯,再在兩隻燒杯中分別倒入等質量的硫酸銅溶液和硫酸鎂溶液,使天平保持平衡。接着他又拿兩個質量相等的鋁球,並同時將這兩個鋁球分別放入兩個燒杯之中,這時天平兩端繼續保持平衡。過一會兒,將鋁球取出,天平慢慢地傾斜了。是天平出了毛病,還是其他什麼原因?

問題:爲什麼把鋁球放入兩燒杯中天平不能平衡?導致天平不平衡的原因你能否猜一猜?

學生猜想:可能是鋁與其中的一種溶液發生了反應,而另一種沒有。

學生驗證猜想

①教師展示:鋁絲、硫酸銅溶液、硫酸鎂溶液。

②學生探究,完成下表:

藥品

實驗現象

結論

鋁與硫酸銅溶液

鋁與硫酸鎂溶液

③教師補充:鐵絲、銅絲、硝酸銀溶液、硫酸銅溶液、硫酸鋁溶液。

④學生實驗“自助餐”,完成下表中的任意兩個。

反應物質

實驗現象

結論

⑤學生交流。

問題:同學們剛纔吃“自助餐”的時候有什麼發現?

學生1:我發現鋁能與硫酸銅溶液反應而不能與硫酸鎂溶液反應,知道了天平不平衡的原因。

學生2:我發現鐵能置換出銅、銀,不能置換出鋁。

學生3:我發現鐵、銅不能置換出鋁,但能置換出銀。

問題:根據你的發現,你能分析一下原因嗎?

學生分析:

①鋁能置換出銅、銀,說明鋁的活動性比銅、銀強。

②鐵能置換出銅、銀,說明鐵的活動性比銅、銀強。

③鐵、銅不能置換出鋁,說明鋁的活動性比鐵、銅強。

學生歸納:Fe、Cu、Al、Ag的活動性順序從強到弱是Al、Fe、Cu、Ag。

教師引導學生歸納:金屬活動性順序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問題與啓示

問題:①是不是所有的金屬都能與酸反應?

②是不是所有的金屬都能相互從其化合物的溶液裏置換出來?

啓示:①金屬與酸發生反應的條件。

②金屬與金屬化合物溶液反應的條件。

反思小結

①歸納金屬的化學性質:與氧氣反應、與酸反應、與金屬化合物溶液反應。

②金屬活動性順序應用:置換反應的條件。

練習與鞏固

1教材P14 5、6、7、8

2下列物質能由金屬與酸直接反應生成的是( )

ACuCl2 BFeCl3 CZnCl2 DAgCl

3下表是某種常見的金屬的部分性質:

顏色、狀態

硬度

密度(g/cm)

熔點(℃)

導電性

導熱性

延展性

銀白色固體

較軟

2.70

660.4

良好

良好

良好

將該金屬投入稀鹽酸中,可產生大量的無色氣體。根據上述信息回答以下問題:

①試推斷該金屬可能的一種用途。

②該金屬的活動性比銅。(填“強”或“弱”)

③請自選試劑、設計實驗探究該金屬與鐵的活動性強弱,並完成下表:

你的一種猜想

驗證方法

現象

結論

④若這種金屬就是鋁,而有些不法商販爲了牟取暴利,用鋁等一些其他金屬摻雜甚至代替純銀飾品賣給不知情的顧客,請你利用家中已有的條件設計一個方案,幫助鑑別這些飾品的真僞。

執教:湖北省宜都市聶家河鎮中學 張建平

點評

新課程標準下化學課堂教學的目的,不僅僅是傳授必要的基本知識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通過有效的教學手段促進學生科學素養的提高。在本課題中,教師利用多媒體、小故事等多種形式創設了真實的教學情景,誘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並通過提出問題、猜想、驗證、分析、歸納、小結等過程引導學生開動腦筋,敢於和善於提出自己的見解和新方法,讓學生初步掌握了科學探究的方法和思維方法,培養了學生的實驗能力、觀察能力、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以及創新精神。

金屬的化學性質 , 篇二

一、--思路二、教案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師生共同探究實驗原理:以mg和鹽酸的反應爲例,分析、判斷產物,書寫化學方程式;並強調fe+hcl生成fecl2(氯化亞鐵)。

問:這種反應跟以前所學的反應類型有什麼不同?

以前我們所學的化學反應中,是否也有置換反應呢?

