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高等數學教學論文(共11篇)

本站小編爲你精心整理了11篇《高等數學教學論文》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高等數學教學論文》相關的範文。

高等數學教學論文(共11篇)

篇1:高等數學教學淺談論文

高等數學教學淺談論文

摘要:

在高等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將數學家的故事引入數學教學,要根據不同專業介紹相關的數學應用,運用通俗易懂的類比介紹相關的數學結論,使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學習高等數學,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高等數學;數學應用;教學

數學是人們一致公認的一切科學中最具權威力的一門學科。當前,我國的高等教育已從“精英教育”過渡到了“大衆教育”階段,現在的大學教育也已從原來的“職業性教育”變成了“素質性教育”。同時,隨着社會的進步、文明的演進、學科之間的互相交叉滲透,數學與數學應用在當代社會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培養學生掌握數學知識與應用數學技能已成爲當代大學素質教育的重要部分。《高等數學》無論在理工科專業還是社會人文專業都是非常重要的必修科目,高等數學教學開始實現由服務於專業向關注學生基本素質的培養轉變。

然而,在現實的高等數學教學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例如,許多教師仍然完全根據現行的教材進行教學,脫離了實際應用,忽略了高等數學理論知識發展的過程,學生看不到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特別是與自己的專業知識之間的潛在聯繫,也不瞭解數學發展過程中的學術爭論、趣聞軼事,導致學生無法理解現行數學理論的嚴密性,更難以欣賞到數學之美,更不用談提高學生學習高等數學的興趣和積極性。

針對這些問題,本文試圖探討高等數學課堂教學趣味化、提高高等數學教學質量的一些粗淺看法。

一、將數學家的故事引入數學教學。

著名數學家M·克萊因(Morris Kline)指出,在教科書和學校的課程中,都將“數學”看作是一系列毫無意義的、充滿技巧性的程序。如同一個單詞,如果脫離了上下文,不是失去了原來的意義,就是有了新的含義。在人類文明中,數學如果脫離了其豐富的文化基礎,就會被簡化成一系列的技巧,她的形象也就被完全歪曲了〔1〕。

因此,筆者認爲,在高等數學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向學生傳遞數學文化知識,而且也應介紹一些數學思想的背景知識。如數學史料、一些數學概念產生的背景材料、數學家的介紹、數學在現代社會中的廣泛應用等,以使學生對數學的繁盛與發展過程有所瞭解,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也能讓學生體會到數學在人類發展歷史中的作用和價值。例如,在講微積分基本公式時,教師可以利用剛開始上課的5到10分鐘時間介紹牛頓(Newton)、萊布尼茨(Leibniz)等科學家的故事。牛頓於1643年1月4日誕生在英格蘭林肯郡小鎮沃爾索浦的一個自耕農家庭裏。接生婆和家人都擔心這個出生時只有三磅重的早產兒能否存活。

但是,他竟成爲了曠古爍今的科學偉人,並活到了84歲的高齡。可能源於成長環境的影響,牛頓自幼沉默寡言,但性格倔強,他大約五歲時,被送到公立學校讀書。少年時代的牛頓並不是神童,在老師眼裏他資質平常,成績一般。但是,牛頓非常喜歡閱讀,特別是一些介紹各種機械模型製作方法的讀物。受到啓發的牛頓會自己動手製作一些奇怪的小玩意,比如木鐘、摺疊式提燈、風車等。牛頓剛結束了他的大學課程,學校(劍橋大學)就因爲倫敦地區鼠疫流行而關閉,他離開了劍橋,在安靜的伍爾斯素普度過了1665年和1666年,在那裏開始了他在機械、數學和光學上的偉大工作。恩格斯在《英國狀況》中評價牛頓:由於發現了力的本質而創立了科學的力學;由於發現了萬有引力而創立了科學的天文學;由於發現了流數(微積分)和二項式定理而創立了科學的數學;由於發現了光的分析而創立了科學的光學。

二、根據專業的不同介紹相關的數學應用。

教師要根據不同專業學生的實際情況,儘可能地將高等數學知識和理論運用於其專業的實踐問題中,以幫助學生完成從抽象理論到實踐運用的知識遷移。例如,在給力學系的學生講高等數學時,可以用數學知識解釋爲什麼油罐車的罐體不是圓形的,而是橢圓的;對於社會學的.學生則可以利用微分方程去模擬人口或者種羣的數量變化以及預測;對於經濟專業的學生,可以舉例說明拉格朗日乘數法在經濟學中的應用。

在現實生活中,經常會遇到用量最省的問題,即在特定的條件下怎樣才能使效用最大化?這個問題用拉格朗日乘數法解決起來就十分簡單。假設,購買物品數量和物品價格的特定關係是(fx,y)=0,效用函數爲u(x,y),我們只要求效用函數達到最大或者最小,就可以構造函數h(x,y,λ)=u(x,y)+λ(fx,y),對h(x,y,λ)分別關於x,y,λ求導數,而後令導函數爲零,即得到最優化的必要條件ux(x,y)+λfx(x,y)=0uy(x,y)+λfy(x,y)=0(fx,y)=!0,解得臨界值x0,y0,λ0,帶入就得到在特定條件(fx,y)=0下,效用函數u(x,y)取到的最值。

三、運用通俗易懂的類比介紹相關的數學結論。

在語言表達上,教師要適當地變專業術語爲通俗直觀的語言。馬卡連柯說:“教育技巧也表現在教師運用音調和控制自己的面部表情上。”美國著名心理學家艾帕爾·梅拉別恩在做了許多實驗之後得出這樣一個公式:信息的總效果=7%的文字+38%的語言+55%的面部、肢體表達〔2〕。這個公式告訴我們,語言和麪部、肢體表達在教學中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例如,在講複合函數求導法則的時候,首先說明,求導就是一個對應法則,不妨把求一次導數類比爲剝一層皮、脫一件外套。如求函數y=ex2的導數dydx,課前就準備一個帶綠皮的核桃,把y看作是綠皮核桃,x2看作是硬殼核桃,x看作是核桃仁,根據連鎖法則,可以分兩步進行,首先求dydx2,可以比作把綠皮核桃剝去綠皮得到硬殼核桃,而後求dx2dx,比作把硬殼核桃剝去硬殼得到核桃仁。

完成這個任務是分步進行的,根據概率論中的乘法法則,要想從一個綠皮核桃得到核桃仁,就需要有dydx=dydx2dx2dx=ex22x。再如多元函數的複合函數求導函數,也可以聯想成完成一項任務的分步和分類問題,即加法法則和乘法法則的結合。這樣解釋就比較生動、淺顯、易懂,避免了教科書中晦澀難懂的公式,進而拉近了學生生活與教科書內容的距離,達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數學家張奠宙先生曾經說過:“教科書裏的數學知識,是形式地擺在那兒的,準確的定義、邏輯的演繹、嚴密的推理,一個字一個字地印在紙上。這是知識的學術形態,學生比較難懂,有的學生看懂了字面上的意思,甚至題目也會做了,卻不知道這些知識是做什麼的?這是學生還沒有接觸數學的教育形態。”〔3〕因此,好的數學教師就要針對學生的具體認知情況,採取積極有效的方式、方法,將教科書中公式化的、深澀的學術語言轉化爲學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的教學形態,從而把學習的歡樂、愉悅帶給學生,讓學生在成功的喜悅中形成樂學的情緒,與學生一起分享數學之樂趣,與此同時,高等數學的教學也必將達到一個良好的效果。

篇2:高等數學教學計策淺析論文

高等數學教學計策淺析論文

一、現代教育技術應用

在《高等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許多高等數學教師,在課件製作方面缺少自己的元素,甚至直接利用別人的課件,重複而缺乏創新,不能因材施教。在高等院校,尤其是財經類院校,各個專業的學生,數學基礎差別很大,因此必須針對學生,設計出適合自己學生的課件。

(2)許多教師的課件多數用PPT,以展示爲主,由原來的“書本灌輸”轉爲“電子灌輸”。對於《高等數學》的教學,在整個課堂上,都用PPT展示的話,講課速度會很快,短時間內向學生傳達較多的知識,對於基礎薄弱的學生,在高容量、高效率的課堂上往往顯得手忙腳亂,學習非常吃力。有些學生計算過程還不太清楚,課件已經轉入下一頁,想看上一頁的內容,卻無法看到,出現了銜接的問題。這樣學生對下面的內容更是稀裏糊塗,導致教學效果不好。這一點不像板書,整個黑板能展示很多內容,學生想看哪塊知識點,都能看到。這樣就要求板書與課件能很好地結合。

(3)現代化的教學手段也引起教師沒有教案,有些教師離開課件,就無法授課的局面,往往對授課的難點和重點把握不好,條理不清楚,影響教學效果。而寫教案是上好每節課的保障,這樣可以讓教師在上課的時候有總體思路,而且還能標註主題、重點、難點等。教師有了PPT,就忽視課前備課,講課時經常出現頁頁間的'銜接問題。同時,現代教學手段也使得許多學生不記筆記,而記筆記是參與教學的一種方式,通過記筆記去記憶、思索、提取重點、匯聚注意力等。

二、如何提高現代教育技術

在《高等數學》教學中的應用針對上面存在的問題,結合筆者的教學經驗,認爲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改進:

(1)製作合理的課件高等數學教師應適當參考別人課件,吸取他們的優點,去掉缺點。重要的是要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對課件進行合理的調整和修改,製作出適合自己學生的課件。例如對金融專業的學生,針對教學內容,可以講些關於金融方面的例題,這樣既增加了實用性,也能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高等數學教師之間應該加強課件製作的交流與協作,討論哪些內容應該寫在課件裏,爭取把最優秀的課件展現在課堂上。

(2)多媒體和板書合理結合根據《高等數學》學科特點,不是所有內容都適合用計算機技術來表現的。在新概念的引入或一些比較抽象的缺乏直觀性的內容上,例如:極限和導數的概念、定積分的概念、旋轉體的體積、多元函數的圖像等內容都適合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這樣可以使學生更能直觀地理解抽象的概念。然而對於一些計算的內容,例如求極限、求導數、求不定積分等內容,用傳統的板書更適合學生掌握解題思路,方便教師和學生的交流。如果解題步驟也通過多媒體展示,學生思考的時間比較少,會影響問題的理解。因此,這就要求教師在備課的過程中,一定要處理好哪些用課件展示,哪些用板書來教授,做到課件和板書的合理結合,從而達到最優的教學效果。

(3)充分利用網絡平臺可以通過學校的網站平臺,上傳整理的電子教案、典型習題解答、單元自測練習、知識難點解析,以及往年試卷、教學大綱,供教師和學生下載。建立教師輔導、答疑版塊,使教師能和學生更好地交流,使得學生能及時解決問題。在我們系裏,就建立了QQ羣,每天安排一個教師在線答疑,這樣學生當天的問題可以及時地解決,可以很好地進行下面的學習。

三、結語

總之,現代教育技術是教師專業發展的核心動力,是滲透教師專業發展各個層面的核心內容。因此在《高等數學》教學中,必須很好地結合現代教育技術,克服缺點,發揚優點,把《高等數學》和現代教育技術很好地結合在一起,從而促進《高等數學》的教學質量的提高。

篇3:大專高等數學教學論文

大專高等數學教學論文

大專高等數學教學論文【1】

【摘要】高等數學是學習現代科學文化知識及其他專業課必不可少的一門重要的基礎課。

本文結合筆者自身,並針對問題提出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高等數學問題對策 研究

高等數學是學習現代科學文化知識和其他專業課必不可少的基礎知識。

但在大專高等數學的日常教學中還存在着諸多問題,本文將從以下五個方面分析大專高等數學的教學存在的問題,並結合實際提出一些解決的對策。

問題一: 學員對高等數學的學習興趣不高

大專學員的文化課普遍掌握的不是很好。

因此,在日常教學中,儘可能地在教學過程中多加些實際生活中應用的例子,增強學習的興趣。

其次,教員在講授高等數學的某些知識點時,應儘量的與學員將來要學習的專業課的一些內容聯繫起來,學員必定會更加註意聽講。

最後,教員課前一定要認真備課,不能“照本宣科”,如果教員只顧自己講,而不考慮學員的反應如何,經常這樣的話,學員自然對學習高等數學失去興趣。

問題二: 學員數學基礎參差不齊

大專學員的數學基礎參差不齊,如果將所有學員安排在同一個班級上課的話,教員往往顧此失彼,教學效果難以達到預期目的。

這就要求教員在日常高等數學教學過程中要體現“以人爲本,以學員爲中心” 、“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則,在日常高等數學教學中可把學員分成基礎班、中級班、提高班三個層次,按照事先制訂的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和要求,進行分班教學,也可嘗試分層次的期末考試。

這樣的分層次教學與考覈,讓基本處於同一層次的學員在一起學習,避免了傳統教學中學員成績懸殊太大而產生的自卑和厭學情緒。

問題三: 部分教員多媒體輔助教學運用不恰當

在高等數學日常教學中恰當地使用多媒體課件,不僅能提高課堂效率,有利於調動學員的學習興趣,但也存在一些問題比如有些教員只顧播放PPT,與學員沒有互動,導致教學效果大大不理想。

爲了避免上述情況發生,在日常教學中還是應該以板書爲主,對於一些題目可以將主要解題過程在黑板上演算出來,最後一些繁瑣的計算可以藉助多媒體展示。

問題四: 教學內容與教學時間方面存在問題

由於院校改革,大專高等數學課時被嚴重壓縮。

如果還按照以往教學方式,教員往往爲了完成教學任務而趕進度,一些重、難點內容難以展開,影響了教學效果。

所以在大專高數的教學中不必追求大而全而是以應用爲目的,以必需、夠用爲度,將一些重點內容,其他專業課必須用到的相關知識點要詳細、高質量的講給學員,而那些可要可不要的知識點可以簡單的給學員作一些介紹,讓學員瞭解即可。

問題五: 部分教員教學能力不強,與學員的要求存在差距

目前大多數教員都具有研究生學歷,但是有些教員對於具體的教學過程卻知之甚少。

要改變這樣的情況,一方面學校要多給教員創造一些學習的機會。

另一方面也需要學校多爲教員組織一些相關能力方面的培訓,進而提升教員的教學水平與經驗。

學校可以定期通過教學比賽來選拔教學標兵樹立榜樣,進而促進教員自身提高自己教學能力的要求,同時也可以讓教學能力強,教學效果好的老師上示範課,讓全體教員進行現場觀摩,這對提高教員的`教學能力也是大有幫助。

參考文獻

[1]馬麗霞.高職院校高等數學教學改革探析[J].北京城市學院學報,2008.6

[2]郭迎春,茅國華.高等數學教學現存問題分析與對策研究[J].河北大學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07.9(4)

大專高等數學教學【2】

摘要:高等數學作爲大專教育中的基礎課程,需要我們給予重視和思考。

高等數學是大專院校一門重要的基礎課程,它不但爲學生學習後繼課程和解決實際問題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數學基礎知識及常用的數學方法,而且在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方面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大專;高等數學;教學探討

高等數學是大專院校一門重要的基礎課程,教師要勤于思考,善於總結,引導學生髮現生活中很多有趣、生動、形象而又蘊含了數學理論基礎和創新性思維的現象,喚起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增強學生主動學習的動力,最終提高學生未來的適應社會、勝任工作的能力。

1.過程教學的理論依據

1.1 學生的學習是在自己原有認知結構的基礎上的一個主動建構過程,能夠使學生的思維始終處於積極狀態的教學纔是有效的教學,而過程教學正是在教學中通過展現數學家的思維過程(創造過程)、教師自己的思維過程,使學生在重新經歷數學知識的發現、形成、改造、發展中和數學家同思考、共發現,從而使學生能真正體會到數學家是如何選擇問題的突破口,如何合理選擇發明創造的方法,如何調整研究問題的方向,面對錯誤是如何修正的等等。

這樣的教學不但有利於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而且更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造性,使學生學到活生生的創造整理方法,同時學生的心靈也可以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

1.2 過程教學中全體學生的不同思維展現,使不同的思考方法異彩紛呈,更易在同學之間產生影響。

好的方法更易被採納,失敗的教訓更易接受,從而更有利於解決他們將來遇到的新問題,因此在教學中暴露思維活動的過程應是高數教學貫穿的生命主線。

2.過程教學的實施

2.1 概念、定理、公式的教學中,引導學生經歷概念、定理、公式的發現、形成及證明思路的形成過程,讓學生掌握不同定理、公式之間的聯繫和區別。

教材中一般只給出了數學概念的定義、定理的內容,省略了概念、定理提出、證明方法的形成過程,從而給學生的學習造成了一定的困難,筆者認爲教師應向學生提供數學概念、定理形成的有效情景,引導學生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識和經驗,通過主動探索和積極思考,親身經歷概念是如何發現、形成的,最終由學生自己發現相應的概念與定理,這樣,學生才能真正領悟概念的本質,弄清概念的外延,從而避免在後繼的學習中出現概念性錯誤。

2.2 在解決問題時向學生展現問題的提出、思路的形成、發展,調控以及修正過程。

“問題是數學的心臟”,筆者認爲教師應採用適當的方法來暴露、揭示教師和數學家真實的解決問題的思維過程,如當教師遇到問題時是如何尋找突破口,在問題的解決過程中如何調控自己的思維,如何發現和提出新的問題等等。

我們知道證明“∈(a,b),使f(ξ)=0或f′(ξ)=0”是微分中值定理應用中的兩類重要問題,常常利用Rolle定理來解決,對於第一類問題往往通過找出f(x)的原函數F(x),對F(x)在[a,b]利用Rolle定理證明F′(x)在(a,b)內存在零點即可,對於第二類問題也可類似解決,可見兩個問題都轉化爲求f(x)的原函數F(x)。

而學生面對此類問題往往卻束手無策,不知如何下手,歷來是教學的重點更是難點,可見如何使學生通過例題的學習掌握規律、找出通法,掌握解決問題的實質和關鍵應是提高解題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

3.“過程教學”與“結果教學”的協調統一

3.1 選擇恰當的教學內容。

篇4:高等數學教學反思論文

高等數學教學反思論文

摘要:高等數學作爲一門基礎性學科,在高校教學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從基本概念講解和知識的綜合應用兩個方面介紹了在本科生高等數學教學中的體會與思考。

關鍵詞:高等數學;基本概念;綜合應用能力

高等數學是高校教學中的一門重要課程,也是大多數剛踏入大學校園的本科生必修的一門課程。隨着高校規模的進一步擴大,學生的素質和水平參差不齊,而高等數學又是一門理論性強、具有嚴密邏輯思維性的基礎學科,因此要求每位高等數學教師要切實重視這門課的教學。要想學生真正喜歡上這門課,並且很好地掌握這門課,就需要不斷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

