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高中歷史教案(精品多篇)

高中歷史教案(精品多篇)

高中歷史教案 篇一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⑴基礎知識:

①重點: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

②難點:認識中國早期政治制度的特點

⑵能力培養:培養利用歷史資料分析、處理問題的能力,通過討論與思考,初步培養學生用歷史眼光和歷史意識來理解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產生髮展和影響。

2、過程與方法:

①分組討論:前後桌一組,選出組長一人,記錄討論的中心論點並作好發言準備。

②分階段進行問題解決,在學生自學階段,老師走下講壇,深入各組討論中,以便隨時發現學生在解決過程中出現的疑惑或難點,增加課堂解決的針對性。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使學生認識到我國幾千年前,就有了相當完備的國家運行機制,有相當高的政治文明,從而增強民族自信心,自豪感;認識到中國是一個淵源流長的文明古國,理解宗法制對歷史和現實的影響。

二、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一 單元序言分析:

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從1996年開始的夏商周斷代工程更進一步證實了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那麼四千多年前我國國家機器是怎樣運作的呢?本單元我們一起來探究中國古代國家機器運作的制度,即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

[講授新課]

1、中國古代的朝代:(理清朝代,使學生形成時間概念。)

2、本專題的關鍵詞是“政治制度”。考查一個國家一定時期的政治制度,就要注意它的中央政治制度、地方政治制度、政治制度的沿革和影響等各方面的內容。本單元分四個階段對中國古代不同時期政治制度的內容、特點、沿革和影響進行了概述,向我們描述了古代中國政治制度的發展脈絡和趨勢。

二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從“大禹治水”的故事講起,可以由學生講述導入夏朝的建立。

(一)從禪讓到王位世襲

設問:夏朝是如何建立的?

“大禹治水”:傳說很久以前,黃河發大水,把莊稼和房屋都淹了。當時的部落聯盟首領舜就派鰥去治理洪水,但鰥沒有使洪水馴服。鰥的兒子禹就自告奮勇地要求繼續治水。他改變了他父親的做法,用開渠排水、疏通河道的辦法,把洪水引到大海里,從而制服了洪水。在治理洪水的十三年間,禹“三過家門而不入”。也正是因爲他治水有功,才被舜通過禪讓制推選爲部落聯盟首領。後來,禹的勢力越來越大,於公元前2070年建立了我國曆史上第一個王朝——夏朝(根據斷代工程,科學地測定夏存在時間爲公元前2070—公元前1600年)。

設問:請觀察一下教材中的插圖《戴冠冕的夏禹》,這時的夏禹有何變化?

這時的夏禹因爲權勢的強大,已經從部落聯盟首領轉變爲夏國王了。(舉例:在禹統治的時期,禹已有特權。相傳因爲有個部落酋長參加會議遲到,被禹處死,可見禹已在行使着君王的權力。)冕是古代帝王專戴的禮帽,圭爲古代帝王舉行禮儀所用的玉器。

1、王位世襲制

禪讓制,是原始社會部落聯盟內部民主選舉首領的制度,“選賢與能”。

設問:成爲夏國王的大禹還會繼續推行禪讓制,選出他的繼任者嗎?

禹雖然按照傳統的禪讓制推舉伯益爲繼承人,卻不給他實權。相反,禹把實權給了自己的兒子啓,啓殺掉益而繼承王位。這說明我國原始社會的禪讓制已被王位世襲製取代,中國社會也由“天下爲公”的時代進入到了“家天下”的時代。

提供兩段材料給學生,可比較分析原始社會的“天下爲公”與階級社會的“家天下”:

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爲公,選賢與能,講信和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

材料二:今大道既隱,天下爲家,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貨力爲己。大人世及以爲禮,城郭溝池以爲固……故謀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湯、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選也。

需要注意的是,王位世襲制不僅指子承父位,也包括兄終弟及這種形式。

2、夏商的行政管理制度

夏商時期,統治者爲了鞏固自己的統治,制定了一套從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以商朝爲例說明。在中央,最高統治者爲王,設相、卿士參與商王決策;在地方,商時期方國林立,方國首領被商王封賜爲“侯”“伯”等,他們對方國擁有一定的支配權力,同時對商王效忠,定期納貢、朝見,並奉命征伐。(這裏可結合學生所熟悉的《封神榜》,以周方國的文王被賜封爲西伯侯爲例講述,學生更易理解。)

(二)等級森嚴的分封制

前1046年,陝西一帶周部落首領周武王滅商,以鎬京爲中心建立西周。西周的強盛時控制的地區,已經遠遠超過商朝。

西周控制區域西起今甘肅東部,東達海濱,北起遼寧,南達長江,是三代中疆域最大的王朝。

情境設置:對於如此龐大的王朝,作爲周王,怎樣纔能有效地統治?