演示實驗:鐵刀變銅刀

問: 怎樣比較鋁、銅、銀的活動性?(提示:銀不與鹽酸、稀硫酸反應)

探究二:鋁、銅、銀的活動性及常見金屬的活動性

1、  根據給出的實驗儀器、藥品設計實驗證明ag、cu、al的活動性

學生得出生成h2和mgcl2

書寫鎂和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類推其他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對比、分析歸納得出置換反應:

a+bc==b+ac

聯想到鐵釘與硫酸銅溶液的反應

寫出化學方程式:

fe+cuso4==feso4+cu

分組設計實驗方案

增加新知

通過置換反應過渡既回憶舊知又引出金屬與化合物溶液的反應

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掌握由個別到一般的認識事物的規律

加強記憶

實     驗

現  象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鋁絲浸入cuso4溶液中

銅絲浸入agno3溶液中

銅絲浸入al2(so4)3溶液中

2、教師巡視並指導實驗

3、收集證據

收集學生的實驗用試管,展示給同學們看。

拿出課前做好的銅樹、銀樹進行展示。並說明效果爲什麼好一些。

1、  解釋與結論

師生共同歸納出金屬活動順序表

k  ca  na  mg  al  zn  fe  sn

金屬活動性由強逐漸減弱

帶讀

進行分組實驗,並完成實驗報告(或自己設計實驗報告)

學生觀察、對比

分析、解釋得出:

al     cu     ag

金屬活動性由強減弱

pb  (h)  cu  hg  ag  pt  au

自讀

提問:金屬活動順序有那些意義和作用?

反思與評價

實踐運用

師生共同討論得出:

① 在金屬活動性順序裏,金屬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動性就越強。

② 在金屬活動性順序裏,位於氫前面的金屬能置換出鹽酸、稀硫酸中的氫。

③在金屬活動性順序裏,位於前面的金屬能把位於後面的金屬從它們的化合物的溶液裏置換出來。

學生上臺:談體驗以及收穫、啓示、發現……

1、  設計實驗方案:鑑別真假黃金

2、  判斷下列反應類型

h2+cuo△cu+h2o

2al+6hcl==2alcl3+3h2↑

2kmno4△k2mno4+mno2+o2↑

3fe+2o2點燃fe3o4

3、鋁在空氣中能跟氧氣反應,爲什麼生活中卻有那麼多的鋁製品?如鋁製炊具。

總結規律,指導應用

運用知識並與生活實際相結合

[板書設計]

金屬的化學性質 , 篇三

金屬的化學性質 學案

湖北省宜昌市第五中學 謝易俗

金屬與氧氣的反應

回憶與再現

1填表:

實驗

現象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活潑性比較

鐵絲在氧氣中燃燒             在空氣中燃燒

2鋁與鐵相比,具有哪些優良性質?

3爲什麼鋁具有優良的抗腐蝕性能?

4分析“真金不怕火煉”蘊含的科學原理。

金屬與稀鹽酸、稀硫酸的反應

活動與探究(一)

1收集信息:

a組

金屬與稀鹽酸

現象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鎂與稀鹽酸

鋅與稀鹽酸

鐵與稀鹽酸

與稀鹽酸

b組

金屬與稀硫酸

現象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鎂與稀硫酸

鋅與稀硫酸

鐵與稀硫酸

與硫鹽酸

2討論交流:

上述反應的共同特徵:

(1)                                     ;

(2)                                      ;

(3)                                      ;

(4)                                      。

3結 論:

(1)上述金屬的活動性順序                                      。

(2)上述反應屬於反應                                      。

金屬與金屬化合物溶液的反應

活動探究(二)

1收集信息:

實驗

現象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鋁絲浸入硫酸銅溶液中    銅絲浸入硫酸鋁溶液中    銅絲浸入硝酸銀溶液中

2討

論交流:

①上述反應的共同特徵                                      。

②鋁、銅、銀的活動性順序                                      。

實驗與應用

1判斷下列各組物質能否發生反應?

(1)銀和稀鹽酸      (2)鋁和稀硫酸

(3)銅和硫酸鋅溶液 (4)鋅和硫酸銅溶液

(5)鎂和硝酸銀溶液 (6)銅和氯化銀固體

2“藥金”又稱爲“愚人金”,實爲銅、鋅合金。由於“藥金”外觀與黃金相似,常被不法商販用來冒充黃金牟取暴利。請你設計實驗,證明實驗臺上的“藥金”戒指是假黃金戒指。

方案一:   方案二:

方案三:   方案四:

反思與評價

學完本節,我的收穫、啓示或發現……

《金屬的化學性質》教案 篇四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①使學生掌握物質的量、物質的量濃度、氣體摩爾體積應用於化學方程式的計算方法和格式;

②使學生加深對物質的量、物質的量濃度、氣體摩爾體積等概念的理解,及對化學反應規律的認識;

③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和綜合計算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

①能夠根據方程式進行計算;

②能夠運用物質的量、物質的量濃度、氣體摩爾體積進行計算;

③能夠掌握計算的格式和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①進一步認識微觀與宏觀的聯繫;

②理解量變與質變的聯繫;

③增強學習化學的興趣,增強計算能力,服務社會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教學重點難點:

物質的量、物質的量濃度、氣體摩爾體積應用於化學方程式的計算。教學過程:

[引入新課]通過前一章的學習,我們又知道構成物質的粒子數與物質的質量之間可用物質的量做橋樑聯繫起來。既然化學反應中各物質的質量之間符合一定的關係,那麼,化學反應中構成各物質的粒子數之間、物質的量之間是否也遵循一定的關係呢?能不能把物質的量也應用於化學方程式的計算呢?這就是本節課我們所要學習的內容。[板書]

