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國小五年級數學《長方體的認識》教案

國小五年級數學《長方體的認識》教案

國小五年級數學《長方體的認識》教案1

教學目標:

1、通過實物認識長、正方體,通過學生的觀察、對比、小組討論,瞭解長、正方體的特點。

2、在操作中認識長、寬、高和正方體的棱長。

3、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和空間觀念。

教學重難點:

通過實物認識長、正方體,瞭解長(正)方體的特徵。

教學過程:

一、複習提問

請同學們回憶一下,我們已經學過哪些平面圖形? 長方形和正方形各有什麼特徵?這兩種平面圖形之間有什麼關係? 我們以前學過的這些圖形都是平面圖形,今天我們要認識兩種立體圖形——長方體和正方體。(板書課題: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

二、探究新知

(一)新課引入:指着各種形體的教具提問,哪些物體的形體是長方體?請學生把長方體挑出來。在日常的生活中你還見過哪些物體的形狀是長方體的?學生舉例。 我們爲什麼把這些形狀稱做長方體呢?長方體有什麼特徵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研究。

(二)認識長方體。

1.教師拿出火柴盒的模型,說明面、棱和頂點。

2.學生拿學具小組討論,並出示小組討論提綱,同時討論後填寫操作實驗報告。

面 棱 頂點 長方體 數量 形狀 大小 數量 長度 數量 位置

(1)探究完成實驗報告。

(2)彙報討論結果。

(3)認識長方體的長、寬、高。

4.引導學生 指出自己手中學具的長、寬、高,改變學具的位置,在指出長、寬、高。向學生說明長、寬、高根據長方體所擺的位置不同而改變。

5.練習: 要求根據特徵判斷下面圖形是不是長方體?並說出長方體立體圖形的長、寬、高是多少釐米。

(教具)

(三)認識正方體

1.學生找出正方體實物來獨立觀察,觀察後按提提綱獨立回答問題,獨立填寫實驗操作報告。 獨立觀察提綱:

(1)數一數,正方體有幾個面?每個面是什麼形狀?相對的面的形狀、大小有什麼特點?

(2)摸一摸,正方體有多少條棱?它們的長度相等嗎?

(3)找一找,正方體有幾個頂點? 獨立填寫實驗操作報告: 面 棱 頂點 正方體 數量 形狀 大小 數量 長度 數量 位置 1.班集體討論,訂正學生獨立完成的實驗報告,並完成教師板書,注意啓發學生自己總結正方體的特徵 2.比較長方體和正方體有何異同? 相同點:6個面、12條棱、8個頂點。 不同點:形狀、大小、長短不同,正方體有6個面都是正方形,面積都相等,12個棱長都相等。 3.引導學生認識長、正方體的關係:

(四)新課小結

這結課我們學習了什麼內容?你還有什麼問題?

三、看書質疑(略)

四、鞏固練習

(1)長方體和正方體都有6個面,12條棱,8個頂點。( )

(2)長方體的六個面都是長方形。( )

(3)正方體是由六個正方形組成的圖形。( )

(4)正方體是特殊的長方體。( )

國小五年級數學《長方體的認識》教案2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的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情景,經歷探究長方體和正方體特點的過程,能夠準確的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特點。

2、能夠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具有初步的立體空間想象能力。

3、使學生感受到長方體和正方體與生活的密切聯繫,培養學習數學的良好興趣。

重點難點:

學生能夠熟練的`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特點。

教學方法:

師生共同歸納和推理

教學準備:

長方體模型、正方體模型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教師出示教學板書,請學生觀察下列長方形和正方形有什麼特點?

教師:提問學生長方形和正方形有什麼特點?

教師提問學生回答問題。(長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四個直角;四條邊,每組對邊相等;正方形四條邊都相等。)

二、講授新課

教師讓學生觀察課本插圖哪些物體的形狀是長方體或正方體?

教師提問學生:生活中哪些物體的形狀是長方體或正方體?

教師出示長方體和正方體模型,讓學生觀察長方體和正方體有什麼特點?

學生同桌之間交流討論。

教師提問學生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點有什麼?

