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國中物理教學論文精品多篇

國中物理教學論文精品多篇

國中物理教學論文 篇一

摘要:創新是一個國家、民族發展的不竭動力。目前,國家大力推進素質教育,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在國中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特別注重對學生的實驗教學,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關鍵詞:物理實驗;教學策略;創新能力

物理是一門以觀察、實驗爲基礎的自然學科,相關概念、結論的得出一般都是基於實驗探究歸納總結的。在國中階段開展實驗教學,既能夠培養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還能夠提高學生仔細觀察、分析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全面發展學生素質,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一、巧借實驗,營造氣氛,培養創新意識

環境因素對一個人的成長和發展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輕鬆愉快、民主自由的氛圍能夠愉悅身心,活躍思維。在物理實驗課堂上,教師要善於爲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使學生能夠創造性地學習,進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比如,在帶領學生學習“聲音的產生與傳播”這一節課時,我先用多媒體爲學生播放了優美的歌聲、各種樂器的聲音還有砂輪與工件的摩擦聲等,讓學生直觀地感受不同的聲音所帶來的聽覺和心理上的變化,提高學習興趣,同時也爲學生營造了輕鬆愉快的學習氛圍。我請學生自己動手利用有限的材料發出不同的聲音,感受聲音是怎樣傳播的。受剛纔多媒體的啓發,學生都愉快地加入創造聲音的活動中。他們有的將耳朵貼到桌子上,輕輕地敲擊桌子;有的製作土電話來感受聲音;有的用雙手不同頻率地相互叩擊,感受聲音變化的快慢。學生想出各種方法來創造聲音、感受聲音,課堂氣氛也變得活躍起來。這樣的課堂教學雖然講課速度很慢,但是卻能夠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學習氛圍中敢於去動手嘗試,進而在實驗中學到知識,提高動手、動腦能力,培養創新意識。

二、巧借實驗,激發興趣,提高創新能力

濃厚的學習興趣、強烈的求知慾都是促進學生創新的源泉,當學生對物理知識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慾時,他們就會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來,不斷嘗試着探索。這樣不僅能夠引導學生成爲課堂的主體,還能夠提高他們的創新能力。比如,我在講解“昇華和凝華”這一節課時,爲了能夠提高學生對生活中物理現象的關注,上課時我在燒杯中放了少量的碘,並搖動燒瓶,請學生來觀察一下燒瓶中的碘是什麼狀態的,瓶塞底部是什麼顏色的。學生聽到碘在燒瓶中晃動的聲音,可以確定裏邊的碘是固態的,因爲有凝華現象的存在,所以瓶塞底部是白色的,而學生通過自己的仔細觀察也可以得出相應結論。這時,我順勢引導學生來思考:當固態碘在燒瓶裏呆的時間久了會產生氣態碘,但這個過程是非常緩慢的,不容易觀察到的,如果想要加快碘氣化的過程,應該怎麼辦?學生競相發表不同的意見,有的說用酒精燈加熱,有的說拿到太陽底下曬曬。我對學生說:“你們說的方法都對,但是思考的不夠全面,碘的熔點是113.7℃,酒精燈火焰的溫度可以達到500℃,如果這時候拿酒精燈加熱,就會使碘融化,如果我們拿到太陽底下去曬,反應過程還是會很慢。”這時候開始有學生迫不及待地說:“用熱水,水沸騰的溫度不會超過100攝氏度,所以它能夠使碘在不融化的情況下加快變化。”學生找到了正確的思路,我開始進行實驗演示。隨着問題的不斷深化,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被大大地激發了起來,思維也變得活躍起來,在問題的引導下不斷思索着正確的實驗方法,使他們的創新能力在潛移默化中得到了提高。

