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工作總結 > 調查報告

對市下崗失業黨員教育管理實踐的調查與思考(精選多篇)

第一篇:對市下崗失業黨員教育管理實踐的調查與思考

對市下崗失業黨員教育管理實踐的調查與思考(精選多篇)

下崗失業黨員教育管理難在何處?我們在調查中發現,作爲公有企業改革成本的主要承載羣體,下崗失業黨員在改革與競爭的夾縫中負重謀生,絕大部分成爲了城市隱性黨員,在基層社區黨組織管理的視野中已難找到他們的蹤跡。xx市市在黨員教育管理方面的成功實踐說明,要破解下崗失業黨員教育管理難題,提高思想認識是前提,突破隱性屏障是關鍵,建立教育管理機制是保障。

一、直面現實,認識解決下崗失業黨員隱性化的緊迫性

xx市市在全面完成公有企業、事業單位、街道體制三大改革後,隨着經濟成分、組織形式、利益分配和就業方式的多樣化趨勢,加之城市基層黨的基礎工作的相對滯後,一度出現了大量下崗失業黨員隱性化問題。這些問題突出表現在四個方面。

1、“口袋”黨員比例大。全市133家公有企業和325家機關事業單位改革後,共向街道社區整體接轉和全程接轉黨員組織關係3174人,佔街道社區黨員總數的85%。查找黨員前手拿組織關係介紹信不到社區報到的黨員有1012人,佔接轉黨員總數的32%。“口袋”黨員中,流出黨員、在兩新組織打工黨員、個體工商戶黨員和待崗黨員分別佔12%、47%、9%、32%。

2、“花名冊”黨員正在增多。全市3174名下崗失業黨員中,長期頻繁流動而不知具體去向的黨員有723人,佔黨員總數的23%。其中xx市市內街道、城鄉間流動黨員427人,佔59%;流出xx市市外黨員296人,佔41%。這些黨員基本處於既不與流出地黨組織取得聯繫,也不參加流入地黨組織活動 ,成了名副其實的裝在檔案袋裏的“花名冊”黨員。

3、“隱蔽”黨員呈擴大趨勢。近些年來xx市市非公企業發展迅猛,總數已達3195家,從業人數1.06萬人,其中下崗再就業黨員705人。這些黨員中,有368名黨員不願在企業亮名身份,普遍存有“僱傭心理”,認爲自己是“打工仔”,主要是掙錢謀生,主觀上有“不作爲”思想,行動上不與企業黨組織和居住地黨組織聯繫,成爲了脫離黨組織的“隱蔽”黨員。

4、“空掛”黨員的隱性時間越來越長。據統計,xx年全市“空掛”黨員中,隱性時間超過1年以上的佔“空掛”黨員總數的61%,超過兩年以上的佔26%,分別比上年增加了13%、8%。

上述這些遊離於組織管理之外的“口袋”黨員、“隱蔽”黨員、“花名冊”黨員、“空掛”黨員,不僅是黨的政治資源的流失,影響基層黨組織建設,而且不利於鞏固黨的執政基礎。因此,必須清醒認識解決下崗失業黨員隱性化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要充分認識到,解決隱性黨員問題,是新時期保持黨的先進性,實現黨的任務的重要前提,是建立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黨員教育管理方式的客觀需要,是促進黨的全局工作的有效途徑。

二、突出重點,逐步構建下崗失業黨員科學管理體系

1、調整——從源頭上治理。切實防止黨員隱性化問題產生,關鍵是要從源頭上做好工作,在企業實施改革的過程中,及時調整黨組織設置,理順隸屬關係,在調整中加強黨的工作,鞏固黨的組織。xx市市委主要是做到了“兩同步一參與”,即企業在制定關、停、並、破方案時,同步考慮黨組織的設置和調整;企業正式實施改制方案時,同步進行黨組織的設置和調整;市委部門派人全程參與企業改革,指導企業及時調整黨組織設置。xx年2月,原xx市市絹麻紡織印染廠由深圳老闆左彪整體買斷後,重組爲xx市市益林麻棉紡織印染廠。當新企業掛牌成立時,該廠黨總支部也批文同步下發、同時掛牌,沒有出現組織管理“斷層”,避免了黨員隱性化問題的出現。

2、組建——在發展中管理。主要針對非公有經濟迅猛發展,民營企業一統xx市經濟的形勢,在發展中加強非公有制經濟黨組織的組建工作。一是根據非公有制企業變更速度較快,組織內部人員流動頻繁的特點,採取單獨組建、聯合組建、掛靠組建、派人指導組建等多種組織設置方式,按照應建盡建的原則,共組建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32個,使黨組織的覆蓋面達到了100%。二是明確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的隸屬關係。配合公有企業關、停、並、破改制,xx市市委按照屬地管理原則,於xx年5月撤消了經工委、財工委、私企工委等7個戰線黨工委,將這些企業主管部門下屬的改制企業黨組織關係,整體接轉到所在地的街道黨工委管理。公有企業改制清盤以來,全市4個街道黨工委共接收轉入公有改制企業、轉體事業單位黨組織115個,基本杜絕了組織管理“盲區”的出現。

3、延伸——在接轉中建設。公有企業改制後,街道社區已成爲下崗失業黨員教育管理的主要載體,其自身素質的好壞,直接影響到黨員教育管理的質量。對此,市委主要抓了兩項建設:一是切實加強街道社區領導班子和幹部隊伍建設。通過選派幹部掛職鍛鍊、公開招聘幹部競爭上崗,適時選配一批年富力強、富有進取意識和創新精神的幹部進入社區工作,通過實際工作的鍛鍊,造就一大批優秀的社區黨務工作者,增強了社區黨建工作力量。二是調整社區組織設置。按照“黨總支建在社區、黨支部建在小區、黨小組建在樓棟”的黨建延伸目標,全市共建立社區黨總支23個,小區黨支部68個,樓棟黨小組182個,做到了有黨員的地方就有黨的組織,有黨的組織就有黨建主題活動,增強了黨組織的凝聚力和號召力。

4、梳理——在查找中跟蹤管理。市委針對下崗失業黨員數量大、分佈面廣、涉及單位多的特點,按照“普遍登記、逐人排查、跟蹤尋找”的要求,分“調查摸底、覈實銜接、檢查驗收”三個階段,採取了六種方式進行查找。一是逐戶逐人“問”。各黨支部對“隱蔽”黨員採取“拉網式”訪問,逐戶逐人瞭解黨員地點、時間、原因、聯繫電話,逐一填報流動黨員基本情況調查表,做到訪一戶、核一戶、登一戶、不留空白。二是街道、社區、機關幹部“包”。各街道、社區、機關建立幹部摸底排查“四包”責任制,即包摸底、包查訪、包登記、包臺帳,做到責任明確,不走過場。三是發動親友“找”。對一時不知去向的黨員,通過建立黨員查找網絡,動員家人走親訪友找,鄰里互相介紹找,朋友出差、旅遊找,做到不漏一人、不掉一戶。四是發函寄信“催”。對每一個“隱蔽”黨員,市委組織部通過電視臺、電臺等媒體發公告催;各街道、社區、機關統一發公函找。五是部門配合“查”。到今年5月底,全市共查找黨員3110人,其中市內黨員2755人,流出省外黨員202人、省內常德市外黨員84人、常德市內縣間黨員69人。通過全面查找,已將所有下崗失業黨員納入基層黨組織管理,讓這些黨員都過上了正常的組織生活。