學生回答:(長方體有6個面、8個頂點、12條棱,對面面積相等;正方體有6個面、8個頂點、12條棱,6個面都相等和12條棱相等。)

學生自己填完課本14頁的表格。

三、課堂小結

同學們,這一節課你學到了哪些知識?(提問學生回答)

板書設計:

長方體的認識

長方體:6個面、8個頂點、12條棱;每組對面面積相等;

正方體:6個面、8個頂點、12條棱,6個面面積都相等;12條棱長度都相等。

國小五年級數學《長方體的認識》教案3

一、教學目標:

1、教會學生認識長方體。

2、教會學生用紙殼動手做長方體。

3、使學生認識並理解長方體的長、寬、高。

4、培養學生的探索意識和實踐能力。

5、培養學生初步的空間觀念和空間想象力。

二、教學重點:

掌握長方體的特徵,認識長方體的長、寬、高。

三、教學難點:

學生理解長方體相對的面完全相同的特點;體會棱與頂點的產生。

四、課前準備 :

長方體實物、長方體框架 教法學法 實踐法、合作交流法

五、教學過程:

1、談話引入。

在講新課之前,我們先回憶一下,以前學過哪些幾何圖形?

提問:這些都是什麼圖形?(這些圖形都是由線段圍成的平面圖形)

2、出示圖。這些你看知道是什麼嗎?它們是什麼圖形?

提問:這些物體的形狀還是平面圖形嗎?(不是)

老師:這些物體都佔有一定的空間,它們的形狀都是立體圖形。

3、舉例。

在日常生活中你還見到過哪些形狀是長方體的物體?

正因爲有了長方體,我們的世界才變得更加美妙神奇。這節課我們就一起走進長方體,來領略長方體的奧祕。

板書課題:長方體的認識 (老師根據學生回答,利用多媒體在計算機屏幕上顯示下列圖形。)

4、認識長方體的面、棱、頂點。

( 1)請學生拿出自己準備的長方體學具,摸一摸、說一說,你有什麼發現?(長方體有平平的面)

( 2)再請學生摸一摸長方體相鄰兩個面相交的地方有什麼?(邊)

老師講述:我們把這兩個面相交的邊叫做棱。板書:棱

( 3)再請同學摸一摸長方體三條棱相交的地方有什麼?(有一個點)

老師:我們把三條棱相交的點叫做頂點。板書:頂點

( 4)師生在長方體教具上指出面、棱、頂點,學生依次說出名稱。

老師說出頂點、面、棱的名稱,學生迅速在學具上指出。

5、研究長方體的特徵。

(1)師:面、棱、頂點裏面還蘊藏着許多特徵,你們想不想知道?

觀察手中的長方體實物比一比,數一數,量一量,相信同學們一定會有許多驚喜的發現,你們有信心嗎?

(2)生採用自學、小組討論,同桌探討等形式,從數量、形狀、大小等方面研究長方體的特徵。

(3)交流自己的發現

頂點有什麼特點?(8個)棱有什麼特點?(12條,怎樣數不容易遺漏?相等的棱有怎樣的位置關係?)

面有怎樣的特徵呢?(6個面。是長方形,面的大小關係怎樣?)

長方體相對的面有怎樣的特徵呢?(面積相等,形狀相同)

(4)投影出示兩個長方形:這是兩個面積同爲90平方釐米的長方形,一個長是10釐米,寬是9釐米;另一個長是15釐米,寬是6釐米。它們可以做長方體相對的面嗎?

6、教學長方體的長、寬、高。

(1)師:觀察老師手中的長方體框架,如果把長方體的棱分組的話,你會怎樣分?生思考並試着分一分。

(2)揭示概念:相交於一個頂點的三條棱和長度分別稱之爲長方體的長、寬、高。

(3)長、寬、高各有幾條呢?(生試說)

(4)生試着指出手中長方體的長、寬、高。

(5)(變換長方體的擺法)現在它的長、寬、高呢?

(6)小結:雖然是同一個長方體,但擺法變了,長、寬、高也就隨着發生變化。

(7)口訣:

長方體立體形,8頂6面十二棱;棱分長、寬、高,每組四條要記好;6

個面對着放,對應面都一樣。

7、完成P19做一做

(1)做一個長方體

(2)觀察並回答

總結 這節課你有何收穫?