高等數學基礎性強、理論性強、邏輯性強,它的推理、證明、數據演算等必須經得起推敲,容不得半點虛假。爲了避免出現“一聽就會,一做就錯”、生搬硬套、遇到實際問題不會分析的狀況,在高等數學的課堂教學中要從基本概念、基礎知識出發,逐步培養學生的分析、推理能力和綜合應用能力。

本文就談一下筆者在高等數學教學中的體會與思考。

一、注重基本概念的講解

數學概念是人類對現實世界的空間形式和數學關係的簡明概括,它是推導定理、公式、法則的出發點,是建立理論體系的着眼點,是數學教學的核心內容。但是許多學生在學習高等數學的過程中不注重課堂教師概念的講解,只偏重於解題。一看到題目,如果題目曾經見過,不管條件如何就開始生搬硬套;如果題目沒有見過就發呆愣神,根本不會分析推理。因此,在課堂教學中,一定要注重概念的理解,而不是將一個個抽象的概念“冰冷冷”地放在那兒,教師應該將知識體系很好地連貫起來,同時將所學內容與實際生活結合起來,能夠生動形象地組織教學。

基本概念的引入和數學史結合

在講解基本概念的時候,穿插一些數學史的內容,一方面可以加深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另一方面也可以加深對概念的理解。例如,在講解“導數”概念的時候,首先引入一些數學史的內容。

到了17世紀,有許多問題需要解決,這些問題也就是促使微積分產生的因素。歸結起來,大約有四種主要類型的問題:第一類是求即時速度問題;第二類是求曲線的切線問題;第三類是求函數的最大值與最小值問題;第四類是求曲線長、曲線圍成的面積、曲面圍成的體積、物體重心的問題。這些問題在當時得到廣泛的關注,許多著名的數學家、物理學家、天文學家都提出了許多很有建樹的理論,爲微積分的創立作出了貢獻。

17世紀下半葉,在前人工作的基礎上,英國大科學家牛頓和德國數學家萊布尼茨分別在自己的國度裏獨自研究和完成了微積分的創立工作,雖然這只是十分初步的工作,他們最大的功績是把兩個貌似毫不相關的問題聯繫在一起,一個是切線問題(微分學的中心問題),一個是求積問題(積分學的中心問題)。

牛頓和萊布尼茨建立微積分的出發點是直觀的無窮小量,因此這門學科早期也稱爲無窮小分析,這正是現在數學中分析學這一大分支名稱的來源。牛頓研究微積分着重於從運動學來考慮,萊布尼茲卻側重於幾何學來考慮。

這一段數學史的講解,首先爲緊接着引入“導數”概念時給出兩個引例(直線運動的速度和曲線的切線)做好了鋪墊,也引入導數概念的出發點——直觀的無窮小量,與上一章的極限概念結合起來。其次,17世紀要解決的前三個問題,也就是導數這一部分重點要解決的問題,開篇就把該章的主要框架給出。第四個問題爲後面積分學的引入埋下了伏筆。介紹牛頓和萊布尼茲的主要貢獻,爲定積分求解公式稱爲牛頓-萊布尼茨公式給出了合理的解釋。

一段數學史的引入既讓學生了解了微積分的發展,調動了學生學習興趣,也可以更好地銜接課堂內容,何樂而不爲呢?2.基本概念和實際相結合在講解級數這一部分內容時,學生總覺得枯燥、抽象,感覺就是一些運算,並沒有什麼實際的應用。

講解時,首先給出一個有名的悖論“Achilles(傳說中的希臘英雄)追趕烏龜”:設烏龜在Achilles前面A米處向前爬行,Achilles在後面追趕,當Achilles花了a秒時間跑完A米時,烏龜已向前爬了B米;

當Achilles再花b秒時間跑完B米時,烏龜又向前爬了C米,……這樣的過程可以一直繼續下去,因此Achilles永遠也追不上烏龜。

顯然這一結論有悖於常理,是絕對荒謬的,可是如何用數學語言解釋清楚呢?這樣一個悖論可以調動學生積極思考。在思考的過程中,引入級數的概念。接着講解級數的一些基本性質,從而再給出一些級數在實際中的應用,例如:一慢性病人需每天服用某種藥物,按醫囑每天服用0.05mg,設體內的藥物每天有20%通過各種渠道排泄,問長期服藥後體內藥量維持在怎麼樣的水平?通過對於級數的計算可以得到長期服藥後體內藥量近似爲:0.05 10.25m g5454542 3#8 ++`j +`j+gB=而在實際病例中,醫生往往根據病人的病情,考慮體內藥量水平的需求,確定病人每天的服藥量。如一慢性病人需長期服藥,按照病情,體內藥量需維持在0.2mg,設體內藥物每天有15%通過各種渠道排泄掉,問該病人每天的服藥劑量應該爲多少?[2]這樣聲情並茂、理論聯繫實際的一節課就可以讓學生既思考了問題,又可以掌握基本知識,同時還激發了學生對抽象數學的興趣,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注重知識的綜合應用

高等數學現行教材中的很多例題,由於篇幅原因一般只有題目的解答過程卻沒有思考過程,因此愛問問題的學生往往會問,如果是自己解題的話,怎麼會這樣想呢?這個疑問就是授課教師在講解題目時重點要解決的'。也就是說,授課教師不但要把解題的過程講解清楚,還要從解題思路方面進行引導,指導學生怎樣運用所學知識獨立尋找解題思路,也就是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

例如在講中值定理這一節時,有例題:設在區間I上恆有:f( x )f( x )2x x ,x ,x I1 2 1 221 2-G-!證明此函數在I上爲常數函數。

學生本來對證明題就有一種畏難情緒,一見到是抽象函數的證明題,更是無從下手,一頭霧水了。這時教師不能直接講解題過程,而是要逐步分析、理解,讓學生給出解題過程。

首先幫助他們分析題意,引導學生逐步思考。要想證明一個函數爲常數函數,由拉格朗日中值定理可知,“如果函數在區間I上的導數恆爲零,那麼函數在區間I上是一個常數”,因此只要證明“在區間I上,函數的導數均爲零”。

講到此處,給學生一個思考的餘地,讓他們試着去選擇方法,看看如何證明函數的導數爲零。於是學生在思路的引導下會進一步考慮。很多學生會選擇拉格朗日中值定理,將左邊函數值的差轉化爲和導數相關的量。此時教師就可以趁勢鼓勵他們想着要去轉化左邊的式子,非常正確。但是轉化的過程要利用拉格朗日中值定理,那麼條件滿足嗎?在拉格朗日中值定理中要求所考慮的函數在閉區間內連續,對應的開區間上可導,定理中的兩個條件缺一不可,而這個題目中並沒有給出函數的連續性和可導性。那要怎麼處理呢?如果想出現導數形式,就可以從導數的基本定義出發進行分析。導數是差商的極限,反映的是變化率。

左端只給出了函數值的差,那麼自然想着要和自變量的差結合,出現差商形式,將所給等式變形爲:()()x xf x f x2x x1 21 21 2G---而導數是一種極限形式,進而不等式兩邊取極限,利用夾逼準則結合極限的性質,所證結論成立。

通過逐步分析,問題就迎刃而解了。這個分析題的過程既有學生的參與,也有教師的講解,利用條件和基本概念逐步分析就是對學生推理思維訓練的過程。對學生來說收穫更大。由這個題目的分析求解過程可以發現這是一道綜合性較強的題目,需要學生對每個知識點——拉格朗日中值定理、導數定義、夾逼準則以及極限的性質必須要熟練掌握,然後纔會融會貫通。

數學的題目千變萬化,永遠做不完。這就要求學生對基本概念掌握紮實,每個知識點要理解清楚。在題目的分析過程中,對基本概念和知識點融會貫通,逐步培養自己的邏輯分析、綜合思維的能力。那麼無論碰到什麼樣的題目類型都可以獨立思考,逐步分析,尋找合適的解題方法。

總而言之,高等數學的教學是需要一個過程的,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只有不斷提高自己的數學素養和教學能力,才能把高等數學這門課講好,才能逐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樂趣,達到教與學的雙贏。

參考文獻:

[1]卡茨.數學史通論[M].李文琳,等,譯.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陳紀修,於崇華,金路.數學分析(下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同濟大學數學教研室.高等數學(上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篇5:高等數學教學的體會論文

高等數學教學的體會論文

【摘 要】高等數學是高等院校理科系最重要的基礎課程之一,它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邏輯推演和計算能力及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本文從教學實際工作出發,淺談關於高等數學教學的幾點體會。

【關鍵詞】高等數學;教學課件;教學方法

高等數學是普通高校理科專業學生重要的基礎課程之一。課程的目的是培養學生準確、簡練的表達能力,能用標準的數學語言清晰地陳述自己的思想,是幫助學生了解高等數學處理問題的基本思想,並能運用這些思想方法處理數學、經濟學和其它學科遇到的問題。高等數學還具有內容多,跨度大,概念抽象,系統性與邏輯性要求高,思想方法重要,應用廣泛等特點。因此,探索出一套面向學生教授高等數學的教學方法,使得他們較快適應高等數學的學習方式,較快進入角色,從而真正提高教與學的質量,具有重要的意義。下面來談一談本人通過五年多高等數學的教學實踐所獲得的幾點心得體會

