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三年級下冊科學教案【精品多篇】

三年級下冊科學教案【精品多篇】

三年級科學下冊教案一:《開花了,結果了》 篇一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在植物生長過程中,花要經過花開花謝的過程,花凋謝後結果;花包括花萼、花瓣、雄蕊、雌蕊幾部分;果實是由花的一部分發育而成的;果實中有種子。

過程與方法:根據觀察到的現象進行預測;用適宜的方式整理收集到的信息;通過分析觀察到的現象獲得結論;使用工具按照從外到裏的順序解剖花。

情感態度價值觀:激發學生對生命現象探究的興趣。

【教學重點】:鳳仙花花開花落及結果的過程。

【教學難點】:鳳仙花花開花落及結果的過程。

【教學準備】:(教師準備)教師爲每組準備一朵鳳仙花,一株鳳仙花,一個鳳仙花的果實,鑷子、一張白紙。(學生準備)用於交流觀察的記錄單。

【教學過程】:

一、提出任務

1、師:我們種下的鳳仙花開花了,結果了。

2、師:鳳仙花開花和結果有什麼聯繫嗎?

二、整理並交流我們的觀察記錄

交流活動:

1、師:組織學生交流過去幾周的觀察記錄,引領學生重點關注花和果實的生長現象。

2、生:學生分小組交流。

3、師:根據學生的發現,提出一些問題啓發學生思考,培養學生善於思考的習慣。

整理觀察信息的活動:

1、師:指導學生畫鳳仙花從花蕾到結果的生長過程。

2、生:在書P14頁上“我看到的鳳仙花從花蕾到結果的。生長變化過程”的畫板裏畫鳳仙花從花蕾到結果的生長過程。

3、師:引導學生展示交流,激發學生進一步觀察的慾望。

三、研究花變果實的過程

1、師:爲了觀察鳳仙花,我們採摘幾朵鳳仙花(按生長順序採摘)。

2、師:指導學生觀察花,引領學生髮現,果實是由雌蕊發育而來的。

3、師:指導學生解剖花。(解剖花時,要用鑷子細心地從外到內撕下花的個部分。提醒學生注意:使用鑷子時動作要輕,防止將花的某一部分弄壞,解剖下來的花的各部分,要分類擺放,教師直接告訴學生花的每一部分的名稱。)

4、生:學生解剖花。(花的構造:花萼、花瓣、雄蕊、雌蕊)

四、觀察鳳仙花的果實

1、師:鳳仙花的果實是什麼樣的呢?它在生長過程中又會發生什麼變化呢?

2、師:組織學生觀察成熟的鳳仙花果實和未成熟的鳳仙花果實。引導學生比較觀察。

3、師:引導學生關注完全成熟的鳳仙花果實,果實裏面有什麼?(種子)

4、生:學生觀察鳳仙花果實。觀察完了以後,學生彙報。

5、師:教師總結。

【作業佈置】:

繼續觀察鳳仙花的生長變化過程,做好觀察記錄。

【板書設計】:

開花了,結果了

花的構造:花萼、花瓣、雄蕊、雌蕊

果實是由雌蕊發育而來的。

果實裏面有種子。

三年級下冊科學課教案:植物新生命的開始 篇二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不同植物的種子,它們的形狀、大小、顏色等外部特徵各不相同;種子有自己特殊的結構,在適宜的條件下可以萌發生長成一株植物。

過程與方法:用感官和放大鏡觀察種子的外部形態特徵;根據植物生長的已有知識,預測植物種子的內部結構。

情感態度價值觀:引發關注植物生長變化的興趣。

【教學重點】:引領學生產生問題並積極思考,能用適宜的方式將自己的認識清楚地表達出來,並能想辦法證明自己的猜測是否正確。

【教學難點】:觀察各種植物的種子。

【教學準備】:(教師準備)貓給小貓哺乳的圖片、雞媽媽帶小雞吃食的圖片、向日葵小苗的圖片、各種植物的種子(向日葵、花生、四季豆、南瓜、小麥、玉米、綠豆等)、白紙、放大鏡。(學生準備)各種植物的種子、白紙、放大鏡。

【教學過程】

一、聽聽說說

1、師:小貓是誰生下來的?小雞是怎麼來的呢?向日葵小苗又是從哪裏來的呢?