一、原理

[講解]我們知道,物質是由原子、分子或離子等粒子組成的,物質之間的化學反應也是這些粒子按一定的數目關係進行的。化學方程式可以明確地表示出化學反應中這些粒子數之間的數目關係。這些粒子之間的數目關係,又叫做化學計量數υ的關係。

點燃

[板書]

例如:

2H2+O2====== 2H2O化學計量數υ之比:2∶1∶2擴大NA倍:2NA ∶NA∶ 2NA物質的量之比:2mol∶1mol∶2mol

[小結]由以上分析可知,化學方程式中各物質的化學計量數之比,等於組成各物質的粒子數之比,因而也等於各物質的物質的量之比。

[講述]有了上述結論,我們即可根據化學方程式對有關物質的量進行定量計算。[投影例題]

完全中和0.10 mol NaOH需要H2SO4的物質的量是多少?[板書]

二、步驟

1.寫出有關反應方程式

2.找出相關物質的計量數之比

3.對應計量數,找出相關物質的物質的量。

4.根據的原理進行計算

[教師]下面我們就按上述步驟來計算上題。

[課件播放]

2NaOH+H2SO4======Na2SO4+2H2O 21 0.1 mol n(H2SO4)v(NaOH)n(NaOH?v(H2SO4)n(H2SO4)n(H2SO4)?1?0.10mol?0.05mol

2答:完全中和0.10 mol NaOH需H2SO4 0.05 mol。

[練習]上述反應中同時生成水多少mol?[提醒學生注意解題格式]

[過渡]實際上,我們在運用有關化學方程式的計算解決問題,除了涉及有關物質的物質的量外,還經常涉及到物質的質量、濃度、體積等物理量。這就需要進行必要的換算。而換算的核心就是——物質的量。請大家回憶前面學過的知識,填出下列各物理量之間的轉換關係。

三、物質的量與其他物理量之間的關係[請一位同學上黑板來填寫][投影]

[過度]下面,我們就來系統全面地學習物質的量應用於化學方程式的計算。[板書]

四、物質的量應用於化學方程式的計算[練習]

在上述例題中,計算所需H2SO4的質量是多少?[學生活動]

[投影]因爲H2SO4的摩爾質量是98 g·mol根據m=n·M=0.05 mol×98 g·mol-1-1=4.9 g

1答:所需H2SO4的質量爲4.9 g。

[投影]例2:將30 g MnO2的質量分數爲76.6%的軟錳礦石與足量12 mol·L酸完全反應(雜質不參加反應)。計算:(1)參加反應的濃鹽酸的體積。

濃鹽(2)生成的Cl2的體積(標準狀況)。[學生板演][課件播放]

解:(1)MnO2的摩爾質量爲87 g·moln(MnO2)=1m(軟錳礦石)?w(MnO2)30g?76.6%?0.26molM(MnO2)87g?mol?

1△4HCl(濃) + MnO2 ====== MnCl2 + 2H2O + Cl2↑ 41 ×V[HCl(aq)]

0.26 mol

4?0.26molV[HCl(aq)]=?0.087L

1?12mol?L?112 mol·L-1△

(2)4HCl(濃)+

MnO2=======MnCl2+2H2O+Cl2

1 0.26 moln(Cl2)

0.26mol?1n(Cl2)=?0.26mol

1V(Cl2)=n(Cl2)Vm=2.26mol×22.4L·mol=5.8L1

[講解]根據化學方程式進行計算時,同種物質的單位要上下一致,其他有關物質的單位必須保持左右對應。如上述求Cl2體積的後一種方法中,MnO2的單位均用mol,Cl2的單位都用L。

[小結]物質的量應用於化學方程式計算的依據是:化學方程式中各物質的化學計量數之比等於各物質的物質的量之比。[佈置作業]

[板書設計]第三節

金屬的化學性質 , 篇五

一、教學設計思路

在課題1介紹金屬的物理性質的基礎上,本課題側重介紹金屬的化學性質,重點介紹金屬與氧氣的反應,以及金屬活動性順序。學生在前一階段的學習中已經做過鎂條、鋁箔、鐵絲等在氧氣中反應的實驗,基於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教材採用實驗事實→歸納的編寫方法,重點說明大多數金屬都能與氧氣反應,但反應的難易和劇烈程度不同,由此也可在一定意義上反映金屬的活潑程度:如鎂、鋁比較活潑,鐵、銅次之,金最不活潑。教材的重點放在對金屬活動性順序的探究上,採用實驗—討論的探究模式,通過對實驗事實的分析,層層誘導,由學生自己歸納得出置換反應的特點,並通過對某些金屬的活動性的比較,進而引出金屬活動性順序。通過練習,使學生能應用置換反應和金屬活動性順序解釋一些與日常生活有關的化學問題。

二、教案

教學目標

知識和技能:

(1)知道鐵、鋁、銅等常見金屬與氧氣的反應。

(2)初步認識常見金屬與鹽酸、硫酸的置換反應,以及與鹽溶液的置換反應,能用置換反應解釋一些與日常生活有關的化學問題。

(3)能用金屬活動性順序對有關的置換反應進行簡單的判斷,並能利用金屬活動性順序解釋一些與日常生活有關的化學問題。

過程和方法:

(1)認識科學探究的基本過程,通過教師的組織、引導和點拔,學生進行實驗探究和討論交流,從而認識金屬的化學性質及其活動性順序。

(2)初步學會運用觀察、實驗等方法獲取信息,並能用圖表和化學語言表達有關的信息。

(3)初步學會運用比較、歸納、概括等方法對獲取的信息進行加工, 使學生逐步形成良好學習習慣和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培養學生辯證唯物主義觀點,保持和增強對化學現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發學習化學的興趣。

(2)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以及勤于思考、嚴謹求實、勇於實踐的科學精神。

(3)瞭解化學與日常生活和生產的密切關係。重點通過實驗探究認識金屬活動性順序難點運用金屬活動性順序對置換反應作出判斷

教學方法

問題情景──實驗探究──得出結論──練習鞏固──聯繫實際

儀器藥品

教師用具: 投影儀、鎂條、銅片、鋁片、被氧化了的鎂條與鋁片、酒精燈、坩鍋鉗、砂紙、火柴。

學生用具:試管(若干)、燒杯,鑷子、鐵刀、氧氣、鎂條、鋁絲、鋅粒、銅絲、銅片、稀鹽酸、稀硫酸、硫酸銅溶液、硝酸銀溶液、硫酸鋁溶液、砂紙、火柴等。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問題情景】黃金飾品中的假貨常常魚目混珠,社會上有些不法分子時常以黃銅冒充黃金進行詐騙活動。因爲黃銅(銅、鋅合金)單純從顏色、外型上看,與黃金極爲相似,所以很難區分,現請你設計一個實驗方案鑑別真假黃金。

【學生討論並回答】

【小結】前兩種方法利用的是金屬物理性質,後一種方法利用的是金屬的化學性質。

【過渡】要想更好的使用金屬,就需要了解金屬的各種性質。上節課我們學習了金屬的物理性質,本節課我們來學習金屬的化學性質。

回答:通過測密度;硬度不同,相互刻畫;用火燒(“真金不怕火煉”),變黑的爲黃銅,不變色的爲黃金……問題導思,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培養理論聯繫實際的能力。

【板書】課題2金屬的化學性質

【投影】明確教學目標

【展示】被空氣中的氧氣氧化了的鎂條和鋁片,並把其與砂紙打磨後的鎂條與鋁片相比較。

【提問】是誰給純淨的鎂條和鋁片穿上了“外衣”呢?

【點撥】確切地講,是空氣中的氧氣。

閱讀,瞭解本節課學習目標

回答:空氣

學生知道學習目標後,學習方向明確,學習更加主動【板書】一、金屬與氧氣的反應

【投影】

活動與探究:前面的學習告訴我們,金屬和氧氣反應的難易和劇烈程度不同。在實驗中取不同的金屬絲和箔片,分別在空氣中和氧氣中進行燃燒對比實驗,觀察並記錄實驗現象。氧氣是化學性質比較活潑的氣體,能與許多物質發生反應並放出大量的熱。

探究指導:

(1) 將鎂帶、鋁絲、鐵絲、銅絲用砂紙打亮,放在空氣中。過一會兒觀察並記錄現象。

(2) 用坩堝鉗夾一段鎂帶,在酒精燈上點燃,觀察並記錄實驗現象。

(3) 用坩堝鉗夾住一小團棉花伸進裝有鋁粉的試劑瓶內輕輕蘸一下,讓棉花團外圍沾上一些鋁粉,將其在酒精燈上點燃後立即伸入盛有少量水的氧氣瓶中,觀察並記錄實驗現象。(注:可看到耀眼的白光和大量的白煙)

(4) 將一根鐵絲繞成螺旋狀系在一根火柴上,用坩堝鉗夾住另一端在酒精燈上點燃火柴,待火柴快燃盡時,將紅熱鐵絲伸入盛有少量水的氧氣瓶中,觀察並記錄實驗現象。

(5) 將一根銅絲繞成螺旋狀,用坩堝鉗夾住酒精燈加熱,觀察並記錄實驗現象。

學生分組實驗並仔細觀察實驗現象,記錄並通過比較、分析,得出結論。

培養操作技能,讓學生在觀察與討論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從中培養科學的觀察、規範表達和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

培養對比能力,證明鎂、鋁較活潑,鐵、銅次之,金最不活潑。

【學生活動,請一位同學上黑板書寫上述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補充】俗話說“真金不怕火煉”、“金入於猛火,色不奪精光”,由此說明,金在高溫下也不與氧氣發生反應,金最不活潑。

【板書】活動性:mg、al>fe、cu>au

【思考】鋁的化學性質比鐵活潑,爲什麼我們通常看見鐵生鏽而沒有看到鋁生鏽?在清洗鋁製品時應注意些什麼?

