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教科版三年級科學下冊教案【精品多篇】

教科版三年級科學下冊教案【精品多篇】

教科版三年級科學下冊教案 篇一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擺的快慢與擺繩的長度有關。同一個擺,擺繩越長擺動越慢,擺繩越短擺動越快。擺擺動的快慢與擺錘的重量無關。

過程與方法:

推測擺的擺動快慢與什麼有關,進行改變擺錘、擺繩的長短對擺的次數是否產生影響的實驗研究,對實驗的結果進行分析,並且根據分析進行預測。

重點和難點

重點:

能夠根據自己製作的擺,推測影響擺擺動次數的因素。經歷一個觀察現象—推理判斷—制訂方案—論證計劃的可行性的活動過程。

難點:

通過小組合作,嘗試自行設計對比實驗,研究出擺的快慢與擺錘的重量無關,只與擺線的長度有關。初步學會分析和推理對比試驗中的定變量關係,並學會設計控制一個變量的實驗。

教學準備

每個小組準備:

10釐米、20釐米30釐米長的擺繩各一根,鉤碼四個。研究擺重記錄表1份,擺繩記錄表1份,擺角記錄表1份。鐵架臺一個,秒錶一隻。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師:

上節課我們認識擺,關於擺你知道什麼?

我們知道擺具有等時性,那不同的擺自由擺動的快慢都一樣嗎?

2、師:

關於擺的奧祕還有很多,想繼續研究嗎?

3、揭題:

擺的研究。(板書課題)

二、玩擺

1、組裝好,並試着玩一玩。然後試一試,想一想讓它自然的擺起來,要注意哪些地方?(玩的時候要注意:線要輕輕拉直,自然鬆手,要讓它停下來只要輕輕一抓就行了,學會操作擺。學會記錄單位時間內擺的次數。)

2、擺具有等時性,也就是說同一個擺擺動的快慢相同。那麼不同的擺擺動的快慢也相同嗎?(小組合作動手操作)

擺動的次數不同說明不同的擺擺動的快慢不同。

猜想:擺擺動的快慢究竟與什麼有關呢?

三、設計實驗,驗證猜想

選擇假設,並制定研究計劃

師:請各小組選擇你們最想研究的假設,並討論一下,準備怎樣來研究?哪個條件要變,哪些條件不能變?每種情況要測幾次?

我們的研究方案第()小組

我們研究的問題:

擺擺動的快慢與是否有關。

我們的猜測:

改變的條件:

不變的條件:

展開研究

師:研究時操作的同學要正確,看錶的'同學要看準了,數的同學不能眼花,儘量數準了,即時記錄。最後完成的小組整理好材料,別忘了根據數據歸納結論。比比哪個小組研究過程中合作得好,既快又準確。

生:自主實驗。

(1)研究擺線長短

15秒內擺動次數記錄表

原來的繩長

兩倍繩長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平均值

我的發現

(2)研究擺錘輕重

15秒內擺動次數記錄表

原來重量

兩倍重量

三倍重量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平均值

我的發現

四、彙報交流,得出結論

通過又一輪的實驗,我們發現擺擺動的快慢與擺繩的長短有關,擺繩越短擺動越快,擺繩越長擺動越慢

這節課,我們又一次運用發現問題、做出假設、實驗驗證、得出結論的科學探究方法研究了擺。科學家用更精密的儀器、更嚴謹的方法得出的結論與我們的不謀而合,同學們,你們太了不起了!祝賀你們!

五、鞏固應用

(讓學生體會學習有用的科學知識,加強了學習與生活的聯繫。)

師:能用學到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嗎?

生:能。

師:(出示大屏幕)這隻掛鐘走慢了,那麼我們怎樣做纔可以讓它走準確呢?

六、延伸拓展

(讓學生髮現新現象,產生新問題)

師:還有這樣兩個擺,繩子一樣長。猜測:他們擺動快慢一樣嗎?

生:一樣。

師:老師做,同學們注意觀察,當有發現請馬上舉手。(演示實驗驗證)

生:不一樣快。

師:爲什麼?