1、分封的目的

鞏固周王室的權力,一是要“封建親戚,以藩屏周”,二是要防止商的遺族叛亂,三是要適應人口不斷髮展、疆域不斷擴大的需求。(最根本的即鞏固統治)

情境設置:如果我是周王,我該怎樣進行分封呢?(結合《周朝分封諸侯分類示意表》說明分封的對象,能認識到分封的主體是同姓分封,同時可結合地圖說說一些功臣的封地)

2、分封制的內容 (周王與地方諸侯之間的權利與義務關係)

①武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別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貴族,建立諸侯國,拱衛王室。②被封的諸侯必須服從周天子的命令,盡到鎮守疆土、隨從作戰、交納貢賦和朝覲述職的義務。(舉實例說明,周成王、周康王時期的會盟諸侯,周昭王時期的巡遊南方。)

3、分封制的影響

設問:當週天子把同姓王室貴族、立功的異姓貴族和先代貴族的後裔分封到各地做諸侯以後,他們到底起到什麼作用?是否真如周天子所想,鞏固統治,擴大疆域?(用此設問主要是讓學生充分體會分封制帶來的影響,學生可結合教材以及自己的認識進行思考。)

教師總結:認識分封制的影響,要注意兩個問題。第一,周王室力量是否強大,與諸侯國勢力強弱成反比。當週王室力量強大時,就能保持對諸侯國的震懾力,並能通過諸侯國強化對邊遠地區的統治;當週王室力量衰弱時,諸侯國獨立性就會增強,並威脅到周王的統治地位。第二,分封制在西周時期對周王朝統治的鞏固起了積極作用,但在春秋戰國時期就明顯地削弱了周王室的統治,這是歷史發展的必然。我們既不能用前者代替後者,也不能用後者掩蓋前者。

(三)血緣關係維繫的宗法制

設問:在分封制下,爲什麼分封的主體是同姓王室貴族?

同姓王室貴族和周王的關係最親。他們之間是有血緣關係的。而血緣關係的親疏對周朝同姓貴族政治地位的高低,有着十分重要的影響。實際上,西周以血緣關係爲紐帶形成的親疏不同的家族結構,構成了當時另一個重要的政治制度——宗法制,它與分封制密切相關。

1、宗法制的含義

簡單說即宗族的法規。它由原始社會的父系家長制直接演變而來,是用規定宗族內庶嫡系統的辦法,來確立和鞏固父系家長在本宗族中的地位,最終保證王權的穩定。

2、內容:嫡長子繼承製,餘子分封;龐大的宗族網;與分封制互爲表裏(其中嫡長子繼承製是最大的特點)。

3、影響:確立一整套分配與繼承製度,有利於凝聚宗族,防止內部紛爭,強化王權,家國一體。

早期國家制度以宗法制爲核心,用分封制爲治理國家的基本形式,用世卿世祿製爲選拔官吏的基本方式。

[本課小結]

在夏商周時期,王位世襲制、分封制和宗法制構成了古代中國早期政治制度的基本內容。宗法制通過血緣關係的親疏,規定了西周金字塔式的社會統治秩序,分封制則保證了周王對全國各地的統治。它們互爲表裏,相互滲透,共同維持西周社會秩序正常運轉。

高中歷史教案 篇二

一、基本說明

1、教學內容所屬模塊:必修1,第二單元

2、年級:高一

3、所用教材出版單位:人民教育出版社

4、所屬的章節:第二單元

5、學時數:40分鐘

二、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識記:習慣法,《十二銅表法》,公民法,萬民法,《民法大全》,羅馬法對後世的影響及其時代侷限性。

理解:成文法的概念和意義;羅馬法的發展與完善是羅馬不斷擴張的結果,是社會政治經濟發展的產物,羅馬法的歷史作用、實質。

運用:1、運用因果分析法,通過實際案例探究羅馬法的發展演變,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2、討論分析羅馬法對於維繫羅馬帝國的作用,培養學生蒐集、提煉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

1、設置情景,通過法律案例判決來理解羅馬法發展的進程,並體會法律在人類社會生活中的價值。

2、通過討論羅馬法的影響,讓學生在探究中學會合作,學會探究。

3、通過閱讀教材,回答問題,使學生掌握綜合歸納、因果分析、信息蒐集、合作探究階級分析等學習方法。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1、羅馬法是通行於整個古代羅馬世界的法律,對於維繫和穩定龐大的羅馬帝國起着重要的作用。

2、羅馬法代表統治階級的利益,爲維護羅馬帝國統治而存在。

3、中國現行的《民法通則》等也受到羅馬法的影響,深入瞭解羅馬法的歷史沿革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羅馬法四個階段的演變,羅馬法的影響。

難點:羅馬法的影響,體會法律在人類社會生活中的價值。

教學過程設計

新課導入:

