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7年級上冊語文教案【精品多篇】

7年級上冊語文教案【精品多篇】

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篇一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⑴理解、積累“奇幻、蔥蘢、幽雅、歎服、海枯石爛、日轉星移”等詞語。

⑵瞭解化石展現的億萬年前奇幻的生物世界。

2、能力目標:

⑴理解詩歌內容,體會詩歌的節奏韻律之美和前後照應的結構特點。

⑵學習快速默讀、篩選、概括要點的閱讀方法。

3、德育目標:

培養對生物進化的興趣和愛科學愛文學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反覆誦讀,感受詩歌的思想感情和節奏韻律之美。

【教學難點】

聯繫生物學的相關知識,激活聯想想像思維,深入理解詩歌內容。

【教學方法】

1、朗讀法:《化石吟》是一首科學詩,更是一首讚頌化石的抒情詩。詩歌節奏鮮明、聲調和諧,富有韻律美。同時運用擬人手法,以第二人稱“你”稱呼化石,親切自然,字裏行間流露讚歎之情。引導學生反覆誦讀,感受思想感情和音樂美。

2、聯想想像法:詩歌寫科學家通過研究化石,展現億萬年前的神奇景象。要聯繫生物學知識,充分調動思維活動,理解詩中所寫內容,激發探究生物進化的興趣。

3、討論點撥法:課堂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探究詩歌的內容要點和首尾圓合的結構美。教師巧妙設疑,引導學生思維以突破重難點。

【教具準備】

多媒體CAI課件、錄音機及示範朗讀磁帶、投影儀。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教學要點〗

引導學生誦讀感知詩歌大意。設疑研討,調動想像力,理解詩歌內容要點和結構美。

〖教學步驟〗

一、導語設計

(多媒體顯示古生物化石圖片)

同學們,每當走進自然博物館,面對復原的古生物時,思緒總會把我們帶進曾留下生命痕跡的遠古洪荒。冰冷的化石卻是昨日生命信息的演繹,敘說着億萬年前那奇幻的神話。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一首讚頌化石的抒情詩──《化石吟》。

二、解題

《化石吟》是一首科學詩。科學詩是以詩的形式寫科學內容,全詩寫科學家通過研究化石,展現了億萬年前的神奇景象,從而讚美科學的神奇與人類的偉大。“吟”是古詩中的一種體式,內容多有悲愁慨嘆之意,形式上比較自由活潑,如同散文中的隨筆,可以不拘一格。這裏是讚頌的意思。

三、暢讀詩歌,整體感知

1、學生輕聲朗讀,勾畫並疏解字詞,初步感知詩歌內容:

投影:

⑴根據拼音寫漢字或給加粗的字注音:

奇huàn()guǒ()藏cōnglóng()

zhuóyuè()骸()骨潛()行

軀殼()檔()案猛獁()

⑵根據釋義寫出相應的詞語:

①安靜美觀而不落俗套。()

②形容寂靜無聲的樣子。()

③稱讚而且佩服。()

④形容經歷的時間極長。表示意志堅定,永不改變。()

⑤(草木)青翠茂盛。()

⑥奇異而虛幻。()

⑶在下列橫線上選填恰當的修飾詞語:

的神話、的真理

的骸骨、的密碼

的魔法師、的雕刻家

明確:

⑴幻裹蔥蘢卓越háiqiánkédàngmǎ

⑵幽雅悄然歎服海枯石爛蔥蘢奇幻

⑶奇幻平凡冰冷珍貴高明卓越

2、教師感情飽滿地範讀全詩,學生感受其中對自然高妙的讚歎和節奏韻律之美。

提示:詩人以優美的語言,富有感情地讚頌了會講話的奇異的化石。全詩節奏鮮明,聲調和諧,音樂性強,並且以第二人稱來稱呼化石,親切自然。誦讀中要仔細體會語氣語調的變化。

3、學生自由誦讀,結合生物學知識理解詩歌內容。

思考:

⑴化石作爲地球上曾經有過的生命之軀的證據,引發人們無限的遐思。詩人是怎樣打開讀者思維閘門的?

⑵體會第3節中“你把我的思緒引向遠古”在行文中的作用。

⑶摘錄出詩中4、6兩節的比喻句各一例。

⑷第3節中的“你”具體指代什麼?能否改成“他”,爲什麼?

⑸化石重視的逝去萬載的世界是一個怎樣的世界?沉睡億年的石頭說了什麼話?

⑹全詩七節的思路層次是怎樣安排的,請簡要概括。

學生回答,教師點撥:

⑴詩歌1、2節以一連串的問句開篇,引發讀者的想像。連續不斷的問句表現出富有孩子氣的濃厚的科學興趣和強烈的求知__,使讀者和作者一起去想像億萬年前那神祕的世界,去傾聽化石講述那奇幻的神話。

⑵“你把我的思緒引向遠古”是表現作者思路的句子,是緊承問句之後具體抒寫遐思的內容。

⑶化石:“爲歷史留下一本珍貴的密碼”。

“啊,你──令人歎服的大自然,高明的魔法師,卓越的雕刻家!”