生:擺錘的長短不一樣。

師:實際上擺的長度並不只是單純的擺線長度,真正的擺長是支架到擺錘重心的距離。

師:關於擺還有很多奧祕,同學課下想繼續探究嗎?

生:想!

師:時間過得真快,這節課上到這裏。下課!

板書設計

擺的研究

擺錘的重量無關

擺繩的長短有關

三年級下冊科學課教案:莖越長越高 篇二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植物莖在不同生長階段外部形態不同,不同時期的莖生長速度不同;植物的莖具有支撐植物及運輸水分和養料的作用。

過程與方法:運用統計圖表整理觀察記錄的結果;在教師指導下根據統計圖分析植物莖生長的規律;有依據地對植物莖的作用進行猜測;設計實驗,研究植物莖的作用;用適宜的方式描述實驗的結果。

情感態度價值觀:激發學生研究植物的興趣。

【教學重點】:鳳仙花植物莖的生長變化和植物莖的作用。

【教學難點】:鳳仙花植物莖的生長變化和植物莖的作用。

【教學準備】:(教師準備)生長四周的鳳仙花、植物光合作用的課件。(學生準備)三週前鳳仙花生長記錄單。

【教學過程】

一、整理有關莖的觀察記錄

1、師:(活動引入)我們已經知道:植物的根能從土壤裏吸收水分和礦物質,綠色植物的葉可以製造植物生長所需要的養料。那麼,植物的莖在植物的生長過程中有什麼作用呢?我們先來看一看,在鳳仙花植物生長的過程中,莖發生了哪些變化。

2、師:(活動指導)①帶領學生整理幼芽出土以來,有關莖生長變化的觀察記錄。重點整理幼芽出土以後一週,鳳仙花莖的顏色、硬度和高度。②利用鳳仙花植株的高度變化的數據,畫出鳳仙花植株高度變化統計圖(學生在教P12頁上畫)。學生畫好後,教師講述柱狀統計圖。柱狀統計圖是科學研究中處理數據常用的方法。③指導學生分析柱狀統計圖,引領學生根據柱狀統計圖預測未來幾周的時間裏鳳仙花植株高度將如何變化?

二、植物莖的作用

1、師:(活動因入)植物的莖總是把根和葉連在一起,那麼,植物的莖在植物的生長過程中到底起什麼作用呢?莖內是什麼樣的,能承擔這樣一些功能呢?將你的想法記錄下來。

2、師:(活動指導)①引導學生根據前面學習的根和葉的作用,思考莖的作用的問題。②引領學生想辦法驗證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確。③引領學生了解科學探究的過程:提出問題(莖有什麼作用?);對問題的可能答案作出假設(運輸水分和養料);設計實驗(運輸水分的實驗);實驗驗證(通過實驗驗證收集信息);

得出結論(莖有運輸水分和養料的作用)。

3、生:觀看植物光合作用的課件。

4、師:教師總結本節課的學習內容。

三、提醒學生注意

1、師:提醒學生繼續觀察鳳仙花的生長變化情況,做好觀察記錄。

2、師:引導學生關注鳳仙花開花前的徵兆。

【作業佈置】

家庭作業:繼續觀察鳳仙花的生長變化情況,做好觀察記錄。

三年級科學下冊教案一:《開花了,結果了》 篇三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在植物生長過程中,花要經過花開花謝的過程,花凋謝後結果;花包括花萼、花瓣、雄蕊、雌蕊幾部分;果實是由花的一部分發育而成的;果實中有種子。

過程與方法:根據觀察到的現象進行預測;用適宜的方式整理收集到的信息;通過分析觀察到的現象獲得結論;使用工具按照從外到裏的順序解剖花。

情感態度價值觀:激發學生對生命現象探究的興趣。

【教學重點】:鳳仙花花開花落及結果的過程。

【教學難點】:鳳仙花花開花落及結果的過程。

【教學準備】:(教師準備)教師爲每組準備一朵鳳仙花,一株鳳仙花,一個鳳仙花的果實,鑷子、一張白紙。(學生準備)用於交流觀察的記錄單。

【教學過程】:

一、提出任務

1、師:我們種下的鳳仙花開花了,結果了。

2、師:鳳仙花開花和結果有什麼聯繫嗎?