三、講求實效,探索創新下崗失業黨員教育長效機制

1、適應新情況,建立教育管理機制,確保黨員離崗不離黨。一是黨員下崗前,由所在企業黨組織與黨員簽定《黨員下崗責任書》,對下崗職工黨員在脫離原黨組織後提出了具體要求,保證履行應盡的義務。二是建立了下崗失業黨員登記制度。社區黨組織對每名下崗失業黨員都建立登記卡,登記卡內容包括黨員基本情況、原工作單位、現就業單位(或服務處所)、收入情況及聯繫地址和號碼,實行動態管理。三是建立定期彙報制度。要求下崗失業黨員一個月或一個季度到所在社區黨組織口頭或書面形式彙報一次思想和工作情況。四是建立黨員聯繫制度。在街道和社區都設立了下崗失業黨員聯絡員,定期到下崗失業黨員家中走訪,瞭解他們的思想和工作情況,幫助解決一些實際困難。

2、關注新問題,建立教育幫扶機制,確保黨員失業不失志。構建對下崗失業黨員的管理體系只是個手段,其根本目的是使散在下崗失業黨員回到黨的懷抱後,感受到組織的溫暖,發揮先鋒模範作用,樹立起嶄新的形象。正是基於這一思考,xx市市委針對絕大部分下崗失業黨員年齡偏大、文化偏低、技能偏差,再就業困難,基本生活缺少保障的實際情況,通過整合黨政資源,組織開展了“三聯三創”主題幫扶活動。這一活動的核心內容是市直單位聯社區,幫助建好服務平臺,共創再就業文明社區;市直單位黨組織聯社區黨組織,幫助加強對下崗失業黨員的教育管理,共創先進基層黨組織;市直單位黨員聯社區下崗失業黨員,幫助培訓再就業,共創共產黨員實踐崗。目前,全市已結成聯創對子1500多個,共解決568戶特困黨員最低生活保障問題,幫扶316名下崗黨員實現了再就業,重新激活了下崗失業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

3、搭建新平臺,建立教育就業機制,確保黨員下崗不失業。一是建立服務平臺。市委共向街道社區下派了8 支扶持再就業工作隊,共建立縱橫聯網的社區再就業服務平臺8個,電腦服務網絡建到了每一個社區。還開闢了保安、保綠、保潔;託老、托幼、託病;家政服務、配送服務、保健服務;物業管理、車輛管理、公共管理等就業新渠道,使261名下崗黨員不出社區就找到了再就業崗位。二是建立培訓基地。爲提高下崗失業黨員再就業的本領和能力,市委先後建立了湖南機電學院、xx市職教集團、市就業培訓中心等3個再就業培訓基地,4個街道均成立了再就業培訓學校,形成了比較完備的再就業培訓體系。近兩年來,已免費培訓下崗失業人員4600餘人,其中下崗黨員1106人,使參訓人員都掌握了1—2門就業技能。三是建立再就業主渠道。通過開發汽車工業、鹽化工業、食品工業三大板塊,發展產業集羣推動再就業;開闢城隍廟商貿步行街、不夜城夜市一條街、豐彩超市、廣興超市等就業場所推進再就業。全市共新增就業崗位6510個,其中下崗失業黨員再就業2150人,爲下崗失業黨員發揮先進性作用創造了條件。

4、探索新載體,建立教育活動機制,確保黨員無業勿無爲。市委重新洗牌整合教育格局,建立了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服務社區的共享教育機制,推出了一批形式新穎的黨員教育載體。首先,普遍建立黨員教育基地。全市4 個街道都建立了社區黨校,社區居委會建立了黨員教育活動室,做到了教育硬件有活動場地,教學有電腦、電視、影碟、錄象、功放、打印等一體化設施,軟件有圖書、臺帳、考勤、考學、督學、述學等制度,滿足了常規教育的需要。其次,建立社區黨員教育講師團。去年,市委成立了由市委黨校教師、市直機關黨組織負責人、學校政治理論教員、社會名人黨員、黨員企業主等50多人組成的“社區黨員教育講師團”,義務爲社區下崗失業黨員舉辦保持黨員先進性教育培訓班35期,授課近百次,輪訓黨員1800多人次。第三,開展經常性思想政治工作。主要是對下崗失業黨員做到了“三講清、三結合”,即在教育內容上講清公有企業改制不可逆轉的趨勢,講清企業關停並破的原因及必要性,講清黨組織對關停並破企業黨員的要求;在教育的方式上把集中學習與先進性教育活動相結合,把宣傳政策和形勢教育相結合,把登門上戶和維權服務相結合,開展一對一談心,確保下崗失業黨員在思想上不掉隊。第四,創新教育活動載體。在機關黨員中,開展了市級領導聯點幫助、市直單位聯手扶助、機關黨員結對援助的“三級聯助”下崗失業黨員活動;在非公有制企業再就業黨員中,開展“爲業主圖發展,爲員工謀利益,爲黨旗添光彩”的“三爲”主題實踐活動;在下崗失業的流動務工黨員中,開展“創辦一個產業實體,引進一項致富技術,傳遞一項致富信息,幫帶一批羣衆就業”的“四個一”實踐活動;在社區下崗失業無職黨員中,開展“在社會當個好公民、在黨內做個好黨員、重新上崗做個好員工、在小區做個好鄰居、在家庭做個好家長、無論在哪裏留個好名聲”的“六個好”實踐活動。通過上述一系列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取得了“讓社區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強起來,讓社區下崗失業黨員的形象樹起來,讓社區羣衆滿意的口號響起來”的顯著效果。

第二篇:加強黨員教育管理的調查與思考

黨員是黨的細胞,黨員的教育管理是基層黨組織的一項基礎性、經常性工作,其成效如何,直接影響到黨在人民羣衆中的形象,關係到黨能否保持工人階級先鋒隊的性質,關係到黨的領導和路線方針政策的貫徹執行。隨着政治、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化,特別是中國加入wto後市場經濟飛速發展,社會政治、經濟生活出現大量的新情況、新問題,黨員的教育管理

將難以沿用原來的方法和模式。正確分析黨員教育管理的現狀,切實加強和改進對黨員的教育管理,是黨的建設的一個經常性課題,也是海滄臺商投資區廣大基層黨組織不懈的探索和實踐。