一、激發學生學習高等數學思想方法的興趣

關於激發學生探究高等數學思想方法的興趣,我們必下夫,要不然學生面對概念多,抽象性強,學習難度大的高等數學,不容易把握其知識結構和各部分內容之間的聯繫,做題沒有思路。怎樣才能將快樂還給高數課堂?在每一項教學能容中,都隱含着大量的數學思想和教學方法,要充分開掘,使學生通過理解和掌握數學思想方法,認識數學本質,同時增強學高數和用高數的興趣意識。同時,我們的授課要引人入勝,時刻注意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二、注意課後複習以及基本知識的積累

學習和應用新知識固然很重要,但知識的鞏固和消化也十分必要。特別是對高等數學這種前後知識關聯性比較強的學科,學習新知識通常都是建立在已獲取知識的基礎之上的。因此,認真而及時地複習對於後面知識的學習影響至深。高等數學有它自己的一套語言及思維方式,理解掌握並熟練運用這套語言及思想對於學好高等數學非常重要。本人在教學中發現,在高等數學開始的學習階段,大多數感到學習困難的同學總是對那樣的'一套語言及思維方式不適應,很大的一部分原因就在於對概念,定理的理解,記憶不夠準確熟練。雖然說學習數學不能死記硬背,但不熟悉數學的基本概念,公式,定理,法則及有關性質,就談不上數學思維,更不要說解決問題。只有經過鞏固和複習,才能加深理解和記憶,從而真正掌握它,將其轉化爲自己的東西,得以靈活運用。 知識在於積累,學習高等數學也是一樣。初期的基本知識的積累對於學生進行下一步的學習,對於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培養都具有重要的意義。記住一些較爲簡單的結論,如課後習題中的某些結果及解題方法,如課本中一些實用的而非定理形式體現的結果等等,對於進一步理解,分析,解決較難的問題都具有化難爲易的作用。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對於有些經常用到的解題方法及習題結論,應作爲重點要求學生加以記憶積累,只有經過不斷的複習,鞏固,積累,運用,才能使得學生對高等數學的學習感到輕鬆自如,才能使得學生對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感到駕輕就熟,從而消除或減輕學生在學習高等數學中的畏難情緒。

三、注重學生的主體優勢

課堂教學是在教師的精心組織和指導下學生積極參與配合的過程,以學生爲中心是這個過程的出發點。因此,組織課堂教學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如何才能發揮學生的主體優勢呢?最重要的一條就是教師在課堂組織教學要立足實際,以人爲本,力爭最大限度地爲學生創造顯示才能,發揮才智的環境,鼓勵學生質疑,鼓勵學生大膽想象,提出問題,思考問題,加強師生互動環節,使學生始終保持學習數學過程中的主動狀態,主動觀察,主動思維,主動回答,使教學過程本身成爲學生髮展和提高的過程。同時,對一些問題的多種解答給以全班展示,討論,評價,在一定程度上也爲學生學習提供了一定的方法指導。

四、計算機在高等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計算機在高等數學教學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網上教學是高等數學計算機輔助教學的一種重要形式,提供網上高等數學課程資源,可以幫助學生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進行學習和查閱,並可以瞭解課程的重點難點及習題的解答。

教學課件是指一些直接用於教學的計算機軟件,與數學工具性軟件不同,工具性數學軟件通常是不能直接用於教學的,它必須在編程或在開發才能成爲數學課件。可根據學習目的,地點的不同,或在課堂上演示數學課件,或在課外使用課件。我比較重視實課件的應用,它能夠很好的提高教學效果。

高等數學的學習要做一定量的練習,這是數學學習的特點之一。精選適量的練習題,按一定的結構,利用計算機的儲存,查詢能力,快速反應能力和互動能力構成題庫,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基礎和時間去進行練習。題庫系統的建立,可以實現資源共享,並可以節省大量的重複勞動,減輕教師的負擔,將精力投放於教學的其他方面。

參考文獻:

[1]同濟大學應用數學系.高等數學.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3

[2]彭秋髮,戴立輝,顏七笙.試談計算機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工科數學,2002.2

[3]陳光潮.經濟數學基礎.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篇6:高等數學教學現狀研究論文

1.文科高等數學教學的現狀

作爲高校,結合我校文科生的現狀,現在文科高等數學教學上存在以下一些問題:

1.1文科生個體差異性較大、數學基礎比較薄弱。高等數學具有運算複雜、內容抽象、應用廣泛等特點,因而大部分文科生在潛意識中對數學存在畏難心理,加之近年高校的不斷擴招,生源質量得不到保證,學生整體素質下降已成爲一個不容忽視的現實。還有相當一部分文科生之所以選擇文科專業是因數學成績不理想,他們普遍認爲數學單調乏味、難於理解,無形中就更增加了文科生學習高等數學的難度。

1.2文科生在學習高等數學過程中缺乏學習興趣、學習動機不明確。數學學習動機直接推動學生進行數學學習,它是學生個人的心理需求、企圖達到目標的一種內在動力。現實中,數學科學與人文科學的聯繫越來越密切,數學裏面處處顯現哲學等人文科學。教師要向學生講明兩者的辯證關係,在教學中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逐步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與方法。

1.3教學方法簡單、形式單一。文科高等數學是近些年纔開設的基礎學科,教師大多是從理工科教師中挑選的。這些教師雖然具有豐富的經驗,但對文科生的專業不很瞭解,對文科高等數學的教法還不熟悉,教學難以突出重點,且與學生專業內容聯繫少,引不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實踐中,不能遵循“學生爲主體、教師爲主導”的教育理念,對深奧的定理、抽象的概念講得過多,以致學生學習興趣降低、教學效果較差。

1.4課程設置和教材內容還需進一步完善。教材的質量直接影響到教育質量的高低。當前,文科高等數學課程沒有通用的教學大綱,雖然目前教材的數量很多,但適宜文科生特點的教材很少。大部分是以理科高等數學爲模本,通過簡單改編而成。教材中的內容多而雜,語言生硬抽象、難以理解,與許多文科專業聯繫少、缺乏實用性。許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專注講解教材內容,而缺少背景介紹和聯繫實際應用。

2.文科高等數學教學的對策探究

2.1文科生的特點和需求

從對滄州師範學院2013級文科類開設高等數學課程的市場營銷、旅遊管理、金融保險等專業調查問卷的統計數據看,文科生中比較喜歡數學的佔42%,文科專業學生中認爲目前所學的高等數學內容比較難的佔57%,學習高等數學比較吃力的佔71%。從調查中我們發現“降低難度”“提高趣味”的比例較大,因此我們必須在這些方面下功夫、做文章。文科生的專業特點決定了高等數學在知識層面上不宜對學生有過高的要求,更不能成爲他們學習的負擔。文科高等數學的教學要放棄單純的理論灌輸,教材內容必須考慮思維方式的培養、數學知識的結構優化,還要涉及文科生的專業特點,可以將一些應用較廣的內容補充進來。例如:要開設微積分、線性代數、微分方程等課程。微積分是高等數學教學的基本內容,也是許多課程的基礎,應用廣泛而深刻,這點必須向學生重點介紹。對於一些必要的計算,線性代數的應用比較廣泛,特別是對金融經濟學專業學生來說更爲重要。還可以利用數學建模做些探索性的嘗試,形成邊學邊用的學習環境。

2.2教學目的

根據當今社會對高素質人才的渴求及文科生未來要從事的工作,結合高等數學學科的歷史特點、發展趨勢和作用來看,設置文科高等數學的目的大致有兩個方面:一是培養與增強文科生的理性思維、能力,提升文科生的整體素質;二是理解與掌握高等數學的基本思想、方法和內容。在這兩方面中對文科生來講應以前者爲重,後者是前者的基礎,前者只有通過後者才能實現。一個人若具備良好的數學素質,可以更好地利用科學的方法和思維分析解決實際問題,提高創新意識、能力。隨着計算機的出現和IT產業的飛速發展,各門學科的融合、量化趨勢更促進了數學與其他學科的結合,這就要求文科生也應具備一定的數學素養。

2.3將數學文化融入教學,激發學生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能激活人的思維潛能,讓人主動去學習,並使人更多地接觸該領域的內容。依據文科專業的特性和學生自身特點,將數學文化融入到文科數學教學,不僅豐富教學內容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數學文化主要是指數學的思想、精神和方法。文科生不擅長抽象、邏輯思維,而發散、形象思維較好,分析綜合問題的能力和論證問題的能力較差,但對事物較敏感且具有文學知識的優勢等特點。在教學中儘可能將數學史融入其中,有很多以數學家的名字命名的定理,比如柯西定理、費馬引理等,在講這些內容時,都可以把背景知識介紹給學生,並儘可能將數學語言文學化、藝術化,使學生在學習數學分析、論證方法和理性思維的同時,感受到高數的魅力,不僅能掌握數學的精神、思想和方法,提高思維邏輯能力,同時也可以開闊眼界,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2.4採取多種形式和手段豐富教學內容,調動學生積極性