羅莫洛是的一個仁慈、善良的貴族,也是羅馬一支軍隊的首領。生前立遺囑,希望把他一半的財產捐給那些跟隨他作戰受傷或戰死士兵的家人。但羅莫洛死後,他的家人卻不履行羅莫洛的遺囑,受傷或戰死士兵的家人因此告上了法庭,請大家想一想,法官會怎麼判呢?還有一個條件,跟隨他作戰受傷或戰死士兵有以下幾種類型:甲,奴隸出身,作戰勇敢,陣亡;乙,外邦人,在羅莫洛征戰中參軍,傷殘;丙,羅馬平民,立過不少戰功,年邁多病。

新課設計:

(一)羅馬法

1、含義:指的是公元前6世紀末到公元7世紀古代羅馬制定和實施的全部羅馬法律。

2、內容:習慣法、成文法、公民法、萬民法、自然法。

3、目的:爲了維護和穩定羅馬的統治

4、形成背景:

①階級條件:平民與貴族相妥協,迫使統治者調整法律

②經濟條件:羅馬奴隸制經濟的發展與繁榮

③思想條件:古羅馬崇尚自然法則

④主觀條件:統治者的重視

(二)羅馬法的形成及發展過程

1、習慣法

1)含義:人們接受並默認爲社會生活中相互關係的行爲規則。

2)特點:沒有固定的成文形式,具有很大的伸縮性和不確定性。貴族常常隨心所欲的解釋法律,保護自己,損害平民利益。

3)判決:法官會偏袒羅莫洛的家人。因爲羅馬共和國早期只有習慣法,沒有成文法,無形中爲法官故意壓迫平民、袒護貴族提供了方便。

2、十二銅表法(成文)

1)時間:公元前5世紀中葉

2)背景:貴族壟斷立法權,平民與貴族的鬥爭

3)特點: = 1 GB3 MERGEFORMAT ① 內容廣泛,條文清晰; = 2 GB3 MERGEFORMAT ②保留了一些較野蠻的習慣法、

精選高中歷史教案範文:《漢武帝的文治武功》 篇三

基礎知識目標:漢武帝實現大一統的政治、思想、經濟和軍事措施。理解其內容、作用、影響。

能力培養目標:培養歷史人物評價能力,初步掌握歷史人物的評價方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進行維護國家統一觀念的教育。通過漢武帝時期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及其相互關係的教學,進行歷史唯物主義基本觀點的教育。

教學重點:尊儒術興太學、開發邊疆。

教學難點:“大一統”的含義、“推恩令的內容和作用

一、導入新課:

放電視劇《大漢天子》的主題曲,創設歷史情景,使學生注意力集中,並引發思考,問:

1、講的是漢朝哪個皇帝的故事?

2、你知道關於漢武帝的哪些故事?

歷的漢武帝究竟是怎樣一個人?今天穿越時空,置身西漢,走近大漢天子——漢武帝。

二、教授新課:

歌中唱到“守業更比創業難”,西漢自高祖劉邦建立以來,歷經惠、文、景帝幾代人努力,到武帝時,他不但守住這份業,而且還發揚光大,今天把中國人稱爲“漢人”,把我們的語言叫“漢語”,就是因爲漢朝的強盛對後世影響深遠。我們一起來看一下漢武帝是如何守住這份業的?

(展示)漢武帝在文治方面做的`如何?

用5分鐘的時間,學生閱讀課文,自主學習。分爲3組,分別找政治、思想、經濟面臨的問題?有什麼措施?起什麼作用?各組學生相互提問、解答。

政治:王國問題→頒佈“推恩令”→內容→作用:政治上一統於皇帝,加強中央集權。

(問)與景帝的“削藩”有何不同?(景帝用武力“硬”的,武帝用“軟”的,手段更高明、更巧妙)。

(過渡)但是,削弱王國實力的做法,在當時招來了諸子百家的責難,他們由於立場不同,議論紛紛,甚至朝廷,謾皇帝,面對這種局面,漢武帝怎麼處理?

思想:主張“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廢除諸子百家的學說,惟獨推崇儒家學說。)興辦太學,推行儒家教育。看圖觀察太學的基本情況。從此,儒家思想成爲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對後世影響深遠。

經濟:措施:(統一鑄幣、鹽鐵官營)→原因→作用:經濟上一統於皇帝。

(展示)感受探究,討論“五銖錢”爲什麼是天圓地方的形狀?

這樣子就從政治、思想、經濟等各方面將權力一統於大漢天子手中,這就是大一統。董仲舒宣稱天是萬物的主宰,皇帝是上天的兒子,是人間的主宰。“天子”一詞由此而來。

(過渡)看了武帝在文治方面的作爲後,感到他確實是有勇有謀的政治家,那麼,武功方面又如何呢?