【學生討論並回答】

【小結】鎂、鋁在常溫下就能與氧氣反應。如鋁在空氣中與氧氣反應,其表面生成一層緻密的氧化鋁(al2o3)薄膜,從而阻止驢進一步氧化,因此,鋁具有很好的抗腐蝕性能。這也是鋁的產量在短短一百多年裏得到大幅度的提高,並被廣泛的運用的一個重要的原因。

【補充】我們平常所說的“電化鋁”實際上就是用特殊方法使鋁表面形成加厚的氧化鋁保護層的鋁製品。

【過渡】事物都是一分爲二的,鋁爲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很多方便,如因其導電、質輕用於電線,導熱用於炊具,但現代科學研究表明成年人每天允許鋁攝入量爲60 mg,過量容易引起老年癡呆。因此,要儘量少吃油炸食品,儘量少用含鋁的膨鬆劑,儘量避免使用鋁製的炊具及餐具。

【學生板書】

2mg + o22mgo

4al + 3o22al2o3

3fe + 2o2fe3o4

2cu + o22cuo

回答:鋁製品耐腐蝕是由於鋁可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使其表面形成一層緻密的氧化鋁保護膜之故;若用鋼刷、沙等來擦洗鋁製品,容易把氧化鋁薄膜除掉,從而起不到保護作用。

通過反應現象判斷產物並能書寫化學方程式。

通過對比突破難點,併爲金屬活動性順序做鋪墊。

問題導思,激發興趣,培養理論聯繫實際、規範表達和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

【過渡】很多金屬不僅能與氧氣反應,而且還能與鹽酸或稀硫酸反應。金屬與鹽酸或稀硫酸是否反應以及反應的劇烈程度,也可反映出金屬的活潑程度。下面,我們就通過實驗來比較鎂、鋅、鐵、銅的活動性。

【投影】

活動與探究:

將學生分成a、b兩大組:

a組:在四支試管中分別放入兩小塊打磨光潔的鎂條、鋅粒、鐵片、銅片,各加入約5 ml稀鹽酸,觀察現象,比較反應的劇烈程度;用燃着的木條放在試管口,觀察並記錄實驗現象。

b組:用稀硫酸代替稀鹽酸進行實驗,並比較發生的現象。

探究參考:填寫表格(參見附一)

【學生活動,請兩位同學上黑板書寫上述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現象由學生口述】

【提問】通過以上實驗,你得出的結論是什麼?

【學生討論並回答】

【評價】大家回答的都很好。

【指導閱讀】欣賞課本圖8-13 金屬與鹽酸反應的比較。

學生分組實驗並仔細觀察實驗現象,記錄並通過比較、分析,得出結論。

【學生板書】

a組:

mg+2hcl==mgcl2+h2↑

zn+2hcl == zncl2+h2↑

fe+2hcl==fecl2+ h2↑

b組:

mg+h2so4==mgso4+h2↑

zn +h2so4== znso4+ h2↑

fe+ h2so4==feso4 + h2↑

回答:(1)鎂、鋅、鐵可與鹽酸或稀硫酸反應生成氫氣,銅不能與鹽酸或稀硫酸反應。

(2)鎂、鋅、鐵與鹽酸或稀硫酸反應時的劇烈程度不同。鎂反應最劇烈,其次是鋅,然後是鐵。

(3)與酸反應時,能生成氫氣的金屬活動性強;否則,就較弱。

(4)鎂、鋅、鐵、銅的金屬活動性由強到弱。

使學生在交流中互相啓發,相互激勵,發展和完善自我

培養學生的操作技能,讓學生在觀察與討論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從中培養科學的觀察、規範表達和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

通過反應現象判斷產物並能書寫化學方程式。

培養學生的歸納總結能力

【過渡】我們還有沒有其它方法來證明不同金屬活動性的相對強弱呢?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

【投影】活動性強的金屬能把活動性弱的金屬從它們的化合物中反應出來。

活動與探究:

(1) 在盛有硫酸銅溶液的試管裏浸入一段用砂紙打磨、擦亮的鐵絲,過一會兒取出,觀察有什麼變化。

(2) 在盛有硫酸亞鐵溶液的試管中,浸入一段用砂紙打磨、擦亮的銅絲,過一會兒取出,觀察有什麼變化。

(3) 在盛有硫酸亞鐵溶液的試管中,浸入一段用砂紙打磨、擦亮的鋁絲,過一會兒取出,觀察有什麼變化。

(4) 在盛有硝酸銀溶液的試管中,浸入一段用砂紙打磨、擦亮的銅絲,過一會兒取出,觀察有什麼變化。

【學生活動,請一位同學上黑板書寫上述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現象由學生口述】

探究參考:填寫表格(參見附二)

【提問】通過以上實驗,你可以得出什麼結論?

【學生討論並回答】

【小結】金屬活動性順序:鋁>鐵>銅>銀

【介紹】“曾青得鐵則化爲銅”是現代溼法冶金的先驅,也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辛勤智慧的結晶,我們應該加倍努力把我們祖先的業績發揚光大。

學生分組實驗並仔細觀察實驗現象,記錄並通過比較、分析,得出結論。

【學生板書】

fe+cuso4 == feso4+cu

2al+3feso4==al2(so4)3+3fe

cu+2agno3==cu(no)32+2ag

問題導思,激發興趣培養學生處理和加工信息的能力

培養操作技能,讓學生在觀察與討論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從中培養科學的觀察、規範表達和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

通過反應現象判斷產物並能書寫化學方程式。

培養自學能力,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討論】鐵與氫相比較誰更活潑?