⑷“你”指代甦醒的化石,用第二人稱,顯得親切自然。

⑸學生積極想像,可用生物課上或課外所獲得的有關知識補充。3、4、5、6節是化石的“話”。

⑹詩歌共七節,可分三層。其中1、2節是第1層,通過問句引發讀者想像。3、4、5、6節是詩的主體部分,具體抒寫遐思的內容,第7節迴應1、2節,使全詩結構完整,有問有答。

4、學生集體誦讀全詩,讀出對自然高妙的讚歎。

四、探究研討

1、指名學生誦讀第1節,思考:詩歌以四個問句開篇卻並未作答,但已暗含了生物進化的歷程,詩行中提到的幾個“最早的”“生物依次指什麼?請結合你所蒐集到的生物學知識,談談有關生物進化的話題。

明確:依次指無頜魚類、鳥類的祖先,兩棲類的祖先和被子植物。

有關生物進化的資料助讀:

投影:

魚類的進化

魚類,是地球上最古老的脊椎動物的一個類羣。它的出現,標誌着從低等、原始的無脊椎動物向脊椎動物進化的一個質的飛躍;它的發展、演化又提出了脊椎動物進化的明顯譜系。

最早的魚類化石距今已有大約四億年的歷史。原始的魚類渾身佈滿硬甲,具有扁平的前背甲。由於它們沒有頜,所以被稱爲無頜類。

泥盆紀是魚類初生時代。中生代的侏羅紀和白堊紀,是魚類中興時代。新生代時,各種古今魚類共同生活于海洋和地球上的其他水域,魚類家族達到全盛。

2、詩的第二節和最後一節構成什麼關係,這樣安排結構有什麼特點。

提示:“逝去萬載的世界又重現”,照應“逝去萬載的世界可會重現”“沉睡億年的石頭說了話”,照應“沉睡億年的石頭能否說話”。這兩節的後兩句也互相照應。可以說,第7節是對第2節的回答。

3、“復原的恐龍、猛獁彷彿在引頸長吼”詩句會引發你作何感想,請就你搜集到的資料給大家講講有關恐龍和猛獁的情況。

助讀資料:

⑴恐龍:

恐龍是指古代爬行動物中的兩大類,一類叫蜥龍類,另一類叫鳥龍類。“恐龍”一詞的原來意思是:“恐怖的蜥蜴”。因爲初期發現和記述的這些爬行動物個體都比較巨大,看上去有點“恐怖”。其實,現在知道,恐龍有大有小,大的體長數十米,小的體長不到1米。有食肉的,也有食植物的,生活在陸地上或沼澤附近。

兩億多年前,恐龍──這一奇特的生命曾經是地球上高傲的主人。它們生存了上億年之久,在中生代繁盛稱霸一時,足跡遍及世界的角角落落,又突然間全部消亡,只留下無數令人傷感的化石和供人們猜測探索的謎團。這段歷史時期出現的許多有特色的事情,人們在化石研究中去探索、去找尋、去思索,其中如最爲兇猛的巨龍,身形秀麗、行動敏捷的食肉恐龍美頜龍,脖子最長的馬門溪龍,是現今大象體重10倍的最重的恐龍震龍,奔跑速度較快的似雞龍,聰明的傷齒龍,以及愚笨的劍龍和食量的腕龍等。

恐龍家族之最:

最聰明的恐龍有:傷齒龍美頜龍空尾龍

跑得最快的恐龍有:鴯鶓龍似雞龍棱齒龍

體重最重的恐龍有:震龍腕龍虛幻龍

脖子最長的恐龍有:馬門溪龍長頸巨龍樑龍

最兇猛的恐龍有:巨龍霸王龍躍龍

食量的恐龍有:腕龍虛幻龍達瑪拉龍

尾巴最爲強勁的恐龍有:甲龍蜀龍樑龍

吼聲的恐龍有:擬櫛龍巨龍美頜龍

⑵猛獁:

猛獁是地球上早已滅絕的哺乳動物,生活在距今久遠的冰河時代。猛獁(又被稱爲古象)作爲大象的祖先,它們的體形比象要大,嘴裏伸出的獠牙比當代的象牙要長得多。因而,從外形上看,猛獁給人一種青面獠牙的兇猛感覺,而不像今天的大象那樣溫馴謙和。

猛獁的屍骨殘骸最早是在西伯利亞地區發現的。猛獁的身世來歷在當時就衆說紛紜。但依考古發現可以推斷的是當時西伯利亞的猛獁數量十分可觀。

4、化石的故事令人神往、驚訝,閱讀全詩請選擇一種化石,合理想像,寫一段故事,體裁不限。

教師提供艾青《魚化石》片斷和猛獁的故事,以開闊學生思路。

投影:

魚化石

動作多麼活潑,

精力多麼旺盛,

在浪花裏跳躍,

在大海里浮沉;

不幸遇到火山爆發,

也可能是地震,

你失去了自由,

被埋進灰塵;

過了多少億年,

地質勘察隊員,

在岩層裏發現你,

依然栩栩如生。

但你是沉默的,

連嘆息也沒有,

鱗和鰭都完整,

卻不能動彈;

你絕對的靜止,

對外界毫無反應,

看不見天和水,

聽不見浪花的聲音。

猛獁的故事

1901年,一位獵鹿人發現一具完整的猛獁屍體。在發掘現場,人們發現猛獁是保持一種“坐姿”死在一個堅硬的大土塊上,頭骨有損傷,肌肉中有明顯的充血現象,胃中尚有沒消化的食物──樹枝和青草,甚至嘴裏還有一束沒來得及嚥下去的青草。科學家根據屍體的上述情況及現場環境,對這頭猛獁的死因和自然入葬的情景作出合乎邏輯的推測:在遠古時代的某一秋日裏,一頭猛獁漫步在別寥佐夫卡河的河岸邊,不時用長鼻子將青草和樹枝捲進嘴裏,突然,河岸邊的土層因河水的長期浸潤,承受不了猛獁這龐然大物的體重而發生坍塌,這頭猛獁束手無策地陷了下去,當它奮力掙扎總算支撐着站立起來的時候,又有大批沉重而堅硬的巖塊砸在它的背上,就這樣遭遇滅頂之災,陷入深淵中,以肌肉充血的情況可以判斷它最終是窒息身亡的。