三、感悟過程,科學探究,全面發展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物理實驗教學就像是生產車間的流水線一樣,教師進行單調、乏味的講解,學生在實驗過程中按照固定的實驗環節得出統一的實驗結論,完成統一的實驗報告,這樣會壓抑學生的個性,學生的創造力得不到培養和發展。我們要勇於改變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讓每一位學生都真正參與到實驗中,充分發揮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讓學生在動手實踐過程中感悟物理知識在實驗中形成的過程,學會科學探究。比如,在帶領學生學習“光的反射”這一節課時,由於反射是學生在生活中經常見到的一種現象,當我爲學生講完相關知識點後,我請學生自己動手實驗,總結歸納反射定律,並根據實驗現象嘗試着畫出反射光線路徑。學生通過自己動手實驗總結歸納相關知識,能夠深切地感受到物理是以實驗爲基礎的科學,同時也加深了對本節課學習的印象。讓學生參與實驗過程,引導學生科學探究,總結和歸納物理概念、物理結論,能夠使學生深刻地認識物理知識形成的過程,同時也能夠使學生在實驗的過程中充分發揮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總之,物理是以實驗爲基礎的自然學科,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爲學生提供動手實驗的機會,使學生在實驗的過程中加深對所學知識的印象,引導他們學會科學探究,也通過實驗來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提高他們的創新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洪俊,張忠鋒。國中物理實驗教學探究[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xx(9).

[2]蘇廣忠。國中物理實驗教學創新思路之我見[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xx(9).

國中物理教學論文 篇二

一、加強理論學習,領會課改精神

幾年來,我們重視理論學習,積極參加省市舉辦的有關新課改的各種培訓活動,自學了《走進新課程》和《教育問題研究》等相關的教學理論,研討《物理課程標準》和新教材,評析成功案例,觀看課堂教學實錄……通過學習我們認識到,作爲科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新的物理課程倡導“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課程理念,要發揮學科自身的優勢,將科學探究作爲課程改革的突破口,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創新意識,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聯繫社會生活實際,形成科學價值觀的過程。

二、做新課程的有效執行者和建設者

(一)凸顯“以人爲本”的價值觀,讓每個學生的個性獲得充分的發展,培養出豐富多彩的人格。爲此,我在平時的教學中努力做到:

1.把學生作爲諜程的主體。一方面把學生的現實生活和能生活作爲課程的依據,另一方面發揮學生在課程實施中的主體性。因此,我不把課程及教材看作是學生必須毫無保留地完全接受的對象,而是發揮學生對課程的批判能力和建構能力的作用,摒棄了那種視課程爲“法定知識”或“聖經”式的文本而不準越雷池半步的觀念,把學生身邊的物理與教材有機結合起來。

2.把“生活世界”作爲物理課程內容的範圍。給學生呈現人類羣體的生活經驗,並把它納入到學生的生活世界加以組織,使物理進入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親歷情境”例如,學生提出爲何我們的書包帶做得很寬?爲什麼坐沙發比坐硬板凳舒服?土釘帽做得大而釘尖做得很尖?等問題,通過熱烈的討論,學生深刻理解了雎強的知識。

3.通過學生反思惟、創造性實踐建構人生意義。因爲課程所提供的內容是f人類羣體的生活經歷,以及學生個體的“生活經驗”和“親歷情境”相關的內容。這些內容往往不能通過灌輸而獲得,而需要通過反恩人類的生存狀態,以及個體生活方式來理解。

4.以理解、體驗、反思、探究和創造爲根本,實施課堂教學。例如,學生通過社會調查和走訪,瞭解了當地交通環境保護的影響,調查當地交通運輸業的發展給人類帶來的便利,同時列舉交通運輸業的發展對環境造成的污染,如:噪聲、廢氣等。反恩人與自然如何和諧相處,反恩人類的生存狀態,自覺地做環境的保護者和宣傳員。

(二)倡導學習方式的改變一積極推行“白主、探究與合作”式學習。在教學中我們改變了原有的按教材內容灌輸的教學方式,加強實驗教學,積極創造條件讓學生開展物理實驗和探究活動,強調自主、探究與合作學習。把學習過程中發現、探究、研究等認識活動凸顯出來,使學習過程更多地成爲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例如,學生進行了一週的課外自主探究活動,探究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係,觀察。學生學習知識更加靈活,理解知識更加深刻。

(三)改進評價方法,完善評價體系。根據標準及大綱的要求,日前的評價理念是以人爲出發點,促進個體的和諧發展,要更多地體現對人的價值的重視,促進個體價值的實現,更多的關注人的主觀能動性,激發人的主題精神。在評價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1)評價主體互動化:即強涮評價過程中豐體問的雙向選擇,溝通‘j協商;(2)評價結果效益化:即重視評價結果的科學化反饋作用,以使被評價者最大限度的接受;(3)評價方式動態化:即給予多次評價的機會,注意評價對象的轉變‘j發展;(4)評價內容多冗化:即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考察;(5)評價模式過程化:即不要只關注評價結果,不要只關心學生作對了多少,要更重視的是學生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用去了多少時問,是否遇到過較大的困難,最終又是如何解決的。(6)評價施實口常化:即重視評價的實效性。鼓勵將評價貫穿於日常的教育教學行爲中,將評價日常化,通俗化。

