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農村國小羣文閱讀與習作教學課程資源開發實踐研究”的實施方案

“農村國小羣文閱讀與習作教學課程資源開發實踐研究”的實施方案

“農村國小羣文閱讀與習作教學課程資源開發實踐研究”的實施方案

一、課題的提出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閱讀教學應引導學生鑽研文本,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啓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創造性表述的過程。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的綜合體現。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於動筆,樂於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積極向上,表達真情實感。”

(一)理論依據

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哲人也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不僅可以積累詞彙,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和學習興趣,也有助於孩子形成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國小階段的學生閱讀量必須達到145萬字。然而對農村偏遠地區來說,閱讀量要達到145萬字是比較困難的。基於當前農村的閱讀教學狀況,學者們也提出了新的教學方式來增加學生的 閱讀量,提升語文素質和水平一一羣文閱讀。羣文閱讀就是師生圍繞着一個或多個議題選擇一組文章,而後師生圍繞議 題進行閱讀和集體建構,最終達成共識的過程。

(二)政策依據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是語文教學的指南,它指出語文課程編寫理念是“全面提髙學生的語文素養”“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並且提出九年課外閱讀總量應該在400萬字以上。課標要求語文課程應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素養,主張在教學中使用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但是傳統單篇閱讀教學,重視文本內部結構,充分挖掘文本中的語 文價值,以教師提問、學生回答的單向形式爲主,在一定程度上禁錮了學生的思維,不易於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理論和現實的矛盾加快了新型閱讀教學方式產生的速度,羣文閱讀重視自我建構與集體建構,強調師生與文本之間的對話,鼓 勵學生多元理解文本,學生必須通過自主閱讀和小組合作才能實現對文本意義的 建構。同時學生在衆多文學作品薰陶下逐漸養成良好的語文素養,樹立正確的三觀。羣文閱讀教學思想與課標提出來的理念不謀而合,使學生在大量閱讀中提高語文素養。

教育部制定的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在“教學建議”部分,提出“要 重視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高閱讀品位。”在“課程目 標”中規定學生在第一、二、三學段的課外閱讀量分別不少於5萬、40萬、100萬字。 @而當前國小語文整套教材的字數在15萬所有,達不到課程目標的要求。羣文閱讀作爲一種新的語文閱讀教學方法或者說語文閱讀學習方法,不僅可以有效地解決閱讀量的問題,而且學生閱讀素養、閱讀思維都會的到發展,培養學生語文素養。“羣文閱讀”立足於踐 行《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和《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 年版)》的精神,牢牢把握語文課程改革和發展的趨勢,突破並極大拓寬學生閱讀資源的 結構和來源,是對傳統語文的閱讀教學思想的有效補充和重要創新,有利於國小語文課程 和教學的發展。羣文閱讀是讓“全民閱讀”落實到課堂中的重要途徑。羣文閱讀有利於 培養學生閱讀興趣,提高學生快速閱讀的能力,鍛鍊學生的高階思維。

(三)現實依據

課標要求國小六年達到145萬字的閱讀總量,其中第一學段(1-2年級)不能低於5萬字,第二學段(3-4年級)不低於40萬字,第三學段(5-6年級)不低 於100萬字。單純依靠閱讀教材中的文本是難以到達的,以部編本二年級課本爲例,二年級上冊共有8個單元,每個單元有4篇文本,每篇文本大約250-400字之間,一冊書文本基本上在8000到12800字之間,這個閱讀量是遠遠不能達標的。部編本教材的主編溫懦敏也坦言:“教材只能提供少量的課文,光是教課文讀課文是遠遠不夠的。所以教師在上課中,不能僅侷限於教材內的文本,應該把目光放遠,以教材爲基礎,充分利用課外優質閱讀資源,引導學生進行羣文閱讀, 不僅可以擴大學生的閱讀量,而且也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語文學習能力。