5、放錄音,學生跟讀全詩。

七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篇二

一、教學目標

1、反覆誦讀和識記,積累和豐富語彙。

2、在朗讀的基礎上幫助學生理清作者寫作思路及思想感情的線索。

3、讓學生領悟人生要有遠大的抱負和理想。

二、重點、難點

1、感情和領會文章的字裏行間渴望生活、渴望創造、渴望在無際的天空自由飛翔的感情。

2、誦讀體味文章詩意盎然的語言,積累豐富自己的詞彙。

三、課時安排: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課前準備

教師:1、作者簡介及寫作背景(見附一)

2、印發田曉菲詩《露》給學生閱讀。

學生:1、藉助工具書自學詞語,每人並準備2個詞語準備向別的同學提問。

2、反覆朗讀,對精彩片段多讀幾遍。

3、試着提出幾個問題。

二、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十二、三歲正是充滿幻想,憧憬未來的年齡,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夢想,“志當存高遠”只要去努力,我想信你們最終會取得喜人的成績,夢想一定會成功的!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個活生生的例子!一個十三歲就走進北大校園的少年———————田曉菲。

(二)檢查學生課前預習情況。

1、由學生上講臺,請別的同學認讀並解釋自己卡片上寫的詞語。

2、分男女生對讀下列兩組詞語(幻燈片)。

際遇 絮語 惆悵 沉澱 塵緣 犀利 嗚咽 似曾相知

穹窿 凝垂 紳士風度 茫然若失 迷離 安恬 白駒過隙

七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篇三

【教材分析】

這是一片短小精悍的小故事,包含着豐富深刻的道理,短小精悍的文章,蘊含着熟能生巧的含義,學習本文要注意揣摩作者的用詞準確,要運用發散思維,認真品味文章的多次面的內容。

【學情分析】

這是一篇較淺顯的文言文,而學生也不是第一次接觸文言文,經過一年的訓練,已經能夠運用自如地藉助工具書對不熟悉的文言文做到暢通文意,但對於文言文中的一詞多義,古今異義等現象掌握還不夠,需要系統介紹。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掌握生字,注音,積累文言詞彙,理解詞義。

過程與方法目標:

掌握實、虛詞,譯全文;學習詳略得當的寫法。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理解“熟能生巧”的道理。

【教學難重點】

(1)理解“熟能生巧”的道理

(2)實、虛詞理解掌握

(3)詳略得當的寫法

【教法與學法】

教學這篇名作,要引導學生藉助註釋和工具書懂課文大意,然後在反覆誦讀中領會它豐富的內涵和精美的語言,並積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詞語。教學中採用誦讀、討論和合作探究的方法,激情增趣,領會情感,學懂課文。由於本文故事性強,語言淺顯易懂,學生學起來定會覺得興味甚濃,疏通文意決非難事。

本課採用的教法指導思想是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每個環節都儘可能的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他們採用自主的、合作的、探究的方式去學習,注重他們自身對知識的理解、領會和積累。對內容通過由表及裏、由淺入深的學習,逐步完成本課既定的教學目標。而教師在學習過程中充當的角色是:一是組織者,把握其學習的整體走向;二是引導者,教給學生學習方法,教會學生學習;三是一本百科知識全書,給學生提供必需的知識。

這樣,本課的特點和教法指導思想決定了學生的學法。在本課中,學生將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自主探究、交流合作,勤動手、勤動口、勤動腦,有計劃、有步驟地完成既定的教學目標。學生採取的具體學法有:

1、平等交流法。是指在學習過程中生生之間、師生之間的平等對話。在本課中,它包含本課教學目標的確定,完成目標時所需的學習方法和時間,對課文知識點的理解和質疑等。

2、自主探究法。是指學生在朗讀課文、疏通文意、理解主題時通過註釋、工具書或參考資料自主、探究性地去學習。

3、交流合作法。是指學生在完成教學目標的過程中相互合作,共同探討,以求得對知識點最準確、最完整的把握,提高學習的整體效應。

【教學用具】

多媒體

【教學類型】

自主、合作、探究。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情導入:

《賣油翁》選自《歐陽文忠公文集?歸田錄》,這是歐陽修所著的別集,共153卷,附錄5卷。《歸田錄》是其中的一卷。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歐陽修再次遭飛語中傷,自請外任,這一卷是在出知亳州時作的`。他在《歸田錄》序裏說:“歸田錄者,錄以備閒居之覽也。”是一部筆記小說。歐陽修(100—1072)北宋文學家、史學家。字永叔,號醉翁、六一居士,廬陵(今江西吉安)人,諡號文忠。是文壇詩新運動領袖,唐宋八大家之一。

二、初讀課文、掃清障礙:

1、查字典,讀準下面加點字的音。

堯諮自矜家圃睨之

頷之酌油杓瀝

2、熟讀課文。

3、查字典、看註釋試翻譯課文。

【學生活動:識記字詞,朗讀課文,翻譯課文。】

三、細讀課文,整體感知。

1、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和停頓。

2、請幾個同學翻譯課文,講清重點詞語的含義。

第一自然段:以此:因此。嘗:曾經。而:表順接,可不譯。其:指代陳堯諮。十中:十箭射中箭。

翻譯:康肅公陳堯諮擅長射箭,當時沒有人能和他相比,他也憑這點本領自我炫耀。他曾經在自家的場地上射箭,有個賣油的老頭放下擔子站在那兒斜着眼看他射箭,很久沒有離開,看到他射出的箭十支有支中的,只是微微地點點頭。

第二自然段:爾安敢:爾,你。乃:於是。以錢覆其口:以,用。其:指葫蘆。而錢而,但是。因曰:因,於是。

翻譯:陳堯諮質問道:"你也懂得射箭嗎我的射技不是很出色嗎"賣油的老頭說:"沒有什麼,只不過手熟罷了。"陳堯諮怒氣衝衝地說:"你怎麼敢小看我的射技!"老頭說:"憑我酌油的經驗知道這個道理。"於是拿出一個葫蘆放在地上,用一個銅錢蓋在葫蘆口上,慢慢地用勺子把油注入葫蘆,油從錢孔灌進去,可是錢不沾溼。於是說:"我也沒有什麼,只不過是手熟罷了。"陳堯諮只好笑着打發他走了。

3。第一自然段介紹了什麼?