數學家哈根莫斯說過:“最好的學習方法是激勵學生自己去動手、去思考,而不是講清事實。”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應採取精講與勤練相結合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多分析和思考、多提問題,並通過調查問卷等形式及時反饋學生的意見,不斷完善教學手段,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可以藉助多媒體技術使課堂教學變得更加生動和直觀,內容上也更具感染力和表現力。例如:在講授二重積分時,可先從討論計算曲邊梯形的面積之間的關係引出二重積分與曲頂柱體體積的關係,再利用多媒體使曲頂柱體劃分爲小曲頂柱體的過程更直觀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另外,多關心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多采用鼓勵的方法促進教學,也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5摒棄單一評價方式,建立多元化評價體系

當前,高等數學的考試方式一般是以閉卷考試爲主,兼顧考查上課出勤及平時作業情況。這種評價方式存在的一大弊病就是以試卷成績決定學生的學習情況。這樣就會導致學生只知考前突擊、死記硬背,而不注重日常學習和積累。這種評價方式與我們的教育目的相悖,既不能反映學生t的真實水平,也不利於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更難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爲了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提高數學應用能力,我們必須摒棄單一評價方式,對其進行合理優化,將考覈方法改爲閉卷和開卷相結合的方式,例如:用提交論文的形式把考查目標融入相應的實際問題,教師只負責指導,而讓學生利用各種方式親自動手蒐集資料、尋找適當的解決方法,以此來考查學生對高等數學知識的認知程度和數學在各知識領域中的應用能力。

作者:楊麗 賈慶蘭 工作單位:滄州師範學院數學系

篇7:高等數學教學現狀研究論文

1目前高等數學教學與初等數學教學脫節的現狀

1.1管理模式

長期以來,許多中學生習慣於在老師的精心呵護下生活和學習,對老師產生了很強的依賴心理。而大學老師更注重學生的自主學習,對學生的關照程度明顯不如中學教師那樣投入,這種教育管理模式的大幅度跨越使很多學生一時很難適應,對學習過程產生了一定的消極影響,以至於有爲數不少的學生在大學一年級期間開設的高等數學課程考試中紛紛亮出紅燈。

1.2教材與教法

與初等數學相比,高等數學的理論性更強,內容更抽象。大量抽象的數學符號的出現,邏輯語言的應用,使學生在短期內很難適應。此外,一些本來應該在中學階段講授的內容如:三角函數的積化和差、反三角函數、極座標等知識點,由於大學聯考時不考這些內容,致使在中學階段沒有講授。而極限、導數等一部分高等數學的內容儘管進入了中學數學教材,但中學階段對這些知識點的處理僅僅侷限於簡單的計算。大學數學則更重視用分析定義去探究函數的更深刻的內涵,難度明顯加大,從而導致部分學生陷入了對高等數學既想努力學好又感到阻力重重的兩難境地。教學方法上的差異也是導致部分學生害怕高等數學的一個主要原因。中學數學教學進度較慢,對抽象的概念和一些難以理解的推理論證,老師有足夠的時間進行反覆的講解,學生有充足的時間進行不斷的演練。而高等數學的教學更注重對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抽象理論的論證,由於學時偏緊,許多計算過程都留給學生在課外解決,教學進度明顯加快,學生一旦對教學節奏不能適應,就很容易陷入惡性循環的怪圈。

1.3學習方法

學習方法的不適應也是部分學生學不好高等數學的一個主要因素。爲了應付大學聯考,高中的學生在相當多的時間內深陷題海而不能自拔。高等數學的學習則要求學生必須做到課前適當預習,課上勤于思考,課後認真複習,並在複習的基礎上完成相應的作業。大學生以自主的學習爲主,如果僅滿足於課堂聽講這一個環節,對知識的理解就難免顯得膚淺,其結果當然是似懂非懂,最終也就必然導致學習成績的滑坡。

1.4思維方式

初等數學教學雖然強調要重視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但事實表明,還是有相當一部分的大學新生對數學證明的嚴密程度望而生畏,很多學生經常憑感覺或猜測代替推理,在數學學習中明明有疑問卻提不出問題。從歷屆學生反饋的信息表明:學生最怕的就是證明題,他們駕馭數學的能力與學習高等數學的實際需要還存在着較大的差距,這就不可避免地會影響高等數學的學習。

2高等數學與初等數學教學銜接的切入點

2.1接觸瞭解學生,用真誠感化學生

剛從高中升入大學的學生身心還處在不是很成熟的發展時期,教師應儘可能地與他們多接觸,通過提問、談話等方式瞭解學生在中學階段對有關數學知識點的掌握情況,以期實施因材施教。教師要幫助學生及時克服數學學習中的畏難情緒,幫助學生排除學習上的心理障礙,樹立戰勝困難的信心。教師要特別重視上好第一堂課,實踐證明,第一堂課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到學生對本門課程的學習態度和學習效果。我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習慣於將本門課程的作用與地位、教學目的與要求以及學習中需要注意的問題和可能遇到的困難第一時間明明白白地告知學生,將初等數學和高等數學的特點以及教學方法與學習方式的區別在第一時間就和學生說清楚,讓他們做好必要的心理準備,而不至於像在黑屋子裏被老師牽着鼻子走。

2.2以慢節奏啓動,逐步實現新舊知識的接軌

學生剛開始接觸高等數學,總有一個銜接和適應的過程。教師在高等數學教學的起始階段應該注意適當放慢速度,以慢節奏啓動,幫助學生順利完成由適應初等數學的教學方式到適應高等數學教學方式的平穩過渡。教師在備課時,要了解中學階段有關知識的教學現狀以及與高等數學知識的內在聯繫,對教材作恰當的處理。教師在講課時要經常注意運用類比、推陳出新,使學生在溫習舊知識的基礎上比較順利地獲取新知識。

2.3引導學生掌握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由於高等數學的教學進度快,理論抽象難懂,僅靠課堂聽講就想掌握全部知識是不現實的,因此,教師應指導學生做好課前預習、課堂筆記和課後複習。通過預習,可以使學生在學習新知識時,提高聽課的積極性和作筆記的選擇性,努力掌握教師分析問題的思路和方法,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通過複習,讓學生學會概括和總結,增強對知識的理解,形成真正屬於自己的知識框架體系。應該鼓勵學生充分利用好學校的圖書資源,圖書館無疑是加快學生成才步伐的階梯。

2.4指導學生正確使用數學語言,重視學生的能力培養

高等數學的任課教師在教學時要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數學語言及符號運用方面的訓練,讓學生體會到數學語言是解決問題的有效工具。邀請數學成績優秀的高年級學生爲新生做學習經驗介紹,指導學生成立學習興趣小組,也是對新生儘快適應高等數學學習大有裨益的舉措,這非常有利於學生相互之間的取長補短,共同進步。高等數學的任課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閱讀數學書籍,對於定義、定理及其一些推論,必須逐字逐句地仔細推敲。強調將閱讀和獨立思考緊密結合,這樣不僅能把證明的思路弄得更透徹,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也會得到較大幅度的提高。高等數學的任課教師還應有意識地對學生加強訓練和指導,培養學生善於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習慣,提高學生辨別是非的能力。結合教學實際給學生講解一些數學家的故事及他們思考問題、探索問題的方法不失爲培養創新能力的一個好方法,這不但可以使學生了解高等數學中的一些重要概念和定理的來歷,而且可以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熱情,促進創新能力的培養。

3高等數學教學與初等數學教學銜接的注意事項

1)應經常結合具體內容,介紹數學在現實生活及今後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介紹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的相關信息,並注意引導學生培養學好高等數學,立志爲社會服務的責任感,樹立遠大的理想和正確的人生觀,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2)要引導學生從數學內容和方法中發現辨證因素,通過分析數學中的一系列辨證關係,如常量與變量、有限與無限、離散與連續、近似與精確、微分與積分等,逐步培養學生的唯物辨證觀。

3)給學生介紹我國曆史上一些數學家的重要貢獻,讓學生懂得,我們的國家和民族,在數學領域中曾經有過輝煌的歷史;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數學領域中仍有許多東西值得我們去探索,尤其在解決與國計民生密切相關的實際問題中,數學具有十分美好的前景。

4)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狀況,引導學生營造一種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精心編寫教案,在突出重點精講的同時,注意留有讓學生課外繼續探索和提高的空間。教師要真正將學生視爲學習的主體,讓學生自己掌握學習的命運,充分發揮其主觀能動性。

5)教學,絕不是簡單的知識傳授,教師要認識到教學過程是一個創造過程。每個教師都要研究教與學的相互作用,將教學過程視爲師生共在的探索真理的過程。高等數學的任課教師要注重答疑這個教學環節,除了課前與課後擠一點時間爲學生釋疑解惑以外,還可以利用網絡媒體爲學生釋疑解惑,此外還必須在每週安排一個固定的時間面向全體學生答疑。這不僅可以及時幫助學生排除學習上的困難,還能通過與學生的交流及時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和學習情況,教書育人,把教學銜接的工作做得更加完美。高等學校是人才培養的重要陣地,我們應當努力實踐“以育人爲本,以學生爲主體”的理念。堅持以育人爲本,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始終把培養人才作爲學校的根本任務。堅持德育爲先,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和健全人格的形成。以學生髮展爲核心,注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充分尊重、關心、理解和信任每一個學生。因材施教,促進學生的平等、和諧、自主發展,併爲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隨着高等教育大衆化進程的加快,人才培養的質量必將成爲人們普遍關注的問題。使學生順利實現由初等數學向高等數學學習的平穩過渡,教學銜接的任務非常艱鉅,努力實踐和探索教學銜接的有效途徑,是擺在每個高等數學教師面前的一項刻不容緩的艱鉅任務。