六、教學結束:

作業佈置:要求學生回去動手做個長方體,下節課帶來進行展示。

國小五年級數學《長方體的認識》教案4

學習內容:

長方體的認識(教材第18~19頁的內容及第21~22頁練習五的1、2、3、6、7題)。

學習目標:

1.初步認識立體圖形、認識長方體的特徵。

2.通過觀察、想象、動手操作等活動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

3.繼續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進一步形成勇於探索、善於合作交流的學習品質。

教學重點:

掌握長方體的特徵。

教學難點:

通過觀察、想象、動手操作等活動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

教具運用:

一些長方體物品,課件。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1.談話引入,回憶以前學過哪些幾何圖形?它們都是什麼圖形?(由線段圍成的平面圖形)

2.投影出示教材第18頁的主題圖。提問:這些還是平面圖形嗎?(不是)教師:這些物體都佔有一定的空間,它們都是立體圖形。提問:在這些立體圖形中有一種物體是長方體,誰能指出哪些是長方體?

3.舉例:在日常生活中你還見到過哪些長方體的物體?長方體又具有什麼特徵呢?引出新課並板書課題。

二、新課講授

1.認識長方體的面、棱、頂點。

(1)請學生拿出自己準備的長方體學具,摸一摸,說一說。你有什麼發現?(長方體有平平的面)

板書:面

(2)再請學生摸一摸長方體相鄰兩個面相交的地方有什麼?講述:把兩個面相交的邊叫做棱。

板書:棱

(3)再請同學摸一摸三條棱相交的地方有什麼?(一個點)講述:把三條棱相交的點叫做頂點。

板書:頂點

(4)師生在長方體教具上指出面、棱、頂點。學生依次說出名稱。

2.研究長方體的特徵。

(1)面的認識。

①請學生拿出長方體學具,按照一定的順序數一數,長方體一共有幾個面?(6個面)有幾組相對的面?(3組)前?後,上?下,左?右。

②引導學生觀察長方體的6個面各是什麼形狀的?

板書:6個面都是長方形,特殊情況下有兩個相對的面是正方形。教師分別出示這兩種情況的教具。

③引導學生進一步驗證長方體相對的面的特徵。

板書:相對的面完全相同。

④請學生完整敘述長方體面的特徵。

(2)棱的認識。教師出示長方體框架教具,引導學生注意觀察

①長方體有幾條棱?②這些棱可分爲幾組?③哪些棱的長度相等?通過以上三個問題,分組討論,實際測量。根據學生彙報後並板書:相對的棱長度相等。

教師:請大家把長方體棱的特徵完整地總結一下。

(3)頂點的認識。課件演示:先閃動三條棱再分別閃動三條棱相交的點。

師:請你們按照一定的順序數一數,長方體有幾個頂點?

板書:8個頂點。

指名讓學生把長方體的特徵完整地總結一下。

3.認識長方體的直觀圖。

(1)請學生拿出長方體學具,放在桌面上觀察,最多能看到它的幾個面?(三個面)

(2)怎樣把長方體畫在紙上或黑板上。

4.認識長方體的長、寬、高。

(1)討論:要知道長方體12條棱的長度,只要量哪幾條棱就可以了?

(2)歸納:我們把相交於同一個頂點的三條棱的長度分別叫做長方體的長、寬、高。習慣上,長方體的位置固定以後,我們把底面中較長的棱叫做長,較短的棱叫做寬,和底面垂直的棱叫做高。

(3)拓展:老師將長方體橫放、豎放,讓學生分別說出長方體的長、寬、高。

三、課堂作業

1.完成教材第19頁“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21頁練習五的第1、2、3、6、7題。

(1)第1題:此題是讓學生觀察長方體紙巾盒,說出各個面的形狀,哪些面形狀是相同的?各個面的長和寬各是多少?同桌合作。

(2)第2題:求長方體的棱長和。

(3)第4題:讓學生通過觀察,發現長方體棱之間的關係,如:各組棱互相平行;與其中一條棱垂直的幾條棱相互平行等。

(4)第6題、第7題學生獨立完成。

四、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認識了長方體,知道了長方體的相關知識,誰願意來說一說,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

五、課後作業

完成練習冊中本課時練習。

板書設計:

第1課時長方體

相交於一個頂點的三條棱的長度叫做長方體的長、寬、高。

長方體的六個面都是長方形,特殊情況下兩個相對的面是正方形。相對的面完全相同。相對的棱長度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