文治上的大一統爲武功提供了堅實的政治、經濟基礎,國力強盛後打敗了匈奴,開始了開疆拓土的征戰,請認真觀察比較一下:秦、漢的疆域對比;漢朝管轄範圍大大擴張,奠定了祖國地大物博的基礎。

回顧總結:複習本課線索、內容。

高中歷史教案 篇四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1)理解19世紀音樂發展的社會背景;浪漫主義音樂的主要特點;結合時代的變化理解20世紀的音樂流派及發展方向;

(2)運用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關係原理認識音樂的發展與時代變遷間的關係;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原理全面評價搖滾樂;影視藝術興起和發展的條件、作用;理解影視藝術是當時政治經濟的反映;

(3)拓寬知識面,提高學生鑑賞影視作品的水平和審美情趣。影視藝術興起和發展的條件、作用;理解影視藝術是當時政治經濟的反映;提高學生鑑賞影視作品的水平和審美情趣。

2.過程與方法:

(1)分析不同時期的不同特點的音樂產生的背景;

(2)進行音樂欣賞,進入音樂情境,加深對音樂意境的理解並形成對不同類型音樂的進一步認識;

(3)主要通過一系列生動的'影視素材,以情景再現的形式幫助學生形成直觀的認識。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欣賞音樂名作提高對音樂的鑑賞能力;學習音樂家執着追求、熱愛生活的精神和愛國情操;

(2)影視藝術是社會進步的產物,反映了人類在科學技術方面的進步;傑出的影視藝術家創造了優秀的作品,豐富了人類的文化寶庫。

【教學重難點】

1.浪漫主義音樂的主要特點。電影、電視藝術起源與發展進程;

2.影視藝術對社會生活的影響。

【教學方法】

1.系統講解與多媒體相結合,構建知識體系;

2.探究問題,課堂討論,用聯繫的觀點分析和解決問題。

【教學內容】

1.“19世紀的音樂流派與傑作”:

(1)19世紀音樂發展的社會背景。

①歐洲資本主義的進一步發展促使文藝格局的面貌發生了變化。19世紀上半期歐洲一些國家如英、法、德意志、意大利、奧地利等國都在不同程度地進行工業革命,大機器生產推動了資本主義的進一步發展,資本主義力量日益壯大。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促使音樂藝術逐漸從封建主義的束縛和教會的壓抑下解放出來,開始走向更廣闊的社會階層,更深刻地表現人性,反映更加豐富的社會生活。

高中歷史教案 篇五

一、教學目標

1.利用南北朝並立形式圖明確東晉與南朝空間位置以及朝代的更替,理解統一是中國古代歷史發展的趨勢。

2.通過多渠道收集與江南開發相關的文獻圖片等史料,小組討論總結江南經濟開發的表現,形成論從史出,史論結合的歷史意識,提高史料歸納總結能力。

3.通過本課學習,感受中國古代區域開發的新成就,認識不同地區之間的交流對於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樹立積極爲家鄉經濟發展做出貢獻的意識,認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理論。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江南開發的表現。

【難點】

江南開發的原因。

三、教學過程

環節一:導入新課

教師朗誦“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並提出問題:這首詩的作者是誰?他生活在什麼朝代?

學生回答:東晉詩人陶淵明。

教師追問:詩人所生活的東晉是怎樣的'?他追求的生活可能出現在什麼地區?順勢導入新課。

環節二:新課講授

(一)東晉

教師引導學生回顧西晉滅亡後,中國陷入到分裂時期等相關內容。提問:當時在南方建立了什麼政權?

學生回答:西晉滅亡後,317年,司馬睿在建康重建晉朝,史稱東晉。

教師在多媒體播放紀錄片《嚴重低估的王朝——東晉》,提問:視頻中反映了東晉怎樣的特殊現象?

學生分析回答:在三國、西晉以後,一些聲名顯赫的士大夫家族開始世代把持官位,享受政治、經濟等方面特權,形成一個特殊的社會階層,稱爲“士族”。他們在西晉滅亡後,逃到南方,這些北方高門士族先後執掌東晉朝政,成爲東晉政權的主要支柱。

教師補充:門閥士族在內遷南方之後,輪流把持朝政,當時最有勢力的王氏家族當政期間,被稱爲“王與馬,共天下”。

(二)南朝

教師在多媒體展示《南北朝並立形式圖》,提問:南朝是怎樣建立的?具體先後經歷了哪些朝代?

學生結合教材回答:東晉的士族爭權奪利,勢力逐漸衰弱。420年,出身低級士族的武將劉裕奪取政權,建立宋朝,史稱劉宋政權。此後170年間,南方先後經歷了宋、齊、樑、陳4個王朝,合稱“南朝”。

教師總結:這4個王朝均定都建康,加上先前在此定都的吳和東晉,又統稱爲“六朝”。

(三)江南的開發

教師安排學生閱讀史料和圖片,進行小組討論:江南地區爲什麼能夠得到開發?

小組代表回答:從西晉末年起,北方人民爲躲避戰亂和民族壓迫大批流亡南下,帶來了先進的生產技術,也充實了勞動力資源。南方戰亂少,社會穩定,自然條件優越,加上統治者重視生產,促進了江南地區的經濟開發。

教師在多媒體上出示《宋書》中的史料,提問:江南地區經濟發展的表現有哪些?