二、整理並交流我們的觀察記錄

交流活動:

1、師:組織學生交流過去幾周的觀察記錄,引領學生重點關注花和果實的生長現象。

2、生:學生分小組交流。

3、師:根據學生的發現,提出一些問題啓發學生思考,培養學生善於思考的習慣。

整理觀察信息的活動:

1、師:指導學生畫鳳仙花從花蕾到結果的生長過程。

2、生:在書P14頁上“我看到的鳳仙花從花蕾到結果的。生長變化過程”的畫板裏畫鳳仙花從花蕾到結果的生長過程。

3、師:引導學生展示交流,激發學生進一步觀察的慾望。

三、研究花變果實的過程

1、師:爲了觀察鳳仙花,我們採摘幾朵鳳仙花(按生長順序採摘)。

2、師:指導學生觀察花,引領學生髮現,果實是由雌蕊發育而來的。

3、師:指導學生解剖花。(解剖花時,要用鑷子細心地從外到內撕下花的個部分。提醒學生注意:使用鑷子時動作要輕,防止將花的某一部分弄壞,解剖下來的花的各部分,要分類擺放,教師直接告訴學生花的每一部分的名稱。)

4、生:學生解剖花。(花的構造:花萼、花瓣、雄蕊、雌蕊)

四、觀察鳳仙花的果實

1、師:鳳仙花的果實是什麼樣的呢?它在生長過程中又會發生什麼變化呢?

2、師:組織學生觀察成熟的鳳仙花果實和未成熟的鳳仙花果實。引導學生比較觀察。

3、師:引導學生關注完全成熟的鳳仙花果實,果實裏面有什麼?(種子)

4、生:學生觀察鳳仙花果實。觀察完了以後,學生彙報。

5、師:教師總結。

【作業佈置】:

繼續觀察鳳仙花的生長變化過程,做好觀察記錄。

【板書設計】:

開花了,結果了

花的構造:花萼、花瓣、雄蕊、雌蕊

果實是由雌蕊發育而來的。

果實裏面有種子。

三年級下冊科學教案 篇四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科學探究

學會自制“液體溫度計”。

經歷對液體熱脹冷縮性質的探究過程。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在實驗的過程中,培養科學探究的興趣。

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

滴瓶或小藥瓶、橡皮泥、紅墨水、空玻璃管水槽或大燒杯(無條件的可用礦泉水瓶剪成杯子)、熱水、冷水、酒精、煤油(其它液體)等。

教學導入

1.上節課我們認識了許多的溫度計,提問:你們想自己有一支溫度計嗎?

2.教師介紹伽利略和雷伊發明的溫度計。

3.這兩種溫度計利用了空氣與液體的什麼性質?讓我們來研究吧!

一.活動 自制“液體溫度計”

1.指導學生自制“溫度計”。

(1.)出示器材:小藥瓶、橡皮泥、紅墨水、空玻璃管。

(2.)要求:聰明的同學們,能否利用這些器材和以學的知識討論這怎樣來製作“液體溫度計”?

(3.)小組討論製作方法。

(4.)製作“液體溫度計”,對於學生作品,教師組織進行評價。

2.觀察自制“溫度計”在熱水和冷水中液柱的變化。

(1.)以4人小組爲單位進行觀察。

(2.)對學生的實驗、記錄、描述提出要求並予以方法上的指導。

(3.)學生觀察。

(4.)彙報觀察到的情況。

3.研究不同液體制作的“溫度計” 在熱水和冷水中液柱的變化。

(1.)以4人小組爲單位進行觀察。

(2.)預測:我們會看到什麼現象?

(3.)方法指導。

(4.)學生觀察。

4.整理分析實驗記錄,形成概念得出結論。

(1.)實驗中,幾種“溫度計”發生了哪些共同的變化?

(2.)引起變化的實驗條件是什麼?

(3.)這些變化說明了什麼?

