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國小科學教學論文【精品多篇】

國小科學教學論文【精品多篇】

國小科學教學論文 篇一

一、當前國小科學課堂教學所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問題

在當前國小科學課程的課堂教學當中,教師自身所存在的一些問題極大的影響着科學課堂教學的效率。衆所周知,通常情況下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之前,需要先對教材內的知識進行歸納總結,之後再根據教師對教材內容的理解在課堂上進行授課。

然而,在目前的情況下,筆者發現有許多學校和教師對科學課程都缺乏重視,並且很多時候科學課程教師都是由其他課程教師來兼職。而這些教師在身兼兩門課程的教學時,通常會將精力更多的放在自己原本所教課程上,對於科學課程的教學往往就是草草了事。這樣就導致教師對教材內容沒有深入的理解,就更不用說來教授學生,自然而然就不可能取得一個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課堂教學問題

在新課改的要求之下,教師漸漸意識到將課堂的主體位置交還給學生的重要性,並且在課堂上更多的讓學生進行自主的學習。特別是在科學課程的課堂教學上,由於科學課程本身就是要求學生具備極強的動手能力,以及涉及許多實驗,因此教師在科學課堂上都會留出許多的時間讓學生進行科學探究活動。

然而,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在科學課程的課堂教學中經常出現過猶不及的情況。教師給學生留出了大量的時間進行探究性活動,雖然量多,卻不能保證質量,學生的科學探究活動往往流於表面難以深入。與此同時,教師又沒有很好的扮演一個引導者和指導者的角色,導致學生不能很好的吸收教材內容,極大的影響了學生在科學課程上的注意力學習。

二、提高國小科學課堂學生注意力有效性的策略

(一)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

對於國小科學課程的課堂教學來說,科學教師的質量直接關係到國小科學課堂教學的效果。因此,要提高科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就必須要提高科學教師的教學水平和職業素質。而要做到這一點,學校可以組織相關的培訓和講座,並且與其他學校進行交流,學習先進的教學經驗,以此來提高科學課堂的教學質量。除此之外,對於科學教師的選擇自然也要經過嚴格的考覈,只有這樣,才能保障科學教師的教學水平和職業素質。

當然僅僅是教師職業素養的提升還是不夠的,還需要科學教師擁有強烈的責任心。在授課前要對教材內容進行仔細的研究,並且對自己所教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有一定的瞭解,這樣才能在科學課堂的授課時取得更好的課堂教學效果,從而引導學生在科學課堂中對科學更加感興趣,使學生的科學課堂學習注意力穩步提升。

(二)教會學生知識與生活相結合

科學教師要想在國小科學課程的課堂教學中取得更加良好的課程教學效果,那麼就必須要將課程知識與實際的生活相結合。這是因爲在國小科學課程中,每一個科學知識都與現實生活息息相關。而將這些科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相聯繫起來,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課程知識的同時,還能夠激發學生對於科學課程的興趣,提高他們對科學學課的注意力,從而讓他們更加主動積極的投入到科學課程的學習當中。

這是因爲由於國小生處於獨特的心理和生理期,在這個時候他們對世界上的萬事萬物都有着強烈的好奇心,但是專注力卻不夠。而採用與實際生活相結合的授課方式,能夠讓他們從實際的生活當中去接觸每一個科學知識,在利用他們對外界強烈好奇心的同時,還能夠解決專注力不夠的問題,讓學生對科學知識和科學探究更感興趣。

(三)多組織學生進行科學探究活動

在科學課程的學習當中,科學探究活動是十分重要的一環,要提高學生在科學課堂的注意力,就必須要注重科學探究活動的組織。這是因爲對於學生來說,不僅需要掌握牢固的科學理論知識,同時科學探究能力的培養也是十分重要的。而科學探究能力除了包括學生的動手能力、邏輯思維能力以外,還包括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以及領導能力。

因此,教師在進行科學探究活動的時候,除了要注意科學探究活動與科學知識的結合,同時還要注重在活動中學生團隊合作能力以及領導能力的培養。當然,在這其中,教師一定要扮演好組織者和引導者的角色,在適當的時候對學生進行引導和指引,這樣才能幫助學生更好的進行活動,並且通過科學探究活動提高自身的知識和能力。