學生結合教材回答:南方土地大量開墾,農作物品種增加,產量提高。手工業方面,紡織、礦冶、陶瓷、造船、造紙等行業都有明顯進步。商業以長江沿岸最爲活躍,番禺則是主要的外貿港口。

教師補充:在江南開發的過程中,許多山區的少數民族也逐步與漢族相交融。

(四)南北朝對峙

教師引導學生觀看南北朝發展動畫視頻,提問:南北朝時期的南朝勢力範圍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學生回答:東晉、南朝之交,一度將勢力範圍擴展到黃河南岸附近,但隨後在軍事上漸處下風,又退回到淮河一線。到陳朝,只能保有長江以南,上游又丟掉了四川和荊襄。

教師補充:到後期,在南北對峙中南朝處於明顯劣勢,覆亡大局已定。

環節三:小結作業

1.小結:教師結合板書,帶領學生系統歸納本節課所學知識。

2.作業:課下蒐集資料,瞭解魏晉時期有哪些的門閥士族。

高中歷史教案模板 篇六

[複習目標]

1、正確認識原始社會的歷史特徵,從社會組織、生產力狀況、經濟活動等方面掌握原始社會各發展階段的狀況。用生產力的觀點分析原始社會瓦解的原因。

2、運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正確評價奴隸社會取代原始社會的進步性,掌握中國奴隸社會的階級關係和主要矛盾,階段特徵和主要線索。

3、根據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的關係,正確分析西周井田制、分封制、等級制等制度的特點、作用。

4、瞭解春秋、戰國時期的階段特徵和線索,確評價春秋戰國時一系列戰爭的性質、特點、作用;全面認識春秋戰國時期社會大變革的表現、作用、影響。

5、掌握自原始社會末期以來,華夏族及各部族的狀況,瞭解春秋戰國時期民族融合的發展,正確評價民族融合的作用。

6、從生產力的發展、生產技術的提高、社會生活的進步、生產關係方面的變化等方面,分析春秋戰國時期社會經濟的發展和變化。

7、分析春秋戰國時期科技文化繁榮局面出現的原因、表現;把握諸子百家的基本主張和觀點,正確評價其歷史地位和影響。

[要點梳理]

本單元的斷限從距今170萬年前至公元前221年秦統一前,包括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及封建社會初步形成三個歷史時期,涉及原始人、氏族公社、夏商西周、春秋、戰國幾個歷史階段。

1、主要線索和階段特徵

(1)原始社會 從170萬年前至公元前21世紀爲止,歷經原始人羣、氏族公社(包括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兩個階段)時期。元謀人是迄今發現的最早的原始人類,北京人是原始人類的典型代表。從山頂洞人開始進入氏族公社,半坡文化和河姆渡文化是母系氏族繁榮階段的代表。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和良渚文化是父系氏族公社的代表,此時期,貧富分化,原始社會解體。堯、舜、禹的傳說,反映了原始社會末期的情況。

遍佈全國各地的原始文化表明,中國是人類的發祥地之一,中華文明的起源是多元的。中國先民的多項發明,說明中國對世界文明具有突出貢獻。

(2)奴隸社會 從公元前21世紀夏朝建立到公元前476年春秋結束。

①夏 自公元前21世紀至約公元前16世紀,由啓建立,最後國王是桀。統治中心地區,西起今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東至今河南、河北、山東交界處。夏朝是中國曆第一個奴隸制王朝,是奴隸制開始階段。

②商 自公元前16世紀至約公元前11世紀,由湯建立,最後國王是紂。初都城是亳,前期屢屢遷都,最後定都殷。其疆域,東到大海,西達陝西西部,東北到遼寧,南至長江流域,還有衆多屬國。商有高度的奴隸制文明,是奴隸社會發展階段。

③西周 自公元前11世紀中葉至前771年。由周武王建立,最後國王是周幽王。都城是鎬京。西周建立了完備的政治制度和經濟制度,是疆域空前的奴隸制國家,是奴隸社會鼎盛時期。

④春秋 自公元前770年至前476年。這一時期,生產力發展,周王室衰微,周王成爲諸侯的傀儡,戰爭頻繁,諸侯爭霸,民族融合加強。春秋是奴隸社會瓦解,向封建社會過渡的時期。

(3)封建社會的初步形成 自公元前475年,至前221年。這一時期,兼併戰爭激烈。民族融合加強,出現了統一趨勢,生產力大大提高,通過一系列變法運動,新興地主階級逐步取代奴隸主貴族掌握了政權,封建制度最終確立。

2、政治制度的建立和更替

(1)原始社會 原始社會的社會組織分爲原始人羣、氏族公社、部落聯盟等幾種形式,這些社會組織與原始社會的各個階段相對應。部落聯盟出現於原始社會末期,是由兩個以上部落爲了共同利益而結成的聯合組織。炎帝、黃帝、蚩尤和堯、舜、禹都是代表性的部落聯盟的首領。部落聯盟的選舉是“天下爲公,選賢與能”,實行禪讓制。隨着生產力的發展,生產關係發生變化,人們平等的關係被打破,出現了私有財產和氏族貴族,並逐漸形成奴隸主和奴隸兩大對立階級,部落聯盟逐漸被國家取代,原始社會瓦解。