(4.)結論:液體受熱時,體積膨脹;受冷時,體積縮小,液體有熱脹冷縮的性質。

二.學生解釋自制“溫度計”的原理。

課後反思: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科學探究

1.經歷對氣體熱脹冷縮性質的探究過程。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在實驗的過程中,培養科學探究的興趣。

2.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

讓學生明白科學就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之中。

科學知識

1.知道氣體有熱脹冷縮的性質

教學準備

一.教學導入

1.複習:液體熱脹冷縮的性質。

2.提問:空氣是否也有熱脹冷縮的性質?

二.活動 空氣是否也有熱脹冷縮的性質

1.實驗的設計:

(1.)教師組織學生針對兩個問題進行充分的思考和討論:

①把空氣裝在什麼容器裏?

②用什麼方法能看到空氣的膨脹和收縮現象?

(2.)學生彙報討論結果,教師補充或完善:

·藉助其他能鼓凹的物體來發現。啓示:可以在燒瓶口上套小氣球。

·藉助因受熱膨脹而冒出的空氣在水中冒泡,因受冷空氣收縮,外界氣壓將水壓入管中或瓶中來發現。

·通過容器的鼓凹來發現。空氣總是充滿容器的空間,當容器凹時,說明空氣體積變小。當容器鼓時,說明空氣體積變大。

(3.)評價:在此環節思維活躍的同學給予肯定。

(4.)形成各自完整的實驗方案。

2.實驗現象猜想。

3.按設計的方法完成實驗。

4.描述觀察到的現象。

5.分析比較,我們的猜想和觀察到的現象一致嗎?

三.小結:

空氣也有熱脹冷縮的性質。

四.學生解釋伽利略溫度計的原理。

課後反思: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科學探究

1.經歷對固體熱脹冷縮性質的探究過程。

2.觀察認識多種物體在受熱受冷時的體積變化,合理分析實驗現象。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在實驗的過程中,培養科學探究的興趣。

2.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

3.讓學生明白科學就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之中。

科學知識

1.知道固體、液體、氣體都有熱脹冷縮的性質。

2.知道一些液體、氣體、固體熱脹冷縮在生活中相關應用。

教學準備

小氣球、酒精燈、火柴、固體熱脹冷縮演示儀、踩癟的乒乓球等。

一.教學導入

1.閱讀指南車信箱。

2.液體、空氣都具有熱脹冷縮的性質,思考:固體會不會也熱脹冷縮呢?

3.讓我們一同來研究研究吧!

二.活動 研究鐵軌間爲什麼留縫隙

1.實驗研究:固體的熱脹冷縮

(1)教師演示:介紹酒精燈的使用步驟:

①左手扶燈體,右手摘下燈帽,口朝下倒扣在桌上。

②划着火柴,讓火焰朝上接近燈芯點燃酒精燈。

③甩滅火柴,將熄滅的火柴梗投入污物桶。

④講解火焰的分層,指出外焰溫度最高,加熱時要使用外焰。

⑤熄滅酒精燈時,左手扶燈體,右手取燈帽,快而輕地蓋上,待火焰熄滅後,提起燈帽,再蓋一次。

(2)學生練習使用酒精燈(交待注意事項。)

(3)以小組爲單位進行銅球的熱脹冷縮實驗。

(4)描述實驗過程和看到的現象,分析:實驗現象告訴了我們什麼?

2.補充實驗:玻璃也有熱脹冷縮的性質

(1)老師演示:注射器的玻璃活塞(熟玻璃製成的,受冷受熱不易炸裂)可以順利地進入管內到達底部,用酒精

燈加熱注射器的活塞,再放入管內,你們想,會有什麼現象?接着使活塞受冷後,把它再放入注射器內,你們又推想一下會發生什麼現象?

(2)組織學生描述實驗的過程和看到的現象。

(3)分析:實驗現象告訴了我們什麼?

(4)固體有熱脹冷縮的性質。

三.小結

固體、液體、氣體都有熱脹冷縮的性質。

四.拓展:生活中的熱脹冷縮現象

(1)解釋教材出示的三種現象。

(2)找一找,我們周圍還有哪些熱脹冷縮現象?

