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工作總結 > 調研報告

對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問題的調查與思考

對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問題的調查與思考

對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問題的調查與思考

陝西洛南縣委黨校牛亞洲 

2020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將職業農民培育納入國家教育培訓發展規劃,基本形成職業農民教育培訓體系,把職業農民培養成建設現代農業的主導力量。”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需要大力培育新型職業農民,促進傳統農民向現代職業農民轉變,通過激發農民創造力提升農業農村生產力,這是着力解決新的歷史條件下“誰來種地、怎樣種好地”重大戰略問題的必然要求,也是發展現代農業、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戰略選擇。當前,洛南縣農業正處在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的關鍵時期,加快培育新型職業農民,有利於構建集約化、專業化、組織化、社會化相結合的新型農業經營體系,有利於推進現代農業發展,從而爲保障糧食安全和農產品有效供給,保障農業持續增長、農民持續增收,保障農村社會事業穩步健康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一、洛南縣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現狀

洛南縣位於陝西省東南,秦嶺東段南麓,洛河上游,屬商洛市。總面積423.8萬畝,其中耕地67.6萬畝,發展空間得天獨厚,有“陝西小關中”之稱。全縣共有16個鎮(辦),2個工業園區管委會,244個村(居)委會,2877個村民小組,總人口46.33萬人,農村人口37萬,現有農村勞動力18.3萬人。  

洛南縣參與新型職業農民培育項目實施的培訓機構有洛南縣農民科技教育培訓中心、洛南縣職教中心、商洛市農科所和商洛市職業技術學院等。自2014年以來,全縣培育和認定新型職業農民1400人,培育專業有烤煙、食用菌、蔬菜、蛋雞、中華蜂、中藥材、兔業等。這支“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善管理、能創業”的新型職業農民隊伍,正在成爲洛南縣現代農業發展的主體力量。

2018—2019年度是洛南縣職業農民培育工作實施的第五個年頭,洛南縣四個新型職業農民培育機構立足縣域農業生產實際,深入的開展了調查研究,確定了培訓專業方向,根據農業產業發展需求,確定職業農民以培訓菸草栽培和中蜂養殖技術爲主,在縣養蜂辦和縣菸草公司的大力支持下,選定菸草專業學員321人,養蜂專業學員250人。各個培訓機構按照大綱要求認真制訂了實施方案和培訓計劃,組織開展培訓、實訓教學,聘請專家學者給學員集中授課,組織學員到現代農業示範園區參觀學習,通過理論和實際考覈完成了考試考覈工作,通過開展培訓學習,不僅提高了學員的科技文化素質,開闊了視野,而且有效的提高了學員的職業道德素養和就業技能,爲培育職業農民認定工作打下良好基礎。2019年全縣煙田種植面積6.3萬畝,菸農2935戶,菸葉產值2.24億餘萬元,稅收6000餘萬元;中蜂養殖5萬餘箱,蜂農1250戶,產值1億元。通過培訓的這些學員職業農民特徵明顯,綜合素質相對較高,行業示範帶動作用明顯,爲完成培訓任務打下良好基礎,有力的促進了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發展和壯大。同時從今年開始,洛南縣面向新型職業農民、種養大戶、農村基層後備幹部舉辦新型職業農民中、高職培育,通過提升他們的學歷層次,使大批受訓農民掌握1-2門農業實用技術,提高他們參與農業生產的能力和科技素質,從而成爲對農業新技術、新成果、作物新品種具有較強的吸納、承接和轉化應用能力的新型職業農民,爲現代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 

二、 洛南縣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存在的主要問題

通過調查顯示,雖然洛南縣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績,但和其他地區相比,還存在着不少突出問題,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培訓機構課程資源不能滿足新型職業農民培訓需求。培訓機構在培訓對象選擇、內容設置、教學方法上還沒有真正切合職業農民發展需求和農民自身學習規律特點,針對性不夠強,培訓效果不夠理想。調查顯示,農民從事的生產經營項目不同、規模需求不同,而培訓機構的課程設置、教材編制不能夠完全滿足學員需求,培訓內容缺乏針對性和時效性,理論與實際結合不夠緊密,培訓教師水平參差不齊,後續技術培訓跟不上,新技術難以及時掌握,課程設置及培訓效果不夠理想。通過調查顯示:28%的菸農認爲培訓的都是基礎理論,對自己幫助不大;17%的養殖戶認爲自己養殖規模小,大規模機械化養殖對自己借鑑意義不大;15%的農戶反映培訓時間與農忙時間衝突,相顧不暇,不能安心培訓。40%農戶對疾病防控、農產品營銷、良種培育、農產品貯藏加工等技術比較有興趣;對自然災害應對、病蟲害防治方面知識比較渴求。