(2)奴隸社會 整個夏、商、西周和春秋時期,實行的都是君主爲核心的王權專制和分封貴族爲主的政體。

①夏 啓以王位世襲製取代了禪讓制,夏王朝建立了武裝、設置了官職、監獄,制定了刑法,國家機構完備,奴隸制國家完全形成。

②商 商代奴隸制國家機器及政治制度進一步完備。炮烙之刑、人祭、人殉,表明了奴隸制度的殘酷性。

③西周 西周是奴隸制制度完備時期,通過分封制度和宗法制度及等級制度,從王國到諸侯國,按地區建立起層層政權機構,形成明確的等級,由各級奴隸主貴族世襲地把持着各級政權,維護着中央對地方,統治階級內部的關係和秩序。分封制、等級制、宗法制及特權制度,對中國歷史影響深遠。

④春秋 春秋時期,周王室衰微,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分封制和等級制受到嚴重破壞,政自天子出變爲政自諸侯出,周王成爲大國的附庸,出現了七國爭霸的局面。

⑤戰國 戰國時期,周王室和諸侯的進一步敗落,通過一系列變法,分封制被郡縣制所取代,世卿世祿制被軍功爵制等所取代,專制主義中央集權開始形成,封建官僚制度開始建立,封建制度終於在各諸侯國建立起來了。

3、社會經濟的發展變化

(1)原始社會經濟

①原始社會時生產力水平低下,人們被迫過羣居生活,原始人羣時屬舊石器時代,會製造石器和使用火。山頂洞人能人工取火。

②半坡文化和河姆渡文化屬新石器時代,會建造房屋,原始農業、原始畜牧業和原始手工業出現,弓箭、製陶、麻紡織是生產力發展的重要成果。粟和水稻開始種植。

③父系氏族公社時期,生產工具更加進步,出現小型銅器,有了養蠶繅絲業。原始農業和畜牧業有了發展,產品有了剩餘,出現私有制和貧富分化。

(2)奴隸社會經濟

①生產力的變化 夏商西周的生產力有了進步,處於金石並用時代,除木、石和骨器外,也有少量青銅工具,西周晚期出現鐵器。春秋時,社會生產力顯著提高,出現鐵器和牛耕,以奴隸集體勞動爲主。

②經濟活動狀況 夏商西周的農作物品種、耕作技術和農田水利都有了較大發展。青銅鑄造是主要手工業部門,青銅器不再侷限於禮器和武器,開始向生活化、工具化發展。紡織業、玉器加工業、陶瓷業、漆器業有了發展,後期煮鹽業、釀酒業等有了較大發展。與此同時,商業、交通和城市也有了一定發展。

(3)戰國社會經濟 戰國封建制的確立,又加速了生產力的提高。新的剝削方式和新的土地所有制和勞動者人身地位的提高,大大促進了生產力水平。鐵器和牛耕的普及,更是大大提高了生產力。農業、手工業都有了發展,出現了一批政治、商業中心,還出現了一批有勢力的大商人。

4、民族融合的加強

先秦時期,是中華民族形成的奠基時期。原始社會後期,通過戰爭、結盟等形式,逐步形成了華夏族。夏商西周都是由華夏族的不同部族建立的,中原華夏族與國內務民族的聯繫和交往加強。春秋戰國時期,中原王朝同周邊地區,各少數民族的關係都有了發展,在頻繁的戰爭和頻繁的經濟文化交往中,民族融合進一步加快,經濟文化聯繫加強。這些爲後來秦朝多民族統一國家的形成打下了基礎。

5、科技文化成就

科技文化的發展是社會政治經濟的反映。

(1)原始社會時半坡氏族的彩陶和記事符號,說明當時已出現了簡單的文字和藝術形式。

(2)進入奴隸社會後,隨着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變革,促進了文化的進步:夏朝有了曆法,商代有了世界上最早的日月食記錄,商周的青銅藝術、雕塑和甲骨文、金文達到很高水平。

(3)伴隨着春秋戰國時期的社會劇變和經濟大發展,思想和科技更是出現了繁榮局面。思想方面,名家輩出,從各自的立場出發闡述自己的主張,形成了百家爭鳴和思想解放的局面。突出反映了這一時代文化的繁盛。孔子和儒家思想及諸于思想,對中國和東方文化有着重要影響。教育方面,官府壟斷文化教育的局面被打破,私學形成。適應征戰的需要,出現了一系列軍事著作。天文、曆法、醫學和建築等科學技術有了進步。文學藝術也有了發展。出現了標誌我國文學光輝起點的《詩經》,體現“百家爭鳴”的諸子散文,影響深遠的浪漫主義文學傑作《離騷》等。 [題例剖析]