【學生活動:朗讀課文,翻譯課文,討論、交流、展示。】

四、精讀課文,深入探究:

討論並歸納:

1、故事發生的地點、人物和背景。

地點:陳堯諮家的空場子上。

人物:陳堯諮和賣油翁。

背景:陳堯諮善射,“當世無雙”因而“自矜”。

2、本文在敘事過程中是如何安排詳略,突出主題的?

3、本文給人什麼啓示?

【學生活動:複述故事、討論交流。】

五、拓展延伸

以“謙虛”爲話題,說一段話,闡述自己的觀點。

六、課堂總結:

學生總結本節課的收穫;教師評價學生的學習態度。

七、佈置作業

B:將口頭作文整理到筆記本上。

【板書設計】

賣油翁

歐陽修

熟能生巧

7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篇四

一、學習目標:

1、通過交流明確九年級學習現狀和會考情況,瞭解老師,增進師生情感,和諧課堂氛圍。

2、明確九年級各科學習的方法和基本要求,充分做好學習準備。

3、通過有感情的誦讀,培養學習的熱情,樹立學習的信心,懷着夢想開始前進。

二、學習重點:

瞭解現狀,明確方法和要求,樹立信心。

三、課時安排:一課時

四、學習方法:交流,探討,講故事,誦讀,記筆記

五、教學過程:

1、候課:同學們欣賞歌曲,準備好課堂筆記

2、上課導入,師生認識:用激情和信心開始第一課。

3、明確本課學習目標:

4、交流夢想和信心對於九年級的意義:

你有夢想嗎?你對九年級學習的信心如何?

5、瞭解會考情況,交流各科學習現狀。

你的語文學習現狀如何?其中最突出的問題是什麼?

6、探討語文學習方法:(可從態度、方法、練習、積累、整理、書寫等方面)你覺得在九年級,語文這一科應該怎樣學更有利、更高效?(板書)

7、明確語文基本要求:

九年級一年裏,我們語文學習的常規要求最起碼應該有哪些?(板書)

8、作業佈置:

①專備一個隨筆摘抄本,寫第一篇隨筆《九年級了,我怎樣學好語文》

②複習必修一課本文言文《勸學》,背誦默寫全文。

③開始每節講課前的三分鐘基礎提能訓練。

七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篇五

學習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夏的特點,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學習文中形象的描繪,品味富有魅力的語言。

3、培養熱愛勞動的感情及審美能力、鑑賞能力。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夏的特點,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學習文中形象的描繪,品味富有魅力的語言。

教學時數: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多媒體顯示有關夏季風景的畫面。

讓學生說一說對夏季的感受,導入課題並板書課題。

二、出示學習目標。

1、通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夏的特點,體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學習文中形象的描繪,品味富有魅力的語言。

3、培養熱愛勞動的感情及審美、鑑賞能力。

三、作者簡介。(多媒體出示)

樑衡:1946年出生,山西霍縣人。主要從事散文創作、散文理論研究。作品曾獲青年文學獎、趙樹理文學獎、全國優秀科普作品獎;有散文三篇(《晉詞》《覓渡、覓渡,渡何處》和《夏感》)入選中學教材。

指名朗讀。

四、檢查預習。

1、讀準字詞的音。

2、解釋詞語。

五、初讀感知。

1、聽讀課文,思考問題。

①作者的眼中,夏天有何特點?

②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描寫夏天景緻的?

③文中突出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在哪一自然段中表現的?

2、討論交流。

3、初步理解最後一自然段。

六、研討賞析。

重點研討課文的二、三、四自然段,從夏天的蓬勃生命力、夏天的色彩、夏天的緊張旋律來感受夏天的景美、人勤。

1、讓學生選出自己最喜歡的句子,並說說喜歡的理由。

2、師生討論交流,在讀書中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七、課堂總結。

這節課,我們在讀書中感受到了夏季景色的熱烈、奔放以及農民們的辛勞,夏季確實是個充滿生機和活力的季節,是個值得讚美的季節。

八、拓展延伸。

請同學們說一說自己最喜愛的夏天的景象。

九、佈置作業。

1、仿照句式,結合課文或發揮想象,寫一寫“夏之色”和“冬之色”。

例:春之色爲冷的綠,如碧波,如嫩竹,貯滿期望之情。

秋之色爲熱的赤,如夕陽,如紅葉,標誌着事物的終極。

2、收集有關夏的詩句及散文。

附:板書設計。

自然景色

13 夏感 金黃色彩 景美 人勤

緊張旋律

七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篇六

一、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

閱讀課文,能理解本文所選的細小平凡的事中所蘊含的質樸純潔的人間真情。

2、技能目標:

激發興趣,在合作中得到肯定,在探究中有所創新,培養學生參與意識和創新精神。

3、情感目標:

通過音樂/圖象的薰陶,體會至愛深情,激發學生珍視親情,尊重生命。

二、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1、課前播放音樂《讓世界充滿愛》,出示名言(1)愛一個人意味着什麼呢?這意味着爲他的幸福而高興,爲使他能夠更幸福而去做需要做的一切。——俄。車爾尼雪夫斯基 (2)有時我們做不了很偉大的事情,但是我們可以用偉大的愛去做一些小事——南丁格爾-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

2、在第三單元的學習中,我們一起感受了人間的摯愛親情,兄弟、母子、父子間的血緣親情讓人感動。這節課讓我們通過一個名叫落落的孩子的微笑,去感受另一種詮釋的“親情”。(出示課題《落落的微笑》)

(二)、讀一讀,體會任婆婆無私的愛

1、要求:大聲地讀課文,找出老婆婆帶大落落所遇到的困難和波折,並說說都是怎麼解決的?讀的時候可以用圈點勾畫、寫眉批的方法篩選出重要的信息,整理好你所需要的信息。(投影顯示讀書要求)

2、交流:經濟困難,缺錢 租地,摸黑幹活

身體消瘦,孩子被送人哭着追回

背上生瘡,無法下炕落落照顧婆婆

夏天干活口渴落落送水

落落要上學拿出多年積蓄交贊助費

落落在學校挨欺負下決心要給孩子治病,“微笑列車”免費治療

3、在任婆婆身上你感受到了什麼?