[ 內 容 結 束 ]

三年級下冊科學課教案:種植我們的植物 篇五

【教學目標】:

過程與方法:學習掌握播種技能;在教師的指導下,設計適宜的實驗,觀察種子的萌發過程;根據研究植物生長變化的需要,確定觀察、記錄的內容和方法;根據對種子萌發狀況的預測,確定本階段觀察的重點。

情感態度價值觀:樹立用事實闡述觀點的意識,即科學的實證思想;培養合作意識。

【教學重點】:播種的方法

【教學難點】:長時間堅持管理、觀察和記錄鳳仙花生長變化情況。

【教學準備】:(教師準備)小鏟、花盆、泥土、鳳仙花種子、透明塑料杯、吸水紙等。

【教學過程】

一、學習播種方法

1、師:“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天是播種的好季節。今天,我們來種植鳳仙花。怎樣種植鳳仙花呢?

2、師:請大家看P4頁中的“播種方法”。

3、生:閱讀P4頁中的“播種方法”。

4、師:指一名學生說說播種的方法。

5、師:播種鳳仙花的方法是選種、放土、下種、澆水。

二、關注種子變化

1、師:播種了鳳仙花以後做什麼?

2、生:說出自己的想法。

3、師:播種了鳳仙花以後,我們要關注鳳仙花種子的變化。請大家閱讀P5頁順數1~10行內容。

4、生:閱讀P5頁順數1~10行內容。

5、師:注意觀察透明玻璃杯中的種子生長變化情況;注意觀察花盆中的鳳仙花生長變化情況。

三、記錄生長日記

1、師:種植植物是一項長期研究的觀察活動,要做好管理、觀察和記錄等工作。要隨時觀察記錄鳳仙花的生長變化情況。每週要測量一次鳳仙花的植株高度、觀察鳳仙花葉的形狀和數量。

2、師:把你測量和觀察的數據填寫在P5頁中表格中。

3、師:期末,每個學生要寫一篇“鳳仙花生長變化的日記”。

四、實地指導播種

1、師:實地指導學生在花盆裏種植鳳仙花;在玻璃杯裏種植鳳仙花。

2、師:督促學生養成長時間堅持管理、觀察和記錄的好習慣。期末,對長時間堅持管理、觀察和記錄做得好的學生進行獎勵。

【作業佈置】

家庭作業:在自己家的陽臺上,種植鳳仙花。

教科版三年級科學下冊教案 篇六

教學目標:

科學探究目標:

1、能用已有的知識和“看”、“摸”、“聞”等方式,判定某一物品是由何種材料構成的。

2、能根據材料的特點,提出對物品分類的標準。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願意把本組找到的材料告訴其他組。能舉例說出我們的生活離不開各種材料。科學知識目標:能舉例說出一種物品是由一種或多種材料製成的。能區分常見的自然材料與人造材料。能舉例說明自然材料與人造材料的關係。

教學預備:鋁製飯盒、銅鑰匙、塑料袋、報紙、手電筒等等一些自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的圖片資料

教學過程

一、引進

我們身邊的物品都是用材料的,你知道哪些材料?

二、活動一:下面的物品分別是用什麼材料製成的?

1、分階段引導學生認真看書,木頭是製成椅子的材料,椅子是由木頭製成的。

2、按金屬、塑料、紙、布

3、還有哪些物品是由以上材料製成的?

4、課本第二頁圖中的物品分別是由幾種材料製成的?

三、活動二:熟悉人造材料與自然材料

1、觀察畫面

告訴學生:直接從大自然獲取的材料是自然材料。

2、引導學生明白像玻璃這種由自然材料加工成的材料叫人造材料。

3、你還知道其他人造材料嗎?

小組合作,討論,全班交流

四、活動三:找一趙冬教室裏的物品是用什麼材料做的?

學生趙冬並比一比,哪個小組找到的'最多,把小組找到的材料寫在書上

五、拓展:調查自己家中的用品是由哪些材料製成的,體會材料與我們生活的密切關係

板書設計:

身邊的材料

熟悉材料

材料的分類:自然材料

人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