國小科學教學論文 篇二

一、創新實驗,讓學生自主設計

當前的國小科學教育,許多教師的課堂教學,都顯得過於程式化,不過就是在簡簡單單地重複着課本上的教學內容。書上有什麼,自己就教什麼。尤其是在實驗方面,不看具體環境,不看實驗的合理程度以及與現實情況的滿足程度,一味地簡單照搬,這對於學生的學習是不利的,因此在教學中,我喜歡根據學生自己的意願,讓他們對教學實驗進行充分的自主創新設計。例如,在四年級下冊《擺》一課教學中,原教材裏,在本節實驗上選擇了單擺來進行。但這其實是存在很多問題的,一是延長了活動時間;二是不利於學生進行精確的科學觀測。而且兩次試驗的設計也略顯不人性化,在操作上具有較高的難度。爲了解決這些問題,在課堂上的實際實驗操作過程中,我讓學生自主設計,對過程進行改進,結果很多學生創新性地採用了雙擺形式,一次性完成。相對來說,實驗時間縮短一半,提高了效率,很好地實現了對教學過程的改進,完成了學生的自主化學習。

二、巧妙問答,讓學生自主理解

美國著名科學家加波普爾說:“科學與知識的增長永遠始於問題。”問答是教學中經常會用到的教學方法,在教學中,採取巧妙問答的方式,可以有效引領學生進行自主化思考,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遵循由淺到深、循序漸進的提問原則,對於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以及求知慾是極爲有用的,因爲這可以讓教師幫助學生充分實現自主化的學習過程。例如,在三年級下冊《植物的一生》課堂教學中,爲了幫助學生實現自主化學習,我在課堂教學伊始,就進行了一系列的提問。“我們平時接觸到的植物有哪幾種?”“這些植物由什麼部分構成?”“這些植物有哪些特點?”通過這樣一些問題,幫助學生在聯繫生活經驗的基礎上,充分進行自主思考,並通過自主思考,深入理解植物與動物的區別以及相同之處。通過這樣的問題引導學生之間的自主討論,學生可以深入瞭解植物在我們生活中起到的作用及對我們有什麼樣的影響,從而幫助學生理解自然環境各部分之間和生命體的特性、生命週期複雜的相互作用,幫助學生進一步深入瞭解課堂上的學習內容,並在課堂基本教學的基礎上,進行自主化自由學習。巧妙問答,是教學中帶動學生自主學習、讓學生實現自由化學習過程的有效方式。通過巧妙問答,教師可以幫助學生強化學習效果,讓學生更深刻地理解教學內容,打開學生的思路,進行發散性思維訓練。

三、互動多樣,讓學生自主思考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學生對於知識的吸收方式是多種多樣的。因此,要更好地提高學生對於知識的吸收、理解,幫助學生完成自主學習,不但需要教師運用提問的方式,還需要運用其它多種多樣的互動方法進行輔助,比如小組討論、遊戲互動,等等。經過實際教學證明,這些方式都是極爲有用的。例如,在六年級下冊《踏上健康之路》一課的學習,我讓每位學生都模仿殘疾人,進行了實驗互動。我讓每位學生模仿體驗了一隻手系紅領巾的費時與不靈活,與一隻腳來回走的不方便和保持平衡的難度。通過這些體驗活動,我幫助學生意識到擁有一個完整的身體是很重要的,進而引導、啓發學生思考:“怎麼去保持一個完整健康的身體?”“殘疾人是不是等於不健康?”“殘疾人就一定是命運的弱者嗎?”等此類問題。體驗結束後,通過採取小組討論與彙報的形式,我讓學生談談自己知道的例子、想法以及日後的做法,讓學生知道我們在生活中還有很多比我們更困難的人都在堅持運動,保持健康生活,進而讓學生更深刻地體會到健康的重要性。互動多樣,是教師放手讓學生去學習,這樣可以充分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引導學生深入思考,這是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實現自主化學習的科學途徑。

四、總結

前文所述,是筆者在國小科學教學過程中,不斷思考並根據科學這門學科的特殊性及其它特殊屬性總結出來的做法,並且在多次嘗試中也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總之,科學是一門需要創新與思維的學科,我們要充分尊重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讓他們在科學課堂上展翅高飛。

國小科學教學論文 篇三

一、正確理解、處理教材的策略

教師要本着“固本求變”的原則處理教材。固本,就是依據本課教學目標;求變,就是要從實驗出發對教材內容進行選擇、改造或者增刪。就是要鑽研教材,並不斷創新,並從多方面,多角度地理解和挖掘教材編寫者的設計意圖,在能夠熟練把握教材,吃透教材的基礎上進行大膽的創新處理。如《浮與沉》一課研究“改變物體在水中的沉浮”活動,書中只列出了兩種可供研究的物品,這時就可以對教材靈活處理,讓學生再選擇自己喜歡的一兩件物品進行研究,效果會更好一點,學生在總結改變物體沉浮的方法時就會更加容易一些。