【學生討論並回答】

【結論】鐵可以把氫從化合物裏置換出來,說明鐵比氫活潑。

思考並回答:鐵可以把氫從它的化合物裏置換出來,說明鐵比氫活潑。    問題導思,激發興趣培養學生處理和加工信息的能力。【講解】經過了許多類似上述實驗的探究過程,人們進行了認真的去僞存真、由表及裏的分析,歸納和總結出了常見金屬在溶液中的活動性順序:

【板書】二、金屬活動性順序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cu hg ag pt au

金屬活動性:由強到弱

思考、理解、記憶、記錄

引導學生由實驗得出結論。從而使學生的思維從現象到本質產生飛躍。【過渡】下面,是我們本節課探究時所發生的一些化學反應:

【投影】

mg+2hcl == mgcl2+ h2↑

zn +h2so4== znso4+ h2↑

fe + cuso4 == feso4 + cu

cu+2agno3==cu(no3)2+2ag

【討論】請大家從反應物和生成物的物質類別如單質、化合物的角度分析,這些反應有什麼特點?它與我們學習過的化合反應和分解反應的特點是否相同?

【學生討論並回答】

【評價】回答的很好。化學上,我們把具有這一特點的反應叫做置換反應。

【板書】三、置換反應

特點:a + bc = b + ac

思考,回答:

這些反應的特點是: 由一種單質跟一種化合物起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其特點不同於化合反應和分解反應。

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能力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使學生在交流中互相啓發,相互激勵,發展和完善自我

【投影】

金屬活動性順序在工農業生產和科學研究中有重要作用,它可以給你以下一些判斷依據:

1. 在金屬活動性順序裏,金屬的位置越*前,它的活動性就越強;

2. 在金屬活動性順序裏,位於氫前面的金屬能置換出鹽酸、稀硫酸中的氫;

3. 在金屬活動性順序裏,位於前面的金屬能把位於後面的金屬從它們化合物的溶液中置換出來。

【投影】

課堂練習:下列物質能否發生反應?寫出能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並判斷它們是否爲置換反應。

(1)銀與稀鹽酸

(2)鋅與硫酸銅溶液

(3)銅與硫酸鋅溶液

(4)鋁與硝酸銀溶液

思考、理解、記憶、記錄

思考,使知識再現後完成課堂練習。

培養從現象到本質的分析能力。

獲得學生反饋信息,檢測本節課所學知識。

【投影】

課後思考題:

1.波爾多液是一種農業上常用的殺菌劑,它是由硫酸銅、石灰加水配製而成,爲什麼不能用鐵製容器來配製波爾多液?

2.學完本課題後,你能否想出另外的辦法來鑑別黃銅與黃金?

使學生在交流中互相啓發,相互激勵,發展和完善自我【小結】通過本課題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多數金屬能與氧氣發生反應,且不同金屬的活動性各不相同,根據金屬與酸反應或金屬與另一種金屬化合物的反應,可以判斷出金屬活動性的相對強弱。同時,我們也認識了一種新的反應類型──置換反應。         【創新作業】設計一個實驗證明活潑性 zn > fe > cu

課後習題3、6、8

【板書設計】

課題2 金屬的化學性質

一、金屬與氧氣的反應

活動性:mg、al>fe、cu>au

三、金屬活動性順序

三、置換反應

特點:a + bc = b + ac

【教學後記】

理科教育的目的,不僅僅是傳授必要的、基本的知識和技能,更重要的是通過有效地教育、促進學生科學素養的提高。本節課採用引導──探究教學模式,意在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的科學素質。

l.掌握科學的研究方法和科學的思維方法

通過問題、假設、驗證、結論,使學生在獲得知識的過程中,逐步懂得研究科學的一般過程,知道觀察和實驗是獲得知識的基本方法、在學習中,養成求異思維的習慣。學生都能各抒己見,發表自己的觀點。

在設計實驗方案中,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對實驗方案進行比較,讓學生敢於和善於提出自己的新見解和新方法,在獲得知識的過程中,同時也培養了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以及富有獨立思考和創新精神的思維方式。

2.實驗能力的培養

實驗是通過直觀的方法,引導學生開動腦筋,促進學生思維,以加速對問題的深入理解。本節課通過假設,設計實驗方案,操作、紀錄實驗數據,分析實驗現象這一過程,充分培養了學生的實驗能力。學生掌握實驗能力,它的重要性不僅僅是用它來驗證假設,更重要的是在於學生具備觀察能力。思維能力,還包括實驗方法的設計,實驗儀器的選擇和裝置,實驗操作技能,實驗數據的記錄和分類的訓練。在這堂課中,在教師的點撥、引導下,學生的實驗能力都有進一步的提高。