三、教師教學行爲有了很大的變化

(一)教學觀念:甫統一規格教育向差異性教育轉變,個性教育意識。在教學|J^我致力於“打好基礎,促進發展”。促進學生髮展,並非讓每個學生、每個方面都按統一規格平均發展。如備課不用一種模式,課可用不同的方法,考試不用一把尺了,評價不用一種標準,樹立了有差異而尤差生的素質教育基本觀點。

(二)教學目標:南傳授知識爲中心向能力發展爲中心

轉變一樹靠課程目標意識。教學設計由“給出知識”轉向“引起活動”。使學生在學習中獲得自信、科學態度和理性精神。徹底改變了以往課程實施中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狀況,樹立了課程目標意識,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三)教學關係:由“以教定學”向“以學定教”轉變一樹立了主體意識。爲了實現這一轉化,在優化課堂教學設計中應注重以下幾點。1.學生課堂I二有充分的時間參與訓練,並且儘可能讓全體學生參Lj教學活動,使學生人人動腑、動手,參Lj實質性教學活動。2.創設問題情境,要讓學生帶着問題主動去探索,在教師的引導、啓發、點撥下悟出道理,得出結論。3.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敢於和善於質疑問難,白求解答,培養學生主體精神和社會責任感。

(四)認知活動:重視結果教學向重視教學過程轉變——樹立了訓練意識。學生的學習活動往往經歷“(具體)感知一(抽象)概括一(實際)應用”的認識過程。因此我在教學設計中儘量揭示知識的發生過程,暴露知識思維過程。例如,我和學生一道學習牛頓第一定律時,引用了大最的物理學史來展示發現定律的探究過程。

(五)師生關係:F}1不民主、不和諧向平等融洽轉變一樹立了情感意識。教學過程中最活躍的因素是師生之間的關係。

教師和學生都是有感情、有思維的教學統一體。在教學中既充分尊重學生的人格,又在優化教學設計中充分考慮瞭如何建立相互尊重信任、平等和諧的新型師生關係問題。師生在教學中只有情感交融、氣氛和諧,才能達到師生情感共鳴,知情和諧。

通過幾年來的教改實踐,我們的教學思路清晰了,視野更開闊了,課堂不再是一潭死水,變得生動活潑。教學效果也有了明顯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了培養。

國中物理教學論文 篇三

[摘要]隨着社會的發展和時代的進步,現代化的教育理念已經逐漸深入人心,在國中物理實驗課改革的背景下,國中物理的教學也從最初的重視理論知識教學,逐漸轉變成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以及動手能力,將教育教學的工作重點放在了理論知識與實際結合方面,幫助學生將所學的物理理論知識運用到生活實踐中,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積極性。本文通過了解實驗在國中物理教學中的重要性,分析目前國中物理教學的現狀,探究改革國中物理實驗課的有效策略,從而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推動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

[關鍵詞]國中;物理教學;實驗課;改革分析

一、實驗在國中物理教學中的重要性

在國中物理教學過程中認真地觀察和實踐,是幫助學生掌握物理知識的基礎,課堂作爲開展教育教學工作的主戰場,與能否提高學習效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性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其中物理實驗課在國中物理教學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1.實驗是物理教學的重要基礎,這是根據實驗自身的特點及在物理教學中的作用所決定的,在物理教學中做實驗可以幫助學生直觀地瞭解物理現象,可以讓學生通過自己動手操作來獲取物理知識,幫助學生掌握實驗的基礎知識和技能,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2.實驗是物理教學中的重要內容,大部分物理知識,都是通過千百遍的實驗得出的結論,因此,在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過程中,實驗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國中物理的教學過程中,如果只是一味地在黑板上講授實驗,在試卷上完成與實驗相關的試題,就會變成“紙上談兵”,無法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達不到預期的教學目標。