[例1]促使原始人定居的主要因素是

A.原始農業的發展

B.掌握建造房屋與製陶的技術

C.飼養家畜家禽

D.營造公共墓地。

(2000年•北京、安徽春季大學聯考)

剖析:解答本題,最關鍵的是要準確再認原始人生產生活變化的歷史階段特徵。從採集、漁獵到原始農業的出現;從逐水草遷徙到定居。從題目所給的四個選項來分析,C、D兩項極容易排除,迷惑性較強的是B項。但只要弄清楚是定居的需要而迫切要求掌握建造房屋的技術,而不是掌握了建造房屋的技術才定居的。這樣就可以排除B項。解本題從正面認定A項是正確選項也可以。如可以這樣想,採集、漁獵的場所不可能固定,而遠古居民居住的場所也就不可能固定,尤其是在原始社會那樣的環境條件下。而隨着原始農業的出現和發展,居住的場所就可以固定在耕種區域的附近了。通過對題目的分析可以看出,本題避免了學生的死記硬背,更多地考查了學生的理解分析問題的能力。本題代表着大學聯考命題的改革方向,這類題目在大學聯考試題中的比例越來越大,在練習中應予以重視。

答案:A

[例2]問答題

墨子說:“欲天下之富而惡其貧,欲天下之治而惡其亂,當兼相愛,交相利。”又說:“(戰爭)春則廢民耕稼樹藝,秋則廢民獲斂,……百姓飢寒凍餒而死者,不可勝數。”就上引言論,指出其思想核心,說明其社會根源,並分析其積極意義。(1994年•全國)

剖析:本題是一道材料論述題,試題引用墨子的兩段言論來創置新情景,並以墨子的基本思想“兼愛”、“非攻”作爲切入口,由淺入深的設置了三個問題,屬“小切口、深分析”題型,旨在考查學生閱讀、理解、概括、分析和評價能力。試題還滲透了歷史唯物主義和祖國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因素。題目的第一問,考查了學生從歷史材料中獲取有效信息、提煉觀點的能力;第二問較難,要求考生在課本知識融會貫通的基礎上,根據要求重新進行加工和整理,對考生的理論素質和思維品質要求較高。教材並沒有直接講述戰國時期墨于思想產生的根源。只能根據教材涉及到的戰國初期思想家、代表的利益,戰國時期的社會變革、經濟發展和戰亂等方面的情況進行思維加工和理論思考,結合提問,用自己的語言進行表達。第三問,要求考生以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從當時墨子思想的地位、影響及祖國優秀傳統文化角度作出歷史、全面的評價,肯定其積極意義。

參考答案:

這些言論的思想核心是“兼愛”、“非攻”。

墨子生活在戰國初期,當時社會經歷着劃時代的變革,封建經濟初步形成,隨着農業和手工業的發展,小生產者的隊伍不斷擴大。他們深受剝削和壓迫,要求擺脫貧困,渴望溫飽富裕。同時,各諸侯國爲掠奪土地和人口混戰不已,生產破壞、生靈塗炭。廣大小生產者厭惡戰亂,渴望安定。

墨子要求人們相親相愛,互助互利,和睦安定,共同富裕,是符合人民利益的。他反對掠奪戰爭,譴責戰爭對生產的破壞。這也符合人民的利益。墨子提出:“兼愛”、“非攻”,企求一個和平安定的環境,發展生產,有利於社會進步,順應了歷史的潮流。墨子的這些言論,是祖國傳統文化的瑰寶,是值得弘揚的。

精選高中歷史教案範文:《重農抑商下的古代商業》 篇七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掌握中國古代商業生產發展的概況以及不同時期商業發展的特點;理解坊與市、交子、商幫等重要概念;知道商業與人民生活的關係。

【過程與方法】

通過出示相關史料,引導小組合作探究中國古代商業的特點,提高思辨能力,以及歸納、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各代商人發展狀況的瞭解,感受商業發展的輝煌,理解商業活動在人類社會生產、生活中具有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古代商業發展和繁榮的重要表現。

【難點】

古代商業發展的特點。

三、教學過程

環節一:導入新課

教師呈現《周書》中關於農工商業的描述:農不出則乏其食,工不出則乏其事,商不出則三寶絕,虞不出則財匱少。提問:這句話說明了什麼?古代中國什麼時候開始有商業活動?商人這個詞是怎麼來的?商業發展與哪些因素有關?讓我們帶着這些問題進入古代商業的學習。

環節二:新課講授

(一)先秦商業

過渡:商業並不是天生就有的,大家知道商人什麼時候出現的嗎?

學生閱讀課文回答後,教師總結:周武王滅商後,商朝的遺民爲了維持生計,東奔西跑地做買賣,日子一長,便形成一個固定的職業。周人就稱他們爲“商人”,販賣的物品爲“商品”,從事交換的行業爲“商業”。這種叫法一直延續到今天。

(二)秦漢商業

過渡:秦漢以來,面對商業的發展,統治者採取了什麼措施?請同學們看一段材料。

學生閱讀材料後回答,教師總結:統治者推行重農抑商政策。

(三)隋唐商業

1、商業繁榮的原因

播放敦煌紀錄片關於敦煌莫高窟45窟盛唐時期壁畫《胡商遇盜圖》片段,同時展示開元通寶圖片,學生思考唐代商業發展的原因是什麼?