2、生:思考後,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

3、師:(出示圖片)驗證學生說出的答案。

4、師:植物的一生都要經歷出生、成長、繁殖、衰老直至死亡的過程,它的一生髮生了哪些變化呢?

二、想想畫畫

1、師:用圖畫和文字將植物一生的生長變化過程畫下來和寫下來。

2、生:在P2頁“我知道的植物生長過程”的畫板裏畫圖。

3、師:展示學生畫的作品。

4、師:指名學生說說自己畫的作品的意義。

5、師: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莖、葉繁殖後代,但是,我們熟悉的綠色開花植物幾乎都是從種子開始它們新的生命的。

三、觀察種子

1、師:每個人把自己帶來的白紙放到桌面上,將帶來的植物的種子放到白紙上,觀察植物的種子,邊觀察邊記錄。可以藉助放大鏡觀察。

2、師:觀察植物的種子,你準備觀察種子的什麼?

3、生:說說自己的想法?

4、師:你們說對了,我們觀察植物的種子,要觀察種子的形狀、大小、顏色等。

5、生:觀察植物的種子。

6、師:通過觀察植物的種子,你發現了什麼?

7、生:彙報自己的發現。(師:關注學生的彙報)

8、師:不同植物的種子,從外觀來看,它們的形狀不一樣、大小不一樣、顏色不一樣、種皮不一樣等。種子的裏面有什麼呢?

9、師:要知道種子的裏面有什麼,該怎麼辦?

10、生:先預測種子的裏面有什麼,再掰開種子看一看。

11、生:繼續觀察植物的種子。觀察後彙報。

12、師:(小結)不同植物的種子,它們的形狀、大小、顏色、種皮等各不相同,但種子的裏面是相同的,都有胚根和胚芽。

四、做好準備

1、師:本學期,讓我們種植鳳仙花,觀察它的生長變化過程。

2、師:①準備鳳仙花的種子。②查閱鳳仙花的有關資料,瞭解鳳仙花的栽培方法。 ③準備播種所需要的材料和工具。

【作業佈置】

家庭作業:準備鳳仙花和四季豆的種子。

蘇教版三年級科學下冊教學計劃及教案 篇三

一、教材簡析

三年級科學下冊教材共有五個單元組成:《土壤與生命》、《植物的一生》、《固體和液體》、《關心天氣》、《觀察與測量》,

蘇教版三年級(下)科學教學計劃。

《土壤與生命》單元的教學內容是根據《國小科學課程標準》中內容標準——地球與宇宙的具體內容標準——地球的物質之一:岩石、沙、土壤來組織的,目的是以土壤爲話題,把土壤當成一個認識的材料,運用多種方法和多種感官去認識一個物體,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主要由《我們周圍的土壤》、《瞭解土壤》、《肥沃的土壤》、《土壤的保護》四課構成。本單元與《固體和液體》同屬於一個系列,都是着眼於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記錄能力。

《植物的一生》是建立在三年級上冊第二單元“我眼裏的生命世界”的認知基礎之上的,它將帶領學生對植物從種子的萌發到根、莖、葉、花、果實的形態功能做較深層的研究。同時引導學生開展一次長週期的“種植物”活動,這是對一個生命週期做連續觀察、記錄、描述的活動,是一次親身經歷植物生長每一個階段的活動。教材始終貫穿了一條隱線——“種植一株植物”。本單元的編排有兩條線,一條明線是通過觀察、解剖、測量、比較、實驗等多種方法探究植物六大器官的結構和功能;第二條隱線是認真細緻地種植、觀察一株植物的一生,堅持做連續的觀察,體驗收穫的快樂,感覺到只有堅持纔會有收穫。在活動中可以圍繞探究性活動學會觀測、測量、收集證據、積累資料等科學方法。主要由《植物和我們》、《果實和種子》、《根和莖》、《葉和花》四課構成。