經過前期的調查分析,我校學生在作文方面的興趣不濃厚,懼怕寫作;寫作時不能將平時積累的詞句加以靈活正確地運用;經常出現記流水賬,抓不住重點,也不按一定的寫作順序來寫;寫作時脫離了現實生活實際,多數是“編”故事,表達不出真情實感來…結合農村學生的實際情況,我校提出了“農村國小羣文閱讀與習作資源開發”的實踐研究課題。

二、羣文閱讀與習作教學的聯繫

衆所周知學習語文重點就是培養學生的閱讀與寫作能力。要想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就要把寫作教學滲透到整個語文教學中,以閱讀教學的契機,拓展學生的閱讀面和擴大閱讀量,構建羣文閱讀教學,鼓勵學生創造性地表達自己的獨特見解,切實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因此,我校決定以“在羣文閱讀中有效提升國小生的習作水平”爲題,開展教學研究。

作文教學就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是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的主要手段,寫作水平是學生綜合素養的真實體現。《課程標準》指出:“寫作要感情真摯,力求表達自己對自然、社會、人生的獨特感受和真切體驗。”“多角度地觀察生活,發現生活中的豐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徵,力求有創意的表達。”《語文課程課標》在關於寫作總目標的陳述中特別指出:“在發展語言的同時,發展思維能力”。在當前課程改革大潮中,發展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能力,是作文教學的關鍵。

三、課題研究的對象

本研究以xx學校低、中、高段學生爲主體,進行了抽樣調查,瞭解、分析了學生目前的在閱讀、習作等方面的現狀與問題。確定各學段一至二個班級爲研究對象。

四、實踐研究的主要內容

國小階段是兒童閱讀與習作興趣養成、方法掌握的奠基階段,同時也是培養良好寫作習慣的關鍵期。以習作爲目的的羣文閱讀實踐有利於集中思路,豐富並拓展習作內容。國小生中高年段羣文閱讀與習作有效教學策略研究大概分三部分,從材料的組織蒐集,過程與方法到形成策略。課題組以《課程標準》爲依據,針對學生特點,開展實踐研究。具體內容爲:

1.如何針對學生興趣及作文類別有目的選取羣文閱讀材料。

2.如何實現在羣文閱讀中以讀促寫的教學策略。

3.羣文閱讀與習作教學的模式建構。

五、課題實踐研究的目標

(一)學生層面

1.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

2.在閱讀中感受閱讀的樂趣,激發學生想寫的願望。

(二)教師層面

1.轉變觀念,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

2.摸索出適合農村學生的羣文閱讀與習作相結合的教學方法。

(三)家長層面

1.讓家長意識到閱讀的重要性。

2.引導家長樂於閱讀。

(四)學校層面

1.營造書香校園的良好氛圍。

2.轉變教學理念,提升學校教育內涵與辦學品質。

(五)課程層面

1.將優質多元的閱讀教育資源引入課堂,積累羣文素材。

2.研發適合農村國小“羣文閱讀”教師讀本和學生讀本的校本課程資源。

六、課題研究的措施與步驟

(一)課題研究的思路

“羣文閱讀教學與習作”理論建構→“羣文閱讀教學與習作”在國小教學中實施→“羣文閱讀教學與習作”分類訓練目標→“羣文閱讀教學與習作”課程資源開發 →“羣文閱讀教學與習作”課程資源利用的課堂教學模式的建構→“羣文閱讀教學與習作”語文課堂教學模式對學生閱讀與習作能力影響的實驗→過程性資料的蒐集與整理→撰寫研究報告

(二)實施方法

1.學習多樣化,助推教師專業化成長。

教師通過集中學習與自主學習相合,線上學習與線下學習相結合,理論學習與教學實踐相結合;通過選派教師參加全國或省、市、區、羣文聯盟小組的羣文閱讀研討活動觀摩、培訓;充分發揮本校教師骨幹帶頭作用,組織羣文閱讀與習作教學優質示範課評議活動。

2.活動具體化,保障羣文閱讀與習作教學的有序開展。

將羣文閱讀與習作教學課程排入課表,間周開展一次羣文閱讀與習作教學課程;對羣文閱讀與習作教學課程實行集體備課,全鎮分年級建立集體備課組,要求每個集體備課小組每學期要完成適合該年級學生的8個議題、選文及8個教學設計;開展羣文閱讀與習作教學的課堂研討、賽課等活動,組織教師參加各級各類經驗文章及教學設計的徵文比賽等。