綜上所述,採用引導──探究教學模式,可以作爲實施素質教育的切入口,把素質教育落實到化學的課堂教學中。

金屬的化學性質 , 篇六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瞭解金屬鈉與水的反應,會解釋鈉與水反應的各種現象設計鐵與水蒸氣反應的實驗裝置,瞭解鐵與水蒸氣的反應。

2.過程與方法:學習實驗研究的方法,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猜想——假設——驗證”。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實驗探究,體驗化學的奧祕,獲得自主學習的自信心,增強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鈉與水的反應

難點:鈉與水的反應實驗現象的觀察與解釋

教學方法:

本節課教學中可綜合運用多種方法,如實驗探究法、觀察法、討論法等,以學生的探究和討論爲主,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是引導者和促進者的角色。

1.     探究法:實驗探究鈉與水的反應。

2.     討論法:討論鈉與水的反應的現象並進行解釋,最後形成結論。

--整體思路:

本節課緊承上一次課的金屬性質,深入分析金屬與水的反應。這一部分是對學生原有知識的一個提高和深化。整節課的重點目標是讓學生體驗探究過程,設計教學時,考慮到讓學生的思維層層遞進,設計了一些逐步深入的問題,引導學生從問題中逐步理解金屬與水的反應,這樣有利於培養學生髮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形成良好的科學探究品質。

在教學過程中,抓住以下幾個要素:

1.複習金屬的物理性質,以及金屬與氧氣等非金屬的反應——溫故而知新

引導學生回顧金屬的化學性質等有關知識,引導學生從金屬活動性順序的角度理解金屬的化學性質,這將有利於本次課的教學重點的理解。

2.做好演示實驗,增強示範性

演示實驗不僅是學生學習化學知識的重要途徑,也是培養學生實驗技能的有效方法。鈉與水的反應是能夠培養學生探究能力的典型實驗之一,演示過程中利用投影,並設計問題引導學生進行觀察。從演示實驗中還可以讓學生具備一定的實驗事故意識,例如,如果切一大塊鈉進行實驗,容易引發事故。

3.教學過程中體現探究要素,逐步培養學生探究意識

實驗探究過程中,抓住“猜想——假設——驗證——歸納結論”這樣的程序進行引導,有利於讓學生把握探究要素,學會自主探究。這是本節課--的重心。

4.在討論中獲得思維能力的昇華

本節教學中,討論是關鍵,積極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主動提出自己的看法,並不時地給予反饋。這樣,看上去“鬧”的一堂課,纔是真正的新課程理念下的化學課堂,從而最大程度地達成教學目標。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 師 活 動

學 生 活 動

複習舊知

金屬與氧氣等非金屬的反應

回顧已有知識經驗,進入新知學習準備狀態

引入新課

(問題引入)

金屬除了與氧氣反應,還可以和酸反應,那麼能不能和水反應呢?以金屬鈉爲例:鈉保存在煤油中,能不能保存在水中?

思考,假設

學習

實驗

探究

猜想:對鈉是否能夠保存在水中進行猜測

學生大膽進行猜測,

生1:能,水也可以隔絕氧氣

生2:不能

……學生之間形成一個“對立”

假設:預測產物並討論如何驗證

假設1:能,會怎樣?

假設2:不能,又該如何驗證

最後決定進行實驗,來確定到底能還是不能保存在水中。

驗證:鈉與水反應的實驗

觀察現象並記錄實驗現象,思考爲什麼會產生這些現象

討論

分析

1.引導學生描述所觀察的實驗現象

在黑板上寫下學生的描述,鼓勵學生儘量多地回答。先不做評價,只給予讚賞和鼓勵。

2.分析學生的回答,並引導學生對現象進行適當的調整與解釋

描述現象:

生1:有氣泡…

生2:來回動…

生3:冒煙

生4:在水上面。

生5:變紅了

……

歸納

整理

師生共同總結鈉與水反應的實驗現象及其原因:

實驗現象

解釋原因

金屬鈉的密度小於水  0.97 g/cm3

反應放熱,鈉的熔點較低97.81 ℃

產生的氣體推動金屬鈉來回遊動

劇烈反應,產生氣體

有鹼性物質生成

反應方程式:2na + 2h2o == 2naoh + h2↑

拓展

遷移

問題一:

鈉可否從cuso4溶液中置換出金屬單質?

引導學生自主探究,獲得結論

(1)猜想:生1:能

生2:不能

同樣形成一個“對立”

(2)假設:要想證明自己的觀點,驗證方案該如何設計?