一、近幾年來基層黨組織對黨員的管理和教育普遍加強

從調查情況看,近幾年來,海滄臺商投資區各級黨組織按照“三個代表”的要求,在豐富黨員教育管理的內容,不斷改進方式方法上作了些有益的探索,對提高黨員隊伍素質、增強黨組織的戰鬥力,推動投資區各項事業的改革和發展起了重要作用。

(一)黨員發展工作逐步規範。

98年以來,海滄臺商投資區共吸收新黨員83名,其中35週歲以下71名,佔85.5,大專以上文化程度53名,佔63.8,女黨員20名,佔24.1。爲保證發展黨員的質量,黨工委組織部專門制訂下發了《海滄臺商投資區發展黨員工作程序(試行)》,對積極分子的培養考察、發展對象的確定和審查、預備黨員的吸收、預備黨員的教育、考察、轉正以及黨委審批等程序作了進一步明確、詳細的規定,並普遍推行四項制度:一是入黨積極分子民主推薦制度。規定入黨積極分子先由黨小組向黨支部提名推薦,凡共青團員則必須經團組織討論推薦,黨支部接到推薦後以座談、談話等形式徵求黨內外民主意見,在此基礎上,召開支委會進行研究,然後召開黨員大會討論,對羣衆評價不高,黨員反映不好的不得列爲入黨積極分子。二是發展黨員預審制度。規定由基層黨組織確定爲重點培養並準備列入發展計劃的對象,必須經黨委、投資區黨工委組織部逐級進行預審。內容包括:發展對象是否符合黨員條件、發展對象在羣衆中的滿意度、發展黨員材料是否齊全,以及手續、程序是否規範等。三是發展黨員公示制。爲防止發展黨員失察失誤,規定積極分子入黨前都要進行公示,將發展對象的基本情況、現實表現、培養考察情況等在一定範圍張榜公佈;公示期間,黨員、羣衆可對公示對象的個人素質、表現、廉潔自律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向所在黨支部或上級黨組織反映,以增強發展黨員工作的透明度,接受黨內外羣衆的監督。四是黨支部大會無記名投票表決制。爲在發展黨員工作中更好地發揚黨內民主,讓黨員充分表達個人真實意願,要求召開黨員大會討論吸收新黨員時,採取無記名投票方式進行表決。以上四項制度的實施,進一步激發了入黨積極分子的進取意識,提高了黨員隊伍的整體素質;擴大了民主,加強了監督;做到了把羣衆公認與《黨章》規定的黨員標準有機結合起來,既保證了發展黨員的質量,又較好地密切了黨羣關係;同時還增強了基層黨組織和黨員領導幹部自覺抓培養黨員的主動性和責任感。

(二)黨員思想教育不斷加強。

在抓黨員思想教育工作中,投資區各級黨組織較好地做到“五個堅持”:一是堅持抓好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學習,用先進理論武裝黨員。開展了“雙學”、“兩思”、“三講”、“三個代表”等一系列教育活動,使黨的基本理論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深入人心,使每個黨員進一步強化先進意識,增強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二是堅持以幹部黨員教育爲重點帶動一般黨員的教育。突出抓了黨員領導幹部“三講”和農村“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學習教育以及黨風廉政教育;堅持各級黨委中心組學習制度,有力地推動了黨員隊伍講學習、講政治、講正氣以及自覺實踐“三個代表”風氣的形成;三是堅持抓好形勢政治、市場經濟知識和科技文化知識教育,增強黨員教育工作活力。投資區機關及國有企業較好地堅持了每週一次集中學習教育制度,開展了市場經濟、開發建設、招商引資以及科學技術等系列講座,把黨員思想教育與科學知識學習有機結合起來,把提高黨員思想政治素質和提高科技、文化水平及業務能力有機結合起來,激發了黨員接受教育的自覺性;四是堅持圍繞中心工作,努力爲投資區開發建設提供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針對投資區實際,近幾年來,先後開展了“人人都是投資環境,個個都是海滄形象”、“改進機關作風,提高服務水平”、“假如我是投資者”、“我爲招商引資獻計策”、“立足本職,爲黨旗增光輝”、“創先爭優”、“效能建設”以及學習先進模範人物、組織黨員幹部外出學習等一系列活動,這些對於增強廣大黨員艱苦創業、無私奉獻觀念,激發黨員先進意識、創新意識,唱響主旋律,弘揚時代精神,起到了積極作用。五是寓教於樂,開展生動活潑、形式多樣的黨員教育活動。在抓黨員教育過程中,各基層黨組織注意運用各種生動活潑、具有鮮明時代特徵的形式,激發黨員接受教育的熱情,受到了黨員

的歡迎。概括起來主要有:看—走出去參觀革命遺址、紀念館、圖片資料展、觀看電化教育資料;聽—舉辦專題學習輔導、講座、報告會;讀—開展讀書、理論學習活動;講—上黨課、舉辦讀書演講;唱—開展歌詠、文藝晚會;寫—開展徵文、學習心得體會評選、交流;樂—舉辦攝影、書畫展;議—召開討論會;賽—開展黨的知識競賽等等。

(三)黨員教育管

理機制逐步完善。

健全落實黨建責任制,逐步形成了黨建工作齊抓共管的格局。爲保證責任制的落實,規範基層黨組織和黨員的雙邊行爲,促進黨員教育管理和各項黨建活動規範化,投資區黨工委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制訂下發了《廈門海滄臺商投資區黨支部工作規範化意見》,對基層黨支部各項工作進行了規範;二是針對基層黨務幹部隊伍成份新,黨務知識、經驗缺乏的情況,抓了多期黨支部工作骨幹培訓,以集中授課、下發函授作業等方式系統學習黨支部工作基本知識,強化職責觀念;三是健全和完善黨建內業資料,加強了黨建信息管理自動化建設,統一了投資區基層《黨建工作手冊》,加強了對基層黨建檔案、資料管理及各種登記、統計工作的指導;四是先後下發了《黨支部書記上崗培訓教材》、《黨支部實用文體知識大全》、《黨支部工作手冊》、《黨支部工作疑難問題答詢》等一套黨建書籍資料,進一步明確黨內組織生活、發展黨員、黨員教育管理等一系列工作內容、程序;五是建立了黨支部書記例會制度,定期佈置、彙報黨建工作,交流經驗;六是加強督促,不間斷地對各基層黨總支、支部開展工作情況進行檢查。通過這些措施的落實,基層黨支部骨幹隊伍的黨建業務水平得到進一步提高,多數單位黨組織生活各項制度比較落實,能基本堅持每季度召開一次黨員大會,每月一次支委會、黨小組會,每年二次以上黨內民主生活會;發展黨員、黨內選舉、收繳黨費等都能嚴格按有關規定程序進行。在堅持"三會一課"的前提下,各基層黨組織還根據實際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黨內活動,改善組織生活簡單枯燥的狀況,做到形式求新,內容求實,努力提高組織生活的實效性和針對性。如開展機關黨組織爭創“六個好”、國有企業“學南紡,創‘四好’”、農村基層爭創“五個好”,非公經濟黨組織爭創“六個好”活動等等,這些對於強化黨員隊伍的教育管理,促進黨員的黨性鍛鍊,起到了應有的作用。

