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國小2020—2021學期五年級課後延時服務教學計劃

國小2020—2021學期五年級課後延時服務教學計劃

國小2020—2021學期五年級課後延時服務教學計劃

一、指導思想

數學課標(2011年版)》中的“圖形與幾何”領域相對應,注重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幾何直觀,體會圖形之間的聯繫與變化,在活動中提高動手操作的能力,發展初步的創新意識,感受圖形之美。

二、學情分析

在此以前,學生已經學過了長方體、正方體的表面積,初步理解了表面積的意義,大部分學生掌握了正方體、長方體、圓柱的表面積計算的一般方法和特殊方法。而且,經過五年多的學習,學生已經積累了一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經驗,初步具有類比的思想和知識遷移的能力,也具備一定的空間觀念和數學思考能力,所以解決一些數學當中的圖形問題對學生來說並不難,只要將所學的數學幾何知識運用到實際操作當中,很多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三、教學目標

1.在探究長方體、正方體、圓的相關活動中發展空間觀念。

2.經歷猜想與驗證的過程;體會數學思想方法。

3.在問題解決的過程中,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思考與結果

四、教學措施

(1)創設愉悅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2)提倡學法的多樣性,關注學生的個人體驗。

(3)課堂訓練形式的多樣化,重視一題多解,從不同角度解決問題。

(4)加強基礎知識的教學,使學生切實掌握好這些基礎知識。

(5)學生能預習教材,提出知識重點,自己是通過什麼途徑理解的,還有哪些疑問。能通過查閱資料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6)教師作爲課堂教學的指導者,以學生自主學習爲主,主張探究式、體驗式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發散思維能力。

(7)利用小組討論的學習方式,使學生在討論中人人蔘與,各抒己見,互相啓發, 自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體驗學習數學的快樂。

(8)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自信心,使每位學生的能力有所提高。

(9)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愛學、會學,教學生掌握學習方法。

(10)教學與實踐活動相結合因材施教,每一堂課教學內容的設計都根據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基礎上,創建教學的問題情境,屬於符合學生認知規律的教學過程。

五、【課時安排】

課時

內容

要求

第一課時

日積月累

畫1/2/3月份季度的日曆,在製作中掌握每月天數

第二課時

包裝盒的設計

小組討論老師包裝盒製作過程,使學生對操作有一個基本的瞭解,熟悉製作的一般順序。注意盒蓋和盒身的尺寸差別。

第三課時

博覽羣書

閱讀數學相關書籍並分享

第四課時

設計魔方

知曉正方體的六個面完全相同,區別於長方體。

第五課時

合情合理

探究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概率

第六課時

擺一擺

用16個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體擺出不同形狀的長方體,擺出後通過計算得出長方體的體積與長、寬、高有關與形狀無關。

第七課時

設計小小蓄水池

用8立方厘米、24立方厘米、27立方厘米設計正方體蓄水池,看看是否都能可以?瞭解後自己自主設計正方體蓄水池。

第八課時

長方形的變身

通過剪一剪髮現圓柱體的側面積就是長方形。

第九課時

由曲變直

通過一個圓形物體的滾一滾、繞一繞得出曲線可以變成一條線段,初步瞭解圓的周長由來。

第十課時

智慧樹

思維導圖,知識結構網絡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