3.課程校本化,確保課程資源切合實際。

研發部編背下村國小羣文閱讀與習作教學的課程資源。以校本教研爲依託,課題研究與校本教研有效對接,形成校本培訓與課題研究緊密結合的研究體系。實驗教師通過對羣文閱讀系列教材、《學語文之友》雜誌、《新羣文讀本》、誦讀圖書等優質課程資源的使用,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組織研發以國小敘事性記敘文爲主的羣文閱讀課程資源,以支撐實驗的有效開展。

4.檔案規範化,加強課題過程資料歸檔。

各實驗教師應認真負責,進行建檔。本課題要彙編的資料有:課題研究方案,學期計劃、階段小結、優秀論文等。每次活動的資料應包括簽到表、活動通知、活動佈置、活動總結、信息報道、活動剪影等。

(三)研究階段

1.課題準備階段(2020.3~2020.8):申報課題

(1)成立課題領導小組,建立健全規章制度。分工到人,各明其職。

(2)調查、分析現狀,明確課題研究方向;制定研究方案,申請立項。

(3)思想動員,加強課題研究理論方面的學習。

(4)組織參加各級各類培訓,確保課題研究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2.課題實施階段(2020.9~2022.8):建設“羣文閱讀教學與習作”理論架構,開展羣文閱讀與習作課程資源開發的實踐研究,建構“羣文閱讀與習作”語文課堂教學的新模式。

(1)間週一次理論學習,研討、蒐集、整理課程資源。

(2)外出觀摩、學習。線上學習與線下學習相結合,自主學習與集體學習相結合。

(3)在實驗班級設立班級小記者站,建立校園新聞站。

(4)開展學生讀書心得交流活動。

(5)間週一次交流課,教師之間相互觀摩,共同提高。

(6)“羣文閱讀與習作”進課堂。

(7)學校組織每期開展一次“羣文閱讀與習作”賽課活動,使教師的專業技能在反覆的打磨中得以提升。

(8)組織教師開展實踐活動,探索“羣文閱讀與習作”課堂教學模式,並做好記錄,確保課程資源利用的有效性。

(9)教師收集好自己的學習筆記、聽課筆記、教學反思、教學設計,撰寫論文和學習總結,鼓勵教師們撰寫相關經驗文章。

(10)設立羣文閱讀QQ羣,讓語文老師都加入該羣積極分享羣文閱讀教學的成功經驗,探討教學中遇到的問題,提供一個互幫互助的學習平臺。

(11)積極承辦各級、各類的競賽活動,組織教師參賽、觀摩並參與評課。

(12)積極組織老師參加師培中心、片區、區級及以上的培訓、學習或研討,定期開展學習心得交流會。

3.課題總結階段(2022.9~2023.2):總結經驗,推廣成果,深化研究.

(1)課題組對材料進行總結、整理分析,撰寫研究報告。

(2)課題成果展示。

(3)對於在研究中形成的所有材料進行彙總、整理,並認真撰寫結題報告,進行總結提煉和研究成果的綜合評估。

七、主要研究方法

(一)觀察法

採用觀察法進入羣文閱讀的課堂,直接參與了 22名教師執教的“羣文閱讀與習作”課堂觀察,觀察教師的整個教學過程和行爲以及學生的反應。觀察工具有錄音筆和觀察記錄 表,在隨堂觀察的過程中筆者用錄音筆和記錄管記錄下課程的全過程,並且在課程結束後 做了及時的整理和分析。

(二)調查法

通過問卷、座談等形式瞭解現在的課堂閱讀教學狀況,包括閱讀內容、基本模式、課堂容量、學生的參與程度、教學效果以及學生對閱讀的需求、建議等,爲我們的研究提供依據和方向。