(四)黨內監督進一步落實

首先,立足教育,構築思想防線。認真貫徹中紀委關於“在全體黨員中普遍開展黨風廉政建設各項規定的教育”的精神,組織黨員深入學習黨紀政紀條規,以胡長清、成克傑以及廈門特大走私案等典型案例爲反面教材,持之以恆抓好警示教育;開展“三觀”問題(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討論,幫助黨員提高認識,加強道德修養,構築思想防線。其次,建章立制,着力於規範黨員行爲。各級把建立和完善各項規章制度,規範黨員的廉政行爲,作爲加強黨的作風建設,加強黨員隊伍管理、監督的一項重要內容來抓。前幾年,黨工委在認真貫徹執行《中國共產黨黨員領導幹部廉潔從政若干準則(試行)》、《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試行)》、《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制止浪費行爲若干規定》以及中紀委“30個不準”等一系列法規的基礎上,針對投資區的實際,經過深入調查研究,先後制定出臺了投資區《黨政機關工作人員廉政建設暫行規定》、《建設工程管理暫行規定》、《土地批租管理暫行規定》、《項目洽談管理暫行規定》、《基建工程財務管理暫行規定》、《人事用工管理暫行規定》等六項廉政建設規章制度,彙編成冊,下發各級領導幹部人手一冊。這些制度,規定了投資區黨員和黨政機關工作人員的廉政行爲準則,對各業務部門涉及廉政建設的一系列重要環節,如工程招投標中的議標、標底編審、開標、評標和定標,土地批租中地價報批,項目洽談中不便拒收禮品的處理,基建項目財務管理中的資金撥付,項目驗收和資料管理,人事用工中的幹部招聘、調配和任用,都作出了明確的規定。廣大幹部羣衆稱之爲誰也碰不得的“高壓線”。各基層黨組織也針對各自實際分別制定、完善了加強黨風廉政建設的各種制度。這些具體制度的執行和實施,對於防腐堵漏,促進黨員、幹部隊伍廉潔從政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時也收到了良好的經濟效益。三是齊抓共管,全方位地建立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主要是建立了三個方面的責任制:一是主要領導廉政負責制。管委會的5個部、辦、局和三家直屬公司、海滄鎮的主要領導都與紀工委簽訂了廉政建設責任書,把廉政建設作爲考覈各部門各單位工作成績和各級黨政領導幹部工作業績的一項重要內容,明確規定,投資區黨員和幹部職工如發生違法違紀的問題,其所在單位的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都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問題嚴重的,其直接領導和所在單位不得評選先進。同時,成立了投資區反腐敗工作領導小組和領導幹部廉潔自律、公務接待標準監督、治理亂收費、財務清查、建設項目執法監察、反腐敗宣傳教育等六個專項工作協調小組,加強領導和監督,保證制度的貫徹執行。二是領導幹部家屬廉政責任制。管委會處以上領導幹部家屬都與紀工委簽訂了廉政責任書。規定領導幹部的家屬,不得慫恿或代替幹部接受非親友贈送的禮品、禮金;不得利用幹部的職便對有關單位施加影響,謀取好處;發現幹部有不廉的行爲,應協助做好思想工作,及時規勸、制止。同時,每年都召開兩次領導幹部家屬座談會,徵求意見,加強教育,促進責任制的落實。三是施工單位廉政責任制。針對工程項目建設過程中易出現腐敗問題的特點,我們規定凡參與承建管委會投資項目建設的施工單位負責人都要與紀工委簽訂責任書。要求施工單位不得向建設單位及其工作人員行賄、送禮;不得在工程施工過程中宴請建設單位、質監單位的領導和其他工作人員;發現建設單位及其工作人員有不廉行爲時應及時舉報,並協助紀檢監察部門調查覈實。從而把反腐敗鬥爭的防線設到了建築工地上。

二、黨員教育管理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環節和問題

從調查情況看,基層黨組織在黨員教育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一是黨員學習教育的內容和形式單一、陳舊。一方面隨着信息業的發展,黨員接受黨的方針、政策及有關信息的渠道多樣化,單一組織讀文件、資料、聽報告已滿足不了黨員的求知慾望,吸引力不強,因而黨員參加學習教育的主動性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另一方面,改進黨員學習教育的形式、方法,注入新的內容與機制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事事處處都需要一定財力支持,這在基層黨建經費相對不足的情況下難以實現。二是一些基層黨組織對黨員的教育管理有所放鬆。有的基層黨組織把黨的生活娛樂化,熱衷於組織黨員外出參觀,甚至變相旅遊;有開展活動只限於發展黨員和黨員轉正;有的片面強調黨員的義務,從政治上、生活上、生產上關心黨員較少,大事沒有讓黨員參與討論研究,使黨員逐漸失去了光榮感和自豪感。個別支部對組織黨員學習不重視,沒有充分精心準備,集中學習只是讀讀報紙、學學文件,理論與實際結合不緊,流於形式。三是黨員管理與人事管理脫節,管理工作的責、權、利不一致。目前黨員組織關係與人事關係分離現象很普遍,因而基層黨組織對黨員缺乏直接有力的管理、監督,甚至有的支部書記對一些黨員幾年未曾謀面。四是黨員發揮先鋒模範作用的制度管理、約束滯後。一些黨支部對黨員發揮先鋒模範作用的要求僅僅停留在倡導層面上,往往都是在支部組織生活會上提出泛泛空洞的要求,至於應如何具體發揮先鋒模範作用,不發揮先鋒模範作用會產生何不利後果等,則缺乏明確的帶有指導性和可操作性的制度、規定,致使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的發揮長期停留在可發揮也可不發揮的被動狀態。五是民主評議黨員工作不紮實。應當說,過去幾年,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在貫徹中組部《關於建立民主評議黨員制度的意見》過程中,積極探索實踐,使民主評議黨員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隨着時間的推移和認識的淡化,評議的內容、方式、方法沒有隨着形勢的發展而調整、改進,年年搞評議,年年都是老一套,使這項工作在一些基層黨組織漸漸流於形式、走過場,有的甚至代之以年終總結或召開黨內民主生活會而沒有認真落實。六是黨員隊伍“出口”不暢。主要是黨員評價標準籠統,缺乏可操作性,對一名僅有參加黨的會議並交納黨費,大錯不犯,表現平平的黨員來說,其先鋒模範作用如何評價?七是黨組織關係調轉渠道、手續不規範。不少黨員委託他人辦理組織關係手續,個別黨員遊離於組織之外,給黨內統計帶來難度。特別是由於黨籍檔案與人事檔案分離,有的預備黨員已嚴重超過預備期了,原單位黨組織仍不負責地將其轉出,給接收單位黨組織工作造成困難。八是黨務幹部隊伍建設跟不上形勢。有的黨務幹部不夠安心,認爲做黨務工作空對空,難度大。基層黨務工作者普遍年齡偏大,年輕幹部感到做黨務工作無職稱、無技術,不願意從事這項工作。特別是一些機關、事業單位的行政主管中不願意當黨支部書記的現象不少,企業黨務工作者也有被視爲無關緊要的配角的問題,特別在非公有制企業,抓黨建被認爲是純粹義務的一項負擔,加之非公企業黨建工作普遍存在“四難”(即支部難組建,活動難開展,關係難協調,作用難發揮),因此抓黨建的積極性和效果都受到很大影響。