(慈愛、善良等)

4、在落落的身上你又感受到了什麼?

(懂事、知恩圖報等)

5、小結:任婆婆克服了重重困難,毫無怨言地帶大了落落,在她身上我們看到的是一顆超越了母愛的偉大心靈,而落落的微笑正是人間真情澆灌的燦爛花朵。

(三)、品一品,品味文中感人的語言

找出文中最令你感動的詞語或句子,讀給大家聽一聽,並簡單說一說令你感動的理由。

例: “他哪怕是片落葉,落到我的窩窩裏,也不能讓別人拿走。”

(感情真實自然,語言樸素,卻能感動讀者。)

“在鄂西北那個小山窪窪裏,太陽東昇西落,一老一少兩人朝夕相守,相依爲命。”

(不能再普通的語言了,讀來卻使人無比感佩,只因爲是真情的流露。)

小結:這篇文章沒有奪人眼球的鮮豔色彩,沒有時尚摩登的人物造型,但似乎總能抓住我們的目光,因爲作者選取生活細節加以表現,打動我們的恰恰是樸實平凡的生活細節中流露出來的濃濃的超越了血緣關係的親情。而這些又離不開樸實自然,真情流露的語言。

(四)、展示平臺

1、先天生理有缺陷的落落體驗到的人間真情,不僅是任婆婆無私地付出,而且是“微笑列車”的工作人員給予的。(出示“微笑列車”創始人王嘉廉先生的圖片和在20xx年3月2日在北京“第一屆‘微笑列車’國際脣齶裂治療學術研討會”的開幕式上所說一段話:“在世界許多國家,脣齶裂兒童患者面對的將是終身的孤獨和羞辱,他們幾乎無法像正常人一樣上學和就業,更不用說爲社會做出貢獻。救助這些孩子的關鍵是技術。‘微笑列車’正通過先進的技術,更有效而經濟地爲醫務人員提供培訓,從而使他們能夠爲當地‘無助而又無望’的脣齶裂患兒提供幫助。世界上還很少有哪種‘投資’項目能獲得如此驚人的‘回報’。僅僅一次手術,就可以讓一個孩子不僅獲得一張全新的笑臉,而且開啓了新的人生。”)王嘉廉做着他力所能及的事,爲中國的脣齶裂兒童帶來了無比燦爛的微笑。你能爲大家展示一下你瞭解的愛心故事嗎?

2、學生交流展示

(五)、課堂反思

1、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穫?

2、你能給老師的課堂教學提一些建議嗎?

(六)、總結

在我們的身邊,有許多需要幫助的弱勢羣體,他們有生存的權利,他們渴望被人尊重。我相信落落的經歷會給我們很多的啓示。請大家捧出一份愛心,尊重與善待每一個生命吧。

七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篇七

1.憶讀書

冰心

教學目標

①激發學生對語文學科的興趣,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語文學習方法。

②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

③鍛鍊學生無拘無束,自由自在地表達他們的所見、所聞、所感。

教學重點:這篇我是想讓學生在自主學習、自由交流、合作的基礎上進行探究,旨在引導青少年懂得“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的道理

教學難點:《憶 讀書》一文作者冰心先生在這篇中主要向中學生講述有關讀書的問題。理解“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

教學方法,手段:採用座談的形式較好,可以給學生更大的想像、發揮空間,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同時也爲老師提供創新,靈活的教學方法。

教學課時:二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 活動導引

課前預習。要求如下:

1、讀準音,在文中圈畫應積累的詞語,查詞典,正音、釋義。

2、讀順文,能夠流暢、清晰的朗讀課文。

3、讀懂意,指大意,並能夠指出不同時期的不同書本帶給作者的影響。

導入新課:

詩人徐志摩曾表達過讀書後的不可言說的愉悅:'我覺得讀到好的詩的時候,真如聽到絕妙的音樂,五官都受了感動,精神上好像復新了一般。在詩裏,似乎每一個字都是有靈魂的,它們在那裏活潑地跳躍着。許多字合起來,就如同一個絕大的音樂會,很和諧地奏着音樂。這種美的感覺,音樂的領會,只有自己在那一瞬間覺得,不能分給旁人的。'他指出了讀書給人的愉悅享受、精神薰陶。世紀老人,冰心女士,在回憶自己的讀書經歷時,也爲我們總結了可資借鑑的寶貴經驗。

(二) 誦讀活動

1、同桌或前後桌的兩位同學爲一組,互相聽、讀,誦讀全文。

2、誦讀要求與策略:

能準確、清晰地讀文,要忘我、深入地體會;指出對方同學朗讀中的失誤與不足。

(三) 正音釋義

笸籮 天罡 地煞 無聊 朦朦朧朧 無病呻吟 不能自已

(四) 思考活動

1、學生活動與要求

請同學快速瀏覽全文,圈畫出能概括本文主要內容的語句。

2、教師輔助策略

同桌爲一組,交流意見。

(五) 交流活動

1、關於本文的主要內容

明確:課文通過回憶作者幼時、少時讀書的經歷及多年來讀書的經驗,勉勵青少年'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

2、課文緊緊圍繞着'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這一中心內容來組材、選材的,請同學在文中圈畫作者回憶了幼時、少時哪些讀過的書。