學生觀察並思考,回答出原因:社會繁榮、農業的發展、手工業的進步、貨幣的流通。教師補充材料,出示京杭大運河的圖片,啓發學生回顧大運河開鑿的意義。學生聯繫舊知可回答,大運河的開通有利於商品流通,促進了隋唐商業的繁榮。

2、商業繁榮的表現

教師出示白居易《賣炭翁》原文,提問“牛困人飢日已高,市南門外泥中歇”,體現了唐代的商業交易場所是什麼?學生可知是市。教師進一步補充,城內仍有坊、市之分,並受時間限制。政府在市內設置官員管理物價、稅收等。同時市中有邸店、櫃坊,出現了飛錢。此時邀請同學上臺模擬唐代商人貿易現場,理解邸店、櫃坊和飛錢的含義。

師生共同總結:邸店兼營旅店、貨棧和交易場所。櫃坊專營貨幣的存放和借貸,是我國最早的銀行雛形,飛錢又稱“便換”,是我國早期的匯兌業務形式。

(四)宋元商業

1、宋代商業

教師展示《清明上河圖》圖片,提問這幅作品是哪個朝代的?描繪了哪些繁榮的場景?

學生答出:宋代張擇端的風俗畫,城內既有繁華的商業街區,又有專業交易場所。店鋪林立,早市、夜市晝夜相接,酒樓、茶館、瓦子錯落有致。

教師進一步提問,看出宋代商業繁榮的表現是什麼?學生自由閱讀教材第13頁,同時出示交子圖片,學生可知一是城市商業的繁華,以開封和臨安爲例。二是商品種類繁多,各種類型的集市出現。許多農副產品和手工業品開始商品化。三是紙幣的發行。金屬貨幣發展到紙幣,出現了交子。

2、元代商業

過渡:元代蒙古人征服了歐亞大陸,版圖,那麼元代的商業發展又如何呢?

學生思考後,教師指出,元政治統一後,海陸交通便利,橫跨歐亞的絲綢之路再度繁榮。重新疏浚大運河,南北海運暢通,東南沿海交通發達。

接着出示材料提問:材料一中“此城”指哪個城市?材料二中海外貿易的港口在哪裏?

學生解讀得知,材料一中“此城”爲元大都;材料二中泉州是元代對外貿易的重要港口,常有百艘以上海船停泊,被譽爲世界第一大港。

(五)明清商業

請同學們閱讀教材,並找出明清時期商業發展的表現,簡要概括明清商業發展的基本情況。學生回答後教師總結:城鎮商業呈繁榮景象,棉花、茶葉、甘蔗、燃料等農副產品大量進入市場成爲商品,農產品商品化得到了發展;區域間長途販運貿易發展;白銀成爲主要流通的貨幣;出現了地域性的“商幫”,如徽商和晉商。

接下來教師安排小組交流討論:思考穿越唐宋元等幾個歷史朝代,看到的商業活動會是一番怎樣的場景,分別上臺表演。最後教師啓發學生思考:中國古代商業發展的共同特點是什麼?可從政治、經濟、交通和文化等多方面回答。學生髮散思維後,教師總結:盛世穩定,農業和手工業發展,商路港口發達,文化繁榮。

環節三:小結作業

小結:師生共同總結本節課所學知識。

作業:課後請大家爲當下“一帶一路經濟帶”的發展建言獻策,寫一份調查報告,下節課交流。

四、板書設計

高中歷史教案 篇八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教育思想爲指導,遵循“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戰略思想,貫徹“教育必須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必須以生產勞動相結合,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方針,以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爲宗旨,面向新課改,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二、教學目標

1、要在高一歷史教學的基礎上,使學生進一步掌握重要的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歷史現象,理解重要的歷史概念,把握不同時期的基本特徵以及發展趨勢,認識歷史發展的基本線索和基本規律。

2、教學過程中要特別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注意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學習能力;解讀、判斷和運用歷史材料的能力;發展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培養學生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對學生進行國情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形成正確的國際意識,教育學生繼承傳統美德,初步形成正確的道德觀和價值觀,形成健全的人格,養成具有符合社會發展需要的公民意識和人文素養。

4、改變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改變學生學習歷史的不良習慣。

三、本年度教學計劃

教師通過一年教學,完成高中《世界近代現代史》(上下冊)(選修)全部的講課課程,要求學生掌握高中《世界近代現代史》(上下冊)第的基本史實,並培養學生相關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歸納綜合概括等能力。上期完成高中《世界近代現代史》(上冊)的教學和學習的任務,下期完成高中《世界近代現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