三、加強和改進黨員管理教育工作的思考

加強黨員教育管理,提高黨員的思想覺悟和政治素質,是保持黨的先進性,增強黨組織戰鬥力的重要保證。上述問題的存在造成黨員教育管理滯後、低效,使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和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受到了影響。針對這些問題,我們認爲:一要加強黨員教育陣地建設,運用各種活動載體,如發展電化教育、開闢網絡黨建等,創新工作機制,以增強黨員學習教育的主動性、生動性、科學性。基層黨建工作經費要給予充分保障,黨費開支範圍應有一定靈活性。實踐證明,黨員和黨組織屬地管理的模式應充分肯定,但有利也有弊,應針對問題作適當調整,以增強黨員管理的力度。二要堅持從嚴治黨方針,嚴格執行黨章有關規定,從源頭、制度上切實加強監督,科學界定不合格黨員的具體標準,疏通黨員出口。如明確規定從事封建迷信或信仰宗教的,參加非法組織或參與集體上訪鬧事的,有各種違紀行爲的,本人要求退黨的,無不正當理由不參加黨組織生活、不繳納黨費的,違反計劃生育政策的,因私出國出境嚴重超期不歸的,以及其它在土地、文明、治安管理等方面違反規定,造成不良影響的等等,都應給予相應處置。三要將黨員管理與人事管理結合起來,特別是非公有制經濟組織中的黨員管理應與其人事代理及委託掛靠單位相一致,以增強黨員管理工作的效果;各級接轉黨員組織關係應同時隨附黨員基本情況,儘量減少他人代辦組織關係接轉的現象。四要建立黨員隊伍建設“長效機制”。建立嚴格規範的責任制,形成齊抓共管的格局。要加強對基層黨組織建設責任人的約束,按照科學、嚴謹、規範、配套的要求,既要從宏觀上確定黨員隊伍建設的目標和任務,明確各級、各部門黨組織的職責,形成一級抓一級、一級帶一級、一級對一級負責,層層有責任、有目標、有要求,齊抓共管的格局;又要從微觀上對黨委的每一個成員進行責任定位,嚴格考覈,使每一個班子成員有目標、有責任、有壓力、有動力,從組織體系上爲形成抓黨員隊伍建設的長效機制奠定基礎。五要煥發民主評議黨員工作的“生命活力”。民主評議黨員是通過制度建設對黨員進行經常性教育、管理和監督的有效方法,是黨員相互幫助,相互促進,相互學習,相互提高的重要載體和途徑,特別在當前全黨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五屆六中全會精神,開展“三個代表”學習教育,大力加強黨的作風建設過程中,各級黨組織要充分運用民主評議的手段,促進黨員特別是黨員領導幹部隊伍建設。因此,要大膽探索民主評議黨員的新路子。在形式上改,民主評議可以面對面,也可以背靠背;可以口頭評,也可以書面評;可以相互之間評,也可以列出重點評;可以上評下,也可以下評上;可以黨內評,也可以黨外評。在內容上,要按照黨員標準,結合實際,列出針對性的評議內容,不同單位、對象要體現出不同的特點,不能搞“一鍋煮”。在時間上,評議時間應由基層黨委自主確定,可在年末結合總結評,可在年中結合“七一”表彰評。六要把加強黨務幹部隊伍建設擺到全面推進黨的建設這一偉大工程的首要任務來抓。加強黨務後備幹部的培養和黨務幹部的交流,在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關心、支持黨務幹部,積極爲他們排憂解難;要認真落實《中國共產黨黨和國家機關基層黨組織工作條例》的有關規定,在機構改革中注意配齊配強專職黨務幹部;對非公有制經濟組織中的黨務工作者應有適當的待遇政策、規定。

第三篇:關於加強黨員教育管理的調查與思考

充分發揮黨員在經濟建設中的先進性作用,是各級黨組織義不容辭的責任和重要任務。最近,我們圍繞對黨員的教育和管理工作進行了一次深調查,通過調查,我們感到黨支部在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積累了一些經驗,但在教育和管理上還存着一些問題,亟待改進和加強。一、主要做法與成效

(一)以提高黨員素質爲目的,創新教育管理機制。

我們堅持以提

高黨員素質爲目標,着力建設一支好的黨員隊伍,來創新黨員教育管理機制。始終把黨員幹部的教育培訓作爲加強黨員教育管理的治本之策,長久之計,在培訓方式上,採取分類辦班、因需施教,分級負責的辦法;在培訓內容上,突出“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理想信念、宗旨觀念、法律法規和黨員教育管理知識等。在黨員教育管理機制上,堅持“以崗定責、分類管理”的原則。一是對機關黨員按照其擔任的工作職責實行以崗定責,搞好本職工作;二是對幹部黨員按照其職責和分工,實行年度工作目標責任管理;三是充分發揮退休老黨員的作用,爲人口計生和衛生工作諫言獻策。

(二)健全各項制度,規範教育管理行爲。

在黨員教育管理工作中,我們建立健全了黨員管理工作規章制度,堅持用制度來規範黨員的自身行爲。修訂完善了黨員定期學習制度、三會一課制、民主生活會、民主評議黨員等各項制度,黨支部每月能夠正常開展一次以上活動,一月集中學習一次以上,半年召開一次民主生活會,一年進行一次民主評議,豐富了組織生活,提高了黨員的自身素質。

(三)完善黨建責任體系,強化教育管理職責。

我們把加強領導作爲黨員管理工作的關鍵,認真貫徹“黨要管黨”和“從嚴治黨”的方針。一是落實黨建及黨員教育管理的責任人。隨時掌握黨員思想狀況,及時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並堅持做到常抓不懈,避免時緊時鬆的現象;二是強化教育管理。在對黨員教育管理中,在明確教育對象、教育時間、教育內容的同時,不斷探索黨組織生活、黨員目標管理、民主評議黨員、創先爭優等黨員教育管理制度,從制度上強化了黨員教育、管理監督工作;三是注重隊伍的培訓。吸收了一批素質較高的人員加入了組織,鍛鍊了一批政治強、業務精、作風正的黨務工作者隊伍。