明確:在2-10段,有《三國演義》、《聊齋志異》、《水滸傳》、《精忠說岳》、《茶花女遺事》、《紅樓夢》等。

這些內容體現了'多讀書'這一中心。

3、作者是按什麼順序來回憶幼時、少時讀書經歷的?在文中圈畫表明順序的詞語。

明確:時間順序。

表時間的詞語:'七歲時'、'同時'、'到我十一歲時''在我十二三歲時'。

(六) 課內小結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而人生中從親身經歷獲得的經驗是有限的,這就要求我們通過其他途徑,用別人的、間接的經驗來彌補缺失,豐富心靈,完善自我。

讀書,是人獲得人生經驗的更不竭的源泉。所以,我們要多讀書。

(七) 課外小結

1、請同學按時間順序,課外小結自己的讀書書目,並能指出每本書的主要優點或對自己的有益影響。

2、關於對作家冰心的介紹。(可附圖、文)

3、課外閱讀:選擇自己喜歡的冰心作品,向同學推薦,並附推薦意見。

第二課時

(一) 活動導引

1、請同學介紹作者冰心及其創作。

2、導入課文:正如同學們所瞭解的,冰心女士在作品中謳歌和頌讚的是壯美的自然、純晶的童心、真摯的母愛。

巴金在談到少年時代和哥哥共讀冰心作品時的感受說:'過去我們都是孤寂的孩子,從她的作品那裏我們得到了不少的溫暖和安慰。我們知道了愛星,愛海,而且我們從那些親切而美麗的語句重溫了我們永久失去了的母愛。……現在我不能說是不是那些著作也曾給我加添過一點生活的勇氣,可是甚至在今夜對着一盞油燈,聽着窗外的淅瀝的雨聲,我還能想起我們兄弟從書上擡起頭相對微笑的情景。具有永恆魅力纔是真正的文學作品。冰心女士不竭的創作之源是什麼呢?

(二) 誦讀活動

1、學生活動與要求

請同學速讀課文,圈畫出能表明作者讀書體會的詞語。

2、教師輔助策略

同桌爲一組,交流意見並將文中內容進行概括。

(三) 交流活動

1、在字裏行間體現作者讀書體會的詞語

例如:《三國演義》讓作者感到'津津有味','好聽極了',還'含淚上牀','哭了一場';

《水滸傳》讓作者'大加欣賞','氣憤填胸';

《紅樓夢》讓作者'嚐到'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一個朝代和家庭的興亡盛衰的滋味';

現代優秀的文學作品讓作者'心動神移,不能自已';

《茶花女遺事》則讓作者對外國小說'有了廣泛的興趣'。

以上內容體現了'讀書好'這一中心。

2、請同學將本文結合自己上一節課後小結,概括歸納'讀書好'的體會。

① 書中生動的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能激起人的各種情感,讓人獲得多種美的享受。

② 讀書能擴大知識面。

③ 讀書對寫作有很大的幫助。

④ 讀書有助於提高人的品德修養。

3、作者關於'讀好書'的體會是什麼?

學生活動與要求

請同學速讀12-13段,圈畫出能表明作者讀書體會的詞語。

明確:書看多了,就會有比較,關鍵在比較:要選那些故事情節精彩、人物形象生動、有真情實感、語言質樸淺顯的作品來讀。

(四) 提高升華

1、小結全文。

學生活動要求

能夠概括本文主要內容,理清記敘的順序,指出文中總結性的語句。

教師輔助策略

以學生爲主體,教師適時引導、及時評價。

2、作者說:'我永遠感到讀書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樂!'請同學暢談對這句話的理解、體會以及作者的讀書經歷給予自己怎樣的啓示。

教師輔助策略

除關鍵詞語外,教師可提示文中的細節,如家庭環境的影響、讀《紅樓夢》不同年齡、閱歷的不同解讀等,引起同學的關注。

(五) 遷移活動

同學推薦自己喜歡的冰心作品。

要求:可以是有感情地朗誦一首小詩;可以是背誦一段美文;也可以是介紹一篇。

策略:鼓勵學生積極地表現自我,體會讀書要用心,要能夠讀出真心、真人、真情以至創造真我。

板書設計

憶讀書

中心內容 記敘順序

多讀書

讀書好 時間順序

讀好書

《憶讀書》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整體感受,把握課文記敘的主要內容。

概括事例,理清記敘的順序。

過程與方法:引導學生能抓住思想內容的要點,對作者所說的“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有比較透徹的理解。

情感態度價值觀:引導學生養成熱愛讀書的好習慣,提高學生分析能力。

課型:講讀

課時2課時

二、教學過程

(一) 活動導引

課前預習。要求如下:

1、讀準音,在文中圈畫應積累的詞語,查詞典,正音、釋義。

2、讀順文,能夠流暢、清晰的朗讀課文。

3、讀懂意,指大意,並能夠指出不同時期的不同書本帶給作者的影響。

(二) 正音釋義

笸籮 ( )

天罡 ( )

地煞 ( )

無聊

朦朦朧朧

無病呻吟 ( )

不能自已 ( )

懸念()

消遣()

風花雪月()

索然無味()

(三)作者簡介

冰心(1900~1999)現、當代女作家,兒童文學作家。原名謝婉瑩,筆名冰心。原籍福建長樂,生於福州,幼年時代就廣泛接觸了中國古典小說和譯作。1918年入協和女子大學預科,積極參加五四運動。1919年開始發表第一篇小說《兩個家庭》,此後,相繼發表了《斯人獨惟悴》、《去國》等探索人生問題的“問題小說”。同時,受到泰戈爾《飛鳥集》的影響,寫作無標題的自由體小詩。這些晶瑩清麗、輕柔雋逸的小詩,後結集爲《繁星》和《春水》出版,被人稱爲“春水體”。1921年加入文學研究會。同年起發表散文《笑》和《往事》。1923年畢業於燕京大學文科。赴美國威爾斯利女子大學學習英國文學。在旅途和留美期間,寫有散文集《寄小讀者》,顯示出婉約典雅、輕靈雋麗、凝鍊流暢的特點,具有高度的藝術表現力,比小說和詩歌取得更高的成就。這種獨特的風格曾被時人稱爲“冰心體”,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由俗語或謎語來導入更能激發學生的參與性和積極性:千層寶典一翻開,黑白縱橫一排排。歷代往事它記載,知識沒它傳不開。(請打一物)謎底爲 書。