(二)農業產業自身發展能力不足,職業農民持續增收制約因素較多。一方面,農業產業發展受自然災害及病蟲害影響較大,抗擊自然風險能力較弱。例如,由於氣候變化、病蟲害、技術不成熟等因素,食用菌棒的爛棒、壞棒率還比較高;菸葉因病蟲害受災,受霜凍影響質量下降情況普遍;中華蜂患中囊病等病害大批死亡等。另一方面,農產品受市場衝擊較大,抵禦市場風險能力不足。由於受生產經營規模小、發展資金短缺、農產品銷售渠道不暢、生產技術不高等因素影響,農業產業自身發展能力比較脆弱,不能抗擊市場波動的影響,制約收入持續增加的因素較多。例如,前幾年雞蛋價格持續低迷影響,養殖戶嚴重虧損;有的想擴大產業生產規模但本村無地,跨區域協商租地困難,導致生產種植規模較小;有的想從事農產品加工苦於缺乏資金;有的大棚蔬菜種植戶受河道採砂水位下降影響,灌溉井水不夠使用;有的農產品銷售渠道不暢導致增產不增收現象等。

(三)政策扶持不夠到位,師資力量薄弱,辦學條件較差。雖然中央一號文件多年連續強調要重視新型職業農民培育,並不斷加大政策、資金投入力度,但是由於基層政府對新型職業農民培育重視不夠、宣傳不力,導致政策知曉率低、政策落實不到位。調查顯示,20%農戶反映從未享受過針對於新型職業農民的扶持政策,15%農戶平時不注重學習,信息閉塞,不瞭解有關優惠政策;25%農戶生產規模太小,自身條件不夠政策扶持;30%農戶認爲政策申請手續繁瑣、扶持資金太少,沒有積極爭取相關政策等。

洛南縣參與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項目實施的四個培訓機構,自身的培訓師資力量及基層設施嚴重不足,教員靠外聘,教室靠租賃,培訓資源嚴重不足,長期紮根農村、從事農村技術研究推廣的“土專家”、“田秀才”很少,尤其是懂現代農業技術、懂農業經營管理、懂產業發展政策的高質量師資更是欠缺。例如洛南農民科技教育培訓中心,硬件建設上存在嚴重短板,雖然配套了多媒體教學設備,但培訓缺場所、教學缺設施、下鄉缺車輛、實習缺基地等問題仍長期存在。現有的5名職工沒有一個教學培訓人員,培訓教員全靠外聘,導致培訓效果不理想,滿足不了學員對科技知識的多方面需求,已然不適應現代農業發展的需要。

三、 推進洛南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作的對策建議

新型職業農民培育是利國利民的一項重大舉措,有了新型職業農民,未來農業有了希望,國家糧食安全戰略和農民增收有了基本保障。要做好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作,就必須切實做好以下幾點:

(一)不斷完善培訓課程設置,努力提高培訓效果。各培訓機構應該在認真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科學設置教學方案和培訓課程,認真編寫教材、力求更加精準,因需施教,大力推行菜單式、啓發式和案例式培訓,廣泛開展互動式、參與式培訓和實習實訓,提高農民參與培訓的興趣和積極性。在培育跟蹤服務上,發揮好科技興農的作用,增強培育的實效性。要根據當地特色產業發展、新產業新業態培育等實際需求,圍繞綜合素質、生產服務技能和經營管理能力等有針對性地設置課程體系、優化課程內容、合理選配師資。針對最需要的疾病防控技術、農產品營銷技術、良種培育技術、農產品貯藏加工技術等方面,增設新課程,提高新課程在專業課中所佔比重;積極和相關機構溝通,提早下達培育任務,避免留給培訓機構的培訓時間過緊;根據不同產業繁忙的階段性合理安排課程時間,化解工學矛盾,爲學員提供便利。培訓後對培訓效果進行評估反饋,根據反饋意見不斷改進優化教學方案和培訓課程設置、教學方法。