作者:江正仙 工作單位:江南大學理學院

篇8:高等數學教學現狀研究論文

一、數學文化與數學文化觀下的教學模式

(一)數學文化

文化視角的數學觀就是視數學爲一種文化並且在數學與其他人類文化的交互作用中探討數學的文化本質。在數學文化的觀念下,數學思維不單單是弄懂數量關係、空間形式,而且是一種對待現實事物的獨特的態度,是一種研究事物和現象的方法;在數學文化的觀念下,那種把數學知識與數學創造的情境相分離的傳統課程教學方式將會被摒棄;在數學文化的觀念下,數學教學不再把數學當作是孤立的、個別的、純知識形式,而是將其融入到整個文化體系結構當中。總之,數學作爲一種文化,可使數學教育成爲造就培養下一代,塑造新人的有力工具。目前,數學作爲一種文化現象已經得到廣泛認同,但是,迄今爲止,“數學文化”還沒有一個公認的貼切定義,很多專家學者都從自己的認識角度論述數學文化的涵義。從課程論的角度來理解數學文化,數學文化是指人類在數學行爲活動的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產品和精神產品。物質產品是指數學命題、數學方法、數學問題和數學語言等知識性成分;而精神產品是指數學思想、數學意識、數學精神和數學美等觀念性成分。數學文化對人們的行爲、觀念、態度和精神等有着深刻影響,它對於提高人的文化修養和個性品質起着重要作用。[1]

(二)數學文化觀下的教學模式

在數學文化的觀念下,數學教育就是一種數學文化的教育,它不僅僅強調數學文化中知識性成分的學習,而且更注重其觀念性成分的感悟和薰陶。數學文化觀下的數學教育肩負着學生全面發展的重任,它通過數學文化的傳承,特別是數學精神的培育,來塑造學生的心靈,從而最終達到提高學生數學素養的目的。但長期以來,人們總是把數學視爲工具性學科,數學教育只重視數學的工具性價值,而忽略了數學的文化教育價值。到目前爲止,高等數學教學仍採用以知識技能傳授爲主的單一教學模式,即把數學教育看作科學教育,主要強調數學基本知識的學習和基本計算能力的培養,缺少對數學文化內涵的揭示,缺少對學生數學精神、數學意識的培養。數學文化觀下的教學模式是一種主要基於數學文化教育理論,以數學意識、數學思想、數學精神和數學品質爲培養目標的教學模式。構建數學文化觀下的教學模式,就是爲了使教師教學有章可循,更好地推廣數學文化教育。[2]

二、對高等數學傳統教學模式的反思

(一)高等數學現代教學模式回顧

我國是有着兩千多年文明歷史的國家,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教學形式各有不同。新中國成立以來,高等數學教育教學模式經歷了多次改革的浪潮。新中國成立初期,受前蘇聯教育家凱洛夫教育理論的影響,數學課堂教學廣泛採用的是“組織教學、複習舊課、講授新課、小結、佈置作業”五環節的傳統教學模式,很多教學模式都是在它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上世紀80年代,開始了新一輪高等數學教學方法的改革,這一時期教學模式的改革主要以重視基本知識的學習和基本能力的培養爲主流,並帶動了其他有關教學模式的研究與改革。近年來,隨着現代技術的進步和高等數學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對高等數學教學模式研究和改革呈現出生機勃勃的景象。從問題的解決到開放性教學;從創新教育到研究性學習;從高等數學思想和方法的教學到審美教學等,高等數學教學思想、方法和教學模式呈現出多元化的發展態勢。現在比較提倡的教學模式有:數學歸納探究式教學模式;“自學—輔導”教學模式;“引導—發現”教學模式;“情境—問題”教學模式;“活動—參與”教學模式;“探究式教學模式”等。研究這些教學模式,能夠學習和借鑑它們的研究思想和方法,爲本文基於數學文化觀的高等數學教學模式的建構提供方法論支持。

(1)“自學—輔導”教學模式,是指學生在教師指導下自主學習的教學模式。這一模式的特點不僅體現在自學上,而且體現在輔導上,學生自學不是要取消教師的主導作用,而是需要教師根據學生的文化基礎和學習能力,有針對性的啓發、指導每個學生完成學習任務。“自學—輔導”教學模式能夠使不同認知水平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展,充分發揮學生各自的潛能。[3]當然,這一教學模式也有其侷限性,首先,學生應當具備一定的自學能力,並有良好的自學習慣;其次,受教學內容的限制;此外,還要求教師有較強的加工、處理教材的能力。

(2)“引導—發現”教學模式,主要是依靠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而不是依靠教師講解的教學模式。這一教學模式下的教學特點是,學習成爲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動構建活動而不是被動接受;教師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促進者而不是知識的授予者。這一教學模式要求學生具有良好的認知結構;要求教師要全面掌握學生的思維和認知水平;要求教材必須是結構性的,符合探究、發現的思維活動方式。[3]運用這一教學模式就能使學生主動參與到高等數學的教學活動中,使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都得到充分的發揮。

(3)“情境—問題”教學模式,該模式經過多年的研究,形成了設置數學情境;提出數學問題;解決數學問題;注重數學應用的較穩定的四個環節的教學模式,模式的四個環節中,設置數學情境是前提;提出數學問題是重點;解決數學問題是核心;應用數學知識是目的。[4]運用這一模式進行數學教學,要求教師要採取啓發式爲核心的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學生應採取以探究式爲中心的自主合作的學習方法,其宗旨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與實踐能力。

(4)“活動—參與”教學模式,也稱爲數學實驗教學模式,就是從問題出發,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探索性實驗,發現規律、提出猜想,進而進行論證的教學模式。事實上,數學實驗早已存在,只是過去主要侷限於測量、製作模型、實物或教具的演示等,較少用於探究、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等。而現代數學實驗是以數學軟件的應用爲平臺,結合數學模型進行教學的新型教學模式。該模式更能充分地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4]

(5)“探究式教學模式”,探究式教學模式可歸納爲“問題引入—問題探究—問題解決—知識建構”四個環節。探究式教學模式是把教學活動中教師傳遞學生接受的過程變成以問題解決爲中心、探究爲基礎、學生爲主體的師生互動探索的學習過程。目的在於使學生成爲數學的探究者,使數學思想、數學方法、數學思維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得到體現和彰顯。[5]

(二)對高等數學傳統教學模式的反思

1.教學目標單一

回顧我國高等數學傳統教學模式可以發現,其主要的教學目標是知識與技能的培養,重視高等數學知識的傳授多,與實際聯繫的少;關注學生數學知識點的學習,忽視數學素質的培養;強調了老師的主導作用,學生參與的少,使學生完全處於被動狀態,不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不符合數學教育的本質,更不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文化品質。

2.人文關懷失落

我們不能否認,傳統的高等數學教學模式有利於學生基礎知識的傳授和基本技能的培養,在這種課堂教學環境下,由於太過重視高等數學知識的傳授,師生的情感交流就很缺乏,不僅學生的情感長期得不到關照,而且學生髮展起來的知識常是惰性的,因而體會不到知識對經驗的支撐。這就可能滋生對高等數學學習的厭惡情緒,導致學生對數學科學日益疏離,也造就了一些學生缺乏人文素養、創新素質的理性人格。[5]在這種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始終佔據主導地位,儘管也在強調教學的啓發性以及學生的參與,但由於注重外在教學目標以及教學過程的預設性,很少給教學目的的生成性留有空間。課堂始終按照教師的思路在進行,這種控制性數學教學是去學生在場化的教學行爲,在這樣課堂上,人與人之間完整的人格相遇永遠退居知識的傳遞與接受之後。這無疑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數學課堂教學中人文關懷的失落。

3.文化教育缺失

高等數學文化知識不僅使學生了解數學的發展和應用,而且是學生理解數學的一個有效途徑,從而提升學生的數學素質。數學素質是指學生學習了高等數學後所掌握的數學思想方法,形成的邏輯推理的思維習慣,養成的認真嚴謹的學習態度及運用數學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等。[6]傳統的高等數學教育過於注重傳授知識的系統性和抽象性,強調單純的方法和能力訓練,忽略了數學的文化價值教育,對於數學發現過程以及背後蘊藏的文化內涵揭示不夠;忽視了給數學教學創造合理的有豐富文化內涵的情境,缺少對學生數學文化修養的培養,致使學生數學文化素質薄弱。

三、基於數學文化觀的高等數學教學模式的思考

(一)基於數學文化觀的高等數學教學目標

數學是推動人類進步最重要的學科之一,是人類智慧的集中表達。學習數學的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自然是數學教育目的的必要組成部分。數學的發展不同程度地植根於實際的需要,且廣泛應用於其他很多領域,所以,數學的應用價值也是教育目的的一個重要部分。數學教育的目的,還有鍛鍊和提高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使學生思維清晰、表達有條理。實現科學價值是數學教育一直不變的目標,但並不是唯一目標。數學的人文價值也是數學教育不可忽視的重要內容。在數學教育中,我們不僅要關心學生智力的發展,鼓勵學生學會運用科學方法解決問題,而且也要關注培養有情感、有思想的人。同時,作爲文化的數學,能夠提升人的精神。[7]通過學習數學文化,能夠培養學生正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發展求知、求實、勇於探索的情感和態度。因此,筆者認爲基於數學文化觀的高等數學教育,就是要將其科學價值與人文價值進行整合。在數學文化教育的理論指導下,“基於數學文化觀的高等數學教學模式”的教學目標爲:以學生爲基點,以數學知識爲基礎,以育人爲宗旨,在傳授知識,培育和發展智力能力的基礎上,使學生體驗數學作爲文化的本質,樹立數學作爲一種既普遍又獨特的與人類其他文化形式同等價值地位的文化形象,最終使學生達到對數學學習的文化陶醉與心靈提升,最終實現數學素質的養成。