2、學生回憶小組討論:自己閱讀過的一本好書,印象深刻的書,向同學們介紹。

總結: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言如玉。我們還能從書中得到很多啓發,尤其是從一些名言警句中。

(四) 誦讀活動

1、同桌或前後桌的兩位同學爲一組,互相聽、讀,誦讀全文。

2、誦讀要求與策略:

能準確、清晰地讀文,要忘我、深入地體會;指出對方同學朗讀中的失誤與不足。

學生活動與要求

請同學快速瀏覽全文,圈畫出能概括本文主要內容的語句。

交流活動

1、閱讀後提問:冰心奶奶讀書的體會是什麼?(本文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2、課文緊緊圍繞着'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這一中心內容來組材、選材的,請同學在文中圈畫作者回憶了幼時、少時哪些讀過的書。

3、作者是按什麼順序來回憶幼時、少時讀書經歷的?在文中圈畫表明順序的詞語。

梳理結構

理解了的順序,我們看一看分爲幾個部分?

4、讓每位同學制定學年讀書計劃:

規定:一個月一期《讀者》,並要有讀過的痕跡,如圈畫、短評、摘記。

一年一本名著,在老師開的推薦書目中選擇。

(五) 課內小結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而人生中從親身經歷獲得的經驗是有限的,這就要求我們通過其他途徑,用別人的、間接的經驗來彌補缺失,豐富心靈,完善自我。

讀書,是人獲得人生經驗的更不竭的源泉。所以,我們要多讀書。

課題:《憶讀書》課型:講讀 課時2課時

教學目標: 1、瞭解冰心散文的藝術特色,品味平實、生動、富有表現力的語言。

2、聯繫自己讀書實際,引導自己對讀書要做一次總結。

3、深入理解'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的意義,聯繫生活實際,交流讀書經驗與啓示。

一、導入:1介紹作家冰心及其作品

2 回憶本文的主要內容。

二、分析新課:(本環節由學生討論整理)

1、在字裏行間體現作者讀書體會的詞語

2、讀書有哪些好處呢?試着概括一下。

“讀書好”這是全文的重點。

3、“多讀書”表現在哪些方面?

4、“讀好書”在冰心看來又應是如何的?

三、就課文中出現的名著來讓同學們說說他們所知道的內容。

如有關於《水滸傳》中的人物名稱及其綽號。

有關《紅樓夢》中人物命運。

有關《三國演義》中人物的分類。等等。

四、(1)課後二題,作者說“我永遠感到讀書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樂!”結合自己的讀書經歷,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和體會。

(2)討論課後第三題

1、小結全文。

2、作者說:'我永遠感到讀書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樂!'請同學暢談對這句話的理解、體會以及作者的讀書經歷給予自己怎樣的啓示。

(五) 遷移活動

同學推薦自己喜歡的冰心作品。

要求:可以是有感情地朗誦一首小詩;可以是背誦一段美文;也可以是介紹一篇。

1、請同學按時間順序,課外小結自己的讀書書目,並能指出每本書的主要優點或對自己的有益影響。

3、課外閱讀:選擇自己喜歡的冰心作品,向同學推薦,並附推薦意見。

板書設計

憶讀書

中心內容 記敘順序

多讀書

讀書好 時間順序

讀好書

作業:

片段作文訓練:書籍是人類最好的朋友,讀一本好書如同與高尚的人交談,請你選擇你最喜歡的一本書,仔細品讀,你或許會有獨特的讀書體驗,或許會產生一些感想,把你的感想或體驗寫下來,與人共享。

要求1、題材不限,題目自擬。2、字數200字左右。

七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篇八

學習目標

1、學習課文,把握內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聯繫自己的生活體驗,感悟和理解《理想》的哲理。

重點

1、學習行道樹這無私奉獻者的精神。

2、瞭解託物言志的寫法。

知識講解:

一、基礎知識

1、正確朗讀下列詞語:

蛻(tuì)變倔(jué)強洗濯(zhuó)玷(diàn)污扒(pá)竊詛(zǔ)咒寂寥(liǎo)誇耀(yào)脊(jǐ)樑貪婪(lán)怨(yuàn)恨鬢(bìn)發

2、辨別下列詞語的讀音和形體的異同:

蛻變退化倔強堅強洗濯洗滌玷污沾染扒竊盜竊詛咒咒罵寂寥寂寞誇耀誇讚裝飾莊稼

3、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

(1)倔強:剛強不屈,固執。

(2)玷污:弄髒,污損。多用作比喻。

(3)詛咒:原指迷信的人祈禱鬼神加禍於所恨的人,現指咒罵。

(4)寂寥:寂靜而空闊。

(5)可望不可即:只能遠遠看見而不能接近。即,靠近、接觸。

(6)行道樹:指種植在道路兩旁的樹木。

(7)墮落:思想行爲變壞或往壞的方向變。指行道樹離開了原始森林,生活條件和自身形象大大跌落了。

(8)點綴:加以襯托或裝飾,使原有事物更加美好。指對被污染的城市的一點改觀。

(9)繁弦急管:各種各樣歡快的音樂聲。弦,指絃樂器。管,指管樂器。

(10)紅燈綠酒:即燈紅酒綠,形容繁華熱鬧的__。

二、重點分析

1、閱讀新詩《理想》,把握主要內容。

什麼是理想?人們說:理想是對未來的美好設想。如:辦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時的中國人民的理想是什麼?祖國獨立、民族解放。今天,我們積極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中國人民的理想是什麼?強國富民,振興中華。詩人流沙河極大地讚美理想:希望人們樹立理想,爲理想而努力奮鬥。

2、《理想》共有12節,每一節主要寫什麼呢?你是如何理解的?