(二)不斷提高農業產業自身發展動力,保障職業農民持續增收。在培育對象遴選上,要直面農業發展的現實需要,突出實用性。加大應用型農業農村人才的培育力度,挖掘提升現有農業從業人員存量資源,面向優質糧種、綠色蔬菜、規模畜禽等重要農產品生產,着力培育生產經營型職業農民和農機、植保、動物防疫等專業服務型職業農民;面向名特優新產品生產、種苗生產與農產品電子商務等,着力培育專業技能型職業農民。要加強與農科研單位的溝通協調,積極引進、推廣、應用農業科研成果,培育本地特色產業。要進一步提高應對自然災害、病蟲害防治工作水平,完善霜凍等自然災害提前預警機制,及時發佈預防及補救措施;規範種苗繁育市場,完善抽檢制度,進一步提高種苗質量;進一步加大與農科院等科研院校的聯繫,引進抗病蟲害強的品種;加強培訓,進一步提高種養殖戶應對病蟲害防治、疫情防控的能力,支持職業農民根據市場變化及時調整產業結構,轉型升級,促進合理發展。要多舉措提高業產業自身發展的內在動力和外在能力,切實增加農業發展的科技含金量,要通過培訓切實解決新型職業農民成長中的各種煩惱,讓農民真正富起來、農村真正美起來、農業真正強起來,把農村真正變成幹事創業的新天地,讓農業成爲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爲體面的令人羨慕的職業。

(三)不斷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努力提高新型職業農民培育能力。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構建職業農民隊伍,爲農業現代化建設和農業持續健康發展提供堅實人力基礎和保障。”政府部門要積極探索構建集教育培訓、認定管理於一體的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制度體系,出臺關於培養和扶持新型職業農民系統性指導意見。健全市縣職業農民培育專門機構,充實人員力量,完善基礎設施,加大資金投入,確保有場所、有設施、有人員、有經費,充分發揮好上聯行政部門、橫聯各類機構與資源、下聯農村農民的基礎支撐和橋樑紐帶作用。各培訓機構要選聘農業農經部門、農業科研機構、農業院校、農技推廣機構、縣黨校等技術與管理專家以及鄉土人才、地方能人、創富典型等組建培訓講師隊伍,科學規劃職業農民的培訓指標,建立培育對象庫,制訂培育發展規劃,開展精準培訓。縣政府要出臺具體的新型職業農民認定管理辦法,明確職業農民的認定條件、標準、程序、主體以及相關責任和義務,着力推動職業農民認定工作。加大職業農民政策扶持力度。對經認定的新型職業農民建檔立案,建立職業農民數據庫,加強有針對性的指導、服務、扶持和動態管理。要積極與上級環保部門溝通,探索農業面積、存欄等供需信息監測機制,規劃養殖區,對有養殖意願及能力的養殖戶協助遷建手續,對被關停養殖戶給予產業轉型的技術及新產業發展資金扶持。將各類惠農補貼、創業擔保貸款、財政貼息補貼等政策向新型職業農民持證者傾斜。完善針對新型職業農民的產業扶持政策,探索針對新型職業農民的生產發展補貼,不定期進行繼續教育,兩至三年考覈一次,對考覈合格、完成繼續教育並繼續從事涉農生產的持證職業農民按月發放生產發展補貼(類似工資發放形式),提高新型職業農民證書含金量、關注度,因勢利導,推動產業發展。構建土地流轉網絡平臺,暢通土地供需信息,切實落實土地流轉政策,爲跨區域擴大種植、養殖規模提供便利,切實爲新型職業農民產業發展提供有力支持。

新型職業農民的培養是現代農業發展的必然趨勢。新型職業農民的培育不僅需要依靠政府政策的扶持和培訓機構的資源集中培育,更重要的是我們的基層農民們要不斷養成自覺渴望學習的習慣,通過日常生產實踐和培訓學習的農業知識積累,不斷的進行自我的優化和完善,增強內在發展動力,促進自己往新型職業農民的大門邁進。

標籤:培育 職業 農民