二、存在問題與原因

我支部的黨員教育管理工作,經過全體黨員的共同努力,總體上看,已步入制度化、規範化的軌道,黨員教育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和薄弱環節。一是整體素質不高。二是部分黨員宗旨觀念淡化,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發揮得不明顯,有的甚至混同於一般羣衆。三是有些黨員參加組織生活不積極。

三、工作思路與對策

根據我支部黨員教育管理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我們提出以下加強和改進黨員教育管理的基本思路和對策。

(一)基本思路: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爲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六大精神,圍繞“一條主線”(以“三個代表”爲主線),抓好“二項工作”(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開展學理論、學《黨章》),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把握黨員先進性標準的時代性,用發展的觀念,建立一套保持黨員先進性的長效機制,使黨員教育管理工作出現新面貌,黨員隊伍的整體素質有一個大的提高,切實發揮先鋒模範作用,不斷增強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鬥力。

1、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爲主線,全面加強黨員教育管理工作。“三個代表”是我們黨的立黨之本,執政之基,力量之源,是對黨的性質、宗旨和根本任務的新概括。必須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貫穿於黨員教育管理工作的始終,常抓不懈。要加強黨員的理論教育,用科學的理論武裝廣大黨員的頭腦,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堅定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從根本上增強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自覺性和堅定性,使每個黨員在思想和行動上解決能否代表、如何代表的問題。

2、抓好“二項工作”。一要把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作爲黨員教育管理的首要任務來抓,引導廣大黨員進一步加強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學習,學會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和方法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二是堅持不懈地開展“學理論”、“學《黨章》”提高活動,解決黨員隊伍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強化黨員的宗旨觀念、黨性修養,增強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自覺性,充分調動廣大黨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發揮好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同時對黨員進行理想信念、宗旨觀念、黨性修養等方面教育,用《黨章》統一思想,用《黨章》規範言行。

(二)加強黨員教育管理的對策

黨員教育管理要着眼於提高黨員隊伍的先進性,從嚴把入口、疏通出口、加強日常教育管理等三個方面着手,把建立健全制度、加強制度建設作爲加強黨員教育管理的突破口來抓。一是嚴把入口。發展黨員工作是黨員隊伍建設的基礎環節,要按照“堅持標準,保證質量,慎重發展”的方針,在不斷健全、完善、確定發展對象聯繫人、發展對象定期

第四篇:關於加強黨員教育管理的調查與思考

充分發揮黨員在經濟建設中的先進性作用,是各級黨組織義不容辭的責任和重要任務。最近,我們圍繞對黨員的教育和管理工作進行了一次深調查,通過調查,我們感到黨支部在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積累了一些經驗,但在教育和管理上還存着一些問題,亟待改進和加強。

一、主要做法與成效

(一)以提高黨員素質爲目的,創新教育管理機制。

我們堅持以提高黨員素質爲目標,着力建設一支好的黨員隊伍,來創新黨員教育管理機制。始終把黨員幹部的教育培訓作爲加強黨員教育管理的治本之策,長久之計,在培訓方式上,採取分類辦班、因需施教,分級負責的辦法;在培訓內容上,突出“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理想信念、宗旨觀念、法律法規和黨員教育管理知識等。在黨員教育管理機制上,堅持“以崗定責、分類管理”的原則。一是對機關黨員按照其擔任的工作職責實行以崗定責,搞好本職工作;二是對幹部黨員按照其職責和分工,實行年度工作目標責任管理;三是充分發揮退休老黨員的作用,爲人口計生和衛生工作諫言獻策。

(二)健全各項制度,規範教育管理行爲。

在黨員教育管理工作中,我們建立健全了黨員管理工作規章制度,堅持用制度來規範黨員的自身行爲。修訂完善了黨員定期學習制度、三會一課制、民主生活會、民主評議黨員等各項制度,黨支部每月能夠正常開展一次以上活動,一月集中學習一次以上,半年召開一次民主生活會,一年進行一次民主評議,豐富了組織生活,提高了黨員的自身素質。

(三)完善黨建責任體系,強化教育管理職責。

我們把加強領導作爲黨員管理工作的關鍵,認真貫徹“黨要管黨”和“從嚴治黨”的方針。一是落實黨建及黨員教育管理的責任人。隨時掌握黨員思想狀況,及時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並堅持做到常抓不懈,避免時緊時鬆的現象;二是強化教育管理。在對黨員教育管理中,在明確教育對象、教育時間、教育(版權歸本站:)內容的同時,不斷探索黨組織生活、黨員目標管理、民主評議黨員、創先爭優等黨員教育管理制度,從制度上強化了黨員教育、管理監督工作;三是注重隊伍的培訓。吸收了一批素質較高的人員加入了組織,鍛鍊了一批政治強、業務精、作風正的黨務工作者隊伍。

二、存在問題與原因

我支部的黨員教育管理工作,經過全體黨員的共同努力,總體上看,已步入制度化、規範化的軌道,黨員教育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和薄弱環節。一是整體素質不高。二是部分黨員宗旨觀念淡化,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發揮得不明顯,有的甚至混同於一般羣衆。三是有些黨員參加組織生活不積極。

三、工作思路與對策

根據我支部黨員教育管理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我們提出以下加強和改進黨員教育管理的基本思路和對策。

(一)基本思路: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爲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六大精神,圍繞“一條主線”(以“三個代表”爲主線),抓好“二項工作”(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開展學理論、學《黨章》),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把握黨員先進性標準的時代性,用發展的觀念,建立一套保持黨員先進性的長效機制,使黨員教育管理工作出現新面貌,黨員隊伍的整體素質有一個大的提高,切實發揮先鋒模範作用,不斷增強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鬥力。

1、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爲主線,全面加強黨員教育管理工作。“三個代表”是我們黨的立黨之本,執政之基,力量之源,是對黨的性質、宗旨和根本任務的新概括。必須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貫穿於黨員教育管理工作的始終,常抓不懈。要加強黨員的理論教育,用科學的理論武裝廣大黨員的頭腦,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堅定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從根本上增強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自覺性和堅定性,使每個黨員在思想和行動上解決能否代表、如何代表的問題。

2、抓好“二項工作”。一要把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作爲黨員教育管理的首要任務來抓,引導廣大黨員進一步加強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學習,學會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和方法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二是堅持不懈地開展“學理論”、“學《黨章》”提高活動,解決黨員隊伍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強化黨員的宗旨觀念、黨性修養,增強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自覺性,充分調動廣大黨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發揮好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同時對黨員進行理想信念、宗旨觀念、黨性修養等方面教育,用《黨章》統一思想,用《黨章》規範言行。

(二)加強黨員教育管理的對策

黨員教育管理要着眼於提高黨員隊伍的先進性,從嚴把入口、疏通出口、加強日常教育管理等三個方面着手,把建立健全制度、加強制度

第五篇:下崗與失業

下崗與失業的區別 (2014-12-16 17:18:54)