二、國中物理教學的現狀

1.學生無法集中注意力。學生在上課的過程中,思想很容易“拋錨”,一節課40分鐘,很難集中注意力在學習上,雖然學生這一節課沒有搗亂,也很安靜地坐在教室裏,從表面上看是在聽講,但是卻並沒有跟着教師的思路去學習,這也就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教學效果。2.學生的基礎不一。我國實行的是九年義務教育,因此,從國小升入國中沒有成績的限制,國小學生都可以進入國中學習,因此,就會出現學生基礎不一的情況,這樣也會給教師的教學工作帶來挑戰。3.我國傳統的教學以教師爲主體。傳統課堂教學多是教師講,學生聽,課後學生對教師所講的知識進行復習鞏固。這一問題在學習國中物理知識的過程中也有出現,而學生在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下很難提起學習興趣,反而會產生一種厭煩感,對課堂上教師所教內容和提出的問題,不主動積極地進行思考回答,這樣也就達不到預期的教學效果。物理是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和動手操作能力的學科,傳統的教學模式限制了學生的思維,使得學生的解題思路變得狹窄,對學習提不起興趣。4.在學習國中物理知識時對概念死記硬背。國中物理知識雖然是物理學習過程中最簡單的一部分,但是知識點也是很繁多瑣碎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味地要求學生記憶背誦概念,以此來應對考試,而忽略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以及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而教師要做的是,引導學生在記憶物理知識概念的過程中要找對方法,掌握解題的規律,正確記憶概念。

三、改革國中物理實驗課教學的有效策略

1.重視演示的有效性,提高示範效果。學生在實際動手操作完成實驗之前,只能通過教師的演示來了解實驗的具體步驟和注意事項,因此,教師在演示的過程中爲了保證學生可以直觀地瞭解實驗,要將演示實驗做得準確、具體、細緻生動,讓學生在觀察教師的演示實驗時可以注意到實驗的細節,對即將要自己動手完成的實驗有一個初步的認識和了解,爲順利完成實驗打下夯實的基礎。國中物理的教學目標,通常是要求學生善於發現生活中的物理現象,因此教師在選擇演示內容時也要與實際生活聯繫起來,將生活中常見的物理現象,通過演示直觀地表現給學生,培養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例如,在學習“天平和量筒”這一部分知識時,教師可以在正式上課前邀請學生和自己一起來完成天平操作的演示,通過這樣的邀請來激發學生參與演示的積極性,教師可以選擇班裏的一位同學來到講臺上做示範,引導這位同學將要測量的物體和砝碼放置在不同位置,比如左物右碼或者右物左碼,詢問學生有什麼樣的不同,引導學生髮現正確的測量方法,避免在測量過程中出現誤差,這樣開放式的教學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動手操作能力,也能讓學生通過自己動手實驗掌握更多的物理知識。2.注重分組進行實驗,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在完成物理實驗的過程中要以學生爲主體,培養他們動手操作能力以及合作學習的能力,每個學生都有自己長處,在進行物理實驗前,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合作完成實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以及人際交往的能力。例如,在學習“電阻”這部分知識時就可以分組進行電阻實驗,在探究電阻R與導體材料、導體長度以及導體橫截面的關係時,可以將班級裏的學生均勻分組,每組負責的實驗內容不一樣,有的組負責探究電阻與導體材料的關係,有的組負責完成電阻與導體長度關係的'實驗,有的組負責進行電阻與導體橫截面關係的實驗等等,這樣分組進行實驗,可以讓每個小組的學生都能明確自己的責任,也不會出現大家都閒着的情況,每一位學生都參與到實驗的過程中,可以幫助學生清楚瞭解實驗的每一個步驟,在完成實驗之後對實驗的結果進行交流討論,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所學的物理知識,提高學生的探究合作能力。3.結合生活實際展開教學。國中物理重要的實驗大部分是圍繞力學、電學、光學這三個方面展開的,在學習好這幾個方面相關的實驗之外,也要重視學習其他小實驗的操作,而國中物理的小實驗大部分是與學生的生活相聯繫的,因此,教師也要重視學生對小實驗操作的學習。例如,在學習大氣壓這部分知識時,就可以引導學生髮現生活中有哪些利用大氣壓的現象,有什麼樣的東西可以證明大氣壓的存在,學生通過細心地觀察,就可以發現生活中的水杯、掛鉤、拔罐等都可以證明大氣壓的存在。另外,可以要求學生利用生活中常見的物品進行實驗,自己動手設計實驗驗證大氣壓的存在。除此之外,在學習聲音這部分知識點時,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出問題,“聲音能不能在液體中傳播?”讓學生通過實驗來驗證自己的觀點,也可以讓學生回家以後在魚缸外部製造聲音,看魚缸裏的魚是否會有反應;在課堂上也可以通過實驗來證明,可以將設置好時間的鬧鐘放入密閉的水箱中,觀察到了預定時間的鬧鐘是否會響起來,以此來驗證聲音可以在液體中傳播。利用生活中的常見的物品進行實驗,來掌握相關的物理知識,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