二、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

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習不會發生在被動的吸收之中。”教師要採取一些必要的方法,創設一定的探究氛圍,或採用一些手段來激發學生的興趣。只要有了興趣,便會引起學生的探究慾望,使其大腦中形成興奮中心,促使全身各種器官處於最佳狀態,這時學生才能真正積極和主動參與到整個探索學習過程中。因此,教師培養興趣,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慾望是學好科學課的前提。可採取的方法有:

(一)設疑激趣

如教《研究磁鐵》一課時可將載着手套的手(內藏磁鐵)接近桌上的曲別針(曲別針被線繫好,另一端固定的桌子上)。學生看到曲別針在空中飛舞,這時的思維便活躍起來,勢必會想,老師是怎麼辦到的?手中有什麼?它能不能吸引別的物體?由於急切想知道其中的祕密,從而會帶着濃厚的興趣,積極主動地投入到下一步的探究活動之中。

(二)體驗成功,鞏固興趣

探究的道路不是一帆風順的,既有成功,又有失敗。如“怎樣改變物體的沉浮”活動中,有的學生爲了讓鐵塊浮起來、讓裝入水仍未沉下去的瓶子沉下去,不斷地失敗,不斷地實驗,這時教師應該充分發現學生探究中的積極因素,加以鼓勵,使其體驗到成功的喜悅,也使其體驗到“失敗是成功之母”,體驗到意外。只有這樣,學生的興趣纔會更加持久。

三、創設自主參與探究的條件

(一)營造寬鬆、愉悅、民主的學習環境

在一節課之中,教師感情投入的多少直接影響着學生的感情投入,學生的思路能否打開,情感能否釋放,全在於教師的引導,所以爲學生營造一個寬鬆、愉悅、民主的學習環境就顯得尤爲重要了。從心理學角度來說,就是要使學生有一種安全感,舒適感。使他們毫無拘束地去學習。

(二)引導學生進行不同層次的探究

新課標認爲科學課程要面向全體學生,滿足學生的需要。由於學生在知識、能力、興趣、行爲習慣等方面存在着差異,如果還按原來的齊步走、一刀切的方式,就會出現能力強的同學“吃不飽”,進而興趣減弱;稍弱的學生“吃不了”沒興趣的現象。因此,教師要精心設計不同層次、深度的問題,讓不同層次的學生有選擇,在研究的過程中都有所發展,並且在此過程中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對於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適當地扶一扶,在探究方向和方法上進行點撥;對能力稍強的學生,要引導其自行選材設計實驗方案,然後進行深層次的探究。

(三)開放性原則

傳統的自然教學,學生大多處在封閉的課堂教學狀態之下,獲取知識的途徑過於單一,思維和各方面能力的發展不夠。因此,在改革後的實際教學中,要打破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引導學生利用學校、家庭、社會、大自然,網絡等等各種媒體和資源進行學習、學生不必爲了學習而共同處在某一時間和地點,學習可以是獨立的,也可以由小組合作完成,地點可以擴展到課外、校外。例如學習《節約用水》教師,可讓學生調查家庭、學校周圍,社區一些地方的用水量和浪費水的現象,爾後引導學生分組研究一些專題,如“水龍頭的漏水情況”,“公廁沖水情況”等等。讓學生通過調查、觀察、統計數據等活動進一步研究,最後可以以板報,手抄報的形式表現出來,這無疑加強了學生對社會的瞭解和參與,有利於學生實驗能力和創新意識的提高。

四、合作中研究

在科學探究過程中,學生往往會碰到許多的困難,更需要相互協作,因此.自主學習更要講究合作學習的策略。在小組合作學習時,要根據不同的內容採取相應的方法,在觀察實驗時,引導學生明確目的、分工,積極動手動腦,共同完成觀察實驗內容,填寫記錄單。在蒐集資料時,要爲其他成員提供具體資料,選取有效的信息。在討論時,在充分發表自己意見的同時,尊重並認真聽取他人的意見和建議,集思廣益,完成共同目標。

五、堅持科學探究的過程評價

教學評價的主要目的是瞭解學生實際的學習和發展狀況,以利改進教學,促進學習。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反思自己,並通過師生、生生之間的評價對學生的探究學習做出適當的評價。評價教師不僅要關注學生是如何一步步制定計劃和實驗的,也要注意學生在活動中的興趣,責任感,合作精神等等。評價不是爲了製造等級,而是爲了促進學生的發展,是使學生正確認識自己,完善自我的一種教育方式,是促使學生順利到達科學彼岸的重要一環。