轉載

標籤:

我記錄

情感空間

隨筆/感悟

感悟隨筆

爲什麼咱們中國大陸管被工廠解僱後的失業狀況叫“下崗”,西方國家管失業就叫失業?我的理解是這樣的:西方社會是自由民主社會,創業、開業、擇業等都是自由自主的,招僱和被僱雙方是雙向選擇,是相對自由自主的(當然沒有絕對的自由自主),就好似生活在自然世界的動物,它們四處捕食、遷徙,哪裏適合它們生存,它們就到哪裏。這棵樹上有桃子,猴子就爬上這棵樹;把這棵樹上的桃子吃完了,猴子就跳到另一棵樹上,或許這棵樹上的桃子還沒有摘完,猴子就早已跳到另一棵樹上。人類就不能是跳樹了,中國人把人的這種謀職行爲稱之爲“跳槽”。猴子不能要求一棵樹上有摘不完的桃子,使它能一生呆在這棵樹上而不必費力地再去其它的樹上尋找食物;而樹也不能要求猴子沒有了桃子也不許跳走,就在它這一棵樹上吊死。猴子爬到一棵樹上摘桃子吃好比是有業,猴子四處尋找有鮮桃子的樹的過程期間比作是失業。中國大陸的情況不同,毛共奪得江山之後,共了人民的產,把人民“解放”進了一個一個圈着的單位(現在全國好多個單位都在拆院牆了)和一個一個的生產隊。在毛共領導下,人民過的是“按需分配”的生活,他們的位置都是由各級領導安排的,尤其是城市人口,每個人都安排了崗位。就像螺絲釘一樣,每個螺絲釘都有固定的位置,而且二十多年一直固定在那個位置上。想換個位置呢,很困難,得需要若干個等級的領導簽字,蓋章,然後才能互調螺絲釘的位置。有的夫妻長期分居,一調就是二十年也調換不過來。那時候,居室、糧食關係、副食證供應範圍、限定的煤店等都在其崗位周圍。就像動物園裏的動物都有固定的崗位、食物分配及發放點——麻雀安排在一號籠子裏,布穀安排在二號籠子裏,鸚鵡在三號籠子裏,獅子在四號大籠裏,羚羊在五號大籠裏,猴子按排在一號院,猩猩安排在二號院,長臂猿安排在三號院,狼安排在四號院??動物園裏的動物都有固定的崗位,它們都是一個單位一個單位的被分割開來的,互不侵犯。獅子與羚羊可能只有一牆之隔,咫尺之距離,但獅子也捕食不到羚羊。而在自然界裏,動物們是混在一起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如果動物園不實行改革開放(現在時興建野生動物園),動物園裏的動物從生到死是一直有固定崗位的。一開放,把所有的籠子或圍欄門一打開,動物園裏的動物就失去了固定崗位。羚羊一直是在五號院子裏的,一改革開放,它們就不能不“下崗”分散去別的地方謀生了,它們原來的“崗位”如果不遭到了獅子的侵犯,就可能遭到狼的侵犯或別的動物的侵犯,它們是不能再固定在那裏了,除非動物園園長不把它們的院門打開,讓它們受到特別保護,如電力、郵電、石油、

鐵路運輸、有色金屬的門至今沒有開放。我們聽說中國大陸有大批紡織工人、製造業工人下崗,幾乎聽不到有多少電廠工人、郵電工人下崗。在自然界中,在叢林裏,我們說不出哪些樹是屬於麻雀的,哪些樹是屬於布穀鳥的,哪些樹是屬於猴子的,哪些樹是屬於長臂猿的,它們沒有固定的崗位。“下崗”是國企改革後解僱工人時的專有名詞。民營企業、合資企業、獨資企業的員工這個辭職了,那個跳槽走了,這個被解僱了,我們就不說他們是“下崗”了。

雖然說下崗和失業的結果是一樣的,但下崗後面是等待的“????”,而失業後面是四處求職——再就業——求職——再就業。長期飼養着的猴子,你把它放生了,它也走不遠,它總是在你周圍,總是希望你多少還能扔給它些瓜果食物;野生猴就不同,野生猴就沒有這種依賴心理,就是自顧自地在山林間四處尋找食物。下崗者原來長期固定在一個單位的一個崗位上,長期接受“按需分配”的物質——而且從前每到逢年過節還增發一些如米、面、帶魚、蘋果等物質,突然間讓下崗了,不再按生命所需分配給物質了,真的有一種末日的感覺。但下崗者大多還是住在原單位宿舍中,他們還是生活在原單位周圍,人際關係還是圍繞在原單位周圍。他們的心中既有一種被拋棄的感覺,卻又總是懷着總有一天還會被原單位安排上崗、還會像螺絲釘一樣被擰上固定崗位的希望。因而下崗工人大多懷有一種既委屈而又希冀的心態,他們多偏向於被動等待。他們大多不像失業者那樣再去到處尋找、去應聘,與在崗者相對應,他們只是不在崗上的人,而且最初多是由原單位給他們發着百分之多少的不在崗的工資,而不是由社會給他們發放最低生活保障金的。有外資、合資或民企招工的機會他們也不去,他們總是懷有有一天續接原來的崗位的念想。失業者則不同,失業者在一棵樹上被排擠下來或主動跳下來了,他們就找到下一棵往上攀,下一棵沒了果子他們又找到再下一棵攀,再下一棵沒有了果子他們就找到再再下一棵往上攀——他們是主動地尋找和選擇,所以說下崗不能等同於失業。

也難怪政府的公文中只提下崗工人再就業率而從不統計失業率,也不好統計,再說還有那千千萬萬的農民工,呼啦啦的像潮一樣的涌來,呼啦啦的像潮一樣的退去,說他們是失業者吧,他們還都有一畝二分的承包地;說他們有業吧,他們漲潮一樣短暫的涌向城裏做工,像落潮一樣的退回到鄉下,他們該算什麼業者?實在是不好統計。第一圈螺旋的舊奴隸社會的農奴,他們從農奴主那裏領取一塊份地,完成了份地,再種自己的地。第二圈螺旋,人均就沒有那麼多的可耕地了,農民只能從黨領導那裏領取很小一塊承包地,私田是沒有的了,靠種地是難以養家餬口了。現在種田的機械化程度很高,有大量的農閒時間,爲了增加收入,就到城裏去打工了,打工就相當於過去種私田了,比如若是去挖煤,收入還蠻高的呢。因爲農民工大多有承包地,雖然他們數量相當多,有數千萬,卻也稱不上是失業者,可也算不上是有業者,故中國的失業率也是不好統計。