(3)驗證:進行實驗驗證,將鈉投入到硫酸銅溶液中,觀察現象並思考

(4)得出結論:

不能。

因爲鈉先與水反應,生成naoh,naoh再與cuso4生成氫氧化物沉澱。

2na+ 2h2o == 2naoh + h2↑

2naoh+ cuso4==cu(oh)2↓+na2so4

問題二:

水雷事件

XX年7月7日,在珠江石溪附近,前前後後共飄着七個白色的來歷不明的金屬桶。突然,從飄在水面上的一個金屬桶內冒起一股白煙,竄起亮黃色火苗,緊接着一聲巨響,蘑菇狀的水柱沖天而起,這個鐵桶接着又連續爆炸了多次,爆炸騰起的白色煙霧有近十米高,還有許多未燃盡的白煙飄進旁邊的公司內,這些灰白色的物體一遇到水就不停地冒泡,有時甚至還突然着火。

據悉,其中另有一鐵桶被過往船隻發現,並將其打撈上船,打算清洗後使用,但當船員把蓋子打開後,桶內冒起濃濃白煙,一接觸桶內物質,雙手立即感到劇烈地疼痛,於是他們又將其推入江裏,一遇水,這個桶就又爆炸了。所幸該船隻迅速逃離,傷亡不大。

問題:

1、推測以上的爆炸物是什麼金屬?

2、短文中提到了該金屬的哪些性質?

回答,並總結鈉的化學性質

思考

討論

1.問題:從水蒸氣的產生、鐵粉與水蒸氣的反應,反應產物的檢驗等環節,討論反應裝置的設計。

2.提示:

本實驗設計考慮因素:

(1)水蒸氣的發生裝置

(2)水蒸氣與鐵粉反應裝置

(3)產物的檢驗(收集)裝置

3.指導:對學生畫的方案進行指導,並解釋教材中方案

思考,討論,畫裝置圖

小結

本節課主要探究了金屬與水的反應,金屬活動順序中氫前面的金屬在一定條件下都可能跟水反應而置換出h2,而氫後面的金屬不可能跟水反應產生h2。

板書設計

一、金屬與氧氣的反應

二、金屬與酸和水的反應

1、金屬與酸的反應

金屬+酸→鹽+水

2.金屬與水的反應

(1)鈉與水的反應

2na+2h2o == 2naoh + h2↑

(2)鐵與水的反應

課後反思

本課基本達成了教學目標的要求,尤其是學生探究過程中的猜想、假設與驗證的能力。課堂氣氛很活躍,主要是因爲在學生的回答及時地給予了正面的反饋,給了學生進行探究的勇氣。在拓展遷移部分,鈉和硫酸銅溶液的反應,學生已經完全能夠自主進行探究,自主獲得知識,這說明學生的學習方式在逐步地變化,他們學到的不僅僅是基礎的知識和基本的實驗技能,而是終身學習的方法。

但是,在探究過程中,教師的引導做的不夠完善,主要是一些問題的設計中,原本是希望幫助學生提升思維力,有層層遞進的效果,但是有些問題的遞進程度不是很大,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要逐步積累經驗,充分考慮學生的理解力以及思維方式,從而更好地引導學生。

在新課程實施過程中,爭取做到理論與實際相結合,以我校學生特點出發,以教育教學理論爲指導,綜合考慮,設計更好的教學案例,更有效地進行課堂教學,真正成爲新課程的實施者,學生學習中的引導者、指導者、幫助者和促進者。

附:《鈉與水反應的科學探究》學案

探究主題:鈉與水反應的科學探究

學習方式:實驗探究,小組討論等。

學習過程:

1.問題與思考:鈉爲什麼不能保存在水中?

2.猜想:

3.假設(1)預測產物na + h2o→

(2)產物驗證方法:

4.實驗驗證過程:

觀察提示:(1)注意鈉與溶液的變化;(2)有沒有氣體產生;(3)有沒聽到聲音。

實驗紀錄:

實驗內容

觀察記錄(你看到了什麼?)

解釋(爲什麼會產生這些現象?)

實驗3-3

在燒杯中加入一些水,滴入幾滴酚酞溶液,然後把一小塊鈉放入水中,你看到什麼現象?

1

2

3

4

5

……

總結:(寫出鈉與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5.思維拓展

(1)金屬鈉能從硫酸銅溶液中置換出金屬銅嗎?說出你的判斷,並寫出相關的化學方程式及離子方程式。

(2)請閱讀下面短文並回答問題

網上信息摘錄:若干神祕“水雷”驚現珠江。XX年7月7日,在珠江石溪附近,前前後後共飄着七個白色的來歷不明的金屬桶。突然,從飄在水面上的一個金屬桶內冒起一股白煙,竄起亮黃色火苗,緊接着一聲巨響,蘑菇狀的水柱沖天而起,這個鐵桶接着又連續爆炸了多次,爆炸騰起的白色煙霧有近十米高,還有許多未燃盡的白煙飄進旁邊的公司內,這些灰白色的物體一遇到水就不停地冒泡,有時甚至還突然着火。

據悉,其中另有一鐵桶被過往船隻發現,並將其打撈上船,打算清洗後使用,但當船員把蓋子打開後,桶內冒起濃濃白煙,一接觸桶內物質,雙手立即感到劇烈地疼痛,於是他們又將其推入江裏,一遇水,這個桶就又爆炸了。所幸該船隻迅速逃離,傷亡不大。

問題:(1)推測以上的爆炸物是什麼金屬?

(2)短文中提到了該金屬的哪些性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