四、結語

綜上所述,教師應該創新教育理念,改革國中物理實驗課,在教學過程中加強理論知識和實驗的結合,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興趣,通過學生自己動手操作實驗掌握物理知識,從而讓實驗教學在物理教學中發揮重要作用,推動我國國中物理教育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韓景春。在中學物理教學法實驗課中實行“五步教學法”的思考與實踐[J].臨沂師範學院學報,20xx(06).

[2]劉茂軍,肖利。物理教學法實驗與中學物理實驗銜接問題的研究[J].物理教師,20xx(06).

[3]倪靜。物理教學法實驗的定位及教學方法探討[J].吉林教育,20xx(08).

[4]陶宏義。中學物理教學法教育見習的實踐與探討[J].湖北師範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xx(03).

[5]吳漢。淺議中學物理教法實驗中值得注意的幾個問題[J].六盤水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xx(04).

國中物理教學論文 篇四

隨着新課程改革的推進,南通作爲教育大市推出了十二字教育方針,“限時講授、合作學習、踊躍展示”成爲了新時期南通教育的總體要求,既然限時講授,那就多讓學生自己講一講,爲此,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國中物理教學中,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很多,無論是概念課、實驗課、習題課,筆者都嘗試着讓學生分組討論,在交流中質疑、批判、吸收,調動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激活學生的思維,促進學生更好地發展.例如,在和學生學習了歐姆定律後,筆者設置了一條例題,引導學生相互交流,深化對電阻,及歐姆定律本質的理解.

例2下面對公式R=U/I的理解,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導體的電阻跟通過它的電流成反比

B.導體的電阻跟加在它兩端的電壓成正比

C.電流一定時,導體的電阻與其兩端的電壓成正比

D.導體的電阻大小取決於自身的條件,與電壓和電流無關

這個題對初學物理的學生而言,具有一定的迷惑性,如果從公式出發很容易出現錯誤,“電阻”的理解不夠深刻,錯誤地應用控制變量法而選擇C,甚至有些學生在教師講授後也無法理解爲什麼數學式上反映的正比、反比關係爲什麼就不適用於此了.與其花時間給學生講解,還不如放手讓學生自己相互討論、質疑與研究,筆者在教學中通常以三到四人分爲一組(人數不宜過多,否則不易調動每個人來進行思考).給出一定的時間來查找資料,分析思考、組內討論之後形成小組共同意見.接着需要進行組間交流,各組首先表明自己的選項,然後闡述選擇的理由最後達到一個統一結果.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一般都會明白這樣一個道理:數學公式不具有實際的意義,它結合了物理就被賦予了生命力,在理解它時就必須結合實際的情況進行考慮.電阻的大小隻取決於其材料、長度、橫截面積以及溫度等因素,不與電壓、電流有關.對於這個問題,讓學生自己討論交流,不僅僅可以通過交流意識到電阻阻值是由其本身決定的(雖然電阻定律到高中才學習),更理解到歐姆定律的意義,變形式未必具有意義,同時意識到“控制變量法”不可濫用.

國中物理教學論文 篇五

國中物理的教學法很多,面對衆多的教學方法,選擇哪些方法對自己當前的教學情境來說是最恰當的呢?怎樣使這些方法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使用呢?這既是理論問題,又是實踐問題,更是藝術問題。筆者根據多年來的教學實踐,對在不同的教學情境下可以選用的一些教學法,提出自己淺薄的見解與同行探討,此乃拋磚引玉之舉。