第1節用了四個比喻:由石到火,由火到燈,由燈到路理想是前進的方向。

第2節詩是寫:理想有時代性,理想有層次性(如:飢寒、溫飽、文明)。社會不斷進步,理想也不斷提高。

第3節:人類一代又一代的理想,推動了歷史的發展。(如:從溫飽到文明,從安定到繁榮。理想是人類不斷奮鬥的精神動力。)

第4節:理想的實現,並不很切近,往往要經過多次挫折和失敗。(理想的實現,具有艱鉅性、長期性。)

第5節:理想給人力量:使人樂觀、給人鬥志、增人活力。(理想使人有滿懷希望的情懷、不屈不撓的鬥志、壯心不已的活力。)

第6節:爲崇高社會理想而奮鬥,將獲得幸福。(理想不是黃金夢,顧不得種、種個人利益。)

第7節:胸懷理想、爲理想而奮鬥的志士,享受着歡樂、品嚐着艱辛。(理想所追求的是社會的溫飽、文明、安定、繁榮等等,不是個人榮譽。所以,社會給你的榮譽,只不過是副產品。寂寥寫出了懷有崇高理想的人,往往不被人理解的處境。)

第8節:理想對人生的意義:理想使不幸者絕處逢生,使平凡的人變得偉大。(所謂大寫的人,就是真正的人,崇高的人,偉大的人。)

第9節:理想使人走上正軌,奮發向上。(罪人、浪子有了理想,就能恢復良知,重新做人。)

第10節:理想要堅定,信心不動搖。(這也是一種考驗。)

第11節:失去理想,人生將沒有意義。(對應第八節平凡的人因有理想而偉大。)

第12節:希望人們樹立理想,爲理想而努力奮鬥。(今日抽芽、開花,明日濃蔭、甜果。)

3、聯繫自己的生活體驗,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1)怎樣理解理想既是一種獲得,理想又是一種犧牲這兩句詩的含義?

詩人所說的理想,是崇高的社會理想,是爲社會進步、爲多數人謀利益的理想。擁有爲理想而奮鬥是幸福的,是一種獲得;而這一切又是以犧牲個人利益爲前提的,要捨棄小我,所以又是一種犧牲。

(2)怎樣理解理想使你倔強地反抗着命運這句詩的含義?

因爲,理想會使人充滿鬥志,頑強不屈的奮鬥的。因而面對不幸和厄運,有了理想,就能相信厄運是可以戰勝的,前途是光明的,就會不屈不撓的奮鬥。所以,理想可以使你倔強地反抗着命運。

4、《理想》的脈絡是怎樣的?

總說理想的意義(第1節)理想的歷史意義(第2、3節)理想的人格意義(第4、5、6、7節)理想的人生意義(第8、9、10、11節)鼓舞人們樹立理想,爲理想而奮鬥。

5、新詩《在山的那邊》和《理想》有共同的主題嗎?找出這兩首詩中內涵相同的詩句。

共同的主題是:都抒寫了理想的意義。

相同的詩句:①關於理想境界的征途是漫長的,每一次的失望是折磨人的有:《在山的那邊》是的,我曾一次又一次的失望過當我爬上那一座座__着我的山頂但我又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理想》但理想有時候又是海天相吻的弧線,可望不可即,折磨着你那進取的心。②關於理想的實現給人帶來美好的新生活。《在山的那邊》而在這座山的那邊,就是海呀是一個全新的世界在一瞬間照亮的你眼睛《理想》理想開花,桃李要結甜果;理想抽芽,榆楊會有濃陰。

6、行道樹的形象有什麼象徵意義?

行道樹的形象就是無私奉獻者的形象。

7、作者寫作的目的是什麼?

作者借行道樹的自白,抒寫奉獻者的襟懷,讚美奉獻者的崇高精神。

8、問題探究:

(1)爲什麼行道樹的事業是神聖的?

因爲社會需要、人們需要的事業就是神聖的事業。居民需要新鮮空氣,行人需要綠蔭,城市需要迎接太陽,行道樹甘願立在城市的飛塵裏,從事神聖的事業。

(2)行道樹忍受了哪些痛苦?

跟原始森林的同伴相比,它們拋棄了優越自在的生活條件,總是一身煙塵。跟城市歡度__的人們相比,它們寂寞、孤獨、苦熬。它們還時時爲城市的污濁而憂愁。

(3)行道樹能把深沉給予我們中的深沉的含義是什麼?一切神聖的事業需要你爲此承受犧牲,但是爲人們的幸福而犧牲個人幸福的人,他們是幸福的,這種幸福,是深沉的幸福。

9、的行道樹和奉獻者是如何聯繫在一起的?

託物言志(或託物寓意)是散文領域裏傳統的表現手法,是借行道樹的自白,來抒寫奉獻者的襟懷,讚美奉獻者的崇高精神。

首先,行道樹離開了原始森林,拋棄了優越自在的生活條件,總是一身煙塵。奉獻者舍小我、犧牲個人幸福,爲人們的幸福而辛苦忙碌、努力奮鬥。

其次,行道樹和奉獻者一樣,他們跟城市歡度__的人們相比,他們都會感到寂寞、孤獨、苦熬,往往不被人重視、不被人理解。

第三,他們所從事的事業是神聖的事業,是爲人們的幸福而犧牲個人的幸福,他們同樣享受着深沉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