二、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努力發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得學生們在日常生活中親近科學、運用科學,把科學轉化爲對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導,逐漸養成科學的行爲習慣和生活習慣;

2、瞭解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讓學生親身經歷科學探究的全過程,從中獲得科學知識,增長才幹,體會科學探究的樂趣,理解科學的真諦,逐步學會科學地看問題、想問題;

3、繼續指導、引導學生學習運用假設,分析事物之間的因果關係,注重觀察實驗中的測量,特別是控制變量、採集數據,並對實驗結果作出自己的解釋,學習建立解釋模型,以驗證自己的假設。

4、保持和發展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心與求知慾,形成大膽細心、注重證據、敢於質疑的科學態度和愛科學、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

5、親近自然、欣賞自然、珍愛生命,積極參與資源和環境的保護,關心現代科技的發展。

三、教學措施

1、現場考察:科學課就是使學生親近大自然,讓學生在大自然中的探索科學祕密。

2、實驗:科學課就是通過各種實驗,使學生親身體驗和感知各種科學祕密,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

3、養殖種植:通過種植花,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

4、科學遊戲:遊戲是活動方式而不是目的,讓學生在玩的過程中,悟出其中的科學祕密。

5、信息發佈會、報告會、交流會:讓學生根據所需內容進行研究,蒐集整理有關資料,寫出研究報告,並在課堂上交流,營造一種民主的科學交流的氛圍,讓學生嘗試、體驗科學交流活動的樂趣。

看過“蘇教版三年級科學下冊教學計劃及教案”的人還看了:

三年級下冊科學教案 篇四

【教學目標】:

過程與方法:學習掌握播種技能;在教師的指導下,設計適宜的實驗,觀察種子的萌發過程;根據研究植物生長變化的需要,確定觀察、記錄的內容和方法;根據對種子萌發狀況的預測,確定本階段觀察的重點。

情感態度價值觀:樹立用事實闡述觀點的意識,即科學的實證思想;培養合作意識。

【教學重點】:播種的方法

【教學難點】:長時間堅持管理、觀察和記錄鳳仙花生長變化情況。

【教學準備】:(教師準備)小鏟、花盆、泥土、鳳仙花種子、透明塑料杯、吸水紙等。

【教學過程】

一、學習播種方法

1、師:“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天是播種的好季節。今天,我們來種植鳳仙花。怎樣種植鳳仙花呢?

2、師:請大家看P4頁中的“播種方法”。

3、生:閱讀P4頁中的“播種方法”。

4、師:指一名學生說說播種的方法。

5、師:播種鳳仙花的方法是選種、放土、下種、澆水。

二、關注種子變化

1、師:播種了鳳仙花以後做什麼?

2、生:說出自己的想法。

3、師:播種了鳳仙花以後,我們要關注鳳仙花種子的變化。請大家閱讀P5頁順數1~10行內容。

4、生:閱讀P5頁順數1~10行內容。

5、師:注意觀察透明玻璃杯中的種子生長變化情況;注意觀察花盆中的鳳仙花生長變化情況。

三、記錄生長日記

1、師:種植植物是一項長期研究的觀察活動,要做好管理、觀察和記錄等工作。要隨時觀察記錄鳳仙花的生長變化情況。每週要測量一次鳳仙花的植株高度、觀察鳳仙花葉的形狀和數量。

2、師:把你測量和觀察的數據填寫在P5頁中表格中。

3、師:期末,每個學生要寫一篇“鳳仙花生長變化的日記”。

四、實地指導播種

1、師:實地指導學生在花盆裏種植鳳仙花;在玻璃杯裏種植鳳仙花。

2、師:督促學生養成長時間堅持管理、觀察和記錄的好習慣。期末,對長時間堅持管理、觀察和記錄做得好的學生進行獎勵。

【作業佈置】

家庭作業:在自己家的陽臺上,種植鳳仙花。

【板書設計】

2、種植我們的植物

記住播種方法:選種、放土、下種、澆水。

關注種子生長:先長什麼、再長什麼、根向什麼方向生長。

【教學反思】

蘇教版三年級科學下冊教學計劃及教案 篇五

一、教材分析

新編《科學》三年級下冊是在三年級上冊的基礎上編寫而成的。國小三年級上冊是科學教材的起始冊,選擇的教學內容是以學生“有系統的觀察活動”爲主線展開的。例如,在教學內容中設計了“觀察大樹”和“尋訪小動物”等活動。作爲這一線索的延續,三年級下冊的主題確定爲對“物質特徵和變化的觀察”,在這一冊中共安排了“混合”、“空氣”、“植物的一生”、“動物的生命週期”、“沉和浮”、“溶解”等六個單元。