例如在上《探究串聯電路中電壓的規律》這節課時,根據課程按排內容和課標的要求,可以設計這樣一個教學流程讓學生自主探究:①創設情景,誘發提問。即先在示教線路板上連接一個有兩隻燈泡串聯的電路,使燈泡發亮,讓學生觀察、討論、交流,然後提出問題:我們前面學習了串聯電路的電流規律是處處相等,而串聯電路中的電壓是否也處處相等呢?②啓發學生針對疑問,大膽猜想,鼓勵各實驗小組多提出不同意見;③各小組對提出來的猜想和假設進行討論交流,制定計劃,設計實驗;④進行實驗,記錄數據;⑤分析數據,歸納總結出規律;⑥各小組評估探究過程中的得失;⑦交流體會,拓展實驗,在探究串聯電路電壓規律的基礎上,佈置各小組回去制定探究並聯電路的電壓規律的實驗設計。採用這種的教學設計能把學生置於動態、開放、生動、多元的學習環境中,自主學習、自主探索,獲得一種新的學習體驗,同時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創造能力、動手實踐能力和團結協作精神得到有效的鍛鍊,可以說能很好地完成課標所要求的教學目標。

從這節課的教學設計可知道主要選用了科學探究法,同時也用到了啓發法、實驗法、歸納法、討論法等,這些教學法在這裏有機的結合在一起運用,共同完成了各項教學目標。因此,在一個具體的教學情境中,選用什麼樣的教學法,所選教法是否有機的結合起來靈活運用去完成各項教學目標,是評價一節課成功不成功的關鍵,同時也是評價一位教師選用教學法藝術水評高低的重要標誌。

又如在上《眼睛和眼鏡》這節課時,根據課程內容的設置和新課標理念要求,可以把眼睛與照相機做比較進行教學。因爲眼睛從結構上看,非常類似於照相機(或者說類似於攝像機),而照相機成像原理前面學生已經很熟悉了,所以眼睛的教學過程可以主要採用類比法,眼睛的晶狀體相當於凸透鏡,視網膜相當於底片。在教學過程中輔助用教學課件講解眼睛的構造、成像原理,學生很容易理解,掌握起來較容易,印象也深刻。可見這節課除了用類比法教學外,還用到了講授法、啓發法、觀察法等等,這些教學法在這節課的教學中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再例如在上《光的折射》這一課時,因爲學生前面對光的現象已有一些簡單的認識和了解,所以本節課可以考慮採用演示實驗法。教師把光的折射現象通過實驗演示給學生,讓學生通過對實驗的觀察、分析和推理,最後在教師的啓發點撥下,共同歸納總結出光的折射規律。這裏把演示實驗法、觀察法、啓發法和歸納法有機的結合在一起運用,讓學生在獲得新知識的同時,提高了思維能力、觀察能力,實現了教與學高度統一。

當然對於這節課,不一定採用以上的教學法,如果學校實驗器材充足,學生基礎比較好的話,也可以採用以探究法爲主的教法。讓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對光的折射現象進行實驗探究,然後通過收集材料,進行分折和歸納,最後歸納總結出光的折射規律出來。可見對於同一內容的的教學,選用那種教法並沒有固定的模式,應根據具體的環境、條件和情景而選用,有時即使是各種情況都相同,而不同的授課教師在選用教學法時也會不盡相同,甚至完全不相同。因此,教學中的教法可以說是千變萬化,沒有什麼固有規律可循,這就需要我們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好好去把握。

國中物理教學法多種多樣,不同的條件和情景有不同的配搭運用模式,在這裏不可能一一言盡。例如在教學中常用到的還有閱讀法、練習法、發現法、談話法等等,它們各有優勢和特點,應用時條件和範圍也不盡相同,但絕大多數情況下,它們不是孤立出現,而是互相滲透,互相包容,相輔相成,交互混雜在一起運用。如爲了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創造能力、團結協作精神,可採用科學探究法、歸納法、討論法、啓發法;爲了提供豐富的感性認識,發展學生的感知能力可採用演示法、觀察法;爲了使學生正確理解物理概念和規律,可採用講授法、談話法、討論法,啓發法、發現法;爲了加強物理實踐,培養學生技能,可採用實驗法、練習法等。

總之,教師在教學實踐中選什麼樣的教學方法和手段,要根據具體的教學目的和任務、教材內容的特點、學生的年齡特徵和教師的特點進行綜合分析,才能選擇出最恰當的教學法,創造性的加以運用,以求達到最佳的教學成果。