即使是獸中之王,當它老了的時候,它也不再向往自然界的海闊天空的自由了。即使它明知道當它進入鐵籠之後,身後的門便會牢牢地關上,它也會鑽進鐵籠裏去吃那些分配給的食物,因爲它已經不再能有猛虎下山的動作了,它已沒有了鋒利的牙齒,它已經捕獵不到獵物了。從1949年到1978年,多少在猛虎之年齡段的青壯年人的大好時光在“籠中對”、“窩裏鬥”中度過了。當鄧共開放“籠門”之後,他們哪裏願意出來呀,他們每人都手把着各自的欄杆不願意“下崗”啊。可是籠中又沒有多少可供“按需分配”的食物了,不減員又怎麼行呢。

警犬是怎麼馴化成的?警犬能夠按人的指示跟蹤、追逐、撲咬目標,但若是把警犬放到野生叢林中,它們能生存下去嗎?能生存多久?它們被訓練的異常靈敏,警惕性特高,追蹤能力特強,它們特別聽訓犬師的話,訓犬師叫它們撲向那裏,它們就毫不猶豫、堅定不移地撲向那裏,咬住目標不放鬆,不管受到多大的傷害,寧死不屈。但它們的尋食、捕食及建窩組家的能力幾乎沒有了,它們在自然世界的生存能力沒有了。

“始建國”時期出生的一代人,他們大多政治嗅覺被訓練得異常靈敏,“階級鬥爭”的弦繃得非常緊,警惕性特高,他們的打小報告、跟蹤監視、殘酷鬥爭、無情打擊的能力特強,他們特別聽偉大導師毛主席的話,毛主席指向哪裏,他們就打向哪裏,“誓死保衛毛主席”,“頭可斷,血可流,毛澤東思想不能丟!”但是,他們的生存能力削弱了,在他們正是應該學習各種科學文化知識,掌握各種技能的年齡段,毛主席培訓他們搞了“階級鬥爭”,當中國大陸重新轉向自由經濟社會時,他們就面臨“下崗”了。因爲,就像警犬已習慣於訓犬師定時定量把肉扔進口中,沒有自己捕食的本領一樣,人們已習慣於“按需分配”,拿着票證買生活必需品,他們沒有專業知識及專業技能,沒有自由經濟社會的生存本領。 “80”以後的人,他們被公司、工廠、企業解僱,找不到工作,我們一般就不說她們下崗而直接說他們失業了。

點擊:775回覆:6 作者:古鏡發表日期:2014-10-14 1:40:00 回覆

古鏡

經常看到一些朋友將下崗與失業混爲一談,甚至於認爲是政府爲了隱瞞失業率的一種叫法。這裏有必要再簡略的談一談“下崗”與“失業”兩者之間的不同概念。

下崗者——按照官方文件說,是原國有企業職工。失業者——是失去工作的社會自然人。

簡單的說,原國企職工屬於體制內人員,社會自然人屬於體制外人員。他們的區別在於體制內人員無權自由的選擇職業,也無權選擇工資待遇,更無權決定自己的命運。他們是勞動保險金及職工住房儲蓄劃轉基金的合法受益人。而社會自然人則反之。

依據法律文件,下崗者是在原國企交納了勞動保險金以及職工住房儲蓄劃轉基金而沒有兌現的這個羣體。

所以,根據政府有關文件規定,企業置換職工身份應與職工本人簽訂《置換職工身份經濟補償協議書》

下崗只是國企改革過程中的一個過渡的政策。在這個過渡中,政府承諾要對下崗職工進行“身份置換”後,由“社會人”變爲“自然人”後轉爲失業。確切的說,這裏提到的“變”,不是變魔術,這個 “變”是有法律法規約束的。既然是“換”,就是雙方的事情,就應當有交換的條件。這是最起碼的法律常識。具體如何“換”和“變”。法律已做了明確的規定。

“身份置換”的前提條件,就是兌現上述兩項基金。

實事求是的說,當初根據勞動部文件提出“下崗”一詞時並沒有錯。因爲92年才實行的個人的各種賬戶,如養老賬戶、住房公積金、醫療基金等等。但是,老工人從參加工作開始就在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保險條例》等等,所以當時政府提出“老人老辦法”,這個“辦法”的一個重要條件,就是“身份置換”。這些老工人必須經過“身份置換”,再沒有取得“身份置換”前,稱之爲“下崗”。而身份置換的前提就是將過去老工人購買的勞動保險金等以貨幣的形式對老工人進行身份置換。說白了,就是將這筆錢退還給老工人(其實這樣做本身就是違法的,因爲按照有關法律這種單方更改要約行爲是要付賠償責任,不過這裏我們不作爲討論的要點)。在這個轉換過程中,“住房建設基金的貨幣轉換”已經完成,並且已經形成了法律。並在國家機關事業單位早已得到了落實,唯獨企業工人沒有兌現。而“勞動保險金”的貨幣轉換,再沒有經過調查以及科學論證的基礎上,僅憑某些領導人的意志(這是法治國家之大忌)而隨着國有股減持的失敗導致流產。所以,使用下崗一詞,不僅僅是一個失業率的問題,而是存在着一筆數十萬億元的歷史欠賬。爲此,政府再一次違約了,並沒有在實行身份轉換的條件下,於2014年12月徹底否認了這個身份置換,謊稱在七個省市以無下崗職工。

按照市場經濟的標準,任何人也不會對“失業”者負任何法律責任(只存在社會責任),而下崗依法政府是要負違約責任的。所以他們爲了逃避法律責任,才迫不及待的謊稱七省市已無下崗職工。

再簡單的說一下,下崗是要兌現老工人曾經購買的勞動保險金等等,按照政府的說法就是“身份置換”。失業者沒有購買過勞動保險金,所以也就不存在身份置換的問題。

老工人不但與企業存在着合法的勞動關係,還存在着債務關係。而其他社會沒有這種歷史欠賬。失業只是合同約定的條件出現的一種經濟形式,下崗則是屬於被掠奪了一生血汗儲蓄的“受害人”。失業與下崗之間沒有可比性。 人們習慣把下崗和失業混爲一談,這是大錯而錯。如果承認一個人失業,那麼政府的福利部門應該按照法律的規定向失業人員發放失業救濟金。如果承認一個人下崗,那麼,由政府協調下崗前所在的企業向下崗人員發放最低生活補助金,並安排培訓和上崗再就業,如果這個企業破產了,這個下崗人員的最低生活補助金也就隨之沒了,工作機會也就沒有了,只能自謀職業。我國成功首創下崗的方法解決了企業多餘人員的問題。

我國爲什麼用下崗而不用失業來解決企業多餘人員的問題呢?因爲,我國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形成了全民所有制和集體所有制,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全民單位和大集體單位。當初,政府用下崗的方法主要是清退大集體單位的職工,並且,通過實踐證明,屢試不爽,進而就用下崗的方法來清退那些虧損的全民制企業的職工。更有高明者,先將虧損而且沒有前景的國有企業變更爲集體所有制企業,然後,再用下崗的方法清退職工。

下崗與失業,一詞之差,天壤之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