(二)基於數學文化觀的高等數學教學模式的構建

分析上述高等數學教學模式發現,雖然現代教學模式已經打破了傳統教學模式框架,但學生的情感態度、數學素質的培養不是其主要教學目標。學習和研究現代教學模式的研究思想和方法,使筆者認識到構建數學文化觀下的高等數學教學模式,並不意味着對傳統的教學模式的徹底否定,而是對傳統的教學模式改造和發展。這是因爲數學知識是數學文化的載體,數學知識和數學文化兩者的教育沒有也不應該有明確的分界線,因此數學知識的學習和探究是數學教學活動的重要環節。立足於對數學文化內涵的理解,圍繞基於數學文化觀的高等數學教學目的,通過對高等數學教學模式的的反思和借鑑,本人逐步從多年的教學實踐中歸納形成了“經驗觸動———師生交流———知識探究———多領域滲透———總結反思”的教學模式。[8]這一教學模式就是在教與學的活動過程中充分滲透數學文化教學,教師活動突出表現爲呈現———滲透———引導———評述;學生活動突出表現爲體驗———感悟———交流———探索。

(三)對本模式的說明

(1)經驗觸動。學生的經驗不僅是指日常的生活經驗,還包括數學經驗。數學經驗是學習數學知識的經歷、體驗。要觸動學生的日常生活經驗和數學經驗,教學中就要注重運用植根於文化境脈的數學內容設置教學情境,使學生從數學情境中獲取知識、感受文化,促進數學理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慾望。

(2)師生交流是指師生共同對數學文化進行探討。數學文化教育的廣泛性、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學習方式都要求師生之間保持良好的溝通。嚴格來說,“師生交流”不僅指教師和學生的交流,也包括學生和學生的交流。師生交流是模式實施的重點,當然,師生交流不會停留在這個環節,它會充斥於之後的整個課堂教學中。

(3)知識探究是數學文化教學的必要環節。數學知識是數學文化的載體,兩者是相互促進、相互影響的。在感受數學文化的同時,對相關數學知識進行提煉、學習,就是從另一個角度學習和體悟數學文化,是對數學文化教育的一種促進。

(4)多領域滲透是指教師跨越當前的數學知識和內容,不僅建立和其他數學知識的內部聯繫,而且能夠拓展教學內容,將之滲透到其他學科的各個領域,使學生感受數學與數學系統之外領域的緊密聯繫,從而使學生深刻地感悟到數學作爲人類文化的本質。

(5)總結反思就是對整堂課做回顧總結,加深學生對所學數學知識的理解,加深對所體會的數學文化的印象,也爲下次的數學學習積累經驗,開創創新源泉。本教學模式是一種主要基於數學文化教育理論,以數學意識、數學思想、數學精神、數學品質爲教學目標的教學模式。數學文化氛圍濃厚的課堂、數學素養豐富的教師、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都是模式實施的必要條件。

四、高等數學教學模式超越和昇華

在進行高等數學的教學設計和教學過程中,具有教學模式意識是對現代教師應有的基本要求,而對教學模式的選擇,不是滿足個人喜好的隨意行爲,而是根據教學對象和教學內容合理選擇的結果。而根據教學對象和教學內容選擇適當的教學模式,也不是生搬硬套,將某種教學模式簡單地移植到教學中,將教學模式“模式化”,使教學模式變成僵死的條條框框,對教學模式的改造、創新和超越,纔是創新教育的本質。[9]高等數學的課堂教學是一個開放的教學系統,課堂活動中學生的任何微小變化或不確定的偶然事件的發生,都可能導致課堂教學系統的巨大變化,這就需要教師實時、恰當的對教學方案做出調整。教學過程中的這種不確定性表明,教師需要運用教學模式組織教學,但更要超越教學模式。在教學過程中能靈活運用教學模式、並超越教學模式便是成熟、優秀的數學教師的重要標誌。因此,成功的選擇、組合、靈活運用教學模式,不受固定教學模式的制約,超越教學模式,走向自由教學,最終實現“無模式化”教學,就是優秀的高等數學教師追求的最高境界。

作者:劉慧 工作單位:北方民族大學信息與計算科學學院

看過“ 高等數學教學現狀研究論文”的還看了:

篇9:高等數學教學方法分析論文

高等數學教學方法分析論文

[摘要]培養“基礎型、應用型、複合型、創業型”的創新創業人才是教育界人才培養改革的方向。教學方法的改革是加強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強化創新創業能力訓練,培養適應創新型國家建設需要的人才的重要手段;從高校學生的公共基礎課“高等數學”入手,分析目前高等數學教育中存在的問題,探討高等數學教學方法與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關係,提出建設高等數學學術型社團的理念。

[關鍵詞]創新創業;高等數學;教學方法;學術型社團

近年來,創新創業與專業教育的融合己經在高校中有了飛快的進展,讓師生們感到變化最大的是教務管理的改變和教學平臺的建設,以及學生事務辦理等方式的轉變。MOOKs、微課教學逐漸進入大衆的視野,讓學生們體會到在科學技術不斷髮展的條件下創新創業的魅力,這對高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起到了積極作用。創新創業型人才的培養,需要專業知識、創業知識與科學技術等之間的深度融合。高等數學作爲高校的公共基礎課,教學方法則顯得尤爲重要,因爲其擔負着提高學生邏輯思維和“創新創業”能力的重任。

一、高等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對多媒體技術的依賴

現如今,技術的發展相當前衛,然而技術的發展帶來的卻是教師們對於技術的高依賴性,教師不再是傳統的用粉筆在黑板上講解的方式授課,而是選擇用多媒體信息技術,播放上課前做好的PPT,並對PPT上的內容簡單地進行講解,甚至直接念PPT上的文字。在教師看來這種做法無疑是高效的,節省了時間,能夠使學生們學到更多的知識。然而他們卻忽略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也就是學生們的接受能力,對於比較簡單的知識,這樣做當然是一種節約時間並且有效的方法,然而高等數學的特點是學習難度大,知識點講解時間的減少,意味着留給學生理解該知識點的緩衝時間的減少,學生無法在課堂上消化理解。高等數學的學習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是前後相通的,有時甚至會出現少上一節課後面則無法跟上的情況,久而久之,學生便會出現課堂上注意力無法集中的現象,對高等數學的課堂學習興趣便會喪失,學生學習高數的主觀能動性也隨之降低,使得高等數學的教學現狀堪憂。

(二)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

上了大學後,學生們沒有了升學的壓力,教師考覈也不再與學生的成績掛鉤,造成大多數教師的授課缺乏生動性以及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性,教師們只是根據事先準備好的課件將課程安排上需要講解的內容按照學時講給學生,學生們以灌入式的方式被動地接受學習,這種方式自然無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無法拓展學生的創新思維,自然也就也無法培養學生們的創新創業能力。同時,大多數高等院校都是將高等數學作爲公共基礎課程開設,採用大課堂授課的方式進行教學,課堂上學生衆多,老師無法因材施教,給創新創業背景下的啓發式教學帶來了侷限性。因此,我們必須將創新創業背景下的教育理念與高等數學的教育相結合,探討適合培養學生的高等數學教學方式。

二、創新創業教育背景下高等數學的教學方法

(一)高等數學教學方法與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關係

高等數學教學是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基礎,高等數學以其教學內容的普及性、開課專業的普遍性、學習形式的多樣性等方面的優勢,可以吸引大學生就一些學術前沿問題展開探討。學生在教師的正確指導下能夠更好地接觸前沿研究成果,因此,高等數學教學可以培養大學生的創新思維。高等數學是培養大學生創新團隊的有形載體。除了教學計劃中正常安排的課程外,高校組織的科技創新活動更多是在課外進行的,大學生在開展創新活動中必須具備更多的條件,如知識背景、強有力的專業指導、友好的合作伙伴及相互協作的團隊精神等。而目前高校中受教育體制和教學資源所限,學校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組織更多的學生參與其中顯得比較困難。因此,將學生創業創業能力的培養融入到課堂上的教學非常重要,這爲培養大學生的創新創業團隊提供了有形載體。

(二)利用高等數學教學提升大學生創新能力

高等數學課程結構的調整。以“知識型、科研型”人才培養爲高等數學課程結構調整的目標,以院校教學特色、專業設置等爲基礎,把每個系作爲一個大的分組,分組中由多個根據學科專業的'研究方向設立的興趣小組組成,實行“多層、分級”的管理模式。如根據專業的不同對學生進行分組,基於需要的知識,有選擇性、針對性的進行高等數學教學。同時,成立課外實踐小組,由任課老師給每個小組佈置與近期學習內容及學科課程相關的研究課題,學生則需在相應社團及時間內完成學習任務,並且在該過程中,老師需要親自參與指導學生參與討論,落實課程培養。學習數學的目的在於能夠在實際生活中應用它,而不是隻學習高深的數學理論。因此,爲讓學生們能夠學會在生活中實踐理論知識,一方面,可以給學生介紹生活中經常用到的數學知識,激發學生對高等數學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可將生活中的問題作爲課後作業佈置給學生,一個很好的選擇是每年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中的題目,題目都來源於生活,而解題的關鍵則在於運用數學知識對需要求解的問題進行建模。利用這種讓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能夠很好地擴展學生的思維方式,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同時搭建大學生創新創業的平臺,大學生在對專業有了一定的認知及濃厚的研究興趣後,需要創新創業平臺去進行科研實踐,因此,授課老師也應做好人才的推薦和選拔工作。高等數學的授課也可通過講座、報告等其他形式,帶給同學們創新的思維和理念。高等數學不僅在同學們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中起到重要作用,而且對於加速科研成果的產業化、社會化方面的影響也不可忽視。