國中物理教學論文 篇六

一、營造課堂環境,誘導學生討論意識

自由、寬鬆、民主、平等的課堂氛圍,能解放學生的思想,能消除學生學習的緊張感,能促進學生積極參與課堂討論。

教學中教師要將教學內容、學生特點,利用有趣的方式將知識展示出來,將學生內心的好奇、慾望激發出來,從而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討論中來,逐步養成主動學習的良好習慣。

比如學習有關“浮力”的時候,爲了讓學生感受到浮力的存在,給學生展示一張人體躺在死海表面的圖片,讓學生感受到躺在水面上那種愜意,然而學生又覺得不可思議,因而產生了疑問。

問題展示:爲什麼會有這樣現象?學生都知道,人在水中容易被淹死,這充分說明這張圖片與學生的生活經驗是不同的,因此學生就會對這個問題進行積極的討論。

國中物理教學論文 篇七

每個人都蘊含有無限的潛能,國小、初高中階段正是開發潛能的黃金時期。從事一對一教育工作的我們,必須深刻的認識到這一點。每個學生我們都要認識對待,我們肩負的不僅是某一學科的教學任務,也很大程度上關係到學生的未來,說不定就因爲我們的引導鼓勵,使他將來成了一個思維敏銳的政客,一個多才多藝的藝人,一個研究應用自然規律造福人類的科學家。對於任何學生我們都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習慣,學習態度,對知識掌握的如何、是否感興趣,對什麼感興趣,有什麼理想等。有些學生有不喜歡的科目,因爲不喜歡學校的某個老師就放棄這一科的學習,我們要從各個方面引導他們,使他們得到信心,得到力量。孩子的潛能更是無限的,也是最值的我們去開發的。我們不僅要傳授學生知識,還要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好的學習態度,好的學習習慣。

每個學生都有他自己的個性特點,針對不同的學生我們要採取不同的引導,教育方法。舉幾個有個性學生的例子來個大家分享:

教學實例一:

學生情況:九年級物理,學生屬於那種思維不是太靈活,但學習認真踏實型。只要學過的東西都能記住,但具體應用時反應較慢,只要時間足夠,就能夠做的出來,每次考試成績都還不錯。家長給的壓力太大,長期處於緊張狀態,很渴望家長能給一定的自由空間來放鬆一下。

家長情況:對孩子要求太高,物理不允許低於95分(滿分100分),一次考少了家長就接受不了。對教師也是要求很嚴格,要求老師給學生多留作業,反正是不怕把孩子累壞。

處理方法:

從兩個方面,同時顧及家長和學生。

對家長要時常保持聯繫,經常反應情況。多給家長做思想工作,不能讓孩子長期處於緊張狀態,這樣就會降低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甚至會產生逆反心理,厭學情緒。長期下去還會影響家長和孩子的關係。

對學生要及時瞭解他對知識掌握的情況,要通過專題練習,有針對性、有目標的輔導,來提高學生的成績,使他能掌握理解物理原理,這要真正的掌握了知識,就能夠從繁重的作業中解脫出來。在不耽誤學習的前提下,抽出時間來放鬆。多講一些相關的知識,來活躍思維開發智力。

家長就是怕孩子的成績落下去,進不了好的高中。只要能保持住學生的實力,考試能保持好成績。適當放鬆家長也是會接受的。

教學實例二:

學生情況:八年級,心靈受過創傷,反感學校,不去學校上課。除了來輔導就是在家自學。心浮氣躁,不能踏下心來學習,遇到自己知道的就很高興,遇到不知道的就開始煩躁。很明顯就是缺乏自信心和耐心。但很聰明,物理悟性很高,能夠舉一反三。

家長情況:很是擔心,希望孩子能夠很快的恢復過來,去學校上課。

處理方法:不能反覆的講他不能夠理解的知識,如果反覆的講三遍,準會煩的出去大喊幾聲。對於他這種情況,我採取的措施是在他會的基礎上多講一些感興趣的物理現象,在他理解的基礎上加一些新知識,新的概念,在他作對題時要給予誇獎,使的他有一種被認可的感覺,增強自信心。他是挺聰明的孩子,掌握很快,理解的也很快。剛開始接觸物理沒怎麼學考了36分,經過幾次輔導,期會考試87分,這也出乎我的意料。現在對物理學習有了一定的興趣,但還有很浮躁,需要進一步的增強自信心和耐心。