混合單元着重引導學生對物質混合的現象進行觀察,認識有些物質混合後其中的各個成分不會發生變化,而有些物質混合後會生成新物質;初步建立混合物的概念;親自動手製造混合物並學習對固體混合物進行簡單分離的方法。

空氣單元引導學生通過實驗證明空氣的存在,並通過一系列的動手操作活動,幫助他們認識空氣作爲物質的一般屬性。並設計了有關認識空氣的特殊性質的探究活動,最後一課時則引導學生探討空氣和人類生活的關係。

植物的一生單元引導學生經歷種植鳳仙花的完整過程。通過對鳳仙花各個生長期不同形態特徵的觀察,幫助學生建立植物生長週期的概念,並引導他們學會定期觀察、記錄以及分析數據的方法。

動物的生命週期單元引導學生經歷養蠶的完整過程。通過對蠶各個生長時期不同形態特徵的觀察,幫助學生建立動物的生命週期概念,感受生物的生命過程並學會描述這個過程。

沉和浮單元主要涉及物體在水中的沉浮與哪些因素有關、怎樣改變物體的沉浮及如何利用沉浮的原理來製作小船和潛艇等問題。

溶解單元從觀察食鹽和沙在水中的變化開始,引導學生進入對溶解現象觀察、描述的一系列活動之中。如怎樣加快溶解,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鹽,溶解在水中的食鹽能否重新分離出來等。

二、學生分析

1、三年級兒童想象豐富、思維活躍,天生的好奇心是科學學習的起點,他們對花鳥魚蟲、日月星空的好奇心,只要善加引導就能轉化爲強烈的求知慾望和學習行爲。

2、通過一個學期的《科學》學習,學生們對《科學》這門課已經有所瞭解,知道科學課是由一個一個的活動組成,這是令他們喜愛的。但是他們卻常常不能自覺作好課前準備。

3、雖然經過一個學期的科學學習,學生們已具備一定的觀察能力,但是他們的觀察力、思維力有待提高,學生往往只看事物表面,而不知事物的內在,難以把握事物之間的相互聯繫。

4、對實驗感興趣,但容易停留在表面,而不去研究內在。

5、受傳統觀念的影響,學生缺乏對科學學科重要性的認識。

6、本年級共7個班,1班是小班26人,2~7班是大班,每班都有57或58人。

三、教學要求與評價

1、學生在活動中能正確進行物質混合與分離操作,能按觀察物質混合與分離的基本程序進行觀察,能根據事實說明物質混合後是沒有變化,還是發生了變化;能應用學到的知識研究土壤,制定簡單的研究計劃,瞭解土壤的成分;能利用身邊的材料製成一兩種混合物。

2、教師能夠和學生一起準備用於探究活動的足夠的材料,如薄而透明的塑料袋、水槽、玻璃杯、廢紙、抽氣筒等。教師的引導應能夠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好奇心和積極的探究慾望。教師應能夠給學生的每一項探究活動以比較充分的時間保證,使學生的感受、思考、表達等都能得以比較充分地進行。學生在經歷探究活動的基礎上,知道空氣是一種透明的物質,沒有一定的開關和體積,但具有質量;知道固體、氣體、液體的主要區別;知道空氣可以被壓縮,壓縮空氣有彈力等;同時,潛移默化地意識到,藉助於可見的物質媒介可以發現並研究不可見的物質;意識到通過蒐集、整理和分析資料,也可以獲得對一些問題的認識。