(三)文獻法

文獻法是本研究所米用的基礎性方法,它爲本研究提供了強大的文獻基礎和理論支 撐。筆者在CNKI上,分別以“羣文閱讀”、“國小羣文閱讀”、“羣文閱讀教學”、“遼 寧省羣文閱讀教學”進行搜索,並利用圖書館及網絡媒體查看羣文閱讀以及研究方法等相 關書籍。通過運用文獻法瞭解羣文閱讀現有的理論和實踐研究,爲本研究提供理論和方法 的基礎。

(四)非正式訪談法

本研究還採用了非正式訪談法,簡單來說就是與教師進行了隨意的交談。在非正式訪 談當中,教師和學生詢問與研究有關的事情,一般安排在課堂觀察之後,作爲課堂觀察的 輔助方式,目的是瞭解羣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教學行爲的依據等。根據研究目的,圍繞研究 問題,以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行爲,筆者對10位教師進行了非正式的訪談,在徵得同 意的情況下進行了錄音,以便對研究中相關問題的解釋性理解。

(五)實物分析法

實物分析法主要是通過收集學生和教師的文本、圖片等實物資料,爲研究者提供進一 步認識研究對象的一種研究方法。筆者在調研過程中收集了 7個班級的學生課堂學習成 果,包括學習單、任務表格、檔案袋等。

(六)經驗總結法

參研教師在實驗、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地整理、蒐集優質的課例,注重經驗的總結,將一些有價值的課堂實錄、活動設計、教學案例等備案,開展橫向、縱向的交流,也爲後期集結成文集準備素材。

(七)行動研究法

本課題將吸收學校國中語文教師共同開展課題的研究工作。行動研究法滲透在學校教師研究過程當中,把行動與研究結合起來,引導並組織語文教師從各種渠道蒐集資料,在教學中發現問題,開展協作式研究,解決問題,尋找規律,由淺入深地開展研究。“教師即研究者”、“教師即反思實踐者”是本課題研究工作的主要觀念。

八、保障措施

課題組主研曾參加過區級課題研究。他們都有積極參與的熱情,有豐富的研究經驗,有較強的組織能力、管理能力和創新意識,有較強的研究能力和較高的學術水平。主研教師中有語文教研組長、有市、區級骨幹教師,這爲課題研究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一)人員保障

成立“統編教材背景下農村國小羣文閱讀教學與習作的課程資源開發的實踐研究”課題工作領導組,具體負責本課題的管理、協調、指導等方面的工作:

組長:

主研人員:

(二)制度保障

爲了保證課題研究順利開展,學校分管領導定期檢查、督促,每學期召開兩次課題研究工作研討會。我們以“有重點、規範化、求實效”爲工作思路,建立了一整套課題管理制度,如:《“農村國小羣文閱讀教學與習作課程資源開發實踐研究”領導小組及職責》《“農村國小羣文閱讀教學與習作課程資源開發實踐研究”課題組工作制度》《課題組檔案管理制度》《“農村國小羣文閱讀教學與習作課程資源開發實踐研究”經費保障制度》《“農村國小羣文閱讀教學與習作課程資源開發實踐研究”教師考評辦法》《“農村國小羣文閱讀教學與習作課程資源開發實踐研究”課程資源保障制度》等。

(三)技術保障

專家引領,充分藉助於課題規劃部門、科研部門、專家的智慧;同時,邀請專家學者到校確保技術層面的專業指導。

(四)課題經費保障

學校爲課題組提供較充足的經費保障,將課題研究經費(計劃資料費:1萬,培訓費:3.5萬,成果打印:5000元)納入學校預算。

九、成果及形式

(一)認識性成果

(二)操作性成果

1.找到適合指導農村國小生的羣文閱讀與習作的教學方法。

2.摸索出適合農村國小羣文閱讀與寫作相結合的教學模式。

(三)物化成果

1.《“農村國小羣文閱讀與習作教學的課程資源開發”的工作報告》

2.《“農村國小羣文閱讀與習作教學的課程資源開發”的研究報告》

3.《教師讀本集》

4.《學生讀本集》

5.《教師論文選》

6.《學生作文選》

7.《教師成果彙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