(三)建立高等數學學術型社團

高等數學教學對於提升大學生創新能力的長久有效的發展,得力於長效策略的運作。建立和完善高等數學學術型社團的管理體系。在專業指導教師的指導下,結合學校的總體發展目標,學院的具體人才培養戰略,制定學術型社團的管理章程、確定學術型社團的工作目標,規劃學術型社團的發展前景。加強指導教師和學生參與高等數學學術型社團活動的激勵機制建設。調動學院教師及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參與學術型社團的內在動力,促進學院學科建設的完善和發展。以大學生成長輔導室對高等數學學術型社團的輔助功能的研究爲切入點,把高等數學學術型社團在提升大學生創新能力中長效機制與建立健全高校大學生成長導航機制相結合,全面提升青年大學生的綜合素質。

(四)完善高等數學教學建設制度

學術型社團導師制。傳統社團倡導自由開放的氛圍,學生是主體,進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務,但忽略了學術型社團應具有的專業性。我們通過設置導師制度來增強社團的專業性,導師制即由學院爲社團配備專業指導教師,也可以聘請校內外專家、“企業代表”等成立關注學生髮展與素質提升的顧問團。指導教師參與學術型社團活動考覈制。對於指導老師,可以把指導教師指導學生參加學術型社團活動以及參與校內學生科研項目、學科競賽、發表論文等指導情況作爲教師工作量認定、聘期考覈、職稱晉升的重要考覈指標;對取得突出成績、深受同學喜愛的教師給予表彰、獎勵、宣傳。大學生創新實踐學分制。建立學分制,對於參加高等數學學術型社團的學生,並在社團中獲得學術成果的學生,計算一定的學分。同時將創新實踐學分融合到獎學金申報、評優評獎等方面。

三、結語

隨着大學生就業壓力的不斷增大,創新創業教育顯得尤爲重要。高等數學作爲數學和技術的基礎,對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有着不可忽視的作用。創新創業知識應該融入到高等數學及專業教育中,以提高學生創新創業能力,使得學生能夠以自身能力改變就業環境、擴展從業範圍,從而有效的地降低就業壓力。21世紀各國之間的競爭愈來愈激烈,其實質是各國各民族之間下一代棟樑創新創業能力的競爭,是科學技術的競爭。新世紀需要既具有廣博理論知識和技能,又具備創新、創業和經營能力的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餘達錦;楊淑玲.創新創業教育背景下高等數學教學方法研究[J].江西財經大學學報,2013(4):122-129.

[2]餘達錦,楊淑玲.創新創業教育背景下高等數學教學方法研究[J].江西財經大學學報,2013(4):122-129.

[3]郭新.基於創新創業教育背景下高等數學教學方法的剖析與研究[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4(8):105-106.

篇10:高等數學教學改革探究論文

1高等數學教學現狀和存在問題

1.1高等數學課作用的定位不準確

高等數學作爲一門公共基礎課,有些人把它簡單的看成是一個工具,過分看重它爲專業課服務的功能,忽略了高等數學的邏輯推導、思維縝密對學生綜合能力和數學素養的提高,導致學生僅僅把數學看成是工具,學習掌握以“必須、夠用”爲原則,忽視了高等數學課的培養學生數學素養和綜合能力的重要功能,沒有意識到學生數學文化的培養和終身學習的需求。

1.2學生基礎較差,目標不明確

隨着高校招生規模的擴大,生源總體質量有所下降,學生數學基礎較差,數學素養參差不齊,學生大學聯考數學成績差距也較大,有些學生中學沒有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高等數學是純理論課,定義、定理、公式較多,比較枯燥,有些學生學習起來有一定難度,特別是多元函數微積分學部分,有很大一部分學生基本放棄,高等數學不及格率也居高不下。部分學生學習目的不明確,態度不端正,對於數學的要求,僅限於考試及格即可,缺乏進取心和學習興趣。

1.3教學方法單一,不能與專業結合

有的教師在高等數學的講授過程中依舊採用傳統的教學方法,教師在講臺上認認真真地講授高等數學的內容,臺下學生枯燥無味地被動地聽,更有甚者玩手機。教學方法和授課內容過分強調理論的嚴謹性、科學性、邏輯性,而忽略學生專業學習的需求;知識點背景信息介紹,相關例題、習題、作業的選取,教學內容的`編排,概念定理的敘述證明,都缺乏創新意識,各專業都一樣,沒有體現專業特色;重視推導、計算,忽略大學生解決專業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重視解題能力的訓練,忽略了大學生數學思想方法的薰陶。

1.4教學內容陳舊,沒考慮學情

現有高等數學與中學數學在教學內容上有些地方銜接不好,比如反三角函數,極座標、參數方程等等知識中學並沒有講解,但大學教師認爲中學已經學過,高等數學教材中也沒有進行補充和解釋,這就造成高等數學與中學數學教學內容存在脫節現象,導致高等數學部分內容學習效果不好;同時將高等數學的部分內容下放到中學數學中講授,部分教學內容重複,引不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殊不知他們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比如簡單的導數和積分計算等。另一方面,教材體系一成不變,多選用同濟大學《高等數學》,內容顯得有些陳舊。

篇11:高等數學教學改革探究論文

2.1制定與專業課相結合的教學計劃

數學教師要多與專業任課教師加強聯繫,可以通過調查問卷、座談會、專題會等方式,深入瞭解各專業所需的高等數學知識點,如在哪些專業課中用、用到哪些高等數學知識、哪些數學知識學生掌握的不好不夠用、還需補充哪些知識、哪些問題要用到數學知識解決等等。掌握這些情況後,教研室可根據專業課的需要和特點,在遵循教學大綱要求和教材完整性、科學性、系統性的前提下,適當的調整部分教學內容。通過與專業任課教師的溝通交流,兼顧學生實際和專業特點,有目的制定合理的高等數學授課計劃。專業課教師(課程負責人或教研室主任)要積極配合數學教師的工作,將專業課中好的數學案例提供給數學老師,並重視數學教師的反饋意見,認真吸收高等數學教材中好的思想與方法,將專業課中所用到的數學定理、公式等通過講授能引起學生的共鳴,共同提高教學效果。在內容上增加來自於專業的實際案例,使數學更加生動和富有吸引力,調動了學生學習數學能動性。

2.2改進教學方法,激發學習興趣

高等數學這門課有點抽象,邏輯性強,知識構架嚴密,部分學生學習起來有些難度。在課堂授課過程中,如果教師只是重視分析概念、定理、證明公式,學生學起來比較枯燥,必須選擇適合的教學方法。教師應積極利用先進的多媒體技術和自制的課件進行教學,以此提高學生對高等數學的學習興趣,以便於學生掌握教材中的難點和重點,彌補傳統教學方式在視覺、立體感和動態意義上的不足,使一些抽象、難懂的內容易於學生理解和掌握。教學過程中,需要用到研究性、探究式和討論式等教學方法,可以讓學生參與到高等數學教學環節的全過程之中,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條件成熟還可以讓學生當小老師,講授某些知識點或某個例題,教師做點評。

2.3引進具有專業背景的例題,提高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

在高等數學的課堂教學過程中,例題的選取也很有學問,例題的設計要慎重,要把某些專業知識或公式提前介紹一下。爲了體現數學對於專業課學習的重要作用,教師在授課時,多采用一些與專業課有關的例題。比如經管專業講解導數時,可以引入成本函數與邊際成本的關係,工科專業講解二重積分應用時可以引入理論力學中質心座標計算的例題、習題或試題等。還可以將數學建模的思想引入到高等數學課堂教學中,往年典型賽題可以充實到教學內容中。讓學生體會到高等數學對於他們的後續專業課的學習至關重要,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學中所用到的例題不僅要符合教學內容和教學目的的需要,而且要兼顧學生的認知水平,有利於大學生掌握教學內容,能夠爲學生運用所學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打下基礎。

2.4教師要樹立高等數學專業教學意識

教師要及時更新高等數學教學觀念,考慮學生的專業背景,體現學生專業化的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在強調高等數學理論知識體系的完備性的同時,還要重視高等數學與專業課相結合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不僅要注重數學知識的傳授,還要重視數學應用能力的培養,提高學生專業應用能力。

3結論

總之,高等數學的教學各環節要與學生的專業背景緊密結合,加強高等數學與各專業課之間的密切聯繫,讓學生端正學習高等數學的目的,培養大學生的職業創新能力。數學教師應該多與專業課教師交流,學習專業知識,完善自己的教學經驗,尋找專業教學案例,加強高等數學的實際應用能力,在教學中體現高等數學的實用性和有效性,提高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