六、總結

總之,在科學教學中,教師要始終以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爲主線,讓學生成爲科學探究的主體,運用各種策略,使學生愛學,樂學,學得快,學得好。將科學課以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爲宗旨的目的落到實處。

國小科學教學論文 篇四

隨着新課程的深入推進,越來越豐富的、複雜的課堂生成現象出現在老師眼前。面對生成,該怎麼辦?筆者以爲,“動態生成”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體現了課堂不再由教師主宰,而是教師依據學生的學習情況,隨時調整教學過程,讓學生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因此,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時刻關注生成,以生成爲教學資源,不斷創新,把師生的互動引向深入,讓課堂上不斷產生思維的碰撞,從而使課堂更加精彩。

一、面對生成:準備好了嗎

面對生成,教師需要在很短的時間內作出合適的反應,長不過幾分鐘,短不足十幾秒。仔細審視現實的科學課堂,我們會發現有許多教師面對課堂生成的情況,或手足無措,或茫然不知。

案例1:《空氣中有什麼》一課教學片斷。師出示兩支蠟燭,點燃,再出示一大一小兩個玻璃瓶,問:如果在這兩支蠟燭上分別罩上這樣兩個玻璃瓶,請大家猜一猜,會有什麼現象發生?

生:玻璃瓶中的蠟燭會熄滅,小瓶中的蠟燭先熄滅,大瓶中的蠟燭後熄滅。因爲小瓶中的空氣少,大瓶中的空氣多。師:到底會是怎樣呢?讓我們看實驗吧!(教師做演示實驗)師:實驗結果很清楚,罩上小瓶子的那根蠟燭先熄滅,罩上大瓶子的那根蠟燭後熄滅。你認爲,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是什麼呢?

生1:小瓶內空氣少,所以先燒完,大瓶內空氣多,所以後燒完。生2:燃燒需要氧氣,小瓶內氧氣少,所以蠟燭先熄滅,大瓶內氧氣多,所以蠟燭熄滅得晚一些。

師:也就是說,同學們都認爲燃燒需要空氣。那麼瓶中的空氣是不是全部被燒掉了呢?瓶中到底還有沒有空氣呢?接下來,我們主要來研究這個問題。

案例1 中,生1 和生2 兩位同學的發言是有差異的,這反映了兩位同學擁有不同的知識背景和思維水平。分析生2 的發言,我們可以判斷,該同學在課前已對空氣的成分這一知識點有所涉獵,在走進課堂時,他不再是一無所知。教師可通過追問該同學“空氣和氧氣有什麼不同嗎?”引導學生在第一種猜想“瓶中的空氣用完了,所以蠟燭熄滅了”的基礎上,產生又一種猜想:“燃燒需要空氣中的氧氣,蠟燭熄滅是因爲瓶中的氧氣用完了,但瓶中的空氣並沒用全部燒完,裏面應該還有空氣。”但教師壓根就未發現這一課堂生成資源。

案例2:一位教師在引導學生探究“紅墨水滴到熱水和冷水中哪種情況擴散得快”這一問題時,先讓學生進行猜測,接着讓學生用實驗來探究。本來絕大部分學生的猜想和教師心中的結論是“紅墨水在熱水中擴散得快”,但是,結果有三分之一的小組得出的結論是:紅墨水在冷水中擴散得快。這一結論與學生事先猜想的不相符,也出乎這位教師的意料。於是,這位教師要求學生重做一次實驗,其結果更是大大出乎教師的意料,有近半數的小組實驗結論爲“紅黑水在冷水中擴散得快”。該教師慌了,他給學生下了結論,判定是他們將水杯“晃動了”,紅墨水應是在熱水中擴散得快呀,接着馬上轉入下一個知識點的教學。

面對課堂生成,這位教師表現得有些手足無措。意外既然發生了,我們應將“壞事”變“好事”,應該抓住機會讓學生討論:爲什麼同一個實驗,同學們卻得出了完全不一樣的兩種結論呢?原因是什麼?這樣,學生就會意識到,影響紅墨水擴散快慢的因素是多樣的,做對比實驗時需要嚴格控制實驗變量。

二、把握生成:可以這樣做

課堂教學要重視預設,更要重視生成,以促進課堂的動態發展。那麼,我們該如何把握這些動態生成性資源,讓課堂煥發生命的活力呢?