3、通過親歷種植、培養鳳仙花的活動,認識植物的根、莖、葉、花、果實及種子,瞭解植物的生長過程;知道一粒種子能夠發育成一株植物,並再次結出多粒種子,從中理解植物生命週期的涵義。在活動過程中,使學生領悟珍愛生命的意義,知道愛護花草樹木,學會持續地、多方面地對一事物進行觀察,提高科學探究的能力,學會與人合作;讓學生在活動過程中懂得栽培植物的正確方法;學會用數據、圖畫、語言描述等方法交流自己的觀察結果;運用整理信息的方法發現事物變化的簡單規律。

四、改進教學的具體措施

1、運用新課程理念,做到“用教材”,而非“教教材”。

2、認真鑽研教材、重視對學生典型科學探究活動的設計,認真做好課前準備工作。運用多種評價手段,以激勵學生的探究興趣。

3、鼓勵學生大膽猜想,對一個問題的結果作多種假設和預測。教育學生在着手解決問題前先思考行動計劃,包括制定步驟、選擇方法和設想安全措施。

4、注意蒐集第一手資料,教會學生觀察、測量、實驗、記錄、統計與做統計圖表等方法。

5、組織好探究後期的研討,引導學生認真傾聽別人的意見。注意指導學生自己得出結論,教師不要把自己的意見強加給學生。

6、充分運用教具、掛圖、音像教材進行直觀教學,尤其要組織好每一個觀察認識活動,讓學生去親身經歷、體驗每一個活動。

7、發揮學科知識與生活實際有着廣泛而又密切聯繫的特點。注意引導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尤其重視解決那些與學生關係密切的實際問題,從中讓學生體會學習科學的價值。

五、教學進度表(略)

三年級下冊科學課教案:種子變成了幼苗 篇六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植物的綠葉可以製造植物生長所需要的養料;植物的葉在莖上分佈有利於接受更多的陽光。

過程與方法:根據觀察到的現象提出問題;通過查閱資料的方法收集信息、尋找問題的答案。

情感態度價值觀:體會到科學研究是艱辛的過程;激發學生像科學家那樣從事研究科學的願望。

【教學重點】:組織學生交流種子發育成幼苗後植物的生長變化,觀察鳳仙花幼苗的特徵,研究植物葉的作用。

【教學難點】:研究植物葉的作用。

【教學準備】:(教師準備)剛出土的鳳仙花照片、植物葉水平分佈和垂直分佈的照片、植物光合作用示意圖(多媒體課件)、植物光合作用的相關資料。(學生準備)生長四周的鳳仙花、記錄單。

【教學過程】

一、出土後幼苗的變化

活動導入:

1、師:我們種植的鳳仙花已經變成了幼苗,現在我們以小組爲單位,重點交流一下前一段時間鳳仙花幼苗生長變化情況。

2、生:以小組爲單位互相交流。

活動指導:

1、師:全面檢查學生的觀察記錄,及時進行反饋,引領學生在以後的時間裏堅持進行觀察。

2、師:組織學生交流。(鼓勵學生說出新發現、新問題)

3、師:指導學生觀察實物鳳仙花。

4、師:指導學生測量鳳仙花植株的高度、葉的分佈情況。

二、我們的思考

1、師:提出問題:爲什麼植物的葉子都是平展的,而且在植株上交叉生長?植物的葉子和幼小植物的莖爲什麼大部分是綠色的?聽說綠葉是植物的“食品加工廠”,植物生長需要的食物是不是來自綠色的葉呢?植物的葉子還有什麼作用?

2、生:根據自己所知道的知識回答老師的問題。

三、葉爲植物提供“食物”

1、師:植物生長所需要的食物是從哪裏來的?

2、生:討論後說出自己的想法。

3、師:科學家經過多年的研究,發現:多數植物能自己製造“食物”——養料。

4、師:(利用多媒體課件)指導學生學習科學書P11頁上內容。

5、師:板書:

陽光

二氧化碳+水——→氧氣+養料

6、師:(總結)植物的光合作用不僅爲植物製造養料,還爲我們人類和動物製造養料和氧氣。

【作業佈置】

家庭作業:回家仔細地去觀察一棵植物,觀察植物的葉子分佈的情況,想想植物的光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