這個學生需要從各個方面增強信心。我希望他能夠很快的以一個好的心態對待學習。

每一個學生都是可以塑造的,我們的任務就是發掘他們的無限的潛能。讓他們輕鬆快樂的學習。提高他們的學習成績,培養他們的學習習慣。

國中物理教學論文 篇八

一、物理教學提問中的誤區與應該處理的關係

(一)物理教學提問中的主要誤區

雖然很多物理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都會使用提問的方式,但是有些教師在提問上還存在一些誤區:第一,一些教師認爲提問浪費時間,因此整堂課只管知識的傳輸,卻忽視學生的接受;第二,一些教師提出的問題比較低級、無意義;第三,有些問題的提出與課堂內容距離較遠,與課堂教學不相符;第四,有些教師只是提問學習成績好的學生,而忽視大多數學生,有時還會對後進生進行懲罰性提問,逐漸導致學生厭學;第五,有些教師的提問並沒有難易的層次性;第六,有些提問的表達不明確,導致學生根本聽不懂問題,不知該怎樣回答;第七,有些教師對學生的回答不予理睬,使學生失去回答問題的信心與自尊心;第八,有些提問過於隨意,沒有明確的目標,導致問題離教學內容越來越遠;第九,有些教師對於提問不能夠靈活變通,不能夠根據課堂氣氛、學生的反應等做出具體改變,使提問效果大打折扣。

(二)物理教學提問應該處理好的關係

國中物理教師如果能夠處理好以下幾種關係,就能夠更好地優化課堂提問效果,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第一,教師的提問應該處理好點與面的關係,提出的問題應該面向全體學生,既需要培養優等生,又要轉化學困生,通過由點到面提高整個班級學生的物理水平;第二,教師的提問應該處理好難與易的關係,因爲教學的內容難易不同,教師提出的問題應該符合學生在這個階段能夠接受的能力與認知水平,在提問一些較難的問題時,可以簡化一些,避免出現因爲問題太難而造成冷場的現象;第三,教師的提問應該處理好曲與直的關係,教師在提問時不能夠只注重爲什麼與對不對,而應該提出一些具有啓發意義的問題,增強課堂提問的多樣性;第四,教師的提問應該處理好多與少的關係,因爲對於教師的提問並不是越多越好,而應該提問一些具有思考意義和啓發意義的問題。如果教師的課堂提問過多,就會導致學生沒有思考的餘地,降低學生對學習的興趣。而如果提出的問題過少,就難以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很難讓學生跟隨教師的思路走,削弱教學效果。

二、提高國中物理教學提問有效性的策略

(一)增強提問的趣味性

托爾斯泰曾說:“教學上的努力應該把強制當做手段,主要應該從學生的興趣點出發。”興趣引導學生進行自我學習,在物理知識學習方面也不例外,只有將學生對於物理知識的興趣建立起來才能調動學生在學習物理時的積極性和自覺性。從自身興趣出發學習物理知識會讓學生在學習探究的過程中感到身心愉悅,學生在放鬆狀態下進行積極學習,學習效率也會有相應的提高。所以,物理學科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準備相應的趣味性提問,選擇合適的時機將這些趣味性問題拋向學生,引起學生的積極思想和廣泛討論。這樣一來,輕鬆的課堂氛圍就會不知不覺地營造出來,在進一步的課堂教學中會表露出對於物理知識的渴求,注意力會相當集中。在進行“紙鍋燒水”的教學前,教師可以向學生拋出相關問題:“同學們,我們都知道燒水可以用鐵鍋、銅鍋和鋁鍋等,但是你們見過用紙鍋燒水嗎?你們覺得紙鍋能燒水嗎?”這類提問能夠激發起學生的求知和探索慾望,投入到學習中。

(二)增強提問的探究性

傳統的教學方法主要依靠教師向學生灌輸知識,忽略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知識。這種教學方式不能夠激發學生的內在學習潛力,培養出來的學生主動學習能力較差。所以我們在現階段的教學中一定要摒棄這種不合理的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把學生放在中心位置,激發學生的探究慾望。所以我們在設計問題時要精心策劃,充分挖掘學習的主動性。鼓勵學生積極提出有創意性的假設,教師不能急着告訴學生答案,而要讓學生自己設計實驗驗證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確。

三、結語

總而言之,國中物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有效提問,走出提問的誤區,根據不同教學內容選擇不同的提問方法。同時,教師還可以提高提問的趣味性與探究性,多提出一些具有思考意義的問題,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從而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提高課堂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