1、借一雙“慧眼”——重視課堂觀察

課堂觀察是對學生課堂表現的觀察,其範圍包括認知水平、學習態度、情緒表現、人際交往、實際操作、獨創等。只有重視課堂觀察,教師才能在課堂上捕捉到更多的稍縱即逝的生成性信息,並冷靜地分析其教育的價值和意義,靈活地處理教學環節,重組教學方案,使學生真正“動”起來。

案例3:在進行斜面的實驗教學時,我先用投影向學生講解實驗方法。講解的同時,我不忘觀察每一位同學聽講是否認真,臉上是充滿信心還是茫然無知,因爲我知道這樣一些信息對後續的教學意義重大。忽然,我發現兩名學生已用木板搭出了一個斜面,用彈簧秤鉤着“重物”正想爬坡。看到這一現象,我意識到,自己講得太多了。於是,我停止了講解實驗方法,而是讓其他同學也先試着做一做。結果,通過實驗,每個學生都有收穫,結論“五花八門”,有“斜面能省力”“坡度越小的斜面越省力,坡度越大的斜面越費力”“在高度一定的情況下,斜面越長越省力”“在斜面長度一定的情況下,斜面越高越費力”等。

正是重視了課堂觀察,這位教師才能迅速發現有兩位同學不守“規矩”(未等教師發號施令便動起來),並冷靜地分析該現象產生的原因(自己講得太多了),靈活處理教學方案(讓其他同學也先試着做一做),才使學生真正“動”起來。

2、試一試“太極拳”——將問題返還給學生

將新生成的問題返還給學生,是處理“生成”性資源的有效策略。原因有兩點:首先教師要在短促的時間裏調動大腦中儲存的資料,迅速地形成應對的策略和引導的路徑,需要一個反應思考的時間,同時,需要最大限度地獲取學生對該話題的真實思想。所以,將問題本身返還給學生,無疑會使教師獲得喘息的機會,從容不迫地在內心整合學生的發言,發現問題的癥結,找到巧妙的引導方法。其次,問題從學生中來還回到學生中去,這有意或無意的舉動正契合了新課程“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的思想。

案例4:在《認識磁鐵》一課的教學中,在學生通過實驗得出磁鐵有南北兩極,同極相斥、異極相吸的結論時,一學生突然插嘴說:“老師,我覺得這個結論不對。這兒就有兩塊磁鐵(其實是一塊摔成兩段的磁鐵,斷的一頭在藍色一段的中間),你看它們怎麼同極相吸?”這位同學邊說邊拿同顏色的兩頭相接近,結果是同顏色的兩頭吸在一起了。這一結果也引起了一部分同學的認同。此時,教師沒有直接告訴學生原因,但也沒有對這一“插嘴”置之不理,而是將問題拋給了學生:“對呀,這兩頭都是藍色標誌,應該是同極相斥,但爲什麼會相吸呢?”將學生引向討論中。最後學生通過討論得出“一塊磁鐵斷掉後,每塊都會有兩個極,那塊都是藍色標誌的磁鐵它也有兩個極,剛纔同顏色相吸的那頭可能就是北極,所以相吸了”這一假設,然後,用實驗驗證了這一假設。

3、打一打“預防針”——生成也可以預設

教學的生成性,是否意味着不需要預設或不需要改進預設?

課程專家指出,新課程改革對預設的要求不是降低而是提高了。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這是亙古不變的至理。我們完全可以在進行教學預設時進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思考,預設學生會提出什麼問題、喜歡什麼樣的學習方式、生活有怎樣的體驗、解讀會有哪些感悟、探究會有哪些答案、練習會出現什麼錯誤……一旦我們做到儘可能地把課堂生成納入自己的教學預設中來,纔可能“練就”一雙火眼金睛,在課堂教學中做到遊刃有餘,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案例5:有位教師在教學教科版科學四上教材《我的小磁鐵》一課時,爲了解決“自由轉動”這一知識難點,事先在學生探究材料中進行了有意識的預設,準備了一支生鏽的頂針。在隨後的探究中,學生果然提出了疑問:我們的磁針爲什麼不能指示南北方向?於是,教師便把這一組的材料在實物展示臺一一出示,請大家來幫忙解決。不久,有位細心的學生舉起了手,胸有成竹地說:“老師,我知道原因了,是因爲頂針上生鏽了。”接下來學生自己想辦法除去了鐵鏽。一陣驚訝聲之後,學生終於使磁鐵重新轉動起來。教師讓學生仔細觀察此時的磁鐵轉動情況,並得出自由轉動的特點。

最後,筆者以這樣一個觀點作爲文章的結尾:過度生成的課堂,將會是沒有效率的課堂。因爲,生成畢竟不是目的,它只是手段——爲師生提供一個寬鬆自由的空間,富於挑戰的話題,達到解放學生身心,促進學生髮展的目的。一堂符合《新課程標準》的課,應該以預先設計和動態生成的辯證統一爲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